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总结

时间:2019-05-12 07:1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总结》。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活动总结

汇报学院:**** 汇 报 人:**** 汇报时间:2016年1月5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活动总结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学好这门课程。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努力之下,我们烟草学习中特学习小组正式成立,进行了为时一学期的理论学习。下面是我们的实践活动汇报内容:

一、小组成员介绍:

组长:*** 组员:***

活动前期准备与分工

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我们小组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开会讨论活动内容与形式、查阅资料、制作ppt、校园参观、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参观、制作视频等。

在三号楼201,我们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了此次活动的流程安排与分工。具体规划如下:

(一)地点:室内:17号楼221;17号楼225

室外:校内包括图书馆、牧医广场、同心同德纪念碑

校外为二七纪念堂

(二)器材准备:

1、相机、手机;

2、笔记本电脑、u盘;

3、每人准备笔记本、笔

(三)人员分工:

***:整个活动的组织、策划 ***:主持人、视频配音

***:后期视频制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制作 ***:共产党宣言相关资料搜集与ppt制作 ***:正道沧桑相关资料搜集 ***:二七纪念塔相关资料搜集 ***:视频拍摄

***:拍摄地点路线查找,相关仪器材料的准备

(三)学习主要内容: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纪录片的学习; 《共产党宣言》的学习; 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 二七纪念堂历史背景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的学习。

三、活动主要流程及内容:

第一阶段:观看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1.活动时间:第3周至第10周

2.活动地点:河南农业大学17号楼221会议室、225会议室 3.活动安排及内容:

视频内容: 第一次:第1集 乌托邦岛

介绍莫尔和《乌托邦》

第2集 太阳之城

介绍康帕内拉与“太阳城”

第3集 叛逆贵族

介绍圣西门与《实业制度》

第4集 法郎吉传

介绍傅立叶与“法郎吉”试验

第5集 孤岛沉没

介绍欧文和“新和谐公社” 第二次:第第三次:第第四次:第 6集 哲人转身

介绍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转变 第7集 一个幽灵

介绍《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第8集 铁血学者

介绍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的革命实践第9集 资本揭秘

介绍马克思用了近40年的时间去酝酿和写作的《资本论》

第10集 巴黎公社 介绍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组织—

—巴黎公社

11集:路的奠基

介绍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第12集:暮年壮怀

介绍恩格斯晚年的思考 第13集:世纪曙光

介绍列宁主义的诞生 第14集:冬宫炮声

介绍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5集:再造国际

介绍共产国际的建立

16集:硝烟铁腕

介绍列宁如何领导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进行一场殊死的斗争

第17集:新政繁荣

介绍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第18集:病榻绝笔

介绍列宁的 晚年思想 和 政治遗嘱 第19集:路的博弈

介绍联共(布)的道路论争

第20集:奇迹诞生

介绍苏联的国家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是组织同学们一块儿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看后讨论并写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此阶段的学习分八周,要求大家每周进行视频观看,组长大致的讲解每次同学们要观看的内容,对于引人深思的精彩之处组长提醒大家观看的时候要细致,将自己脑海中忽闪的想法即刻记录下来,另外请了一名同学负责拍摄。学习过程分为:第一部分视频观看,第二部分分小组讨论,第三部分是请各位同学进行发言。每次活动之后,组长要求每人在写一篇观后感,说说每个人《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感悟。4.学习内容感悟总结:

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从理想变为现实已经过去了

500年,自托马斯莫尔十五世纪在英国所写的《乌托邦》提到了和谐大同社会之后至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蓬勃发展,无数仁人志士不懈的奋斗着从最初的莫尔,康帕内拉,再到十九世纪的傅立叶,圣西门,欧文。社会主义这个词逐渐从历史的长河中浮现出来并成为了一座独立的旗帜屹立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逐渐的,共产主义思想从一种人们的渴盼的想法变成了一种思潮,一种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

真正擎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两位先导便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开始为他们的伟大的理想而奋斗。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一次次伟大的实践使得共产主义扎根在了人们的心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远在俄国的一位思想家,列宁首先在这一个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建立起了一个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击溃白军和帝国主义后,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终于走上了其发展的正轨。不到十年苏联在人民和领袖的共同努力下建设成了世界第二大国,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短短的几百年,社会主义从一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在人们对美好幸福的渴盼和期望中终于来临,他的出现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一种莫大的影响,它是整个世界发展的面貌焕然一新,给人类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希望。社会主义必将取得成功,迎来新的希望。

第二阶段:《共产党宣言的学习》

1.活动时间:第11周至第14周

2.活动地点:河南农业大学17号楼221会议室 3.活动安排及内容:

学习具体内容:

《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 争学说。

《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 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刚刚发表,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的革命风暴。

此阶段进行《共产党宣言的学习》,学习过程分四周进行。在组长带领下,小组成员每次来到17号楼221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大概分四个部分:第一,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第二,由学生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分章节进行学习总结;第三,大家分享自己学习感悟,并由党员代表进行总结发言;第四,重温入党誓词。4.学习内容感悟总结: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

《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第三阶段:图书馆进行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

1.活动时间:第14周至第15周 2.活动地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3.活动安排及内容:

为了更加系统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烟草学院学习小组一起来到了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小组找到了《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理想国》等著作进行认真学习。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相关书籍的查找、相关内容的摘抄、学习感悟的分享。4.学习感悟总结: 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系统了解,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也更加体会到只要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能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把意志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第四阶段:二七纪念塔参观学习

1.活动时间:第15周

2.活动地点:郑州市二七纪念塔 3.活动安排及内容:

为了更好的进行课程学习,我们在组长的组织下去革命地点进行参观学习。我们坐公交车来到了二七纪念塔进行了参观学习。这一学习阶段主要包括:塔内参观、历史背景的了解、参观感悟分享。

第一展厅,介绍了京汉铁路的修建与通车。从中我知道郑州火车站是1904年3月通车的。第二展厅,介绍了京汉铁路总工会的筹备和成立。京汉铁路分为16个工会,京汉铁路工人要求成立总工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经过全路16个工会代表三次筹备会议,决定1923年2月1日举行总工会成立大会。1923年2月1日,工人们手拿红旗,抬着“劳工神圣”、“赤焰辉煌”等匾额,向普乐园前进。最后,京汉铁路总工会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诞生了!

第三展厅,介绍了大罢工。第一部分为“二四罢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罢工队伍的图片,非常的壮观!工人们的罢工,遭到了军阀的追杀,所以也就引出了第二部分“二七惨案”,军阀将京汉铁路的委员长等领导人抓起来,准备杀了他们。林祥谦、施洋、高斌就是被杀的对象。可是在敌人面前,他们宁死不屈,从不后悔,他们都不怕敌人,顽强、勇敢!

第四展厅,介绍了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再遭摧残。第五展厅,主题为永恒的纪念。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第六展厅,介绍了二七塔今昔。主要讲二七纪念馆的建造。其中,王辉、林乐义就是二七纪念馆的建造者。

第七展厅,主题为城市记忆。介绍了郑州的过去和现在!第八展厅,主题为继往开来。二七纪念馆也迎来了很多外来同胞前来参观。还有一些二七纪念馆举行的活动。4.学习总结感悟: 1923年2月7日是京汉路工人被英帝国主义者走狗吴佩孚惨杀的纪念日期,此次惨案为中国工人第一次大流血,促起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团结。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京汉铁路大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它以工人的头颅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人民更加认识到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这次罢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血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要推翻反动的军阀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发动广大的农民阶级,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这就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以反对军阀;如何开展农民运动,结成工农联盟。在罢工斗争中面对荷枪实弹的军阀,赤手空拳的工人只能遭到残酷的屠杀,这就为我党提出了武装斗争问题。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共产党人并没有消沉,而是在积蓄更多的力量,准备进行更大的斗争。

第五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的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活动时间:第16周

2.活动地点:河南农业大学17号楼221 3.活动安排及内容:

在第16周,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该阶段主要包括:相关资料的查找、ppt的制作、ppt的讲解、学习感悟分享。

4.学习总结感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一经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必将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和丰硕成果,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推进态势正在全面形成。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让人民群众享受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好生态环境。

四、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我获益匪浅。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通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观看和《共产党宣言》的学习,我真切感到我国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阶段经历了颇多磨难。这是经历了多少伟大前人的努力与鲜血得来的。我们能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活,铭记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更好地生活。

通过小组到图书馆、二七纪念塔进行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从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学期授课的孙老师采用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上课内容新颖,各种实践活动使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趣味而生动。我们小组认真执行各项学习任务,从一起看视频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到二七纪念塔实地参观,以及小组讨论,一路过来的学习历程历历在目。通过小组共同学习的形式,我们真正取得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效果。

最后,向本次授课的孙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本门课程即将结束,但是我们从老师及这门课程中学到东西却不会消逝。勇于改变,寻求创新是我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最根本的,最宝贵的东西。我想带着老师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我们今后的人生必将受益无穷。***:

通过我们中特小组成员共同对《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观看,我们能了解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500年历史进程。这部影片以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画卷,真实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我懂得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一部魅力永恒的经典名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奠基之作。宣言的观点和框架经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讨论,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至今已用200多种文字多次印刷发行,成为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最具国际性的著作。很多革命战士走上革命道路,接触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他是前人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三项重大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定律,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的吸收,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框架。

参观“二七”塔,我懂得了二七大罢工,又称京汉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规模最大、最影响的一次。这次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这次参观,让我重新认识了革命先烈们勇于奋斗与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使我懂得今天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让我更懂得珍惜当日的一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这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课程。

在理论课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活动给每个同学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我们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一起组织、策划活动,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获得新知。可见,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我相信,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更多,并且记忆更深刻。课程论文的撰写督促大家进一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翻阅书籍,查文献,提炼,总结„„一步步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以后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这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使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具体学习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也纠正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并填充了我以往空洞的理论认识。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边学习边思考的做法,因为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结合了中国实际国情而逐渐发展出的理论。

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它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我们党和人民指引了方向,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财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再对我们研究生而言,我觉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们有如下帮助。

首先,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祖国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了解。只有深刻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才能认清国情、明白是非,这也是党赋予我们的一项刻不容缓历史任务。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告诉我们在科研中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能胡编乱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导我们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永不僵化用不停滞教育我们要敢于突破思想的牢笼,不能被固有的知识所禁锢。学习中特我收获很多。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特这门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现在研究生阶段再次学习该课程,细细品来仍然感觉到受益匪浅。首先,以前上诸如此类的政治课时我都觉得书本上的冗长的文字让人乏味,但这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老师每次课教导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让我受益良多。我觉得这门课开设不仅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让我学会了去思考问题。再次,我在本科时学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只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并且好多东西都随时间的消逝渐渐地淡忘了。所以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解决了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许多困惑,比如说中国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走资本主义道路?现在也有部分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又与之不同呢?虽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学习结束了,但是其理论精髓与实践方法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研究生不管是在科研上还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需要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指导自己的未来之路,为自己也为社会不断发展自己、获得进步。

***: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 本学期在授课老师的悉心讲解、指导下,我在理论学习及实践教育两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充分体现了本课程教学的宗旨。

课程上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有了全面的了解,结合时事对我国当前发展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课外以小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观看视频、阅读图书、参观博物馆及革命圣地,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先人们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特色”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好诠释。

***:

从入学到现在,从开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来,我通过书本上、课下与同学参观郑州市二七塔和观看正道沧桑纪录片,又经过和大家讨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往往不是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可以学到的知识,从中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视眼。这次是代表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而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我们也感觉真正的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理论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更好的生活为目的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进行,五位一体,缺一不可。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真正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作为一名烟草学院2015级研究生,我们在第一学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崭新的理解与认识。自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认识我国的发展道路,更能将自己和社会、国家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之中,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不懂得概念。包括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同时也学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在这门课程结束之际,我对这门课程有了自己认识,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与外交

一、清朝留给中国的外交遗产?

第一,是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条约体制。

开放通商口岸,在关税方面给予各国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允许外国设立租界,在华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船只可以在中国水域航行,外国传教士可以在中国各地传教„„最后,列强还在中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并取得了在北京及其门户驻扎军队的权利。第二,是面对激烈变动的中外关系手足无措而导致的混乱的、病态的外交政策。

第三,是中国进入世界之后,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处于屈辱、从属和孤立无援的地位。第四,是一个无形的方面,即心里上的。心里上的影响最长远。对中国来说,真正的灾难并不在于旧的对外交往体制的彻底崩溃,而在于它刚踏入新的国际社会就一下子被抛到了最底层,找不到任何盟友,找不到任何足以自卫的手段。

总而言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外交是在中国与西方发生激烈冲突的环境中产生的。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方面也由于清王朝死抱着陈腐的传统观念,对世界大势蒙然无知,中国在进入现代世界的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为不幸的是,甚至在还没有了解到现代外交为何物时,中国已经丧失了一国外交所必须捍卫的那些属于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以致中国人在20世纪一半时间里所追求的,只是他们在19世纪所失去的东西——民族的独立、尊严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外交概述?

