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纵观中国社会,其曾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王禅哦更替的规律变化为中国社会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但西方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后迅猛发展。在其为自办主义扩张自办,采取殖民统治的时候,中国社会结束了平稳的发展与进步。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启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走向了风雨飘摇的80年。回顾中国近代史的80年,粗了我们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民族矛盾的反思之外,我个人认为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我们思想形成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时因虎门销烟而被远放伊犁的林则徐已经认识到本民族的缺陷,并亲自学习西方文化,翻译西方著作。他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这更加肯定了他敢于创新,敢于学习,敢于突破封建思想的进步思想。身为士大夫却不自持清高,不以天朝大国的姿态藐视西方世界。故我个人认为中国社会的觉醒更需要我们个人的突破和创新。
在西方的侵略下,中国士大夫中义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虽其本质目的为富强清王朝,但我们并不可抹灭其中所含的创新学习精神。如果说中国在外国的大炮下蹒跚前进,那么中国也同样在外国的逼迫下走向了学习,觉醒的时代。
腐朽破败的清王朝就像只剩下木架子的破屋子,洋务运动无法使它真正的富强。在社会矛盾的几句恶化之下,只能各国人民开始反抗,或许可以说中国人民在两千多年的王朝更替中已形成来了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能忍则忍。社会已经容纳不下他们,他们就只能打破这个社会,清王朝已经把他们逼到了忍耐的极限,他们只能选择反抗。虽然其目的非常简单只为好好的生存,但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我个人更加注重清王朝对农民思想意识上的催化作用。中国在自后风云变幻的80年中,这种思想似乎是一种动力,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这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奏响了开端。
在洋务运动之后爆发的两次弄明奇异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两次运动虽均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矛盾,思想方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他们均为农民阶层人民的思想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近代史法杖至此,清王朝以已腐败不堪。但是人民的力量正在愈演愈烈,改革也应运而生,维新变法为清王朝提出了一条出路,但我个人认为知识分子思想深处的清高与其在追求仕途中所缺乏对人民群众的了解,致使他们的变法过于急切,他们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动了整个民族积累了千年的矛盾。我们无法否定康有为等人敢于变法的勇敢,但我们也应该反思他们在实施中思考的欠缺与行为的过激。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实际,以务实的思想态度应对各种问题。
在千疮百孔的中国社会下,革命以及洋务运动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开始思索拯救民族,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奋斗一生,临终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后辈仍需努力。”我们在纪念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追悼孙中山先生时,我们无法掩饰历史的残酷,他忽略了孙中山先生先前领导的多次革命起义。在抨击历史的无情时,我们更应该反思为什么它们没有撼动那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我们在这里也有同样地缺点,也是因孤立人民群众的不足。如果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那中国的崛起不是眼睛的睁开,耳朵的运转,更应该是整个身体的跳跃,而中国的农民阶级就是那整个身体。领导者清楚地知道底层人民的渴望,但正是这种明晰使他们过于激进,我个人还是比较注重务实态度的作用。
人民总说“如果毛泽东没有出现,那中国社会会出现另外一个人来拯救中国。”我个人认为,这句话并无可厚非,我们无法排除机遇的缘故,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初步形成了挽救中华民族的思想。
而对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以及内战中为什么共产党成功。我想更重要的是党的领导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所在,他们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他们把握住人民觉醒的思想。
中国社会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受人民群众思想的影响,人民的觉醒代表着民族的觉醒,就我个人观点我认为提高我们的综合实力不仅在于经济上的繁荣,更在于人民素质的提高。
以上为我对中国近代史的简单思考,综上所述,我认为人民思想的觉醒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中国的富强更加需要全民学习来巩固。
第二篇: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和感想
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和感想
一
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思考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这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奋斗史。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华帝国的大门,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也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中国应走道路,使中国再次走上富强的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走上世界舞台,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萌发了“师夷”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中国当时只落后无知,虽然当时帝国列强打开了我国大门,使我国饱受侵略和屈辱,但也正因如此中国才看到世界的发展,为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我们尚处于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大门更开始慢慢更改了中国的社会制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中国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一条符合民心的道路。
