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育的诗性智慧---教育电影赏析》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2 07:5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向教育的诗性智慧---教育电影赏析》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向教育的诗性智慧---教育电影赏析》学习心得》。

第一篇:《走向教育的诗性智慧---教育电影赏析》学习心得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并且做出规划坚持执行。不思进取,自我固执,顽固守旧的思想永远会被社会淘汰。只要有一个时刻保持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心理状态,最终会成为一个学生喜爱,领导喜欢,人生幸福的人民教师。

首先,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要保持这一个成长的心境,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境。许多教师包括我,在刚刚入职时会认为,自己做了老师,就在也不会有任何挑战,即使不去精心安排课程,不去学习更深刻的教学方法,也会平稳安逸的进行自己的教学人生。毕竟自己比学生大很多,即使不学习也能教学生。但随着教学的进行,我渐渐的认识到自己刚入职时的想法太过于简单,教学生好教,教好学生可不容易。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好的身体,好的创新意识。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

一名教师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个灵活有容量的内心,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锻炼身体,也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内心排解压力的能力。孩子在4~14岁的童年期里,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需要教师教会他们很多方面。如果一味只注重纪律和成绩,不仅失去了孩子灵动的内心,教师自己的教育人生也失去了本该拥有的色彩。

其次,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每天都自省。查漏补缺的好习惯能够让我总结经验,不仅为自己明年省了不少功夫,还能查找自己课堂真正缺少了什么。比如,在康小的美术课堂中,有一段时间,自己太过注重课堂纪律和课本知识,有一天,我在整理之前的备课和追忆教学过程时,发现,太多的教师思想强硬的填充给了孩子。圆形可以代表任何东西,为什么我要说成鸡蛋或者轮胎呢?或者它就可以不说是圆形,究竟是什么,孩子知道。所以,通过自省让我知道了孩子的世界。

再次,教师要拥有一个大局观和一个小局观,一个良好的教育观至关重要。我经常会有这种想法,在一个班里,没有听课领导,只有一群“唯命是从”的孩子,我的课要不要每次都高标准,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征---贪动。通过和领导的交流,反复的思想碰撞,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局观和一个小局观。大局观说的是教师处于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中的先锋队,她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即使这个充斥的金钱和利益熏陶这的社会中,也会影响不到一些自我大局观很高的优秀教师,就是这些洁身自好,有着精神信仰的“园丁”保持着中国教育的大局。自己的所做所谓都影响这大局,中国教育和自己息息相关。同时,一个小局观也对做一名好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小局观就是自己的教学人生,我们努力的为国家前途奋斗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教育前途和人生奋斗。一名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是桃李芬芳,一个好老师的教育人生丰富多彩,一张张笑脸,一个个成功的教学实践,一段段成长的印记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所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树立为国家的大局观,也要树立为自己的小局观,谈到自己的教育规划,我要首先热爱教育,认为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同时,放低姿态,灵活而努力的教学,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

最后,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也至关重要,不思进取就代表着毁灭。在教育行业有的是值得借鉴的榜样,没有的是标杆。我认为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要盲目崇拜,不要认为一些优秀的教师的优秀的教育理论就一定适合自己。也不要看扁自己,人只要有一颗向上,虚心,创新的内心,就不会跟别人差到哪里,别人提出的看法自己要虚心反省自己,如果自己通过实践验证了自己的缺陷,然后再努力去改。不要因为一些人的建议过于盲目的听从,要虚心的通过实践验证,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观看一些优秀的评优课时,我发现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口吻非常亲和,像家长哄孩子一样,我甚至有时候会起鸡皮疙瘩。自己却做不到用那种口吻进行教学,为此,自己还单独学习了一下那种口吻,并且课堂中运用了一次,发现第一,自己不喜欢,第二,学生好像有点不适应,因为这种口吻,我的很多教学想法没有运用到课堂,自己会有种角色变化的不适感。我认识到一个老师,首先要务实,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盲目追求,强加硬套。今后,我要不断的去学习和聆听优秀教师的课堂,找到他们教育教学方法中适合自己的地方并加以应用。同时,创新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在学习中创新,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教育电影赏析观后感

《教育电影赏析》电影观后感 生物系10101910206 覃荣华

最近,老师让我们看了几部跟教育有关的电影、纪录片,说实话,若在平时,这些电影看看、笑笑就过去了,没有去思考电影背后的意义。这次站在教育的角度去赏析电影,感触颇多。

