第一篇:全科医学概论重点——历年考试经典资料解读
全科医学概论
健康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善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第一章医学应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为目标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
人的健康与长寿,与遗传的关系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自然环境占7%,而60%取决于各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
四个方面:1健康促进2预防保健3合理治疗4社区康复
九个要点:1针对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2改善食品供应与合理营养3供应卫生的饮水和有基本环境卫生措施4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5针对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7对常见病与外伤给予合理的治疗8提供基本药物9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即六位一体
1.预防: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极其作用规律。进而采取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
2.治疗:全科医生的治疗包括综合性和持续性照顾,还应体现协调性和可及性。3.康复:康复医学是利用各种方法促进病人的恢复,由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故也是全科医师的职责。4.保健:促进亚健康人向健康转化,避免疾病发生。5.健康教育:面向全体人群的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教育。6.计划生育:全科医师应积极承担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全科医学即家庭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大陆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
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全科医学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特点:范围广、内容丰富,与其他各专科有相互交叉,也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还态度/价值观。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
全科医疗概念: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保健的专业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医疗形式。
全科医疗特点: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提供服务,并在必要时协调利用社区内外的其他资源。其最大特点: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全科医生概念: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通俗定义: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学术组织:世界家庭医生学会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1基础医疗保健:包括疾病的首次医学诊断与治疗;心理诊断与治疗;个性化的支持;交流有关信息;对慢性病人提供连续性照顾;预防疾病和功能丧失。
2人性化照顾:将病人看做有个性有情感的人,而不仅是疾病的载体,其照顾目标不仅是要寻找有病器官,更要维护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
3综合性照顾:是全科医学的“全方位”的体现。
4持续性照顾:是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服务:1人生的各个阶段2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3任何时间地点,的持续性责任。
5协调性照顾:为动员各级各类资源服务与病人及其家庭的枢纽。6可及性照顾:是可及的、方便的基层医疗照顾。
7个体-群体一体化的照顾:重视家庭、社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个人与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家庭的结构与功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健康。家庭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重要事件和压力。2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全科医学服务内容与形式都应适合当地人群的需求,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个体和群体健康照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8以物理-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强调把病人看做社会和自然大系统中的一部分。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在人健康时或亚健康状态下主动提供关注。
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全科医疗团队以全科医生为核心,有大批辅助人员配合,一起为服务对象提供立体网络式健康照顾。
全科医学与中医学的共同之处:1天人合一整体观2阴平阳秘的健康观3内外相应的疾病观4辩证施治的诊疗观5未病先防的预见观6药食并重的营养观7形神并调的养生观 全科医疗和专科意料的区别及联系:
1服务宗旨和职责上的区别:专科医生负责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时期的诊治,其工作遵循“科学”的模式,集中体现了医学的科学性方面。全科医疗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工作遵循“照顾”的模式,最高价值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和公益性。
2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专科医生所处理的多为生物医学上的重病,往往需要动摇昂贵的医疗资源,以解决少数人的疑难问题。全科医疗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利用低廉的成本维护大多数命中的健康。
3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联系:他们是一种互补互助的关系1各司其职2互补互利3“接力棒”式服务
第三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
1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人口迅速老龄化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劳动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赡养系数增加,种种变化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而生物医学模式的高度专科化使医疗服务狭窄性、片段性和费用昂贵。
2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以“治愈疾病”为价值取向的专科医疗服务,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很多疾病不仅无法治愈,甚至连现状也很难缓解。
3医学模式的转变:应根据新的模式进行调整,使之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物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概念: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它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的调控能力决定健康状况。
4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高技术医学的发展与其效益相距甚远,令公众不满而迫切要求改变现行卫生资源分配方式。
5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根据居民患病就医的需求,医疗资源重心应向基层倾斜。
第四章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概念:内涵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人格,实现人性的解放与人生价值的体现,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与积极性。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医学人文精神概念: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其核心是关爱生命。
人文关怀概念: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心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人格、诚信等品质的肯定。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无限关怀,是完善人的心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驱动力,是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医学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金额认识生命自身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这种高度的概括和抽象的思维观念既表达了人们对医学总体特征的认识水平,又是指导医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观点。生物医学模式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生物医学模式概念: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应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改变,可以确定生物的、理化的特定病因。
