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PA学霸自己总结的会计和审计学习方法
泽稷网校-财务金融证书在线教育领导品牌
CPA会计考试经验:教材读三遍
第一遍把全书通读一遍。
在此之前,先看CPA课程。通读的时候不要求快,但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几节课,用多久学完。在学习课件之前,先预习那本预科读本。不要贪多,一带而过,也不要钻牛角尖。
在一个章节呆太久,有时候学了前面不明白,学到后面可能会恍然大悟!这个阶段不做题,只看例题,理解最好,不理解也要尽量去记,至少知道一些科目,增加减少,借贷方向,我用了2个月左右。其实最好还是要彻底弄懂例题,其实预科的不难,且那本读本编的很到位,还有习题及解析,所以基本不会有问题的。
第二遍精读。
把书上逐章逐节的细看,要大量做习题了,强化基础,推荐方法是听老师的单独录制高清网课,讲的很到位!轻一的习题是要用心反复做的!通过做题来巩固学习。难点不能跳过,如果不懂,就要去论坛发帖提问,或者自己准备好在课后去问老师,但是由于课后老师总是被“围攻”,所以你赶不及的话,还是乖乖发帖吧,效果那是一样一样的!
那如果学来学去还是不懂的话,那就放弃吧,也许本身这就是个BUG 比如继续涉入,即使出题也只是分步骤的,考最后一个小题,即使不会,影响也不大。
泽稷网校-财务金融证书在线教育领导品牌
千万不要觉得老师讲的自己都懂了,然后上课就可以不好好听,习题就可以不好好做。如果你真的懂了加深一下记忆也没有坏处,有时候上课老师讲的那么一句话没听清,可能就会断链子,影响整个的效果,有时候上课老师讲的那么一个学习小方法没听到,就可能失去了另一种思维方式。所以,学习要专注。
第三遍基础已经打牢。
那就狂做题吧!发现不会的继续巩固,听听串讲,习题班,千万别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对自己对考试没有任何好处!不懂的就去论坛提问吧!老师的答疑很给力的!
CPA考试审计高效率做题策略
1、尽量一次到位,不要修改。我做模拟的时候发现,如果我能连着做下去,不回头改前面的数字,时间一般都是够用的。但如果做着做着发现前面错了,倒回去改,那就往往来不及做完了。
其实这个考试并没有要求达到“不假思索”的程度,稍微想一想的时间还是有的(当然不能苦思冥想),所以没必要为了争取时间而直接下笔,那样很容易漏看条件或是掉进陷阱里。对于一些前后有关联的题目,最好还是把题目前后都看清楚了,关系理顺了再做。
2、能心算的尽量心算,少用计算器。可能很多人都发现,现在我们越来越依赖计算器了,泽稷网校-财务金融证书在线教育领导品牌
好像不用计算器心里就不踏实,生怕自己算错,所以什么都要敲一遍才放心。
但是把计算器拿起来,敲按钮,再放下去的动作本身就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比如一个简单的加减计算,用心算一秒钟就算出来了,用计算器也许三、四秒都搞不定,这就是非增值成本。注会很多考试计算量都很大,一份卷子要算几百个数字,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3、笔帽不要倒扣在笔端。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把笔帽倒扣在笔端,因为这样不容易弄丢,而且笔不会在桌上滚动。但是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笔帽摘掉了,发现笔居然变轻了,写字也快了一些,轻松了一些。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笔帽本身并没什么分量,最多几克吧,但是我们的手是很敏感的,一点点分量也能影响到它的速度和体力。所以如果有人跟我习惯一样的,不妨也试一试,看看这样是不是能写得更轻松一些。
第二篇:cpa审计学习总结
一、整体上来说,审计讲的就是一个过程问题,即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实务中应该如何做以使其审计过程合理合法,而达到免于担责。所以理解整个审计流程很重要,整体上理解审计流程后,才晓得整本书的重点是什么,应该去背诵什么。宝宝,我觉得审计科目考试要点就在于审计的原理和过程,而对销售、生产或是采购等等具体循环的考察倒在其次。
二、审计这本书黑多内容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所以感觉黑多地方说的模模糊糊,不知道其讲的啥。我觉得宝宝可以不在意这些,只要感觉其阐述不清的地方应该都不会考的。
三、复习审计的要点在于理解加背诵,重点背诵的主要有三个地方:
一是各章主要概念及其区别,宝宝一定要理解加背诵。这个有点像复习期末考试一样,其实审计很多考的就是记忆简答题。二,最重要章节有十三章、十四章、二十五章、二十六章和二十七章: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完成审计工作、审计报告和特殊审计领域。另外,第十五、十七章销售和收款循环、生产和存货循环也比较重要。
三是要把几种意见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审阅报告的标准格式内容记忆。
第三篇:CPA会计金融资产复习总结
《会计》 总结一C2 金融资产
一.考情分析
本章近三年考试的主要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考核点是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期末计量等核算问题;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确定、利息调整的确定和摊销、处置金融资产核算问题。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和综合题中,往往与有关考点结合涉及的跨章节内容。
二.金融资产分类
分为四类;第一类不能与后三类相互重分类,后三类不得随意相互重分类,第二类与第四类一定条件下可相互重分类。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一类)
第一.内容概述
1.包括两类(交、指定为),均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2.划分为“交”的条件(3个,满足其一即可):
a.持有目的上为近期出售或回购 b.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管理
c.属于非套期工具的衍生金融工具(投机工具)
3.指定条件(2个,满足其一):
a.该指定可消除或减少会计上不一致情况
