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税收筹划》指导书WORD版(范文)

时间:2019-05-12 06:5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财经大学《税收筹划》指导书WORD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财经大学《税收筹划》指导书WORD版(范文)》。

第一篇:西南财经大学《税收筹划》指导书WORD版(范文)

第一章 税收筹划基本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与原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该对税收筹划的定义及其分类、税收筹划的理论与法律依据、税收筹划的目标意义以及税收筹划运作空间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的区别,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与思维。

二、本章知识点

本章分为五节。第一节是税收筹划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是税收筹划的动因和意义;第三节是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第四节是税收筹划的目标;第五节是税收筹划的运作空间和范围分析。

第一节,税收筹划的概念和分类。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在各国迅速发展,但对于税收筹划的定义,并未存在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税收筹划的概念:一是国内对税收筹划概念的阐释,;二是国外对税收筹划概念的阐述;三是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本书将税收筹划界定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选择涉税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涉税管理活动。

关于税收筹划的分类,本文主要从划分的标准进行归类:

1、按税收筹划需求的主体不同,税收筹划可以分为法人税收筹划和自然人税收筹划;

2、按税收筹划供给主体的不同,税收筹划可以分为自行税收筹划和委托税收筹划;

3、按税收筹划范围大小的不同,税收筹划可以分为整体税收筹划和专项税收筹划;

4、按税收筹划税种的不同,税收筹划可以分为商品劳务税的税收筹划、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财产税的税收筹划、资源税的税收筹划、行为目的税的税收筹划等等;

5、按税收筹划环节的不同,税收筹划可以分为机构设置的税收筹划、投资决策的税收筹划、融资方式的税收筹划、经营策略的税收筹划、产销决策的税收筹划、成本费用核算的税收筹划、利润分配的税收筹划等等;

6、按税收筹划目标的不同,税收筹划可以分为减轻税负的税收筹划、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税收筹划、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税收筹划;

7、按税收筹划国境(边境)的不同进行分类,税收筹划可以分为国内(境内)税收筹划和国际(境外)税收筹划两类。

第二节,税收筹划的动因和意义。企业税收筹划的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纳税风险,因为企业面临着税收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信誉与政策损失风险、投资扭曲风险和经营损益风险等风险,因此降低纳税风险成为税收筹划的动

因之一。二是降低纳税成本。纳税成本最低是企业的一种“最优”选择,合法降低纳税成本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降低纳税成本成为税收筹划的动因之二。

税收筹划的意义既有宏观的积极意义又有微观的积极意义。税收筹划的积极意义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国家不断地完善税法和税收政策;有利于我国税收理论研究范围与广度的拓展。税收筹划的积极意义在微观层面表现为:有利于实现纳税人的财务收益最大化;有利于促使公司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能够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有助于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可以提升公司法律遵从水平。

第三节,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税收调控理论、税收价格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和税收法定原则理论。

税收调控理论是指运用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和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从而“熨平”经济波动的一种税收宏观调节机制和政策。税收筹划本身与税收政策导向是一致的,它有利于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

税收价格理论指出,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纳税人是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为了获得公共商品的最优性价比,纳税人在享受一定的公共商品的前提下,总是尽可能减少自己要支付的公共商品的价格-税收,以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组织的内部行为不是随机的,它受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因素等影响,要提高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必须研讨个体、群体与结构对行为的影响。由于税收具有支付与收益不对等性,因此纳税人总是希望尽可能地晚纳税、少纳税、甚至不纳税,同时又希望尽可能争取多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这也必然导致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进行税收筹划。

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与政府间的税收契约就属于其中之一。在承认企业的逐利性、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相当一部分契约是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前提下,作为契约关系人一方的企业就有动力和机会进行一些安排,或者说是操纵,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税收法定主义要求征税方依法纳税,纳税方依法纳税。税收筹划是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是纳税人维护自身财产权的表现。同时,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活动或者税收违法活动的判断和认定,只能以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只要不违背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方案都是允许的

第四节,税收筹划的目标。税收筹划主要有以下五大目标:实现涉税零风险、2

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维护主体合法权益。

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名誉损失,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使企业账目更加清楚,使得管理更加有条不紊,更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纳税人对直接减轻税收负担的追求,是税收筹划产生的最初原因。税收作为企业的一个外在成本,使得企业的利益减少,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纳税人,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税收筹划以减轻税收负担,是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程度的外在表现。

迟延纳税就相当于从财政部门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其经济效用是非常大的。同时,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也不存在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迟延纳税使得企业当期的总资金增加,增强了企业偿债能力,有利于企业扩大举债规模。

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总体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不应该是少缴税款。因此提高纳税人的经济效益就理所当然是税收筹划目标之一。纳税人一方面可以将税收负担转嫁,另一方面纳税人通过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将税收负担自我消化。

依法治税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要求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地交纳税款,而且要求税务机关依照税法规定合理、合法地征收税款。由于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法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实社会中,人治的因素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权利的膨胀要求纳税人利用税收筹划工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五节,税收筹划的空间和范围分析。经济活动、纳税人经营方式具有变化频繁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而税法具有原则性、稳定性和针对性的特点。税法内容的有限性,税法完善的滞后性都为纳税人在经营管理中的税收策划提供了可能性。本书主要从九个方面分析:

1、税种的税负弹性。一般而言,某一种税税负弹性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税源的大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该税种的要素构成。

2.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纳税人定义上的变通一般有三种情况:纳税人经营内容的转变;纳税人通过非法手段使纳税内容与形式脱离;纳税人通过合法手段转变了内容和形式。

3,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调整性。纳税人在既定税率的前提下,由课税对象金额派生的计税依据愈小,税额也就越小。在吸收合并和财产收益与经营利润的相互转换上都得到了应用。

4、税率上的差异。税制中“一税一率”和“一目一率”上的差异性,使纳税人减轻税负成为可能。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所得税中的累进税率及公司分立战略管理中。

5、税收优惠的有效利用。主要有地区性的税收优惠、行业性税收倾斜政策、减免税期限优惠。

6、公司管理的方式影响税收负担。主要体现在:不同利润(股利)分配方案的节税空间;营销方式的不同影响公司的税收;筹资方式不同改变税负;薪酬制度设计为公司提供节税空间。

7、延期纳税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延期纳税相当于得到了政府的一笔无息贷款,实现了相应的财务利益,有助于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8、利用税法的空白和不完善进行节税。空白源于两个不同的方面——立法空白和执法空白。执法空白的研究对象是税收征管人员,立法空白的研究对象是税法。

9、课税对象的重叠、交叉存在节税可能。应用在业务之间的转换,财产收益和经营收入之间的转移。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税收筹划概念中有关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关系是学习难点之一。关于三者的关系,在理论界和实务领域还存在着争议,所以要多借鉴不同人的观点。

二、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是学习难点之二。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需要参考一些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三、税收筹划的运作空间与范围分析是学习难点之三。税收筹划的运作空间和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它与经济的发展、税制的变化要保持同步。所以需要以变化的眼光关注这部分内容。

本章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介绍:

甲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10月接受捐赠200万元,该企业不考虑接受捐赠事项预计获取税前利润220万元,企业无税前弥补事项。该企业财务负责人在收到该笔捐赠时认为,按税法规定,企业接受的200万元捐赠应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征所得税66万元后,企业净收入为134万元。另外,甲企业2005年财产中有20万元的已报废设备,符合税前扣除条件,因种种原因还未进行税前处理。

筹划方案: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国务院已经取消了多项与企业有关的涉税审批事项,国家税务总局也相应发布了多项被取消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办法和监管措

施。在这些后续管理办法和监管措施中,为了便于后续管理和监管,有些规定了具体量化指标,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才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因此甲企业可以充分利用5年的优惠期限进行税收筹划。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2007]63号)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降为25%。

建议甲企业在2006年税前处理2005年的20万元的财产损失,如此一来,甲企业的2006年的利润就是200万元,接受的200万元捐赠占应纳税所得额50%。按国税发[2004]82号规定,企业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因不需主管税务机关审批,企业可选用5年分摊期。2006年企业当年因接受捐赠,只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万元,计征所得税13.2万元;余下160万元在以后4年中每年平均分摊40万元,按复利6%的年利率计算,(2008年企业所得税变为25%),则4年累计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现值为(40×0.9434×33%+40×0.8900×25%+40×0.8396×25%+40×0.7921×25%)37.66988万元。据此甲企业因该筹划,可节约货币时间价值15.13012(66-13.2-37.66988)万元。

案例总结:

1、当企业正常纳税。税率为33%时,可筹划适当将一些税前扣除额提前扣除,或滞后实现一些收入的方法,以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使当期因捐赠等调增额占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大于或等于50%。据此,企业可选用5年分摊期。

2、当企业享受免税优惠时,捐赠等调增事项最好直接当期消化;且尽量筹划使其在减税优惠期结束前消化完毕。

3、当企业当期使用正常税率,预计后期将享受减免税优惠时或者税率调低,企业可按前面第1条筹划。

总之,企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筹划时既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又要顾及企业整体效益,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因为筹划而出现不合理、不合法的问题。

案例二

案例介绍:

方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企业营销管理专家,最近他被某大型企业集团聘为常务副总裁,主管集团营销业务。该集团董事会允诺,扣除规定的社保费、住房公积 5

金后,每年给予方教授不少于48万元的年薪。同时,因为方教授还担任集团下属子公司董事会的董事,每年可获得董事费收入5万元。这样,方教授每年的税前收入可达50万元。按照公司支付报酬的方式,方教授的年薪收入和董事费收入应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规定,实行年薪制的企业,个人取得的年度工资薪金所得应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度终了再按全年的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分12个月平均计算实际应纳税款。方教授每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年薪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2×[(480000÷12-2000)×25%-1375]=97500(元)

董事费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0×(1-20%)×30%-2000=10000(元)每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额=97500+10000=107500(元)税后收入=480000+50000-107500=422500(元)。

筹划方案:

董事费收入作为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20%-40%的比例税率。个人的年薪收入则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这两种税目之间的税率差异为我们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切入点。作为同时担任企业行政职务和董事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保证年度总收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工资奖金收入和董事费收入的合理分配与转化,降低其整体税负水平,从而增加实际税后收益。

建议企业董事会决定将每年给予方教授的董事费增加到24万元,并在每月发放两万元,相应地,每年的年薪收入变为29万元(这里要看当地是否允许将董事费分多次发放)。

每年的年薪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2×[(290000÷12-2000)×25%-1375]=50000(元)

董事费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00÷12×(1-20%)×20%×12]=38400(元)

每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额=50000+38400=88400(元)税后收入=240000+290000-88400=441600(元)。

筹划后比原来的方案节省税款支出19100元,从而相对提高方教授的收入水平。

案例总结:

这种通过年薪收入和董事费收入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达到减轻个人整体税负的筹划方法,从本质上说,就是利用了个人所得税中不同应税项目的税率差异,以此作为筹划的切入点。由于个人的年度薪金收入和董事费收入都是可以预知 6 的,因此,通过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测算,可以筹划出一个年薪收入和董事费收入的最佳配比,从而使得个人的所得税负最轻,税后收益最大。

从可行性方面来看,这种方法一般只需要企业内部董事会通过相应的决议,人力资源部门对个人薪酬做相应的调整,一般不会涉及其他的生产经营环节变动,因此其筹划成本较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现代企业机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这种方法对于越来越多企业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将具有普遍适用性,因为这些高管人员往往都会是企业董事会成员。而且作为一种激励高级管理人员的手段,在具备相应条件时任命其为企业的董事也会更好地激发其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绩效。这样,在企业人力成本支出未变的情况下,通过税收筹划,企业的人员激励机制可以得到优化。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偷税有两个基本特征:()和欺诈性。

A.非固定性 B.非法性 C.避税性 D.随意性

2、避税的“非违法”只是从()而言。A.经济形式 B.法律形式 C.政治形式 D.思想观念

3、有效税收筹划要求纳税人不仅仅考虑直接支付给税务当局的显性税收成本,还要考虑():

A.交易成本 B.沉没成本 C.会计成本 D.隐形成本

4、纳税义务通常具有():

A.前瞻性 B.滞后性 C.超前性 D.适时性

5、政府一般是根据最具实践性的()来征税,而企业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总是以“受益原则”来衡量它是否应该缴税。

A.固定性原则 B.负担能力原则 C.最大化原则 D.最小化原则

6、现代法治的基本要义和税收制度的普遍原则():

A.税法 B.宪法 C.税收制度 D.税收法定主义

7、当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大,运营情况比较复杂,涉税事项也多,财务规划的任务重,企业一般采用()进行筹划。A.专项税收筹划

B.自行税收筹划

C.整体税收筹划

D.法人税收筹划

8、按照(),税收筹划可以分为:商品劳务税的税收筹划、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财产税的税收筹划、资源税的税收筹划、行为目的税的税收筹划等。A.税收筹划的范围

B.税收筹划设计的税种 C.税收筹划的环节

D.税收筹划的目标

9、所纳税款是直接的现金支出又叫():

A.内涵成本 B.会计成本 C.外显成本 D.隐性成本

10、税收筹划的目标在直接减轻纳税人负担上,但应更加注重():

A.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B.企业发展规划 C.企业形象

D.企业业绩

11、税收筹划只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只考虑纳税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决策的实施所引发的其它非税因素的变化,进而对企业整体利益产生的影响。

A.财务决策

B.法律政策 C.企业运行 D.税后收益

12、一般企业会选择总体收益最多但是纳税成本并不是最低的方案,如果把通常采纳的纳税成本最低的决策称为“最优选择”,那么这种决策就是(): A.顺向选择

B.次优选择 C.整体选择 D.局部选择

13、税与费的相同点是():