1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始终把人当做一个生物体来对待,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漠然置之。
2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人的整体性:由于专业的细分和程序化,病人患病过程中全身心的感受被分解为病因、病原、症状、体征等单个的词素。
3生物医学模式造成技术至善主义:医生花大量的时间钻研技术,熟悉仪器,很少与病人沟通。4生物医学模式带来了物质化倾向:张扬技术至善主义背后的潜在动力是最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物理医学模式优越性: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2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 3资料如实验室检查,活检或尸体检查结果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4可使医师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并控制许多尚不能治愈的疾患。物理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1以疾病为中心,护士病人的需求 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依从性降低 3医师思维的局限和封闭
疾病:disease 可以判明的人体生物学生的异常情况,可以从体格检查、化验或其他特殊检查加以确定。
病患:illness 只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判断,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定有病,也可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患病:sickness 指一种社会地位,即他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处于不健康状态。
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基本点:医生要进入病人的世界,用病人的眼光看待疾病,了解人的性格。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1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是全科医师在应诊时的主要核心任务,而且应从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病人就诊原因。
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持续性的医疗照顾涵盖人生的各个时期、疾病的各个阶段及健康问题。3预防性照顾:利用每一次应诊机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解说与科学指导。
4改善求医遵医行为:教育启发病人何时求医,寻求何种层次及类型的医疗机构,如何加强自我管理也是全科医师的重要任务。
优点:1改善依从性2改善服务的连续性3改善健康全局,尤其是慢性病 缺点:1医务人员需要接受更多的培训才能胜任2开始阶段需要用很多时间
影响病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素:1病人对某一疾病易感性的认识2对该疾病的严重程度的认识3针对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的利弊得失,采取行动所存在的障碍4病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5将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触发因素。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BATHE问诊方法
B(background)背景,了解病人可能的心理或社会因素A(affect)情感,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T(trouble)烦恼,了解问题对病人的影响程度H(handling)处理,了解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E(empathy)移情,对病人的不幸表示理解和同情,从而使他感受到医生对他的支持
健康信任模式:1对自身健康价值观2对戏舍健康关心度3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现在常被用来规划健康促进计划和解释人们能否养成新的健康习惯的原因。
第六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的定义:
传统定义:是指一对通过婚姻结合,靠姻缘、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的组成单位。现代定义:是指通过情感关系、法律关系和生物学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团体。三大要素:法律婚姻,血缘和情感
家庭的功能:基本功能是满足成员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基本需求:
1感情需求:以血缘和情感为纽带,通过彼此的关爱和支持满足爱和被爱的需要。
2性和生殖的需求:除繁衍种族外,家庭满足夫妻性的需要,具有调节家庭功能的作用,且控制家庭以外的性侵犯。3抚养和赡养:满足成员衣、食、住的基本生理需要。
4社会化功能:家庭培养儿童精神成长,是成员社会化无可替代的场所。5经济功能:家庭是一个经济联合体,成员离不开家庭的经济支持和帮助。6赋予成员的地位:合法的婚姻,给予子女合法地位。家庭的结构:即家庭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 外在结构即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使之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具有亲密和脆弱两重性。2扩展家庭:指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妇与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时有一对一婚夫妇与未婚子女及父母组成的家庭,为核心家庭的扩大,有一个权力中心,或还有一个次中心
联合家庭:指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权力中心和次中心。3其他类型家庭:指同性恋、单亲、丁克、同居、独身、群居体等特殊团体。内在结构是家庭的主要内涵,包括: 1家庭的权力结构:
1传统权威型:以社会传统确认家庭的权威 2工具权威型:即养家糊口的人 3感情权威型:由感情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人主宰家庭大权 4分享权威型:家庭成员均可分享权力,共同决策,承担家庭义务,以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为家庭贡献。
2家庭角色:1角色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习得角色的情感、态度,角色拥有的权利和责任。2角色期待:是指家团对成员所期盼的特定行为模式。3角色冲突:指当个体在扮演角色中不能适应其角色期待,是感到左右为难、心理困惑矛盾。
3家庭沟通:是通过发送者S、信息M和接收者R完成。即S-M-R传递轴。家庭的三种水平沟通内容与方式:
1描述水平沟通的内容:情感沟通:属于情感性的内容。机械性沟通:属于一般信息或与家庭生活动作有关。2描述水平沟通的信息:信息是清楚的还是经过掩饰的,是直接坦率的还是模棱两可的。3描述信息是否直接指向接受者:直接沟通和替代性沟通
4家庭的价值观:是看待事物所持的态度,人生的价值是个体的精神核心,指导人的行动和作为。受到传统观念习俗、文化背景、和个人信仰的熏陶,对成员的成长,发展起重要作用。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1疾病与家庭:
1家庭与遗传病:遗传病大多来自家庭,包括生物、心理行为、精神的遗传。2家庭与感染3家庭与成长 2慢性病与家庭:慢性病的长期照顾依靠家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与家庭照照顾相关。3饮食、生活、行为与家庭 4疾病预防与家庭
5婚姻与健康:夫妻相亲相爱家庭稳定,具有凝聚力,良好的家庭氛围促使机体生理、心理平衡,孩子健康成长。6家庭经济与健康 7家庭关系不良与健康 8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生活周期的照顾
1、新婚期: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性生活与家庭计划、怀孕相关问题;
2、第一个孩子出生期(介于0~2.5岁之间):喂养问题、先天畸形及异常提问、防止意外事故;
3、学龄前幼儿期(介于2.5~6岁之间):促进小儿的成长发育;
4、学龄儿童期(6~13岁):鼓励儿童学习,促进儿童精神成长、视力视听障碍等;
5、青少年期(13~20岁):在合适范围内沟通,施以心理咨询,纠正其偏离行为;
6、孩子离家期(中年期)癌症好发年龄、男女更年期到来。注意家长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
7、空巢期:心理社会障碍;
8、退休期:照顾老人的安全及疾病。家庭访视的范围和种类:
范围:1紧急事件2行动不便3心理社会及从医性问题:查明心理社会问题的症结4慢病老人5临终家庭6产褥期:对母婴的照顾和护理。7家庭治疗
种类:1评估性家访2连续性家访3急诊性家访4随机性随访
临终关怀概念:以团队合作形式,提高临终的生命质量为宗旨,控制疼痛,缓解症状,慰藉心灵为心身一体的照顾性治疗。
其基本点要求:
1耐心倾听,彻底实施:耐心聆听,减少孤独,保持尊严、避免侵袭治疗2尊重病人的权利3尊重生命质量胜于数量 总疼痛概念:指多种躯体疼痛,心里疼痛,社会疼痛,灵魂疼痛和经济疼痛的总体感受。家庭评估
基本资料:1家庭基本资料2家庭结构3家庭圈4家庭功能5家庭资源 目的:1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及特点2家庭成员间的关系3家庭的重大事件及可能解决的程度4病人可能得到的帮助5找出家庭问题的根源6家庭内外资源的可利用性7家庭的功能等
家庭压力事件概念:地位的改变,失落,家庭负担加重,道德行为问题造成成员强烈的心理刺激和伤害,严重影响家庭的内动力。
家庭危机概念:指家庭成员关系的矛盾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导致家庭关系、生活状态不正常,影响关系与生活。家庭治疗概念:是指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涉及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第七章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