1、民国初年的外交(1911——1927)

辛亥革命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的目标实际上有2个。其一是争取世界各主要国家对中华民国的承认和支持;其二是设法使各国逐步免除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希望,随着新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将会“一洗而去之”。但是,这两项目标全都落空了,第二项目标甚至从来没有公开、明确地加以宣布。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1927——1949)

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1)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与美、英、苏一起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废除了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条约所赋予两国的在华特权,以后又与其他国家签订了相关条约,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崩溃。(3)1943年10月中国代表签字于四大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奠定了未来联合国的初步基础。(4)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的《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都将归还中国,中国人民收复失地的神圣使命、中国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庄严的国际保证。(5)1944年9、10月,中国代表参加了大国筹建联合国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5年4月到6月,中国与美、英、苏三大国一起发起了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了长远的保障。

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是分不开的。主要包括,制定并贯彻务实的外交政策,谨慎处理与各国的关系,力求多寻友国,减少敌国,搁置分歧,求同存异。这个时期中华民族已不再任人摆布,由中国人自己谱写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主旋律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

概括这21年的历史,最基本的事实是:借助国际格局大变动的机遇,通过交错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最终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以最激烈的形式体现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的民族精神。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迅速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外关系的原有基础,也极大地改变了远东地区的政治格局。自晚清 开始了屈辱外交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三、新中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1、“一边倒”外交战略 战略内容:“一边倒”就是在国际大战略方面,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原因: 第一,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民族独立,恢复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恢复中华民族的尊严。新中国领导人认为,要建立起新型对外关系,就必须迅速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传统的联系,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洗刷半殖民地政治地位留下的烙印。

第二,冷战把世界分裂成相互隔绝的两个部分,中国在亚洲冷战中首当其冲,对外政策的回旋余地受到极大限制。对中共领导人来说,十分关键的问题是选择怎样的对外战略才有利于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基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考虑,毛泽东选择站在苏联一边可谓顺理成章。

第三,宣布“一边倒”不仅有外交方面的需要,也有内政方面的需要。其对内含义是,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允许走“第三条道路”。

第四,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交方面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得到国际承认,争取经济援助,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等。在选择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之后,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争权苏联的帮助。

“一边倒”的积极作用: 第一,“一边倒”坚定了斯大林等对中国革命的看法和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持。斯大林一开始对中共是采取观望和怀疑的态度,认为中共并不是他所谓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而是属于民族主义的、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派人去莫斯科联系,苏联也派人来中国了解情况,毛泽东又亲自去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一系列的接触后,斯大林对中共的认识才得以加深,“一边倒”战略才具体得以实施。第二,如果中共当时不宣布“一边倒”,想既与苏联加深关系,又同美国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暧昧态度,那将意味着在外交形式上中立,实际是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地位。第三,50年代中国的“一边倒”战略,不是像当时东欧一些国家那样,完全依靠苏联、跟着苏联走,而仍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

消极影响:就长期发展而论,并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主要是它造成了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不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同时,在这一格局下,新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对象是苏联东欧各国,是发达国家中不太发达的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那一部分。这种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出来。

2、“反帝反修”外交战略(两个拳头打人外交战略、反两霸战略)

战略的内容:中国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同时,要反对苏联的现代修正主义,以此来促进国际形势的分化与改组,团结世界各国及革命的人民结成反帝返修的国际统一战线。

国际形势的发展的三种趋势 :第一,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还在继续,但冷战双方开始探索新的斗争形势,国际局势表现为紧张与缓和的轮流交替。第二,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各自的内部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两大阵营从这时起,都遇到了调整内部关系的问题。第三,以反帝反殖为中心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印度支那和中东地区相继成为各种矛盾斗争的焦点。

“反帝反修”战略评述:第一,使中国最终摆脱了由于中苏两党历史上的特殊关系而造成的羁绊。第二,中苏关系的全面倒退、中印关系的恶化以及印尼与中国断交等情况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中国外交遭受的重大挫折。第三,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了重要的消极影响。中国外交渐呈曲折发展之势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面对多变然而并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中 国领导人的判断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偏差。包括对亚非拉地区的革命形势和世界战争的危险估计偏高,对美苏合作的可能性和美苏入侵中国的可能性估计偏高,对中国本身的国际影响和作用也估计偏高。

3、“一条线”外交战略。

战略内容: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形成这一战略的原因:第一,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第二,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第三,苏联的对外扩张,使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变得异常严峻。

“一条线”战略评述:第一,中国外交第一次对世界格局的演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外交活动的范围从此扩展到整个国际舞台,而此前是被局限在半个舞台上。

第二,外交政策的转变也具有深刻的国内政治意义,它与当时“左”的意识形态要求严重背离,是此后一系列国内政策转变的先导。

四、中国国际战略的新转变

内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战略指导思想的变化:第一、提出外交工作的任务,除了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外,主要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第二、在重新阐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提出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实行真正的不结盟,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第三、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提出要根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利益要求,来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也不再重复划分敌、我、友,团结一部分国家打击某个或某些国家的策略。

转变的原因:第一、来自政治与经济变革进程的实际需要。第二、来自对以往历史经验的不断反思。

“新战略”评述:第一,经过这次调整,中国已经告别了以往那种带着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外交”,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地朝着全面融入现存国际体系的道路前进。第二、这次战略调整,保持了很大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五、中国的对策:

1、不断增强国防力量,但决不能陷入全面军备竞赛的“陷阱”。

2、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利益,但不放弃走和平发展道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主权问题是个刚性问题,是国家的核心利益问题。1982年,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时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但是,领海问题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而不能说领海问题是诸多因素中的第一位或者唯一的一位因素。优先顺序也要有一个明确的想法。我们需要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安全保障合作,也要求这些国家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些问题也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如果因为,领海问题一时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放弃其他问题而不去推动,中国的利益就会受到更大的损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中国模式”研究 媒体关注的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英国人雅克斯:《当中国统治世界》;英国《卫报》将2008年称为“中国模式年”;《纽约时报》:“俄罗斯领导人视中国为执政楷模”;俄罗斯《观点报》:“我们有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杜进森所长: “中国做对了,我们就对了”;日本和韩国在政治上采纳了西方的模式,但学术圈有人在做“中国模式”的课题研究;中非通讯社:中国模式对中非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模式”成为国际上倍受关注且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作为一种概念从被提出之日起,便不断受到西方学者的质疑,却挡不住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心驰神往。而且,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中国模式”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接受

“中国模式”是什么,它是一条可以被很多国家效仿的发展道路吗? 中国政府从未有人触碰这个话题,但从西方到东方,它却被大量学者及媒体以不同态度和口吻谈论、争辩。

“中国模式”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约始于2000年,随着中国经济数字的攀升几乎同比例增长,2008年以来,北京奥运会、世界金融危机加上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使这个话题达到关注沸点。

一些西方人怀着“狼来了”的心态谈“中国模式”,担心这种模式的吸引力增长可能导致世界权力转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从中国获得社会转型的经验。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

西方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话语变迁 “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提出(兼论华盛顿共识)海外“中国模式”的解读(兼论世界发展模式)海外关注“中国模式”的原因

思考:如何看待国外中国模式的解读

一、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

1、西方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话语变迁

20世纪80年代初,认为改革开放会使中国演变为另一个西方国家。90年代掀起“中国威胁论”,从“中国军事威胁”到“中国经济威胁”再到“中国主张不确定论”。应对策略有“围堵”“遏制”“抗衡”“接触”。意识到中国崛起不可遏制,有了“大国责任论”“利益相关者论”

21世纪世界热议的“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

2、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提出

2004年5月以来,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未来命运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2004年5月11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也被译为雷默)(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对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适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

3、国外有关“中国模式”的解读 西方的解读:

在国际上颇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美国右翼智库企业研究所2007年底出版的《美国人》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模式”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效仿自由经济政策的成功要素,通过使本国经济的很大部分对国内外的投资开放,又允许实现劳动方面的灵活性,减轻税收和监管方面的负担,并把私营部门和国家的开 支相结合,从而创建一流的基础设施。

第二部分就是允许执政党保持对政府、法院、军队、国内安全机构以及信息自由流动的牢牢控制。

描述这一模式的一个较为简捷的方式是:经济自由加上政治压制。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2005年5月出版了一本题为《未来列强———明日世界的赢家与输家》的书,他在书中写道:“如果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觉得自己在道义上有权就如何处理民主和人权问题指责中国人,那么,大多是因为对中国在三千年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文化缺乏知识和尊重。中国的市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其政治文明也会进一步发展。谁只要大体上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他就会明白:中国不需要任何监护。而我们的美国朋友尤其应当理解这点,对中国进行任何方式的‘监护’都是不现实的。”他还写道,他反对在德国实行中国的政治制度,但“中国现行体制所保障的政治稳定是必要的,对中国人民及其邻国来说都是有益的”,“如今中国人在自己国家里享有的自由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05年5月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说:“我总是告诉我的美国朋友们,那就是让中国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他说,美国的一些政治家顽固地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联模式,“一提到共产主义,他们头脑中便出现了根深蒂固的消极形象,而且从不允许这种形象向好的方面转变。但是我不能同意”。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2008年2月对记者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金融家沃尔芬森在回答记者关于民主与扶贫的关系时说:“有证据表明,透明度和民主也是有作用的。但是,也许这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果拥有一个像中国那样有效的政府结构,就会有一个较好的结果。必须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历史。”

非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解读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2007年11月29日的一次集会上,向印度政要热情推荐温家宝总理几天前在新加坡强调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一次演讲,同时说:“我真诚地祈祷并希望印度能维持良好的民主机制,但民主也有缺陷„„人们不珍惜时间,不管是处理政府公文还是商业申请。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手续繁多———不珍惜时间,这是印度体制中一个让我很担心的毛病。”辛格总理还颇有感触地回忆他的一位英国老师50年前访华后说的一句话:“严格地讲,不能说哪一种制度一定比另一种制度好,好与不好取决于国家主要决策者的心态,也就是取决于政界人士、企业家和媒体巨头的心态,取决于工会的心态。”

印度学者认为,无论从人口、发展水平还是历史情况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与印度如此相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著名印度裔经济学家阿马提亚·森认为:“中印两国刚开始现代化之时,贫困程度都差不多,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极为相近。但自此以后,印度被中国远远抛在后面。” 从种种迹象来看,印度的确正在仔细琢磨“中国模式”,探索一条“印度特色”的发展之路。

2009年,普京的俄罗斯统一党决定在北京设立一个研究室,近距离的研究中国模式。俄罗斯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2006年9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发展模式,或者说东亚的发展模式,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因为这种模式引发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一轮增长„„这种模式与美国开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处方可谓背道而驰。”

中国成功的公式是——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 路透社2006年11月27日的报道说:“中国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用来取代美国民主体制的试 金石。”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4年5月26日的文章说:“这种在上层指导下逐步推行政治改革的观点引起了许多亚洲国家领导人的共鸣,他们认为,西方的民主模式并不总是行之有效。”

俄罗斯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2006年9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发展模式,或者说东亚的发展模式,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因为这种模式引发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一轮增长„„这种模式与美国开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处方可谓背道而驰。”

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说:“虽然西方国家抱怨中国推进民主改革方面步履缓慢,却无法掩盖中国人比批评者更具竞争力、更有效率、更能适应非洲商业环境的事实„„不仅是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西方也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

4、海外关注中国模式研究的原因

其一,20世纪晚期,拉美的经济危机、东亚的金融危机和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都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直接相关,而新自由主义正是“华盛顿共识”的基础,它们表明了建立在“华盛顿共识”基础上的“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的局限。

其二,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奉行自己独特的现代化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一直在8%以上,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国成功的发展战略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必然会有人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

其三,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实是一个新课题,它们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而所谓的“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在近年的失效,使它们加倍关注中国的成功经验,希望从中找到适合它们自己的东西。

其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强大和崛起,势必会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甚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也必然会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深切关注。结论: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是国外媒体和学者关注和研究中国问题提出的概念。

“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谈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问题,这一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如何理解北京共识:

世界共识之路的探索:从莫斯科共识、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1957年莫斯科共识(莫斯科宣言):国有化,集体化,计划化; 1990年代华盛顿共识:私有化,自由化,民主化;

21世纪初期:后华盛顿共识,综合发展观,国际社会“千年发展目标”; 北京共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

相同点:两者关注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观因素; “北京共识”是相对于“华盛顿共识”而言的。

1989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与改革的研讨会。在会议的最后阶段,经过讨论,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约翰·威 廉姆斯)

