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2 07: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域文化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第一篇: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域 文 化 学体会

眷恋之城 西安

2013秋行政管理专业

王 蕾

眷恋之城 西安

作为在西安成长着的我,对于西安的地域文化自然有着一份无比亲切的感情。学习过地域文化课程以后,更是加深了一份对于西安的敬仰、爱慕:13朝古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25岁,每天行走在西安,最深的感触来源于:在西安的生活,但是又在课本中升华。那我就结合课本和自己的经历着重讲讲:西安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以及地方美食和西安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吧!

西安:这一座世界历史名城。

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为世界著名四大历史古都。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细数西安,有多少历史每天从我们眼前穿越千年的时光恒久永驻!标志性建筑物(红黄大气),俨然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西安碑林、明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陵、汉茂陵、汉阳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杨虎城办公处(今省政府院内)、张学良公馆(今建国路)、止园(今青年路)和高桂滋公馆(今建国路)等西安事变旧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新街七贤庄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至今仍是国内外旅游者参观、学习的革命旧址之一。

自然景观资源则以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为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华清池、楼观台、蓝田溶洞等风景名胜区。古貌新姿与独特的民风民俗、地方艺术文化也正成为西安旅游业新的人文资源。这些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本身也是培育西安人民人文情操的重要基地。

地方美食:就拿陕西八大怪来说吧,其中就包含了好几样的陕西美食地域特色。面条似腰带、锅盔大如盖、油泼辣子一道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美食,比如:户县软面、岐山哨子面、杨凌蘸水面、秦镇凉皮、锅盔、肉夹馍肉丸胡辣汤、石子馍、老童家腊羊肉、葫芦头。

秦镇凉皮:秦镇米皮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籼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张的米皮切成细条,拌上特制的辣椒油(叫“油泼辣子”)、醋和盐,加上黄瓜丝和豆芽,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了食用了。

锅盔。外地人在西安见到“锅盔”,无不大吃一惊。锅盔形似菊花,直径8寸,厚6分。虽然叫不出名字,但都知道这是大饼。察其形思其状,都以为不熟。其实这是多虑。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相传为武则天派兵在乾州(乾县)打仗,战士在作战过程当中有人无意间将面置于头盔里用火烘烤,然后发现其味香脆可口,随即流传而开)。上好的乾州锅盔,使用特质面粉制作,是用麦草软火慢慢烘熟的,所以水分极少,它肉瓤起层、质酥味香。乾州适值陕甘大道,是旧时官、商、军队往来必经之处,锅盔即使在大热天里也不馊不变质,是旅人携带的最好食品,所以很快就名声在外了。在陕西八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是锅盔。锅盔形似锅盖,边薄中厚,表面有轮辐状花纹,硬实筋韧,酥香可口,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肉夹馍。西安(乃至西北大部分地区)著名小吃,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吉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肉丸胡辣汤。肉丸胡辣汤,是西安回族人的清真食品。西安回族人想在汉民聚集的地方想要从事饮食业又要出众,就只能在调料上下

功夫,故此屏弃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适应的咸味来映衬羊肉汤、牛肉汤的香味。煮牛羊肉那可是回民的传统项目,调料的丰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减轻,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肉丸胡辣汤,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气的牛肉丸子(牛肉绞碎和面合,下水煮),更有口感和实在。辅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块、菜花、胡萝卜块、木耳、黄花、腐竹、冬瓜等,下辅料的时间次序也不同,务必使每种菜软硬得当,看起来也有卖相、颇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现在的西安人把肉丸胡辣汤也作为一种早餐。每天,早晨人们起床后洗漱完毕,走上街头要一碗肉丸胡辣汤一咥(die)各奔东西,展开一天新的工作。