《初潮》是我们看的第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上海一所学校五年级的学生生活,在整个放映过程中,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让我们忍俊不禁。在这些活波、纯朴孩子们生活的背后,有多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呢?这部纪录片有几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数学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在发放完试卷之后,大声说到:”XXX,XX,和XXX三位同学在这次考试中粗心大意,拉了我们班级的后腿,同学们,你说我们能原谅他们么?“全班同学高声叫喊着” 不能原谅“。被指为班级祸首的三位同学感觉孤立无援,有的将头埋入衣领,有的低头垂目,无声哭泣,周围的同学没有哪一位向他们伸出援手,反而脸上带着”幸好不是我,我也帮不了你的“庆幸全身远祸的表情。而在整个电影中,一直贯穿着数学老师对每次测验成绩的分析比较,有XX分是由于XX个学生粗心造成的,最高分多少,最低分多少这样的话语。学生们可能早以习以为常,在老师唯分数论的教育下,学生们一切都围绕着分数转。一个学生考了90多分,他说的话竟然是觉得自己考得太差了,在这个班里面89分竟然是最低的成绩,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我觉得老师不应该整天拿分数说事,更不应该公开就分数而点名,这会让学生感觉很丢脸,也会对老师产生意见,更有甚者学生会因此讨厌这门课程。电影中的数学老师三次分析测验的结果,每次都大同小异,可见她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让学生进步,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在这部纪录片中没有出现英语老师的身影,但学生们的英语舞台剧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平时捣蛋调皮的孩子英语也可以说得那么好,英语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与数学老师形成鲜明对比。老师在教学上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语文老师不能每天都在概括段落大意,英语老师也不要光讲一下干巴巴的语法,老师要能技巧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又何愁学生不想学、学不好。第二个震撼我的是学生们在检查视力的时候,一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近视!他们都还是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但是身体已经有了残缺,这是怎样的代价!难道我们的学习是以我们的身体为代价吗,学生们的视力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如今电子产品的普及,我们的学业负担重也是重要的原因。减负这个口号喊了好几年,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谈何容易,这需要国家、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第三个是小穆的琴声,小穆每天都要练琴,我不知道每次对小穆弹琴的特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她的琴声有传递什么信息吗?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练琴,但我想白天繁重的学习,回来还要练琴一定很累。这样的事情平时屡见不鲜,我们的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想,为我们的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学。我们的孩子好不容易盼来了周末,却又在各种班间奔走。家长不能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班,应该遵循孩子们的意愿和兴趣,不能盲目跟风,别人报我也报。第四个是班主任老师的一段独白,这跟她平时对学生说的很不一样。的确成绩好的能力不一定强,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力也未必差,成绩不代表一切。这些道理老师都明白,但有多少老师能做到不以成绩的好坏去衡量一个学生呢。这也让我自己思考,以后我走上教师的讲台,我自己是否能做到吗。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教育体制下,我是否有勇气、有能力摆脱中考、高考的束缚,进行不一样的教学。我希望我能做到,我会为之努力。

《大师来访》也给人启迪,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随机选出了6个少年,在短短3天时间内,通过与他们游戏,给他们灵感,不断鼓励他们,使他们创造出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在舞台上演出。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听到演奏家们对孩子们有任何的批评,也没有对孩子们的作品有任何的修改,而是赞美与鼓励。而我们的孩子们作的曲都很好,旋律感很强,让人无法想象这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写出来的。反观我们中国的老师,当个小女孩想让老师帮忙找人合奏她作的曲时,这个老师却一直在说作曲是一件多么专业的事,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留给小女孩的只有失望和眼泪。但小女孩并没有要创造出多么优秀的作品来,只是一个尝试,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就被拒绝了。其实在我的眼中,我们中国的老师很多都是这个样子,对于学生一些创新或说超出他们想象的想法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做,而是质疑学生的能力,他们总是担心着担心那,孩子们没有长辈的认可,也不敢贸然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制约着我们总是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家长也是一样,在孩子们想学走路的时候,怕他们的摔倒,就把他们抱在怀里;在孩子们想学做菜的时候,怕他们被刀切到手,就不让他们做,所以今天的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人担忧。孩子的潜能是很大的,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不要打击他,羞辱他,而是一个给予他们鼓励,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就算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不能把他们的创造扼杀。我们老师说:“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他未受教育时不能实现的境界”。这应该是最好的解释吧。