“华盛顿共识”的十条政策主张:

1、强调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达观经济形势;

2、重新安排公共支出优先序列,加强基本的健康和教育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3、税制改革,建立税基大、边际税率低的税收体系;

4、利率自由化;

5、采取竞争性的汇率制度;

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

7、引进外资的自由化;

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9、放松政府的规制;

10、保护产权。其核心是市场化和私有化和透明化。

华盛顿共识的实践效果:20世纪90年代,“华盛顿共识”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实行,而且在一段时期内确实很有成效,尤其对外资颇具吸引力。但阿根廷等国的实践结果表明,它也存在严重问题。近十年来,“华盛顿共识”破坏了十几个国家的经济,尤其是拉美国家,以至于有人称其为“毒药”。前苏联东欧国家也深受其害。中国和印度没有遵循“华盛顿共识”,它们按照各自的模式进行发展。其中“北京共识” 提供了一种从全新视角来分析问题的方法。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是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解读。它探讨的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到底是如何组织的,以及中国经验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国际社会的中国模式更多的关注于中国的经济领域。经济学家解释的世界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是相对于其他几种发展模式而言的。按照经济学家们的解释,目前世界上主要发展模式有四种,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亚洲四小龙模式。

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公司依赖庞大、多变的股票市场生存。由于股东对公司管理层施压,竭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也有人称之为“股东资本主义”。德国模式又叫“莱茵模式”或“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追求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三大目标。西欧的多数国家,与德国模式相近。

日本模式侧重企业的利益,它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新加坡、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的发展模式称之为“四小龙模式”,其特点是国家或地区政府有权威、重视高科技、重视教育等等。发展模式的世界影响回顾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德国经济增长乏力,而美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俄罗斯、东欧各国以及拉美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将美国模式作为样板,进行了各种激进的经济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美国模式也开始式微,于是人们开始总结经验,力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中国持续30多年的发展经验就被称之为“中国模式”。

国外学者所讨论的“中国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任何由外部强加的发展模式都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结合起来,把效率与公正协调起来;

第三,强调发展的人民性而不是特权阶层性,“华盛顿共识”的目的是帮助银行家、金融家,而“北京共识”的目标是帮助普通人们,强调以人为本; 第四,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并努力使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 第五,强调发展的积累性、渐进性,通过累积效应发展自己等。

二、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质

(一)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即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及其原因的描述和总结。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认识发展的贡献。体制论: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政府调节和干预资源配置;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体制论”: “中国模式” 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特征的总结。表现为—— 在所有制方面,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而实行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

★在资源配置上,中国虽引入了市场经济制度,但政府调节和干预的力度比西方国家强大得多;

★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没有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虽然允许不通顺些流派的存在,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主选择的集中体现。

“发展经验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标;积极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确定比较合理的优先顺序。“发展经验论”: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等的概括。概括为以下内容——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追求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标; ★积极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关系; ★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条件;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确定了比较合理的优先顺序,避免了“休克疗法”式改革的后果,实现了改革发展的稳步进行。

改革、开放、发展、渐进、试验和稳定也是最常用来描述“中国模式”的词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 “中国模式”

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精神是三个“一”: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中国模式”同苏联模式的重大区别—— ★首先,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如何构建新社会的问题上存在重大区别。

苏联:布哈林主义、斯大林主义

中国建国初期:阶级斗争、“文革”

改革开放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在对待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存在重大区别。斯大林:“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第三,在发展观上是坚持“民本”思想还是坚持 “国家至上” 存在重大区别。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且达到了某种畸形、工业化“大跃进”、“赶超战略” 中国:强调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发,从民生需要出发

历史方位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情况紧密相结合、具有时代赋予的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三)中国模式的特质 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开放社会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改革创新: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稳字当头,循序渐进。实践本位:实践第一;坚持让实践说话; “摸着石头过河”。

以人为本: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相得益彰;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刚柔相济:执两用中的哲学智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总结)中国模式的体制特点:

“中国模式”与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区别也是极其明显的。

在所有制方面: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而实行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公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土地和森林、矿山等资源也不实行私有化。在资源配置上:虽然我们采用了市场经济,但政府调节和干预的程度比西方国家要强大得多。在政治上的区别就更明显:中国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没有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已经允许不同思想流派的存在,但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这些都是与西方发展模式的基本区别。

但这并不是说在社会发展战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恰恰就在于它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份的结果。

中国模式的基本要素: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追求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同时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调控; 把效率和公平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追求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平衡发展; 将对国内的改革与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有机地结合;

根据自己的国情,主动积极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同时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和自主性;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推行增量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以渐进改革为主要的发展策略,同时进行必要的突破性改革; 在全面推行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同时,适时进行以民主治理和善政为目标的政府自身改革和治理改革。

“中国模式” 并没有完全定型。

虽然它的一些典型特征开始显现出来,但我们的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对“中国模式”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可能探索的路途还很长。

思考:中国模式是否具有全球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一,它是切合中国实际的一种发展道路。

第二,它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是一条与全球化相联系而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第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第四,它是一条渐进发展之路。

三、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1、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2、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3、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启示

4、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回应

5、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意味着是对西方价值的挑战和竞争。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对中国经验的兴趣;西方人对中国模式的看重。

对于发展中国家能否成为有别于其他模式的替代模式,更多的是发展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思路。

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在于对国家发展道路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道路的探索。利益资本主义实行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

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规律的探索,世界现代化的多样性。

四、中国模式的未来

未来趋势;面临的挑战;如何走下去

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视角下中国模式的未来趋势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轨道的形成与两次转型

A、历史上中国道路的第一次转轨:告别传统、追求理想、走向对抗

1、对抗的表现:

(1)中国与西方的全面对抗;(2)中国人之间的政治对抗;(3)现实与历史的文化对抗。

2、对抗正当性的构建

(1)中国与西方的对抗——“主义”之争;(2)中国人之间的对抗——“革命”之争 ;(3)现实与历史的冲突——“文明”之争。B、历史上中国道路的第二次转轨: 化解对抗、走向和解、政治让位于经济

1、和解的表现及举措

(1)化解中国与西方的对抗;(2)化解中国内部的对抗;(3)化解现实与历史的对抗。

2、和解正当性的构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中国从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经验主义。从毛泽东的“九天揽月”到邓小平的“摸石头过河”。“猫论” →“发展是硬道理”已成为共识。

2005年2月胡锦涛:目前中国的社会是“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2009年11月胡锦涛:三大变化:世情、国情、党情。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通向民主的四个阶段:

1、国家独立

2、经济建设

3、社会建设

4、民主建设 前三个阶段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条件。西方的经验表明:民主不是国家富强的原因,而是结果。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四项建设,但重点是一个。

1949年以来的发展道路 1、50-70年代-毛泽东时代:解决了国家独立问题,但经济太落后→独立自主; 2、80-90年代-邓、江时代:着重推动经济发展,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效率优先; 3、2000-2020年:着重推动社会建设,目标是和谐社会,即一个相对匀质化、均衡化的社会,并使共产党完成由集权型政党向民主型政党的转型→公平公正; 4、2020-2040年:着重推动民主制度的建设→民主自由。

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社会的需要;要坚持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

必须解决几个带根本性的矛盾:国的社会主义同其资本主义世界环境的矛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同其普遍性的矛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部问题。中国未来挑战的体现

第一,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尚未根本消除。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第三,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第四,环境保护问题。第五,收入差距问题。第六,腐败问题。第七,“三农”问题。第八,外部环境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国寻求加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以实现自己的民族目标,资本主义世界则要求以自己的形象改造中国社会作为代价。中国利益资本主义,但必须有利于维护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坚持社会主义中国,资本主义不能搞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关系。

中国道路如何走下去?

第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在当前主要应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二,毫不动摇地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发展的制度保证。

第三,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传承中华文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以形成实现和平发展的精神支柱。

第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要处理的几个核心问题: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民主建设与政治秩序;中央与地方关系;

集权与分权;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专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黄明理)引子:疑问与困惑

1、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疑问

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工作者为何遭遇世俗前赴后继的鄙视和打压?

A、理工科学者的梦想:消灭马克思主义!B、社会学研究生的情感:讨厌马克思及其主义!C、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后代的态度:什么都能考就不能考马克思主义!D、一名大学生的要求:千万别用政治老师或辅导员的口气回答我!E、陈先达的疑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指导思想,为何搞马克思主义的人却像地下工作者?

2、世俗对共产主义的嘲笑

网络观点一:某女:我也愿意相信男人,就像我坚信共产主义终有一天会实现一样,然而,我宁愿相信世界有鬼,也不愿相信男人那张破嘴!网络观点二:“现在让政治老师感到尴尬的是,好像世界上社会福利好的人民生活富裕的都是他们不齿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那些信仰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阵营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每年无数的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生渴望着进入美帝国接受毒害,更别说那些非法移民了。除了朝鲜人非法进入中国外,怎么没有见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受资本主义压迫的美国人要死要活的非要进入中国接受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 “现在从上到下包括胡哥都没有人再相信共产主义的骗人鬼话了。” 网络观点三:“信仰共产主义,但不支持共产党。”

网络观点四:管它什么主义呢,只要能让我过上好日子就是好“主义”。

专题: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概括 建党90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含义

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意义

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在世俗生活中遭到国人冷漠?----制约其魅力显现的因素分析:

(1)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国力悬殊(美国公民的消费水平是中国人的12倍)。弱国无外交、弱国心态:“谁打我我骂谁”。亨廷顿:“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他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和体制之所以吸引了其他文化的人们,正是因为它们被看作是西方权力和财富的源泉。邓小平语:“我们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时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

(2)福利悬殊—中国的两极分化制约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彰显。福利均等化和人道化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强于中国。中国的房价可能会演变为可怕的政治危机。

(3)意识形态和文化精神悬殊。世界社会主义低谷,意识形态等文化方面“西强东弱”。(4)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异。社会理想的信仰力量与其时间呈反向关系。(5)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不够。

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是总结与发展“中国道路”的需要。《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落后时怕揍打,想和平,但现在发展了,世界第二了,还要和平,低调谦虚地面对世界。这一宣誓让世界多些希望,少些疑虑。总之,中国不走“强国必霸”的西方老路。和平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化为公民行为。

二是适应世界对中国关注(由大走强)的需要。中国对世界的精神文化应当有更大的贡献。增强意识形态影响力,防止和平演变。

社会主义的命运的后顾与前瞻:革命时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苏东改制时期: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只有中国社会主义才能救资本主义。【正在溜向“社会主义”

弗里德曼美国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货币主义经济学泰斗,大市场小政府理论的鼻祖,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时代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的“偶象”。2000年布什、戈尔为入主白宫争持不下的时候,有一位记者采访他,问他对美国经济和前途的看法。这位88岁高龄 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大师语出惊人,说道:无论布什还是戈尔入主白宫,“美国都会溜向社会主义”,区别只不过是,如果布什掌权,可能溜得慢一点,戈尔掌权,可能溜得快一点。】 三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与提升我们政治修养进而确保事业成功和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对社会:在用概念思考的今天,在经济文化化的趋势下,思想领导权上升为第一领导权,社会的改进与其说依靠技术,不如说依靠掌握技术的人的思想。中国今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终需要政治智慧来解决,如腐败问题和两极分化问题都需要政治理念的转变。公民政治的冷漠和政治素养的不高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温床。对个人:学会思考和学会生活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往往不是不幸福,而是不会追求幸福或不会享受幸福。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3期)

三、马克思及其主义的魅力

1、马克思:让人不得不尊敬的高人

证据一:同时代的人对他的无与伦比的赞美。青年黑格尔派代表莫塞斯·赫斯(比马克思大6岁的哲学家)给朋友奥伊尔巴赫的信:在这里结识一位男子,你将会感到高兴,他也属于我们的朋友。他不久将讲授哲学。“你对此要有思想准备,也许你是在结识一位唯一在世的哲学家。他很快便会在公众中崭露头角,他将把全德国人的眼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我的偶像名为马克思博士。他还是一个青年,可他要给中世纪的宗教和政治以最后的一击;他将最深刻严肃的哲学和最辛辣的幽默结合在一起;想想看,他集卢梭、伏尔泰、费尔巴哈、莱辛、海涅和黑格尔于一身,集者并非胡乱混在一起。这就是马克思博士。”“有人怕他,有人敬他,可大家都一样觉得他伟大。”

----资料来自《伯尔文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证据二:中学时确立的境界:

证据三:本科毕业同时拿到博士毕业证书,年仅23岁。证据四:大学毕业第二年当上《莱茵报》主编

证据五:演讲征服了敌人、人品征服了市花、思想征服了天才(如海涅和恩格斯)。证据六:马克思的伟大成就改善了世界。人总是渴望自己获利,可是我们的体验却常常是:为了别人是可持续幸福的源泉。----读马克思后的个人感想

