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的地理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时间:2019-05-12 07:1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与黑》的地理意象及其审美意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与黑》的地理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第一篇:《红与黑》的地理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红与黑》的地理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内容摘要:司汤达的《红与黑》,通过维里埃尔市、贝桑松神学院、拉莫尔侯爵府三个地理空间的转换,展示了主人公于连的身世沉浮。地理意象凸显了于连的人生追求和命运起伏,强化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红与黑》地理意象审美意蕴

自问世以来,《红与黑》一直受到读者与评论界的广泛关注。高尔基、马丁?脱涅尔、张伟航、孟昕、张连桥等人对其思想内容、社会批判意义、青年人生成长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则是从文学地理学批评[1]角度切入,探究《红与黑》中地理意象的呈现,力图发掘其背后的审美意蕴。

一.地理意象呈现人生轨迹

“一部文学作品或者多部文学作品中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往往能够体现出作家本人的审美角度、审美情趣、审美态度,以此出发,就可以把握作家的创作心理与审美个性,可以进一步解读作品的思想价值与美学意义。”[2]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高山、雄鹰、客厅、梯子等地理意象,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主人公于连的命运起伏和他对幸福的选择。

(一)高山、雄鹰――蓬勃向上的朝气

1.高山意象

地理空间意向的选取在小说中达到了象征主义的表达效果。于连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和奋力拼搏,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系列上升意象很好地表现并深化了作品的这一内涵。

身体孱弱的于连喜欢山,也乐于陶醉在大山的美丽中。小说第十二章中,写到:“于连在山区最美丽的景色中愉快地赶路,他走的那条小路在广阔的山毛榉林里逐渐上升,它在高山的斜坡上蜿蜒。”[3]一切迹象都表明,于连对高山、大树有着超乎常人的眷念。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指出:“因为人类无法飞行,于是便把向上攀登当做能使自己肉体上和象征上升往天堂的最简便的隐喻,高山因而成为了象征向上的典型意象。最常见的上升形象是梯子、高山、大树。”[4]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从一开始,于连就极度渴望成功,渴望占据有利地位,这些高山、大树就是佐证。

2.雄鹰意象

小说中出现的岩石、雄鹰这些意象则是最直观的证明。小说第十章有一个细节写到:“他很快地发现自己站在一块巨大无比的岩石上。这个物质世界的位置使他露出了微笑,它向他描绘出了他可望达到的精神世界的位置。”[5]于连站在大岩石上,陶醉在俯视一切的喜悦之中。

空间位置上的居高临下再一次激起了他内心磅礴的斗志,这个身体瘦弱的年轻人第一次感觉到精神上的伟大和崇高。雄鹰就是此刻于连内心志向的外化,也是作者意象选取时匠心独运的体现。

(二)客厅、梯子――命运起伏的信物

1.客厅意象

笔者经过文本细读发现,“客厅”这一地理空间意象的呈现的意义总是指向贵族地位,这是摆在这个煞费苦心拼命奋斗青年面前的一道鸿沟。于连初入上流社会的时候,首先见到的也是豪华又沉闷的客厅,这些金碧辉煌的客厅让他无所适从。很快,他适应了这一切。因为“在拉莫尔府的客厅里,如果有谁冒冒失失,玛蒂尔德就会立刻变得冷冰冰的,十分严肃。于是,他不惜动用一些卑鄙的手段,玩弄玛蒂尔德的感情。”[6]

2.梯子意象

从木匠铺、市长家到拉莫尔侯爵府,于连一次次爬上梯子,有时是为了工作,但更多时候则是重复着幽会的手段――借梯子深夜潜入闺房。梯子在他与贵妇名媛的爱情以及他命运起伏中充当着重要的信物。

小说中关于他和“梯子”之间的故事有多处细节描写,这里仅以拉莫尔侯爵府中一例来解析。一点零五分他把梯子架在窗下慢慢往上爬,他扑进拉莫尔小姐的怀里,同时一只脚也已经迈入了上流社会。但是,当他想要故技重施的时候,就连被梯子压过的花草的痕迹很快也就消失。我们可以理解为,于连就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巴黎的上流社会,最终也还是会和那些痕迹一样被清理。小说后面的发展刚好验证了这个暗示。梯子倒了!

境随景动,一切意象都有所旨归,地理意象的呈现完美地表现出作者巧妙的构思,人物命运也就水到渠成。

二.地理意象透视内在审美

地理意象呈现的过程,也是作品价值内化的过程。“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超越、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7]。因此,其间呈现的地理意象,可以理解为司汤达内在审美情感在作品中的投射。

(一)自然与社会的呼应

作者通过小说中特定的地理意象的呈现,巧妙实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呼应:耶稣会横行霸道,特务组织遍布各地,白色恐怖笼罩各个角落。于连收藏了一幅拿破仑的画像就胆战心惊;他在神学院里来往的信件都受到严格检查,他与德?雷纳尔夫人的关系也被反动教会所利用。瓦列诺这样一个飞扬跋扈、放荡不羁的暴发户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步步高升,从所长、市长、省长,直到封为男爵。封建贵族卷土重来。德?拉莫尔侯爵上通宫廷,下连省城和小城,利用自己的权势与国外反动势力勾结,企图引狼入室。与此相反,社会下层则是民不聊生,在贫困中挣扎。无论是维里埃尔外省小城生活中的高山、贝尚松省城生活中的梯子,还是巴黎都城生活的客厅,一个个地理意象随着叙事的铺展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现实图景。

(二)性格与环境的融合

于连的性格在与环境的适应融合中逐渐形成。维里埃尔充满高山、雄鹰意象的美妙风光孕育了于连真诚、自尊的个性;小城在梯子意象背后深藏的势利氛围,使他极度渴望成功,变得争强好胜;贝桑松神学院压抑的生活环境,恶劣的人际关系使他变得伪善、阴险。拉莫尔侯爵府金碧辉煌的客厅使他不惜以爱情为筹码,彻底沦为无耻小人;生命的最后,他回到维里埃尔城,在由高山、雄鹰、毛榉树系列地理意象构成的优美自然风物感召下,于连终于认清自我,选择以死对抗充满谬论的社会环境。至此,于连的性格随着地理意象的呈现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

