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传统体育课后感
民族传统体育课后感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就其项目分类来说,我个人认为到民族传统体育可拆分为“民族传统”和“体育”两个概念来分析。
首先“民族传统”,顾名思义。民族,明显带有很强的地域性质。事实上,从狭义上看,民族可以理解为一个民族,而从广义上讲,民族却可以解释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可以算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可以算一个团体,一个世界也可以算一个团体。一个团体有自己独有的体育运动。小到一个少数民族的某项活动,如风筝、空竹等;大到世界一体的活动,如篮球、足球等。至于传统,则更加容易理解。传统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经验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它的相对面是现代,即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简单的说传统即是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的一类事物。
传统的概念明白之后,民族传统这个词组的概念变显而易见了。简单的说,民族传统即一个团体范围内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一类事物。
其次“体育”。体育一次目前有两种较有支持性的释义:(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2)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打球等各种项目。
究其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体育它是一种以人为参与体的各类相关活动的总称。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我把它理解为带有强烈地域性质的并有一定历史传承的以人为参与体的各类相关活动的总称。
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释义不一定正确,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我之所以给他这样一个释义,那是因为,这是自己挖掘有关这门课程知识后,得到的属于自己的认识,它对以后我继续学习这门课程有巨大帮助。
他甚至对我现如今经常参与的一些体育项目的认识上有莫大的启发和开拓。
学习过这门课程之后,我学习到了不可或缺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指引我,帮助我更好的学习某项运动。
就拿我的专项来说,武术。武术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运动,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我或多或少的有一种自豪感和亲切感,这种自豪感情切感来源于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对于体育的分类和释义上。而这种自豪感和情切感激发了我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还有学习的欲望。
除此之外,我更能领会武术所包含的传承、攻防和和其中所沉淀的民族情感。虽然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没有细说某一项体育运动,但它对学习某项体育运动的引导性是无可比拟、不可或缺的。这是路标与人,雷达与战斗机的关系。
如果要问,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之后的收获。那么除了这门课程的引导之外,我不得不说另外一个收获,那边是“观”。
这个“观”是一种对整个体育项目的“观”。就比如我站在世界地图前整个世界都被一览无遗,每个国家都尽收眼底。
可以说这个“观”便是我在体育项目分类上的认识的一种巨大拓展,它极大的拓展了我对体育的视野。
而且也就是这种视野的拓展,让我有一种渺小的感觉。人常说学的越多无知的越可怕。在体育方面视野的拓展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强烈不足,也让我更有奋进的欲望,同时这个视野的拓展无疑还给了我一个不局限于单个体育项目的学习方向。
学习了民族传统体育之后,我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曾经那群在教室门前玩踢毽子的孩子们,曾经那些在操场上把足球当篮球使得孩子们,曾经那些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回家的路上比赛跑的孩子们。。。
这些遐想或者说是回忆让我对民族传统体育有一份不一样的感动。而这种奇妙的感觉却又是拜“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所赐。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动或者说是遐想,是因为在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这门学科之后,我突然对自己儿时所参加的一些被戏称为“游戏”的运动项目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如今已是大三,很快就要毕业,作为一个师范生,我很快将面临着作为一个体育老师的挑战。而民族传统体育这门课程给予我的那些遐想是作为一个体育老师所需要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将来,我的学生或许就是那些踢毽子的孩子们。他们对于某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如此的喜爱,如此的执着。而我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之后脑中所想象出的画面将帮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它让我和那些孩子拥有共同语言,让我融入到那些孩子的世界中,让我成为他们的朋友或者说是以朋友的身份引导他们,带动他们。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门好的学科,它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体育,它从另一个方面在现了体育。以至于让我们重新的审视了那些以前自己所熟悉体育运动项目,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新鲜事物。虽然体育还是体育,但我们看体育的角度已经变了,变得更加完善,看的也更加透彻。
人说,当一种好的新鲜事物出现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学着去适应或者学习他。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对于现如今的我们算是新鲜事物的话,那么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之后的一些感想,有粗糙,望老师见谅!