A.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 B.普遍性 C.统一性 D.支付与收益对等性

14、()是利用税收中的众多临界点所进行的筹划,在我国的现行税制中,税率分级有临界点,税收优惠有临界点等。A.空白筹划

B.弹性筹划

C.规避筹划

D.临界点筹划

15、税收优惠对节税潜力的影响(): A.税收优惠范围越大,节税潜力越大 B.税收优惠的范围越小,节税潜力越大 C.税收优惠当时越多,节税潜力越小

D.税收优惠的内容越丰富,节税潜力越小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税收筹划环节的不同,税收筹划可分为():

A.投资决策的税收筹划 B.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C.融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D.利润分配的税收筹划

2、纳税会给企业带来哪四个方面的风险(): A.投资扭曲风险 B.经营损益风险 C.纳税支付风险 D.税收违法风险

3、纳税费用一般包括(): A.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的费用 B.时间耗费

C.填写申报表的劳动耗费 D.税务人员稽查带给企业的心理负担

4、税收筹划的积极意义在宏观层面表现为(): A.有利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B.有利于国家不断地完善税法和税收政策 C.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D.可以提升公司法律遵从水平

5、税收筹划的积极意义在微观层面表现为(): A.有助于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 B.有助于纳税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C.有助于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增强 D.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6、税收筹划的客观理论基础主要有():

A.税收调控理论 B.税收价格理论 C.组织行为学理论 D.企业契约理论

7、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应定位于():

A.实现涉税零风险 B.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C.获取资金时间价值 D.维护主体合法权益;

8、实现涉税零风险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之一,原因():

A.避免不必要性经济损失 B.避免不必要的名誉损失 C.使企业的帐目清楚 D.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

9、纳税人定义上可变通性一般有()方面:

A.经营内容的改变

B.形式和内容的脱离

C.采用合法手段改变内容和形式 D.采用违法手段改变内容和形式

10、税负弹性与税源及税收要素的相关关系():

A.计税基数与税负弹性成正向相关关系 B.扣除额与税负弹性成反向相关关系 C.税率与税负弹性成正向相关关系

D.税源大小与税负弹性成反向相关关系

(三)判断题(判断并简要分析)

1、税收筹划与避税的性质相同。()

2、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税收筹划对国家而言是不利的。()

3、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且应纳税额已确定之后,再做所谓的筹划,也是纳税筹划。()

4、税收筹划与税法和税收政策是矛盾的。()

5、避税是违法的。()

6、中国的税制设计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简答题

1、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的联系与区别?

2、税收筹划的目标是什么?

3、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怎样理解税收筹划的空间与范围,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去把握的?

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B

5、B

6、D

7、C

8、B

9、C

10、A

11、A

12、B

13、A

14、D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ABC

9、AC

10、ABC

(三)判断题

1、×

分析:税收筹划不同于避税,避税虽在形式上不违法,但它却是利用税法的漏洞和不严密,钻税法的空子,以达到减轻税负或规避税收之目的。

2、× 分析:税收筹划不仅有利于企业,而且税收筹划有利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国家不断地完善税法和税收政策,有利于税收理论的深入研究。

3、×

分析: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且应纳税额已确定之后,再做所谓的筹划,那就不是纳税筹划,而只是偷税或避税了。

4、×

分析:税收筹划有利于国家不断地完善税法和税收政策。税收筹划是检验税法和国家税收政策正确性、有效性和完善性的试金石。

5、×

分析:避税是处于偷税和纳税筹划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贬义概念,地处违法与合法之间的“灰色地带”,既不违法,也不合法,只能姑且称为“非违法”

6、∨

分析: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因此在税制设计中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例如税法中规定的地域优惠政策,行业优惠政策等。另外税法内容的有限性,税收法律修改的滞后性都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简答题

1、答:偷税是违法的,而避税和税收筹划均不违背税法,但避税有可能与国家税法立法意图相违背。在实践中,避税与纳税筹划往往是紧密联系的,很难分得清楚,但还是有区别的:其一,避税仅从税法不完善(存在漏洞)的角度来规避税负,而不考虑政府的经济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调整,不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税收筹划完全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国家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其二,避税只求减轻当期税负,属急功近利型,而不计长期发展。正是这种狭隘性,决定了避税只是纳税水平的中级阶段,即企业纳税水平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渡阶段。虽然避税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避税必将向高级阶段——纳税筹划转变。

2、答:税收筹划的目标应定位于实现涉税零风险;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维护主体合法权益。(1)实现涉税零风险

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名誉损失,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使企业账目更加清楚,使得管理更加有条不紊,更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涉税

零风险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之一。(2)减轻税收负担

纳税人对直接减轻税收负担的追求,是税收筹划产生的最初原因。税收作为企业的一个外在成本,使得企业的利益减少,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纳税人,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税收筹划以减轻税收负担,是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程度的外在表现,也是税收筹划的目标之一。

(3)获取资金时间价值

迟延纳税就相当于从财政部门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其经济效用是非常大的。同时,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也不存在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迟延纳税使得企业当期的总资金增加,增强了企业偿债能力,有利于企业扩大举债规模,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4)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总体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不应该是少缴税款。因此提高纳税人的经济效益就理所当然应该是税收筹划目标之一。纳税人一方面可以将税收负担转嫁,另一方面纳税人通过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将税收负担自我消化。

(5)维护主体合法权益

依法治税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要求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地交纳税款,而且要求税务机关依照税法规定合理、合法地征收税款。由于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法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实社会中,人治的因素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权利的膨胀要求纳税人利用税收筹划工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答: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四个:

(1)税收调控理论。税收调控理论是指运用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和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从而“熨平”经济波动的一种税收宏观调节机制和政策。税收筹划本身与税收政策导向是一致的,它有利于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

(2)税收价格理论。税收价格理论指出,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纳税人是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为了获得公共商品的最优性价比,纳税人在享受一定的公共商品的前提下,总是尽可能减少自己要支付的公共商品的价格-税收,以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加之政府的税收政策又提供了差别税收条件,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活动就必然产生了。

(3)组织行为学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组织的内部行为不是随机的,它受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因素等影响,要提高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必须研讨个体、群体与结构对行为的影响。由于税收具有支付与收益并不具有对等性,因此纳税人总是希望尽可能的晚纳税、少纳税、甚至不纳税,同时又希望尽可能争取多的 11

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这也必然导致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进行税收筹划。

(4)企业契约理论。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与政府间的税收契约就属于其中之一。在承认企业的逐利性、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相当一部分契约是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前提下,作为契约关系人一方的企业就有动力和机会进行一些安排,或者说是操纵,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5)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主义要求征税方依法纳税,纳税方依法纳税。税收筹划是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是纳税人维护自身财产权的表现。同时,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活动或者税收违法活动的判断和认定,只能以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只要不违背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方案都是允许的

4、答:一般来说,税法本身具有原则性、稳定性和针对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无论哪一种税收法律制度在内容上都不可能包罗一切,税法所涉及的具体事物与税法的原则性之间往往会出现某些不适;而从稳定性来说,相对稳定的税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实际情况也会出现不适,即使对法律进行完善修改,在时间上也会滞后;另外税法中的具体规定虽然一般都有针对性,但要使针对性达到全部对号入座的程度是办不到的。因此税收筹划存在广阔的空间,但是税收筹划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否则就会成为被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偷税了,因此税收筹划的空间和范围有一定的限制。税收筹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税种的税负弹性;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调整性;税率上的差异性;税收优惠的有效利用;公司管理的方式影响税收负担;利用税法的空白和不完善进行节税;课税对象的重叠、交叉存在节税可能。此外税收筹划的运作空间和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它与经济发展、税制变化要保持同步。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变化的眼光来关注税收筹划的运作空间和范围,要有与时俱进的头脑。

六、参考资料:

1.《税收筹划》 计金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 2.《税收筹划》 李大明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12 3.《公司战略管理与税收筹略研究》 刘蓉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12 4.《金方案-税收筹划实务与案例》 刘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02 5.《税收筹划定义再探讨》 刘生旺 陈鑫 《财会月刊》2006年14期 6.《企业税收筹划》 王韬,刘芳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2.08 7.“避税与反避税的三维视角” 刘蓉 《涉外税务》2006年12期

第二章 税收筹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税收筹划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本章介绍了影响税收的若干限制因素,并解释了税收筹划应遵循的原则,最后阐述了实施税收筹划方案的思路和基本方法。通过本章学习,教学目的在于希望帮助学生能够对税收筹划的原则、税收筹划的思路和方法等实现比较全面的理解。本章作为税收筹划基础知识的介绍,是本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章内容重在识记与理解。建议安排教学时间2课时。前两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

二、本章知识点

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是税收筹划的限制因素分析;第二节是税收筹划的原则;第三节是税收筹划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税收筹划的限制因素分析。本节主要内容包括:

1、影响税收筹划的主观因素分析。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相当的收入规模、一定的筹划意识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筹划方案的影响程度。

2、影响税收筹划的客观因素分析。主要从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和政策因素介绍了上述客观条件对税收筹划的影响与限制。制度因素中介绍了税收制度、会计制度、汇率制度对税收筹划的影响;法律因素中介绍了法律渊源、具体经济法律对税收筹划的影响;政策因素中介绍了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第二节,税收筹划的原则。本节主要介绍了在实施税收筹划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具体实施角度分析,这些原则可以归纳为三类九项:

1、法律性原则。在该项原则中包括:合法性原则、自我保护原则和规范性原则三个方面。

2、综合性原则。在该项原则中包括:综合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责任原则和稳健性原则。

3、管理性原则。在该项原则中包括:超前性原则、节约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第三节,税收筹划的思路和方法。本节主要是介绍了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途径。从税收筹划的最终效果分析,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有三条:绝对筹划思路、相对筹划思路和风险筹划思路。绝对筹划思路的目标是实现纳税绝对总额的减少。相对筹划是指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通过筹划使各个纳税期纳税额发生变化而增加了收益,使某些纳税期的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的纳税期实现,从而起到相对节税的目的。其根源在于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筹划主要是考虑了节税的风险价值,它与前面的绝对筹划和相对筹划并不矛盾。其思路在于将纳税人所进行的税收筹划应把风险降低到最小 13

程度,以获取超过减少税额的效果。一般包括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和不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

税收筹划的方法很多,但一般有优惠政策筹划方法、税制要素筹划方法、差异运用筹划方法、税负转嫁筹划方法、组织形式筹划方法、会计核算筹划方法、临界处理筹划方法和转化技巧筹划方法。而且在实践中,往往并不是只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相互结合起来使用。

三、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的重点在于了解影响税收筹划的影响因素,熟悉税收筹划的实施原则,掌握税收筹划可以采取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发现,上述问题对于学生初步建立税收筹划的正确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在学习中,其难度并不相同。

本章学习的难点在于第三节。具体包括:

一、税收筹划的思路是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之一。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有三条:绝对筹划思路、相对筹划思路和风险筹划思路。不同的筹划思路具有不同的筹划空间,要理解这些思路实施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后面的两个思路:相对筹划思路与风险筹划思路需要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为基础,难度比较大。

二、税收筹划方法的理解运用是本章学习的难点之二。具体方法包括优惠政策筹划方法、税制要素筹划方法、差异运用筹划方法、税负转嫁筹划方法、组织形式筹划方法、会计核算筹划方法、临界处理筹划方法和转化技巧筹划方法,如何进行理解和运用。由于学生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角度还缺乏必要的理解,所以在讲授时希望能够尽可能采用案例介绍的方法进行阐述。

四、习题

(一)名词解释:

合法性原则 超前性原则 绝对筹划思路 相对筹划思路 风险筹划思路 优惠政策筹划方法 税制要素筹划方法 临界处理筹划方法

(二)单选题

1、税收筹划具有(),它与偷税有着原则性的区别。A、超前性原则 B、稳健性原则 C、合法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2、税收筹划必须在纳税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A.之前进行 B、之后进行

C、之中进行 D、任何时间都行

3、绝对筹划思路一般包括横向绝对筹划思路和()。A、纵向绝对筹划思路 B、绝对横向筹划思路 C、相对节税筹划思路 D、风险筹划思路

4、相对筹划思路的根源在于()。

A.人们的货币幻觉 B、货币的流动性 C.货币的时间价值 D、货币的交换性

5、风险筹划思路一般有不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和()。A、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 B、随机性性风险筹划思路 C、模糊性风险筹划思路 D、临界点风险筹划思路

6、税收筹划的方法一般()。

A.单独使用 B、结合使用 C、分开使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税收筹划必须要遵循各领域、行业、区域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这表明税收筹划要遵循()原则。A、自我保护原则 B、时效性原则 C、合法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8、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寄希望与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所在的地区和所处的时间环境,制定适合自己的税收筹划方案,这是指税收筹划应遵循()原则。

A、综合利益最大化原则 B、稳健性原则 C、社会责任原则 D、时效性原则

(三)多选题

1、税收筹划的主观限制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为()。A、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B、拥有相当的收入规模 C、具备一定的筹划意识 D、和税务局工作人员关系密切

2、税收筹划的客观限制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为()。A、制度因素 B、法律因素 C、政策因素 D、人文因素

3、税收筹划的法律性原则主要有()。

A、合法性原则 B、自我保护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稳健性原则

4、税收筹划的综合性原则主要有()。

A、综合利益最大化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稳健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5、税收筹划的管理性原则主要有()。

A、超前性原则 B、效率性原则 C、节约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6、税收筹划的思路主要有()。

A、绝对筹划思路 B、相对筹划思路 C、节约筹划思路 D、风险筹划思路

7、影响税收筹划的政策因素具体包括()。

A、政策制订风险 B、政策选择风险 C、政策变化风险 D、政策失效风险

8、风险筹划思路包括了()。

A、绝对筹划思路 B、相对筹划思路

C、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 D、不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

(四)判断

1、只要能给企业减少税收的出谋划策就是税收筹划。()

2、税收筹划的实施必须在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之前。()

3、相对筹划思路的根源在于货币的时间价值。()

4、通常情况下,税负越重,资本回报率越高,税负越轻,资本回报率越低。()

5、只要不被税务机关发现的节俭税收都可称为税收筹划。()

6、稳健性原则实质上是合法性原则的一种内涵延伸。()

7、管理性原则主要有超前性原则、节约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8、纵向绝对筹划是指直接减少某一个纳税人的纳税总额。()

9、税收筹划的方法很多,但一般不可以结合使用。()

10、后转的筹划方法是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要素购进价铬、压低工资或其他转嫁方式,将其税收负担转移给要素的供应商。()

(五)简答:

1、如何理解客观因素对税收筹划行为的影响?