b.已有书面文件正式载明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评价、报告
第二.会计处理
1.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记入二级科目“成本”;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价款中包含应收股利或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
2.后续计量: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息确认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处置日:一方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确认投资收益;另一方面结转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债券,第二类)
第一.定义与判定
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1.意图判定(不具意图的情况,3项)
(1)持有期限不确定;
(2)非“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情
况变化时将出售
(3)发行方可以低于摊余成本金额清偿(不同于“赎回”)或投资方有权要求
发行方赎回(注:发行方可赎回不影响持有至到期意图)
2.能力判定:(1)有足够财务资源持续支持;(2)无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等)
第二.会计处理
1.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价款中包含应收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涉及科目:按面值计入二级科目“成本”,考虑支付价款(即
公允价值)及交易费用确认的入账金额与面值间差额计入二级科目“利息调整”)
2.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1)持有期间利息区分“分期付息”与“一次还本付息”
(2)分期付息时,分期确认票面利息进“应收利息”,“投资收益”金额对应实际利息,差额进“利息调整”
(3)一次还本付息时,确认各期利息进“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处置
(1)将尚未到期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视其金额若较大(≥10%),应立即将剩余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及以后两个完整会计不得转回(包括此后新购入债券不得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出售会计处理时差额计“投资收益
五.贷款及应收款项(第三类,次要)
第一.定义: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第二.会计处理
1.初始计量:按发放贷款本金及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分别计入二级科目“本金”和“利息调整”。
2.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1)利息处理:确认利息时,合同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实际利息计入“利息收入”(比照“投资收益”),差额计入“利息调整”
(2)提取减值准备:持有期间发生资产减值,贷“贷款损失准备”;同时将“贷款—本金”转入“贷款—已减值”;此后收到利息时,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贷记成本;确认“利息收入”时先冲减损失准备
六.可供出售金融自产(第四类)
第一.定义:指指定为第四类金融资产或除前三类以外的金融资产。(2个角度)第二.会计处理:
1.初始计量:同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交易费用一并计入初始入帐金额(如为债券,记“利息调整“)
2.后续计量:(以债券为例)持有期间利息区分票面利息、实际利息处理,差额记“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处理类似第一类,但不计入当期损益,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处置:类似第一类,相应是结转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七.金融资产减值(除第一类以外的其他三类金融资产)
第一.减值判断条件(2项)
1.债务人处于各种财务困难状况
2.对于权益性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20%)或非暂时性下跌
(加注:债务人或金融资产发行方信用等级下降本身不足以说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对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本身也不足以说明其发生减值。需结合条件进一步判断)
第二.减值损失处理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处理(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1)采用实际利率折现与摊余成本比较确定减值金额
(2)单项或组合减值测试(p46)
(3)已计提减值准备相关资产价值恢复,应转回相应减值准备,但转回后资产账面价值不得超过假定未减值时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4)确认减值损失后相关利息收入要继续确认;利息收入仍采用实际利率计算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处理
(1)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要抓住“公允价值下跌≥20%或非暂时”,区分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还是作为发生减值处理)
