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历史的另一角落:档案文献与历史研究有感
读《历史的另一角落:档案文献与历史研究》有感
这本《历史的另一角落:档案文献与历史研究》,偶然在网络书店看到,名字与内容简介激发了我对它的阅读兴趣,故买来一看。档案与历史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所以每每看到有关二者联系的书籍,都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但是翻开书本,严谨生硬的学术语言,又使我对其敬而远之。而这本书,作者吴铭能先生不是传统的平铺直叙历史或是堆砌学术观点,而是基于很多的书信和档案,在爬梳史料之后,给我们展现的不一样的历史人物形象,他认为研究历史不能人云亦云,要自己去整理收集资料,切不可认为“琐碎的小细节”就可以忽略,而有可能它们恰恰是了解真实历史的关键。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吴铭能,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士,曾在“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清代至民国学术史,著作有《梁启超研究丛稿》、《梁扁超的古书辨伪学》等。近年主要致力于档案文献与口述历史研究,本书就是其研究成果的结集。
本书以第一手未曾公开发表的档案书信文稿为主,勾勒如梁启超、陈独秀、雷震等人的人格形象,透过这些资料的剖析解读,历史人物的魅力与神采呼之欲出,原来我们过去印象中的人物,是需要重新认识评价的。并针对台湾“二二八事件”,提出了口述档案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操作的问题。
一、你所不知道的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等。提起梁启超,不得不感慨他的一生是在负重中前行的,政治活动、办报论政、启迪民智、学术研究,他穷尽毕生心血致力于这些事业。忧国忧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遭遇挫折后愈加有韧性,这是他负重的人生的主旋律,他的名字与精神在人们的心中定格成永恒的精彩。
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梁启超,他在政治上、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鲜有人知,那么这本书里就为我们带来了极具“人情
味”的梁启超,不再是那个只知论政、写文章的改革家。尤其是他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屡屡出现呼朋引伴共约打牌的话,兴趣之浓郁可见一斑。如“沪函已发,决星期六入都小聚,星期一返津,请准备战地,并告舍弟。”“准备战地”,即是准备打牌的场地,为了打牌,郑重其事写信约人方城之战,这是梁启超的真实面貌,这才有人的味道。将打牌讲得那么煞有介事,可见其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如此喜欢打牌,在牌桌上除了联络感情之外,对于紧张的政治活动、忙碌的学术演讲以及文债稿约,自然可以暂得心情一时的纾解。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是介绍梁启超的,说他在讲演到动情之时,掩面悲泣、涕泗横流,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次读到那一段,就觉得他是一个很有趣味,而且至情至性的人,加之本书中对他的描写,使我更加深了这种观念。
萧公权在评价梁启超的时候说,“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这段话对梁启超的评价很高,将他一生的贡献囊括其中,对于“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这一句,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有类似的评价,本书中也有“后世学者皆知梁氏思想善变与性格复杂的多面性特质”,作者在书中有交代这样说的原因,即他原先排斥传统医学,但在试过有疗效之后就一直相信;他批判封建迷信,而自己却迷信风水、扶乩和择日;他文笔洗练流畅,创作质量惊人,而他也有文思窘困的时候;他嗜好打牌,尤其晚年,不管在忙碌讲学或疗疾修养,总要邀请好友“酣战”或“小战”一番。而这些都是由书信所显示出来的,所以作者吴铭能先生也呼吁,“如有相当充分条件,应该尽量做到钜细靡遗,方能一窥全豹。学者研究梁启超迄今累计不下数十家,然而真能将梁氏这个有血有肉、真情至性的人物描绘得真切,几家能够?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提出一个观念,即是书信原迹笔触不经意所反映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细微、最错综复杂的思绪,在后人编纂文集中是不易显见的,同时也最被忽略,唯有深入其间反复模拟想象彼时环境氛围,体会作者悲、欣、愁、嗔等情感,企图使‘场景再现’,透过书信原件的剥丝抽茧,其文献价值自然彰显。”
二、陈独秀“世无朋友更凄凉”吗
