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数学发展历史心得
自然科学的心得体会
听了杨立洪教授的《经济数学发展历史》,对经济数学的发展及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经济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杨立洪教授将初等数学比作树根,微积分比作树干,各种名目繁多的数学分支比作树枝,意味着各种数学分支都离不开经济数学的支撑,说明经济数学对科技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与贡献。
在经济学的三大块: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中,我的理解是,微分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条曲线中的一个点用切线来表示,这条曲线是由无数个切点组成,就将复杂的曲线简单化了,积分就是将点扩到线,从线扩到面,使曲面的面积是可以计算的,微积分的合用就可以解决非线性相关的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非线性是远远多于线性的,经过微积分的转换与运算,让非线性的问题解决变得可能。线性代数是在解决如何简化和求解线性方程,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简单的结果,概率统计是在描述一些机率的发生可以被概括,看似随机的事件多交发生后,其结果是有规律并且可以描述的,与很多杰出的历史先祖对经济数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分不开。
通过学生经济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了解到经济数学的意义与用途,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
观看《经济数学发展历史》心得体会
在《经济数学发展历史》中杨教授将经济数学的发展历史与各历史人物对经济数学的贡献作了概貌的叙述,对我了解经济数学有很大的帮助,总结如下:
经济学包含微分、积分、概率、统计及线性代数。其中微分要对函数要有一定了解,熟悉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函数的基本属性,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函数属性。积分是微分的逆过程,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积分的基本公式很重要,是进行积分运算的基础,若不能灵活运用则无法进行积分运算。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几率,统计是对事件发生几率找出规律来描述,预估总体由样本进行,分布状况从统计结果得来,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有平均值/标准差。线性代数是通过行列式进行计算的,要了解行列式的概念与化简方法,会计算行列式的值。若不是之前我对经济数学有一定的了解,这个课程听起来会很困难,因其中的公式与计算方法若不能理解则会有听不下去的感觉。借助之前的一些基础,虽然有部分内容听得似懂非懂,但经过查阅和反复听课,还是弄明白了不少知识,只有理解了才能有更深入地认识,这与杨教授在剖析这门课程的时候深入浅出是分不开的。
第二篇: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心得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心得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人云:“正人必先正己”,“教人者自教”。中学历史教师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崇高职责,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这里,我就自己的想法,初步探讨一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一、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学的基本观念。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性支点。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树立历史教育以树人为本的观念,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到重要位置,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社会使命感,学会交往、生存、创造,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把自己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程的主体、教学的依据,让历史课真正活起来。
二、丰富的历史专业学识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因此,历史教师要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及时、随时地“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学识。首先,要有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包括丰富的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国别史、专史、地区史知识。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挑选一些史学名著来研读,如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其次,要了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站在学科前沿,及时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新颖性。第三,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历史教师要广博地学习与历史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如哲学、地理、文学、美学、天文、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知识,只有这样不断吸取知识的营养,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三、精湛的历史教学技能