2、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回应(1)必须澄清几对概念:

第一,要区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

第二,要区分马克思文本中某个论点的过时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后者是就整体意义的,显然带有意识形态的偏见);

第三,必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有用性的含义以及人文知识与技术知识用途上时间差别。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一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方法,是其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其二是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即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三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想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四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一方面反映了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又在前者的基础上,表达了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具有崇高的人民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总之,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上的合理性相统一;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基于规律把握基础上的未来制度设计。为马克思主义辩护就是为自己的合法利益辩护,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坚信人类未来会更美好

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心态:情绪反感与理智默认;抽象反对与具体赞成;口头上抛弃与行动上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

“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人本精神;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精神;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政治形式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人道主义精神;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的自由精神,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价值的修身精神等等。”(摘自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

四、马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评价

1、马恩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立于科学论证基础上构想出来的,具有高度抽象性、理想性和原则性。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社会。认为这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选集》1P86)第二,消灭私有制、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第四,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产。第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创始人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决定他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不会给一个具体的特征描绘的,他们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可能具有的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社会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和交换;没有阶级对立从而国家正在消亡。马恩没有经历社会主义实践,不可能提出具体的方案。每一个时代的人只能提出那个时代的问题并解决之。即便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作了最简单的几条概括,仅仅过了二三十年,他们就一再声明,那些有很多已经过时了。他们是异常地清醒:“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他们用海涅的话来批评那些教条主义者说:“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2、马恩社会主义观的评价 首先,他们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建立对社会客观规律把握基础之上的,因而总体上是科学的。如生产力大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灭剥削、人将自由全面发展等。其次,马恩关于未来人类的社会主义憧憬,其主要价值在于方法论和价值观引导,而其关于社会主义的具体构想则具有猜测性,不应当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来坚守。再次,当今人类世界马恩所要消灭的社会问题(剥削、两极分化、民主形式化和人性异化等)仍然存在,社会主义仍将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他们一向不主张过细描述未来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不想为后人提供一劳永逸的现成答案。他们还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中,不会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出详细的系统说明,社会主义是消灭现状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在社会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出的任何理论设想,都可能陷入空想。这一社会状态的具体情况只有将来身临其境的人们作出回答。

如何看待共产主义?

首先它是建立科学根据基础之上的: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的考察人类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存在的三大危机:经济两极分化、政治民主的形式化和人性异化。其次,对马恩的共产主义观要有辩证科学的理解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再认识

3、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二者是同质的。

4、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观的得与失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基本观点是科学的,共产主义具体特征的描绘是参考性的带有猜测性的,是理想性的和价值性的。

5、《宣言》的两个重要判断与共产主义信仰危机分析

课堂小讨论之一:

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卷进自己的口袋里。前者成功了叫老师,后者成功了叫老板,两者都成功了叫老婆!

温馨提示:跟老师斗是不想学了,跟老板斗不是想混了,跟老婆斗是不想过了。和谐万岁!

3、你认为削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根本原因是(单项选择):

A、经济制度上的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B、两极分化;C、生产力水平落后;D、腐败现象 课堂小讨论之二:

1、曾经有网友调侃说,不要说我们仇富,我们仇的不是富,而是不仁;恨的不是官,而是 贪腐;愤的不是穷,而是不公;怕的不是警,而是枉法;愁的不是钱,而是通涨。百姓反对的不是政府,而是政腐;反对的不是改革,而是反对那种顽固坚持特权制度的违规改制。课堂小讨论之三:

1、中国公民的共同梦想:上学不收费;就业不求人;医生不卖药;食品不带毒;新闻不撒谎;教授不白痴;当官不受贿;城管不打人;吹牛不出名;房子不强拆;百姓不畏权;环境不污染;领导不特权。

2、我们痛恨贪官,又拚命考公务员;我们咒骂垄断,又削尖脑袋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觉得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于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需要深刻反思的。

伯恩施坦

德华·伯恩施坦(1850—1932)出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位火车司机。伯恩施坦16岁时 开始当学徒,20岁后曾在一家银行当职员。1872年,伯恩施坦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878年,伯恩施坦开始担任社会主义政论家赫希伯格的私人秘书,1881年开始在瑞士苏黎世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1888年在德国俾斯麦政府的要求下,被逐出瑞士,移居英国伦敦继续办报。1901年伯恩施坦返回柏林,出版自己主编的《社会主义文献》杂志(1901—1905)。1902—1928年期间,伯恩施坦三次当选为国会议员。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青年时期的伯恩施坦,受反普鲁士君主专制运动的影响,具有了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后,伯恩施坦开始信仰社会主义。此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内存在着拉萨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个主要流派。伯恩施坦的思想倾向于拉萨尔主义,赞扬拉萨尔主义,并将拉萨尔誉为自己的“导师”。拉萨尔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和任何的“专政”,主张改良国家政治,通过普遍的直接的选举让工人阶级参与国家政治,实现全社会的权利平等;拉萨尔主义不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是在于雇佣劳动,而在于分配的方式。

但是,青年时期的伯恩施坦思想尚未成熟定型,他的思想还不时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恩格斯的影响。在他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期间,他的思想又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并批评拉萨尔主义。这一段时期内,他甚至得到了“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并被恩格斯生前指定为遗嘱执行人之一。

然而,1888年伯恩施坦随《社会民主党人报》迁往英国伦敦后,他的思想再次发生改变。伯恩施坦在英国亲眼目睹了德国尚未出现而英国已经出现的这一切景象,并深入与英国的社会主义“费边主义”(该思想主张“渐进性的”社会主义改良,走民主主义的、合乎道德的、合乎宪法与和平的变革之路)进行接触,伯恩施坦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性和极端性,开始坚定地扬弃马克思主义。此后,伯恩施坦的思想日趋成熟。他开始逐步吸收了以往一切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的如拉萨尔、杜林等人和费边主义、工联主义等等派别的思想,进行系统化和个人发挥。1899年2月,伯恩施坦以他的社会主义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修正”,并系统地整理成书出版,该书即是著名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

《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的主要思想

伯恩施坦在这部书中强调了“民主”对于社会主义具有关键的意义,指出“民主这一概念包含着一个法权观念:社会的一切成员权利平等”,“民主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它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它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形式”,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全面民主发展的一个渐长渐进的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的影响 《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出版后,伯恩施坦的观点在社会民主党内经过多年的激烈辩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即得到了几乎完全的贯彻。这部著作也很快成为几乎全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流派的共同纲领性著作,伯恩施坦也嬴得了民主社会主义鼻祖的称誉。该书的出版和广泛为社会民主党人接受,标志着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基本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束缚,独立发展成为了系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学说,并最终使民主社会义与共产主义决裂。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修正派,认为社会主义的建立不能革命的方式,但可以通过改良或渐进的方式来改变。修正主义

主张放弃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用改良运动取代革命运动,这种打着修正马克思主义旗号,实质上是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机会主义思潮,被称为修正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都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传统影响,受费边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都具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区别:民主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的重要性,但认为所有制的变改可以通过民主的手段来实现。社会民主主义否认所有制的重要性,强调在混合经济背景下,重新分别财富,从而实现社会更大的平等。第三条道路

早在本世纪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而且在20年代就已经在右翼群体中流行。但是,使用这一词汇的最主要群体还是社会民主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战后时代的早期,各社会民主党非常明显地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既不同于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又不同于苏联的共产主义的独特道路。当“社会主义者国际”于1951年重新创立时,它明确地表明了这个意义上的“第三条道路”立场。第三条道路的本质

第三条路的本质是一种调和左右两个极端倾向的“中间道路”,其核心是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融合在一起,在经济社会政策和政治舆论导向上,它强调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辅相成,企图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寻求平衡,促进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并加强国际合作,达到国家利益和国际合作相一致,显然第三条道路具有明显的“中左化”性质。中国是否在走第三条道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拚弃了从前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与政策,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施,也是以另一条道路解决国家内部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

中国经济改革原则是,放弃计划经济但不放弃宏观调控,走市场经济道路,但不放任自流。

几代领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物质的极大化

列 宁: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 赫鲁晓夫:土豆+牛肉

毛泽东:58年对河北省 ××公社的批示

邓小平:实现共产主义是需要十几代人,甚至需要几十代人不懈的努力。第三条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区别:在于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与追求。第三条道路其本质是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古巴、朝鲜、越南、老挝)

民主社会主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党、工党的国家奉行的政策)民族社会主义(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突尼斯首次举行自由选举)

民族社会主义

1963年,21岁的卡扎菲进入利比亚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并在军队中建立以他为首的、由12人组成的 “自由军官组织”,着手策划推翻伊德里斯王朝。1966年,结束在英国装甲兵学校的受训后,卡扎菲归国担任通讯兵团上尉军官,并进入美国中情局视野,被视为推翻英国扶持政府的人选。

卡扎菲与两任妻子共育有8名子女(7子1女),国民经济命脉的各大部门及企业也全部交由这些子女负责。包括,石油、燃气、酒店、媒体、流通、通信、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每年国家的大量财富实则全部流进了家庭的腰包。包括利比亚在海外投资的也全部由其子女们所有,规模约估计高达700亿美金。其子女们在海外还购置大量房产。

今年9月25日,利比亚执政当局称,在首都的黎波里发现一处巨大的乱葬墓地,其中埋葬着多达1270具尸体。据信,这些死者可能是1996年被卡扎菲安保部队在阿布萨利姆监狱杀害的犯人,这是阿布萨利姆监狱大屠杀的实在证据。利比亚执政当局表示,遇难者有可能是发生在1996年的“阿布·萨利姆大屠杀”中被卡扎菲屠杀的1200多名政治犯。10月2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人员在利比亚苏尔特观察据称是卡扎菲被逮捕时躲藏的水泥洞。利比亚 “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20日证实,卡扎菲当天已在苏尔特被打死。图为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人员在利比亚苏尔特观察据称是卡扎菲被逮捕时躲藏的水泥洞。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1.从空想理论到科学(1516-184.8)2.从科学理论到实践(1848-1917)3.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4.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1950-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成就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 ;2.无产阶级政党不断壮大 ; 3.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5.击退了法西斯主义向人类的进攻; 6.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改良。世界为何重视俄罗斯?

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最大牺牲也最大:前苏联在二战中共死亡2700万人;其中阵亡将士866.84万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1945年5月2日,从东线首先攻克柏林。

科学社会主义遭受的挫折

1、中苏大论战

2、苏东剧变

科学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历史原因、国际原因、现实原因 结论:代替?趋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王集权 第一节 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特征、功能

1、含义: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广义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育、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2、特征:实践性、学习性、共享性、连续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3、功能:

个人层面——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团体层面——整合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 社会层面——社会整合、社会导进; 反向功能:破坏社会体系的均衡。

二、中国文化的历史演进

1、先秦——中国文化的初创期;

2、秦汉至隋唐——中国文化的繁荣期;

3、宋元明清——中国文化的发展期;

4、近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型期;

5、当代——中国文化的自觉期

1、先秦——中国文化的初创期

史前文化 ——没有文字出现的文化;夏商西周文化——以宗法制度为特色;春秋战国文化——宗法制度日益混乱,敬天祭祖,诸子百家,私学,文学的发展。

2、秦汉至隋唐——中国文化的繁荣期

秦汉 ——文化模式奠定了中国近两千年来的文化基础;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形成,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重心;魏晋隋唐——佛教输入中国,儒释道融汇。

3、宋元明清——中国文化的发展期 五代十国和两宋——武术热、兵书多、工商业发达、宗教信仰日益世俗化;元——元杂剧(戏曲); 明——出现了戏曲流派,偏重音韵格律、文采;清——戏曲发展为京剧,小说受欢迎。

4、近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型期 鸦片战争——对国人的震动很大;太平天国——冲击了封建政治经济秩序;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进自然科学;维新运动——变法图强,改良的维新理论;清末——阶级、民族矛盾激化,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采取“新政”;民国前——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民国政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民主义教育。

5、当代——中国文化的自觉期

纵观中国文明,文化的建设和社会的昌盛相互伴生;将文化建设并列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西方进步文化;自觉建设中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战略地位、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及含义

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四届六中全会将其提到空前高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务实的科学性;高度的民主性; 深广的群众性;改革的创造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昭示

一、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各种挑战

1、传统文化的挑战

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全盘西化;文化保守主义,在继承的旗号下取代马克思主义。

2、西方文化的冲击

资本主义始终没有放弃对我的文化渗透颠覆;西式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

仗经济和科技实力支撑,生产文化工业产品,使文化成为消费品,改变我生活方式。

3、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理性价值观——缺少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审美价值观——标准发生变化,变丑为美;

政治价值观——对党和政府缺信任度;社会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

经济价值观——急功近利、唯钱是图;宗教价值观——无任何信仰,不知为何而活。

4、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文化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先进文化的相互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先进文化。