陈独秀在近代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他的特殊经历与政治上的禁忌,使得北大校园内有李大钊的石像,却不见他的同等位置。1920年初,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连续担任了五届中共中央总书记,由于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现如今,翻开各类关于介绍陈独秀的书籍,都会像以上所述的这样,将他前期的历史贡献和杰出成就大肆渲染一番,然后再说他的晚景有多么凄凉,两者相较之下,更突显了他晚年的落魄。借此人们就会感慨世间之事如此曲折离奇,诡谲多端。但在人们慨叹世间变化无常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事情演变会有它的必然性,即使陈独秀当初创党有功,但也不表示他所坚持的革命路线一直是正确的,当他思想认识上犯了错误,“只能打倒”(毛泽东语)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说起他晚年贫穷多病,大多是以加强其潦倒失意的窘况,但大家忽略了一项事实,处于陈独秀晚年同时代的学者,贫病交加乃是普遍现象,如台静农、王振铎、陈寅恪、顾颉刚等,当时学术界的领袖人物,正处于抗战的特殊时期,物质条件极差,生病者大有人在。陈独秀晚年给台静农写的一百多封书信,均在台湾保存完好,书信内容可见陈独秀与台静农之间的交情甚好。所以,我们再论及陈独秀一生时,切不可将他年轻时的锋芒毕露与晚年境况相比较,要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看。
三、从“二二八事件”看口述历史
1947年2月28日,台湾“二二八事件”爆发。2月27日,国民党军警在台北打死了为减税请愿的商贩。2月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又遭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激起了全省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调集军队进行残酷镇压,到3月13日将全岛镇压,死者多达3万多人。原本“大溪档案”已公布的资料,可以真相大白,但很不幸地,经过一些曲学阿世的御用学者操弄与篡改口述历史,使得真相变得混沌难明。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是在录音设备发明以后,运用音传、进而运用像传手段记述历
史的方法。因此,从工具运用角度而言,口述历史的出现,由记文到录音、录像,是历史学领域的一大飞跃。从历史记录的广度而言,口述历史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人类活动无比繁富,即使再详细的文献、档案,也只能记录下极为微小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所见、所历、所闻、所传闻的种种活动、认知,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以往的档案、文献,比较偏重于记录统治阶层的活动,偏重于社会精英的活动,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对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妇女生活记录较少。即使有,也多为枯燥的统计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个案记录。在普通民众史、社会生活史、妇女史、少数民族史、城市史、社区史、灾难史等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口述历史可以驰骋的空间很大,它可以给那些原来在历史上没有声音的普通人留下记录,可以给那些在传统史学中没有位置的事件开拓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史学主要是统治阶级、精英人物的领地,口述历史则向民众敞开了大门,有一种史学向下的趋势。
但是口述历史又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二二八事件”的不幸发生,许多家庭遭逢亲友不明不白亡故或失踪,罹难家属内心沉痛的感受大家都明白,但口述历史讲求的是事件的精确性,就不能任情绪无限度发泄。受访者可能受到不同情境氛围的影响或情感伤痛煎熬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抑或是出现记忆的模糊,辄对往事做了过度想象的描述,那么这就会是口述历史的最大症结所在,没有办法完全地、真实地还原历史了。可见,口述历史需要加强辨伪的必要。当受访者将事件说得煞有其事,历历如绘的时候,访问者或是史学家们则要耐心冷静,全方位地收集来自不同领域人们的声音,不可听信一家之言,再根据他们的描述与历史事件主线进行联系分析,层层剖析梳理之后才可得出结论,断不可将受访者的原话照搬入书,还美其名曰尊重受访者的记忆,尊重历史的原貌,而这恰恰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而对于此问题,崔永元推出的《我的抗战》就做的比较好,下面我就主要讲一下《我的抗战》。
在当前中国口述历史作品仍以纸质印刷物为主的情势下,崔永元的团队为口述历史多样化的形态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将口述历史以影像形式呈现出来。自2010 年8 月起,崔永元策划制作的32 集纪录片《我的抗战》在搜狐视频首播,随后展开地面巡映,最后由85 家电视台同步播出。11月,同名图书《我的抗战》正式出版。2011 年,崔永元团队再次推出了“我的抗战Ⅱ”系列作品,包括30 集纪录片、30 集动画片、一部同名配套书籍及一部真实电影,获得很大成功。
据崔永元撰文介绍,《我的抗战》团队的工作最早开始于2002 年,有关战争的采访收集和整理则是从2006 年就全面开始了。其中亲历抗战,口述以抗战为主要内容的老人接近