社区医学:是确认和解决有关社区群众健康照顾问题的一门科学。
社区的概念: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COPC)
COPC的基本要素:COPC超越了医疗为病人的模式,以积极的健康观防治为一体的过程,提供以社区导向的综合医疗,其三个要素为:基层医疗、社区人群、解决问题的过程。以社区为导向的意义:
①通过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了解人群健康问题的来龙去脉;②以社区背景观察健康问题,以系统论将健康问题还原于原位,暴露涉及的全部因素;③以社区为范围,医生关心健康人群、求助者和病人,这样方能维护居民的健康,将预防、疾患、传播方式包括其中,社区预防较个人诊治对人群更有意义;④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动员群防群治,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⑤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能控制疾病在社区的流行;⑥社区基层医疗,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途径。COPC分级:
0级 传统医疗模式,没有社区的概念,不关注社区健问题;
1级 对所在社区健康资料有所了解,以医生主观印象推断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案; 2级 对所在社区健康问题有一定了解,有计划和评价的能力;
3级 掌握90%居民的健康状况,针对健康问题采取解决方案,但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4级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掌握所有健康问题,具有解决问题和管理社区资源的能力。
三、社区诊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社区诊断概念:以流行病学为基础,体现整体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环境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社区群体的发病机制相关,其基本目标为预防、控制并消除疾病。要求掌握社区人口结构、人口动态、居住分布、文化、职业结构等,掌握社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环境资料,人们的健康意识、行为方式、疾病、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高危人群的分布,确定社区常见突见的健康问题和所需的卫生服务,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时序。
2、目的:发现社区的健康问题,辨明社区的需要与需求;判断造成社区健康问题的原因,并了解解决问题的程度和能力;提供符合社区需求的卫生计划资源。社区诊断步骤:
1汇集诊断资料2确定解决卫生问题的优先顺序3社区计划的实施计划效果评估
社区调查的基本内容:1人群健康状况2社区环境状况3资源的可动员潜力4居民的健康意识、对卫生事业的关心程度5居民素质,政策倾向
社区调查步骤:1提出问题2调查设计3实施调查4统计分析,复核5总结报告 社区调查方式方法:1普查2抽样调查3典型调查4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获取原始资料方法:观察法,访问法,填表发
第八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以为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是以发现和解决个人、家庭、社区的疾病与健康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对各种问题进行诊断,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确定健康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诊疗措施,以实现对各种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有效治疗和照顾。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
1多数健康问题出与疾病的早期和未分化阶段 2健康问题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和隐蔽性 3健康问题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 4健康问题的系统性和联系性 5健康问题的广泛性
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策略:
1充分利用个人、家庭、社区的健康档案资料,为诊断提供背景资料的诊断依据。2充分利用全科医生服务过程中的动态性、连续性优势,实现对健康问题的跟踪观测和考察。3耐心询问、充分交流额沟通是获取对健康问题诊断的关键。4掌握对健康问题进行初步诊断分类的基本技能。5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建立诊断假设,进行初步诊断。6掌握对诊断假设进行验证的基本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处理原则: 1应尽可能准确掌握问题之所在
2疾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3寻求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原则。4动态、渐进性的问题处理原则 5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原则 全科医生在实施以以问题为导向健康照顾中的优势:
1全科医生能够与病人及其家庭、社区人群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基础
2全科医生对病人及其家庭存在着持续照顾关系,因此可以观察到病程的变化及治疗的效果。
3全科医生为居民提供协调性的健康照顾,可以利用各方面资源,动员包括家庭、社区在内的多方面积极因素来解决问题,并为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
第九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系采取各种措施以控制或消除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危害,是最积极的预防。第二级预防:即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知加重和发展。
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对患者采取及时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
1全科医生立足于社区,提供首诊服务,不仅接触到病人,也能接触到健康人,甚至未就诊者,提供预防服务的机会较多。
2全科医生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充分了解居民的健康信念模式,有利于帮助个体和家庭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3全科医生以家庭为单位,在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综合性卫生服务中,有机会了解到哥特和家庭完整的背景,能全面评价健康危险因素,其朋友是的医患关系也有利于制定适当的预防计划。
4全科医生的预防观念较强,对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比较全面,掌握卫生适宜技术,善于发现早期健康问题,并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5全科医生的社会工作能力较强,能充分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提供包括公共卫生和临床预防再被的协调性的医学服务。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意义:
1提供给临床预防医学服务,贯策落实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全名族健康促进工作。
2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疾病筛检和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和适时保健,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治疗,并可延长寿命。
3预防接种和综合防治不仅对急、慢性传染病有效,又是对慢性非传染病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4强调和实施临床预防医学,可以提升临床医生预防意识,通过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对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5社区卫生服务将临床和预防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和社区预防保健计划的实施。一般原则:
1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及死亡率是临床预防医学服务基本原则 2对临床预防服务方法应遵循个性化的原则
3对危险因素的选择参照以下标准:1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2危险因素对疾病影响的大小 4对疾病的选择宜参照以下标准:1将疾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作为优先考虑因素2将疾病的预防是否具有确切效果作为决定参考指标。
5对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全科医生是最合适的临床预防医学服务提供者原因:1可以早期提供2比较了解患者背景3与病人或健康人之间没有心理障碍4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主要内容:
1健康咨询2免疫接种3疾病筛检4化学预防
自我保健的方法:1生理调节:坚持运动,规律生活,合理营养,保护生态环境2心理调节3行为矫正4自我诊断5自我治疗6自我预防
全科医生在居民自我保健中的作用:
1了解影响患者选择自我保健的因素2改善自我保健技能3自我保健信息传播4组织、领导和指导社区自我保健活动
第十章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目的:1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现状2开展全科医疗服务3为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依据4为全科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料5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6为司法工作提供依据。