历史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教学技能。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知识的过去性,因此历史教师应具有比其它学科教师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语言要有准确性、形象性、趣味性、通俗性、精炼性,把语言家的用词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密、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融为一体,把模糊事理讲清晰、把枯燥道理讲生动、把深奥的事理讲通俗,让学生感知历史氛围,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水色本正白,积深自成绿”。历史教师平时应多看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欣赏情趣,以及语言驾驭力。这样,教学中才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另外,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还应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充分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影像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地再现历史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信息容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篇: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才逐渐兴盛起来。同时数学也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而数学的历史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的发展。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人是这一方面的创造者,因此人本身的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是否爱数学,是否愿为数学贡献毕生的精力。正是这主导着数学。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和所有的自然科学史一样,数学史也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数学史和数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和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明数学史具有多学科交叉与综合性强的性质。数学出现于包含著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等困难问题内。一开始,出现于贸易、土地测量及之后的天文学;今日,所有的科学都存在着值得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且数学本身亦存在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源于数学的历史。
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从历史时代的一开始,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做测量等相关计算,为了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方面的研究。数学从古至今便一直不断地延展,且与科学有丰富的相互作用,并使两者都得到好处。数学在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发现,并且直至今日都还不断地发现中。
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在数学萌芽期这一时期,数学经过漫长时间的萌芽阶段,在生产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数和形的感性知识。到了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几何学的出现成为第一个转折点,数学从此由具体的、实验的阶段,过渡到抽象的、理论的阶段,开始创立初等数学。此后又经过不断的发展和交流,最后形成了几何、算术、代数、三角等独立学科。世界上最古老的几个国家都位于大河流域:黄河流域的中国;尼罗河下游的埃及;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巴比伦国;印度河与恒河的印度。这些国家都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就必须掌握四季气候变迁的规律。
现在对于古巴比伦数学的了解主要是根据巴比伦泥版,这些数学泥版表明,巴比伦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即开始使用60进位制的记数法进行较复杂的计算了,并出现了60进位的分数,用与整数同样的法则进行计算;已经有了关于倒数、乘法、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的数表;借助于倒数表,除法常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巴比伦数学具有算术和代数的特征,几何只是表达代数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时还没有产生数学的理论。对埃及古代数学的了解,主要是根据两卷纸草书。从这两卷文献中可以看到,古埃及是采用10进位制的记数法。埃及人的数学兴趣是测量土地,几何问题多是讲度量法的,涉及到田地的面积、谷仓的容积和有关金字塔的简易计算法。但是由于这些计算法是为了解决尼罗河泛滥后土地测量和谷物分配、容量计算等日常生活中必须解决的课题而设想出来的,因此并没有出现对公式、定理、证明加以理论推导的倾向。埃及数学的一个主要用途是天文研究,也在研究天文中得到了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古希腊受到埃及、巴比伦这些文明古国的许多影响,成为欧洲最先创造文明的地区。