《非常教师》跟以前看的一部叫《热血教师》的电影情节差不多,都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接管的班,班上学生都是来自贫民区,有的父母吸毒、坐牢,有的家里有近十个孩子。没有人相信他们可以学好。但老师相信了,告诉他们,人生是自己决定的。

没有人爱那些被遗弃的孩子,她爱他们,家访、请他们吃饭,告诉他们她多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很重要的是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让他们知道,老师们相信他们可以做到。最后,这些“问题”学生都开始认真学习,并与庄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体会是:爱你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你的每一个学生。教育就是教其心,育其身,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有人爱他,他才会爱自己,珍惜自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努力的老师。

《21世纪的教学方法:变革的根源》则讲述了一个历史老师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她通过搜查学生的包来让学生感受“权利”的含义,并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国王建立殖民地对民众权利的剥夺,从而与历史联系起来。她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并模拟法庭,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我在银行的教学实践也应学习她,不要一股脑就告诉学生,而是让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中国的教育大多都是“填鸭式”,一味地灌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而学生也都只知道死记硬背,考试完了也就忘了。这样的教育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悲剧重演。

通过这些片子看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也看到中国教育的毛病。郎咸平说中国的教育只是在培养廉价的劳动力。有时候在想我们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也许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但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呢。我们的梦想从小时候的“想当一个科学家”,到“考上重点高中”再到“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大学后却“不知干什么”。很多人在批评我们的教育体制,诚然,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可能它就是错的,但别人的体制就不一定好,不一定适合我们。我们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变自己的不足,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要想我们要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我们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乐于学习,懂得学习,懂得做人,这将是我们终身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PS:很多人对现今的教育不满,探索各式的教育,开办学堂,有一个“今日学堂”,它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也许我们能从中解决我们的疑惑。http://blog.sina.com.cn/u/1333581473

第三篇:教育电影赏析作业

教育自传 小学教育 xxx 听到自传这个词还以为是年老的人或者有所成就的人才能写得,所以我所叙述的不免有些青涩,转眼间已经来到了大学,回顾自己十多年的学习经历还是有几位老师让我难以忘记的,尤其是我的小学班主任,毕竟我和他度过了童年的时光,他是一个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老师,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老师。她如一位园丁,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献给了他的学生。记得那天,我们正等着老师来上课。忽然,窗外一个霹雳打破了沉寂,暴雨如瀑布般倾泄而下,雨点像子弹般射向大地„„ 看着这暴雨如注的天气,大家都说:“老师肯定不会来了。”于是,我们个个垂头丧气地拿起书来自学。不一会,老师竟冒着雨来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对不起,今天我迟到了,你们能原谅我吗?”望着老师湿淋淋的头发、那被雨水淋湿的衣衫,激动、热爱„„一股脑涌上了我的心头。老师拿出课本,给我们讲起课来。她那可亲的面孔微笑着,那亲切的声音如母亲般给我们温暖„„窗外大雨瓢泼,而教室里却到处充满了温暖„„ 还有一次,我在老师旁边背课文,无意间看见了老师的手已被白色的粉笔灰腐蚀了。于是,一股敬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正是您为了我们所付出的。您的爱,如太阳一般温暖,如春风一般和煦,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一个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老师,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老师!经历了许多的事情,遇到过不少的老师,可她是最理解我,信任我,尊重我的人。在我眼里,她的目光是和蔼的,她的目光是善意的,她的目光是满含期待的,我信任那目光,我感激那目光,我更留恋那目光。因为那目光给了我不曾有过的信任与力量。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还有这样的目光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关心着我,我深深地感谢她,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孙老师。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孙老师检查背书。她习惯性的注视了一下大家,然后说:“昨天学的古诗《使至塞上》大家都会背了吗?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原本背的很熟,可我这时有点紧张,举手吧,生怕叫到我时同学们的嘲笑声;不举手吧,又担心老师误会我回家不用功学习,这可怎么办?正在我为难的时候,猛一抬头,突然,我与孙老师的目光相撞,老师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鼓励,似乎在说:“xxx,你能行,真的能行,举手呀!”于是,我颤巍巍地举起了手,孙老师果真叫了我。我紧张地站了起来,声音颤抖地背着:“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由于高度紧张,原本就不听话的诗句此时好像和我捉起了迷藏,藏的不知去向。“哄”的一下,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有些同学还在窃窃私语„„这时我愈加尴尬,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同学们,不要笑了,我相信他能背出来的,只是她太紧张了,我们让她放松一下。”我在孙老师目光的鼓励下,深呼口气,稳定了情绪,最终一字不漏地背完了全诗。同学们沉默了大约三秒钟,班里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老师和同学对我的鼓励。不知不觉间,我深深爱上了孙老师的语文课,更爱上了那些优美的散文,情节起伏跌宕的小说,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在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我回答问题也更主动了。再一次公开课,教室后面坐着各学校各学科的老师,我在众目睽睽之下镇定自若的读完了《山中访友》这篇课文。在我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用眼角的余光分明感觉到她始终在注视着我,鼓励着我,始终替我捏把汗,似乎比我还紧张。放心吧老师,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当我读完课文后,不仅其他听课的老师对我大加表扬,班主任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孙老师曾告诉我:竞争中的失败不是淘汰,而是新一轮拼搏的开始。我相信自己再也不会自卑害怕了,因为我有一个懂我、爱我、尊重我的班主任在支持我。