第二篇:民族传统体育
浅谈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
肖安堂 汤 龙
(建始县红岩民族小学
湖北 建始 44530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在广袤的、差异性的土地上生存者56个民族,发展了56种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蕴藏着丰厚的民族传统体育瑰宝。就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恩施州而言,被挖掘整理出来的就有舞狮舞龙、抢花炮、打陀螺、爬坡杆、抛绣球、赛龙
[1]舟、踩高跷、跳皮筋、踢毽子、大象拔河、拔腰带、排排坐、棉花球、树球等,还有一些未被挖掘整理的少数民族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场地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和普及,要求游戏者积极地、有创造性的参与,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不仅可充实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更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此,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本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资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它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现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民族教育性强、有着较高的趣味性和竞技性等特点。其游戏内容从走跑类到跳跃类、从投掷类到攀爬类、从平衡类到益智类,从体能类到棋牌类,从速度类到耐力类、从力量类到柔韧协调类,非常丰富。
1、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特点。在游戏形式上:有的游戏只需要用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如花样跳绳、花毽、大象拔河、拔腰带踩高跷、五子棋等;有的只需要两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相互配合就可以游戏,如拔河、抢花炮、排排坐、舞狮舞龙、棉花球等;在选择玩具器材方面:有很多项目可以自制和利用废旧物代替,如毽子就可利用快餐面袋制作,抢花炮所有的花炮也可以用废弃的铁丝做成圈或者直接用透明胶的内圈代替,其制作起来即方便又环保,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游戏。
2、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例如侗族的抢花炮运动,每当到抢花炮的日子里,侗乡男女老少都会着节日的盛装,天还没有亮就争先恐后的跑要岩坪,目的是为本村寨加油助威,有的姑娘目的是为了找抢花炮的勇敢者做自己的如意郎君。当时侗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诗“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中称[2]英豪。”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浓厚历史人文气息的体现。
3、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教育性。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民族信仰、经济、心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影响,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如佛教的“虚极静笃,悟于自身”和道教的“阴阳变化,太极之理”等思想就渗透到了武术、太极拳、导引养生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游[3]戏之中。因此,每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者游戏都蕴含着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由于原始教育没有书和纸,我们就只能从原始的体育游戏和运动中,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去体验,去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要求游戏者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参与,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好模仿、好游戏的特点。其趣味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小学体育活动中,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自发地、自主的学习。
二、在小学开展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意义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们要“倡导
[4]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现今的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本国本民族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并把它作为本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恩施作为古老而年轻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浓厚的趣味性.它即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简单易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合理利用这种健康向上,具有浓郁民族意蕴的体育形式,引导小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小学生创新能力,促使小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小学体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开展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可行性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博大的知识容量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纵观学校体育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千篇一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性不大,兴趣附属于动作练习,干扰了孩子们愉快的体验。恩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游戏娱乐性强,动作发展全面,内容丰富、学生易学喜玩,而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易于普及,家长也会指导,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社会基础,有利于游戏的持久开展;游戏的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结伴游戏,不受时间、空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弥补了体育器材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缺陷。
四、对恩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改造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体系结构,建
[5]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强调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6]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从古至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为本”的需要。恩施地处武陵山脉,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非常丰富。为此,对恩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创造并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展现本地区本民族的个性风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而且能更好地为学生的三维健康观服务。