《红与黑》中,司汤达力图使人物的命运在小说的地理意象呈现中得以完成。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地理意象的呈现和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征有着看似随意但却紧密的内在联系,地理意象的呈现或多或少都预示者隐喻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具有深化作品内涵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5-43.[2]邹建军,刘遥.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J].世界文学评论,2009(1):41-46.[3]法)司汤达.红与黑[M].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5

[4]转引自:熊碧云.红与黑中的高山主题[J].世界文学评论.2009(1):120-121

[5]法)司汤达.红与黑[M].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8

[6]法)司汤达.红与黑[M].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70

[7]梅新林.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92-98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古诗词中“流水”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中“流水”意象的意蕴 张广祥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一、借“流水”抒写离别之愁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与金陵朋友离别。金陵的年轻朋友纷纷来送行,酒店侍女殷勤劝酒。面对朋友们的深情厚谊,诗人深受感动,内心充满离别的惆怅,尾联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无尽离愁,流露出了对朋友的恋恋不舍。

欧阳修的《踏莎行》写道“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词的上片写征人在驿馆与情人离别。征人面对春红柳绿,草秀风暖的美景,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浓。“迢迢不断如春水”,以春水喻离愁,借春水之绵长,状离愁之无尽,自然而真实地刻画了征人与情人别后离情别绪萌生渐长渐多的过程。全词借春景写离愁,景愈佳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堪称写离愁之佳作。

二、借“流水”写情人相思之苦

“情人相思”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其中以“流水”喻“相思之愁”的不乏其见。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全诗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红花易衰”喻男子轻浮易变心,以“水流无限”喻女主人公的愁思如水永远奔流不息。以“流水”喻“愁情”既写出了女主人相思之浓烈,又表达了女主人公担心男子变心的忧愁之深,生动形象。

再如白居易的《长相思》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诗人飘泊在外,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却不得相见,内心充满愁苦,相思之心随着汴水、泗水飘然远去,流水悠悠,天地有尽,而愁思无穷。

三、借“流水”抒不得志之愁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诗中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虽然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诗人登楼与友人李华(唐散文家)畅饮,酒酣之际赞美李华的文章刚健遒劲,同时认为自己的诗歌清新俊秀可与谢眺诗媲美。诗人不仅有惊世才华,更有揽月壮志,可是却得不到重用,于是发出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怀才不遇的痛苦似那滔滔流水斩都斩不断。无奈之下,只能“散发弄舟”退隐江湖。

朱服的《渔家傲》写道:“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诗人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时被贬),面对春季雨景,感春光易逝,年华难留,壮志未酬,于是心中绵深无比之愁绪,付与滚滚东流之水,无穷无尽。

四、借“流水”写亡国之痛

李煜的《虞美人》是借“流水”写“亡国之痛”的典范。作者在词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虞美人》一词则浓缩了词人一生的经历。词人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何时才能完了?作者面对美景无心欣赏,却倍感生命的流逝,悲苦之情可见一斑。接着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往事”,自然就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当皇帝时的盛况,可如今往事已成空,一切都已化为虚无,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凄楚之情不觉涌上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将内心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结句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到了极致,不愧以流水喻愁的千古名句。

“流水”意象在古诗词中以“悲愁”的抒情意蕴出现是最常见的。此外,有以“流水”喻时光流逝的,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还有以流水衬托美景的,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张志和),“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外边?”(《桃花溪》张旭)。阅读古诗词时,遇到“流水”这一意象应结合语境细细品味,准确把握其内蕴,这样有助于我们领略诗词的内容,品味作者寄寓的情思。

第三篇:浅析青花蓝的审美意蕴论文

在唐代,青紫并称改为朱紫并称,唐人齐己《与崔校书静话言怀》:“我性已被甘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到了宋朝,统治者更是曾多次下达指令禁止民间印染彩色布衣。染缬只有蓝印花布除外,因此,青衣蓝衫便成了平民百姓与文人墨客的代表服饰。民间染缬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而趋向单色,从而加快了蓝染业的蓬勃发展。所以,在古代“散民不敢杂彩”的政令形成了中原民间服色是低纯度浊色之蓝的风俗,而统治者服色则是高纯度艳丽之蓝的用色之道。宗教文化也对“尚蓝”审美活动的影响举足轻重,从典型的“尚蓝”朝代元代和清代与表现艺术领域来看,统治者对蓝白服色,青花瓷与珐琅器推崇备至,青花暗合统治者的特殊喜好促使青花瓷大放光彩,清代皇族也对青蓝色系青睐有加,因此喜爱着青衣蓝袍,这两个典型尚蓝的朝代与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据历史考证,元与清两朝代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蒙古族与满族后裔,他们皆信仰供奉古老而神秘的萨满教,因信天而看重天空的蓝色,因崇尚天蓝色而尚青。据《辽史》舆服篇记载曰:“祭服皆青,朝服皆绛”。然而,在民间的审美意识里却将蓝色服饰看成是节俭、勤劳、朴实的象征。居住在江南水乡的先入们普遍喜爱偏低彩度的清爽平淡、朴实自然的蓝冷色系,这主要是由于那里宜人的气候,湿润的空气,常青的四季,淡雅的色彩,水天一色有关,于是便形成了江南妇女的土蓝布小褂,青衣缟袂以及蓝白相间的朴素服色心理。南唐沈汾《续仙传》称八仙之一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明代陈耀文《天中记》第四卷引唐逸史记载,道教中的钟馗“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及朝靴。”可见其清冷质朴的色彩特性也与道家追求的清、净、冷、隐的品性相吻合。戏剧中的青衣、文生、女靠与武生的戏服,不同色相的蓝已超出了感官之美,成为心灵美的物化表现。青蓝色在古代诗歌中也频频出现。例如,战国荀子《劝学》中云:“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王勃诗云:“秋水共长天一色”;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云:“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可见古人已经能够感知到色彩的空间感。此外,在古文学中蓝色也是忧愁、伤感与充满幻想之色:唐代唐彦谦《无题十首》“情似蓝桥桥下水,年来留恨孔时干”;周邦彦《浪淘沙》:“飞散后,风流人阻,蓝桥约,怅恨路隔”;杜牧《入商山》诗:“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入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由此,能够看出:在古人眼中的蓝天、蓝烟、蓝溪、蓝桥便成了他们寄托自己思乡惆怅、爱慕幽情,以及表达无限哀思与伤感的浪漫主义的标志性意象。