我觉得童年时能遇到这样的一位老师让我感到很荣幸,这对我以后的求学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初中,我变得贪玩,因为是在镇里上的中学,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多吸引。学会了上网,那时候网络是那么的令我痴迷,因为住得是外宿,所以自习后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所以对自己有一些放纵,促使我迷恋网络学习成绩下降。但因为我的一次生病她的到来让我彻底的改变了许多。

她是一个教了我半个学期的数学老师——陈老师。陈老师中等身材,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能够看出我们同学的内心世界。但是,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那爱生如子的好品质。记得有一次,我发了高烧,烧到了三十九度。恰好家里没有人,所以我没有去学校请假。陈老师知道后,立马来到我家看望我。她握着我的手,微笑着对我说:“孩子,你发烧了,高烧三十九度呢!你想吃点什么,老师去给你买„„”当时,我虽然高烧不退,但我神志很清醒。“陈老师,您来了。”我对陈老师说。“是的,孩子,老师来了。孩子,你感觉怎么样?”这时,我的眼睛湿乎乎的„„第二天,我还是没有去学校上课,陈老师又来看望我了。她见我捧着语文书,便对我说:“孩子,你别太累了,等你病好后,我们都会帮你补课的,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休息„„”我心中汹涌澎湃:陈老师,您每天那么忙,现在我病了,您又来看望我„„想到这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陈老师的关心下,我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回到学校,我就参加了期中考试,由于那几天没有上课,我才考了70 多分。这时候,陈老师又忙来安慰我:“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不怪 你来我帮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吧!这道题„„”在陈老师的帮助下,期末考试,我终于取得了 98 分的好成绩。陈老师在“寄语表”上写到:“‘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祝贺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够代表未来,愿你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看完这张“寄语表”后,我多想对陈老师说“陈老师,:在 我这 98 分里,有一半分是您的,谢谢您!”现在,虽然离开了陈老师,可我还是想对她说:“陈老师,您永远是我最尊敬、最爱戴的人。”

由于家庭的原因初中毕业后我选择了读师范专业,也顺利的考入了辽阳师专,虽然这一切不是我的初衷,但我还是听了家里的建议选择就读师专。现在想起来师专虽丰富了我的技能,但并没有积淀很多的知识。记得导师说过欠的帐总是要还的,早晚都会暴露出来,现在来说欠缺的只能恶补。有那么一句话,年轻的时候要学毛驴,努力向前,这样等到步入社会才能很好的应对。刚来到师专,感觉那里和大学差不多,无论是生活方式学习环境,在那三年里我拥有一位真正的老师。老师,尊称传授文化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也。”。治学严谨的老师,民主开放的老师,循规蹈矩的老师„„大学就是拥有各种各样的大师的地方。而我的师专也不例外,他们能各有所长,能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给予学生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人生的真谛,能以不同的激情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她的热情是我无法预料的。他从各方面影响着我,教会了我认真、负责、严谨,教会了我踏实、勤奋、坚持,教教会了我开放、批判、激情。