2、如何理解汇率制度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3、纳税人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时要注意哪些风险?

4、纳税人实施税收筹划要遵循哪些原则?

5、如何理解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原则?

6、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应采取的思路与方法分别是什么?

7、试举例说明优惠政策筹划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8、税制要素筹划方法包括哪些方面的选择?

(六)案例分析

1、佳乐思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该企业成立于2004年,生产经营状况一直良好,2005年由于偷漏税被税务机关查处。这次事件该企业补缴税款及罚款共12万元,该企业经理胡某认为这次查处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应想办法弥补回来。

2006年3月,企业经理胡某决定提高产品出售价格,通过税负转嫁方法将税款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经过这次调价,该企业的产品销售数量较调价前大幅下降,企业实际效益反而减少。

经研究讨论决定,该企业于2006年8月再次将价格调回,第二个月销售量虽有小额上升,但企业实际收益仍在下降。

请根据上述情况,思考税收筹划的风险问题。

五、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合法性原则: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循符合税收法律规定的原则,这是由税收筹划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超前性原则:税收筹划的实施必须在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这既是税收筹划区别于偷税的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税收筹划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绝对筹划思路:绝对筹划思路的目标是实现纳税绝对总额的减少。其原理是在纳税人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从各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选择缴纳税款最少的方案。一般又包括横向绝对筹划和纵向绝对筹划:横向绝对筹划是指直接减少某一个纳税人的纳税总额,纵向绝对筹划是指直接减少某一个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

相对筹划思路:相对筹划是指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通过筹划使各个纳税期纳税额发生变化而增加了收益,使某些纳税期的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的纳税期实现,从而起到相对节税的目的。其筹划的根源在于货币的时间价值,纳税人相当于获得了银行的一笔无息贷款。

风险筹划思路:风险筹划主要是考虑了节税的风险价值,其思路在于将纳税人所进行的税收筹划应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以获取超过减少税额的效果。一般包括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和不确定性风险筹划思路。

优惠政策筹划方法:所谓税收优惠,是国家为了支持某个行业或针对某一特殊时期的具体情况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的各种优待的总称。所谓优惠政策筹划

方法就是指纳税人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来达到为自己降低税负的目的。

税制要素筹划方法: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等。它与税收筹划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负,所谓税制要素筹划方法就是对每个税种的税制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达到为纳税人减轻税负的目的。

临界处理筹划方法:税法中存在大量的关于临界点的规定,当突破这些临界点时,该税种所适用的税率和优惠就会发生改变,从而为我们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所谓临界处理筹划方法就在于寻找临界点,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二)单选:

1、C

2、A

3、A

4、C

5、A

6、B

7、D

8、D

(三)多选:

1、ABC

2、ABC

3、ABC

4、ABC

5、ACD

6、ABD

7、BC

8、CD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

1.影响税收筹划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制度因素、法律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主要有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和汇率制度。也可举例进行说明。

2.目前国际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差异影响着税收筹划的难易程度和复杂性。如果各国都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则税收筹划相对来说容易些,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相对稳定,财务核算结果与预测数值一致,税收筹划可以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环境下设计:相反,如果相关国家是实行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税收筹划不但要考虑如何节税,还要考虑汇率变动对节税效果的影响。至于其他各种汇率制度的不同组合,在进行税收筹划是要按照“税负合理化”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特别是对国际企业来讲,汇率可能是影响企业税收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汇率波动对企业税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纳税人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面临的政策风险一般有两种,即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其一,纳税人税收筹划的政策风险最主要之一就是政策选择错误的风险,即其自认为采取的行为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但实际上会由于政策的差异遭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首先,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相应的政策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其次,不同的国家有 18

不同的法律,同时由于文化、传统、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对“合理”与“不合理”的界定和理解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纳税人必须正确了解和把握政策选择的风险。其二,为了尽量合理和合法的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必须要时刻关注政策变化,认真分析和比较政策变化所产生的收益和所花费的成本,防范政策变化风险。政策变化风险一般包括国内政策变化风险和国外政策变化风险。

4.主要有三类九项。法律性原包括即合法性原则、自我保护原则和规范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包括综合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责任原则和稳健性原则;管理性原包括超前性原则、节约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5.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它与偷税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如果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所谓税收筹划,那么从本质上看就已不属于税收筹划范围了。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循符合税收法律规定的原则,这是由税收筹划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6.思路:绝对筹划思路、相对筹划思路和风险筹划思路。方法:优惠政策筹划方法、税制要素筹划方法、差异运用筹划方法、税负转嫁筹划方法、组织形式筹划方法、会计核算筹划方法、临界处理筹划方法和转化技巧筹划方法。

7.税收优惠政策多表现为行业性、区域性政策或特定行为、特殊时期政策,如鼓励民政部门的福利企业减免税政策、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以及抗“非典”时期医务人员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等等。举一例即可。

8.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等。对纳税主体而言,由于税制对纳税人的不同身份有不同的纳税计算方法,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有同样行为的主体不纳入征税范围。所以,针对纳税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界定其性质和行为,选择合适的主体定位,能够达到节俭税负的目的。对征税范围而言,征税范围税收筹划要找出不属于征税范围的内容,把企业的经济行为和业务内容合理地安排在非税范围内,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对税基筹划方法而言,税基筹划方法的目标一般是实现税基的最小化。其途径则可通过税前扣除、减免税、选择有利的纳税方式和压低计税价格等实现。对税率筹划而言,税率筹划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比例税率筹划,即筹划分析不同征税对象适用的不同税收政策,尽量降低适用税率;二是累进税率筹划,主要是寻找税负临界点,防止税率攀升。除此之外,例如纳税环节、抵扣环节、纳税时间、纳税地点也可以提供税收筹划的空间。

(六)案例分析

本案例涉及到企业税负转嫁的运用问题。

税负转嫁是以价格为手段,通过经济交往,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别人的过程。税负转嫁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顺转、逆转、混转和消转。

顺转就是厂商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消费者的过程。本案例中佳乐思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逆转就是厂商通过压低原料进价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原材料提供厂商的过程;

混转则是企业既采用顺转,又采用逆转进行税负转嫁的过程。

消转其实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税负转嫁,它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成本,使税负在盈利中自行消化的过程。

本案例中,由于佳乐思公司生产的家用电器属于大众产品,价格调高会使销售额下降,因而实际效果不好。佳乐思公司提价后销量大减,按理说价格下降时,销量会上升,但由于价格的下调给别人一种不可信赖的感觉,使人认为产品质量有问题,因而销售额只是小幅上升,而且恢复又需要一定时间,故使企业实际收益再次下降。

税负转嫁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一种方法,运用得成功,可以使企业获益不少,但运用得不好,则会使企业得不偿失,造成实际收益的损失。因而在运用的时候,企业应慎重对待。另外,分析中提到的一种转嫁方法叫消转,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促使企业减少成本,降低费用开支,加强经营管理,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这是经营者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企业在税负增加时思路转变的方向。因此,企业在日常经济生活中遇到税负增加的情况,不一定非要采取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方法,因为这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六、参考资料

1.计金标:《税收筹划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蔡昌:《税收筹划八大规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3.王国华 张美中:《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年版。4.李大明:《税收筹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12版。

5.彭夯、蒋懿、严晨智:《企业税收筹划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第三章 企业设立与企业战略布局中的

税收筹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对于设立形式的选择。本章介绍了纳税人在设立阶段的三种税收筹划角度:企业性质的选择、分支机构的选择和出资方式的选择。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在选择企业设立时应该考虑的不同类型的税收差异,希望能够实现帮助学生理解企业在设立阶段由于组织形式的不同会产生纳税差异,通过掌握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纳税规定从而进行纳税筹划。本章作为税收筹划的首要环节,正式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税收筹划应用性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应该重视。建议在本章安排教学时间6课时。第一节3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1课时。

二、本章知识点

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企业性质的选择;第二节是分支机构的选择;第三节是出资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企业性质的选择。按照法律形式,投资者从事经营活动一般可以采取三种形式:个人经营形式、合伙经营形式和公司制形式。本节首先介绍了不同性质的经营主体及纳税规定,主要涉及到个人经营形式、合伙经营形式和企业经营形式。然后针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选择、公司企业与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选择以及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的选择三种主要比较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得到相应的判断结论后,也提出私人投资者在投资前,应通过对自身投资的盈利状况及发展前景作仔细预测,综合考察各种因素,最终做出有利于自己经营选择的决定。

第二节,分支机构的选择。当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区经营时,其常见的做法就是在其他地区先设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包括:分公司、子公司和办事处。这三种形式的分支机构在税收上待遇不同,各有利弊。从法律上讲,子公司属于独立法人,而分公司和办事处不是独立法人。在本节中,重点分析了子公司与分公司的选择方法与策略。指出在实际税收筹划中,一定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综合考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享受的税收优惠的差异等各项因素。并且提示学生在选择分支机构形式时,还应该考虑到非税因素对选择结果的影响。最后,本节通过实际案例的方式介绍办事处不同形式的税收差异问题。主要包括:作为固定业户外出经营活动的办事机构、作为常设分支机构的办事机构、作为独立核算机构的办

事机构。

第三节,出资方式的选择。根据纳税人实际出资情况,可以存在不同的分类: 按出资物的性质划分,出资方式可分为三类:货币资金出资、实物资产出资和无形资产出资。按出资期限可将出资方式分为:一次性出资方式和分期出资方式。不同的出资形式存在不同的税收待遇,而且,对于出资方与被投资方的不同要求而言,可能存在不同的投资形式偏好。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一个企业的设立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该企业的性质,其对一个企业的税负影响非常之大。当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国或跨地区投资时,常规的做法就是在该国或该地区设立从属机构,从属机构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常设机构、分公司和子公司,对这些形式从属机构的不同选择,决定着企业总体税负的高低。本章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都是在企业设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要着重把握。

本章学习的难点在于前两节,具体包括:

一、个人经营形式、合伙经营形式和企业经营形式的法律性质差异以及税收差异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比较陌生,应该从经济法律与税收制度规定上先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正确的认识。而在对组织形式进行比较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税收的比较需要有较多的先决条件,并不存在一定正确的选择,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在掌握一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而这种运用是比较复杂的。

二、分支机构的选择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学习,通过课本上的案例也比较容易理解,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税负比较进入实际的操作,尤其是非税因素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四、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子公司 无形资产出资

(二)单选题

1、公司制企业与合伙企业相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A、公司制企业的费用扣除范围更大,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B、公司的营业亏损可在一定年限内进行税前弥补,并能分摊给股东,冲抵个人所得税

C、公司的设立和解散程序复杂,费用较高,但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D、有限责任公司和普通合伙企业的风险只体现在注册资金和公司所有的财产上

2、个体工商户在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时,实际税负是()。

A、35% B、18% C、27% D、28.25%

3、下列属于设立子公司的有利条件的是()。

A、便于经营,财务会计制度要求也比较简单

B、经营期内,境外子公司的亏损可以在当期抵冲母公司的利润,减轻税收负担

C、若东道国适用税率低于居住国,子公司的积累利润可递延纳税,有时子公司的适用税率比分公司低

D、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资本转移,不涉及所有权变动,不必负担税收

4、下列属于设立分公司的有利条件的是()。

A、可能有机会利用消除国际双重征税方法中的有利形式――免税法 B、可享有东道国给其居民公司同等的优惠待遇

C、可以享受集团内部转移固定资产取得增值部分免税的好处 D、分公司较容易运用转让定价方式转移利润

5、按出资物的性质划分,出资方式不包括()。

A、货币资金出资 B、实物资产出资 C、无形资产出资 D、直接出资

6、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是()。

A、货币资金 B、建筑物 C、商誉 D、厂房、设备

7、在我国,个休工商户实行的是()。

A、九级累进税率 B、五级累进税率 C、固定税率()。

A、作为个人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B、作为个人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C、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不作为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9、我国税法规定,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分回的税后利润()。

A、如果双方适用的税率相同不需补税 B、如果双方适用的税率相同要补税 C、如果双方适用的税率不相同,不需补税 D、如果双方适用的税率不相同,分回的利润全额纳税

10、就税收负担来说,公司形式应该是以()为佳。

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D、三级累进税率

8、按我国税法规定,股份制企业,股东个人所获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数额应该 23

C、合营企业

(三)多选题

D、独资企业

1、下列属于个人经营形式的有()。

A、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B、个人独资企业 C、合伙企业 D、个体工商户

2、合伙企业与公司制企业在选择筹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经营者的工资、薪金扣除的差异 B、捐赠支出扣除的差异 C、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扣除的差异 D、各种准备金扣除的差异

3、分公司、子公司和办事处三者的不同之处包括()

A、法律地位不同 B、设立手续不同 C、核算和纳税形式不同 D、税收优惠不同

4、关于固定业户外设办事处的法律规定,正确的有()。

A、固定业户的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但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其分支机构应纳的增值税是否可由总机构汇总缴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决定