石子馍。石子馍的具体做法是:用上等白面粉,和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制成馍坯。选取小而光滑的小鹅卵青石子,用水洗净晾干,再用植物油涂过,放深边平底锅内,置火上加热,用手勺不断翻搅,使石子受热均匀至烫手,再将石子放在馍坯上然后压平,用中火加热,使之下烙上烫而成。烙好的石馍干脆清香,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经久耐贮。石子馍历史悠久,是由远古的“燔黍”(以黍米放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经过长期演变而来的,石子馍在唐代叫“石鏊饼”,唐宪宗元和年间已成了民间普遍食品。清代随着秦人宦游江南,石子馍传到金陵。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同时叙述了泾阳张荷塘府家做天然饼的方法。和许多地方美食一样,西安一些传统美食和老字号形成了陕西特色的品牌,在竞争中不断寻求创新和改变,不但让规模得以扩大,美食也得以继续

流传。

老童家腊羊肉。陕西省西安市著名小吃。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来西安,品尝了老童家腊羊肉后大加赞赏,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近百年来长盛不衰。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菜。

葫芦头。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起初名为“杂糕”。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了。

是不是馋的流口水了,那就来西安吧!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座城。她,历史悠久绵长,文化遗存丰厚,独特的古都风貌更是备受古今中外的文人、游客所称道,地道的美食更是让你的味蕾无法抵御诱惑。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座包容并蓄的城,他容留所有在这座城里生活的人。安逸或恬淡,紧张或忙碌,但是总有一种生活方式适合你。

学完地域文化这门课,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西安,也更加眷恋这

座城。一个让多少人离不开的城,即使远去,也终究会回来的城。我是西安人,这份浓的化不开的眷恋之情,必将追随我到终老,或也是我们陕西人大都是如此。厚重历史为证:陕西姑娘不外嫁,并不是真的不外嫁,但这真的是我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浓的化不开的情。

第二篇: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从历史上看,黑龙江人生存的环境是东南北三面被大山、大江环绕,西面有茫茫草原横亘。可以说,内部回旋相当开阔而外部交通极不便利。正因为这种环境,使文化心理形成了封闭的向心结构。生产方式因缺少外部的信息刺激和形象示范而亘古不变,在心理上积淀为稳定和保守(如恋家守业的现象,一旦定居下来,就生于斯、长于斯、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封闭的环境、单一的生产方式和代代相因的生活,加上历史上黑龙江地域就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使黑龙江人既具有农耕民族诚实厚重,又具有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大度的胸怀,兼具农牧民族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乐观、爽直、大气、勇敢、侠义的性格,正因为这种性格,我们黑龙江人便是满清末年胡匪、强盗的生产者,同时也为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提供了充足的兵源。由于单纯依赖土地就可以生存,他们满足于“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现状。同时,由于地广人稀,天赐丰富,生存环境相对宽松,自种自食的农产品行往往有剩余而剩余产品又无法作为商品出售,且人烟稀少,所以在接人待物上形成了大方好客的性格特点。但是,也逐渐养成了粗疏,没有商品观念的弱点,又因为物产丰饶,因此人生惰性、温饱即安,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与之相反,关内地少人多,谋生艰难,人更勤劳,关内比较复杂的生产方式,使关内的文化传统有两个特点:一是重视学习和富于创造,二是善于经商和弄巧。所以自古以来状元举子、重臣良医多为南士,能工巧匠、大

商巨贾也多出自南方。所以由此可以推断,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即使开发早些,资本主义萌芽也会产生于东南沿海,也不会产生于东北,经济基础差异是个因素,最重要的是地域文化的差异。这就是北大荒精神!

