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八届现代与经典》观课有感
《第十八届现代与经典》观课体会
第一次走进现代与经典,大师的课给我太多的感动。不仅注重细节。作为新老师的我受益非浅。
听王菘舟老师讲课,陶醉他营造的诗意、绿色的生态课堂境界里。他引导孩子层层理解孔子课堂的秘密、水的秘密,他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剖析,不是理性枯燥的层层解析,而是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体味,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大自然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他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做水一样的真君子,这种教学法是那样水到渠成,让在座的所有人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样娓娓到来自然亲切的教学形式,就像一缕春风,吹绿了我们听课者的心扉。
原本枯燥难懂的古文,在朱文君老师的课堂内却是欢声笑语不断。这笑声,是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这笑声,是孩子精彩纷呈的发言。肢体动作、语气语调;单音成词、四字组词,原来古文的学习没有想象中困难。通过这节课,我相信孩子们对古文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孙双金老师的那节《雾和霾》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特别是孙老师利用文本的方式给我带来不少的触动。在孙老师的课里,孙老师着重语能训练,而文本只是语能训练的一个载体而已。这或许是语文教学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蒋老师的课堂给我一种很朴实的感觉!从课题引入课文,分析人物。从文成公主遇到的困难为主线,讲解课文。同时,让学生理解什么叫民间故事,让孩子来讲故事的方式读熟课文同时也理解了课文。蒋老师,也善于启发学生,非常朴实!实实在在的教学,扎实稳重!
张祖庆老师执教的《金钱的魔力》用漫画导入,寻找文中人物的漫画形象,以及漫画式的诙谐解读都很有创意。对《百万英镑》的拓展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宗旨,用精彩片段引路,让学生对《百万英镑》及马克·吐温都充满憧憬,真正播下阅读的种子,值得所有语文老师学习,佩服!
周益民老师的这节课带着我们走进了声的世界,让我们聆听了大自然界不同的声音,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界声音的奇妙,运用美妙的声音编故事,一节课走来我真没想到声音的故事竟然可以上的如此感人、耐人寻味。对比自己的课堂我想了又想……
薛法根老师字词教学扎实、深入、技巧性很强!文章内容概括引导精当、学生领会自然!心理活动指导细致入微,学生在朗读中理解透彻!课堂中时而充满掌声、笑声,这全都归功于薛老师的幽默引导!
赵志祥老师执教的《古诗的节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平时的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吟诵古诗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今天我终于找到了如何教学的切入点了。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是我们的责任。
窦桂梅老师的课设计巧妙 精彩纷呈 妙趣横生 让我在意犹 未尽中不忍离去,不愧是压轴的大师……
两天的名师课堂演绎带给我的是一种享受。
第二篇:现代与经典观摩有感
第16届现代与经观摩有感
陈 琛
怀着兴奋的心情和满心的期待,我和汤晓丹老师老师参加了4月26--28日在深圳举行的“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来感受大师们的风采。
本次活动在深圳戏院举行,两天半的时间安排了十二堂课四个报告,感觉学习紧张而又充实。本次执教观摩课的都是来自全国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名师们所演绎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听课变成了一种享受,他们的睿智幽默,扎实的基本功和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机智让我印象深刻,学生们流利标准的口语和庞大的词汇量更让我感到震撼,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可能是我们这里的初中生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第一次观摩规模这么大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禁被这些名师们独具一格的教学魅力所折服。这其中有很多课堂是难于模仿的,大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真实,教师的个人魅力和风采让人觉得望尘莫及。
在十几位老师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丽和田湘军老师,虽然之前没有机会现场感受他们的课堂但是他们在网上的视频课已经观摩学习了很多遍,每堂课都能给人新的感觉和惊喜。林丽的神态和肢体语言都有一种西方人的感觉,她可爱的爆炸发型让人觉得很亲切,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她与学生自然而真实的谈话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营造了英语语言的学习氛围。整堂课浑然一体,这得益于她语境的创设,一条线贯穿始终。从和学生谈论自己夸张的发型开始引入本节课的生词,过渡巧妙不露痕迹。然后是带着问题浏览文章并讨论学生自己喜欢的职业,最后介绍了文章主人公一家人的职业并利用卡片将人物和相对应的工作贴在黑板上,精心的板书设计使本节课的重难点一目了然。这堂课中,学生的各种语言能力被很好的训练,因为教学设计注重语言发展的递进性。总之,她风趣而又高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田湘军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震撼,他纯正的语音和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听课老师的眼球。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be going to 这个将来时态,田老师利用information gap 引导学生对初次见面的新老师进行提问,让学生猜测老师将要给他们演唱什么歌曲,老师今年的暑假将要去哪里旅游等一系列的问题很自然的将自我介绍和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了一起。设计精致、巧妙、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每次任务要求都很清楚,并设定好时间,犹如阶梯相互依存节节升高,简笔画和课堂游戏的设计都恰到好处,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最后雅安地震这个素材的安排让学生受到了情感的教育:学会爱,学会帮助。并很自然的再一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be going to do.田老师的授课如行云流水一般,让所有的孩子们感受的是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而我们和他面对的学生一样,被他那丰富的肢体语言、优美深厚的歌声和诙谐幽默流利的话语所感染,使我们不禁因他的这种风趣的教学风格而忘记去写听课记录,睁圆眼睛张大嘴巴去欣赏这叹为观止的教学艺术。正如他的报告,快乐教,快乐学。他从教了二十多年,他拥有一颗童心,在他执教的课中,他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融入他们其中,放得开,收得住,整节课笑声不断,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如果我有这样的老师我也会乐意学,但他的个人魅力有时让人望尘莫及。走近名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我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争取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现代与经典”听课有感
