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柴东升老师课的体会[大全]
听柴东升老师课的体会
冀州市北漳淮学校王会芹
2017年11月2日,我有幸听了河北省特级教师柴东升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和《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节课和报告。听后,我感触很深,受益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开课从来没有哪一个老师会教生字的,可柴老师另辟蹊径,大胆教学生字,为在座的所有语文教师打开了一扇大门。尤其是柴老师在报告中重点讲了趣味识字,对于平时的教学很实用,柴老师讲了十五种方法(谜语法、歌决俗语法、故事法、图画法、组词法、常字法、圈画法、比较法、部首法、字理法、形声法、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种种方法都有独特之处。我以前教生字总感觉很枯燥,教不得法,柴老师的方法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为我们教学生字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一二年级的的语文教师,如果在生字上多用心思,用上这些方法,学生掌握起来一定会牢固,减轻学生的负担。柴老师问了一个问题,问住了所有老师,那就是小学生掌握的生字一共有多少个形声字。看来在生字方面,语文老师下的工夫还不够,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柴老师的课生动有趣,令人感动。她不是只局促于爱的主题上,而是深入挖掘教材,提升到信念的力量,让学生
明白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在灾难面前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战胜一切,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柴老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用三组词梳理全文内容,用三个一精读全文,三个了不起,三个帮助我,三个废墟。抓住课文中某一个字做文章,如常字,抓住文章的题眼,这些都给语文教师以启迪。柴老师在报告中解答了所有语文老师的困惑,那就是语文教什么,如何教。柴老师提出的关注孩子对文本的感受,包括关注读者、作者和文本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可以说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3教学中柴老师强化感受阅读,淡化讲解分析。柴老师在授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活动:给学生提问题、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提问题、反复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读,用不同的方法去读……初读了解故事内容,齐读学习字词,个性朗读读出感动,快读慢读读出不同理解,(再加上音乐的恰当运用渲染气氛),这就是情感阅读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能很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中柴老师从父母角度谈感动,深化课文内容更改题目,教学中不时表扬学生为学生点赞,和柴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上的机智幽默,在语文书写方面所展现的功夫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柴老师的课初听平淡无奇,但越听越有味,越听越沉醉。两节课听下来,得到的启发也无穷。可以说这次听课活动使
我对教学上的一些困惑顿时豁然开朗。课堂是一门艺术,为了这门艺术更加完美,我要像柴老师一样,不断学习,追求探索,让我的语文课更得法更精彩。
第二篇:柴东升老师讲座观后感
柴东升老师讲座学习体会
第一中心小学小学刘卓琳
2011年9月20日,在教育局及教研室的组织下,全县几十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雄县一小观看了特级教师柴东升老师的示范观摩课,并聆听了柴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讲座,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听完柴老师的示范课和讲座后,真是受益匪浅,胸中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现在就将自己的感受表述如下。
柴老师的示范课和讲座真是亮点不断,处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像快速识字法;利用词语梳理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与见解,多角度地品读文本;引导学生品读字句,体会感情。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柴老师所讲的快速识字法和多角度的品读文本。为了达到快速识字的目的,柴老师强调,在教学中,时刻以“趣”为先,激发识字兴趣、趣味阅读、趣味分析、趣味记忆、趣味游戏等。其中以趣味分析、趣味游戏最受学生们欢迎,学生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想法来识字,甚至可以达到不用书写就可以识记生字的良好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中,柴老师总结出了一系列识记生字的趣味方法,即巧妙识字。所谓巧妙识字,是指以奇特联想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用巧妙的方法把汉字的构成、演变、音、形、义紧密地、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诠释、理解、记忆汉字的多种方法。巧妙识字包括谜语法、歌诀俗语法、故事法、图画法、字义法、组词法、部件法、常字法、圈画法、比较法、字理法等。对于以上各种巧妙识字方法,柴老师都一一举例说明,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种:
谜语法:把字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出、记忆,再说给别人猜。如:黑狗-----默、几只小舟没有腿-----船、十月十日-----朝等等。
歌诀俗语法:把汉字的各部分拆开,编成儿歌、口诀或一句俗语,把生字含在歌诀或俗语中。如:小可见大可,张嘴叫哥哥----哥;三点水,爪子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溪等等。
比较法:利用对比的方法识字。分为两种情况:
1、利用字音或字形相近的熟字给生字注音,帮助识记生字。如:“酿”,用熟字“娘”来作比较使学生掌握读音,用“酒”和“酿”比较记忆字形,用“酉”和“良”合成字义,并编了一个儿歌配合识记:一个小姑娘,放学卖酒忙,洒了三滴酒,回家继续酿。
2、对于字音不同,字形相近容易认错的字,也可以采用比较法区分。如:“辛”和“幸”,“辛”上面是一点,“幸”上面是个十字,可以说:辛苦一点,幸福十分。
柴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而且通过各种例子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快速识字法的“趣”和“快”。这时我们就急切地想知道该如何在教学中很好地使用快速识字法,柴老师好像已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教给我们在教学时如何使用巧妙识字:在开始的三周,教师要有意识的教给学生巧妙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巧妙方法识记汉字,以后,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去联想,只要学生想象得有趣、巧妙,能帮助记忆汉字,提高识字效率,就鼓励,逐渐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动脑识字,形成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遇到生字即能识,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柴老师还及时提醒我们平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有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偏旁部首知识;
2、教给学生关于汉字的加减法知识;
3、备课时多查字典、词典,多了解、掌握一些汉字构成的规律、典故,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4、多让学生做识字游戏,多给学生参加竞赛展示才华的机会;
5、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识字,从阅读、大街上店面牌
匾、电视节目的字幕等,学会了哪些字,每周汇报一次。
尤其是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使我们看到了柴老师大语文、大课堂的观念,走出课堂,生活中处处是知识,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这更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
让学生多角度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是我听完柴老师的示范课后印象极深的地方。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柴老师并没有把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去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对于每一名回答问题的学生,柴老师都给予了鼓励与肯定,并没有说什么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读文章,读出自己的见解与个性。这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创新性和人文性。
面对老师们心中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困惑,柴老师语重心长的说,运用快速识字法可以帮助学生把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不丢分;而学生多角度地品读文本,体会感情等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性和创新性,又使学生在完成阅读和作文时得心应手。这样就保证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不误,两手都过硬。
柴老师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生动形象,深深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柴老师的话语质朴感人,可是句句都说到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心坎儿上。
可惜,柴老师的示范课与讲座只有短短的一天,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真希望教研室今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以提高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现在,老师们都跃跃欲试地准备在教学中去实践柴老师的多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到雄县小学语文绽放的绚烂之花!