B、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纳税劳务的,应当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C、作为固定业户外出经营活动的办事机构,按规定在经营地申请领购发票,在经营地申报纳税,销售收入全额上缴总机构

D、作为独立核算机构,在经营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向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独立处理全部涉税及有关经济事宜

5、选择实物资产出资方式和无形资产出资方式要承担更多的税负,具体可能包括()。

A、消费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6、关于出资方式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货币资金出资方式合理运用具有一定的避税效果,如购买享有税收优惠的有形资产

B、实物资产出资方式中的设备投资,其折旧费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缩小所得税税基

C、无形资产的摊销费也可以作为管理费用在税前扣除,缩小所得税税基 D、通过选择评估方法,能够高估设备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则对投资企业而言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对被投资企业而言则可以通过多列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缩小所得税税基,达到节税的目的

7、按我国税法规定,下列企业形式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

A、个人独资企业 B、有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A、个体工商户适用于五级累进税率 B、私营企业实行固定税率

C、对法人公司实行公司和个人两个层次的所得税 D、合伙制税负一般低于公司制

9、设立子公司的好处有()。

A、在东道国只负有限的的债务责 B、子公司利润汇回母公司要比分公司灵活 C、所得税计征独立 D、交给付给总公司的利润不必缴纳预提税

10、设立分公司的好处有()。

A、成本费用较子公司节省

B、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资本转移,不负担税收 C、经营初期亏损时,可减轻总公司的税收负担 D、对财务制度要求比较简单。

(四)判断题

1、所得税方面,纯粹从税收角度来考虑,个体工商户的税负较私营企业稍重。()

2、在我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3、在分支机构发生亏损时,子公司比分公司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利益。()

4、相对与出资人,被投资方更偏好于实物投资形式。()

5、选择分支机构时,还要考虑非税因素的影响。()

6、如果企业以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出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担风险的,不缴纳营业税。()

(五)简答题

1、从税收负担角度分析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有哪些优势。

2、简述子公司、分公司和办事处在法律上的不同规定。

3、简述以无形资产出资入股的优点。

4、请从主要税种分析,纳税人采取实物投资所涉及的税负问题。

5、如何理解分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非税因素问题。

D、合伙企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六)计算题

1、某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决定自己创业,开办一家火锅连锁店。初步预算如果开三家连锁店,第一年每月平均盈利1万元。有两种方案可选择,方案一: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方案二:注册为私营企业。应如何筹划?

2、假设某一总公司在国内拥有两家分支机构甲和乙,某一纳税年度总公司本部实现利润1 000万元,分支机构甲实现利润100万元,分支机构乙亏损15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则应将分支机构设立为分公司还是子公司?

3、我国北京某外贸总公司在深圳和厦门两地各设一家分支机构,北京地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深圳和厦门是15%。某一纳税年度公司本部实现利润1 000万元,深圳和厦门两公司各实现利润100万元。若成立母子公司,则总公司规定,子公司税后利润50%汇回总公司,50%自己留用。其纳税情况如何?若成立总分公司,其纳税情况如何?

五、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亲自或雇人经营,具有一定规模,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人或两人以上订立合伙协议,为了共同目的、共同分享收益和承担责任的组织形式。我国合伙经营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将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子公司:被母公司有效控制的下属公司或者是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一系列公司中的一家公司即为子公司。

无形资产出资:是指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场地使用权、商誉等作价出资的方式。

(二)单选题

1、B

2、D

3、C

4、A

5、D

6、C

7、B

8、C

9、A

10、B

(三)多选题

1、BD

2、ABCD

3、ABCD

4、ABD

5、BCD

6、ABCD

7、BC

8、ACD

9、ABC

10、ABC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简答题

1、从税收负担的角度来讲,公司形式以股份有限公司更为有利。这是因为:首先,我国税法鼓励投资的有关税收减免政策,主要是以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生产企业为适用对象,企业以这种形式出现,可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其次,就股东而言,采用这种企业形式进行生产经营也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比如股份制企业的股东个人所获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从筹资角度来讲,股份公司的筹资方式比较灵活。

2、第一,设立手续不同:在异地创办独立核算的子公司,需要办理许多手续,设立程序相对复杂,开办费用也较大;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的程序比较简单,费用开支比较少。

第二,核算和纳税形式不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企业,应独立计算并独立申报纳税,分公司和办事处不是独立法人企业,由总公司进行核算盈亏和统一纳税,若有盈亏的,可以相抵后纳税减轻当期税负。

第三,税收优惠不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可以享受包括免税期、优惠税率等在内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分公司和办事处作为非独立法人,不能享受这些优惠待遇。

3、以无形资产方式出资入股,有如下好处:税法规定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中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可以缓解新办企业和要求增资扩股的企业注册资金不足的困难;根据目前的政策,无形资产投入企业以后,是在税前进行摊销的,从而减少了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减轻了企业的税收压力;技术资产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力量,因此无形资产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

4、从出资企业的角度考虑,选择实物资产出资方式和无形资产出资方式要承担更多的税负。具体可能包括:

(1)企业所得税。企业应在交易发生时,将该项交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和投资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如果发生资产转让所得,且数额比较大,在一个纳税年度缴纳

企业所得税确有困难,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作为递延所得,在交易发生当期及随后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内平均摊转到各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中。

(2)增值税。如果企业以存货等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实物资产形式出资,根据增值税有关规定,企业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相应缴纳增值税。

(3)营业税。如果企业以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出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担风险的,不缴纳营业税。如果企业以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出资入股,与投资方不共同承担风险,而是收取固定利润的,则应区别以下两种情况缴纳营业税:

如果以不动产、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收取固定利润的,属于将场地、房屋等转让他人使用的业务,应按“服务业”税目中的“租赁业”项目缴纳营业税。

如果以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誉等投资入股,收取固定利润的,属于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行为,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缴纳营业税。

5、在企业组织结构选择中,企业需要把税收影响因素纳入战略考虑范围,税收绝对不是唯一因素但却是重要因素。主要包括:

(1)管理问题: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是一个企业内部的层级行政管理,实行上下级之间的组织原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是不同法人企业之间的产权管理,实行的是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管理原则。

(2)风险问题:子公司属于独立的公司法人,能独立承担各项民事责任并行使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民事权利。这种制度安排能有效地将子公司在经营上的风险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母公司只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不会因为子公司在经营中的巨额损失而遭受超过出资额的损失,更不会侵害到其他业务部门的利益。分公司不属于独立的法人,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所以,如果对外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时,采取子公司形式为好。

(3)控制问题:从生产经营权限来看,生产经营权利与法人资格没有必然的直接对应关系,分公司和子公司被授予多大的经营权,纯粹取决于母公司的实际需要。

(六)计算

1、方案一:如果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应交纳个人所得税

(10 000×20%-1250)×12=9 000(元)方案二:如果注册为私营企业,则应交纳企业所得税 10 000×12×25%=30000(元)

可见,纯粹从所得税角度考虑,个体工商户的税负低于私营企业。

2、方案一:若甲、乙为分公司,则该公司该年度应纳税额为:

(1 000+100-150)×25%=237.5(万元)

方案二:若甲、乙为子公司,则

公司本部应纳所得税=1 000×25%=250(万元)

甲公司应纳所得税=1 00×25%=25(万元)乙公司由于当年亏损150万元,该年度无须缴纳所得税。

公司整体税负=330+33=363(万元),高出总分公司的整体税负49.5万元,因此应该成立总分公司。

3、方案一:若为母子公司

公司本部应纳所得税额=1 000×25%=250(万元)深圳子公司应纳所得税额=100×15%=15(万元)厦门子公司应纳所得税额=100×15%=15(万元)

总公司汇回子公司利润额=2×(100-15)×50%=85(万元)汇回利润应补税额=85/(1-15%)×(25%-15%)=18(万元)公司整体税负=250+15+15+18=378(万元)

方案二:若为总分公司,则

公司整体税负=(1 000+100+100)×25%=300(万元)这样,设立子公司比设立分公司减轻投资者总体税负22万元。

六、参考资料

1.艾华:《税收筹划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王虹、陈立:《纳税筹划》,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盖地、蔡昌:《纳税筹划及案例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四章 企业重组兼并的税收筹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在企业的几种重组兼并形式中,企业需要承担哪些纳税义务,以及企业可以怎样根据不同的纳税义务,选择重组兼并的形式,以及如何处理重组兼并中遇到的诸如清算日起选择等技术性问题。

二、本章知识点

本章分为五节。第一节是重组兼并与税收筹划的一般原理,第二节是企业分立中的税收筹划,第三节是企业合并中的税收筹划,第四节是企业清算的税收筹划,第五节是企业股权转让中的税收筹划。

第一节,重组兼并与税收筹划的一般原理。企业重组兼并与税收筹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重组兼并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同时考虑税收筹划的重组兼并也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重组效应。企业边界在重组兼并的税收筹划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分析企业边界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认识产权变革与税收筹划的关系,从而实现筹划的最大效应。

按照企业所有权变更的方向,可以把企业重组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减少企业所有权的重组,称为收缩型重组;二是扩大企业所有权的重组,称为扩张型重组;三是所有权总量不变,仅改变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重组,称为内变型重组。

国内外企业在对重组兼并税收筹划的认识上,几乎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国外很多重组兼并的目的在于实现合理合法节税避税,但对纵观国内的重组兼并,实际上税收筹划并非重组兼并的首要目的,这很大程度上可能与企业经营目标和决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关。

国内企业重组兼并的主要着眼点很少能放在税收筹划上。其重组方向是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或赢利水平。这实际上与税收筹划的努力目标正好是相反的。重组兼并中的税收筹划在某种程度上利用重组变革分割或者降低企业利润水平,从而达到降低纳税额的目的。

第二节,企业分立中的税收筹划。企业分立中的税收筹划技巧主要包括: 在企业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通过分立使原来适用高税率的一个企业,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适用低税率的企业,使其总体税负得以减轻;

将特定产品的生产部门分立为独立的企业,以获得流转税的税负降低,如:在增值税免税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分立,在产生进项增值税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分立,等等。

在混合销售行为中,通过分立,实现不同业务按不同税种纳税,进而实现税

收筹划。

第三节是企业合并中的税收筹划。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如果选择横向合并,即合并同行业生产同类型商品的企业,从税收上,一般不改变合并企业的纳税税种和纳税环节,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有可能变为一般纳税人。如果选择纵向合并,即跨行业合并或者选择与供应商或客户的合并,会将原来的外部购销关系变为企业的内部购销行为,减少流转税的纳税环节,也有可能改变纳税主体的属性,增加税种。

一家盈利的企业选择一家亏损企业实行合并,可以实现其盈利与亏损的抵消,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税负。如果合并中出现亏损还可以实现延迟纳税的好处。

从纳税角度讲,我们可以将企业合并中的所有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股票(股权)支付方式,二是非股票(股权)支付方式。而价款支付方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合并双方税收负担的区别。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比例,有助于实现税收筹划。

通过以被合并企业库存存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减合并后企业的销项税额,可以实现合并后增值税税负的降低。

第四节,企业清算的税收筹划。企业清算中的税收筹划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推迟或提前企业清算开始日期,合理调整清算所得和正常经营所得,降低企业整体税收负担;二是将原有减免税到期的企业消灭后,重新设立新的企业继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节,企业股权转让中的税收筹划。企业股权转让中的税收筹划中,投资企业可以利用其在被投资企业的影响先由被投资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然后转让股权,以达到减轻所得税费用、提高税后净收益的目的。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1.深入理解企业重组兼并的各种具体操作形式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各种重组兼并形式当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近年来相关制度更新比较频繁,但是这是进行税收筹划操作的基础。

2.理解企业分立中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了解其中涉及的所得税问题、增值税问题,以及当涉及混合销售业务时,如何利用企业分立进行税收筹划。

3.理解企业合并与资产置换中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并深入了解其中的所得税和流转税筹划方法。

案例分析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高调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收购的业务为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至此,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这一“蛇吞象”的合并行为备受业界关注。

如果仔细研究,总共为12.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联想集团为什么要采用“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联想股票”的支付方式?联想为什么不出“5.5亿美元现金+7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或“4.5亿美元现金+8亿美元的联想股票”呢?

