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大学学习心得总结
后记——说说我们的教官
离别的钟声响起,想到西大的留下的笑语和书香,已经在岁月中渐行渐远。记忆中,留下了教官们的种种美好回忆。
班主任李岚老师——如一株幽兰,静静绽放着清香,在我们轻松地坐在教室时,她在默默地为我们打印材料、组织活动,把我们平等地当作兄弟姐妹对待;文化考察时,带领我们穿行在重庆的山水、文明、世情百态中,指点我们美丽的风景、美味的小吃,而我,独独难忘在两江交汇处,她的伞,总在为某个同学遮蔽阳光、带来阴凉,在洪崖洞,她前后操劳、疲惫地坐在海盗船前小广场的台阶上,脸上依旧带着甜美的笑容,声音依旧轻柔地打着一个个小组组长和成员的电话,确定我们这些兴奋得乱飞的鸟儿没有迷途;而学院在骑龙火锅店请学员们结业聚餐时,她驶着自己家里的座驾,一遍一遍接送着还落在后边发书、领书的同学,是最后一名到达的主人。老师的美,由内而外,让人依恋和尊重。
黄学军老师——如圣洁娇艳的百合,散发着迷人的幽香。美丽的外表,错让我们以为她才过而立之年,但渊博的知识、黄莺一般清丽的语音、和发自内心的美丽的微笑,让人亲近却又景仰。课堂上的万人迷,深入浅出的教学艺术,课下却有着孩童一样纯真的心,对我们的指导不予吝惜,而在聚餐时又和我们一起欢笑、高歌。师恩难忘,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唯有遥祝平安、快乐、健康!
如飞红巾一般武艺高强的杨晓钰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好多知识和快乐的肖丹、黄宇、褚修伟等老师,也各自让人怀念,还有可爱的晏院,在骑龙火锅店,其亲和力和魅力被无限地放大,学员们已经在惜别之情中只有用歌声来表达心意了,从原生态地道的苗歌、到普通话版的黔东南歌曲都被唱遍,却依然道不尽我们的感激、仰慕、快乐、思念之情。最后,在集体合唱的《行歌坐月》中,美酒飘香、情思悠扬,把西大之行烙下最美的华章和印象。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这不也是我们该继承和延续的吗?
第二篇:西南大学学习心得
西南大学学习心得
孙丽萍
这个假期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西南大学的培训活动,一颗求知的心很是期盼。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单内容丰富,充满了教育智慧,是我开阔了眼界。但是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面对不同的专家教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撞。激励着我去潜心的思考,专心的做事,用心的去创造。学习过程中,我被专家和教授的关于教育方面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使我对教学,对学生有了更高层次的感悟与思考。讲座内容触及我内心深处,使我不由自主的扪心自问,我该怎么办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通过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开拓了我的教学思路,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捷径。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更努力的思考目前面临的挑战,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努力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这次培训让我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
王小毅老师的培训不是枯燥的理论讲授,也不是研究者的作态,而是自己原创的有价值的观点,王老师讲课语言生动,指向性明确,让我感受到他对课堂教学水平极高,能够研透教材,研透学生。在王老师的讲座中有一线教师的图像,有获奖教师的案例,在精彩生动的实力中、在轻松的氛围中我学习到了之前没有认识到的东西。王老师提到的这几点我都有认识,也在努力的做,但是听了老师的讲座我觉得自己还需再努力:从关注教材内容转向关注课程内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取向转向关注能力取向。这几个方面我认为很重要,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更加关注能力取向。这几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做的更好。王老师把语文教学分为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第三种水平:语言习得,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通过分析语文课的这三种水平我想到了数学课也是一样的:第一种水平也就是交给孩子一种方法;第二种水平就是让学生明白一种方法;第三种水平就是形成数学思想,数学素养。教学真是需要我们教师去专研,去感悟。
王正青老师的讲座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互动与促进生成我也感触颇多。在教学互动中我们 应该创设一些情境,设计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这会为互动及生成提供了有效的前提。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课堂上不能只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所具有的资源作用,而这些资源学生是非常丰富的。这些资源对学生来说体验深刻,更具有活力。通过生生互动,可以把教学建立在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我觉得课堂教学在互动中英加强生生互动,并且要提高生生互动的有效性,这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次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实施,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把学到的知识一一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辅导中。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成长的机会。
第三篇:西南大学总结
我是今年刚刚考上西南大学自然地理的考生,在去年一年的考研历程中,在考研论坛浏览了许多帖子,也得到了许多地理科学学院的学长学姐的无私帮助,我受益很大,使我在考研的过程中不是那么的迷茫和无助,正是这个原因,当时就想过,如果自己能够幸运的被西南大学录取,也要尽自己的一点力,把自己的考研历程和心得写一下,希望能对以后报考西南大学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学弟学妹有些帮助。复试结束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已经属于低分了,也不敢把自己的经验发帖,以免贻笑大方,后来想了下,就以自己为例子,给以后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报考者提一些自己的建议吧,使他们的考研经历能够更平稳一些吧!