清朝初年,为保持其龙兴之地,对东北地区一直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人进入。后来沙俄多次入侵,强夺大片领土,国家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清政府才觉察封禁政策失误,才逐渐废除封禁政策。据《黑龙江省通志》记载:地域真正大规模放段禁垦荒始于19世纪60年代左右。当时数百万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关内移民纷纷闯关东,形成了黑龙江地域的真正拓荒者,从黑龙江的开发史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黑龙江的早期移民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极少数的流放人犯,其中大部分为戴罪官员,而且部分流放官员都遇赦而归,就是少部分属文化人范围的官员己在极小范围内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的氛围(如我省的东宁县);另一类是来自山东西部以及河北等移民,他们中除少数小商人、手工艺匠人外,多数为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闯关东是生活所迫的一种无奈的谋生行为。他们肩挑车推,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北大荒后,睡“窝棚”、住“马架”(现在我省农村以窝棚、马架命名的村屯到处都是,明显带有拓荒色彩)刀耕火种,辛勤劳作,当这些拓荒者把荒原变成良田的时候,他们已经塑造了吃苦耐劳的性格,但同时背井离乡的痛苦,艰苦的生活,不可预知的命运,也迫使他们更加迷信。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无序的社会环境,迫使他们养成了敢于战天斗地的勇猛好斗的性格。随后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如满洲国的日本开拓团,虽然规模达十万户,三十万人左右,随着日本的投降,也就迅速撤退回国,没留下什么痕迹。解放后两次大规模移民,一次是十万官兵来黑龙江省建立垦区,一次知识青年支边和上山下乡及历次政治运动下放到黑龙江的小部分知识分子。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黑龙江的移民,不管是早期的还是解放前后的,都明显带有被迫和无奈的性质,而且除了早期的闯关东的移民和建国后的十万官兵军垦,其他的几次移民都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消失,几乎是昙花一现。这作为与黑龙江同样开发较晚的美国西部相比,情形大不一样,那些主动涌入美国西部的移民,其成份有牛仔、探险者,以及欧洲大陆来的不满旧秩序的各业人们,他们中普遍文化素质较高,怀着对财富的强烈渴望,两者相比较,其移民的素质和迁移动机的差别是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从黑龙江的移民成份来看,自身的文化积淀,明显先天不足。二是俄日的军事占领并没有导致异质文化的输入。应当承认,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在“五方杂处”、“聚村而居”的移民社区环境中,通过多种地域文化的传递、交汇而逐渐形成的,而这些地域文化在文化属性上大都于北方文化范围,很快互相能够认同,没有产生冲突与碰撞。所以黑龙江的地域文化由于没有异质文化的输入而形成合金式文化。

沙俄和日本都一度统治过黑龙江地区,但主要活动是军事占领和资源掠夺。没有通过办工商、金融各业来进行经济侵略和渗透。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乎商品经济原则的经济活动,沙俄帝国自身经济并不发达。20世纪初中东铁路修成并通车,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同欧洲相

连,但并没有真对哈尔滨文化产生深层次影响。从文化学角度来讲,由于自身文化积淀不厚重,必然对表层的外来文化吸收快,而对观念变革等深层次文化吸收慢、模仿流行、时髦等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容易发生。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的白俄只带来了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只影响到了哈尔滨的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穿着打扮、交际方式和产品造型,但是没有引起思想观念的冲突。日本殖民统治黑龙江地区长达14年,但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共性较多,日本投降后,没有给黑龙江省留下多少现代化经济和制度,由于没有激烈的碰撞,加上战争的特殊时期,也就没留下什么文化痕迹。

文化是一种积累,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发展与消亡都是历史过程,任何文化地域文化性格的形成、扬弃与改变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的,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群人的事情。如我在上面所说,黑龙江人的文化性格是历史的因袭,我们当代人没有必要也没理由为历史负责。但是,我们当代人却有一种责任:努力改变它!地域性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想扬长避短,变革的过程都是缓慢的。总的说来,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活动,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实在在抓下去。从百姓角度看,可以从眼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做起,使黑龙江人的行为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等等更文明、优雅。努力改变黑龙江人给外界造成的“左旧粗野”的印象,从而提高人们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从政府角度看,对“科教兴国”方针要加大贯彻力度,当务之急,要彻底抓好义务教育,提高黑龙江人素质。解放思想教育年年搞,根本是要定位在每个龙江人灵魂深处一场革命上,定

位在新世纪里能否再度辉煌的上。

我们应为生在这片黑土地上而骄傲,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这些物质文化遗产!黑龙江地域文化对黑龙江人文化性格形成的意义。

第三篇:地域文化(模版)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和()。

2.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乌江以南实行(),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生产为关键,通过()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7.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以()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8.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9.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