如果全部现金收购,联想一时付出12.5亿美元的现金太多,而如果全部换股,按照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相当于18.5%左右的股份来计算,全部换股后,IBM将持有联想集团38.5%的股份,联想控股所拥有的股份将减少为25%,这样一来,不是联想合并了IBM的PC,而是IBM吃掉了联想。

先看看联想合并IBMPC时双方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2004年底合并前的四个月,也就是2004年8月11日,联想集团在香港宣布2004/2005财年第一季度(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业绩,整体营业额为58.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纯利大幅度增加21.1%。同时,联想宣称:从1999年到2003年,其营业额从110亿港元增加231亿港元,利润从4.3亿港元增长到11亿港元,五年内实现了翻番。

2005年1月,IBM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其上月(2004年12月)卖给联想集团的个人电脑业务持续亏损已达三年半之久,累计亏损额近10亿美元。

显然,作为新税企业的联想年利润超过10亿港元,而全球顶尖品牌IBM却是累计亏损额近10亿美元、在这个时机上,两家企业的合并不单纯是一种业务上的整合,很大程度上带有税收筹划的色彩。

而目标公司尚未弥补的亏损和尚未享受完的税收优惠应当是决定是否合并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净资产相同的目标公司,假定其他条件都相同,一个公司有允许在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而另一个公司没有可以弥补的亏损,那么亏损企业应成为合并的首选目标公司。

IBM的巨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联想的税负,成为了合并案例中进行税收筹划的典范。

按照出资方式来划分,合并可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两种,再往下细分会有“以现金购买资产式合并”、“以现金购买股票式合并”、“以股票换取资产式合并”、“以股票换取股票式合并”等四种形式。

在以现金购买资产的过程中,如果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拥有大量不动产(房屋及建筑物等),这时房产会直接导致大量的契税(在我们国内称为营业税及其附加),就需考虑进行股权收购的转换。

同样,在股权收购中,如果是以现金购买股票,也会使被合并企业形成大量 32 的资本利得,进而产生资本利得税或所得税的问题,有时被收购企业还会把这些税负转嫁给收购企业,这种时候,合并企业需要考虑“以股票换取资产”或“以股票换取股票”。因为后两种以股票出资的方式对目标企业股东来说,在合并过程中,不需要立刻确认其因交换而获得合并企业股票所形成的资本利得,即使在以后出售这些股票需要就资本利得缴纳所得税,也已起到了延迟纳税的效果。

而纯粹的“以股票换取资产”或“以股票换取股票”有可能形成目标企业反收购合并企业的情况,所以,企业在出资方式上往往是在满足多方需求的利益平衡状况下,计算出税负成本最低、对企业最有利的一种方式。

经过以上的分析,企业最终采纳的方式复合式出资方式,即“6.5亿美元现金(现金收购)+6亿美元联想股票(股票收购)”的支付方式。

如果IBM不是美国企业,而是中国企业,IBMPC市值与联想集团相当,那么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相当于18.5%的联想股份时,6.5亿美元的现金,恰好相当于联想市值的20%。

按照“国税发[2000]119号”文件的规定: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即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可以不计算所得税。显然,6.5亿美元的现金恰好是一个避税的“节点”。

四、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国税发[2000]119号文件,在企业分立业务中,被分立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其被分离出去的部分或全部资产,计算被分立资产的财产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的资产,在计税时可按()确定成本。A资产的帐面原值 B 公允价值 C经评估确认的价值 D重置完全价值

2.利用自产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的企业,通过将农产品种植部门分立为独立的企业,可以降低()的负担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3.在企业合并中,当合并方采取股票与非股票共同支付方式向被合并方支付有关的价款时,并购双方应按照有关非股票(股权)支付方式的金额,占所支付的股票(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的比例,确定有关的纳税义务。将这一比例控制在(),那么经税务机关批准,被合并企业就可以不计算所得税,进而实现税收筹划。

A 20%以上 B 20%以下 C 50%以上 D 50%以下 4.企业将其对外的股权投资进行转让时,先()然后转让股权的操作有助于

达到减轻所得税费用、提高税后净收益的目的。

A 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 B 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全面审计 C 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D 由被投资企业进行利润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产权关系和企业边界的改变会造成税收待遇的差别 B、企业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分立,均不须经清算程序

C、目前,国内企业重组兼并的主要着眼点很少能放在税收筹划上 D、重组方向实际上与税收筹划的努力目标正好是相反的

2.企业在重组兼并中,()的改变,可能会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筹划的空间。

A、纳税地点 B、纳税时间 C、纳税主体 D、纳税环节 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分立企业支付给被分立企业或其股东的交换价款中,非股权支付额低于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20%的,被分立企业可不确认分离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所得税

B、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新股”),如需部分或全部放弃原持有的被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新股”的成本应以放弃的“旧股”的成本为基础确定

C、小型微利企业按15%的比例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D、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而征收营业税。

4.以下()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分立“产生”进项增值税,进而实现税收筹划。

A、以自产农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后对外销售的企业 B、同时生产多种增值税应税产品的企业 C、内部设置运输部门的企业

D、以废旧物资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

5.某企业合并同行业生产同类型商品的企业(即,横向合并)后,从税收角度考虑:()

A、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有可能变为一般纳税人

B、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可能会因合并而享受税收优惠 C、一般不改变合并企业的纳税税种和纳税环节 D、企业的纳税税种和纳税环节将随之改变

(三)判断题

1.盈利企业兼并亏损企业,有助于实现盈利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但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

2.亏损弥补政策会降低企业税收筹划的效益。()

3.在企业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企业分立将使新企业分别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级次,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4.当企业同时经营增值税应税项目与增值税免税项目时,应将免税项目的生产和经营独立出来,设立新的企业,这样才有助于实现税收筹划。()

(四)简答题

1.按照企业所有权变更的方向的不同,企业重组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2.在重组兼并中,国内外企业税收筹划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3.在合并业务中,不同价款支付方式下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有何不同?

4.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应如何处理?

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D 4.ACD 5.ABC

(三)判断题 1.×

分析:一家盈利的企业选择一家亏损企业实行合并,可以实现其盈利与亏损的抵消,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的所得税负担。如果合并中出现亏损还可以实现延迟纳税的好处。2.×

分析:企业可以利用亏损弥补政策提高税收筹划的效益。例如,亏损企业在亏损弥补的最后一年,如果仍有大量的亏损不能得到弥补,那么与一家盈利企业的合并,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亏损弥补政策实现税收筹划。3.×

分析:当企业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时,如果分立后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等情况,满足适用较低税率的要求,企业就可以使用较低的税率级次,进而实现税收筹划。

否则企业分立后仍应适用较高的税率级次。4.×

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免税产品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全部销售额当时,采用合并经营法较为有利;反之,应将免税产品的经营分立为一个新的公司,才可以实现税收筹划。

(四)简答题

1.答:按照企业所有权变更的方向,可以把企业重组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减少企业所有权的重组,称为收缩型重组, 如企业分立,资产出售、资产与负债剥离等;二是扩大企业所有权的重组,称为扩张型重组,如企业的合并,购买资产收购股份、合资或联营组建子企业等;三是所有权总量不变,仅改变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重组,称为内变型重组。

2.答:国内外企业在对重组兼并税收筹划的认识上,几乎有着根本性的差异。总的来讲,国外很多的兼并重组案例是以税收筹划为目的的,而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的目的更多体现在非税收方面。国外很多重组兼并的目的在于实现合理合法节税避税,但对纵观国内的重组兼并,实际上税收筹划并非重组兼并的首要目的,这很大程度上可能与企业经营目标和决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关。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净资产收益率等利润指标偏低,企业总体竞争力弱。很多国企重组兼并行为在政府的“撮合”和“指导”下完成,其目标主要是为了国企改革改制。另外一些上市公司频频重组,大多是为了剥离不良资产,有的是为了保住配股资格,有的是为了摘掉ST帽子,有的是为了大幅度提高业绩,为二级市场炒作提供素材等等。具体目标和手法各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其重组方向是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或赢利水平。这实际上与税收筹划的努力目标正好是相反的。重组兼并中的税收筹划在某种程度上利用重组变革分割或者降低企业利润水平,从而达到降低纳税额的目的。这可能从反面再次说明了企业经营是一个复杂的活动,税收方面的因素只是企业经营者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而非首要因素。因此,国内企业重组兼并的主要着眼点很少能放在税收筹划上。

3.答:在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可以采用现金、股票(股权)、债券、承担债务(如应付账款)、转移债权(如应收账款)等多种方式向被合并方支付有关的价款。而从纳税角度讲,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所有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股票(股权)支付方式,二是非股票(股权)支付方式。而价款支付方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合并双方税收负担的区别。

第一,股票(股权)支付方式。在这种支付方式下,合并的一方以其本企业的股票(股权)按一定比率换取另一方公司的股票(股权),被合并或收购的公司并没有收到对方支付的现金(或能够在未来获得现金收入的凭据)。因此,这 36

种股票转换不应被视为资产转让,也不属于应税行为。从税收筹划角度讲,是纳税人应该首先选择的交易方式。

第二,非股票(股权)支付方式。在非股票(股权)支付方式下,合并的一方以现金或能够在未来获得现金收入的凭据(如商业票据、债券、承担债务、转移债权等),换取另一方的股票(股权)。从税法角度讲,按照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标准,被合并或收购的公司因为股票(股权)转让而获取了收入,其产生的资本利得(即转让股票或股权所获得的净利润)应缴纳所得税。因此,在这种交易方式下,被合并或收购的企业应承担一定的纳税义务,不利于进行税收筹划。

第三,股票与非股票共同支付方式。在现实的并购交易中,还经常发生将以上两种支付方式结合使用的情况,即股票与非股票共同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下,并购双方应按照有关非股票(股权)支付方式的金额,占所支付的股票(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的比例,确定有关的纳税义务:如果这一比例高于20%,那么被合并企业应依法承担有关纳税义务,就股票(股权)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如果这一比例不高于20%,那么经税务机关批准,被合并企业就可以有条件地不计算所得税。如果出于税收筹划的目的,被合并企业应尽量选择20%以下的比例接受有关的支付。

4.企业的股权投资所得是指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应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第一,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

第二,被投资企业分配给投资方企业的全部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包括被投资企业为投资方企业支付的与本身经营无关的任何费用),应全部视为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企业的分配支付额。

被投资企业向投资方分配非货币性资产,在所得税处理上应视为以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分配两项经济业务,并按规定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第三,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企业会计账务中对投资采取何种方法核算,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包括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

第四,.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配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除股票外,均应按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投资所得。企业取得的股票,按股票票面价值确定投资所得。

六、参考资料

1、盖地等:《纳税筹划及案例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7月

2、高培勇:《简明税收辞典》,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2

3、黄凤羽:《从消极避税到阳光筹划》,载《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4、黄凤羽:《关于企业资产重组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福建税务》,2000年第12期

5、黄凤羽:《企业分立中的增值税筹划》,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下半月·理论读本)》2006年第11期

6、黄凤羽:《税收筹划:策略、方法与案例》,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黄凤羽:《税收筹划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8、计金标:《税收筹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李雪莲:《公司财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刘蓉:《金方案:税收筹划实务与案例》,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迈伦·斯科尔斯等:《税收与企业战略:筹划方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2、屈丽丽:《说说联想并购案中的纳税筹划》,载《中国经营报》,转引自中税网,2007年1月27日

第五章 生产经营环节的税收筹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生产经营环节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该对生产经营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涉税事项的处理思路、各种税收筹划方法的法律依据以及税收筹划具体的运作方案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费用分摊法与转让定价法,能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

二、本章知识点

生产经营环节的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产销规模、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费用控制等多方面的决策。

本章分为七节。第一节是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税收控制;第二节是对企业收入的税收筹划;第三节涉及资产的税收筹划;第四节是涉税合同的税收安排;第五节是考虑税收负担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选择;第六节是企业购销活动的税收筹划;第七节是企业运费所涉及的税收筹划。

第一节,企业成本费用的税收控制。本节主要内容包括:

1、存货计价法的运用。需要掌握不同的存货计价法对税收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

2、折旧计算法的运用。需要掌握直线折旧法、产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使用对税负的影响。

3、费用分摊法的运用。掌握税法关于企业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具体规定,了解对合理安排各项成本费用、设立销售公司等合理减轻税负的方法。

选用费用分摊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预计应由本期负担而在以后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预提费用,并分摊计入各期成本。把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尽可能全面的计入本期的成本,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抵销当期利润,降低当期税负的目的。第二,对于那些数额较小的,在本期发生而在以后各期受益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成本,尽量不通过待摊费用核算,这样,可以达到延迟税负的目的。第三,设立各种准备金制度,按照一定标准预提各种准备金计入费用,从而可达到抵销当期利润减轻税负的目的,实现延迟纳税。第四,尽量缩短各种待摊费用分摊计入成本的期限和各种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分摊计入费用的期限,可以达到延迟企业税负的目的。

第二节,企业收入的税收筹划。本节需要掌握利用公允的会计或财务准则设定适当的收入时点和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控制所得实现时间的方法。重点掌握价格

转让税收筹划法的三个前提和四种方式。

1、合理设定适当的收入时点、控制所得实现时间和降低所得税率是企业收入的税收筹划的重要内容,包括:(1)利用公允的会计或财务准则设定适当的收入时点。在会计实务中,由于不同企业的营业活动各有特色,于是对不同的交易存在不同的处理办法。因此,现行会计制度对于营业收入的确认按照货款的结算方式的不同而分别确定。企业在利用公允的会计方法或财务准则设定适当的收入时点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尽量将收入的实现安排在纳税期初,接近期末的收入,应设法把它推迟到下个纳税期的期初,这样,可以抑减当期的收入,从而,减轻当期企业所得税的税负,起到延迟纳税的作用,而且,把收入安排在一个纳税期间的期初,还可以充分利用销售商品、产品而向买方收取的增值税,提高经济效益。(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控制所得实现时间。这种税收筹划的方法原理就是要尽量把利润提前或集中于减免税期,而把亏损或支出推迟于征税期,或把所得规划在亏损年度实现以达到盈亏互抵。要把利润提前或集中到减免税期,将前面讲到的成本费用调整法作反向操作即可。即尽量缩小减免税期的成本、费用。(3)控制所得额以合法降低累进率,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1994 年的税制改革,改过去的企业所得税的累进税率为 33 %的比例税率,但考虑到各类企业经营规模有大小,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有高低之分,如果都适用同一个 33 %的税率,会造成一些中小型企业税收负担的增加,因此,确定了两档较低的税率,予以照顾,即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 3 万元(含 3 万元)以下的,减按 18 %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 3 万元以上 ,10 万元(含 10 万元)以下的,减按 27 %的税率征收所得税。这时,这些中小企业就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合理地把应纳税所得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2008年1月1日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实际累进税率仍然保留,控制所得额合法降低税率的途径仍然存在。