案例一: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棉花球。棉花球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保留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曾是贫困山区学生生活中最主要也是最普及的球类活动.传统的土家棉花球运动没有场地、人数限制,双方在奔跑中传,抢球,力争将球控制在本方队员手中。后经过挖掘整理,逐渐形成了以手脚运动为基础,以控制球和支配球为主要争夺手段,以扣篮为中心,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以投球或扣球得分为最终目的的攻守对抗性竞赛运动。在各种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技术战术动作,其健身观赏价值可以和篮球媲美。在日常教学训练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学生自创的“快板球”、“空中飞人”、“背飞”等技术动作。案例二:毽球的妙用。毽球,也称网毽,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健身运动。它是从踢毽子游戏逐步发展而来,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和隋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运动方法来看,踢毽子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简便易制,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踢法也变换无穷。它可不受时间、空间、天气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规定时间、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室内室外进行。常见的基本技术有,盘、拐、绷、磕、抹子等;其玩法也非常多,它既可以单人踢、多人踢,也可以表演,还可以进行隔网对抗比赛。更有一线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毽子和乒乓球拍相结合,采用羽毛球的打法,发明出“板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到毽球的无穷魅力,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明新的玩法。
案例三: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广泛流传的棋艺游戏——争王棋。争王棋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境县土家族聚居地区的少年儿童十分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棋类游戏之一。其棋盘由两个同心圆、三个家、一个三角形、一个“王位”、一个厕所、一个水井和一个平坝组成,共计35个行棋点。如果正常行棋,38步棋即可登上“王位”。争王棋的比赛方法:由三人同时对奕,一人为东,代号一四七;另一人为南,代号二五八;第三人为西,代号三六九。三人在正式行棋前,每人各找一颗走子,放在家门前行棋点上,另找三颗出子拿在手中,作为行棋猜子时任意出子之用。采取三人同时暗出自己手中的棋子,在计算三人所出之和来判断哪个人先行,然后依次重复这个步骤进行,直到有一人走上“王位”宝座。像此类棋艺游戏,制作工艺简单,三五成群,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特别适合因天气状况,无法在室外上课时在室内开展。这样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丰富了室内教学资源。
五、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
1、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游戏内容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项目穿插进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的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如在小学一至三年级体育课中,我们挖掘整理了打陀螺、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跳皮筋等游戏内容,而在四至六年级体育课中,我们引进了一些具有挑战性而且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抢花炮、武术、高脚竞速、棉花球、树球、三人板鞋等项目,以游戏形式开展,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气候情况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恩施气候四季分明,并伴有梅雨季节。以往在雨天由于缺乏游戏内容体育课大多改为自修或下象棋、讲故事等来应付,而引进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后,在雨天上体育课时同样让学生开心、愉快,并且能学到体育知识。如雨天室内课,可安排学生做室内体操、凳上徒手操、玩徒手游戏、下成三棋、争王棋、摸高等练习,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春冬季节,天气寒冷,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我们安排了一些趣味性强但运动量不是很大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滚铁环、打陀螺、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拔腰带等项目。
3、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运动量,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课前:我们选择诸如徒手操、大渔网、叫数报团、贴膏药等以热身为主,运动量较小的游戏活动;课中:我们将剧烈的游戏活动与体育项目相结合,开展如壮族的三人板鞋、土家族的押加及综合趣味类的爬杆、两人三足走、毽球、抽陀螺等易于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又有较大运动负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后:我们配以轻音乐,做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全身的有氧操或民族健身操。这样我们就可达到课前活动身心各个关节,提高学生注意力,课时有相应的运动量,课后能充分放松,学生整堂课都在一个宽松、欢快的环境下学习娱乐的目的。
4、根据恩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类别,合理有效地安排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队列类游戏:块块集合、开火车、一切行动听指挥、红绿灯等;奔跑类游戏:丢手帕、贴膏药、老鹰捉小鸡、割麦子、三人板鞋、踩高跷等;跳跃类游戏:跳山羊、跳房子、跳皮筋、跳绳等;投掷类:投物掷准、投沙包、移动节抛物、打龙尾等;球类游戏棉花球、树球、板球、毽球等;棋牌类:五子棋、成三棋、对角棋、争王棋等;综合类游戏:抢花炮、打陀螺、舞狮舞龙、爬坡杆、过云梯、排排坐等。这些游戏项目每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每个都能不同程度的运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个都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乐趣。为此,合理有效地把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贯穿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智育、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5、引入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应注意安全教育
我们在引入恩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教育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大多数游戏项目教学内容简单易学,危险性较小,但也有几个内容,如三人板鞋、抢花炮、棉花球、爬坡杆等,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性。在参与棉花球和抢花炮运动时,我们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平时加强技术战术配合练习及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王光炎.对鄂西地区旅游开发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42 [2] 中国式橄榄球—抢花炮运动[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4220.htm [3] 徐万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J].宁夏社会科学.2003.5 [4] 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国家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R].2000 [5]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M].1999.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7:1 [7] 季浏,汪晓赞主编.小学体育新课程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8] 张选惠主编.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9] 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0] 蒋雪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几点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5).