个体健康档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包括:封面、封
二、个体基本资料内容、健康问题目录、病情流程表、问题描述及进展记录、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的原则:1逐步完善的原则2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3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4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5保密性原则
健康档案归档: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每一个家庭拥有一个档案袋,内装家庭健康档案及其所有成员的个体健康档案,标明家庭档案编号。放入专门的档案柜,由指定专人保管。健康档案使用:满足病人对医疗记录知情的期望
第十一章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
医患关系模式:1医师权威式:在医疗过程中医师作出权威性的决定,病人只能被动的服从。2病人自主式:病人成为顾客,医师及其医疗行为受病人的意见左右。3医师及病人道德模式:要求医师尽其道义上的职责,在作出医疗决策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给予患者较多的决定权;患者则应该对医生充分尊重,信任。此模式基础:1医师应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2医师应理解对病人人格的尊重是其职责之所在3病人应该对医生信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要性:1全科医师对病人实行持续性医疗保健服务,对病人的责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2全科医师对病人实行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3全科医师给予病人的应该是可亲近性的医疗保健服务。4全科医师服务是综合性保健服务,不但不分性别年龄、也不分预防治疗。5全科医学为病人提供协调性保健服务。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
沟通的基础是医生对病人的同情心、关心;交谈是医患沟通的主要形式。沟通的评估:1治疗的顺从性2关系的持续性
第十二章全科医疗质量与全科医疗资源管理
全科医疗质量的含义:指全科医师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全科医疗服务效果的优劣。这种优劣反映在全科医疗服务是否全面、准确
特点:1内容的广泛性,应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2范围的扩大性:从院内延伸到院外 3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还涉及社区的自然条件等方面 4学科的综合性: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卫生管理等 5技术的相对性:不能脱离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水平6提供者的敏感性
全科医疗质量的要素:1全科医疗基础质量:人力,技术,资金,设备和设施,时间,制度标准2全科医疗环节质量:是全科医师从事全科医疗活动中各个阶段、工作节点、有关步骤所表现出来的服务效果3全科医疗终末质量:反映整个全科医疗活动终结后的质量
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办法:1全面质量管理:按照PDCA循环原理进行质量管理2全科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3全科医疗质量控制办法:按时限进行质量控制的办法2按对象层次进行质量控制的办法
第十三章全科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1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2医学科学基础毕业生必须的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3交流与沟通技能4临床技能5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6信息管理7批判性思维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1建立全科医师培训网络2开展多种形式的全科医学教育3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全科医学概论重点总结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的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COPC:(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把以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础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相结合的基础医疗工作。
社区诊断:以流行病学为基础。体现整体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环境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社区群体的发病机制相当,其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公共卫生相似,即预防控制并消除疾病。
PHE:(周期性健康检查)是针对来就诊的病人而由医生根据其年龄、性别、职业等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体设计的健康检查计划。
临床预防医学: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疾病发病和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防干预来实施的,是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
家庭治疗:是指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涉及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在我国政府已经明文规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包括以下6个方面: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全科医疗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全科医生的角色:1对病人与家庭(医生,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守门人,团队管理与教育者)
3对社会(社区/家庭成员,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
世界家庭医生学会:(简称WONCA)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成立。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基础医疗保健,人性化照顾,综合性照顾,持续性照顾。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1服务宗旨与职责上的区别2服务内容与方式上的区别联系:1各司其职2互补互利3“接力棒”式服务
各种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生活方式与行为因子,环境因子,人类生物学因子,卫生保健制度因子
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预防性照顾,改善求医遵医行为。
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B----背景,了解病人可能的心里或社会因素;
A----情感,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
T-----烦恼,了解问题对病人的影响程度;
H-----处理,了解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E-----移情,对病人的不幸表示理解和同情,从而使他感受到医生对
他的支持
家庭生活周期:新婚期,第一个孩子出生期(介于0~2.5岁之间),学龄前幼儿期(2.5~6岁),学龄儿童期(6~13岁),青少年期(13~20岁),孩子离家期(中年期),空巢期,退休期。
为什么要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现状2开展全科医疗服务3为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依据4为全科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料5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6为司法工作提供依据。
C0PC分级:0级:以传统的医疗模式,只对就诊者提供非连续性的医疗,没有社区的概
念不关注社区的健康问题。
1级:对所在社区的健康资料有所了解,缺乏第一手资料,以医生的主观印象推断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案。
2级:对所在社区的健康问题有一定了解,有间接的二手资料,有计划和评价的能力。
3级:通过社区调查或社区健康档案资料掌握90%以上居民的健康状况,针
对健康问题采取解决方案,但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4级:建立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掌握所有健康问题,具有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建立了社区健康问题资料收集和评价系统,具有解决问题和管理社区资源的能力。
以问题为向导的处理原则:①应尽可能准确掌握问题之所在②疾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全面 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原则③寻求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 原则④动态、渐进性的问题处理原则⑤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原则。
为什么在全科医疗的实践中要强调以问题为导向?