400 位。他们那时的身份有军官,有士兵,有教师,有电影明星,有外国人,还有孩子,总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多种身份,以军人为主。这些人都曾亲历抗战,他们中最年轻的已经80 岁了,大多数都在90 岁以上,抗战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这些中下级官兵、基层文艺工作者、普通医护人员、平民受害者、知识分子、修路民夫、慰安妇、俘、伪军、侵华日本士兵的口述史料,支撑起了《我的抗战》厚重的架构,呈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状态与过程: 除了正面战场的22 次重大战役及敌后战场的几次著名战 斗等有关军事领域的讲述,还涉及民众心态、战时文艺、百姓生活、战时教育、战地医疗、战俘问题、劳工问题以及战争反思、人性拷问等多侧面、多角度的抗战历史,其中许多问题可以说是此前鲜有涉及的,而《我的抗战》则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行文至此,有什么理由要相信口述历史?换言之,我们该问,什么样的口述历史才能成为可信任的历史研究资料。黄彰健院士曾指出,口述历史有很多是靠不住的,必须要以档案为依据,才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支撑。但是,这就存在问题了。有些人的口述历史可以补档案的不足,也有些人的口述历史则与档案相抵触。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很多专家学者都指出,一切口述历史的资料都必须利用档案进行仔细审核,一一分析考辨。由于档案往往实录当时的情况,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排序,则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有清楚的轮廓,再以此为基础,则当事人的口述历史或有出入不同、或有相抵触之处,就可以很快判断是否失实、有意隐讳或扭曲。由此可见,档案与历史相互支撑、互作补充,档案在历史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翻开尘封的档案,也许会发现在历史的另一角落,存在着令人或惊叹、或感动、或悲哀的传奇故事。看到档案所记载的人物与事件,这些或许已经逝去的人们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管是积极的还是反面的,这些档案都说明他们存在过。个体之于世界如同沧海之一粟,相较于那些已被历史遗忘的人们,存于档案中的这些人何其幸运。档案,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在这段历史中出现的生命个体的镌刻。我想,这就是档案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第二篇: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另一篇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小学
五年二班黄达
指导教师:徐翠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这90个春秋的苦寒和风霜。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历史的选择》里有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为新中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杨靖宇于1929年春,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在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状况下,杨靖宇决定将抗联编成几股小部队,分散活动,保存实力。杨靖宇率400多名抗联战士准备在蒙江方向突围,因叛徒的告密,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为使部队安全转移,杨靖宇决定再一次分散突围,自己率一部分抗联战士牵制日军。1940年2月23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杨靖宇的英雄壮举,使我们不禁流泪怀念这些英雄们了。
啊!果没有了这些英雄,中国就不会解放;如果没有了这些英雄,我们中国就会一直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犯;如果没有了这些英雄,我们就不会过上今天这样幸福快乐的日子。如果没有了这些英雄,我们中国就不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篇: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梁启超是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这一时代是学术古今变迁,中西文化开始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新史学在此时代应运而生,而每一个学科的成立都要求其方法论体系的建立。梁氏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自它以后,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著述层出不穷,可见梁氏此书对于近代新史学的深远影响。
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至清代朴学盛行,学者对于如休搜集材料、考订歧误、辨别真伪这套学问尤其致力,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开辟了专章论述史料的盾集和鉴别,就是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运用近代学术眼光加以总结和发展。因此他申明:论述搜集和考证史料,目的是达到“求真”,而“求真”乃是传统学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发展辐来。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否则,“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这就是注重史料如何搜集与鉴别的意义所在。