第三篇:20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011-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T)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01年9月10日至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竞赛项目包括独竹漂、板鞋竞速、陀螺、高脚竞速等16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贵阳市金阳新区的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为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主会场。该系列第一组邮票内容基本表现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运动项目,第二组主要表现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开展的项目。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脚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的比赛。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陀螺是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为“干乐”,北方叫做“冰尜”。形状略像海螺,多用于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有的用铁皮制成,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又称“竹马”,是一项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脚踏蹬,在田径场上的比赛。
2011-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全 套 数】:4枚 【发行日期】:2011-9-10 【 规 格 】:40mm×30mm 【齿孔度数】:13度
【 暗 记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殷会利、牧婧 【 版 别 】:影写版 【印 刷 厂】:北京邮票厂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为配合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拟安排发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邮票第二组。该系列第一组邮票内容基本表现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运动项目。第二组拟主要表现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开展的项目,包括独竹漂、板鞋竞速和陀螺等。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脚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
陀螺是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为“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儿童玩具,形状略像海螺,多用于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有的用铁皮制成,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第四篇:民族传统体育游戏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
顶罐走
用头顶水罐是朝鲜族妇女生活中一种习俗。顶罐走既是一种民俗展示,也是一种负重竞走。游戏时可用象征物体代替水罐。
雪地走
相传满族妇女在雪地走为了不湿鞋,把鞋底垫起一定的高度,久之就穿着这样的鞋走路,每逢节日,人们就用这种形式别有民族风趣的“雪地走”比赛。类似竞走,赛速度,赛耐力,比赛距离根据对象而定。
走矮子
蹲着走路叫“走矮子”,是古代戏班子里武丑常表演的动作。孩子们作为一种游戏学练走矮子,还比赛看谁蹲得低,走得远,说明腿力好,为了走得稳走得远,孩子们还自创很多动作,如边走,双臂边前举、上举,胸前抱肘,扶胯或背手等很多花样。
踩马夹走
水族男童喜欢玩踩马夹,这种游戏活动雨后地面泥泞、行走不便时进行。马夹的制作简单,形似“高跷”,两根直木棍长至肩下,距下端30厘米处,在圆木棍的两侧削切两个凹槽,再将两根约20厘米长的短木棒,在一端破开,分别横夹住长棍的凹槽,并用铁丝或麻绳系牢,一副马夹便制成。游戏时两手握木棍上端,两脚踏在短棒上即可行走。
学踩高跷走
踩高跷是我国流传已久、难度较高的民间游戏,每逢年节,庙会都有大人表演。孩子们效仿大人学踩高跷,利用一定难度的棍木或罐子,并在木或罐子上系一条松紧的带子,把脚穿在带子下面踩着小罐子就走起来。开始站立不稳,还需手扶墙或木棍帮助,熟练后,不但能走还能舞动、转圈等。
踩铁锹走