师专的生活不同于高中,因为老师不再给我直接精神上的压力:以前上课吃东西、喝水、看小说什么在高中还得偷偷搞动作,上课都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害怕被老师抓住,可是在这里就要靠自己的自制力了。这里才能体现出良师益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师专三年我可以自豪的说: 我的光阴没有虚度!因为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的课外知识,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有幸结识了给我上英语课的颜老师!说是实话,我从没有如此从内心深处这么钦佩和喜欢一个老师,所以,遇见她是一种缘分吧!跟随颜老师上课时最有成就感的。每堂课下来,课本上的知识点被我密密麻麻的“记录在案”即使尚未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知识单纯的看一下也让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时间过的有多么充实,“不虚此课”。在初中的时候英语课就是我们的睡觉课,每到英语课的时候教室的最后一排就倒成一片,因为每天作业繁多,更觉得英语难学,也很乏味。然而颜老师教学方法不同,她会给我们讲述自己大学经历,讲笑话等以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对英语的喜爱,“魅力” 似乎可以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使每个人都游刃有余,即使是对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以至于一直对英语学习怀有畏惧之心的同学而言。她似乎可以调动起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始终活跃,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全身的 “精、气、神”,练到抵抗睡眠的最有效的“神功”她的课使我们处于基本放松状态,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感受其他人的真实体验,咀嚼自然暗藏的底蕴。而不是记着先人的名言,背着复杂的公式,将自己的头脑塞满,而无法发现层层束缚下的自我。我喜欢这样的老师,他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一切。英语学习中的“平时分”是很多同学充分关注的一个方向,而颜老师的课堂练习是最容易的了。只要肯认真听课,词汇熟练掌握,即使要拿个满分也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全班同学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轮流上阵争先恐后回答提问,每个人都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拿到。她总是将知道的信息第一传达给每一位同学,什么等级考试啊!国家有什么政策啊!凡是对我们以后有帮助的考试以及证书,因此她课很少有人会缺席,她仿佛是我们班的通讯员一样。她不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颜老师对我们的付出如同春蝉吐丝,到死方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不管有多么的辛苦,多么的累,她都会一个人承受只因为了我们。颜老师 “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文采,但是它能把我心里的心声表达出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因为自己太内向不知道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关怀,这次有这个机会让我对你们表示感谢,这求学的12年使我不断成长、成熟的12年,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领悟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开始在记忆中搜索,生活中的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在我的眼前闪现。一直在人生道路上一路向前奔的我,第一次停住脚步,第一次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 最后也祝“愿全天下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教育电影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一个叫方枪枪的男孩被父亲送进幼儿园,从天真活泼变得狡黠孤僻,最终,“逃”出幼儿园,在锣鼓喧天里呆呆地望着戴着大红花兴高采烈的从身边走过的人群。幼儿园对他或许已成为回忆,而对于他的教育生涯这仅仅是个开端„„

中国教育美吗?电影之后看到这个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教育“一刀切”不讲个性、扼杀儿童天性„„.但我更愿意先从社会视角去看中国教育。

首先就说个性,影片的背景应该是改革初期,此前社会过于突出集体,强调一致已是不争的事实,讲求个性恰恰是当时社会所难以接受的,放在这个大框架下,“一刀切”与“个性”不是首要问题。就当时乃至今天在大多数学校,教师管理着庞大的班级,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准一刀切,必须因材施教,那么教师的工作与负担何时是个尽头。如果真一刀切也就算了,可美其名“一碗水端平”促进教育公平。可影片中一位很有派头的家长到校看望孩子时,像领导视察般指指点点,老师们则一个个唯唯诺诺,当问及“这孩子咋没小红花”时,马上就“明天大家都有一朵小红花”。这种现象荼毒至今,远甚于“一刀切”,孩子最终会有自主意识,“一刀切”切不断孩子的成长,而这种另类的“区别对待”给孩子们贴上了无形的标签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公平。