梁启超认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为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均可视为史料。可见,他对史料的理解比传统史家更为宽泛。
梁启超关于旧史的看法,对后人学旧史、治新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史之改造》一节里,他指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智识阶级。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一语道出了我国旧制度下的旧史的弊病,给后人学史一种重要启示:对于旧史,尤其是正史,不能盲目的信任;对于杂史
等,也不能盲目的否定。同时,他还给后人改造旧史,治新史指出新的方法:“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替死人本位的历史”、“重新规定史学范围,以收缩为扩充”等。
梁先生还指出:“史料有为旧史家故意湮灭或错乱其证据者”,“遇此等事,治史者亦别搜索证据以补之或正之。”在此梁先生举明陈霆考出“唐僖宗之崩以马践”、“宋太宗之崩以箭创发”,二事史册皆秘之不言。又以《宋神宗实录》为例,其“有日录及朱墨本之两种,因廷臣争党见,各自任意篡改,致同记一事,两本或至相反。”至清代尤甚,“清廷讳其开国时之秽德,数次自改《实录》”。梁先生由此而叹曰:“夫史料之偶尔散失者,其搜补也尚较易,故意湮乱者,其治理也亦极难,此视学者侦察之能力何如耳。”所以,“今日史家之最大责任,乃在搜集本章所言之诸项特别史料。”
总的来说,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梁启超忠实于历史,认真治史的人格魅力,能够学习到治史的各种实用方法。除了本书之外,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都是极出色的论著,他确实是做到了“史之意义与及其范围”里所讲的,站在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在人类中的发展的高度来治史的。
第四篇: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1碧蓝如洗的天空之下,孤独也成了近似于幸福美好的东西。
重读李娟,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庆幸,如果不是被连篇的考题折磨得不愿动笔,如果不是手边正好放着一本《阿勒泰的角落》,我可能就要再一次错过一个细致如初雪的灵魂,一段与远方的邂逅。
手捧《阿勒泰的角落》仿佛置身于那湛蓝的天空之下,眼前绵延着辽阔的草原、无尽的峦。李娟于阿勒泰的生活是质朴的,而她也不加矫饰地尽数向我们娓娓道。在瑰丽的自然之中所发生的渺小的事,却有着难以比拟的赤诚的美。
就像在书中反复提及的阿勒泰那蓝到极致的苍穹,一览无余,就连一丝白云的遮蔽也不存在。那样的蓝是即使在阿勒泰正午灼热的太阳炙烤下也无动于衷的蓝,是骑马行千里却恍若静止的蓝,是纵使阿勒泰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也岿然不动的蓝。那份蓝与李娟,甚至整个人世都无关,却给予了李娟行中孤独到静美的力量。
这份孤独不是城市中华灯初上时的寂寥,不是知音难觅的苦涩,而是行走千里全无人迹,四面八方唯独只有自己的渺小。这份孤独自人类诞生伊始便横亘在了人与世界之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麻痹自我极力否认,而李娟就那样自然地举起手掌,看着在湛蓝天幕下苍白到透明的指尖发出“世界与我们无关”的喟叹。
是溪流旁独自盛放的花所给的启示吗?还是那个一直存在却从未靠近的“深处”?生活给予了我们很多暗示,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细腻如李娟代替我们一一拾起并细细告知。
但提到最多的还是蓝天,无论发生了什么一抬头便能看到的天幕。它自顾自地蓝着,李娟却给它点缀了更温柔的色彩。在爱情萌芽的那个月夜,它蓝得暧昧朦胧;在即将离别的正午,它又蓝得凉薄淡漠;在宁静的午后,它又在李娟清澈的瞳孔里映下纯净美好的色彩……
突然想到了一句话“美好的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凝望着这个世界的你。”如果说世界与我们无关,那么李娟你与我们密切相关,你将我们重新拉近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你是纽带,也是救赎。
阿勒泰有那么美吗?阿勒泰的天空真的蓝得那样惊心动魄吗?我不敢断言,但我确信,倒映在你的瞳孔中的阿勒泰美得让人心驰神往,抱膝坐在阿勒泰天幕之下凝望着整个世界的你,是我所知的最美好的存在。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2看完《阿勒泰的角落》被李娟孩童般的笔触逗得咯咯直笑,看着我吃面的“当地人”,簇拥着我做新衣服的姑娘,翻山越岭来倒卖东西的孩子,珠光宝气的毛毛虫,还有“我”的妈妈,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着的鲜明的印记。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在一个冬天的雪夜,有个人想卖个我们黄羊,因为价格低的惊人,颇让我们有种“捡了个大便宜”的感觉,于是我妈怕他反悔,立刻进柜台取钱,并叮嘱道,“好孩子,你们以后要再有了黄羊嘛,还给我家拿来啊,无论有多少我都要啊!可不要去别人家啊,去了也是白去”.于是达成交易,哪成想这东西并不是黄羊而是雪兔,既然这亏已经吃了,我们一家都还是善待这个美丽的动物。“太漂亮了,不愧是十块钱买回来的!比那些三四块钱的兔子们大到哪儿去了,跟个羊羔似的。而且还是活的呢,别人买回来的一般都是冻得硬邦邦的”.一家人对它照料有佳,但是终于它还是不见了。再次发现雪兔的时候,它已经奄奄一息的躺在原来的笼子里,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它是如何回来的,原来我们以为它是穿过笼子逃出来的,后来才知道它在笼子的底部打了一个两米多长的洞,用一整个冬天的时间通过吃纸箱子抵御饥饿寻找自由的春天。