华夏历程中的“青花蓝”至今色蕴犹存,春意盎然,与其他色彩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鲜明的符号体系,其鲜明的视觉符号及审美意蕴正是彰显其民族性的有力依据。

(一)“初发芙蓉”与“措彩镂金”平分秋色

在中国艺术史上,曾有“出水芙蓉”和“错彩镂金”两种不同的审美意向。最初是用来形容文章的简与繁,后来演变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美学风格。“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在这里便是与“蓝白相映”相对应了。例如,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曾直接采用具有中国经典图案风格的青花水墨装饰纹样设计现代服装纹样,高纯度的而略带紫味的蓝色水墨画,既营造出透明、润泽、深远的意境,又不失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正如同周杰伦的歌词中唱到的那样“笔锋浓转淡,一如你初妆,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再如,杏花村汾酒包装,用青白水墨画描绘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典故,韵味悠久绵长,意境清新婉丽。作为中秋情理文化的载体月饼礼盒包装,既可以表现喜庆团圆,也可以相对“婉约浪漫”。例如,作品以《人月团圆》为主题的月饼礼盒包装便是如此,“青花蓝”的融入让人们在奢华喧嚣的红、黄色中找到了一丝唯美与浪漫。“雕饰”正对于“自然”,“镂金”正对于“芙蓉”,两种美可谓平分秋色。作品文房四宝《盛世龙》的包装,色彩设计采用明黄与石青相搭配,色相分明,冷暖对比鲜明,即刻让人联想到清代宫廷帝王服饰的色彩,既充分显示出拥有者的尊贵与高雅,又展示了他们性情的豪迈。又如,作品书籍装帧设计《三寸金莲》的灵感来源于清末民间妇女服饰的配色,低彩度的普蓝色与大红色的搭配,让人不禁联想起封建的旧中国妇女保守迂腐的形象。再如,以景泰蓝的图案与配色为素材设计的食品包装,高明度高彩度的宝蓝色、天蓝色与黄色对比为包装增添了奢华之感。如果说“青花蓝”的“蓝白相映”带来的是“初发芙蓉”的清丽之美,那么“青花蓝”与其他色彩相得益彰就是“错彩镂金”的繁缛与奢华之美。这几款典型包装设计以简洁明了的配色手法,从不同的侧面鲜明地阐释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彰显出不同的审美特质与艺术文化品位。由此说明,“青花蓝”已经作为鲜明的视觉符号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目中,并随着历史的积淀更加大放异彩。

(二)文化意蕴及审美价值由单一趋于多元的现代诉求

20xx年,在时尚界最夺目、最受欢迎的中国元素当属“蓝白相映”的“青花蓝”这一视觉元素。从纪念08年奥运会的邓卓越shopping baby,婚纱展示秀,青花腕表,青花盘状按键手机,到香港杂志《Music》青花反战系列,再到范冰冰的“青花盛装”,无不求新求异。用不同的形式将这种中国意象本身的特质及含义深入化,从而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人们固然认为这些消费品被视为文化复兴而振奋不已,然而将传统文化用现代方式重新演绎,是否仅仅是一种宣泄而后便转瞬即逝呢?的确发人深省。五千年文化的积淀熔铸了“青花蓝”的独特意蕴,要真正能够使“青花蓝”这一色彩“永葆青春”,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挖掘其文化意蕴与审美特质便是当务之急。我们诉求“青花蓝”审美特质与文化意蕴的多元化,以现代理念不断引领大众审美潮流,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取向与审美情趣并使之融入国际舞台。

“青花蓝”从原始祖先对它的敬重、畏惧与崇拜,到在中国五行五色中,地位至尊的不可超越的“青”,再到封建宫廷中象征神圣权利的蓝,以及在民间象征美好吉祥质朴的蓝。它历经千年,世代传承,在不断丰富滋养着不同朝代不同阶层人的精神生活,它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之瑰宝,饱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内容。“青花蓝”与“中国红”和“琉璃黄”相比,虽没有它们那样激情洋溢,也没有它们那样富丽堂皇,但它呈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阴柔含蓄、淳朴温婉、浪漫深沉的独特品性。我们期待它以鲜活的生命力继续传承而惊现于世。

第四篇:燕子意象与燕子楼故事的文化意蕴

燕子意象与燕子楼故事的文化意蕴

李春燕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

摘 要:关盼盼燕子楼故事始于中唐,历经宋元明清传唱不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纵观这一故事的文本流传演变,可以发现燕子意象贯穿始终,构成了燕子楼故事的文化灵魂——盼盼际遇是情节主体,徐州燕子楼是物质承载,而“燕子楼”典故则是其诗化形式,燕子楼故事的三种形态都蕴含了燕子意象。从燕子意象生成、发展的角度揭示燕子楼故事的文化意蕴,可以深化对这一故事的解读。关键词: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燕子楼故事;燕子意象;徐州燕子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2)042-10001-101

一、燕子楼故事的文本演变概述

关盼盼燕子楼故事流传至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经历从唐到清五个朝代,文体横跨诗词、诗话、小说、戏曲、方志等多个领域,流传叙事文本30余种,主题诗词30余首。白居易、苏轼、秦观、萨都剌、徐渭、冯梦龙、钱谦益等多位名家参与了燕子楼故事的创作与传播,燕子楼情事,凄艳欲绝,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