”)和(“

”)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的、()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的贵州。

二、判断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黔金丝猴是贵州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实际现状的描述。()

4.“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仍处于落后地位。()

5.唐代朝廷在贵州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在三种制度中,实行“羁縻州”的地区朝廷权利比实行“经制州”和“藩国”的大。()

三、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2.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位。A、5

B、6

C、7

D、8 3.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

B、仡佬

C、水

D、瑶 5.2011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A、1000

B、4000

C、5000

D、6000 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0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7.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8.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9.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10.()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四、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1.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D、马尾松 2.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3.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4.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A、苗族

B、藏族

C、水族

D、畲族 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为主。

A、板栗

B、油菜籽

C、甘蔗

D、茶叶 6.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7.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8.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9.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四、分析题

1、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试述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试述贵州的城镇发展规划。

5、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6、试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7、试述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

8、试述“十二五”时期,贵州全局发展需要切实把握好的五个重大问题。

9、写一篇学习“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心得体会。

10、结合贵州省情,写一篇“我为贵州而努力”的文章。

第四篇:地域文化单选题

《江西地域文化》单选题

1.明代江西在北京的会馆有(B)所。A.10B.14C.41D.45 2.“人生自古谁元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A)的诗句。A.文天祥B.欧阳修

C.王安石

D.江万里

3.江西人口向湖广的大规模迁徙始发于(C)A.宋末元初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民国时期

4.江西历史上第一人杰、民间号为“番君”的是(B)A.陶渊明B.吴芮

C.徐孺子

D.王勃

5.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A)A.朱权B.汤显祖

C.沈璟

D.蒋士铨

6.贯穿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观念是(A)A.情B.律C.道

D.理

7.《舆地图》最早刊石于(C)A.庐山B.三清山

C.龙虎山

D.井冈山

9.汤显祖在文学创作上的主张是(A)A.直抒性情B.模拟复古

C.诗文革新

D.强调格律

10.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D)A.夷族B.畬族 C.汉族

D.百越族

11.(D)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A.大洋洲遗址B.仙人洞遗址

C.角山遗址

D.吴城遗址

12.《新五代史》的作者是(D)A.王安石B.脱脱

C.张廷玉

D.欧阳修

13.贯穿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观念是(A)A.情B.律C.道

D.理

14.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B)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岛夷志略》