刚说到小红花,则不得不提所谓的“评比”,人们私下里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它确有“奖掖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可我们把这些东西强加给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其激励作用或许会大打折扣,至少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事实上,我们社会上评比之风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评比,即便是梁山兄弟还排座次呢,后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近些是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于是就有了标准,条条框框的规矩,别说是教育,社会自身也被这些东西绑架了。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影片中就四合院改造的幼儿园,近百名学生却只有一名园长两名老师,除了床与桌椅,教学娱乐设备寥寥。其条件相对于当时也算不错。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可当我们经济上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时,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百分之四的许诺却始终是一张空头支票。老百姓自己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当他们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学校是时,孩子们受的教育,是不是让那些“高度重视”的听起来很美的人心里很美?你百般无奈,可大势如此。

中国教育美吗?实在不好说,也没资格说,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中国教育更美,尤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浪潮》:百余分钟的时间,却用犀利的镜头揭开了人性的弱点,我们不如想象中的坚强,相反,我们比想象中更易于受到影响。如果不是事先看了简介,知道电影是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我一定难以相信影片所发生的一切:一群自由、散漫、叛逆的高中学生,五天、仅仅五天,就可以完成向独裁统治顺民的转变。无怪乎有人惊呼“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电影在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中开始,德国的一所高中,老师赖纳•文格尔由于自己喜爱的“无政府主义”课已经被另一位老师预定讲授,只好无奈地在“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上讲授“独裁政治”。在星期一的第一堂课上,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个个懒洋洋地在做自己的事,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老师的提问,甚至冒出了“独裁就是单干的裁缝”这样的玩笑话。而学生们认为专制不可能在德国重演的言论更是让赖纳陷入了沉思,于是,赖纳决定进行一个教学体验活动„„

为什么学生们会如此轻易地发生转变?这个疑问,或许正是整部最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整个转变的过程或许可以从一个认同性的假设说起。“好歹这一周要打发过去”,在刚上课时,赖纳面对松散的学生曾无奈说出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原委,赖纳的教学实验能够开始,实际上首先取得了所有学生(不合作学生在后面选择了退课和转班)的授权同意,大部分散漫的学生们开始时目的很简单,轻松上课、拿到学分足矣,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出学生们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力进行缔约,缔约的目的就是轻松有趣地把课程完成,交出的权力就是在课堂上对赖纳的不服从。但这时,赖纳还只是负责引导课程的角色,并不必然地成为团体的领导。“每一个专制体制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角色”,赖纳接着在全体学生的投票中被选为课堂上的“元首”。

当然,也不必然的所有人都是如此,依然保留独立思考并审慎地看待自己身处的群体的个体也有。虽然“浪潮”拥有众多的拥趸,极端者蒂姆更如《死亡诗社》中的尼尔一样选择结束自己生命,但在电影中还是塑造出了“用脚投票”,决定退出“浪潮”的莫娜和坚定的“浪潮”反对者卡罗这些个体形象,她们充满隐喻。

“因为集体的一切是无意识的,所以无意识的一切是集体的。”这句话虽须商榷,却发人深省。

以上是我最深刻的两部电影,所以只写了这两个影评,还望老师见谅。

大连大学

师范学院

113班

小谛

第四篇:教育电影赏析观后感

教育·教师

教育·教师

——教育电影赏析课后感

孟宪承书院 念智伟 10121530143 对于教育也许已经听多了无数次,对于教师那更是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但是对于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教师又应该怎么来做教育?以前却几乎没有静下心来想过,总觉得这个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大三的免费师范生来说,现在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很有必要了,很快就将要走上教育的工作岗位,思考这些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经过了短短几周的教育电影赏析的课程之后,课程引起了我对以后即将走上的教育之路进行了思考,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些具体思考问题。

当在看这些纪录片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呈现出对外国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致好评而对国内教师则基本上都是持否认的态度。当我看的时候我也觉得国内的教师的教学方式确实是很死板,相比于国外的教学方式很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也很想给国外的教师点一个大大的赞,然后对国内的教师发出一连串的抱怨,以宣泄自己对教育的不满。