(2)判断发生减值后,首先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损失全部转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再对现时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引起减值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3)已减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恢复时,要区分债务工具与权益工具分别处理:
a.对债务工具价值恢复,作相反分录将原确认减值损失转入当期损益
b.对权益工具价值恢复,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计入所有者权益(即不得转回减值准备,按正常公允价值变动处理)
第四篇:CPA会计固定资产复习总结
《会计》 总结三C5 固定资产
考情分析
本章近三年考试的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计算及账务处理题和综合题涉及本章的主要是跨章节内容。其客观性题目考点是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和折旧计算,固定资产处置以及有关计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和综合题中的主要是,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固定资产的交易、债务重组中以固定资产抵债、资产减值、合并会计报表有关固定资产的抵销等。
一.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一.确认须满足固定资产特征及资产确认条件,特征(3个):
为生产、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超过一个会计;有形资产 第二.初始计量(分别取得方式处理)
总体原则:按照成本计量;成本包括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一切合理、必要支出
1.外购(注意购置后是否需要安装)
(1)外购成本包括价款、相关税费、必要运输费、装卸费及安装费用等(加注:注意看清题目,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不抵扣)
(2)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分期(一般3年)付款,其成本以购买价款现值为基础确定(按现值确认成本与“长期应付款”间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期转入成本或财务费用)
2.自行建造
(1)自营建造(3个问题,第一个重要)
a.工程物资盘盈或盘亏(报废、毁损)处理:
①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冲减或增加在建工程②此后一律计入营业外收支 b.单位或单项工程报废毁损处理:
①达状态前净损失一律计入营业外支出
②达状态后,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否则计入营业外支出;但由于非常原因(自然灾害等)所致损失,一律计入营业外收支
c.①达状态前联合负荷试车净支出计入在建工程;②形成产品其成本计入在建工程,产品销售或转库存时按实际或估计售价冲减在建工程
(2)出包建造
a.其成本基本由建造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和待摊支出组成 b.待摊支出是出包建造核算中特点
某工程应分配待摊支出=该工程前三项支出加和×待摊支出分配率
3.其他方式取得
注意盘盈取得固定资产要先通过“以前损益调整”处理
(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
4.两个特殊问题
(1)预计弃置费用处理(07新准则亮点)
按弃置费用现值确认预计负债并计入资产成本;期末按预计负债摊余成本以实际利率法贷记预计负债,同时计入成本或财务费用
(2)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准备(了解)
①提取时借“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贷“盈余公积—专项储备”
②使用时根据用途,借“固定资产”或“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③同时,借“盈余公积—专项储备”,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且结转金额以已提储备金额为限
二.后续计量
第一.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范围
(1)空间范围
只有3类固定资产不提折旧: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 ②单独入账土地
③持有待售(加注:融资租入固产应比照自有固产计提折旧)
(2)时间范围
a.一般规定:当月增加下月开始计提,当月减少下月停止计提
b.特殊情况:
①购建固定资产达预定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先按估价入账并计提折旧,取得决算值后调整入账价值重新计算折旧,已提折旧不追溯处理(会计估计更正)②固定资产季节性停用、大修理、改扩建等,凡未转入“在建工程”一般仍计提折旧(除定期大修理),若转入停止计提折旧
(3)折旧方法:
注意年数总和法中若从某中间开始折旧,注意折旧的分段处理 第二.发生后续支出
1.资本化支出
(1)相关支出是否资本化依据资产确认条件判断
(2)后续支出涉及替换原固定资产组成部分且符合资本化条件则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同时扣除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剔除所含折旧)(重点)
(3)装修支出处理(了解):装修支出通常在“固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核算;装修应与原固产分开单独计提折旧,以两次装修间隔为折旧年限
2.费用化支出
与固产有关修理费用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应予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加注:生产车间发生固产费用化修理费用也计入“管理费用”)