燕子楼故事的发源,可追溯到元和十年(815)白居易的《燕子楼三首·序》:张尚书有宠姬关盼盼,娇美、善歌舞,与白曾有一面之缘;张仲素访白,出示新作《燕子楼》诗,并讲述尚书死后,盼盼念旧爱不嫁、独居燕子楼始末;白感于友人亡故和盼盼义行,作和诗并写序交代缘起。关盼盼念旧不嫁,独居小楼,引发文人感慨,白居易诗序成了后代燕子楼故事流传的源头。

宋代,燕子楼故事情节已经发展到盼盼遭白居易诗讽,绝食而死。北宋陈荐《彭

[1]509城八咏·燕子楼》有“乐天才思如春雨,断送残花一夕休”,《唐诗纪事》将张仲素《燕子楼》诗归在盼盼名下,写关白唱和,正式出现盼盼绝食而死的记载。两宋是燕子楼故事的创造期,形成了念旧不嫁,诗讽而死的基本情节模式,并被《类说》、《情史》、《艳异编》、《青泥莲花记》等书所收录。

明代,燕子楼故事进一步演变,写到了盼盼鬼魂感谢知音者。《警世通言》卷十有《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在盼盼念旧不嫁、遭讽绝食的基础上,写盼盼鬼魂与后世文人的唱和,宋中书舍人钱易游春至燕子楼,感慨盼盼的守节行为,作诗为其鸣不平,从而引来盼盼香魂入梦致谢。清代文学铺演燕子楼故事,注重表彰贞节,将关盼盼写入烈女传。叶奕苞《燕子楼》杂剧塑造的盼盼形象异常刚烈,在自洁之心受质疑时痛苦吟诗后自尽。陈烺的《燕子楼》传奇,加入了下凡历劫模式,把盼盼塑造成花神,在此高度上旌表忠贞,呈现了燕子楼故事内涵的丰富性。

燕子楼故事文本众多,内涵丰富,其广泛流传与恩报文化、思慕美人情结以及燕子意象都有内在的文化关联。限于篇幅,本文拟从燕子意象的角度,对燕子楼故事的文化内涵做一番剖析。

二、燕子意象的演变与内涵

燕子素有“天女”之美称[2]240,因披黑色羽毛,又称玄鸟、乌衣侣。燕子意象经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象征物,其文化内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燕子意象的内涵演变过程,就是作为图腾具有神圣意义的燕子意象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从祝福婚姻到以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以至燕翼传诗表达相思。在此过程中,燕子意象与相思怀远、忠于爱情发生联系,又结合民俗心理,逐渐形成民间故事中“燕子报恩”故事。

(一)从吉祥的图腾到爱情、信义的象征

燕子最早的文化身份是图腾,具有生殖的暗示。燕子从带有神圣意义的图腾,不断被世俗化,进而象征婚姻和爱情,燕子成为吉祥的象征,用来祝福人的婚姻,与此同时,燕子又发展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原始先民认为本氏族与某种物之间存在超自然关系,从而对这种物加以保护和崇拜,并视之为本民族的标志和保护神,这就是图腾。先民在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了自己的图腾崇拜,太阳崇拜是主要的一种,早期太阳崇拜的自然特征是鸟与太阳的叠合,即动物图腾与自然崇拜相结合。《天问》中说羲和生十日,尧时“十日并出”,羿射下九日,把太阳神鸟的羽毛也射得散落了。而十日的父亲就是帝俊,他以鸟为图腾,在甲骨文中是一个鸟头人身的样子,有学者认为这鸟头就是燕子头,即玄鸟,少皞部落以燕和日为图腾,日鸟合一是鸟图腾崇拜与太阳崇拜的整合。[3]146当飞翔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向往时,与生育有关的神秘联想便被赋予到了鸟身上。鸟成了主宰人类命运的生殖神,它的形象变得愈加神圣和光彩照人。

商人把玄鸟作为他们的图腾,《诗经·商颂》有《玄鸟》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4]275,言商族祖先契之母简狄吞玄鸟卵,以致怀孕而生契。燕子图腾的文化身份,使它有了对于生殖的暗示,这种暗示成为文人集体无意识,淀积在文人情感深处。

燕子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常用来祝福人的婚姻,《诗经·国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5]21,此后燕子进一步成为相思情感的附着物,诗人以双燕齐飞表现爱情的美好,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燕子雌雄颉颃,有飞则相随的习性,《燕颂》中“翩翩玄鸟,载飞载扬。颉颃庭宇,遂集我堂。衔泥啄草,造作室房”[6]1599,双燕犹如人间的夫妻,萧纲《春日诗》有“燕作同心飞”,强化了双燕爱情的意象。

燕子与人亲近,似乎还能体察思妇的心境。到南北朝时代,燕子意象演变中出现了忠于爱情、以死报知音的内涵。南朝梁王氏有《孤燕诗》:“昔年无偶去,今春尤独归。古人恩义重,不忍复双飞” [7]1843,写燕子重情讲义,与人惺惺相惜,诗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卫敬瑜妻王氏,年十六归敬瑜,敬瑜溺水而死。父母舅姑都欲嫁之,王氏割耳置盘中,誓不再嫁。王氏所居,尝有双燕巢梁间,一日雄燕尾鸷鸟所伤,其雌孤飞,悲鸣徘徊。至秋,翔集王氏臂,若告别。王氏以红线系足,告燕子明春复来,彼此相伴。明年燕子果至,王氏作《孤燕诗》。自后秋返春来,凡六七载。王氏病卒,明年燕又至,绕梁哀鸣。家人告以坟在南郭,燕子遂至坟所亦死。

王氏为丈夫守节,与孤燕惺惺相惜,彼此知音。从燕子意象的演变来说,这段故事中的燕子忠于爱情,对知音以死相报,是忠诚者的形象。

燕子作为忠于爱情、以死报知音的形象出现,充满悲剧意味,这又启发了燕子意象中发抒时空感叹的内涵。年年此时归来的燕子,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寄寓着文人感叹历史的悲凉情绪。

(二)从燕翼寄情到燕子报恩

燕子是候鸟,秋去春来,与人“岁岁长相见”(冯延巳《长命女》),是联系时空距离的使者。唐以后,燕子图腾的神圣意义继续向世俗化发展,从燕翼寄情到燕子报恩,叙事文学中的燕子故事,其内涵更倾向于实体功用性质——燕子是远方的象征,替人传书、知恩报恩,为思妇带来行人消息、为好人带来无边财富。燕子不仅寄托了相思之情,也承载了民众关于善恶的价值判断。