二、执政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要进一步巩固党的文化基础

要坚持马列毛邓的指导地位;要坚持主流文化,承认多元文化,做先进文化的代表; 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使之成为引领先进文化潮流的党。

2、要保持党的先进性

要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要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党,要重人文精神教育; 要不断提高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素质和能力。

3、要建设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优秀队伍

正视问题——素质低、观念旧、信仰失,知识分子地位凸显; 调整党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不能仅当“工具”; 加大知识分子入党的力度(农民→工人→知识分子)。

三、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

1、先进性与人民性

离开人民性盲目追求先进性会使文化失去活力、失去对象; 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是其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

2、时代性与民族性

儒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瓦解是必然的;儒学的客观地位:多元中的一元; 儒学在今天有发言权,有特殊贡献; “21世纪是儒学的世纪”有违规律。

3、继承性与创新性

重要的是继承、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只有创新,才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只有创新,才能永保其活力; 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

4、主导性与多样性

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要在多样性中体现主导性;社会的转型,文化传播方式必然走向多样化。

5、吸纳性与辐射性 增强吸纳兼容外来文化的能力;增强向外辐射民族文化的能力; “中华文化帝国主义”任重道远。

6、开放性与自主性

讲文化开放不等于放弃文化的自主性和自主权;民族主义仍将存在,要维护文化安全; 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基本方针

1、根本任务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基本方针

坚持马史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双百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生活、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立足本国又吸收世界成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建设目标

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解决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2、建设任务

教育人们树立崇高理想;号召人们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要求党员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3、建设内容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4、建设条件

物质条件;思想文化条件(水平、层次性);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基础;教育要为现代化、为人民服务; 要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制定科技长远发展规划;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反对伪科学。

3、坚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注重体育、卫生事业的建设。

四、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过程

由低向高的三个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

2、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时,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追求的目标。

3、物质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生

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两者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统一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中。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一、价值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1、价值及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特的关系中产生的; 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

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 旧社会的解体是以其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延生是以其形成为先导; 社会的稳定发展是以其确立和完善为支撑。

2、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及其表现

统治阶段主导下形成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 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西方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观念变化;

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 ——建设其显得尤为重要!

4、作用及意义

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因的实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使中华民族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求

1、要与时俱进

四方面内容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要随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不是封闭的)。

2、要宣传教育

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彻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 各个方面;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帮助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要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

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是有效的载体;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 要突出思想教育内涵,贯彻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打牢其群众基础。

4、要注重其科学研究

是长期的历史任务,是重大的现实课题;要加强研究,深化认识; 要形成有利于建设的理论、舆论、政策、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 使其贯穿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毛泽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

1949年,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至此,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党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

大陆尚未得到完全解放,反动势力蓄谋反扑;在新解放区,土改尚未进行;由于常年战争的破坏,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一个烂摊子:工人失业,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陷入困难;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动势力孤立,封锁大陆;党面临担当执政党角色的压力,挑战和诱惑。由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武装革命斗争对经济建设缺乏足够经验,这些严峻困难和紧迫问题,对于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新的严峻的考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毛泽东把当时的情况概括为“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他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的荡涤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一、1949至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剿残敌,基本完成大陆统一任务;摧毁旧政权,普遍召开各级各届人民代表会议,人民开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继续实行土改,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得解放。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受到有力的荡涤,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开始树立,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没收官僚资本,确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使人民政权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的支撑。通过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政,使得人民生活和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美国的封锁,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同盟关系。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要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社会性质,毛泽东指出“把我们的经济称作新资本主义是不妥的,因为它没有说明我们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是国营经济,公营经济,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毛泽东赞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并且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做了准确的定位,确定其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随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国内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 队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把改造与建设并举,毛泽东提出对名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这一创造性的办法。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56年我国和平的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2、提出了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基本关系。1956年八大前夕,毛泽东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十项基本关系做出了总结,提出了以苏联为鉴,社会主义建设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的命题,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开始。

3、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策略。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之后主席又在各地讲话谈这个问题。

4、在文化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1962年周恩来又深刻阐述,调整了党的文艺政策。

5、在外交上毛泽东晚年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比较符合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

6、在国防军事领域,形成了毛泽东国防军事思想“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高度重视人民战争,高度重视国防安全,“大三线建设”调整了战略布局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工业交通水平,高度重视尖端科技和武器装备的研制,毛泽东时代中国搞出了”两弹一星“搞出了洲际导弹,搞出了超音速歼击机、搞出了核潜艇,搞出了杂交水稻、大型计算机、大型装备制造业、复方青蒿素等卓越的国防和科技成果,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的基础也是毛泽东时代打下的。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顶住外部各种压力盒影响,坚持不懈的进行探索。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记载在党的史册上。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了哪些成就?

经济建设: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新建兰新,包兰铁路;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0%,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走过了哪些弯路?

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保天下”属于如何保护无产阶级政权的。我告诉你一个当今评判社会主义的万能标准:首先关系到两个名词‘公有制’(公)‘私有制’(私),任何‘私’转‘公’的改革都是进步,任何‘公’转‘私’的改革都是倒退,都是反革命,不要因为某些‘特色’蒙住了双眼。

1958年提出总路线,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这些弯路对今后发展与建设有哪些影响? 其探索既有正确的成果也有失误的教训,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以苏联经验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 贾后明

一、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还是道德范畴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所产生是不同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经济名词:社会主义是一个在经济或生产力上较之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经济社会制度,在效率上和社会对财富的享有上高于资本主义。从政治上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上更体现民主,没有了不平等现象和剥削现象的社会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各民族、各群体都实现了政治平等,实行人民民主。从道德上理解的社会主义是:平等,没有压迫,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公平正义的社会,体现了社会的理想与追求。

哪一种理解更加科学或是更加接近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呢? 政治上或道德上的理解较为普遍,因为一般人总是从政治上,尤其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而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就是社会主义要实现资本主义实现不了的由于财产不平等而出现的人的不平等,而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民主更加平等更加公平的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提出的问题是对的,私有制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要实现平等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财产私有制度,而财产私有制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经济概念。因为在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之前还有其它的私有制,因此消灭私有制更多是的从政治和道德角度提出的,而不是经济角度。

要从经济角度提出消灭私有制,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没有私有制的社会如何运行的问题,如何保证生产效率的问题。而这些正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没有解决的,而只在政治和道德上谈论社会主义,只能是空想社会主义。这既可以从中国革命之初的农民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可以看到,也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运动中得到体现。包括前苏联早期实现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基于经济角度的

如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从政治和道德上理解社会主义,那么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依旧是空想社会主义。当前许多人觉得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空想,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理解的社会主义只是在政治上或道德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展现给他们的只是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对社会主义的强调,使他们在经济领域上对社会主义能否存在及其是否有优越性产生怀疑。

从政治和道德上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只有几个特征:一是共产党领导。二是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上的平等,从而实现社会地位(政治和道德、经济地位)的平等。三是没有压迫和剥削,实现官民平等,领导与被领导的平等。四是实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种模式,实际上前苏联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集体领导或党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没有个人财产,生活资料可以根据级别和情况配给,所有生产品统一交给国家。

最后人们对社会主义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模式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和集体 国有)+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这一理解总体还是政治和道德上的理解。因为这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政治上对立的理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要素)分配

所以当我们今天出现私有制时,当实行市场经济时,当按要素分配时,就会被人们认为不是在搞社会主义,而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我们在上面的社会主义公式中看到了生产如何进行了吗?看到了劳动者积极主动地选择劳动形态了吗?看到产品的交换和人与人交往的深入了吗?看到了生产效率提升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效率提升的奖励吗?看到了分配对生产和交换、流通的作用吗?这种公式最后只能是苏联模式,而苏联背后只能是低效、腐败、无能的官僚体制,最后的公平和正义又在 何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体现在何处?不能把国家控制就作为社会主义的代名词。经典作家肯定不是单纯地从政治和道德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的,如果是这样,经典作家只是一个政治家、革命家和道德家、哲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但是经典作家正是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规律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这样做不仅仅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经济规律,还要揭示现代经济――工业化大生产的经济规律。消灭私有制如果只是从政治上讲,这在什么时代都可以做,并且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是,社会主义要做的消灭私有制并不是政治上的意义,而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长期趋势。

经典引言:一个社会的分配总是同这个社会的物质生存条件相联系,这如此合乎事理,以致经常在人民的本能上反映出来。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下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欢迎这种生产方式。大工业兴起时期的英国工人就是如此。不仅如此,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会占支配的地位;那时即使发出了抗议,也只是从统治阶级自身中发出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而在被剥削的群众中恰恰得不到任何响应。只有当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走完自身的没落阶段的颇大一段行程时,当它多半已经过时的时候,当它的存在条件大部分已经消失而它的后继者已经在敲门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这种越来越不平等的分配,才被认为是非正义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从已经过时的事实出发诉诸所谓永恒正义。这种诉诸道德和法的做法,在科学上丝毫不能把我们推向前进;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作证据,而只能看作象征。相反地,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愤怒出诗人,在描写这些弊病或者抨击那些替统治阶级否认或美化这些弊病的和谐派的时候,愤怒是适得其所的,可是愤怒在每一个这样的场合下能证明的东西是多么少,这从下面的事实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到现在为止的全部历史中的每一个时代,都能为这种愤怒找到足够的材料。(恩格斯《反杜林论》)

三、社会主义经济特征 国有制(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这些传统理解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今天看来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不是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不是说实行了这些做法就是社会主义,而不实行这些做法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都是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大投入、长周期、需求变化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等问题是共同的。在相似的生产条件下,在相同的物质基础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竞争的社会制度,不可能保持根本性的性质差异,而不过是目标不同,追求的方向不同而已。

1、更加广泛的社会联系。社会化的大生产,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同的生产前提,而不是公有制或私有制。所有制并不与生产力相对应,而是与产权结构有关。在不同生产力下可以有不同的私有制,如奴隶制、封建制或是资本主义制,公有制也有原始的和共产主义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不是强调所有制与资本主义的不同,而是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在更高层次上来实现社会交往与活动。社会化大生产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生产基础,在这一基础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必然面对是相似的生产力水平,相似的经济活动组织。而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有更加广泛的社会联系,社会化程度更高,社会经济活动更活跃。最终体现为生产力发展更快、更高。

2、更加丰富的社会消费(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消费虽然是决定性力量,但是这种消费决定力量并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消费呈现着畸形发展。奢侈消费与消费不足并存,整个社会消费结构不合理。而社会主义却通过更加合理的分配,实现更加丰富的社会消费。)3、更加有效的社会协调(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既是紧密的联系在一 起,又是以获利为目标的联系,联系中又存在着脱节。如生产的片面发展而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消费的脱节。交换主导分配和生产的现象,分配由所有权决定的现象,消费与生产的背离等)(社会主义体现的社会协调,表现在生产自身的协调,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安排,生产与消费的协调,生产基于消费,生产促进消费,消费推动生产,普遍的消费与全面的生产。生产与交换的协调,而不是交换决定生产,而是交换服务生产。分配的基于生产和社会目标的统一等)(资本主义的经济确实表现出一种自然经济的形态,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也出现了政府的管制和干预,但是这种经济的基础理论却是自由主义,相信自然状态的经济(完全自由竞争)的合理性和完美性――市场神话)而社会主义经济则是不相信市场神话,强调了政府干预的必要与合理性。

4、更加直接的社会目标(资本主义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是资本获利的驱动,而社会主义的目标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摆脱了资本狭隘目标。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更加体现社会目标,而不是利益目标。分配与消费更加体现人的平等性)

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如果坚持传统的对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有矛盾的。这正是当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感到难以接受的原因。有人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因为在许多人的理解里,实行市场经济就是实行资本主义,因为市场经济意味着市场主体的独立化、私有化、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分配的按要素或按资分配。而这样做,社会主义平等及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了。从实践来看,这一认识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原则与市场经济机制确实出现了矛盾,这些矛盾既使人们对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带来的冲击更加明显了,也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1、经济主体:国有还是私有(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经济主体只能是国家。实际上,计划体制和按劳动分配都是公有制的内在要求。如果社会经济组织都是公有的,相互没有竞争的必要,其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必然是计划的,或由国家权力决定的。不计划,交由市场,那么有亏有赢,说到底都是一家,亏盈都不好。而只有在国有计划体制下才能谈到根据工作时间进行分配的统一问题。因此,公有制、计划体制与按劳分配是三位一体的。

但是,一旦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来进行优胜劣汰,那么首先要求市场组织的主体化,即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要实现自主,就要求在分配上能自主,而最终在财产所有权上要主体化或称为私有化。没有产权清晰,责职明确,就没有市场竞争的主体。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部分转化为国有,部分转化为私有。而国有所有制企业,是国家投资的国家资本企业,如果以赢利为目的,与市场中的私有企业并无二致,如果不以赢利为目的,只能是公用企业,必须进行严格的管制。2、经济运行机制:计划还是市场(权力还是放任)