(1)对病人的健康照顾应以问题为目标:全科医生在第一线从事医疗服务,他们所遇到的 疾病通常都是初期的未分化的一过性的并且多数属于心理的,社会层面上的问题,有的甚至 直接便是健康咨询,而专科医生所诊治的则是已经分化了的,甚至是进展期的疾病,因此,全科医生在日常诊疗的理念上便应该以解决或协助病人的健康问题为其诊疗的目标,即实施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而非机械地追求确切的生物学的诊断和明确诊断基础上才开始的治疗。
(2)对人群的健康照顾亦应以问题为目标: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也适用于家庭,社区的人群,全科医生发现与了解家庭与社区的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加以解决。
(3)从哲学上讲,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问题的根本解决必定是以本质矛盾转化为基础
三级预防原则:1第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2第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
防或发病期预防3第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主要内容:1健康咨询2免疫接种3疾病筛检4化学预防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上包括:居民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
病情流程表: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患病史、家族史、社
会生活史等,尽量按病人的陈述来记录。
O代表客观资料,记录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所观察到的数据,包括体征、实验
室检查、X线诊断以及病人的心理、行为测试结果等。
A代表评估,是问题描述的关键部分,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
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预后等。
P代表对问题的处理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
和健康教育计划。
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1逐步完善的原则2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3基本项目动 态性原则4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5保密性原则。
为什么说“医师与病人的道德模式”是全科医疗中必须采取的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医师尽其道义上的职责,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给予患者较多的决定权,并帮助患者实现这些权利。而患者则应该对医生充分尊重,信任医师,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托付医师。所以又可以称为信托性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医患双方的道义上,责任上的要求都可得到满足。这种医患关系模式是医学各科、特别是临床医学学科应有的医患关系模式。对于全科医学而言,几乎是只能采取的唯一可行的医患关系模式。
全科医疗质量的特点:1内容的广泛性2范围的扩大性3影响因素的复杂性4学科的综
合性5技术的相对性6提供者的敏感性
全科医学质量管理的角度分为:结构,实施过程,服务效果。管理循环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由: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构成,简称PDCA
循环
全科医疗人力资源主要指: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全科医疗服务离不开:医技人员、公共
卫生人员、心理精神卫生工作者、康复医学工作者、社区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
全科医学教育有:1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2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3全科医师岗
位培训4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高血压2吸烟3血脂异常4糖尿病5肥胖6代谢综
合征
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病2支气管哮喘3呼吸道感染4肺癌 糖尿病分型:1Ⅰ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① 免疫介导性 ② 特发性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分
泌缺陷伴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8大亚型)4妊娠糖尿病(GDM)
停止CPR的情况:①有效的自主循环和通气恢复②患者转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救助人员手中,后者可以决定复苏对该患者无效③已出现可靠的不可逆性死亡征象④施救者由于体力不支,或环境可能造成施救者自身伤害,或由于持久复苏影响其他人的生命救治。
院外BLS常用的复苏方法包括A保持呼吸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有效循环D除颤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①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大。
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超过7%,从而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②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20世纪中期以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各种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症,随着发展,被慢性退行性疾病,生活方式及行为疾病等所取代。③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④医学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⑤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外在结构即家庭的类型,内在结构包括家庭的角色权利结构,沟通形式和家庭的价值观
家庭的类型:①核心家庭②扩展家庭包括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③其他类型家庭如同性恋等 家庭的内在结构:(1)家庭的权利结构①传统权威型②工具权威型③感情权威型④分享权
威型(2)家庭角色①角色学习②角色期待③角色冲突(3)家庭沟通(4)家庭的价值观
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1医师权威式2病人自主式3医师及病人道德模式。
第三篇:中医药全科医学概论重点
1.1917年第一个专科医学会--眼科医学会。第二次专科化发展高潮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各种亚专科的专科委员会。
2.全科/家庭医学国际学术组织(WONCA)是非官方的、国际性的全科医学学术团体。
3.198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全科医学的培训机构——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全科医学会。4.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人口因素、家庭、疾病、医院、经济、其他。
8、医院的专科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1服务范围的局限2内容3时间4方式 5.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1977年,美国哈弗大学的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7.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包括三个方面:躯体方面的健康、精神方面的健康、社会方面的健康。1.全科医学是在通科医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通科医疗的实践经验积累;二是移植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三是对全科医学的专业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新观念、方法、知识和技术。从内容来说,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的学科。
2.全科医学被界定为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学科,其核心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
3.全科医学的性质:是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学科、是一门广度上的医学专科、是一门以家庭为保健单位的医学学科、是一门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医学学科。
4.全科医疗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层医疗模式。是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一体化服务。
服务内容: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一体化
5.全科医疗的特征:人格化服务、综合性服务、连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以家庭为服务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以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6.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见第三章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1.全科医生应诊的四大任务:①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②对问题进行连续性照顾③适时提供预防性照顾④改进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
2.病人的背景资料:社会背景、社区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