唐张说有小说《传书燕》,写燕子为有情人传书,长安富家女郭绍兰嫁巨商任宗,任宗南下经商,数年不归。绍兰见双燕戏于梁间,语于燕:“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 [8]95-96,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承诺,绍兰吟诗系于燕足。任宗在荆州,见燕足之诗,感泣而归。

“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郭绍兰《寄夫》),象征爱情的燕子,在小说中有实用功能,即燕翼寄情,它一方面继承了诗歌中燕子内涵中相思怀远和忠于爱情的内涵,同时又强调了燕子的功能性,传达了思妇对于远方行人消息的渴望。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古代,有很多靠动物传书的传说,神话中有“青鸟传书”,史书中有“鸿雁传书”,汉乐府诗有“鲤鱼传书”等,都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传书燕》之后,燕子传情成了共识,明阮大钺有传奇《燕子笺》,以“飞燕传笺”为重要关目架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

在民俗思想中,燕子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动物。民间有乳燕反哺的说法,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归纳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其中有“燕子报恩”一类,可见,燕子报恩在民俗心理中是很普遍的。纳西族民间故事《燕子和葫芦》,满族的《姑嫂放燕》、景颇族的《燕子与葫芦》和布依族的《阿三与燕姑娘》,都是燕子报恩故事。不仅如此,外国也有此类故事,典型如韩国的《兴夫传》。

《兴夫传》是在民间说唱文学基础上发展成的小说[9]359,和我国民间故事在情节上有两点相似:一是有善恶对立的两个人,对燕子的态度截然相反;二是,燕子给好人带来了财宝,给坏人带来灾难。民间故事的流传,反映了百姓的愿望,最主要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燕子作为一种候鸟,其迁徙是充满冒险精神的,又能带来意外之喜。燕子衔来葫芦种子报恩,是一种善恶有报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农民对外界的好奇和向往。

三、燕子意象与燕子楼故事的文化内涵

在燕子楼故事构成的三个方面,燕子意象贯穿始终。盼盼的报恩守节是燕子楼故事的实体,燕子楼是这一故事的物质载体,而“燕子楼”典故则是其诗化形式,在三种形态中都蕴含了燕子意象的文化内涵。

盼盼的报恩守节,与燕子的忠于爱情、以死报知音的形象暗合。燕子楼的得名,主要取燕子风流纤巧的姿态,同时着眼燕子意象中春光美好、双宿双飞的内涵,取向于赞美与祝福。揣测命名者的用意,燕子楼应该是一个风流多情的所在。而盼盼在燕子楼中的经历,使得后世的燕子楼诗中形成了“燕子楼”典故,大大发挥了燕子意象中悲的一脉,渲染孤燕失偶的相思寂寞,抒发人去楼空的时空感慨。燕子楼故事忠于爱情、忠贞报主的精神,以及美人守空房的寂寞相思通过《燕子楼》诗、和“燕子楼”典故传达出来,此种精神附着在燕子楼上,使得燕子楼遗迹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此意义上,盼盼际遇、燕子楼和“燕子楼”典故三者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燕子意象,因此说燕子意象是盼盼故事的文化灵魂。

(一)盼盼际遇与燕子意象

燕子楼故事的实体即报恩和忠于爱情,盼盼故事整合了抒情、叙事文学中的燕子意象,它上接诗词中燕子的忠贞形象,下连叙事文学中的燕子报恩,随着这一故事从诗词等雅文学向白话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演变,燕子楼故事对民间故事中燕子报恩形象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盼盼际遇和燕子意象的契合点是:忠贞和报恩。燕子忠于伴侣,对爱情始终不渝,盼盼顾念旧主的恩情,守节不嫁。在故事形成的唐宋时期,文人正是因为盼盼行为与燕子意象中衷情内涵的巧合,才将白序改写成有声有色的燕子楼故事。燕子意象与“燕子楼”的得名有人为的线性关系,但燕子意象与盼盼际遇应该说是一个巧合,燕子楼在其中充当了中介。“燕子楼”一头连着燕子意象,一头牵着盼盼故事,最终成为燕子楼故事精神的物化,长久的矗立在中华传统文化长廊中。盼盼十余载云锁高楼的生活:“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珠网任从灰”[10]1208。只有三首《燕子楼》诗可以探秘盼盼,她是怎样度过了独守空房的十余载春秋,诗中的残灯、晓霜、松柏、鸿雁、玄禽、合欢床、蛛网意象,都指向凄凉和相思。凄苦是基调,在这些意象的环绕中,“相思一夜”已是地角天涯之长。盼盼的心灰意冷、百无意趣由此可见,而在这种情况下,盼盼生不如死,确实需要一点赞扬的声音,一点理解和鼓励。

白居易回应了三首和诗,明月、寒霜、残灯、冷被,燕子楼中的关盼盼,与曾经歌舞的快乐时光对比,独守空房的生活何等凄苦。前两首附和了原诗的凄凉情调和悲凉气氛,第三首,尚书“墓树已拱”,“争教红粉不成灰”包含了多层意思。彻底击溃盼盼的是《感故张仆射诸妓》:“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三两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11]1035。此诗作于元和元年(806)以后,感慨老友亡故,财富、美女都死不带去。如果说是讽刺关盼盼,从字面理解也并不牵强。守节是为了报恩,也是为了显示忠贞,虽然生前不为人理解,但身后却得到了很大的赞扬和同情。关盼盼将爱情的忠贞和报恩集中在守节这一行为中,盼盼和燕子互相映衬,彼此加强,都通过燕子楼这一古迹代表的文化内涵辐射出来。文本中的诗,提及燕子典故的并不多,唯一的是“玄禽逼社”,写时光匆匆,又是一年春来。但句句写盼盼、句句写燕子楼,也就是在写燕子。

