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要点经典总结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要点经典总结
一、脉诊
1、诊脉方法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
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o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o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o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二、按诊
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o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患处硬痛拒按-实证;轻按即痛-病在表浅;
重按方痛-病在深部;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o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
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o按腹部:1)辨凉热①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虚寒证②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实热证。
2)辨疼痛①腹痛喜按者-虚证②腹痛拒按者-实证③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内痈。
3)辨腹胀①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实满。
②腹膨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气胀,属虚满。
③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膨胀。
4)辨痞满:(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
①按之柔软,无压痛-虚证②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实证③脘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冒中有水饮。
5)辨积聚(腹内结块)
①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积、属血分②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聚,属气分。
6)辨结胸①胃脘胀闷,按之则痛-小结胸②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大结胸。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③额上热手心热-表热;手
心热额上热-里热。
2)儿科:①小儿指尖冷-惊厥②中指独热-外感风寒③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之象。
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亡阳之证。
三、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1、指纹:即食指内侧络脉-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
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
3、风关:食指第一节。
气关:食指第二节。
命关:食指第三节。
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
5、病理:①浮沉分表里②红紫辨寒热③淡滞定虚实④三关测轻重。
舌诊总结色:淡红常表白虚寒,红绛热证青紫瘀。
形:舌形荣枯吉凶辨,老嫩虚实胖瘦证。点剌热证脏腑候,裂纹血虚与伤津。
态:痿软阴虚气血虚,强硬热盛痰动风,歪斜肝风颤动风,吐弄内风短缩危。
质:厚薄进退润燥津,腐腻湿积剥脱虚。真假胃气偏全证。
小儿舌:白主表证黄里实,灰黑里实危重候。
脉诊:指力:轻举重按委求寻,动静结合候五十,正常脉:三部缓浮大疾除,不长不短应中各和,鉴别:一比类脉:
1、脉位相似:1)脉位浅:洪、浮、濡、散、芤、革2)脉位浮:沉、伏、牢、弱。
2、脉数相似:1)脉率快:数、疾2)脉率慢:迟、缓3)律不齐:促、结、代、涩。
3、脉形相似:1)脉宽大:大、洪、芤。2)脉细小:细、微、濡、弱3)脉体长:长、弦4)脉体短:短、动。5)脉紧张:弦、革、紧、牢。
4、脉势相似:1)脉动:濡、弱、软。2)脉有力:实、洪。
第二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总结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总结
一、脉诊
1、诊脉方法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
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o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o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o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二、按诊
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o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患处硬痛拒按-实证;轻按即痛-病在表浅;重按方痛-病在深部;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o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
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o按腹部:1)辨凉热①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虚寒证②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实热证。
2)辨疼痛①腹痛喜按者-虚证②腹痛拒按者-实证③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内痈。
3)辨腹胀①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实满。
②腹膨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气胀,属虚满。
③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膨胀。
4)辨痞满:(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
①按之柔软,无压痛-虚证②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实证③脘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冒中有水饮。
5)辨积聚(腹内结块)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①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积、属血分②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聚,属气分。
6)辨结胸①胃脘胀闷,按之则痛-小结胸②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大结胸。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③额上热手心热-表热;手心热额上热-里热。
2)儿科:①小儿指尖冷-惊厥②中指独热-外感风寒③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之象。
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亡阳之证。
三、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1、指纹:即食指内侧络脉-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
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
3、风关:食指第一节。
气关:食指第二节。
命关:食指第三节。
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
5、病理:①浮沉分表里②红紫辨寒热③淡滞定虚实④三关测轻重。
舌诊总结色:淡红常表白虚寒,红绛热证青紫瘀。
形:舌形荣枯吉凶辨,老嫩虚实胖瘦证。点剌热证脏腑候,裂纹血虚与伤津。
态:痿软阴虚气血虚,强硬热盛痰动风,歪斜肝风颤动风,吐弄内风短缩危。
质:厚薄进退润燥津,腐腻湿积剥脱虚。真假胃气偏全证。
小儿舌:白主表证黄里实,灰黑里实危重候。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脉诊:指力:轻举重按委求寻,动静结合候五十,正常脉:三部缓浮大疾除,不长不短应中各和,鉴别:一比类脉:
1、脉位相似:1)脉位浅:洪、浮、濡、散、芤、革2)脉位浮:沉、伏、牢、弱。
2、脉数相似:1)脉率快:数、疾2)脉率慢:迟、缓3)律不齐:促、结、代、涩。
3、脉形相似:1)脉宽大:大、洪、芤。2)脉细小:细、微、濡、弱3)脉体长:长、弦4)脉体短:短、动。5)脉紧张:弦、革、紧、牢。
4、脉势相似:1)脉动:濡、弱、软。2)脉有力:实、洪。
第三篇:2018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2018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信息,文都医考网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2018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皮肤
要点:
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排出物
要点:
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八:望小儿指纹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
要点:
1.舌诊原理
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细目二:正常舌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
要点:
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 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要点:
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诊内容
要点:
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2.十问歌
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问汗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头身胸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九: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十:问经带
要点:
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要点:
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
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按诊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细目一:概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细目一:气病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二:血病辨证
要点:
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
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
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
电话:01088820119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大纲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皮肤
要点: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排出物 要点: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八:望小儿指纹
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 要点:1.舌诊原理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细目二:正常舌象
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1.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
要点:.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 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诊内容
要点: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2.十问歌
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问汗
要点: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问疼痛 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头身胸腹
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耳目
要点: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九:问二便
要点: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十:问经带
要点: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六单元 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要点: 1.脉象形成原理 2.诊脉部位
3.诊脉方法 4.脉象要素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1.正常脉象的表现 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要点: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
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按诊
要点: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寒热
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虚实
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细目一:气病辨证
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二:血病辨证
要点: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
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
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
第五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要点总结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要点总结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1.痰饮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1.鼻出血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厥实气五虚四物,血实通淤虚人参,痰厥导痰食保神。
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食厥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
1.实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2.虚证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
1.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2.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滞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呕邪藿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七煎,脾香阳理胃阴麦。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