市场是什么,市场只能是一种放任经济,放任经济主体通过竞争来实现自身利益,而外部只是提供一个竞争秩序。在市场中交易的只能是商品,而每一个市场主体是商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在交易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交易双方的竞价机制。在这样的一个机制下,市场中所见的是商品的交易,而不区分市场主体的性质。市场权力在于对商品数量控制下对价格的控制,而不是外在于价格的其它力量。计划经济或计划体制,只能是用计划权力或国家权力对产品的生产与流向进行指派,不是通过交换,而是通过计划权力直接地实现生产与消费、分配、流通的统一,这种体制是一种权力经济体制,是一种严格控制体制。可以实现形式上的把人为的差别再人为地缩小,但实质并没有消除差别,也无法实现对经济各环节的完美结合。3、社会分配体制:按劳还是按要素 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实行计划体制还是市场体制的问题。在实行计划体制下,为了体现平等与公平,实行以劳动(劳动时间)作为分配衡量标准就是必然的。既然人们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私有企业,没有人能够资本(人为、物质或社会)来获得收益,只能是劳动作为唯一的标准,而劳动分配的标准中首先确定的是时间,其次是根据人们的理解对劳动的质量和贡献作了一定的区分。但是按劳分配既不是真正的对产品的按劳分配(因为还要扣除社会需要,许多劳动又是中间产品,无法衡量劳动收益),又因为无法对劳动的质与量进行社会性的客观度量,最后按劳分配只能是年资、学历、职位等一些条件产生影响。按劳分配并没有真正实现公平。但这种体制又是全面公有制下可以实行的唯一的模式。由于无法客观衡量劳动的质与量,缺乏有效的激励,按劳分配没有实现真正的公平,也就难以起到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也无法满足人们通过分配来实现消费的

4、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的问题。效率优先当然不是简单的利润优先的问题,而是在评价各种活动时是不是把资源节约和产品丰富作为衡量标准。而公平优先就是各项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人们之间的平等获得与享有。二者确实存在矛盾,虽然可能存在统一的一面,但是矛盾的一面却是持久的。坚持效率优先,就是要尽量地少消耗资源,尽量地多产出产品。在这一目标下,对劳动、各种非劳动资源的使用就要尽量充分,要根据生产需要对劳动和各种资源进行分类,这必然会出现对劳动者物质化的一面。而要统一对各种资源的使用,最终又会用一种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货币。货币(金钱)的统一,商品化一切,这些都是效率原则下的必然产物。而这正是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反动,是对资本主义商品化、货币化、异化社会的反动,追求的是公平优先。如果要完全实现公平优先,只有从人出发,从公平出发,而不是从效率出发,这样必然会出现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抵制。

5、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矛盾是关于控制与自由的矛盾。社会主义是要控制差别,控制不确定性,控制无政府,控制无序竞争,减少竞争引起的不必要的浪费。有计划按比例,生产与消费对接,分配与生产脱离,这些都是社会主义试图做的事,而这些事正是针对市场。市场是放任的、自由的。价格是交易的杠杆,是交易的指南,在这一指南下,市场的供给双方不断博弈,最终实现各自利益。在市场中强调的就是交易主体的多元化,以交易主体的多元化来促进竞争,通过竞争来实现双方的利益均沾。竞争中最终胜出者必然是资源的充分利用者,成本控制最低者、技术与市场创新者,而劣汰者的资源虽然也会出现消费,但经过重组还是可以得到重新利用。因此,在对待经济活动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控制,使经济按人的(或控制者或社会)意图运行,一种是斯密所说的市场自由主义(看不见的手)实现的社会效果。市场从形式上看是混乱的,无序的,但是在内在却是有其运行的机理和规律,可以实现效率的目标,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社会的目标,包括社会公平的某种目标。

6、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还存在着另一个矛盾是社会优先还是个人优先的问题。社会主义顾名思义是强调社会优先,在社会利益面前是可以牺牲和消灭个人利益的。这样,个人利益在社会利益面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是供社会利益满足的一种次要因素。这就要求在社会利益需要时要消灭或无视个人利益。虽然有时社会利益维护者强调社会利益也是为个人利益服务的,但是首要的出发点还是社会利益优先。而市场经济则是个人(主体)利益优先的活动准则。没有个人利益优先,在市场中就没有为价格进行激烈竞争的动机,不会在内部管理中对资源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约束,对主体利益的强调和追求正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时出现个人利益至上以至损害社会利益。在市场中,人们并没有看到社会利益,如果有社会利益,也是在整体的客观上对社会的贡献,而主观上都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这里就会使人们对市场的非人性、非社会性产生强烈的反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也有此种方面。7、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还有一个方面:是坚持国内发展还是坚持国际竞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早就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影响作了说明。如果只放在国内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是封闭的。如果转入世界市场进行竞争,市场经济的冲击也会影响国内经济活动。所以,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往往处于封闭的经济环境中,既便存在一定的国际交往,也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或是偶然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这注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不以融入国际市场为目标,缺乏竞争,发展动力和速度都难以实现比资本主义更快的目标。而一旦加入国际市场,在竞争的推动下,国内经济保持原有的形态就不可能了。因此必然有一个选择,而选择必然会产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问题。

8、最后一个问题是坚持理想还是面向现实的问题。社会主义总的来说是一个理想,虽然我们可以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社会主义目标依旧是一个理想,我们依旧说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处处事事坚持理想,事事处处为理想而奋斗,还是接受现实的经济状况和现实经济状况下决定的经济运行规律呢?面向现实,就得承认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市场经济比起我们前面所做的计划经济更适合现实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产品不丰富,生产力落后,包括一些基本生活需要还不能完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商品经济才是必由之路。人的思想素质,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生产力发展的阶段,这些都决定了市场经济的道路。选择市场经济,不是说我们后退了,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我们前进了,由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在向商品经济发达的阶段迈进。当我们在政治上总是强调我们的条件不足时,在经济上更要强调实行社会主义的理想条件的不具备。

五、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正是由于传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使社会主义制度有了一定的框框,而在实行市场经济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从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也有统一的一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将共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也将共存,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不必拒绝,因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统一。

1、统一于生产的发展。实际上,当我们衡量国与国、人与人的能力与地位时,到今天我们依旧没有摆脱物质这一标准。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竞争,社会中人与人竞争的主要领域。在这一标准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要想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前进的方向,今天依旧还是要在物质生产领域得到体现。因此,要把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不仅是因为我们是落后国家,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战胜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重要的领域。在这一竞争领域,市场的作用就不仅是对资本主义重要,而且对社会主义一样重要,因为要实现生产力的快速提升,鼓励创新,鼓励生产,市场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在生产与创新领域给予足够的激励,这些领域才会充分地发展。而我们目前在市场之外还找不到其它的替代手段和方法。

2、统一于效率的提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使用,因为资源稀缺性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生产者来说都是同样的。没有无限供给的资源,也就必须把效率作为衡量标准。效率当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利润问题,而是全面节约和充分使用资源的问题。社会主义要实现更快的发展,必须在效率上要高于资本主义,而在利用市场,有效发挥市场对效率的提升作用上,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做得更好一点。资本主义在效率问题上往往单纯地使用经济利润作为衡量标准,如果社会主义可以作到将物尽其用,人尽其材,社会和谐作为效率的标准,社会主义是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市场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已经通过历史作了大量的证明,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市场,而是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在市场之上更好促进资源的利用,从而改善和克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更大程度地推进社会效率的提升。在市场经济之前加上社会主义,并不是说 社会主义要完全照搬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目标相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最终达到在效率上的统一。

3、统一于产品的丰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这是我们描写共产主义的一个词。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社会按需分配,最终摆脱物质束缚,首先是要使物质产品丰富起来。没有物质产品的丰富,就不可能消除社会的不平等,不会消除社会对物质财富的争夺,社会中的各种丑恶现象就不会杜绝。在一个还要为温饱问题操心的社会中,谈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都是空想。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物质生产问题,是如何实现产品丰富,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问题。不管什么社会制度,要使产品丰富,必须将资源集中在生产领域,有效地组织,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实现产品的增加。在这里就涉及如何组织资源,如何组织生产,如何保证质量,如何保证产品的销售并使下一个生产得以持续和扩大再生产产。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可以通过计划组织资源,通过提升劳动者思想境界保证生产的组织,但是要想实现创新,并可以持续的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好地进行生产组织并且实现产品丰富的新的组织方式呢?在促进产品丰富方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统一的。

4、统一于分配的公平。市场经济确实打破了传统的所谓的按劳分配,那么市场经济能不能带来分配上的公平。这里实际上还是涉及到公平的理解上。如果从结果均等来看,市场经济的分配结果永远不可能公平,因为虽然可能在一个时间点上出现均等的情况,但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结果必须使结果不均等。但是如果我们将生产效率作为公平的标准,市场经济所实现的分配也是一种公平。资本收益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对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而是对节约的一种奖励。而且企业实际收益并不是用工人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的价值可以衡量的,无偿占有还是一种金钱货币的度量,如果是创新和市场波动,则很难将这种收益归于工人创造出的价值。从效率而言,提升效率,降低损耗和成本,改进生产流程,合理配置人员,对产品品质进行改进等都可能影响产品的价值,而这一切有关效率的因素都应该在最终收益时得到回报,这样的分配才是公平的,也才是持久的。而单纯地从生产中的一个要素角度来谈论分配,社会的分配将无法持续,损害效率的分配是不持久的。分配不可能是就分配来谈,不可能是对产品结果的分配,而是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结合。市场经济最大的优势是将交换纳入分配领域,从资源的买进,到技术的应用,管理的实现,产品的销售,这每一个过程都体现了社会关系,是社会交换各自资源从而整合资源进行生产的过程,这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分配过程。没有分配,这些交换不会产生。至少在将生产效率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的社会中,通过市场的交换来实现分配是必要的。否则,无法找到另一种交换方式可以实现交换与分配的有效结合。而没有交换的直接对产品的分配,必然会陷入对经济活动的割裂,经济不能持续进行。在市场分配下出现的偶然所得和财产所得,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的目标下进行适当的调节,这种调节不是否认市场交换的价值,不是否认市场交换带来的分配,而是社会对分配的一种自觉的调节。如个人所得的调节,财产收入和遗产的调节。这些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分配自觉。而单纯地在最后产品环节进行分配是一种空想的公平分配。

5、统一于社会协调。我们经常讲的是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社会危害,认为不实行市场经济就可以避免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但是,这一问题是两面的。市场的价值正在于其竞争,在于多主体在市场中的博弈,没有什么人或什么力量可以左右市场,如果可以左右,那市场就没有意义了。正是因为市场无法左右,所以才会有各种机会和可能,也才会使人们去发现和寻找机会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一市场的杂乱性也给投机者有机可乘,在市场波动中投机者往往放大了波幅,使市场波动对整个经济的危害扩大了。能不能找到一下既可以利用市场竞争的优势,又可以避免市场的波动的缺点的办法?应该说,社会主义的存在就是要在某种程度上想解决这一问题。吸取别国在市场经济中犯下的错误,力求自己的31 市场经济道路平衡发展。应该说,中国的模式正是力求来实现这一点。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活动虽然有其规律,但其无序性和不确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经济活动的把握和认识还远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更何况经济活动是一种人的活动,人的思想和精神参与其中,加上众多主体,国内外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充分把握和严格控制是不现实的。因此,完全不波动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力求波动小,力求经济能按照管理者的方向发展,这是人们所要做的。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资源的掌握上较之资本主义国家有更大的力量,对经济的控制力更大。

六、社会主义是一场运动

当我们在脑海中不把社会主义当成一种固定模式,而作为一场运动时,我们对今天中国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今天评价我们中国走的道路是不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实际上都是有一个框子和模式,要用这个来套现实丰富的社会实践,这样做只会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害,而不是有利。

1、社会主义还没有建成。我们传统将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标志,认为将生产资料掌握在国家手中,对资本家和社会私人财产收归国家就是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片面和简单的理解。今天我们还有将国有资产所占比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的根本指标的做法,都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理解的程式化。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是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点的一个更高更好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中应该实行公有制。公有制只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是说实行了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不能把生产力还很落后的状态,在生产力发展还不快,社会成员素质还不高的社会称为社会主义。把这样的社会称为社会主义,我们又如何向资本主义的国家的群众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应该是在制度上较资本主义优越,生产较资本主义发达,生活较资本主义好,社会和谐度较资本主义高,再加上我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上的榜样,才能说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之前,我们只能说是努力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因为不这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期望很高,而现实无法实现,就会对社会主义国家感到失望,对社会主义事业是不利的。