15.角山遗址发现于(B)A.1979年 B.1980年

C.1985年

D.1990年

16.江西竹枝词至今有(D)年的历史.A.500B.600C.700

D.800 17.大洋洲遗址位于(B)A.泰和

B.新干

C.樟树

D.吉安

18.从客家月印“三省传家”中,可看出主人姓氏是(B)A.张姓B.曾姓C.刘姓

D.孔姓

19.江西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A)A.36%B.42%C.12%

D.41%

20.“元诗四大家”中有(C)人是江西籍的。A.1B.2C.3D,4 21.隋唐时期,有“求官到长安,求佛到(B)”之说 A.江南B.江西C.庐山

D.九华山

22.仙人洞遗址下层展现的文化遗存是(A)A.中石器时代

23.(D)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A.吴城遗址 B.铜岭遗址

C.牛头城遗址

D.大洋洲遗址 B.旧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新石器时代晚期

24.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是(A)A.晏殊B.晏几道

C.欧阳修

D.姜夔

25.三寮村的风水术主要在(C)二姓间流传。A.廖、谭B.曾、谭

C.廖、曾

D.廖、谢

26.八大山人是(C)A.道观B.清初江西八人文人的总称

C.朱耷

D.蒋士铨

2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是(?)A.青山瓷图档B.样式雷图档

C.《天工开物》

D.金溪刻板书

28.汤显祖在文学创作上的主张是(A)A.直抒性情B.模拟复古

C.诗文革新

D.强调格律

29.在中国地图学上首创图例标志的是(C)A.朱思本B.罗洪先

C.裴秀

D.利玛窦

30.对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梅尧臣

31.“江西”是以(A)为座标而得名的? A.赣江B.长江C.湘江

D.黄河

32.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B)生存文化 A.史前民众

B.原始社会民众

C.奴隶社会民众

D.封建社会民众

33.《天工开物》的作者是(C)A.宋应昇B.曾安止

C.宋应星

D.雷发达

34.佛教净土宗祖庭是(B)A.吉安静居寺B.庐山东林寺

C.云居山真如寺

D.靖安宝峰寺

35.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C)为主

A.种植 B.采集C.狩猎

D.打渔

36.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 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37.《集古录》的作者是(D)A.王安石B.赵明诚

C.李清

D.欧阳修

38.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B)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9.江西的丘陵主要分布在(B)A.赣西和赣南C.赣东北和赣西

40.南宋时期,江西共考中进士(B)人。A.1700B.3697C.3708

D.3800 B.赣东北和赣中 D.赣西和赣东

41.在家乡建造“萃和堂”,让全族人过起大同生活的是(B)A.朱熹

B.何心隐

C.颜钧

D.王阳明

42.在明代被称为“四时雷电镇”的是(B)A.朱仙镇B.景德镇

C.汉口镇

D.吴城镇

43.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下辖多少个县(B)A.13B.18C.20

D.26

44.叠山书院是为纪念(C)。A.文天祥B.欧阳修

C.谢枋得

D.江万里

45.共和国摇篮是指(A)A.瑞金B.兴国C.南昌

D.井冈山

46.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47.“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A)A.南丰B.萍乡C.抚州

D.上栗

48.南昌八一广场始建于(B)年。A.1949B.1952C.1960

D.1976 49.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B)生存文化 A.史前民众

B.原始社会民众

C.奴隶社会民众

D.封建社会民众

50.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C)A.洞庭湖B.巢湖

C.鄱阳湖

D.青海湖

51.从客家月印“知音遗范”中,可看出主人姓氏是(D)A.王姓B.田姓C.刘姓

D.钟姓

52.“鹅湖之会”的地点是(D)

A.鹅湖书院B.象山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鹅湖寺

53.晚唐有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其中“筠”是指当今(A)A.高安 B.上高

C.宜春

D.新余

54.元代著名航海家江西人汪大渊的远航是从哪里出发的(A)A.泉州B.福州C.海南

D.广州

55.“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C)A.王安石B.欧阳修

C.黄庭坚

D.曾巩

56.“心学”的创立者是(C)A.陆九龄 B.朱熹

C.陆九渊

D.周敦颐

57.明清时期在(A)流行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民谚? A.湖广B.四川C.中原

D.京津

58.(C)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 A.青阳腔 B.徽腔C.弋阳腔D.海盐腔

59.八大山人是(C)A.道观B.清初江西八人文人的总称

C.朱耷

D.蒋士铨

60.吴城遗址的整个面积达(B)平方千米。A.3B.4C.5D.6

61.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62.明嘉靖后,江西民间戏剧的代表是(A)A.饶河戏B.弋阳腔

C.采茶戏

D.花灯戏

63.(D)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A.吴城遗址B.铜岭遗址

C.牛头城遗址

D.大洋洲遗址

64.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A)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永新土地法》

D.《苏维埃土地法》

65.文苑佳话“虎溪三笑”发生在(B)A.三清山B.龙虎山

C.庐山

D.云居山

66.“元诗四大家”中有(C)人是江西籍的。A.1B.2C.3D.4 67.八一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B)的道路。A.农村包围城市C.建立革命政权B.武装夺取政权 D.反抗国民党统治