三.固产处置
第一.固产终止确认条件(2个,了解)
①处于处置状态 ②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第二.持有待售(07新准则亮点)
1.持有待售确认条件(同时满足,3个)
(1)就处置作出决议(2)已签订不可撤销转让协议(3)该转让一年内完成2.会计处理
(1)按公允价值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金额调整预计净残值(不得超过账面价值),若调整后预计净残值低于账面价值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2)划分为持有待售后不计提折旧(3)报表中应予披露
3.确认条件变动时重新划分
不再满足确认条件时应停止划分为持有待售,按“假设未划分为持有待售其账面原价考虑折旧、减值等调整后金额”与“可回收金额”孰低计量
《会计》 总结四C6 无形资产
考情分析
本章近三年考试的主要题型,是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核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处置无形资产的核算等问题。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和综合题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无形资产的交易、债务重组中涉及以无形资产抵债、会计差错的更正涉及无形资产的核算,合并报表中也可能涉及无形资产的抵销问题。
一. 确认与初始计量
第一.无形资产确认
1.特征(4个):①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②没有实物形态 ③可辨认 ④非货币性
2.典型非无形资产列举:商誉、内部产生品牌、客户关系或HR
第二.初始计量
总体原则:成本包括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各种支出(2类不包括:①为引入新产品发生广告宣传等间接费用 ②达预定用途后发生)
1.土地使用权的处理(根据不同用途不同处理,4种)
(1)一般作“无形资产”
(2)改变用途用于出租或增值作“投资性房地产”
(3)外购建筑若可分配确定土地价款单独确认无形资产;否则作“固定资产“
(4)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外售房屋,土地使用权计入房屋成本作为“存货”
2.内部研究开发处理((1)研究支出一律计入“管理费用
(2)开发支出若符合资本化计入成本,不符合条件计入“管理费用”(看清题意)
(3)若研究阶段、开发阶段无法区分则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4)账户为“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二. 后续计量
第一.使用寿命估计
1.总体原则:区分有“限使用寿命”与“使用寿命不确定”两类无形资产,分别进行摊销和不进行摊销
2.使用寿命确定:
(1)按预计使用期限与合同或法定权利期限两者较短者为使用寿命
(2)无明确合同或法定权利期限且确实无法确定则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
(3)终了应对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复核,发生变化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第二.有限使用寿命无形资产
1.当月增加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无形资产当月停止摊销
2.残值处理
(1)一般无残值,若“有第三方承诺寿命结束购买”或“从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且寿命结束时市场存在”则认为有残值
(2)每年残值复核若高于账面价值停止摊销,至残值低于账面价值开始摊销
3.账户处理
(1)“谁受益谁负担”原则
(2)商标权摊销额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商标权”
第三.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
1.不需要摊销
2.应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作资产减值处理
三. 处置
第一.出售
涉及营业税;出售损益记营业外收入(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损失)第二.出租
计“其他业务收入“,摊销结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记“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五篇:500名学霸的总结的经典学习方法
500名学霸的总结的经典学习方法
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习的方法,无外乎具备以下五法宝: 都有一个错题本;都有一个好题本;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 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五、作业管理―要自律
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6、独立作业忌抄袭。
六、错题管理――常反思
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七、难题管理——会溯源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八、考试管理――抓重点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项目。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用纸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点。――考前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