希腊的数学是辉煌的数学,第一个时期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结束于公元前4世纪。泰勒斯开始了命题的逻辑证明,开始了希腊伟大的数学发展。进入公元前5世纪,爱利亚学派的芝诺提出了四个关于运动的悖论,柏拉图强调几何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形式逻辑,并且把它作为证明的工具;德谟克利特把几何量看成是由许多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第二个时期自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这时的学术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里亚,因此被称为亚历山大里亚时期。这一时期有许多水平很高的数学书稿问世,并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写出了平面几何、比例论、数论、无理量论、立体几何的集大成的著作几何原本,第一次把几何学建立在演绎体系上,成为数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之后的阿基米德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和具体的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根据力学原理去探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奠定了微积分的基础。阿波罗尼写出了《圆锥
曲线》一书,成为后来研究这一问题的基础。公元一世纪的赫伦写出了使用具体数解释求积法的《测量术》等著作。二世纪的托勒密完成了到那时为止的数理天文学的集大成著作《数学汇编》,结合天文学研究三角学。三世纪丢番图著《算术》,使用简略号求解不定方程式等问题,它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仅次于《几何原本》。希腊数学中最突出的三大成就--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穷竭法和阿波罗尼的圆锥曲线论,标志着当时数学的主体部分--算术、代数、几何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
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也摧毁了希腊的文化。公元前47年,罗马人焚毁了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两个半世纪以来收集的藏书和50万份手稿竞付之一炬。
从5世纪到15世纪,数学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了东方的印度、中亚细亚、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在这1000多年时间里,数学主要是由于计算的需要,特别是由于天文学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古希腊的数学看重抽象、逻辑和理论,强调数学是认识自然的工具,重点是几何;而古代中国和印度的数学看重具体、经验和应用,强调数学是支配自然的工具,重点是算术和代数。
印度的数学也是世界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和发展起来。印度数学受婆罗门教的影响很大,此外还受希腊、中国和近东数学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国的影响。
此外,阿拉伯数学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拉伯人改进了印度的计数系统,“代数”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方程论;让几何从属于代数,不重视证明;引入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等三角函数,制作精密的三角函数表,发现平面三角与球面三角若干重要的公式,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独立出来。
在我国,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时期的测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亦有相应的提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秦汉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的出现。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魏、晋时期赵爽与刘徽的工作为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刘徽用无穷分割的方法证明了直角方锥与直角四面体的体积比恒为2:1,解决了一般立体体积的关键问题。在证明方锥、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时,刘徽为彻底解决球的体积提出了正确途径。这之后,我国数学经过像秦九邵、祖冲之、郭守敬、程大位这样的数学家
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数学事业。
在西欧的历史上,中世纪的黑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学的发展,15世纪开始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的数学得以进一步发展,15世纪的数学活动集中在算术、代数和三角方面。缪勒的名著《三角全书》是欧洲人对平面和球面三角学所作的独立于天文学的第一个系统的阐述。16世纪塔塔利亚发现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接受了负数并使用了虚数。16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是伟达,他写了许多关于三角学、代数学和几何学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分析方法入门》改进了符号,使代数学大为改观;斯蒂文创设了小数。17世纪初,对数的发明是初等数学的一大成就。1614年,耐普尔首创了对对数,1624年布里格斯引入了相当于现在的常用对数,计算方法因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至此,初等数学的主体部分--算术、代数与几何已经全部形成,并且发展成熟。
变量数学时期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量的变化及几何变换。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是解析几何、微积分、高等代数等学科。