2、转让定价法的三个前提包括:(1)两个企业存在两个不同的税率,例如 33%、15% 或者 33%、27%、18%。(2)两个企业必须同属于一个利益集团。(3)价格转让税收筹划法的运用是否合法,关键在于转让价格后该企业是否有利润,是否达到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3、运用转让定价法的四种方式包括:(1)通过零部件、产成品销售价格影响产品成本、利润;(2)在关联企业之间收取较高或较低的委托加工费、运输费用、保险费用、回扣、佣金等转移利润;(3)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固定资产购置价格、投资价格和使用期限以及租金来影响其产品成本和利润水平;(4)通过提供咨询、特许权使用费、贷款的利息费用等来影响关联公司的产品成本和利润。

第三节,资产的税收筹划。本节需要掌握经营租赁方式与购买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税负比较。一般而言,租赁与购买比较,租赁可获得双重好处:一是可以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受的负担和风险,可以避免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负担和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二是可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利润,从而减轻税负。同时,租金的支付比较稳定,与购买机器设备相比,具有较大的均衡性。

第四节,涉税合同的税收安排。销售合同、工程合同、采购合同中涉税事项的安排对企业有重大意义。在销售合同涉税处理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在其它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当对方的资金运作情况比较好,货物提走后很快就有资金回笼时,合同可以约定采用直接收款等销售方式,纳税义务当天发生。(2)当对方资金周转情况不太好,货物提走后货款不可能很快回笼,甚至要拖延很长时间,在签定经济合同时,就要考虑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给企业可能带来的资金压力,尽可能采用赊销、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从而将纳税义务向后推延。这样可以避免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又获得了税款的时间价值。(3)如果企业的产品销售对象是商业企业,并且货款以销售后付款结算方式的销售业务,可采用代销结算方式,根据实际受到的货款,分期计算销项税额。工程合同的签订中要注意尽量将销售合同向委托代建、投资方式转变。

第五节,企业生产经营方式选择。内容包括:

1、产销规模的筹划;

2、产品价格的筹划;

3、生产经营方式选择的筹划。本节重点掌握委托加工、自行生产、来料加工等经营方式的选择对税负的影响。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公司向一般纳税人采购原料时,在经销毛利小于加工费的情况下,采用来料加工方式更划算;在经销毛利大于加工费的情况下,采用经销方式更划算;在经销毛利等于加工费的情况下,采用来料加工和经销两种方式的效果一样。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公司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原料时,无论经销毛利小于、等于或者大于加工费的情况,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均更划算。

第六节,企业购销活动的税收筹划。内容包括:(1)购货规模与结构的筹划;(2)购货单位的筹划;(3)购货时间的筹划;(4)旧货销售的筹划;(5)结算方式的筹划。本节重点掌握购销方式的税收筹划。

第七节,企业运费所涉及的税收筹划。本节需要了解运费结构与税负的关系。掌握购销企业运费中降低税负的途径:(1)采购企业自营运费与外购运费的选择;(2)售货企业将收取的运费补贴转成代垫运费。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存货计价法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选用是本章的学习难点之一。尤其要注意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出台之后存货计价法中的后进先出法已经被取消,在

实务中主要的方法选择应是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二、转让定价法时合理的转让价格的确定是本章的学习难点之二,关联企业间不按照公平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容易引致税务机关的反避税调查,尤其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以后,税务机关将会进一步加大反避税的力度,如何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更显重要。

三、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选择是本章的学习难点之三。委托加工、自行生产、来料加工等经营方式的选择对企业的收益影响不同,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比较不同毛利率下不同经营方式对税负的影响。

案例分析

案例一:外资企业利用产品销售价格和咨询费避税

(1)、利用总分公司的内部结算转移利润。

购销业务的转移定价是外商投资企业惯用的避税方式。

例如,A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先后在甲、乙、丙设立了分支机构和生产现场。2004年将公司原在乙(适用税率33%)的液体气体(液氮、液氧和液氩)销售业务转移到丙(适用税率24%),专门成立一个销售机构,负责销售甲生产的所有液态气体。在对甲和丙之间的转移价格调查中,甲以明显低于市价的价格销售给丙销售机构,丙销售机构再加以很高的利润率销售给客户。如:丙从甲的购进“液氩”价格为1800元/M3,从关联企业B的购进价格为2906元/M3,而从非关联企业C的购进价格为2500元/M3。丁分公司的销售价为3927元/M3。从购进的加价率为118.16%,从B购进的加价率为35.13%,从非关联方C购进的加价率为57%。我们认为,总分支公司之间的液氩购销业务,存在严重的转移利润问题。同样在液氮。液氧的业务往来中也存在转移利润问题。

(2)通过关联企业间提供咨询服务进行避税。转让定价一般发生在关联企业间的购销业务中,目前,外资企业的转让定价采取更隐蔽的方式转移,如:咨询费。如果关联公司咨询公司与无关联的第三方发生有咨询业务,那么,税务机关可按正常交易价,参照第三方的收费去确定关联公司之间的收费标准或支付标准。但是,如果关联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不发生任何业务,则税务机关就很难找到可以参照的无关联的可比价格。从而给税务局的反避税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某外资企业四川公司2001年、2002年分别向上海咨询公司支付了135万元、208.5万元的咨询费。

从调查的情况看,这笔咨询业务虽然有咨询合同,以及由上海咨询公司提供的咨询时间表及收费标准,但企业仍没法提供进行咨询的相关记录与原始凭证(咨询计划、从事咨询的人、以及咨询内容、咨询结论),企业做帐的依据仅为一张上海咨询公司开据的一张收款发票和两家公司签定的咨询合同,无任何详细 42 的原始凭证记录。从收费标准来看,由于该企业属于特殊行业,在国内缺乏同行业的可比数据,因此收费标准的核定存在困难。对于这种特种行业的特殊咨询服务,由于上海咨询公司有不对外提供服务,而且在国内缺乏这种特殊咨询服务的可比价格,因此若按照税法上关联交易转让定价来调整具有很大困难。

案例二:代购代销方式的选择

(一)筹划思维

销货方(物权所有人或合法处分人)的委托代销与购货方(物权受让人)的委托代购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不同表述。二者经济活动基础一致,法律关系属性相同。在购、销、代理三方主体既定,购、销需求基本确定或可准确预计或安排的情况下,代购、代销商业模式要以“转换”;此外,代销方式也可以选择。

(二)基本方法

方法一:以“代购”商业模式取代“代销”模式,避免视同销售纳税义务的发生,并合理分流增值税应税收入。

方法二:以“买断式”代销方式取代收取“手续费”的代销方式,避免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发生。

(三)操作要点 “方法一”操作要点:

1、确定(或设定)购、销、代理三方主体,掌握购、销双方的市场需求。

2、兼顾“税收成本最小化”原则和节税利益分配的平衡,达成“委托代购”协议。实务中也可“逆向”操作即先掌握委托代销方的销货需求和条件,后发现购货方的购货需求和条件,然后作成代购模式。

3、建立起“代购”法律关系后,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规范运作资金流、票据流、物流,充分满足适用营业税的条件(相关税务管理要求见前)。

4、如果代理方与销货方存在利益共享关系,还可进一步考虑把收取销售方的销售收入,适当转化为代理方的代理手续费收入。通过改变应税收入的税种,进一步降低流转税。“方法二”操作要点:

1、委托销售方与受托销售方依法签订“代销协议”,明确约定:委托方按协议价向受托方收取代销货物的价款,实际售价可由受托自定,实际售价与协议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

2、避免发票违章。“买断式”代销方式下,受托代销方不但应按实际售价确认销售收入时以自己的名义向其销售对象开具发票,而且负有向委托方按协议价索取进货发票的义务;如果购货方从受托代销方开具的发票,则构成从第三方取得发票。与此同时,委托方构成向第三方开具发票,代销方构成“应开具发票 43

而未开具发票”的发票违章行为。

甲企业(某成套电信设备制造商,一般纳税人)委托A省B市某机电设备经营部门(商业小规模纳税人)代销成套设备(类似区域代理)。B市电信局丙(营业税纳税人)欲购成套设备。乙获此信息,遂以甲代理人的身份与丙协商,双方就标的数量、品质、金额、付款时间、售后服务等事项达成合意。

假定甲方设备售价117万元,销售成本75万元,乙方代销手续旨为甲方设备不含税销售额的3%,不考虑其他税项目,则:

甲方:应纳增值税=117/(1+17%)×17%=17(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7(万元)

(此项业务)应纳企业所得税=(117-17-75-3-1.7)×33%=6.699(万元)乙方:应纳增值税=117/(1+4%)×4%=4.5(万元)应纳营业税=3×5%=0.15(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0.465(万元)

(此项业务)应纳企业所得税=(3-0.15-0.465)×33%=0.787(万元)丙方:未发生纳税义务。

综上,流转过程中各方综合税收成本为

(17+1.7+6.699)+(4.5+0.15+0.465+0.787)=25.399+5.902=31.301(万元)现在假定:电信局丙与经营部乙签订委托代购协议,以代购模式完成上述交易,电信局设备购买款一分为二,其中3万元以代购手续费的名义付给乙,余款114万元通过乙方以货款名义支付给甲,各方凭票结算。其他条件不变,则:

甲方:应纳增值税=114/(1+17%)×17%=16.564(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656(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14-16.564-75-1.656)×33%=6.857(万元)乙方:应纳营业税=3×5%=0.15%(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0.015(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3-0.15-0.015)×33%=0.936(万元)丙方:未发生纳税义务。

综上,流转过程中的综合税收成本为(16.564+1.656+6.857)+(0.15+0.015+0.936)=25.077+1.101=26.178(万元)可见,以“代购”模式取代“代销”模式可节税5.123万元。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假定:甲、乙之间系利益共同体(如乙系甲股权控制企业或管理控制企业),则可通过提高乙方代购手续费的提取比例,适度削减甲方销售毛利,获取流转税节税收益。如果关联乙企业处在所得税低税率地区,则还可兼获所得税节税收益。

四、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物价持续上涨时,从税收角度考虑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存货的计价?()

A、先进先出法 B、毛利率法 C、个别计价法 D、加权平均法

2、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存货计价时,当存货的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时,会()企业当利润水平和库存存货的价值:

A、低估

C、低估高估都有可能

B、高估 D、无法确定

3、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最好?()

A、直线折旧法 B、产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平均年限法

4、企业向职工借款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为()。

A、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息 B、同期不同类银行贷款利息 C、同期不同类银行存款利息 D、同期同类银行存款利息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进行分摊。

A、公平交易原则 B、独立交易原则 C、公允市场价值 D、非受控第三方价格

6、税法规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可以按()的方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A、据实扣除 B、在5年内折旧 C、在两年内折旧 D、在5年内平均摊销

7、当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时,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行弥补

A、3

B、6

C、5

B、直接收款法 D、委托收款方式

D、4

9、当销售货物时,知道对方的资金周转情况不好时,应采用()销售:

A、分期收款方式

C、代销结算方式(): A、赊购方式 B、现金采购

C、销售结算方式

D、现金折A、25%

B、20%

C、30%

D、15%

8、按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当期发生亏损,可用以后()年税前利润进

10、在对企业结算方式进行税收筹划时,主要分为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和 45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企业从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税收筹划时,主要从()进行筹划: A、所生产的产品结构 B、对成本进行合理的调整

C、对企业收入实现的时间和金额进行控制 D、调整产品的生产流程

2、成本费用调整法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存货计价法 B、折旧计算法 C、费用的分摊法 D、调整费用的入帐时间

3、存货计价对企业损益的影响有()

A、期末存货计价低,当期收益减少 B、期末存货计价低,当期收益增加 C、期初存货计价高,当期收益减少 D、期初存货计价高,当期收益增加

4、下列哪些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法对企业的缴纳税款不利(): A、当存货的市场价格下降时

B、当存货的市场价格上升时

C、企业处于免税期 D、企业处于减税期。

5、在利用不同的费用分摊方法进行税收筹划进,应注意和解决的两个问题是()

A、降低公司的成本 B、如何实现费用的最小支付 C、获得低税率 D、在摊入成本费用时怎样实现最大摊入 6、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允许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哪些?()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移动平均法

7、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

A、直线折旧法 B、产量法、C、双倍余额递减法 D、税额总和法

8、下列哪些条件下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A、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10%以上 B、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以上

C、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一年以上

D、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两年以上

9、转让定价税收筹划法的前提是()。

A、得到税务机关认同

B、两个企业存在两个不同的税率 C、两个企业必须同属于一个利益集团

D、转让价格后该企业利润达到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10、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时选择以下方式更有利()。

A、对方的资金运作情况比较好时,采用直接收款方式 B、对方资金周转情况不太好时,采用直接收款方式 C、对方资金周转情况不太好时,采用分期收款方式 D、对方资金周转情况不太好时,采用赊销方式

11、按我国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条件

A、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B、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 C、广告的内容符合税务部分的要求 D、通过工商部分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

12、运用收入控制法进行企业税收筹划,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A、利用公允的会计准则设定收入时点

B、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控制所得实现时间

C、控制所得额以合法降低累进率

D、推迟收入的入账时间

13、在对企业进行采购规模与结构的筹划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A、合理确定采购固定资产的比例 B、技术引进 C、劳动力的配置

D、购货规模与结构的水平

(三)判断分析题

1、在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时,采用最小的纳税年份总是最合算的。()

2、按我国税法规定,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3、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进行购货单位的选择上,应总是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购货单位。()

4、在现金折扣上,从企业利益出发的前提下,应该选择“总价法”。()

5、销售旧货政策降低了增值税征收率,即由4%降为2%,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负,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

(四)简答题

1、选用费用分摊法来调整当期的损益,应注意哪些问题?

2、什么是转让定价?其目的是什么?

3、关联企业之间转让定价的方式主要包括哪几种?

4、经营租赁取得固定资产方式比购买取得固定资产方式有哪些好处?