看到这里,我的震撼类似于看到《肖申克的救赎》。兔子在我们心中是怎样脆弱的动物,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不断前进呢?差点丢掉性命的雪兔在这个春天抱着外婆的鞋子又开始蹦蹦跳跳起来,没有获得自由的安迪会如何呢?
河边的杨柳树
在遇到林林之前,我幻想自己能爱上一位淘金人。因为一个能够从泥土里发现金子的人,会有一颗多么细致敏感的心啊!淘金的工作因为过于寂寞和艰苦而深含“久远”的内容……
当我日日夜夜在缝纫机前一针一线地做着一件衣服,反复拆改,他也在河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浪水声中,从一堆又一堆泥沙里,以每次仅能以肉眼勉强察觉到的分量,一点点收集着世间最贵重的东西……
你看喜欢一个人的理由就是这样的简单。为此,我常在烈日如瀑的日子里,倔强穿着裙子和凉鞋。而我最终也没有遇到淘金人,但却遇到了林林,我们的缘分起于“大盘鸡”,虽然最终没能在一起,()但是却给我通过引擎声识别柴油车和汽油车的技能,你瞧爱情总能叫人收获到什么。
阿勒泰是什么地方?位于新疆北部,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西南部接乌伦古特沙漠,东面与昌吉回族自治州交界,西南与塔城地区相邻。大家都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而“我”是少数在这儿谋生的汉族人,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像样的房子、没有同伴,但是“我”的眼睛看到的是瑰丽、是纯朴、是渗透生活的细小感动。
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阿勒泰角落的村庄和人儿,收获的是甘甜和触动,同样也看到作者清澈的灵魂。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3我选的书是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作者李娟作为一个汉族人,长年累月地生活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孤独的生命,时常沉迷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以一种淡然的姿态去接纳生活,用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爱去拥抱生活。这本书没什么逻辑,就是平淡的叙事,读书时经常会被作者孩童般的笔触逗笑,读起来很容易让人放松。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在那个年代,在那样一个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的边疆地区,有一群人在欣欣向荣的活着。
阿勒泰是什么地方?位于新疆北部,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西南部接乌伦古特沙漠,东面与昌吉回族自治州交界,西南与塔城地区相邻。生活在阿勒泰的居民都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而作者是少数在这谋生的汉族人,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像样的房子、没有同伴,但作者的眼睛看到的是淳朴、瑰丽、是渗透生活的细小感动。
这本书写的是作者一家在新疆阿勒泰跟随牧民四处迁徙的生活状态、所见所闻以及阿勒泰地区的环境气候和自然风貌,记录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书中除了一家人浓厚的生活气息之外,更能发现作者与生活的坦然相处。作者开着一家裁缝店也是一家杂货店,每天打交道的是形形色色游牧人和村民,作者对这些人的描述总是奇妙而诙谐,无论是可爱的孩子,还是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都显得特别朴实、纯净。
书中作者所描写的每一件事都能找到画面感:有明亮如白昼或黑暗如铁的`夜晚,金光灿烂的麦茬地,沙尘飞扬的土路,出现在冬天的环形彩虹,长翅膀的鱼,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本应贫瘠、荒凉的生活,在作者独树一帜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与喜悦。透过作者朴实的文字,可以看到一个纯净、真实的阿勒泰,也被生活在阿勒泰的人们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努力生活的热情所感染,作者发自内心的乐观也让我懂得要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乐趣。哈萨克族人的友善与质朴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可爱迷人的江阿古丽、漂亮温和的麦西拉、天真活泼的努尔楠。