一、大学选报阶段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许多考研者比较纠结的时候(当然全国统考的例外),我也不例外,当时是既想考一个好学校,也想容易考上,同时自己还不想考数学,这就比较有挑战性了,我所了解的地理专业不考数学同时是211的高校,也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湖师大人文地理不考数学,自然地理需要考数学),武汉大学是全国顶尖高校了,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华中师大曾经考虑过,但是英语单科一般华中师大会划线到50分,总分要求也比较高,我们系上届的学长学姐曾考到358分、368分,因种种原因与华中师大失之交臂,致使我们系上届考研华中师大全军覆没,加上我的英语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信心能考到50+,放弃;西北大学地处西安,位置不错,个人感觉自然环境不是太好,放弃;对于西南大学,我们系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同时感觉西南大学每年的分数不是太高,对英语的限制也不是太严格,以前考320+基本就能够考上,同时地处重庆,位置很好,就下定决心报考西南大学。
二、考研复习准备阶段
考研准备在去年的三四月份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大三的课程还是比较多,同时自己对考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复习的进程比较慢,效果也比较差,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暑假吧。到了暑假,自己重点复习的还是英语,记忆英语单词,做些英语阅读理解,看些专业课,自己看专业课的时候,并没有自己总结下,而是图省事直接划在书上,个人感觉为自己后来的专业课复习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政治也就是看下辅导班发的重点总结,没有看红宝书,感觉红宝书的东西太多了,仅靠自己的理解,真的有些浪费时间(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啊,呵呵)。暑假的时间过得还是相当快的,眨眼的功夫,我们的大四就来临了,这时基本英语阅读理解历年真题做的也有五六遍了,做英语的感觉开始有一点了;政治在暑假基本没有做题,单单看了重点总结,这也是我的失策之一吧;专业课四本书现在开始显示他的巨大威力了,原本计划专业课复习四轮,先是40天复习第一遍,然后再用一月温习,再用20天复习第三遍,最后10天总结一遍,计划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我把第一遍过了之后,发现我最先复习的专业课已经忘光光了,于是我就加大专业课的复习力度,基本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背专业课,早晨6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休息,早晨除了背些英语外,一直背专业课到10点半,晚上从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在看专业课,自己现在感觉依然有些恐怖,这也是自己当初没有总结的恶果啊,一部分也可能是自己的记忆力不是太好吧!后来终于顶不住了,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吧,自己简单的把三本经济地理总结下,才感觉负担稍轻些。
三、考试阶段
研究生考试终于还是来了,不过自己的学习并没有放下,在坚持每天的进度看书,因人而异吧。考试的第一天是政治和英语,由于政治在复习的时候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吧,在复习过程中把任汝芬的序列买了做一下,在冲刺阶段做了辅导班发的模拟题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并把答案背了下,等到上了考场,发现真题命中就一道简答题吧,其他自己努力搜索记忆和高中政治所学的内容,尽力往上答;下午考试英语,由于做英语真题有八九遍吧,做阅
读理解很有感觉,作文也由于自己准备的相对充分而一路过关,比较顺畅,其他的题目就靠感觉在做了,而不是能力了。第二天,专业课考试,上午是自然地理,拿到试卷看了下名词解释,有五个不会,没有办法,蒙吧,按自己的理解写上,简答题和论述题还相对比较简单,最后答题纸好像写了11页吧,就是这样。下午,人文地理考试,打开答题卷,我直接被雷住了,我发现答题卷的边上是需要写考生编号、姓名和专业的,而我的自然地理忘记写了,我当时不想考的冲动都有,一切都没有希望了,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不过我很快镇定了下来,继续答卷,如果我不考了,那是一点希望也没有,完成这场考试可能还有回旋的余地,我努力压制心中的不安与紧张,尽量把题答全,等到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的时候,我再也答不下去了,一直到考试结束。我开始想监考老师询问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监考老师建议我去市招生办公室问下,因为试卷已经进入招办的保密室。当我到招办了解到,任何人不可能在招办打开保密室,只能与西南大学研招办联系,后来我联系了西南大学的研招办,但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后来咨询了下在西南大学的上届学长,告诉我试卷外的信封有我的信息,没有问题的,应该能够获得成绩。但是我依旧不放心,用ems寄了我的情况声明到西南大学研招办。我尽力做好这一切吧,然后回家过年,但我的心情却无比沉重。过年后,我记得是22号吧,西南大学成绩查询系统出来了,我忐忑不安的输入信息,成绩出来了,英语58分,政治77分,自然地理117分,人文地理116分,我太高兴了,当时感觉不仅有了成绩,成绩还不低(事实证明不是太高)。
三、复试阶段