(二)燕子楼故事的诗化形式——“燕子楼”典故

“燕子楼”典故作为燕子楼故事的诗化形式,它是悲剧意味的,一方面是独守空房的孤冷凄情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慨;另一方面还有义报主恩和忠于爱情的意义在里面。

燕子楼诗中赞扬型的作品,呈现“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文天祥《燕子楼》)的基调,文天祥高度赞扬关盼盼,“名与山川存”、“忠义长不没”、“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 [12]392,略化了盼盼家妓的地位,重在歌颂盼盼的忠义。明清时代,薛瑄赞扬盼盼“尤知守节度春秋”(《燕子楼》),徐惟贤认为盼盼“报主恩名千古在”、“若使赵家飞燕识,幽魂端合有余羞”(《燕子楼》)。这类诗,将烈女殉夫与忠臣殉主联系起来,表彰盼盼殉节所体现的“忠义”,以批判忘义忘仁的男子,并与赵飞燕等人作比,反衬了盼盼的忠贞与气节。从南宋开始,诗歌中赞扬盼盼忠烈的力度不断增强,这一部分的燕子意象开启了后世民俗文化中燕子报恩的形象。“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这一风流是符合传统道德和统治秩序的忠贞,与飞燕故事对比,更烘托出盼盼忠贞之可歌可泣。盼盼是被传统道德认可的,又是能给文人带来遐想的,所以有关盼盼故事的诗歌作品在后代层出不穷。正如单纯的写燕子来赞美春光是浮浅的,单纯的赞扬盼盼及其行为,也不会引来更深刻的人生共鸣。遐想更能给失意的文人带来安慰,寄托感怀,伤感性的作品更加丰富,这就出现了“燕子楼”典故和燕子意象相互强化的趋势。“燕子楼”诗将燕子楼故事诗化,它在文人心态层面张扬了这一故事。如果说守节报恩是实际存在的,事实上也成为了盼盼事迹被传颂不息的原因;那么,盼盼的爱情和相思则是文人揣测出来的。在后世文人眼中,盼盼是一个神秘女子,她美丽而有才华,眼底的哀怨似云龙湖水那样的深沉与杳渺。文人对她予以同情、赞美,在文人内心深处未尝没有一种爱慕和敬畏,这两种心态矛盾的纠缠着,是道德和本能的纠缠。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男作家写作上的一个老传统是倾心于被否定的女人,与丈夫分离的或被丈夫抛弃的那种女子。尽管对男人来说,想着一位独居的女人很可能带有一点温和的色情意味,但他们的感情一般是非常抽象的,可综合为长久的、悲哀的和无目标的那一种。”[13]163而这种长久的、悲哀的、无目标的意味,与燕子意象中发抒时空感慨的基调是一致的。

感伤性的作品大多以“燕子楼空,佳人何在”(苏轼《永遇乐》)作为基调,从单纯咏叹盼盼的遭遇到抒发个人的人生感慨。秦观和毛滂都有《调笑令》咏盼盼,赞美盼盼对爱情忠贞不渝,侧重渲染盼盼的相思,具有凄美的意境。从《永遇乐》开始,盼盼故事在诗词中典事成分越来越轻,而感伤的情味越来越重。苏轼以“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十三字说尽张尚书事,却是为了抒发人生感慨。萨都剌的“燕子楼”诗词,如“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何处春风燕子楼,断碑落日古城头。画眉人远繁华歇,无数远山生暮愁”(《燕子楼》),于放达中抒发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之苦闷,情感苍凉,意境开阔。清人张彦圣《燕子楼怀古》开篇也发出了“人去台空燕不回”的感叹。

燕子意象因燕子楼故事生发出了一个新典故,“燕子楼”典故成了燕子楼故事的诗化形式。感伤类诗词歌咏盼盼故事时,在艺术上发挥了燕子意象中相思怀远的文化内涵,感叹时光无情,对盼盼的孤独寂寞和不为人理解给与了极大的同情,同时生发了“人生百年如寄”的感慨。

后世的燕子楼诗词,无论是怀古,还是感时伤事之作,都以“燕子楼”典故作为旗帜,其中流露出两种基本态度:或旌表忠义,以自伤身世,诉说不为人理解的精神追求,或感伤年华,悲悼不能重来的盛世。

(三)燕子楼故事的物质载体——徐州燕子楼

燕子楼是张尚书为爱姬所筑,其得名因为燕子的姿态可人、风流灵巧以及唐之前燕子在诗歌的意蕴作为依据。谁想盼盼一住便是十几年,人与楼相映衬,盼盼的才华风流,对爱情的贞、对恩人的忠,完全体现在燕子楼的独居岁月中,燕子楼因盼盼而得名,盼盼因燕子楼而为人久久难忘。燕子楼成了盼盼的精神物化,其中有高洁的忠贞品质,有缠绵的相思寂寞,有美人不再的惆怅感伤。

燕子楼是古代徐州五大名楼之一,建于唐贞元年间,在武宁军节度使张氏的府第中,专为爱妾关盼盼而建,因其飞檐挑角,形如飞燕,且年年有燕子多栖息而得名。唐景福二年(893)毁于战火,明万历二十一年重建,位于西马道的北首,此后屡建屡废,楼址亦变异不定。

明、清的徐州地方志“古迹类”中都有对燕子楼的记载,明嘉靖年间《徐州志》,记燕子楼“在铜山县西北隅,唐贞元中,尚书张建封镇徐州,筑此楼以居爱妾盼盼。建封卒,盼盼楼居十五年,不嫁,不食而卒。景福二年,节度使时浦守徐州,为朱温所攻,登此楼自焚死。”[14]卷九万历年间《徐州志·古迹类》记“燕子楼,在城中,唐贞元中尚书张建封镇彭城„„尚书既没,张氏旧第有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忧独怅然,后不食而卒。昭宗景福二年,时浦据徐州,朱全忠攻徐州,拔之。浦举族登燕子楼自焚死,则此楼已毁于昭宗时矣。按此楼在州廨中,旧志袭俗传以为城西南,楼非是。”[15]卷二清《嘉庆重修一统志》介绍了徐州古迹燕子楼;同治年间的《徐州府志》古迹考“燕子楼”条,考证燕子楼位置,综合前人三种旧说(城西北、张氏旧第、州廨中),并广泛征引了唐宋以来的咏燕子楼诗词。过彭城、游徐州,登燕子楼成了文人的必修课,文天祥《彭城行》有“唐时燕子楼,风流张建封”,薛瑄《过徐州》有“何处戏马台,仿佛燕子楼”。随着知名度的上升,燕子楼逐渐成为风流爱情的发生地,《夷坚志》记潭州府社燕子楼,官员艳遇女鬼。燕子楼因盼盼而出名,历代文人对于燕子楼的凭吊和咏唱,则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燕子楼故事的传播和接受。

参考文献:

[1] [清]方骏谟等修.徐州府志[M].中国地方志丛书.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0.