3.病人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归属和爱·自尊的自我实现的·。马斯洛理论 4.疾病因果观是指病人对疾病的因果关系的认识,使病人认识自身健康问题的理论依据。它受个人文化、家庭、宗教、信仰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健康信念模式是指人们对自身健康价值的认识所形成的基本框架,它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健康关心的程度。5.开放式问诊封闭式问诊的区别:1问诊方式可给患者一定的宽松度,调节气氛,缓和病人紧张情绪,使之轻松弹出自己的感受 2启发患者说出真相3缩短问诊时间4减少医疗费用 5追踪病情,完成全程保健。1.家庭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家庭是一种社会组织,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②按照生物学观点,家庭是人类繁衍的功能单位;③从心理学角度看,家庭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沃土”,是最紧密的社会情感单位。
2.家庭结构㈠家庭外部结构 ①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包括无子女夫妇的家庭和由养父母及养子女组成的家庭。②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是指有一对已婚子女与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又称复式家庭,是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与其未婚或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有年长的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及孙子女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或两对以上的已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包括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群居体及同性恋家庭等。
㈡家庭内部结构包括家庭权力结构(传统权威型,工具·分享·情感)家庭角色、家庭沟通、家庭界限、家庭价值观
家庭生活周期是指家庭遵循社会与自然规律所经历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
家庭生活周期的八个阶段:新婚期、第一个孩子出生、有学龄前儿童、有学龄儿童、有青少年、孩子离家创业、空巢期、老龄期。
APGAR字母代表意义
1、适应度(adaptation)
2、合作度
(partnership)
3、成熟度(growth)
4、情感度(affection)
5、亲密度(resolve)
Lcu评价个体所遭受的应激程度 家庭医生深入家庭程度的五个等级级别一:对家庭关注的最低水平二:提供医学信息和建议三:同情与支持四:系统地评价并有计划地进行干预五:家庭治疗
第五章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
社区是以地理界线划分的,有组织的社会实体。社区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内容,即一个特定的人群和这一人群的共同特征。五个要素:人群,地域,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生活服务设施,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特点:全方位的卫生服务,全过程·全人群·可及性·
第六章全科医学中的预防保健服务
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而达到防止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尽可能地维护和恢复机体的功能,最终维护和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之目的的医学学科。
临床预防医学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病伤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干预来实施的,是对健康人和无症状的“病人”采取的个体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一二级预防的结合。
临床预防医学的特征1以医生为主体的预防2防治相结合的预防3主要针对慢性病的预防4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预防5综合性的预防6以个人主动负责为主的预防
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针对机体的临床预防内容2针对环境的预防内容3针对社会致病因素的临床预防内容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它是在疾病的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三级预
防又称康复治疗,是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此时机体对疾病已失去协调代偿能力,可能出现伤残或死亡的结局。
临床预防方法:1病人健康教育2预防接种一3筛检和个案发现二4周期性健康检查二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干预二,三
第八章居民健康档案
以问题为导向的病历记录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对健康问题的描述通常用SOAR格式,即按照主观资料、客观资料、评估、计划的顺序进行描述
第四篇:全科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包括二大部分内容:一是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二是各论部分,主要介绍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全科医生提供的整体性服务。《全科医学概论》属于总体部分,它主要介绍了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科医生的作用、整体医学观、系统整体性的方法,介绍了全科医生应该掌握的提供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预防为导向的服务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医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
《全科医学概论》是为所有医学生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理想教材,认真学习《全科医学概论》,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整体医学概念,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书是全科医学转型教育系列教材中的核心教材,认真学习和掌握本书的内容,是基层医生转变医学观念、思维方式和服务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基层医生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该书也可用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训练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同时,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理想参考书。
第一章 总论(杨秉辉)
掌握: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全科医师的定义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全别及联系 在我国发展全科医学的基础与必要性
熟悉: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基层保健的基础 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前景 了解:医学的发展 全球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
第二章 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潘志刚)
掌握:定义 以问题为目标的处理原则 全科医师的优势 熟悉:以问题为目标的哲学思考
第三章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祝善珠)
掌握:定义 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全科医师应诊的主要任务 问诊的方式 医患交流 熟悉:生物医学模式 慢性病的管理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估 了解:健康信念模型
第四章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邹健)
掌握:家庭的定义 结构 功能 家庭生活周期 家庭保健的原则 熟悉: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家庭资源 家庭保健计划 了解:家庭生活事件 家庭保健服务项目
第五章 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寿涓)
掌握:社区的概念 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定义、要素、实施 社区诊断定义内容 社区诊断与个体诊断的比较
熟悉:社区环境与健康 社区健康照顾团队 了解: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
第六章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江孙芳)
掌握:三级预防的原则与策略 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观念、途径 社区疾病监测 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健康促进
熟悉:社区环境卫生指导 营养与食品卫生指导 心理行为指导 疾病监测 了解:预防医学二次革命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自我保健
第七章 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江孙芳)
掌握: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SOAP 的内容 家系图 健康档案建立的原则 熟悉: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 社区健康档案 了解:健康档案管理 计算机管理
第八章 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邹健)掌握:医患关系的定义、模式 沟通的技巧 熟悉:医患关系的决定因素 沟通的评估 了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沟通的重要性