2、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没有终结。追求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理想是鼓舞社会成员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手段,不管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不管是何种分配体制,根本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当然,如果发展只是少数人得利了,富起来了,这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少数人得利,少数人富裕,这不过是传统社会的共同特征,而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这一人与人的差别。不过,要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是一种理想,中间在经过许多的曲折,但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坚持这一理想,是不是始终在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是被既得利益者所绑架,最终失去这一追求。要想使大多数人幸福,由于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建设没有终结,社会主义理想始终要坚持。

3、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一场运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对中国发展阶段的描述。即使到了现代化,我们在大多数人的幸福上是不是兑现了承诺,是不是让人民感觉到幸福,是不是超越了资本主义还不好说。因此,要看到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追求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运动。在这一过程和运动中,任何时候说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已经实现了理想与目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标准来套都是不合适的。我们要始终把社会主义理想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南,在工作上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 毕霞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二、宪政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途 径

三、促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政党产生的标志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制定、大会通过的《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将先进性作为建立共产党的立论基础 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需要建立自己独立的政党。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先进的党。

共产党具有远大的目光,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共产党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工人阶级政党不是议会型的政党,而是革命型的政党。

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建党学说的新贡献:(一)建党的必要性(二)关于党纲(三)关于党的政策和策略(四)关于党的组织生活(五)关于党内斗争

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利润而对工方采取收买政策,这是机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的变化,是机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带入和侵蚀,是产生机会主义的阶级根源。工人运动中的宗派主义残余影响,是产生机会主义历史根源。

执政党建设理论:

(一)执政党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二)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三)执政党必须要求共产党员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业务管理知识(四)执政党要善于纯洁自己的队伍(五)执政党要努力锻炼出一个好的作风

毛泽东对马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杰出贡献

一、提出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自身建设的首位的重要建党原则

二、揭示了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重要建党规律

三、提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制定了一整套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四、创造性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规律和党内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五、从世界观和党性的高度,提出并阐明党的三大作风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首先,根据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作出了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

盾是党内的本质矛盾的科学论断。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就开始探索党的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整风运动就是全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以进一步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其次,从党内本质矛盾出发,确立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与政治路线相适应的一整套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主要有: 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

二是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不仅要善于了解、识别干部,还要善于使用干部。

三是提出了关心爱护干部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提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规律和党内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首先深刻阐明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

其次,毛泽东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党内生活,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的群众路线。再次,毛泽东更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提出在我们党和国家中造成这样一个目标,即“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从世界观和党性的高度,提出并阐明党的三大作风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首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党风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党风的重要性。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学风和文风都是党风

第二,毛泽东把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作了科学的概括,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第三,阐明了党风的实质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性质决定我们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永远不脱离人民。

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思想是围绕着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主题

其突出特点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在党的领导问题上,既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又提出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在党的指导思想问题上,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在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关系上,既重视思想建设的优良传统,又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在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上,既肯定革命精神的巨大作用,又批评只讲革命精神不讲物质利益的唯心论; 在批评错误思想时,既突出肃清封建思想残余的任务,也没有忽视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既提出“四化”方针,增添了知识化、专业化的新要求,又把革命化放在首位;既批评论资排辈,主张大胆提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又要求中青年干部继承老同志的革命传统;在党和人民关系问题上,既讲党离不开人民,党的领导就是服务,又指出人民离不开党;

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解决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共产党如何进行民主革命,夺取政权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着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着重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最紧要的问题——即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和执政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

在党风和廉政建设问题上,既指出不反对腐败,党有失败的危险,又坚信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 在党内反对错误倾向问题上,既提出要警惕右,又强调主要是防止“左”等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党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既有历史遗留问题的障碍,又有现代化过程中的新困难,还有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党所以能顺利实现拨乱反正,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小平理论(包括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指导以及全党对这一理论的共识。这表明,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基础,唯物地、辩证地分析执政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办事,防止各种错误倾向,才能在党建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前进。

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江泽民对马克思党建学说的重大贡献

一、凸显了执政改革条件下保持和发展执政党先进性的鲜明主题

二、强调了执政改革条件下执政党建设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

三、突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和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的根本原则

四、提出了党建总体布局是坚持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

五、贯穿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 革命党的存在有三个特点:

第一,要有一个革命领袖,这种革命领袖产生于特定环境,他往往一呼百应,而且革命党在实际操作中也通常会把体制力量凝聚到领袖的身上,通过他动员民众,比如,大家一看到毛主席心就定了,就有方向了,领袖对于革命党非常之关键;

第二,要有一整套思想体系或者意识形态,它通常是革命领袖提出来的;

第三,要有一个铁的纪律,这是战争年代的需要,在那样的环境下,不可能进行民主协商,即便有,也是很小范围的,体现在成员关系上,必然是领导命令型,靠铁的纪律来凝聚、整合这个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

孙秀芳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90周年。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把人民利益书写于党章、宣示于誓词、贯穿于行动的政党,必然能赢得人民支持,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开放 善于学习” ——世界著名智库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克里•布朗 ;中共把封建国家变成现代化——加拿大前驻华大使德雷克;中共不断容纳中国社会新元素——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西班牙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前西中企业家委员会主席恩里克•凡胡尔最近发表题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八个关键问题》的文章: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党,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如此庞大的民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物质生活条件如此根本性的改善。中国共产党重建中国的统一,结束了外国侵略和中国受凌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变成一个在国际社会不容忽视、备受尊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保障。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官员腐败„„

二、贫富差距过大

三、人口问题(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

四、环境污染(从二氧化碳的排放、工业污水、工业垃圾电子垃圾)

五、思想道德败坏(从黄、赌、毒、食品掺假、婚外情泛滥)

六、党政关系、党群矛盾、劳资冲突最为强烈(富士康12连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将先进性作为建立共产党的立论基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1884年,恩格斯指出,建立独立的政党,是无产阶级成熟的标志;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党的蜕化的危险性是存在的,这是因为大批的人入党而又未受到真正锻炼;要相信和依靠群众;要教育好大批新党员;要研究党史,总结经验教训。

列宁的建党学说,是列宁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的产物。他提出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执政党必须要求共产党员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业务管理知识,执政党要善于纯洁自己的队伍,执政党要努力锻炼出一个好的作风。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解决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共产党如何进行民主革命,夺取政权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着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着重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最紧要的问题——即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和执政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2)现实需要

1.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3)执政意识的觉醒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新时期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就是党章总纲所载明的“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第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脉相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理论品质的一脉相承。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第三,基本原则的一脉相承。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需前提,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为未来社会确立的基本原则。

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6(3)从“实现共同富裕”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4)从“三步走战略”到“新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从“改革是必由之路”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6)从“台阶式发展”到“跨越式发展”;

(7)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8)从“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9)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到“以改革的精神治理党”;

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我们建设怎样的党和怎么建设党”的问题(1)一个总目标——马克思主义政党

(2)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执政能力、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3)实现两大转变——执政党、改革开放条件

(4)明确两个先锋队——工人阶级、中华民族中国人民(5)强化两个基础——强化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6)提出两个纲领——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1、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

5、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7、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8、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

9、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三、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境遇

1、执政意识的自觉(危机意识)与公信力危机

政务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风向标。政府公信的“无形资产”,远比经济成就等“有形资产”更为重要。

树立公信力必须从依法行政做起:信息透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利益表达,尊重并鼓励人们在规则框架内表达利益诉求,制约权力,防止权力失控。

2、重庆模式与广东模式的探讨 ***主政的重庆模式:“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即逐步拉大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成果被少数阶层垄断,并且中国中下层民众被逐渐排除在中国政治生活的决策之外这一系列关键问题。缺陷:核心还是一个强势的政府对于社会资源的强力再分配,而这非常有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自由发展并可能导致部分公民权力的损害;汪洋主政的广东模式,这条模式简而言之即继续走过去二十余年的经济发展道路。针对***的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分蛋糕即解决社会分配矛盾而不是做蛋糕即高速发展经济这一主张,汪洋几乎是针锋相对地指出,目前依然应该以做蛋糕为主,汪也许认为只要继续像目前一样大力发展经济,随着GDP的高速攀升,一些目前存在的矛盾都会在未来陆续得到解决。缺陷:更忽略了即使是在广东省内近年以来也有愈演愈烈之势的一些大型群体事件,在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情况之下的经济发展,速度愈快,脱轨的机率也愈高。

3、公民意识的觉醒与集权现状 “网络反腐”:民间反腐力量崛起,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但目前仅处于起步阶

段,需要健全的法制来精心培育。现实版的阿凡达(反强拆):“一个绝对不能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不能称为公民。”—— 19世纪的政治思想大师约翰•密尔

人大独立候选人——2011年,是新一届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年。据统计,至少有27人已经表示将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人大代表用法律、信任取代道德的规范作用。

4、党员的队伍扩大与整体素质的分化

5、经济发展的繁荣与社会矛盾的凸显

四、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思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执政

“穷人的草房,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国王不能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精神。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各尽本分(政府与企业)“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限制权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培育社会心态要先治理好腐败、贫富分化。由过去的着力于解决“社会贫困”问题,到目前的着力解决“社会公正”问题,这是我们目前面对的“根本现实”,既不能模糊,也不能回避。社会公正问题与“权力运行”直接相关。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的“公正”与否,是公共权力运行的直接结果。中央党校反腐专家林喆表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完全建成,最终还是需要一部反腐败法。

官本位意识成改革最大阻力 规范执法 依法行政

个人崇拜时代结束了,但是群体权力崇拜时代却拉开了大幕

第一,民主不一定带来最好的,但是它一定能制止最坏的,这就是民主。首先我们对民主要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

第二个,在建筑民主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的理性,破坏非常容易,建设却很难。第三个,重视基层的民主。

8.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和谐发展 百善孝为先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富”共赢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含义,详细地分析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并就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最后从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措施:提高全民意识;做大生态经济;健全法律体系;发挥宏观调控。

关键词:生态文明;含义;必要性;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开创出一条文明的、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要求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目标和四大措施,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为我们今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但人类社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一种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它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

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 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 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 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种文明的宗旨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鲜明的特色,工业文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自然资源是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人类这一物种服务的,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中心。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人类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我国长期推行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削弱了生态资源基础,甚至使得很多自然资源濒临灭绝,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直接的突出矛盾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5%;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

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负责人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我国在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而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破坏环境的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身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实实在在的新贡献。

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把生态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主过程中,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立美丽中国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涉及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

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方面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同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4、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有宏观的计划性,在统筹社会发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方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以及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效率,也要考虑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发展,让重视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获得良好的收益,让不重视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无利可图。除此之外,在干部考核方面,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结 语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只要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坚信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为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一定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绿富”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孙新章, 王兰英等, 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3)(7)9-12.[2] 陈劭锋, 苏利阳等, 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构想[J], 科技促进发展, 2013(4)9-25.[3] 朱天福, 陈颖珍, 时代呼唤绿色GDP核算[J], 中国发展,2000(1).[4] 卢福财, 环保产业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5-7.[5] 钟宿方, 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理论界, 2013(8).[6] 方世南,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J], 学习论坛, 2013(29)(1).[7] 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J], 资源科学, 2013(35)(1)2-13.[8] 鲍荣华, 吴初国, 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浅议从源头防治北京空气污染,2013(2).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连接起来。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只有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已经取得的历史成果也有可能重新丧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三个没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做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加,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不仅经济发展,其他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科学运用,是指导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二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四是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五是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六是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七是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八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根本性来说,还是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是空前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阅)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市场机制还未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增站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经阶段。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想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点:一是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二是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三是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五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六是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6,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的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五是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六是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强大功能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观渗透的力量源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凝聚和整合作用,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不搞多元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指: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必然要求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基本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二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三是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四是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五是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六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点:一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二是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三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四是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五是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

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必须加强全球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基本准则,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分配方面做出安排。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点:一是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二是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三是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四是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五是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饿建设思想。六是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四个考验”一是执政考验。(经济)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思想)面对人们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中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

“四个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里,始终发挥指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善执政使命。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四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五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发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即不是通过传统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题(总结版)

目录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1 1.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1 2.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2 3.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理解我国仍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2 4.结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3 5.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3 6.请谈谈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3 7.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如何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4 8.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4 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能搞多元化?.....................................................4 10.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5 11.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你自己认为应当怎样缩小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5 12.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6 13.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就并依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 14.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 15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7 16.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7 17.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7 18.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8 19.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8 20.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 21.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9 2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9 23.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9 24.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9 针对当代发展的重大问题,谈谈如何理解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9 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结合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与理解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10

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谈谈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10 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0 结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举措..........................................................错误!未定义书签。结合全球环境问题,谈谈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0 结合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理解,深入分析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实质。..............................................................10 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谈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认识。..................................................................11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看法。..................................................................11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1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12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分析“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12