[2] [晋]崔豹.古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何星亮.中国自然崇拜[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 [5]于夯译注.诗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6] [唐]欧阳询编,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 [五代]王仁裕等撰.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 陈蒲清等编.韩国古典文学精华[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0] [11]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宋]文天祥.文天祥全集[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13] [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4] [明]梅守德,任子龙.徐州志[M].中国地方志丛书.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3.

[15] [明]姚应龙.徐州志[O].明万历五年刻本,1577.〔责任编辑 刘小兵〕

第五篇: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

摘要: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李白; 诗歌; 月亮; 意象; 意蕴

说到对唐诗的接触,首先是幼时从李白的《静夜思》等诗歌开始的,并由此而一下子喜欢上了唐诗。常为诗人笔下那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所吸引,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的大鹏;“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黄河„„深感诗人对那些雄伟、壮观的景象尤为倾心,总是将其放在广阔、苍茫、浩瀚的时空背景下,以其如椽的生花妙笔予以大胆夸张或神奇想像的艺术描绘和表现,构成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与此同时,也时常为诗人笔下那清新明丽的优美诗歌意象和意境所倾倒、所陶醉,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的诗情画意;“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游泰山》其六)的清新、明丽等等。特别是诗人笔下那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诸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等,更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李白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常人的特别喜爱之情。最为美好、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心中和笔下的月亮了。诗人之恋长空皓月,不仅因为她有照见离人的情愫,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高洁的品格,而且因为她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幽怨的心灵,并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寻觅尘世之外大千世界所涵蕴的无穷美感。

一、李白与月之不解情缘

李白的一生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特别的、如同图腾般的崇拜情结,诗人的一生也仿佛和月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

静态的月:清月、明月、圆月、残月;动态的月:月出、月涌、月升、月落、月圆、月亏;有不同时间的月:古月、今月、春月、秋月、夕月、晓月;不同地点的月:松月、萝月、林月、江月、海月、山月;有各种形态的月:玉盘、玉轮、玉镜、玉环、玉钩、玉弓。真可谓是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了。试读其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写诗人少年时对明月的认识和理解。因年幼,把一轮圆月当作挂在蓝天上的白玉盘子,又想像成神话传说中的镜子飞落到了碧蓝的天穹上。白兔长年捣药辛苦不辛苦?这种长生不老的药是嫦娥一个人服用,还是与别的人或神仙共同享用?丰富的想像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构成诗人笔下瑰丽神奇的月亮意象,使人感到新颖有趣。有了“呼”、“疑”的前后照应,再加上“与谁餐”之问,表现出诗人儿时的天真烂漫,诗人对月亮的一种朦胧而又美好的情愫。恐怕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之心使诗人从此与月亮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自此以后,明月便如影随形一般地与诗人终生相伴了。《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年轻的诗人初出蜀时的作品。

诗写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捧出半轮之月,世界顿时撒满月光的清辉;接写诗人趁着月色乘舟远行,只见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好似随着流水伴着诗人远行,又好似诗人在携月外出旅游;继写月亮为山峰挡住,诗人只能默默地向明月告别;最后写其对明月也是对故乡、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拟人、象征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向往光明世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思念友人、眷恋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后来,诗人漂泊四方,只好与“朗然清秋月”(《赠从孙义兴宰铭》)相依为伴,“时来饮山月,醉酒弄清辉”(《赠秋浦柳少府》),“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赠僧崖公》),他已以明月为知音与挚友了。“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对他的赏赐和带给他的忘怀世事的快乐。但诗人毕竟是生活在尘世中的人,尽管他时常做着“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人生理想之梦,终不能也无法忘怀现实。当他远离家室,独自漫游在外,在旅舍寒夜孤灯之下,不免为自己人生的理想抱负不得实现而备感忧凄愁苦;“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长相思》),对月伤怀念远,思念故乡和亲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辗转难眠,在迷迷糊糊的朦胧状态中,错把射进屋内床前的月光“疑”作遍地浓霜,反映出诗人所处环境及心境的凄清寒冷。再由抬头所见之月光,不由得以极其沉重的心情和难抑的酸楚“低头”思念故乡和亲人,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显得意味隽永,令人回味不尽。此诗显得语浅意深,堪称千古绝唱。当诗人孤独痛苦的时候,便深情地邀请明月与自己一起饮酒解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诗人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影子一起饮酒,把原本的孤单清冷写得颇为“热闹”,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他和月、影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更不要说相知相慰了,即使如此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没有别的人或什么来陪伴他了,故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在酒意朦胧中,诗人仿佛也多少感受到了月与影的和谐或者说其带给自己的短暂快乐(实为精神麻醉)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显然,诗人是将月当作自己的酒友对待的。当诗人遭受人生最严重的打击而遭流放夜郎时,却感受到了故乡明月对其的深情厚谊:“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送蜀僧晏人入京》)在诗人的心目中,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光明的,它伴随自己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自己遭受磨难、打击而孤苦无依的时候,月则多情地抚慰过诗人心头的创伤,月亮是诗人忠贞不贰的知音和挚友。因此,他总是热情地去拥抱天上和心目中的那轮明月。诗人幼时就对月亮怀有一种特殊而深厚的亲切感情,直到传说诗人晚年在长江采石矶因醉酒入水捉月溺亡,这种感情始终是执著如