68.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是(A)A.景德镇B.樟树

C.大同

D.杭州

69.清朝的“庐陵辩论”的地点是(C)A.白鹿洞书院B.白鹭洲书院

C.鹅湖书院

D.濂溪书院

70.明世宗时期得“风水状元”的江西风水师是(B)A.廖均卿B.廖文政

C.曾邦旻

D.曾鹤宾

71.下列哪一种学说被朝廷打入“伪学”(C)A.陆学B.王学C.朱学

D.泰州学说

72.《天工开物》的作者是(C)A.宋应昇B.曾安止

C.宋应星

D.雷发达

73.“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B)A.《紫钗记》B.《还魂记》

C.《南柯梦》

D.《邯郸梦》

74.“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A)A.吴与弼 B.陈献章

C.颜钧

D.欧阳修

75.下列属于被黄宗羲评为“赤手搏龙蛇”的是(C)A.陆九渊B.虞集

C.何心隐

D.李孜省

76.信江源位于(C)A.武夷山B.怀玉山

C.三清山

D.祁门山

77.《新五代史》的作者是(D)A.王安石B.脱脱

C.张廷玉

D.欧阳修

78.国内发现最早的斜织机构件发现于(B)A.凤凰山墓B.仙水岩崖墓

C.昌邑战国墓

D.三星堆

79.《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D)A.何汤B.程曾C.唐檀

D.徐稚

80.被清人姚燮称赞为“奇丽动人,古今绝唱”的是(B)A.《紫钗记》B.《牡丹亭》

C.《南柯梦》

D.《邯郸梦》

81.明初被朱元璋称赏的铁冠道人是(C)A.周颠 B.彭莹玉

C.张中

D.张三丰

82.最早进行竹枝词创作的江西文人是(B)A.曾巩B.杨万里

C.解缙

D.杨士奇

83.江西人口向湖广的大规模迁徙始发于(C)A.宋末元初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民国时期

84.永嘉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分布在(?)A.浔阳郡B.豫章郡

C.松滋郡

D.庐陵郡

85.江西最古老的家训是(C)A.梁氏《谱诫》B.陈氏《义门家范十二则》

C.陈氏《家法》

D.衷氏《诫约》

86.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D)所。

A.54B.75C.79

D.82

87.在中国地图学上首创图例标志的是(A)A.朱思本 B.罗洪先C.裴秀D.利玛窦

88.江西“讼风”最盛的时期是在(B)A.唐宋B.宋明C.元明

D.明清

88.明清时期在(A)流行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民谚? A.湖广B.四川C.中原

D.京津

89.明嘉靖后,江西民间戏剧的代表是(A)A.饶河戏B.弋阳腔

C.采茶戏

D.花灯戏

89.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B)生存文化 A.史前民众B.原始社会民众

C.奴隶社会民众

D.封建社会民众

90.要求南丰人“传傩以靖妖氛”的人是(B)A.陶渊明B.吴芮

C.徐孺子

D.许真君

91.明代江西在北京的会馆有(B)所。A.10B.14C.41D.45 92.被公认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B)A.苏轼B.欧阳修

C.王安石

D.杨万里

93.明代第一部茶学著作《茶谱》的作者是(A)A.宁王朱权B.解缙

C.徐渭

D.喻政

94.“傩”最早起源于(A)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春秋战国时期

95.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A)A.龙虎山B.庐山

C.云居山

D.华山

96.战国粮仓遗址位于(D)A.吉安B.南昌C.新建

D.新干

1.最晚至(?),赣地的古老方国不复存在。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5世纪

97.确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的年代是(C)年。A.1928B.1930C.1933

D.1945

98.浔阳陈崇家族创办的东佳书堂创办于(C)年间。A.唐太宗B.唐玄宗

C.唐昭宗

D.唐德宗

99.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是(A)A.晏殊 B.晏几道C.欧阳修D.姜夔

100.仙人洞下层与(B)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A.吊桶环下层 101A.陶器 B.吊桶环中层

C.吊桶环上层

D.仙人洞上层

.吊桶环遗址的一项惊世发现是(B)

B.野生稻

C.磨制技术

D.钻孔技术

102.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后,豫章群更名为(A)

B.南昌郡

C.鄱阳郡

D.庐陵郡 A.九江郡 103.安史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集中于(A)

B.赣东北和赣中

C.赣中

D.赣南

A.赣北和赣东北

A.75104.《宋史》中,有(?)江西人有传记。

B.86C.88

D.92

105.开后世诗话先河的诗学理论著作是(A)