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12

4、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13

5、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13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进步旗帜..............................................................................................................1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4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14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4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5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科学社会主义......................................................................................................................................................................15

1、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15

2、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6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6

4、谈谈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16

5、结合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说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17

2、怎样保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7

2、如何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17 结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说明从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今年新增的考点).............................................................................................................................................................................................18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答: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一)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中国国际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第一,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第二, 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

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法则规律)自主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将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开放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 献)合作发展(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建立与发展与他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1.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了发展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并将继续指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i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这都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引导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理解我国仍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党的十六大在综合分析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抓住并用好发展机遇、认真应对各种挑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实践充分证明,能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

从国内发展条件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凸显,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依然存在,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些都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明确地说,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

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具有充分客观依据和重大战略意义。

4.结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从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历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宽广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从这样的角度进行论述,更有厚重感,更具说服力,更能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这对于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的我们党来说,更有底气,向前迈进的步伐更加有力。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发展起来的。报告用简明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高度概括了每一时期我们党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建树。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对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作了高度概括和精辟阐述,认为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它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报告还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方面,又从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这三个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总的概括和全面阐发,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我们党90多年奋斗的历史,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一步的发展历程,又从中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勾勒出它的总体面貌,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走出这样一条正确道路的必然性及其意义,有了更加清晰、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重大贡献。

5.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是: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6.请谈谈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1)第一,经济增长、效率优先;第二,城乡统筹、富民优先;第三,社会发展,生态优先;第四,政府职能,服务优先.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参与政治文明建设: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树立民主意识、法律观念,遵循法律、规则、程序,有序参与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等

2)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审时度势,认真实施互利共盈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在新一轮世界经济调整中抢占先机,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大变革中

赢得新的战略机遇。

一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要继续坚持“引进来”,充分发挥外资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三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我们要谋求战略主动。

7.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如何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

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8.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强基固本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归结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全会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实际和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文化发展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能搞多元化?

一.我们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不能搞多元化。在这个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事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二.在经济成分多样化的条件下,在体制转轨的条件下,意识形态中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必须”坚持,而不是可有可无,可坚持可不坚持的。我们说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一元化指导中的“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真理性为依据,以国际与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基础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在社会主义中国,坚持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人民利益。

三.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就要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极具艰巨性的理论建设任务。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必须进行理论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倡导“和而不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凝聚力入脑,才能被人接受。

10.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民生问题,是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

重要性: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1. 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是否可以被人民所认可。2. 民生问题,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3. 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否合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11.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你自己认为应当怎样缩小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蛋糕做大是前提蛋糕分好是基础-------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政府注重公平,主要考虑将蛋糕分好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的前提下,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新问题,其中一点就是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长远角度来看,要有两个原则结合在一起,才标志着社会进步与和谐。一个原则是追求财富增长的最大化,即把蛋糕做大;一个原则是追求分配的公平化,即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蛋糕分好是基础,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就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没有一定的收入差距,是不现实的,不能笼统地认为,差距是坏事,关键看收入差距处在什么程度。群众对劳动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有一定承受力,但对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对不正当收入,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心理不平衡,十分不满,反响强烈。效率与公平存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政府注重公平,主要考虑将蛋糕分公;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个一般原则。在不同时期,对这个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要从实际出发,目标是要追求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结合。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首要的是解决效率问题,把蛋糕做大,当然也不能忽视公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平问题就突出来了。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公平、差距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当前平均主义与差距过大同时存在,差距过大是突出问题。当前,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分配公平对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突出地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问题。当前收入分配上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态收入突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出现贫富差距,后果日益明显。解决的出路是,在坚持效率优先,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努力兼顾公平,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一是着重解决初次分配非正常收入造成的差距,建立公平的一次分配体制;一是着重解决再分配问题,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体制,保证保障性收入到位。最后,牢牢把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率,实现财富的最大化,是解决分配公平化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12.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原因:1.目前我们国际经济落后,治理污染需要大笔的费用。国民环保意识落后,消除意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工业项目的建设如果环保要达标,投资和环保设施运行成本将是非常大的,很多企业不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和GDP的增长忽视环保的建设和监督。

如何落到实处: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3.加快环保科技开发,突破技术瓶颈。4.强化环境管理,注重源头控制。5.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6.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

13.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就并依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一是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三是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四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1.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基础生机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活力在于吸纳人民群众的智慧。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关键。3.持正己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旺盛的重要条件。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正己和改革,不仅有力地推进自己领导的事业持续进步,而且也显示了自己至今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14.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实现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重要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1.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2.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3.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在于我们党面临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临对国际环境和时代的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紧迫性: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15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顾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当今世界的新变化: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6.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一)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中国国际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第一,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第二,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法则规律)自主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将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开放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合作发展(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建立与发展与他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17.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

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18.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不能从任何理念、原则或框框出发,而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主要应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实践——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安定,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广泛;在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九八抗洪、抗击非典以及抗击今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当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种种突发事件方面,党和政府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成效显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我们党和政府能够对常态的社会发展管理得好,对非常态的突发事件处理得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好的。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再一次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这一制度的本质上,而且体现在它的发展趋势上。事实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具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党对抗震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19.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答: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创造、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本质和特点主要有:第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第二,实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三,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种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让他们通过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第四,建立社会协商和对话制度,提高各级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让人民了解国家、社会的重大情况,并将重大问题交由人民讨论。第五,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第六,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第七,实行民主监督制度。第八,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0.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21.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次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最后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

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一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二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三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四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既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总体来讲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共同努力、维护和平、推动发展、实现合作,才能向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进。

2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推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科学真理和富有感召力的学说,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和发展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3.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首先是要努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最后,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归结起来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

24.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答: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变化的突出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矛盾、新问题。各个国家、各种国际组织和其他经济政治主体都在努力调整自己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以适应这些新变化。当前和平与发展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及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束。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正在进一步扩大,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武装干涉他国内政。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针对当代发展的重大问题,谈谈如何理解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

答:当今世界发展面临一些列的威胁与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枯竭、环境问题、宗教、战争、人口膨胀等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与共同课题。人既是实践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存在。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代代相传、更迭延续。当代人类发展的实践,应该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满足人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因此,当代人类的发展,一定要可持续地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结合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与理解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集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谈谈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

答:社会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建立和调整社会关系,完善社会服务,解决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社会建设的内容受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和影响,因此社会建设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来说,社会事业、社会政策、社会管理、社会运行体制机制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是各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其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管理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全球环境问题,谈谈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答: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结合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理解,深入分析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实质。

答: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其实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间相互制约的总和或总体特征。

西方在近代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发生于西方近代的几种的社会思潮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革命与保守思潮、实证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等等。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它派系庞杂、学说众多,主要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派系。就学科领域而言,社会思潮可表现为政治思潮、经济思潮、文化思潮、哲学思潮等。

这些思潮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因而又有如下共同的特性。第一:非理性主义色彩浓厚。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最早源头可追溯到l9世纪末2O世纪初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流派——意志主义。第二:相对主义的流行。相对主义最先冲击的是科学上的绝对主义,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第三:人本主义倾向明显。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的事实乃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普遍关注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第四: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未来主义从全球角度探究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并

探讨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体现了理论的超前性、预测性。

研究当代西方思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需要,也是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但是我们应该具有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认清其理论根本性错误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它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问题、新观念,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反映了现代科学和人类文明的进展,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对待当代西方思潮,批判与借鉴结合。

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谈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认识。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在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认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技术从“间接的生产力”到“直接的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说明社会生产力内涵的深刻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它揭示了近现代人类社会所以发生如此迅速和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但要认识到生产力的关键作用,还要认识到现在的世界,什么是“先进”的生产力。在马克思的时代,先进的生产力反映在传统的工业产业上,如钢铁、铁路„„而在今天,先进的生产力是指以高科技如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现在关注发展生产力,不只是一般的生产力,特别要关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看法。

答: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英国等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及其控制的跨国公司获空前扩张。至20世纪末,全球跨**公司已多达6万余家,它们控制的海外分支机构有50多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由此可见,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尤其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超级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把全世界作为其运作的舞台。这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转变。

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不仅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主要矛盾。从美国近二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已逐步呈现出了同国家垄断资本既有某种联系、继承,又有显著差别的若干基本特征:首先,经济加速金融化;其次,金融虚拟化、泡沫化;第三,金融资本流动、金融运作自由化;第四,实体经济逐步空心化;第五,在所谓“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导下美国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第六,美国经济乃至国家运行的基础债务化;

以上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运行中的基本表现。它反映在资本主义的国际金融资本垄断阶段,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在进一步发展。企业内部尤其是金融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同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生产无限制扩大的趋势同劳动大众相对贫困导致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在进一步激化。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

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答: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又有社会主义的一般。就其一般性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只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不能回避而必须直面这些问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所回答和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也回答和解决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内在超越这一重大课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必将越出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不断地展现出来。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世界上所有关心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人们对中国都投以期待的目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思考,始终是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途命运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不利条件下,社会主义中国不仅顶住了重重压力,一直发挥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披荆斩棘,开拓奋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新境界。30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不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且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一成就的取得必将有助于各国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潮,走向复兴。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分析“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不同时期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既一脉相承,又有理论的重大发展,成为指导和论证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依据。本文拟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逻辑、对“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三方面阐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性,以期对人们更好地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提供些许启示。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虽然存在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的自我批判,但这种批判不是对先前理论(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否定,而是将对先前理论的继承、发展和深化,对理论可行性的放大和升华。因此,“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在二者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看,“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进性趋势;“两个决不会”指明了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曲折性过程,二者体现了社会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逻辑看,“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从对“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上看,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发展进行自我批判和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解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会议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李松林(中特概论)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回望过去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概括了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进步旗帜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将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发展前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论断;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等。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解决了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关键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历史方位,提出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重大论断,提出四个考验和四大危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独创性理论观点,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提出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大论断,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

1、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答:扩大内需即扩大我国的内部投资和消费需求。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三套马车,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然是国内需求,内部消费的扩大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意义重大。

(1)扩大内需有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内部需求的扩大,内部消费的增加,有利于放活我国经济,缓解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2)扩大内需是减少出口依赖的基础。扩大内需,打开国内市场有利益于减轻本国经济发展对国外经济、国外市场发展的依赖程度,保持经济发展的动力持久。

(3)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改革,变出口型为依赖国内消费为主。扩大内需的现实意义就是随着我国外贸顺差的激增以及贸易额的扩大,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越来越多,欧盟、美国都在采取措施向中国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内需的扩大,可以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拉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独立自主、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有助于社会就业,消费上升,生活质量上升。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降低经济危机背

景下的失业率。人民有在就业有保障的情况下,会提高消费水平,多元化消费内容,这样进一步的扩大了内需,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2、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一)主要内容:包括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二)意义1)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⑴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

⑵把商品和价值都看成是历史的产物,认为其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⑶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⑷揭示了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从而科学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为剩余价值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

⑴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等理论 ⑵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在改革开放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2)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群众的观点。是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3)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谈谈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

答:

(一)涵义: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2)根本要求:是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有机结合。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3)本质:人民大众的理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

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二)途径(五个坚持)

(1)坚持理论通俗化和民族化,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的实践成效增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3)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以典型示范引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强保证(5)坚持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5、结合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说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答:苏联东欧剧变后,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十六个减少到五个。当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总结吸取苏联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我国在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徘徊期、文化大革命后,总结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要道路。大步迈入了社会主要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要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始终不渝坚持的必要性。

(1)旗帜问题很重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关键在于其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要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过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3)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不容改变的,所以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要

中特精简版

2、怎样保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赶超型战略。履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转型过程中的结构调整产生再生生产力。第二,转型对人的主体性的解放。第三,转型使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创业潮。第四,转型中的制度融合。现今国际竞争已经从物质领域进入到文化领域,非物质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已经超过物质生产能力。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做到: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加强经济立法;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中外的合作。

既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又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2、如何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存在“互动” 关系。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与政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前者的决定作用是最终的、原始的基础性的作用,即所谓第一性的;后者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而且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起决定性作用(就事物的运动发展来说)。然而,要实现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互动”必须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互动;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架构内互动;在党的领导下互动;在思想解放推动下互动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互动;在法治的保障下互动。

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结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说明从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今年新增的考点)

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总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而不是说“德国话”、“苏联话”、“美国话”,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辩证结合和双向互动,焕发马克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学院 专业班 级 学 号 姓名河南·郑州 2016年1月 浅谈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与实践 学位类: 专业: 学号: 姓名: 年级: 2015年11月18日 一、综述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课程论文学年学期: 二零二一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2、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1、如何理解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迫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的学习心得 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网络自主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理论创新、居安思危—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业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兵器科学技术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以及同学们各小组的专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