5、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公司向一般纳税人采购原料时,经销方式与来料加工方式哪种更好?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公司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原料时,经销方式与来料加工方式哪种更好?

6、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7、购销企业通过运费降低税负包括哪些途径?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工厂生产不锈钢水杯,设立了4个独立经营的销售子公司。2006年该厂不锈钢水杯产量为4万个,每个水杯总成本费用为30元,以每个36元价格销售给其四个销售子公司,再由其销售子公司以每个40元价格对外销售,2006年四个销售子公司各销售不锈钢水杯1万个。

其财务人员认为可以进行转让定价筹划,工厂以32元的价格销售给其销售子公司,销售子公司仍以40元价格对外销售,请计算说明该财务人员建议是否合理。(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的所得税率为18%,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7%,本题应纳税所得额视同企业税前利润)2、2005年度,甲酒厂接到一笔生产100吨粮食白酒的业务,合同议定销售价格1000万元。如何组织这笔业务的生产?

该厂的负责人知道在不同的生产运作方式下财务成果也不同,于是请税务专家进行筹划。于是根据白酒生产过程及税负变化特点分析了不同生产方式下税负情况,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由委托加工环节直接加工成定型产品收回后直接销售。

该厂将酿酒原料交给另一白酒生产企业A厂,由A厂完成所有的制作程序,即甲厂收回的产品就是指定的某品牌粮食白酒,协议加工费为220万元,产品成本250万元,产品运回后以合同协议价格直接销售。

方案二:由甲厂自己完成该品牌的粮食白酒的生产制作过程。

3、业务仍同题3,在A厂加工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情形一:A厂代收代缴消费税

情形二:A厂未代扣代缴消费税,甲酿酒厂将白酒收回后直接按1000万元的价格销售

请比较这两种情形下甲酒厂的税负。

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

5、B

6、A

7、B

8、C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C

3、AC

4、ACD

5、BD

6、ACD

7、ABC

8、BD

9、BCD

10、ACD

11、ABD

12、ABC

13、ABCD

(三)判断分析题

1、×

分析:从一般的意义上看,折旧年份越短,则年折旧额就越大,从而利润越低,应纳所得税额就越小,因此,税法专就各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份进行了规定。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企业不一定采用最小的纳税年份是最合算的,比如在企业减免税期间,折旧年份长对企业更有利。

2、√

分析: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的第四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第四十六条规定: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包括代垫的运杂费。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

3、×

分析:企业采购物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二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自身不得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材料很难作为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掉,于是许多企业在购货单位筹划中便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总是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购货单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小规模纳税人通常会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因此在选择购货单位时,不能歧视小规模纳税人,要比较从哪类单位

采购能更多地获得税后利润作出最后的决定。

4、×

分析:总价法是将未减现金折扣前的价款全数记入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账户。净价法将扣减现金折扣后的价款净数记入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账户。备抵法则是将应收账款按总价法全数入账,营业收入按净价法入账,其差额另设账户反映。从企业利益出发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该选择“净价法”或者“备抵法”。

5、×

分析:对于产生旧货较多、较频繁的企业,可以将其归类管理的旧货评估作价后,投资组建旧货经营公司。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可避免处理旧资产时,因作价过低而被税务部门认定非正常损失,要求转出购进时已抵扣的进项税额或按组成计税价确定其销售额;其二是通过旧货经营公司处理旧货,由于有专业经验,可能产生较多经营效益。但最终是否设立旧货经营公司,必须综合比较节税收益与成本的大小。因此销售旧货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

(四)简答题

1、选用费用分摊法来调整当期的损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预计应由本期负担而在以后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预提费用,并分摊计入各期成本。把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尽可能全面的计入本期的成本,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抵销当期利润,降低当期税负的目的。

(2)对于那些数额较小的,在本期发生而在以后各期受益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成本,尽量不通过待摊费用核算,这样,可以达到延迟税负的目的。

(3)设立各种准备金制度,按照一定标准预提各种准备金计入费用,从而可达到抵销当期利润减轻税负的目的,实现延迟纳税。

(4)尽量缩短各种待摊费用分摊计入成本的期限和各种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分摊计入费用的期限,可以达到延迟企业税负的目的。

2、转让定价是集团根据其经营战略目标,在关联企业之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专门技术、资金借贷等活动时所确定的集团内部价格。它不由市场供求决定,主要服从于集团整体利润的要求。

转让定价本身可能蕴含多重目的,为减轻税负而采用的转让定价,是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利润转移,达到降低集团整体税负的手段。

3、关联企业之间转让定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零部件、产成品销售价格影响产品成本、利润

(2)在关联企业之间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费用、保险费用、回扣、佣金等转移利润

第二篇:西南财经大学

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拥有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是学校区别于综合性、理工科大学以及其它财经院校的主要标志,是中国唯一有着深厚金融背景的财经大学。

从光华大学到成华大学,从四川财经

西南财经大学

学院到西南财经大学,历经三次创业的艰辛与开拓,今天的西南财经大学已经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财经学府之一,它是培养国内高层次经济与管理人才的摇篮、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西南财经大学为国家金融、经济事业以及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财经管理人才,谱写了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辉煌篇章。学校地址

光华校区(老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 邮编:610074

柳林校区(新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 邮编:611130

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 校训

严谨 勤俭 求实 开拓 西财精神

经世济民,孜孜以求 校徽

校徽的背景图样是一个“S”的变形,它既是西南财经大学校名英文首字母,又是西南这一地理位置的英文首字母。校徽中间的图样有三层含义:

一、它是古代布币的造型,说明了西南财经大学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

二、它是一个“人”字形,体现了西南财经大学“育人”的办学宗旨。

三、它是西南财经大学标志性建筑“光华楼”的抽象图形,明确代表了西南财经大学。校徽的颜色采用代表理性和严谨的蓝色,体现出“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西南财经大学校训。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兼校长: 赵德武 沿革

美丽的光华园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其前身上海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内迁成都,兴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成华大学),故光华校区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

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在原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的基础上并入西南地区另外16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犹如百川归海,十七所学校汇聚在一起,诞生了一所完全崭新的大学“四川财经学院”。成立伊始的川财便成为当时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国家按区域重点布局的四所综合性财经院校之一。在这里荟萃了西南地区一大批杰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归润章、吴世经、刘心铨等均执教于美丽的财大校园。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央行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院校。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接着进入正式立项程序。

1998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2000年9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011年6月,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建设。

2011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由光华、柳林两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刘诗白等在校任教。学校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成立于1925年,1938年内迁至杜甫草堂西侧兴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光华校区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2001年,学校在光华校区以西的柳林镇征地建设柳林校区,面向新世纪打造现代化大学校园,目前已完全实现了主校区的办学功能。学校建校初期由国家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起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三次创业,玉汝于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培育和弘扬“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定“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大学信念,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高等财经大学的办学规律,繁荣和发展财经科学,培养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努力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学、管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截至目前,有66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5门课程列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高校先进行列。

学校长期坚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原则,着力构建院校二级管理、校—院—系(所)三级架构的科学高效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促进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和谐发展,激发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活力,充分调动教师致力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学校拥有3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67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4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设有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及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社科研究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2008年,成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院校。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并设有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的“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8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以及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应用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两刊连续三届均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大师铸大学,大器方乃成。学校现有教职工1656人,其中教师1030人,有教授174人、副教授264人,博士生导师159人;还聘请了486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教师中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选9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及资助计划获得者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7人。学校坚持“引进为要、培养为重,凝聚为纲、创业为本”,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构建财经学科人才高地。采取超常规举措引进海外人才,学校领导多次率团赴海外招聘;截至目前,已引进全职海外博士55人、讲座教授23人、课程教授15人,开创了人才引进工作的新局面。成立了以海外引进人才为主体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07年起,特聘6名海外知名学者担任有关学院院长。推进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着力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教育新理念,构建“立体化”实践性教学模式及“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819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硕士研究生4920人,博士研究生990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留学生及港澳学生,以及成人教育学生万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3万余名,其中金融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高校前茅,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各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金融、保险、证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许多毕业生已锻炼成长为我国金融、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些学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外著名机构任职和国外大学任教。

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教育机构、知名大学、金融部门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和形式,加快了学校融入国际经济管理教育的步伐。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 “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国际合作方面,与美国甲骨文公司合作的“金融服务中心”、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安盛?国卫集团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作的“西南财经大学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西门子-SAP工商管理信息中心”和与美国纽约人寿国际公司合作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西南财经大学寿险管理(LOMA)考试中心”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国内合作方面,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了“支付结算研究中心”、与华晨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也在我校设立了“太平洋-光华保险教育基金”。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弘扬,结合学校设学光华、柳林的实际,汲取巴蜀文化精华,发扬开放包容的西财精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展以“光华讲坛”为代表的系列高水平学术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校学生先后多次荣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冠军或一等奖。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996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8年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的“1993-1998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有3个班级获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2个团总支获团中央“红旗团支部”称号。

西南财经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好;学生食堂为四川省高校示范食堂。图书馆馆藏文献已达232万册(含电子图书),现拥有各类型及自建数据库近50个,生均图书馆面积在部属院校中排名第一,文献资源中心是西南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中国金融数据中心采用美国甲骨文公司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密歇根大学提供的数据应用软件,收集了近20年的国家金融数据,创建了金融学科门户网站—“中国金融信息港”,成为服务于我国金融研究与教学的综合金融信息系统和国际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学校构建了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库和集成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校园网光纤到户,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整体信息化居于全国财经类院校先进水平。体育设施完备,建有2座体育馆,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57个球类运动场及2个标准游泳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未来征程路漫漫。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西南财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抗震救灾伟大精神为动力,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为抓手,重点抓战略、抓人才、抓文化、抓资源,进一步强化危机与进取意识、质量与创新意识、改革与发展意识,始终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到2010年初步建设成为财经学科实力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是在1952年和1953年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大部分财经教育专家、教授。学校的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1938年内迁成都兴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抗战胜利,上海籍师生返沪后,在原校址兴办私立成华大学,故现校址所在地地名为“光华村”。

1980年1月,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1985年11月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并确定为人民银行直属重点院校。1995年3月进入国家“211工程”建

设,是国家正式立项的“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经过52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以金融为重点、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成为了国家金融、经济部门高水平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研究基地,四川和西南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

学校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学、国防经济学、税收学、保险学、消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26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经济思想史、国际贸易学、统计学、经济法学、会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经济及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保险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世界经济、民商法学、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社会保障等3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专业的评审成绩列全国该学科之首;政治经济学成为全国财经类院校该专业唯一的重点学科,也是西部地区理论经济学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

拥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法学、英语、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广告学、金融工程、电子商务、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税务、管理科学、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29个本科专业。设有金融学院、保险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财税学院、行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络教育学院等15个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研中心、mBA教育中心和经济数学系、体育部等教学单位。

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教育部

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培养基地,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和“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等。2002年3月,被批准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高校。“211工程”专项建设有“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教师和科研人员850人,其中专任教师720人,有教授120人、副教授230人,博士生导

师62人。有刘诗白、曾康霖、何泽荣、赵国良、蒋明新等全国著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导师;学校还聘请了百余位国内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

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419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2人、硕士研究生2185人、本科生11421人、专科生130人;此外,有成人教育系列本专科生万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了11万余名各层次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首要位置,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高校青年教师奖,等等。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分别被教育部于1999年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和“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我校学生参加的各类比赛也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获得第六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总决赛冠军、最佳辩手称号,并代表中国大学生赴牛津参加暑期游学活动;获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成都赛区预赛冠军,并在全国16所高校参赛队中获优胜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获2000年全国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及四川赛区演讲比赛、辩论赛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多个;获200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和演讲赛、辩论赛一等奖多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奖多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及四川省奖励多项;我校学生和太平洋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共同组成西部地区代表队参加太平洋保险杯中国名校保险知识辩论赛,获得亚军。等等。

学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

制改革研究两大科研优势,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基本形成了“服务金融和国家经济改革,振兴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是我国金融行业和西南地区经济研究的重要力量,设有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近万项,完成了400余项国家和省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230余项。“九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类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茅。我校教师及研究人员的出版成果两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科研处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称号,获教育部授予的“先进高校出版社”称号。《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在全国8135种期刊中脱颖而出,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行

列,荣获“双效期刊”的殊荣;《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经济学家》和《财经科学》均蝉联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称号。

学校学术交流广泛,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金融部门及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在全国及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型全国性及国际性学术会议如“中国金融论坛”、“企业管理与创新国际研讨会”、“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再就业政策国际研讨会”等。设有与英国商联保险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安盛·国卫集团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作的“西南财经大学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西门子西南财经大学寿险管理考试中心”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与华晨控

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与成都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合作联合培养mBA体育管理方向人才。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了“太平洋--光华保险教育基金”。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996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8年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的“1993-1998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2002年11月,党委书记涂文涛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赴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xx年,在防范非典侵袭的战斗中,校党委荣获“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注重建设

和更新利用校园络的条件,丰富上教学科研资源,推进学校管理办公自动化进程。1999-2001年,修建了三期达80000平方米、可容纳9000余名学生的学生公寓,教职工住房条件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图书馆中外文藏书115万册、25万余种,中外期刊2300余种;xx年新建成的15000平方米的“文献资源中心及第三教学楼”是学校又一个具有教育与文化品位的优良建筑,为师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及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建成了先进的校园公共信息络,实现了光纤到户,初步建设和开通了校内办公信息。

学校在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开发园征地1630亩建设温江新校区,目前,学校正抓紧进行一期1000亩的工程建设工作;在绵阳市人民政府科创区征地585亩建设的“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新校区现已投入使用,2002、xx级学生已经入读。新校区建成