A.《六一诗话》 B.《沧浪诗话》

C.《静志居诗话》

D.《归田诗话》 106.仙人洞下层与(B)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B.吊桶环中层

C.吊桶环上层A.吊桶环下层

D.仙人洞上层

107.被一些学者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是(C)

B.蒋士铨

C.汤显祖

D.吉安

D.李渔 A.沈璟 108.大洋洲遗址位于(B)A.泰和 B.新干C.樟树109.“傩”最早起源于(A)

B.奴隶社会A.原始社会 A.道观 A.3

C.封建社会

D.春秋战国时期

110.八大山人是(C)

B.清初江西八人文人的总称

C.朱耷D.蒋士铨

111.吴城遗址的整个面积达(B)平方千米。B.4C.5D.6

112.明嘉靖后,江西民间戏剧的代表是(A)A.饶河戏 B.弋阳腔

C.采茶戏

D.花灯戏

11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A)

B.《兴国土地法》

D.《苏维埃土地法》 A.《井冈山土地法》C.《永新土地法》 114.文苑佳话“虎溪三笑”发生在(C)A.三清山 B.龙虎山C.庐山D.云居山

115.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是(A)A.景德镇 B.樟树

C.大同

D.杭州

116.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A)

B.汤显祖

C.沈璟

D.蒋士铨

A.朱权 117.清朝的“庐陵辩论”的地点是(B)A.白鹿洞书院 A.廖均卿 A.陆学 1B.白鹭洲书院

C.鹅湖书院D.濂溪书院

118.明世宗时期得“风水状元”的江西风水师是(B)

B.廖文政

C.曾邦旻

D.曾鹤宾

119.下列哪一种学说被朝廷打入“伪学”(C)B.王学C.朱学

D.泰州学说

20.“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B)B.《还魂记》

C.《南柯梦》

D.周敦颐

D.《邯郸梦》

A.《紫钗记》121.“心学”的创立者是(C)

B.朱熹

C.陆九渊A.陆九龄 122.仙水岩崖墓遗址出现了何种音乐器材(A)

B.锣、扁鼓

C.筝、锣A.筝、扁鼓 12A.陆九龄 12A.300 12

5D..筝、三弦琴

3.“心学”的创立者是(C)B.朱熹C.陆九渊

D.周敦颐

4.角山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原始青瓷的烧造年代向前推进了(D)余年。

B.600

C.900

D.1000

.(D)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B.仙人洞遗址

C.角山遗址

D.吴城遗址

D.洪州胡氏

A.大洋洲遗址 126.江西最早也最具影响的义门是(A)A.江州陈氏B.信州李氏

C.信州俞氏 127.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的是(A)A.《禾谱》 A.夏代晚期B.《农器谱》

C.《齐民要术》

D.《农书》

128.据现有考古资料,商方化南渐至赣境地区最迟在(C)

B.商代早期

C.商代中期

D.周代早期

129.(C)的发掘再次证明,赣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殷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A.吊桶环遗址 B.中陵遗址C.吴城遗址D.大洋洲遗址

130.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B)

B.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A.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131.下列被评为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遗址是(B)

B.大洋洲遗址

C.铜岭遗址

D.仙人洞遗址

A.吴城遗址

A.赣江

A.3 B.4132.“江西”是以(A)为座标而得名的? B.长江C.湘江

D.黄河

133.吴城遗址的整个面积达(B)平方千米。C.5D.6

134.“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C)

A.王安石B.欧阳修

C.黄庭坚

D.曾巩

135.“粤户闽庭”指的是(C)A.湖南 A.徐霞客B.湖北C.江西

D.赣州

136.下列被称为元代著名地图学家的是(B)

B.朱思本

C.罗洪先

D.汪大渊

137.(A)是明清时期江西造纸业的中心。

A.广信府13B.饶州府

C.吉安府

D.铅山

8.明代第一部茶学著作《茶谱》的作者是(A)