第三篇:听评课体会
听评课心得体会
6月22日由区教育局在区一中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校长听评课活动,我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参加了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松树》的听评课,本次活动由区三中教师商晓红执教,有六位中心小学校长评课,卢咏莉博士点评。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
商老师这节课的传授思路是图片导入、精读品悟、整体感知和整体回归四个环节。这节课的优点是:一是情感的投入,本人的音容笑貌和学生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活力;二是教态自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三是教学基本功扎实;四是教师评价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鼓励;五是整个过程贯穿了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醒悟课文内容。对本节课的建议:一是导入时间过长;二是对生字和多音字没有分别板书和辨别;四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个别性问题回答含糊不清。
从整体上看这节课能够按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咏莉博士的点评抓住要害、深入浅出、双方有问有答、点评有理有据,引人入胜,并指出评课的要点:一是突破就课论课以归纳为手段,形成评课思路,便于教师把握;二是要有理有据(论点与论据)增强信服力。
这次评课的感受是,教师的课堂讲授要少一些,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如:你真棒!你真行!你还有更好的想法吗?)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成败,学会与同伴分享成功,并学会与同伴共担失败,适当调整学生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少一些压力多一些和谐,改变“家长作风”。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校长,不但要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深入到课堂中听、评、说、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一个既会管理又会指导教师上课的业务型校长。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讲评课活动。力争打造名师,铸就名校品牌。
听评课心得体会
龙居镇大张小学
高洪东
2006年6月
第四篇:听凌老师的一节识字课的体会
听凌老师的一节识字课的体会
陆林鲜
9月21日早上第三节课,河池市教育局的凌金波老师到我们学校参加识字课课题研究,并给我们上了一节《学习汉字基本笔画》的示范课。听了凌老师的课,我有多方感触。
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就是去听课我也想听一些实实在在的课,那些表演课、作秀课、夸张课我不喜欢听,因为我觉得对我的教学实际影响不大(哈,是因为接受能力的问题,我学不会。)说句心里话,我上了二十年的课,有哪节课是要准备几个月呢?笑话。一般是头天晚上备课,第二天就去上罢了。今天凌老师的这节课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一、设计有趣的课堂
要使一年级的孩子们好好跟着老师学习一节课,在课堂设计上老师就得花费一些心思。一开课,凌老师就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画画(画像形字)引导学生感兴趣地去认识独体字;从学生感兴趣的汽车玩具及拆下的各部分零件引入认识合体字,使学生感兴趣地去了解中国汉字,去学习中国汉字;接下来凌老师又以学习汉字的零件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汉字的的笔画以及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书写。教学时凌老师先以观察认识“横、竖、撇、点”四种笔画,再练习书写。然后再教“捺、提、横折”师重点指导书写“横折”,让学生练写。这时学生已经感觉累了,凌老师及时给学生做个课间操——《小蚂蚁》。之后继续指导学生书写“捺、横折钩”,认识“书”字,并学习书写。当凌老师看到学生很累了,又以讲故事为由,让学生坚持住,直到快下课时,凌老师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才用2分钟讲了象形字“页”的小故事。而这个小故事与其说是对学生坚持学习的奖赏,还不如说是想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进一步去学习中国汉字。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是比较难维持的,毕竟刚进学校不久,不懂什么课堂常规,讲小话的,搞小动作的都有。凌老师很有耐心地提醒:“我看谁坐得最好?”、“我看哪个小组坐得好?”,还不时地奖励小红旗。在整个教学中,凌老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用到“一、二、三”的口令。比如:写字时凌老师这样说“一拿笔,二坐好,三写字”,还有读书时、练习时等等,凌老师
都规定有相关的口令。凌老师还特别强调:这是规矩,必须严格要求。做得好的凌老师就及时表扬,做不到的凌老师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不管是表扬或是批评每次她都要跟学生讲清楚原因,不让学生做糊涂蛋。
听了凌老师的课,我觉得凌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希望以后有条件的话多听听她的课,也许收获多多哦。
2012年9月27日
第五篇:听高老师公开课体会
听“高老师”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民主小学体育组徐周几天前听了一节高老师上的体育公开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及一些心得、体会。收获真的很大,期盼以后有更多机会听这样优秀的教师上课,下面我就说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高老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高老师课下准备一定非常充分,教学形式的多样可以感受到这点。其次是教学器材的使用,能把一种器材多样化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还有课上的队形转换,上课时调动学生的能力也让我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些教学手段创新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部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最后是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好榜样,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现在自己的知识,能力与体育组教师相比较有一定差距,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才能立足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
听了一节这样生动的公开课,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感觉自己的课教的还是传统教学,上课缺乏新意,一点不生动,积极性不够,像平时训练一样,找到了很多教课的不足只处,可我不会气馁,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要早一天像高老师那样把课上的那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