17世纪是一个开创性的世纪。这个世纪中发生了对于数学具有重大意义的三件大事。首先是伽里略实验数学方法的出现,它表明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一种崭新的结合。其特点是在所研究的现象中,找出一些可以度量的因素,并把数学方法应用到这些量的变化规律中去。第二件大事是笛卡儿的重要著作《方法谈》及其附录《几何学》于1637年发表。它引入了运动着的一点的坐标的概念,引入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由于有了坐标,平面曲线与二元方程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由此产生了一门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学的新学科--解析几何学。这是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变量数学发展的第一个决定性步骤。第三件大事是微积分学的建立,最重要的工作是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完成的。他们认识到微分和积分实际上是一对逆运算,从而给出了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即牛顿-莱布尼兹公式。17世纪的数学,发生了许多深刻的、明显的变革。在数学的活动范围方面,数学教育扩大了,从事数学工作的人迅速增加,数学著作在较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而且建立了各种学会。在数学的传统方面,从形的研究转向了数的研究,代数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数学发展的趋势方面,开始了科学数学化的过程。最早出现的是力学的数学化,它以1687年牛顿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从三大定律出发,用数学的逻辑推理将力学定律逐个地、必然地引申出来。18世纪数学的各个学科,如三角学、解析几何学、微积分学、数论、方程论,得到快速发展。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数学成就,它就是把微积分的理论基础牢固地建立在极限的概念上。柯西于1821年在《分析教程》一书中,发展了可接受的极限理论,然后极其严格地定义了函数的连续性、导数和积分,强调了研究级数收敛性的必要,给出了正项级数的根式判别法和积分判别法。而在这一时期,非欧几何的出现,成为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非欧几何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为欧氏几何唯一地存在是天经地义的观点。它的革命思想不仅为新几何学开辟了道路,而且是20世纪相对论产生的前奏和准备。这时人们发现了与通常的欧几里得几何不同的、但也是正确的几何--非欧几何。非欧几何所导致的思想解放对现代数学和现代科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终于开始突破感官的局限而深入到自然的更深刻的本质。非欧几何的发现,黎曼和罗巴切夫斯基功不可灭,黎曼推广了空间的概念,开创了几何学一片更广阔的领域--黎曼几何学。后来,哈密顿发现了一种乘法交换律不成立的代数--四元数代数。不可交换代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为存在与一般的算术代数不同的代数是不可思议的观点。它的革命思想打开了近代代数的大门。另一方面,由于一元方程根式求解条件的探究,引进了群的概念。19世纪20~30年代,阿贝尔和伽罗瓦开创了近世代数学的研究。这时,代数学的研究对象扩大为向量、矩阵,等等,并渐渐转向代数系统结构本身的研究。19世纪还发生了第三个有深远意义的数学事件:分析的算术化。1874年威尔斯特拉斯提出了被称为“分析的算术化”的著名设想,实数系本身最先应该严格化,然后分析的所有概念应该由此数系导出。19世纪后期,由于狄德金、康托和皮亚诺的工作,这些数学基础已经建立在更简单、更基础的自然数系之上。
20世纪40~50年代,世界科学史上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即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空间技术的兴起。此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促使数学发生急剧的变化。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应用广泛、影响巨大,围绕它很自然要形成一门庞大的科学。计算机的出现更是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使数学分为了三个领域,纯粹数学,计算机数学,应用数学。现代数学虽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但是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数学的对象、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数学的不断分化,不断综合的趋势都在加强。(2)电子计算机进入数学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3)数学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并且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纯粹数学不断向纵深发展,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已经成为整个数学大厦基础。
数学出现于包含著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等困难问题内。一开始,出现于贸易、土地测量及之后的天文学;今日,所有的科学都存在着值得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且数学本身亦存在了许多的问题。牛顿和莱布尼兹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费曼发明了费曼路径积分,来用于推
理及物理的洞察,而今日的弦理论亦生成为新的数学。一些数学只和生成它的领域有关,且应用于此领域的更多问题解答。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数学亦然。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不能立刻转化或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实现这个转化。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与哈伯的合成氨法,经过几百年的不懈努力,只剩下1+1的证明,但之前命题的证明并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哈伯的合成氨法就不一样了,它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化工业的发展。但这并不能说明数学问题的解决与数学作用不大,数学起决定性作用的例子最明显的便是物理学,当物理学中有关数学的问题得以解决时,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会有很大的发展。其实不仅仅是物理学,社会中的各个方面都会牵涉到数学,数学的作用范围如此之广,这是其他的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数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化,得以发展到今天的繁荣,虽然当年诺贝尔没有为数学设奖,但一代代的数学家们前仆后继,为数学事业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们为世人呈现出了数学的美丽。历史的车轮终将还会向前,数学终将还会继续发展。