B.解缙

C.徐渭

D.喻政

A.宁王朱权139.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140.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D)A.夷族 B.畬族C.汉族

D.百越族

141.江西最古老的家训是(C)

B.陈氏《义门家范十二则》A.梁氏《谱诫》 A.龙虎山

C.陈氏《家法》

D.衷氏《诫约》

142.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A)

B.庐山

C.云居山

D.华山

A.吉安 B.南昌143.战国粮仓遗址位于(D)C.新建

D.新干

144.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D)所。A.54B.75

C.79

D.82

145.下列诸人中,(C)有2部史书进入二十四史

A.司马迁B.班固

C.欧阳修

D.张廷玉

146.下列史书属于欧阳修独撰的是(A)A.《新五代史》 147B.《旧五代史》

C.《新唐书》

D.《旧唐书》

.“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C)

B.欧阳修

C.黄庭坚

D.曾巩 A.王安石 148.“江西填湖广”指的对象是(C)

A.粮食B.财力

C.人口

D.物资

149.明代江西私家书院有(A)所。A.164B.148C.103

D.44 150.被公认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B)A.苏轼B.欧阳修

C.王安石

D.杨万里

151.吊桶环遗址发掘的年代是(C)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19世纪末

152.朱思本的代表性著作是(A)A.《舆地图》B.《广舆图》

C.《岛夷志略》

D.《禹贡地域图》

153.角山遗址位于(D)A.新余B.上饶C.宜春

D.鹰潭

154.八一广场上“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的塔名题写者是(D)A.朱德B.周恩来

C.毛泽东

D.叶剑英

155.《十送红军》由(A)改编而来。A.《送郎歌》 B.《走船》

C.《东风吹得浪花开》

D.《五更恋郎》

156.北宋时期,江西共创办书院()所。A.30B.45C.54

D.60

157.唐代江南西道所辖州数为(C)个 A.6 B.7 C.8D.9

158.铜岭遗址开采的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B)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秦代

D.汉代

159.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D)所。

A.54B.75

C.79

D.82

160.江西采茶戏有(D)大流派。A.2B.3C.4D.5

161.采茶戏发源于(B)A.宜春B.赣南C.九江

D.抚州

162.铜岭遗址位于(A)

A.瑞昌 B.都昌

C.九江县D.修水

第五篇:三秦地域文化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鲁鹏.三秦文化的历史发源及特性 [J].兰州学刊,2011(2).(2)毛曦.自然环境与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J].唐都学刊,1997(3).(3)何金铭.三秦文化从书 [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4)臧振.文化交流与三秦兴衰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4).(5)赵吉惠.三秦文化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下载地域文化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域文化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域文化(合集五篇)

    /10)、左图是谁的雕像?(2分)  A、妈祖 (2/10)、左图神像的原型是哪里人? (2分)  B、福建湄洲 (3/10)、左图神像的诞日是什么时候?(2分)  A、农历三月二十三 (4/10)、左图......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黑龙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而使黑......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黟县地域文化调查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及过程 我主要对黟县的风俗进行了调查,一方面我从小在黟县长大对黟县的一本风俗比较了解,也切身体会了很多。另一方......

    青海地域文化

    一、 单项选择题(20个) 1、()是青海省人口最多的民族。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A、藏族B、回族C、蒙古族D、汉族 答案:D 2、青海汉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A、汉代B、唐代C、......

    江苏地域文化

    院选论文 江 苏 地 域 文 化 江苏地域文化——南京 南京作为十朝故都,文化积淀深厚,山川形势又极为大气,“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晋]张勃《吴录》记诸葛亮语),“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

    6447地域文化

    6447地域文化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最晚至(B ),赣地的古老方国不复存在。B. 公元前6世纪 2. 确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的年代是(C)年。C.193......

    6447地域文化

    6447地域文化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30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最晚至( ),赣地的古老方国不复存在。 A. 公元前5世纪B. 公元前C. 公......

    《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工业是(D)。A、电力工业 B、机械工业 C、国防科技工业 D、食品工业 2、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