可是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是咋们国内的老师就比国外的差吗?或者是国内的教师就是丧心病狂一定要逼着学生考高分吗?又或者是国内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吗?我想答案应该都不是肯定的。也许国内的教师业也意识到了自己教学方法会导致的问题,是不利于学生们将来的发展的,但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我觉得之所以国内的教师这样上课,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强调的是知识体系,教学目标更多的表现为“只是导向型目标”,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难的理论知识。其中我觉得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内的教学评价。国内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的是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这就会产生出大家所熟悉的像《初潮》里面的那个数学老师那样类型的教师,她那么看重成绩,直接不能容忍班里的学生犯一点小错误,每一次考试之后都很关注自己的成绩,追求的是答案能够全部做对,班级的数学平均分能够越高越好,对于分数不高的同学就会受到直接点名的批评。这就是学校以及家长在高中和大学的入学需求的指挥棒下,只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完全忽略其受教育的过程而导致教师不得不采用这种应试的教育方式。老师也是生活

教育电影赏析

教育·教师

在社会上的人,他是需要生活的,是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的,而社会认可的依据就是能否教出考得高分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老师又能怎么办呢?这难道又完全是老师的错吗?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卢安克》中讲到卢安克首先是到一个中学当志愿者,但是因为其教学方式独特,而且其所教学的班级成绩一直很差而最终被学校辞退,最后几经波折去了一个偏僻的农村。对于卢安克来说,他是一个志愿者,他心中追求的是自由,他去什么地方教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他自己的理想,所以中学不要他他可以选择去农村,去小学。可是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人来说咋们的思想境界根本无法达到他这么高尚,大家很关注自己的生活,如果被辞职意味着什么。为了能够生活,能够得到学校的认可老师也只有按照学校要求,培养出能够考高分学生。

所以,当我们在批评这些国内教师的时候是否应该更多的去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同时也需要同情这些教师,因为从某种角度上来学他们也只不过是受害者罢了。

当认识到这种教学现象出现的本质之后,那我们是否应该来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办呢?也许我们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着,根本没能力去改变整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我们总是要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这是一个没办法改变的现实,我们也不可能影响到所有的学生,但是我们尽可能的让自己不要被体制所同化,二十应该在体制之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尽可能的去影响自己所有接触到的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带着枷锁还要尽可能的把舞蹈跳完跳好。

下面是我在经过几周的教育电影赏析之后对自己未来的教育工作之路的一个思考与建议。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不一样的学生有不一样性格,每一个教师将来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学生,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初潮》中一个班级内不同的学生性格各异,作为老师应该关注每一个人,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教师还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然后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

虽然我们可能很难像卢安克那样把自己完全都奉献给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培养学生上,但是我们在自己能够抽出来的时间尽可能多的用来关心自己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他们积极向上的引导.要容忍学生犯错,当他们

教育电影赏析

教育·教师

犯错误的时候不应该置之不顾,但是也不一定就必须得按照所谓的规定来照章办事,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耐心的讲解,尽量采用劝说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尽量避免使用极端暴力的手段。

在做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尽可能的做到既照顾大局又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绝对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

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的出色,那么他对这件事情就必须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可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也才能取得好成绩。

至于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各不相同了,不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课程所采取的方式也不一样。我是物理学专业的,以后要从事的是物理老师的工作,所以我以物理为例。提到物理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感叹,都觉得这是一门很难的学科。不可否认,物理这门学科的难度确实不小,从我们国家的知识结构来看,我们初中生的难度就是美国的高中生的难度。所以对于这么一门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十分接近的学科,如果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利用物理学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按照课本来让同学们死记硬背。如果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学好物理我们的现实生活才会更精彩。例如,当我们在讲解电流的热效应的问题时,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板的记忆热效应的概念是什么,而只要告诉同学们用手去感受一下发光的灯泡的温度即可。也许后者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同学们也将会有更深刻的记忆。

如果能够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然后看到实验现象的话一定会比他们直接死记书本上的结论有用的多。所以物理一定不能离开实验,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们多做实验,现在有很多中学老师为了赶进度,基本上是不做物理实验的,都是让学生自己记住实验结论,刻板的记忆怎么可能引起学会的兴趣呢?