第四篇:数学经济
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和工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联盟支持,B2B内参主办的行业盛会——2018第三届全国大宗商品电商峰会上,中国网库董事长兼CEO王海波发表了主题为《中小微实体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的价值和路径》的演讲。
B2B的玩法真的已经被玩到极致了。但是最后的困惑是,如果大家都在做的时候我们会面对哪个方向,如果都做这个模式,并且都看透了,到最后真正比拼的还是经营和管理。而至于经营管理本身的执行,背后依托的一直都是互联网经济。可是对于互联网经济,又说它的红利正在消失,那么我们到底应该面对什么?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提出看数字经济将带给我们什么东西。
2016年总书记在G20峰会第一次提数字经济,那个时候我们不以为然,但是去年乌镇大会的时候,再次“以数字经济,开放共享作”为主题,我们就不得不认真思考,国家层面互联网经济可能真的很快要被数字经济替代。这个月的22号,在福州还有一次和乌镇大会平级别的中国数字峰会,这次的信息告诉我们互联网的红利消失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可能真的在逐渐消失。在整个中小企业的经营应用上面,基于流量和卖货思维的互联网经济红利正在消失,这是大家都看到的现象。
最近的拼多多以及滴滴可能让很多零售电商有点紧张,这充分说明在零售互联网思维背后或者流量背后没有永远的王者,不断的会有新的替代者。如果说互联网经济已经遇到瓶颈的,下一拨的核心又会是什么?毫无疑问,肯定是新技术应用。真正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最终都会因为新技术的应用而超越商业模式的设计。
今天我们谈B2C、B2B、谈整合、上台,更多的是商业模式。而新技术应用更多会发生在实体企业各个产业里面,我们穿的服装新技术、新材料、地毯、麦克等用的各种产品,包括苹果、大米等各个领域都充满着新技术的身影。可是新技术的专利发明又何其难,但是我们又迫切需要新技术。所以新技术本身最大的推动力目前看来真的是数字经济。现在很难有一个官方定义说什么是数字经济,但是可以肯定,互联网经济只能说是数字经济里面的一小部分。数字经济在国家层面就是推动一产和二产发展,希望从研发、生产型服务、营销、生产过程都能够数字化。数字转型不只是我们简单的大数据。
在转型的过程中一定可以看到各个产业、单品里面都会出现新技术的革命,因为这样的数字经济会倒逼各个领域都产生新技术应用。所以如果说我们在企业2B的领域要关注什么,除了关注商业模式以外,可能现在真的要关注数字经济,因为它将会对每个产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一辈子做白酒的,或者一辈子做辣椒酱的看到互联网B2B模式也想试试,其实走互联网B2B这条路比用数字经济推动新技术革命难的多,因为这个领域太多聪明人,太多想快速赚快钱的人,这也是数字经济带给整个国家,带给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个里面除了第一个带给我们新技术应用,第二个就是考虑生态。过去这些年说到生态就是大公司,比如说BAT,网库,我们思考最多的就是能否建一个生态。这种生态的背后说到底还是IT和资本的游戏。如果从整个自然界的规律来讲蚂蚁也有它的生态,无论大小。所以一个实体产业说做最好的枸杞,做最好的核桃露,在生产机床,应该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王国,都应该成为一个生态,为什么没有成为?因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流量被高度的垄断,再小的企业,就是几个人的小作坊都可能因为数字经济应用而实现自身型生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是一个小作坊,整个生产业数字经济、数字化以后,我需要的物流、供应链贷款随时可以做上链接,从意义上来说虽然是一个小作坊,但是同样这些大物流公司、金融公司、原材料提供商、教育机构都是我生态的一部分。这种生态的应用,我想起码从我们网库,我们今年几次战略会议,包括我们的智囊团,确实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数字经济将会推动下一步最大的浪潮是所有实体企业的爆发,可能不会是所有的各种新的模式。
数字经济第三个价值即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想到打车、送餐、美甲等这些共享都是消费类的,中国的服务业落后于美国,肯定不是消费服务业,而是生产型服务业。今天我们在生产型服务业的思考真的是很少。比如说我有最好的种植苹果的技术,我想20万、5万块钱转让这个技术,一年之后只有一两个,或者三五个找你转让。但是如果我能够通过数字经济、通过平台,B2B应用把我的技术共享出去,我只要一个人给五百块,可能一年会有一万个人找我咨询苹果种植技术。但是你种苹果再大也只可能种一万亩,不可能种到十万亩、一百万亩。而中国有4千万亩苹果,所以所有的技术,生产型服务领域的共享,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在数字经济里面最核心的价值。
你共享出去靠什么?流量已经被垄断,靠互联网经济只能做最小范围的传播。只有数字经济才能让生产型服务共享,要么把最好的技术共享出去,要么获得行业最好的技术。今天的数字经济发展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三点,第一个推动新技术,第二个打造生态,第三个实现生产型服务的共享,这三个应用如果是一个价值的话,路径会在哪里?相信会有N种。其中介绍一下我们网库在这个里面做的一个路径。
第一点核心的路径就是围绕一个单品开展在线供应链的数字经济的重要路径。我们要在一个服务领域做到极致,服务全行业。我想这是一个维度,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一个单品领域也做到极致,是另一个维度。这个维度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我做钢必须找到全钢都做,有没有可能只做不锈钢,只做螺纹钢。服装层面,我的成本太高,不能只做这个领域,我就做服装,要做服装的B2B,为什么不能考虑只做西服,只做羊绒衫。如果羊绒衫还是基于互联网经济的思考,基于目前B2B所谓赋能的思考的时候,确实做一个单品太难了,成本太高,获客流量成本都太大、太难。
而数字经济是让一个羊绒衫从头到尾都通过数字化参与进去,经济价值远远超过我们今天看见的,利用互联网、B2B、线上线下等。在数字经济面前互联网经济还真的是狭隘了一点。模型里面围绕一个单品怎么形成在线供应链。比如说苹果,我们在安塞县做了一个中国苹果产业网,只做苹果,首先我们解决的是让全中国苹果企业都能用苹果网采购、种苗、化肥、纸箱。中国的五千万吨苹果都用纸箱装起来大概有150个亿。我们正好在西安和一家企业做了一个中国纸箱产业网,只做纸箱。