后,学校校园总占地面积将达2800余亩,必将极大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极大地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新的世纪,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学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党委领导下,在各方面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高举第三次创业的旗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发展,继承和发扬已经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即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西南财经大学

高校代码:10651 所在省市:四川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外西光华村

联系电话:028-7784707 学校传真:

学校址:http://出处

第四篇:浅谈税收筹划

浅谈税收筹划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陈晓霞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生产经营或投资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适当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得正当的税收利益的行为;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必然产物,对企业经营的意义十分重大。由于成功的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税收筹划在我国

一、税收筹划的基本特点

1税收筹划以追求最大化为目标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目标在于追求的最大化。即使当前税负水平提高,但若能带来税后利益的增加,这种纳税方案还是可取的。虽然税负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税后利益的提高,但税负的提高有时候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此外,税收筹划过程是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税收政策和合理安排税务活动,达到税后利益最大化开展的。2避税和利用税收征管的灰色地带成为税收筹划的重要手段

在税收筹划中,采用与立税精神相一致的涉税行为,能够获取正常的筹划利益;而若能成功地采用与立税精神相悖的涉税行为,例如,避税甚至是逃税,则能够获取超正常的筹划利益。虽然这种筹划要冒较大的风险,而且筹划成本又比较高,但由于其超正常利益较大,在目前我国的税收筹划中已被广泛地使用,特别是避税筹划。此外,利

用税收征管漏洞实施避逃税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把应税收入转为灰色收入,利用税务机关对灰色收入的确认困难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由于目前国家对税务行政司法监督较严密,税务机关在执法程序上必须做到“先取证,后决定”,在未能获取确凿证据之前,往往不能贸然实施行政处理,这无形之中便给筹划者提供了避税的机会。3税收筹划的专业化程度较高

税收筹划能否实现其最大化的目标,关键在于:一是能否找出现行税制存在筹划的空间;二是能否利用这些筹划空间以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三是税收筹划提供的纳税方案能否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要做到以上三点,税收筹划者必须对现行税制和纳税人涉税经济行为有充分的了解,对各项税收政策运用所产生的税后收益有正确的评估,以及对筹划中提供的纳税模式的运行效率及其被税务管理当局认可的程度有准确的把握,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筹划者较高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纳税人普遍缺乏税收筹划应具备的信息和技能,因此,税收筹划活动大多要由专业人员和专门部门进行。税收筹划的专业化,不仅有效地降低筹划成本,使筹划方案更具可操作性,而且还造就了一支税收筹划的专业队伍,推动了税收筹划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4、税收筹划受税务机关的监督

税收筹划是为特定的人在特定条件下设计的纳税模式,该纳税模式实施的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涉税行为。税务机关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纳税人的有关涉税行为的合法性实施监督与管理,因此,税收筹划者对现行税制的理解和遵循,对税务活动的安排等,只有在获得税务

机关认可时,筹划的目标才得以实现。一旦税收筹划含有的与立税精神相悖的避税逃税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行为成立,则避税者将根据反避税法被追缴税款;逃税者将依据税收征管法等有关法规除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外,还要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要移送司法部门予以刑事处理。为纳税人提供有违立税精神的税收筹划方案者,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可见,只有合法的税收筹划才可获得法律的保护。税收筹划活动必须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而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对现行税制的理解程度,对避逃税的辨别能力,也将对税收筹划的良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税法是处理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征纳双方共同遵守的法律准绳。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也应依法征税。因此,原则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首先要遵守的最基本司,外资企业注册综合原则

??? 综合原则是指企业不仅要把税收筹划放在整体经营决策中加以考虑,而且要把它放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中加以考虑。税收筹划是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服务的,它是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认识不到这一点,企业很可能作出错误决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采用筹划后的最优纳税方案,虽然不一定能使税负最轻,但能使企业税后收益最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税收筹划的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情况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税收筹划方法的变化多端。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也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模式上,而应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使税收筹划有效进行。换言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否则就会犯张冠李戴、刻舟求剑的错误。充分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税收筹划需要在市场法人主体的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经济环境及其他考虑变数错综复杂,且常常有些非主观所左右的事件发生,这就使得税收筹划带有很多不确性的因素,因而其成功率并非是百分之百;况且,税收筹划的经济利益也是一个估算值,并非绝对的数字。因此,市场法人主体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应充分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然后再做出决策。了解主观认定与客观行为的差异在理论上,税收筹划、避税及逃税(偷税)固然有不同的含义,能够进行区别。然而在实践中,要分辨某一行为究竟是属于税收筹划行为,或者是避税行为,还是逃税行为,却比较困难,要通过税务机关的认定和判断。可认定和判断又随主观与客观而有不尽相同的结果。因此,任何纳税人在实施税收筹划策略时,除必须精研有关税收法律的规定外,还应进一步了解税务人员在另一角度的可能看法,否则,一旦税收筹划被视为逃税,就会得不偿失。密切注视税法的变动税收法律规定是决定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依据,也是纳税人安全保障。在实施税收筹划策略的过程中,市场法人主体不仅要了解各种决策因适用已有税收法律的不同,其产生的法律效果或安全程度随之有异,还必须注意税法的变动。税法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税收分配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它常随经济情况变动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修正,修正次数较其他法律要频繁得多。因

此,市场法人主体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对于税法修正的趋势或内容,必须加以密切注意并适时对税收筹划方案做出调整,使自己的税收筹划行为在税收法律的范围内实施。

???我国的专家学者对税收筹划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发展缓慢。税收筹划在我国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观念陈旧??、税制有待完善?、税法建设和宣传滞后?、税收征管水平不高等,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税收筹划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由于我国税制将与国际惯例接轨,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将日益完善和丰富,在整个税制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将加入到纳税人的行列,使纳税人的总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会不断提高,对税收筹划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和税法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使得更多的税源和税基被纳入所得税等直接税体系,偷税的机会日益减少、风险日益增加,使得税收筹划变得日益重要。??

(3)更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事务所将涌入中国。它们不仅直接扩大税收筹划的需求,而且会带来全新的税收筹划的观念和技术,促进我国税收筹划的研究和从业水平的提高。?? 总之,企业税收筹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发显得重要,并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目前国内的税收筹划专业人员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迅速提高业务能力,抢占国内市场,提高与外资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竞争力。相应地,立法

机关和税务机关应积极取得专家的协助,重视对税制的研究和改革,加快税收立法和司法建设的步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减少税法本身和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引导税收筹划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的税收筹划事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

第五篇: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税收筹划》课后判断题整理

第三版教材章节部分课后判断题

1.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规划与控制来进行。(错):发生在纳税义务之前才算是税收筹划。

2.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其资产、收益的维护,属于纳税人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错):筹划是一项权利。

3.所得税中的累进税率对税收筹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主要是由于所得税中的累进税率设计使得高、低边际税率相差巨大。(对)

4.各国税制中都有较多的减免税优惠,这对人们进行税收筹划既是条件又是激励。(对)5.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严格地同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公民税收管辖权和地域税收管辖权,在这一前提下,当各国税法的具体规定不同时,就为税收策划留下了可能性。(错):大多国家以一种管辖权为主,另一种为辅。

6.一般而言,关境与国境范围相同,但是当国家在本国设置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海关保税仓库时,关境就大于国境。(错):当设置自贸区保税区时,关境就小于国境。

7.从长远和整体上看,纳税人税收筹划势必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但从政策上来讲国家正是通过这种税收利益让渡的方式,来促进企业依法纳税水平的提高。(错):长远看良性循环,会增加税收。

8.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关系,税收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对)

1.税收筹划中,应选择税负弹性小的税种作为税收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小,税收负担就越轻,主动适用该税种会使得税收筹划的利益越大。(错):税负弹性大的,其筹划潜力才大。

2.如果从属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税率比在华总公司的负担税率要低,那么在扭亏为盈之后,跨国公司就需要考虑将该从属机构改设为子公司,以便享受到低税率和新建企业的税收优惠。(对)

3.如果总公司所在地税率较高,而从属机构设立在较低税率地区,设立分公司后应独立纳税,由此子公司所负担的是分公司所在地的较低税率,总体上减少了公司所得税税负。(错):总公司所在地税率低,从属机构所在地税率高,设立分公司汇总纳税,负担的则是总公司的较低税率,总体上减少了税负。

4.在经营期间,境外企业往往出现亏损,分公司的亏损可以抵冲总公司的利润,减轻税收负担。(对)

5.对于税负很轻的商品来说,课税后加价幅度较小,一般不致影响销路,税负便可通过提价全部转嫁给消费者负担。(的)

6.从价计征的商品,税额随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高低而彼此不同,商品或生产要素昂贵,加价税额必然亦大,反之,价格越低廉,加价税额亦微小。(对)

7.一般来讲,只有与商品交易行为无关或对人课征的直接税才能转嫁,而对商品交易行为或活动课征的间接税则不能转嫁或很难转嫁。(错):间接才能转嫁,直接税难转嫁。

8.寡头垄断市场上,由于存在严格的竞争关系,因此如果对某产品征收一种新税或提高某种税的税率,各寡头厂商很难达成提价的默契,税负将无法转嫁给消费者负担。(错):寡头默契提价来转嫁。

1.销售者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可以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按照折扣后的余额作为计税金额。(错):则该实物款项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且该实物应按增值税条例‘视同销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计算征收。2.税法规定,以物易物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不得将各自收到的货物按购货额计算进项税额。(错):应当将各自收到的货物按购货额计算进项税额。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对)

4.按照无差异平衡点增值率原理,增值税纳税人的增值率高于无差异平衡点增值率时,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比作为一般纳税人税负重。(错):当增值率高于平衡点增值率时,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更节税。

5.采用折扣销售等方式,是否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和折扣额,不仅影响流转环节的税负,而且会影响企业所得税税负。(对)6.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如果账簿资料健全,能准确核算并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可以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错):

7.如果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大,则适于作为一般纳税人。(对)

8.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可以扣除旧货物折价后的余额计缴增值税税款。(错):

1.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错):应当以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2.用外购已缴税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在计算征收消费税时,按当期生产使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外购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错):按照当期移送使用数量计算。

3.用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其已纳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抵扣。(对)

4.对于消费税的纳税人,如果将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加价出售,就说明采用委托加工方式比自行加工方式节减了消费税。(对)

1.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怎样结算,营业额均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对)

2.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为营业额。(错):

3.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商品房时,代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收取的一些资金如市政费、邮政通讯配套费等,不论其财务上如何核算,均应当全部作为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计征营业税。(对)

1、不组成企业法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由合作各方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分别计算缴纳所得税。(错):也可以由该企业申请,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统一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由于在税收中外国企业属于中国“居民”,需要负全面纳税义务,而外商投资企业是非中国“居民”,只负有限纳税义务,因此,对这类企业应按其所得来源地分别确定应税所得。(错):应该把题干中的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换一下位置。

3、总机构设在A地的某外商投资企业,在B地设有一销售分机构,对分机构生产经营所得应按A地企业所得税税率,由总机构汇总缴纳所得税。(错):分支机构生产所得适用分支机构所在地同类业务企业适用税率。

4、要避免成为居民纳税人身份,关键在于要明确中国对公司、企业居民纳税人身份的判定标准。按中国法律注册成立或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在中国境内,即为中国居民纳税人,从而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因此,对其进行税收筹划的方法是:一方面要尽可能将实际管理机构设在避税地或低税区;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减少某些收入与实际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对)

5、按照国际惯例,所得来源地拥有优先征税的权力。因此,要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征税范围进行税收筹划,除了要明确应纳税所得的规定外,还必须搞清楚何谓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即必须掌握所得来源地的认定方法或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征税范围的税收筹划。(对)6.外资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包括企业在中国境内工作职工的境外社会保险费,应报送其支付标准和所依据的文件及资料,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准予列支。(错):不得列支在中国境内工作职工的境外社会保险费。

7.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关键在两个方面,即时间上推移和数量上减少。因此,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都可以进行计税依据的筹划。(对)8.对于股权转让业务的税收筹划,若外国投资者在股权转让之前先进行股利分配,合法地使转让价格降低,从而降低计税依据,则可以节税;对于受让方来说,也可以用较低的价款取得相同的股权。(对)9.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须缴纳预提所得税。(错):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免征所得税。

10.有权经常代表委托人签订销货合同或者接受订货的人,也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对)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错):可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税。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

3.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性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错):应当是属于劳务报酬性质

4.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错):应当是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5.个人独资企业,其生产经营所得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

6.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2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错):捐赠额未超过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7.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对)

8.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中居民纳税人身份判定相关规定中,关于“中国境内”的概念,是指中国大陆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地区,但不包括台湾地区。(错):中国境内仅指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

下载西南财经大学《税收筹划》指导书WORD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财经大学《税收筹划》指导书WORD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南财经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西南财经大学自主招生的老师: 您好! 我是来自广西南宁市X中的XXX,希望能借助自主招生这次机会让我离西南财经大学更近一步。 西南财经大学的校徽很有文化底蕴,中间的图案......

    西南财经大学自我鉴定

    西南财经大学自我鉴定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年的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同时,大学生......

    浅谈企业税收筹划

    浅谈企业税收筹划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达到价值最大化,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如何实现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当今企业共......

    税收筹划知识点

    第一章 (1)税收筹划的概念: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

    税收筹划论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税务筹划》课程论文 班级:08国贸二班 姓名:何紫君学号:2008914214 成绩:税务筹划感想 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

    税收筹划作业

    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即销售100元商品,其成本为60元,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将商品以7折销售;凡是购物满100元者,均可获赠......

    税收筹划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纳税筹划的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这次的实践课程,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

    税收筹划历史

    税收筹划的由来 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安排等进行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节税”(TAX XAVINGS)的税收利益的行为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