第九章 全科医疗质量与资源管理(阮美娟)掌握:定义与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 管理制度
熟悉:全科医疗质量的要素 质量管理的内容 评价指标 了解:全科医疗资源
第十章 全科医学教育(邹健)
掌握: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 教育资源 目标和原则
熟悉:面临的挑战 继续教育 教学方法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了解:医学生的教育 实施要点 教育评估
第十一章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王建萍)掌握:常见危险因素 三级预防 职责 熟悉:流行病学特征 病人教育
了解:社区管理及家庭保健 康复医疗 周期性健康检查 第十二章 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周月明)掌握:三级预防 康复医疗中的作用 熟悉:肿瘤诊疗中全科医师的职责 了解:肿瘤流行病学方面的工作
第十三章 呼吸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张渊)
掌握:常见危险因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转诊与住院的标准 熟悉:流行病学特征 三级预防 康复 了解:随访和复查
第十四章 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江孙芳)掌握:三级预防 职责 熟悉:健康教育 康复指导
了解: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第十五章 特殊人群的健康照顾(周月明)掌握:妇女保健 儿童保健 老年保健 熟悉:重点人群保健 了解:老年人健康评估
第十六章 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施文娟)
掌握:社区常见急症 现场急救原则 心肺复苏 转诊的指征 运送方法 熟悉:休克、外伤出血、清创、洗胃 防范和健康教育 了解:基本装备及训练
第十七章 心理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周云)掌握: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熟悉:心理干预 药物干预 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层次
第五篇:全科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概论
健康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善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第一章医学应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为目标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
人的健康与长寿,与遗传的关系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自然环境占7%,而60%取决于各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
四个方面:1健康促进2预防保健3合理治疗4社区康复
九个要点:1针对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2改善食品供应与合理营养3供应卫生的饮水和有基本环境卫生措施4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5针对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7对常见病与外伤给予合理的治疗8提供基本药物9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即六位一体
1.预防: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极其作用规律。进而采取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
2.治疗:全科医生的治疗包括综合性和持续性照顾,还应体现协调性和可及性。3.康复:康复医学是利用各种方法促进病人的恢复,由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故也是全科医师的职责。
4.保健:促进亚健康人向健康转化,避免疾病发生。
5.健康教育:面向全体人群的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教育。
6.计划生育:全科医师应积极承担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全科医学即家庭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大陆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
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全科医学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特点:范围广、内容丰富,与其他各专科有相互交叉,也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还态度/价值观。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
全科医疗概念: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保健的专业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医疗形式。
全科医疗特点: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提供服务,并在必要时协调利用社区内外的其他资源。其最大特点: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全科医生概念: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通俗定义: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学术组织:世界家庭医生学会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1基础医疗保健:包括疾病的首次医学诊断与治疗;心理诊断与治疗;个性化的支持;交流有关信息;对慢性病人提供连续性照顾;预防疾病和功能丧失。
2人性化照顾:将病人看做有个性有情感的人,而不仅是疾病的载体,其照顾目标不仅是要寻找有病器官,更要维护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
3综合性照顾:是全科医学的“全方位”的体现。
4持续性照顾:是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服务:1人生的各个阶段2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3任何时间地点,的持续性责任。
5协调性照顾:为动员各级各类资源服务与病人及其家庭的枢纽。
6可及性照顾:是可及的、方便的基层医疗照顾。
7个体-群体一体化的照顾:重视家庭、社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个人与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家庭的结构与功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健康。家庭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重要事件和压力。2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全科医学服务内容与形式都应适合当地人群的需求,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个体和群体健康
照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8以物理-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强调把病人看做社会和自然大系统中的一部分。
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在人健康时或亚健康状态下主动提供关注。
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全科医疗团队以全科医生为核心,有大批辅助人员配合,一起为服务对象提供立体网络式健康照顾。
全科医学与中医学的共同之处:1天人合一整体观2阴平阳秘的健康观3内外相应的疾病观4辩证施治的诊疗观5未病先防的预见观6药食并重的营养观7形神并调的养生观
全科医疗和专科意料的区别及联系:
1服务宗旨和职责上的区别:专科医生负责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时期的诊治,其工作遵循“科学”的模式,集中体现了医学的科学性方面。全科医疗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工作遵循“照顾”的模式,最高价值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和公益性。
2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专科医生所处理的多为生物医学上的重病,往往需要动摇昂贵的医疗资源,以解决少数人的疑难问题。全科医疗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利用低廉的成本维护大多数命中的健康。
3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联系:他们是一种互补互助的关系1各司其职2互补互利3“接力棒”式服务
第三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
1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人口迅速老龄化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劳动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赡养系数增加,种种变化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而生物医学模式的高度专科化使医疗服务狭窄性、片段性和费用昂贵。
2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以“治愈疾病”为价值取向的专科医疗服务,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很多疾病不仅无法治愈,甚至连现状也很难缓解。
3医学模式的转变:应根据新的模式进行调整,使之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物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概念: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它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的调控能力决定健康状况。
4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高技术医学的发展与其效益相距甚远,令公众不满而迫切要求改变现行卫生资源分配方式。