西南大学复试每年都是姗姗来迟,这一点我是早有耳闻,不过也很让我不安,以至于我甚至在研招网上填了西南林业大学的调剂,终于在六号晚上吧,复试通知来了,13号复试,草草的准备下,10号开始买票去重庆,11号中午到达重庆,学长接待了我,并给我讲了些复试的注意事项,受益匪浅。13号上午开始复试,当时的紧张是不言而喻的,但当到我进去的时候,反而坦然了,老师你都很和蔼,先是让我用汉语作自我介绍(英语自我介绍的准备白费了),然后问我两个简单的问题,一个是中国岩溶的特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岩溶?二是怎么预防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然后是面前的桌面上有有一张纸(这张纸是24个自然地理复试人员通用的),有三道题,第一题是汉译英,翻译十个专业名词,第二题是英译汉,翻译十个专业名词,第三题是用英语描述下水循环,复试结束。当天下午,我去院办公室,老师直接告诉我,被录取了,拿着调档函返校,考研结束。
建议:
(1)英语,在暑假要重视,不仅要看阅读理解和作文,其他也要涉及,不过要分清主次;
(2)政治,暑假尽量做些题,提高对政治的理解;
(3)自然地理,真题的重复比较高,一定要重视真题,尤其是名词解释,一定要背会,岩溶要重视,基本每年都考吧,不过自然也要有侧重,比如冰川、海洋方面基本没有考过,可以稍微放松点;重点关注真题上出现的章节;
(4)经济地理,150分,三本书,一本50分,所以广而不深,并且要重点突出,比如世界经济地理关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以及前面的综合章节,像非洲、西亚等不是太重要,中国经济地理,重点关注西南地区等,不过都要与真题结合复习。
(5)如果有人数学相对好点的话,建议考数学,不考数学竞争真的很激烈,地理专业可能本科并不是太多,但跨考比较多,门槛太低了,考数学会提高一些竞争门槛,相对好些吧; 建议暂时就这些吧,为个人观点,可能有些不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吧。
第四篇:西南大学第二期团校学习心得
西南大学第二期团校学习心得
我很有幸作为心理学部的主要团学干部,参加了共青团西南大学委员会第二期团校的学习。在学习中收获颇多,特别体现在对团的工作的认识上。
以前的观念中认为团既然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就是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这些工作在我看来无论怎样都是呆板的、空洞的。但是本次的团校学习认我深刻认识到了团工作是鲜活的,有感情,有人味的。通过进一步的学习陆昊同志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我认为,我们作为大学的团学干部可以做好的,也同时算是对王毅书记在讲座中提出的“我要当一名怎样的团学干部”的思考。
首先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共青团想要吸引青年,表达的方式应该有所创新。不能只靠青年本身的先进思想和对真理的渴望,而是应该转向在校大学生青年的需要和兴趣上。我们作为学院的团学干部,首先也是一名大学生青年,对青年的理想信念、兴趣追求都有所了解。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要紧紧抓住这一点,服务于这一点,才能使我们团学的工作是具体的、鲜明的。比如说我们开展的本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提供的能力素质锻炼平台,都是使团学的工作真正覆盖到青年思想工作的不同级层上。要不然就会出现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办了活动,却没有多少同学来参加或者参加了也没多大兴趣,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
其次,除了内容上的变化,还要注意到方式。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是90后,行为方式都追求新颖的、流行的。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新兴的交流平台(微博、论坛),守好新媒体这片阵地,值得我们思考。
除此之外,团干部还要多关注自身的成长和教育。因为我们的自我进步就是一种不错的榜样。以团学干部的个人魅力和他对学生工作的感情来提升团的形象,吸引青年向进步的思想靠拢,这样的方法具有人情味,是最不容易动摇的。
最后,说的再多,还是希望在未来一年的工作中,用实践的结果再来真正的检验我在团校的学习成果,我也会以此心得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第五篇:西南大学培训总结
培训总结
2018年7月31日,玉屏侗族自治县教育局组织全县150名小学老师到重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参加了近一周的培训。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服务周到。虽然培训时间短,但收获颇多。
我们的培训日程是这样安排的:8月1日上午进行了开班典礼并参观了西南大学校园,下午聆听了邓磊教授的专题讲座——《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改革与核心素养》;8月2日上午听了张先彬《课堂教学设计及评价》专题讲座,下午是王纬虹专家的专题讲座——《家校共育研究促进学校品牌建设》;8月3日上午参观了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下午张玏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统编教材背景下阅读教学走向》;8月4日是老师们同课异构,专家现场评课,进行教学指导;8月5日聆听了崔卫国教授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专题讲座,并进行了结业典礼。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前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1)用心去热爱自己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因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讲座,为每一位潜心求学者提供了丰盛的教学营养大餐,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