同时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同样告诉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签订的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条约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我们的不强大,因为我们政府的无能。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我们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中国成为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猎取的对象,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强迫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先后有英、俄、法、美、德、日等十多个国家。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通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割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强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攫取和控制了在华的种种特权。不平等条约象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使得中国的政治、军事被控制,大规模的财富被掠夺,人民遭巨大的苦难,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贫穷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才彻底摆脱了不平等条约枷锁的束缚,结束了近代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以血的沉痛代价告诫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政府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到不断的富强,只有我们的强大才可以使我们免受外国列强的侵略。
二,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想与关注
纵观我们近百年的中国屈辱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他各项实力,经济实力直接决定军事实力,只有我们经济实力的强大才可以使我们免受外国的屈辱。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清朝后期由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更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紧接着由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 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虽然他们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在抵制商品输出、促进思想解放、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洋务运动同样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还有戊戌变法等都没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朝灭亡之后,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抵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并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切也都说明了一点资本主义道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也是因为当时中国国情不允许,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压迫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 产生,但是又不彻底,他们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的武装力量弱小,无法成功革命!
经济实力是发展中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也只有总经济上开始强大,带动其他方面的强大,才能让我们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饱经了 109 年战火纷争的中 国人民,终于可以过上自由和平的生活。但是久远的战争不是只能活在我们的回 忆当中,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谨记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尊自强,从此永不遭受 如此屈辱。让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第三篇: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
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
近代的历史虽早已远去,可仍然在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启示,带来了祖国由盛转衰唏嘘,带来了对腐朽王朝的痛恨,带来了对无数仁人志士的崇敬,带来了这百年沧桑间祖国的巨变。
这是一段悲剧却又精彩的历史,我们一直承受着屈辱,但先烈们却从未停下进取反抗的脚步,即使在签订《辛丑条约》时我们还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但奋斗不息的前辈们终于赢得了在密苏里号上战胜国的一席之地,毛主席的那句天安门上对新中国成立的庄严的宣告更是响彻云霄。近代史是屈辱的,却也是壮烈的。是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在绝境中奔向自立自强的英雄史。
读近代史时痛心是在所难免的:麻木的国民,支离破碎的山河,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惨案,还有那流失海外在也回不来的一件件国宝,那些埋骨他乡的可怜同胞们......再回到如今,回到我们这个独立自强的国家,真是有从地狱到天堂的升华感,感叹自己的幸运,同时更加佩服敬仰那些在困苦中为祖国倾尽心血去奋斗的人,在那个被压迫的直不起腰的国度里,却孕育出了一批顶天立地的伟人,他们是中国近代的脊梁,而我们学习了近代史,绝非为了去简单的了解那段历史,像读故事一样妄加评论,也不只是为了从中找教训吸收经验,最重要的:是去向近代伟人学习,传承流在他们骨子里的民族精神!!