苹果产业网,就是帮助苹果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在线采购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提供苹果的生产型服务、苹果的种植、苹果的气象服务、苹果的冷库、仓储。第三步我们做苹果的定制化销售。比如说网库,我们大概五六千人,一人买一箱有五六千箱。因为我们只对实体企业、企业内购的定制。所以带来很重要的种植,安塞的苹果大概是40万吨,过去十几年都卖1.5-1.8,我们现在其中一年做两万吨左右卖到8到10块钱一斤,挑出最好的苹果,这两万吨的利润远远超过过去的利润。我们还是搭建平台,赋能本地所有的苹果企业。现在阿克苏的苹果往全国卖,烟台的苹果往全国卖,它们都在用安塞的平台。这样我们就形成了在苹果领域数字化的运用。大家问到苹果流量怎么来,因为所有的苹果企业都在上面的时候,苹果企业采购钾肥、氮肥,当我们有中国钾肥氮产业网的时候,它是能够对应。所以从采购的在线供应链倒逼是可以让每一个单品领域实现数字化,实现自带流量。这个模型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围绕现有的特色产业。
庆安做了中国大米产业网,要搞一个大米的活动很难,但是庆安政府可以通过上千人包括副部长、中安电子等一些大量采购商在庆安搞了一次大米的产业峰会制作大米。还是大米的原材料采购,化肥,农资采购再到大米生产型服务共享以及大米的定制化销售及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我们看到县域里面,每个县域不再是一县一品,而是一县一品一产业。过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我们希望是一方水土一方产业,这样的话,一个产业养活一帮人,不再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是一个产业养活一方人的问题。
这样的平台到今天为止落户了260个县,可能在座各位您的县域都在网库里面。在这些县域希望政府有核心的信用备输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另外一点,无论你怎么做,你都永远不会比那个种大米的更懂大米,所以我们找到呼伦河大米为合作方,也一定会找一家大米的龙头企业成为平台的共同投资主导者,我们也在扮演投资者,但是从来没有提投资。我们希望实体放心,我们就是你的投资人、合伙人,我们不会搭一个平台丢下去,我们也投钱进去。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在安图县做了中国矿泉水产业网,制作矿泉水,现在有40多家矿泉水企业,我们等于在安图县打造了一个中国的网上矿泉水产业园区。这样一个矿泉水网,现在政府在安图,企业泉阳泉去年也上市了,在主板上市。我们的逻辑就是所有的矿泉水企业,一千家都可以用平台交易,999家什么都不要,你可以用,但是我们重点让钱养钱,来进行基于他产业的发展。大家会说,我是同行,我凭什么要去,因为并不要你要什么,大家在公平用平台做生意,对泉阳泉来说,他领先的不是互联网的优先权,而是他数字经济背后得到的红利,这样是很公平的,也可以数字经济,也可以像泉阳泉一样,得到这样一个机会的。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人类生活大概8万个单品,我认为可以构建这种数字化单品平台的预计在6千个左右,所以我们希望每个单品领域不仅仅有九阳和王老吉,我们更相信整个中国未来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有单品领域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每个单品领域可能都是再创新、再创业的明星。我们说创新创业不应该是大量年轻人创业,起码在我们网库集团,如果有人说想换一个环境,我都告诉他,不要找我们的公司,不要找IP公司,更不要想拿一个IP创业,你的想法你要相信无数人想过了,最好的出路是进入一家十年以上,能够在单品领域有情怀、有突破、有优势的企业把他的单品基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深度推动,可能会是最好的创业选择。我们也希望在这样一个产业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时代能够在各个单品领域和所有实体企业共同合作,我们愿意在每个单品领域都能够打造出全新的产业互联网的新模式,谢谢大家!
第五篇:历史心得
关于历史的学习心得书上说带“★”的是自渎课文,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小看对于自渎课文的学习,因为自渎课共有两大作用。其一,辅助对于某个时期的一段历史的学习。其二,可以增加对于某些历史人物的了解,拓宽知识面。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认真读。
四.对于阅读历史书的时间安排
历史的学习,我的感觉告诉我一定要看书,要一整天一整天的看,这可能有点夸张,但至少是说要拿一个长时间段来阅读,可以是一个星期天,一个下午。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很轻松的建立一个清晰的“历史模型”即是知识体系。
五.如何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知识体系?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建立一个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建立体系来说,关于时间的记忆又是重中之重。打我开始学习历史的时候,我就一直十分看重时间的学习、记忆,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只要把时间记忆下来,就会有一种心里特别塌实的感觉,而也因为这样,在历史学习中也就有了一条线索,有了这条线索,历史学习当然也会轻松许多。但记忆时间,不是只把时间记忆下来,在记忆时间时一定要把事件记清楚,这样就可以就此作为一个轴,把什么背景呀,影响呀什么的一并记下来。知识体系也就这样完善了。
六.多看书,达到对书十分熟悉
什么叫作“多看书”?并不是要整天抱着书看,而是要在该多看的时后去多看。而这个时候就是指每个段落学习的结束,和考试前,或者心情好的时候(前面两个是必须的)。而熟悉就是指一说到什么,马上就可以反映出来这个东西在书上的哪个位置,是讲了些什么。当然这就要求在看书的时候要集中精力,要充分用好自己的大脑。
七.考试前的读书方法
对于书这玩意儿,我想每个人在考试前都应该十分熟悉了,至少是想考大学的人。所以,既然书都熟悉了,那就表明线索是搞清楚了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看的过程中将东西记下来。这个问题也是历史学习的核心问题,但十分简单。历史嘛,无非就是“记”嘛,学了这么多年,我觉得记东西确实是分长期和短期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历史也是需要分长、短期记忆的,就是说在小考试前短期记忆,在大考试前形成长期记忆,而这种长期记忆当然是由短期记忆组成的。所以不必担心长期记忆记不住,要是短期记忆做的好的话。而小考试前,要做的就是“先全面,再重点”,全面的要记住,重点的要一字不落。到了大考试前两个星期再全面记忆一遍,最后一个星期再把重点记一遍,相信考试一定不成问题。(当然,如果做的好的话)
以上的问题就是我学习的精要,最后,还要强调一下,对于文史类课程的学习,一定要有兴趣,要肯下工夫,要舍得花费时间去记忆,刻意的去记,一页一页地、仔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