生活对于他们来说那么平静,玩的时候,高高兴兴的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弹起优美的冬不拉琴音,跳起热烈的哈族舞蹈;干活的时候,换上旧衣服就会夯起土坯或是骑上大马牧羊。哈萨克族人的生活很简单,简单的生活给人的感觉是幸福与满足,没有那么多的烦恼,没有那么多生活中的琐事,他们从不用担心会下岗、失业,当一年工作完成的时候,族里的人们可以聚起来办一场盛大的拖依,让欢快的舞蹈与琴音消除一年中的疲劳。李娟一家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让我十分感动,四个女人,还包括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新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为生活努力拼搏确实很不容易,但是四个人却从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虽然裁缝铺、杂货店赚的钱并不多,但是一家人生活的却很快乐。书中写道当她们一家人随牧民转场来到沙依横布拉克,刚到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天还下着连绵不绝的雨,帐篷刚搭起来就被掀翻,夜晚雨水会灌进被子;到了冬天门锁都会冻住,一家人围在火炉旁成了最美好的时光,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她们一家人还是坚持下来了。透过他们的生活,我更加懂得无论一生有多贫穷,都要活的开心、快乐、满足,要懂得欣赏生活的美好,所以当你感到焦虑或疲惫的时候能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一下,放松自己,生活便又会晴空万里。
《阿勒泰的角落》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新疆生活,表达了她对这片土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给人以优美、清新、回归自然的感觉,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蕴含了人生感悟的大智慧,也让我对新疆纯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风土人情更加向往。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希望以后能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并能像作者和她笔下的人们一样更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并希望自己能保持这一份热爱,奔赴未来的山海。
第五篇: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700字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700字
曹郑
沐浴阳光,读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书香氤氲,感悟颇深。
这是一片淳朴的世界。
自然而淳朴的笔触,描绘出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做裁缝、经营一家杂货店、河边洗衣服的时光,门口的土路……尽管文字中会饱含生活的艰辛,在作者李娟的眼中,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永远乐观地面对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热爱,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我欣赏的,还有那种真实的气息。简单、不造作得语言,记录了哈萨克牧民和作者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外婆的早饭》这篇可谓“经典”.好玩的老顽童外婆充满了童趣和爱心,淳朴自然的语言中又不失幽默,读者阅读时有时也能乐一乐,那会心一笑,真是一点也不乏味。
读这本书,还能领悟到独特的新疆风情,新疆的牧民们,在荒凉的草原上赶着瘦弱的羊群。也许,他们的一生中只有这么一次美好的相遇,也许,多少年后他们又在某地相遇,或下着暴风雪,即使天寒地冻又算得了什么?素昧平生的人们围在一团,温暖彼此的心。读到此刻,我的心也被人世间最美好的温情所感动。面对困难,大家都能团结起来,共同面对,不管人们是否相识,险境面前人心是一致的,克服困难也就不难了。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我们班能歌善舞的同学较多。比赛前大家都以为准能拿第一名,谁知道结果却相反。合唱节目演砸了,全班一片哗然,同学责怪班长组织得不好,负责领唱又抢了节拍……这个简单的故事也同样说明了简单的道理。谁不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只是落实到行动中就不容易了。而新疆牧民们做到了,这与文化程度无关,从中可以知道: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小细节,否则也将会酿成大祸。
《阿勒泰的角落》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新疆生活,表达了她对这片土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小道理,小道理蕴含着大智慧,同样能影响人的一生,这也是这本书真正动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