中学时代的近代史课很枯燥不少同学甚至能睡倒在课本上,即使是成绩还不错的同学,也许是打心里不重视吧,但也许是填鸭课堂太枯燥单调了吧,尤其我们这些以过会考为目而匆匆赶课的理科生。不过,还是对大学的近代史课充满期待。
感觉老师应在课堂上和同学多点互动,例如谈感想,说说如果生在那个年代我们会怎么做之类的一些做法。即使内容很枯燥,一些很活泼的做法照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而活跃的课堂则可以带来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带来不错的学习效果......我期待着,期待着大学的近代史,期待着大学里对近代史跟深入透彻的了解,期待着大学里更为开放的学风和更为精彩的课堂。
近代史,我来了;近代的先贤们,希望能受到你们你们伟大光辉的照耀;全新的祖国,等我,在完成学业后像那些近代史那些先贤一样为你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第四篇: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感悟——中国近代史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反对资本主义帝国侵略的抗争史。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以史明鉴,从历史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更好的发展现代化建设。
政治上,近代史所带给我们最多的便是落后就要挨打,而落后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政治的腐败。
中国古代文明光辉灿烂,但到了鸦片战争前夕的嘉庆、道光年间,中国上层阶级卖官售爵、官商勾结,压迫剥削下层阶级,政治生活腐败糜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改革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需要更多的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和原料供应地,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了他们的目标。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系列的战争无不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政治上的没落,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方针以及官员的临阵脱逃致使当时中国最强盛的舰队覆灭。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航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还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帝国的工具,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切的痛苦无不与中国政治的腐败相关,可见政治清明与否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经济上,近代中国各阶级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中,领导阶级在赢得初步胜利之后沉迷享乐、争权夺利,内部矛盾突出,最终分崩离析,让对手有机可趁。这主要是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制止和克服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的根本任务,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对袁世凯一再妥协退让,并且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博得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这些都成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思想文化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之后,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渗透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了外国先进文化。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点,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思想子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正是因为人们在思想上的逐渐转变,才为中国以后的民主革命打下了铺垫,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埋下了隐性条件。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史中,不论是人民的屈辱史还是抗争史都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通过这些精神财富再创造属于我们现代的财富和价值。
第五篇: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慈禧到毛泽东,从李鸿章到周恩来,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从被列强踩在脚底到屹立东方„„109年,我们创造了奇迹!
大浪淘沙,千古英雄。英雄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英雄。血雨腥风,百年之间,我们的英雄历炼着,神话终于变成了不朽的篇章,如果没有民族的危机,他们到哪去施展他们满腹的雄才?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挺身而出,谁救民族于水火?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屈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谐,是建立在先人的鲜血和尸体之上的呀!当我一次次带领我的学生走近中国近代那段历史时,我发现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与认识。
第一堂课上,我曾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屈辱”,95%的同学脱口而出。中国109年的近代史主线是屈辱吗?这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误读,中国近代伴随着屈辱,但不是近代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抗争和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探索,才有1949年的光明,如果屈辱是主线,中国早就亡国了。
为什么要学近现代史呢?因为它和今天的历史联系得最紧密,历史的昨天能为今天的历史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学古代史呢?那是一段令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历史。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沉浸于祖先给予我们的荣耀中,看看我们的近代史,祖先创造的文明,令我们汗颜。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把中国的四大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侵略从海出而来,英国的战舰上,有中国的指南针,英国的大炮装着中国的火药,最终的和约是在纸上签订(中国的造纸术)。中国人不该反思吗?我们祖先的发明,我们都发挥作用了吗?我们愧对于我们的祖先,拿着老祖先的东西四处炫耀,而不敢直面中国近代那段历史。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中国近代最终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因为改革太艰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后人颇多指责,认为步伐太慢,实际上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洋务派那些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最前端,“中体西用”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不保留中体,西用也难以引入中国,正是在中体的掩护下,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刺痛了中国人,维新志士以知识分子极大的热情与勇气,奔走呼告变法图强,进而直接投入到改良中国的政治运动中。维新派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道路,必然要反传统,然而不能直接打出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康有为把孔子打扮一番,说他是改革的先锋,借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利用传统反传统,反映出中国改革的不易。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鉴于中国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迫切希望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的现状,这种急切的心理使维新派的改革大刀阔斧,以致迅速失败。既使没有后来慈禧发动的戊戌政变,维新变法的失败也是注定的,改革力度太大,树敌过多,反对浪潮一波接一波。
中国近代需要快速变革,然而人们的心理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大数人的选择最终也成为历史的选择。
走近中国近代,用心去体味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思考与反思。我以为学习历史主要不在于记住了一些史实,当然这是必要的,但在进入大学后,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历史感,如何去感怀历史,诠释历史。如果不用心去感悟,我们对历史就不会深切的感受,我们就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事实上,我们更应是历史的倾听者,创造者、见证者、诠释者、传承者。
让我们铭记中国近代那段历史,跟随着探索者的足迹继续前行,曾经创造了奇迹的中国人民,未来将创造新的奇迹。我们期待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