5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根据居民患病就医的需求,医疗资源重心应向基层倾斜。
第四章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概念:内涵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人格,实现人性的解放与人生价值的体现,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与积极性。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医学人文精神概念: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其核心是关爱生命。
人文关怀概念: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心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人格、诚信等品质的肯定。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无限关怀,是完善人的心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驱动力,是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医学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金额认识生命自身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这种高度的概括和抽象的思维观念既表达了人们对医学总体特征的认识水平,又是指导医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观点。
生物医学模式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生物医学模式概念: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应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改变,可以确定生物的、理化的特定病因。
1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始终把人当做一个生物体来对待,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漠然置之。
2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人的整体性:由于专业的细分和程序化,病人患病过程中全身心的感受被分解为病因、病原、症状、体征等单个的词素。
3生物医学模式造成技术至善主义:医生花大量的时间钻研技术,熟悉仪器,很少与病人沟通。
4生物医学模式带来了物质化倾向:张扬技术至善主义背后的潜在动力是最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物理医学模式优越性: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2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 3资料如实验室检查,活检或尸体检查结果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4可使医师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并控制许多尚不能治愈的疾患。
物理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1以疾病为中心,护士病人的需求 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依从性降低 3医师思维的局限和封闭
疾病:disease 可以判明的人体生物学生的异常情况,可以从体格检查、化验或其他特殊检查加以确定。
病患:illness 只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判断,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定有病,也可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患病:sickness 指一种社会地位,即他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处于不健康状态。
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基本点:医生要进入病人的世界,用病人的眼光看待疾病,了解人的性格。
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1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是全科医师在应诊时的主要核心任务,而且应从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病人就诊原因。
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持续性的医疗照顾涵盖人生的各个时期、疾病的各个阶段及健康问题。
3预防性照顾:利用每一次应诊机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解说与科学指导。
4改善求医遵医行为:教育启发病人何时求医,寻求何种层次及类型的医疗机构,如何加强自我管理也是全科医师的重要任务。
优点:1改善依从性2改善服务的连续性3改善健康全局,尤其是慢性病
缺点:1医务人员需要接受更多的培训才能胜任2开始阶段需要用很多时间
影响病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素:1病人对某一疾病易感性的认识2对该疾病的严重程度的认识3针对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的利弊得失,采取行动所存在的障碍4病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5将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触发因素。健康信任模式:1对自身健康价值观2对戏舍健康关心度3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现在常被用来规划健康促进计划和解释人们能否养成新的健康习惯的原因。
第六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的定义:
传统定义:是指一对通过婚姻结合,靠姻缘、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的组成单位。
现代定义:是指通过情感关系、法律关系和生物学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团体。
三大要素:法律婚姻,血缘和情感
家庭的功能:基本功能是满足成员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基本需求:
1感情需求:以血缘和情感为纽带,通过彼此的关爱和支持满足爱和被爱的需要。
2性和生殖的需求:除繁衍种族外,家庭满足夫妻性的需要,具有调节家庭功能的作用,且控制家庭以外的性侵犯。3抚养和赡养:满足成员衣、食、住的基本生理需要。
4社会化功能:家庭培养儿童精神成长,是成员社会化无可替代的场所。
5经济功能:家庭是一个经济联合体,成员离不开家庭的经济支持和帮助。
6赋予成员的地位:合法的婚姻,给予子女合法地位。
家庭的结构:即家庭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
外在结构即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使之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具有亲密和脆弱两重性。
2扩展家庭:指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妇与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时有一对一婚夫妇与未婚子女及父母组成的家庭,为核心家庭的扩大,有一个权力中心,或还有一个次中心
联合家庭:指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权力中心和次中心。3其他类型家庭:指同性恋、单亲、丁克、同居、独身、群居体等特殊团体。
内在结构是家庭的主要内涵,包括:
1家庭的权力结构:
1传统权威型:以社会传统确认家庭的权威 2工具权威型:即养家糊口的人 3感情权威型:由感情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人主宰家庭大权 4分享权威型:家庭成员均可分享权力,共同决策,承担家庭义务,以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为家庭贡献。
2家庭角色:1角色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习得角色的情感、态度,角色拥有的权利和责任。2角色期待:是指家团对成员所期盼的特定行为模式。3角色冲突:指当个体在扮演角色中不能适应其角色期待,是感到左右为难、心理困惑矛盾。
3家庭沟通:是通过发送者S、信息M和接收者R完成。即S-M-R传递轴。
家庭的三种水平沟通内容与方式:
1描述水平沟通的内容:情感沟通:属于情感性的内容。机械性沟通:属于一般信息或与家庭生活动作有关。
2描述水平沟通的信息:信息是清楚的还是经过掩饰的,是直接坦率的还是模棱两可的。
3描述信息是否直接指向接受者:直接沟通和替代性沟通
4家庭的价值观:是看待事物所持的态度,人生的价值是个体的精神核心,指导人的行动和作为。受到传统观念习俗、文化背景、和个人信仰的熏陶,对成员的成长,发展起重要作用。
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1疾病与家庭:
1家庭与遗传病:遗传病大多来自家庭,包括生物、心理行为、精神的遗传。2家庭与感染3家庭与成长
2慢性病与家庭:慢性病的长期照顾依靠家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与家庭照照顾相关。
3饮食、生活、行为与家庭
4疾病预防与家庭
5婚姻与健康:夫妻相亲相爱家庭稳定,具有凝聚力,良好的家庭氛围促使机体生理、心理平衡,孩子健康成长。6家庭经济与健康
7家庭关系不良与健康
8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生活周期的照顾 表6-2
家庭访视的范围和种类:
范围:1紧急事件2行动不便3心理社会及从医性问题:查明心理社会问题的症结4慢病老人5临终家庭6产褥期:对母婴的照顾和护理。7家庭治疗
种类:1评估性家访2连续性家访3急诊性家访4随机性随访
临终关怀概念:以团队合作形式,提高临终的生命质量为宗旨,控制疼痛,缓解症状,慰藉心灵为心身一体的照顾性治疗。
其基本点要求:
1耐心倾听,彻底实施:耐心聆听,减少孤独,保持尊严、避免侵袭治疗2尊重病人的权利3尊重生命质量胜于数量 总疼痛概念:指多种躯体疼痛,心里疼痛,社会疼痛,灵魂疼痛和经济疼痛的总体感受。
家庭评估
基本资料:1家庭基本资料2家庭结构3家庭圈4家庭功能5家庭资源
目的:1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及特点2家庭成员间的关系3家庭的重大事件及可能解决的程度4病人可能得到的帮助5找出家庭问题的根源6家庭内外资源的可利用性7家庭的功能等
家庭压力概念:地位的改变,失落,家庭负担加重,道德行为问题造成成员强烈的心理刺激和伤害,严重影响家庭的内动力。
家庭危机概念:指家庭成员关系的矛盾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导致家庭关系、生活状态不正常,影响关系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