孩子们跟随大人下田去劳动,自找乐趣,玩的开心。两把铁锹立起来,两手分别抓住把端,两脚依次往铁锹上一站,有的两脚蹬地一下子跳上,就一步一步地往前移动,还可比赛看谁走得稳,走得远。
走石过河
将几块转头和石块搬放在河中当作过河桥,是小孩子们仿效大人过河时的方法作为游戏玩耍。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踏着石头走,怕的是一不小心两脚落在水里。在旁围观的孩子,又喊又笑,还拍手助兴。
踩高跷
这是流传民间的娱乐活动。高跷的高度以游戏者实际水平而定。娱乐时,把双脚踩在可落脚的木棍上,在锣鼓等乐器的伴奏下,时而进退,时而跳起,时而旋转。不仅行走自如,而且还能进行各种谐趣的技巧表演。
踩绳走 踩绳走是一种花样走路的游戏。沿着绳走直线、横着向侧走、双脚交叉走、仿蜗牛形走,或两手扶地走,走时两臂随着自然摆动或侧平举,走得又稳又有节奏。
蜈蚣上下梯
这是一种模仿性的儿童游戏。集体前后抱腰,仿效蜈蚣走路,平地走,向上、下走,既要协调步子统一,还要不散架。
棍子蜈蚣
棍子蜈蚣是模仿性游戏。排成一路纵队,两手体侧(或两腿间)同握一根棍学蜈蚣走路。
好朋友接力是排成一列横队,两手体前同握一根棍,向前走或跑均可,绕过前边一定距离,再返回,赛合作、赛速度。
搬运轮胎
小孩搬轮胎走,这是一种负重游戏。有一人搬运、二至多人搬运,走直线、走曲线,通过障碍走均可,走的距离自定。
猴子抬轿子
港、澳小孩喜欢化妆游戏模仿小动物玩耍,猴子抬轿子类似负重走,二人前后肩上担一木棍,中间盆里装上一定质量的物体,二人动作要一致,走的既要协调还要统一。
第五篇:课后感
上新思域培训机构内训课有感 南阳新思域训练培训机构是一家致力于学习世界大师智慧,实践应用并帮助更多人成功的学习机构.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培训、企业内训,拓展训练与军训,及连锁超市、便利店与管理咨询的专业咨询.新思域训练培训机构总经理、首席讲师、中原励志心灵导师、企业顾问马景科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可以做,有很多行业可以赚钱,但是没有哪个行业比帮助别人成功和改变命运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多年来,他先后帮助数百家企业和零售卖场业绩提升和成功蜕变。为更好的帮助别人,帮助更好多的人.他先后投资大量金钱和时间,学习世界顶尖成功人士的成功法则,曾接受过世界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老师中国大陆很多课程的多次培训,先后学习过余世维、翟鸿森、于丹、史玉柱、马云等成功人士的智慧,在不断的实践中融会贯通,总结了大量被验证有效的成功思想和方法,将之融合在自己的培训体系中,帮助了很多人重新获得了自信和成功,使很多企业业绩得以迅速提升。
通过新思域马景科老师两天的讲解让我们队销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坚定了人人可以销售的信心,提升的销售的技巧,掌握了实践性超强的销售方法,让销售变得简单,首先非常感谢马老师,并在此做些简单的分享。
一,心态第一
销售技巧培训课程,心态篇是必备的内容。岂不是大道理?是的,但不去深入的研究和琢磨,就不会理解和运用,所以说心态第一。销售上所说的心态多指你是如何看待失败和得与失,是否能够宽容失败和拒绝?销售员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如果你真正敢说拒绝算什么的话,看清楚两个字“真正”,那么你就能赢。规律就是这样,没有刻意去寻找,但很容易在某瞬间会得到找到,要是越想得到,就是偏偏不到手。
二,销售技巧
真正的武林高手,不会执着于招数。真正的销售高手,不会执着于技巧。每个客户都的性格和观点立场等都不同,再说成功经验很难复制运用,这些我们都是知道的。销售重的技巧是创意和创新。很多销售员当被一个客户拒绝之后,便怨天尤人,总在怪责自己没技巧方法去搞定客户,然后鼓不起信心和激情继续工作下去。这实在是一个不能犯的毛病,要明白,电话销售之所以每天要拨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电话,就是因为拒绝率高。面对客户拒绝,最好的技巧就是迅速地拨打下一个客户电话,不要浪费在一个客户身上,不要因为某个客户拒绝而丧失信心。客户拒绝是因为那个不是你的准客户。
三,坚持与运气
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勤奋和坚持,销售工作尤其更如此。印象中真的不少销售员跟我抱怨过说做了多久多久都没有出单,想放弃了。一个月,几个月没出单,这很正常,不能怪能力问题。销售就是在碰运气,比如说你每天在勤奋地打电话刚好遇上一个正好有需求的客户,那么就容易成交出单。四,热情
赞美恭维是讲求真实和艺术的。赞美不得体就被误为是拍马屁,那么给客户不良印象,接着后面的工作就难以开展。赞美,一定要是切合实际和现实。激情过涨,太强的抱负也是不好。因为这些人都是接受不了失败的,被洗脑后心里总是能容许成功不能宽容失败,一旦失败后经不起打击,行为吓人。五,用知识服人
不学习就是退步,而销售行业是不拒知识的,用知识去征服客户我想是销售的最高境界了。很多市场营销课程强调综合知识强,博学多闻,天文地理历史,这样就容易找到与客户共鸣的话题,容易接触客户和客户沟通。人都是这样,只服有能力或者是能力强的人,客户也是如此。每天坚持一定的时间去学习,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让客户服你。要做到这一点是很艰难的,可是困难总是能够克服和突破的。
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