“现代与经典”听课有感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18日,我们一行八人在校长的带领下,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踏进历史名城——南京。踏上南京土地的第一天,我便被这座古老而又处处散发着现代气息的城市所折服,从容的行人、优雅的环境、葱郁的高大树木……民国时期的建筑更使这座古城独有的内涵一一流露。在南京的三天,让我欣赏不够,感受不尽,品味不完......更让我开心的是有幸聆听了名师的精彩课,让我大开眼界。赵志详老师语言幽默,富有活力,带给学生听觉上的享受。在语文课堂上听到“耶”“真牛”“帅呆了”这样的词汇让人觉得课堂中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味道,同时也让人觉得语文是活泼的,可爱的,有力量的,语文不是藏在那封沉的教科书中的,不是在那些枯燥的像八股一样的文章中的。语文是有生命力的,是涌动的河流,是一缕清爽的明风。
听了薛法根老师的《雾淞》,欣赏薛老师对学生足够的等待;他在课堂上等学生读书,等学生发言,等学生写话……薛法根老师曾说过:要让学生真正得到长进,教师得有足够的耐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和耐心的等待,有时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应该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他们一样能学得很好。我们往往因为担心在他们身上会耽误时间,所以常常放弃对他们的指导与帮助,其实,课堂上对一位学生的帮助,对其他相似的同学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启迪。
亲耳聆听王崧舟老师的课,亲眼目睹王老师的课堂风采,一阵阵幸福的暖流洋溢胸中。王老师执教的《望月》,像一首诗,情深意切;似一篇散文,清新流畅;仿佛一篇童话,如沐春风……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姓语,语文课如何上出浓浓的语文味?王崧舟老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一篇短短的《望月》,无论是感悟文本内涵,还是指导写作,王老师都脚踏实地的践行人文性和工具性,没有肤浅的激情,没有功利的训练,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教语文,扎扎实实的教语文,大道至简,至爱无痕,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的最高境界吗?
第四篇: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
感悟经典 启迪思考
刘春华
4月24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这一听觉的盛宴。本次活动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各位专家的讲解可谓精彩绝伦,始终被这些教育大师的现代教育理念、经典的实践所折服,所震撼,也不断地摧打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断地拷问自己、反思自己。
思维的教学就应该从“深”入手,把学生教活、教深、教懂。探究性学习要探究,但是探究变假探究就不是可取的,显而易见的东西可以用脑子想到的,还要探究,这不变成假探究吗?真正体现数学的是简单的,朴实的美。教学的基本技能是不求全,求联,求变。
听张齐华老师的数学课是一种享受,不仅在场的听课老师有此感受,当天配合张老师上课的学生更是感觉妙不可言。张齐华老师的经典语言非常吸引人,无论是对知识的引领启发,还是对学生的鼓励赞赏,张老师都倾注满腔热情,用生动、形象、准确、富于情趣的语言,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推翻了以前的设计,重新演绎了他对这节课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一样的的设计,不一样的味道,就像一道道美味佳肴,精彩纷呈!张老师从学生画圆——用圆形物体画;用图钉、绳子、铅笔画;用圆规画。学生在画圆中体会方法的优缺点;在画圆中明确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在画圆中掌握了圆的特征„„张老师的课大气中透着精致,看似简单的教学中却有很多思维方面的拓展延伸,教学风格极具数学味,他的课堂看似平实,其实极具深度!让我望尘莫及,心里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大师不愧是大师啊!在刁京京老师的课堂上《谁偷走了西瓜(数学绘本)》这堂课以故事的形式给出,巧用印尼和立方体模型带领学生动手操作,找到偷西瓜的立方体脚印,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并且在活动中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最后故事结尾是小伙伴们帮助球把西瓜采摘回来的并不是偷,又传递了一种团结向上的友谊。其次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思考的空间、交往的空间,表达的空间和实践的空间。联系我听到的这些课,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做到了这几点。较深刻的是李保伟老师的《分数应用题复习与思考导图》中以4/5发散开来,引出分数的所有应用题类型,可谓是充分发展了写生的思考空间;在贲友林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上台交流,其他小组提问补充的形式展开,课堂上小组间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只是适时的稍加引导,学生完全处在自由的交流环境中,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时间短暂,感受至深。在清静幽雅、古色古香的大学留下我们匆匆行走的足迹,带走的却是满满的收获、喜悦与美好的回忆.现代与经典正如一场教育盛宴,不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深刻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知识外的精深博大,学习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界最为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为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目标。
第五篇: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
<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
星期日的<现代与经典>学习让我深有触动,特别是在理论上的认识,我这次印象最深的就是东南大学在宣传栏里展示的理论指导,尤其是“质问十二能否,争做三者教师”。
所谓“三者教师”就是做课堂教学的创造者、做教学过程的重组者、做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先说课堂教学的创造者。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教为主,教法单一,这样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应当大胆改革,以学定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打乱原有的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给他们学习的主动权。做到学生自己的互助交流。教学过程不应该只是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还有:一是要求老师对于自己的预设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熟记在心,便于随意的驾驭课堂;二是随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推进课堂过程;再就是别忘了课后的反思,也是我们改进课堂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我的理解是,教学过程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课堂的推进随时变化,那么,老师就应该及时的抓住这些信息,有效的实现互助提升的课堂效果。(可能理解的不够透彻,希望老师们给予指导)。
看了好多老师的反思,大家也都肯定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动表现的效应。我觉得这里教师的先期预设、课堂驾驭、教后反思也很关键。相信有了师生的互动合作,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层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