一、终身不渝的。李白因醉酒入水捉月而死传说最早见于五代王定保所撰《唐摭言》,考今本不见这一著述,但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王注本,卷三十五)曾作转引:“《摭言》曰: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二、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内在意蕴

明月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夜坐吟》),“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长门怨二首》),“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落户笑床空”(《春怨》),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将其写成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精灵。通过它来表现宫女、思妇的对月伤怀念人,诗作生动活泼,更见情趣,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诚如张福庆先生指出的那样:“每当诗人写到明月时,常常是把月当作友人、亲人和恋人,把自己的感情向它倾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毫不掩饰地向它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最纯洁、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去拥抱明月。”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李白诗中之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笔者就此略作阐说。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古代认为日为阳,故曰太阳;月为阴,故曰太阴。常用月形容

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上之回》),写宫中女子于夜深人静之时,在“楼台与天通”的阁道上踏着月色徘徊,其忧愁的是对君王临幸的愿望化为泡影,表现出一位缥缈似神仙的愁美人形象;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不落言筌。“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以月比人,将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忆旧游》),写歌女美丽超凡脱俗,犹如新月之清辉,而且舞艺出众,歌声甜美,“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恋情。

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对明月而思念家乡和亲人,感情深沉。《静夜思》也正是这样一首留传千古的咏月名作。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安陆白兆山》),故“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李白的伟大,还在于他常把自己的这种个人之私情推而广之地来表现天下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情,特别是月下边地征夫的思家念远之情,如:“边月随弓影,胡剑拂霜花”(《塞下曲》其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写长安城中的思妇乘着月色,忙着赶制寒衣,以寄送给在边地的丈夫。她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好让丈夫早日回到家中,抒发月夜思念丈夫的一腔深情。诗人表达的正是人民大众的这样一种共同的心声与呼声。

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诗人曾有着“济苍生”、“安社稷”、“忧黎元”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诗中也多次以大鹏自喻、自比,他把取得功名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诚然,这也反映了诗人“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实现人生理想途径的不切实际的虚幻性。尤其是他那种“不屈己,不干人”的平交王侯的狂傲而张扬的个性,使得他在过了短暂的京城词客的生涯后便被“赐金放还”了,遭受到最严重的人生挫折,但他却绝不因此而屈服。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明白地宣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奴颜婢膝,表现出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决绝的态度,并坚持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古人写月亮,多表现其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李白也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诗人认为,太阳是由火精炼而成,月亮则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故才显得那么的纯净无瑕。“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诗人用明月来比喻日本僧人晁衡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以此来纪念其为中日友谊而献出生命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外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话。另外,诗人还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的诗句和对比的手法,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诗作千古流传,可与日月争辉,而当年曾经不可

一世的楚王只不过是留下荒冢古坟而已,褒贬分明。

以月食象征黑暗对光明的侵蚀和遮蔽。月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们却把它作为一种灾祸的征兆。“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古朗月行》),诗人借古代“癞蛤蟆吞吃月亮非好兆”的说法,比喻和暗示唐王朝表面的繁荣所掩盖下的腐朽本质和寓含**之因的深刻危机,表现出诗人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深沉的忧患意识。“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古风》其二)此诗和上诗可谓异曲同工,都是象征皇帝为一些奸臣所蒙蔽,或象征国家的衰败。后来的安史之乱则证实了诗人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诗人“昔是今已非”、“天霜下严威”(同上)的别一种表达。

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诗人有一首著名的咏月诗《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朗照,尽情地流泻着无涯际的清辉,它晚升晓没,与人总是若即若离。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故而停杯问之。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的人生课题摆在了月亮与读者的面前。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只有那明月、那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理想、价值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是游离或外加于诗篇的,而是通过对月的观察、认识、理解而得到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是一种渗透在全诗中的内在精神与意蕴,尤其是将哲理的思考与对月的形象描绘有机地结合并高度地统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诗的主题发轫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思,构成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另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六朝风光不再;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在这里,明月已成了目睹梁王、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明月依旧在,而当年曾不可一世的梁王、吴王除留下其荒坟野丘外,已化作历史的烟云散去。这与后来刘禹锡著名的怀古诗《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极为相似,可谓异曲同工,堪称前后相续、相映生辉的咏月怀古诗之杰作。它们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

袁行霈先生指出:“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还是个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广泛吸收自《诗经》、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文化遗产与表现技巧,有时甚至还喜爱化用前人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在认识、理解李白诗如“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伟意象,领略其崇高的壮美诗风的同时,认识、理解李白诗中还有着诸如“明月”等许多清丽秀美的玲珑意象和优美诗风。

下载《红与黑》的地理意象及其审美意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与黑》的地理意象及其审美意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月下独酌》艺术意象审美特征分析

    李白《月下独酌》艺术意象审美特征分析 《月下独酌》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孤寂苦闷。然面对黑暗现实,李白没有沉沦......

    《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苏金良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笔者认为,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郑柳娜 【摘要】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具体载体,在《黄潮龙诗选》中,诗人借象以寓意,对错觉与幻觉化意象的运用十分丰富......

    平面设计中水墨元素的审美意象论文[合集]

    平面设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影响下,逐渐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进行沟通时就需要在视觉上达到国际间的同一。所以,当国际间趋向开始同化时,设计师的目光都投向了本民族的个性......

    品牌情感是品牌表现出来的具有审美属性的文化意蕴

    品牌情感是品牌表现出来的具有审美属性的文化意藴,是品牌在感觉与情绪上对消费者的影响与触动,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起亲密私人对话的有效方式。一个品牌正是借由情感交流而走进......

    诗歌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技巧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技巧之意象与意境 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阅读需要讲求阅读的方法,尤其是是诗歌类文本,不遵循阅读的规律,就很难走近诗人,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诗歌类......

    论贾平凹小说的审美意象特征(含5篇)

    论贾平凹小说的审美意象特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贾平凹及其创作的特异性,始终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进行着锲而不舍的艺术探询。他说:“穿过云层都是阳光。文学在最高境界上是相通......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重点讲义资料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