学好物理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记忆力,还需要会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让学生来思考问题,让他们自己提出“为什么”,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出答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记得更牢靠。

教育电影赏析

教育·教师

三、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也许现在当学生高中毕业时我们的评价标准就是看看这个学生的高考分数是多少,能够录取到什么样的好大学,大部分人却都忽略了这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忽略了这个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是只是一个机械的搬运工。但是当我们走上教育岗位之后,应该更注重在平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

就物理而言,也许我们直接利用一个物理结论公式来解题的时候肯定会很快也很轻松,但是如果我们再去考虑这个公式是如何获得的,以及其使用条件或许就不会那么轻松了。但是我们再思考这个物理公式的来源之时其实就是在复原科学家们当时做实验时的思路,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不是容易的,但是只要我们理解掌握了之后学生就会拥有这种思维的方式,这才是学习的本质所在。

在上课的时候多引导学生问几个为什么,学物理只有多问为什么,当有了为什么之后不是立刻去使用课本来找出答案,而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推理来解答,作为老师首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来思考,最终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的答案。

就像纪录片《大师来了》,短短三天的时间却能够让学生们自己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这就是自主思考的能力,我们做教学工作不久应该这样吗?我们的工作主要应该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而不应该是一个标准答案的公布者。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付诸实践活动,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无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那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鼓励学生们利用假期的时间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往实践活动方向倾向,使同学们能够做到文化理论知识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同学们获得直接经验。如果注重实践锻炼那么也许我们的爱国情怀就不需要通过死板的去背那些根本就不理解是什么含义的爱过性的语句,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之心,也来体会和理解爱国的含义。

以上四点就是我希望以后在我们教学工作岗位上希望做到的,作为教师我们重要的应该是注重对学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影响,而不是过多的注重形式的教育。教师到底是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呢还是让他们“会学”什么?我觉得答案应该

教育电影赏析

教育·教师

是让他们会学,只有“会学”之后才可能“学会”。

教育·教师,教师·教育只有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

教育电影赏析

第五篇:教育走向生本学习心得

我对“生本教育”听来已久,但真正的体会和领悟“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并得到受益的还是在近期悉心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之后。郭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十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令我耳目一新,其观点新颖,实用价值,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生本教育”从根本上鲜明地解剖了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模式,大胆提出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他首先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的。其次,他认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这就是他的“生态论”。也就是说老师提供的教育适合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时,学生会表现为忘我地学习,他的潜能就能够发挥出来。

师本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这种教育往往把人们引入一个误区,学生学得好就是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差就是学生笨或是不认真学。生本教育的认识却是学生学得好是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也提供了恰当的教育方式。这种适合表现为学生忘我的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状态。反之,学生学得差,往往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这说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开发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几万年人类进化历史的学习遗传基因。所谓的教得好与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利用起来。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生本教育中老师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起着学习引路、学习帮助、学习的激励的作用。

师本教育的学生学习是靠老师的监督进行的,老师的监督对课内的学习是有作用的,但对课外的学习则收效甚微,根源是学生被动学习。生本教育的学生学习的动力靠的是学习兴趣,靠的是学习热情。课内课外的学习都是靠着这种内驱力驱动着,老师的作用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下载《走向教育的诗性智慧---教育电影赏析》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向教育的诗性智慧---教育电影赏析》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走向生本》学习心得

    《教育走向生本》学习心得读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儿童自己,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只不过是儿......

    《论教育的诗性》读后感

    《论教育的诗性》读后感 台头一中张俊海 假期里读了梁晓声文集《老师》,感触很深,不禁为梁老师的文采所感动。其中有一篇《论教育的诗性》,想起当前的教育改革,更为感慨。 文章......

    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着全面融合创新阶段过渡,无论从国家地区的宏观层面、学校组织中观层面,还是学习者个体层面来看,教育信息化都是一个平衡多方关......

    分享教育智慧

    选择与坚持 ——在清华大学2015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学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向......

    教育智慧

    用你的智慧开启家庭教育之门 昨晚儿子写完日记,我一看,就一句话:“我今天很高兴,因为读《三字经》的时候我被选上了,所以我很开心。”我说:“太短了,老师可能要让你重新写。”他说:......

    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一位美国妈妈给儿子使用手机的家规亲爱的儿子格雷戈里: 节日快乐!相信你现在肯定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Iphone手机而倍感兴奋。你现在已经是一个13岁的男孩了,而且是一个......

    教育走向阳光

    教育走向“阳光”花开别样红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高喊“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却又不得不围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团团转,在“师本”、“考本”的统领下,我们却忽略了“以人......

    《释放你的教育智慧》学习心得

    《释放你的教育智慧》学习心得 听了徐建平校长的讲座,心里有一些感想,年轻的心被他搅动了。这段时间也在看徐校长写的《释放你的教育智慧》这本书,里面的很多东西与我这个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