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县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县国土房管局局长 地防办主任 费文彬
(2011年12月3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县是全市乃至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县之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全县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2012年工作及近期工作安排讲以下意见:
一、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回顾
2011年,全县突发性地质灾害18 起,直接经济损失近2100万元,直接威胁到339 户 1568人生命财产安全。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由于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措施到位,责任明确,处置有力,各专业监测单位和群测群防人员认真负责,监测准确,报告及时,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目标,得到国务院和重庆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一年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网络。一是完善群测群防点建设。全县1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制定了防灾预案,落实了监测人员,加强了预警、预报工作。建成兴隆、荆竹、红土等三个地震观测台,加强了地震预防预警工作。二是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培训。结合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对全县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地灾防治知识培训,共已组织宣传培训2500余人次,发放宣传培训知识读本及宣传画册5000余份,光盘500余张,应急手册1200份,提高了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增强了防灾意识。三是认真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工作,我局在市国土房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委托四川华地建设工程公司和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组织专门队伍对全县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四是加强资料和信息收集工作。对每一个群测群防点的地勘资料、原始图片以及监测人员、责任人以及第一手监测资料等,都实行归档管理,并逐渐推行数字化管理。
(二)完善防灾抢险制度。一是编制了《2011年度**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县2011年三峡工程175米蓄水地质灾害防治专项预案》,并制定了卧龙岗滑坡、猴子石滑坡、鹤峰场镇滑坡和藕塘集镇滑坡等重点隐患点的专项预案,各乡镇均按照要求成立了地灾防治领导小组,完善了辖区内各地质灾害点防灾预案,向受地灾威胁群众发放了“两卡”,明确了撤离路线,保证了全县地灾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落实了领导带班制度,按照重庆市和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做到了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检查,坚持了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三是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对新批的城乡建设用地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危险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出了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四是地灾防治搬迁避让工作顺利推进。截止2011年12月30日,二期搬迁避让项目已启动搬迁1825人。三期搬迁避让项目已启动搬迁2857人,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搬迁374 户1224 人,启动全县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搬迁800余人,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搬迁已搬迁近1500余人。国土资源文秘网收集/1111/n-87103.html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土材料 > 地质环境 > 地质灾害防治
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时间:2011-11-30 点击:28 次
作者:feiyu9
信息来源:
本文所属专题: ※工作总结
标签:地质灾害防治
灾害防治
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
2012年
(六)积极申报国家、市级重点项目,争取上级地灾项目资金支持。报市局争取900万元资金,治理汾河镇竹柿坪场镇地灾治理、天池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12年可望纳入国土资源部治理项目。
虽然2011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全县地灾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着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少、地灾防治经费不足、广大农村地质灾害防治意识不强和不当的人类工程活动加剧诱发新的地质灾害等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地灾防治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市审计局巴南审计组审计我县二、三期搬迁避让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搬迁进度慢;二是底细不清,档案资料保管不齐;三是挪用、冒领地灾资金,严重违背财政纪律,这些问题应引起乡镇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整改。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做好2012年地灾防治工作
针对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灾害频繁的特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力争全县201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做到“四减少”。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减少各种地质灾害损失
1、强化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实际,建立和完善本辖区本单位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制定各地灾隐患点的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监测责任人,要继续填写和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险区群众避险明白卡”,让险区群众知晓灾害体各种情况。加大对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力度,对受威胁严重、危险大的威胁区群众要提前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2、积极做好各种救灾准备。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做好各种救灾准备,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组织落实专业抢险救灾队伍,进行救灾演练,要保证各种救灾物资、人员、车辆和经费的及时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国土房管、建设、水利、移民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地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同时加大降雨期间监测密度,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险情要迅速上报县政府值班室和县国土房管局,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掌握本辖区、本单位地质灾害情况,保证险情灾情信息第一时间报送给县政府和县国土房管局,要了解水情、灾情、险情。按规定请示、报告、传达,并认真做好记录。
4、提高应急处置地质灾害能力。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根据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5、全力推进搬迁避让工作。加快二三期搬迁项目、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和175米蓄水搬迁工作进度,按照审批要求,重点防范区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对变形严重的搬迁户要立即采取应急搬迁,同时要将全部项目纳入群测群防。国土资源文秘网收集/1111/n-87103_2.htm三是加快175米试验性蓄水搬迁避让项目工作进度。要做好175米试验性蓄水搬迁避让工作,相关乡镇要按照蓄水搬迁业务培训会议的工作要求,特别是要结合市审计局对我县二三期搬迁避让工作审计要求,加快实施进度,完善档案资料,强化监测预警,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严格执行地灾防治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地质灾害排查“三查制度”、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和地灾危险性评估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到位。特别是地质灾害灾(险)情信息报送工作要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期间地质灾害灾险情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府办[2011]102号)要求,全面、及时、准确的上报试验性蓄水期间的地质灾害灾险情信息。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实现人员“零伤亡”的目标,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是在市国土房管局和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在此,我谨代表县地防办、县国土房管局对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并祝大家新年快乐!同时我又感到来年的任务很重,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努力,有在座的同志的认真工作,我们对做好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满信心,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最大的努力。
本文来自国土资源文秘网:http:///1111/n-87103_3.htmll
第二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相关业务股室的指导和永安乡各部门、各村、单位的支持下,我所在xx中,切实按照xxxx号文件精神及要求,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在我乡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我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努力够建和谐社会,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永安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乡长姜若海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张著升、杨嗣勇任副组长,有关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国土所,由罗登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雷富飞、黄黔东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具体办公。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及时研究部署辖区范围的防灾减灾工作,与各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11份;国土资源管理所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召开村组干部培训会议2次;在政府所在地办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专栏二期,增强了群众避灾救灾的观念,树立全民防灾意识。
二、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及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xx年4月,我所对全乡辖内11个村125个村民组进行排查,共排查出大小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影响和受威胁农户共55户266人,其中防范重点3处,35户、148人,对这15处地灾隐患点全部进行制表上报。对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共60份),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编制了永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安乡地质灾害防灾工作预案》(永府通xx]24号)。5月份,又编制了永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安乡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永府通xx]26号)。在汛期,制定了永安乡汛期防汛值班表,对防汛工作作了值班登记,并对重点排查出的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滑坡隐患点,相应成立了村级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村长李杰任组长,支书喻朝明任副组长,喻清怀、喻胤、杨秀位、李进、李国民任成员。
xx年7月,继我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山体滑坡后,我们又对全乡进行了逐村、逐户、逐点全覆盖无缝隙控网式排查,此次排查共排查出8个地灾隐患点,即落兴村河底、永安村街上、三岔溪村任家沟、沙堡村半沟和大坡、茶元村大院坝、鸣坷村斋公沟和雷家寨。后通过县地质灾害防治巡查组对我乡进行巡查和提出要求,我们又对这8个隐患点全部上界临地查看,最后审定地质灾害隐患点为1个,即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滑坡点,涉及受威胁群众19户、87人,并根据县国土资源局xx]43号文件《关于报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相关资料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又编制了《永安乡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崩塌应急预案》(永府发xx]11号),建立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制定了《永安乡地质灾害防治职责》、《沙堡村地质灾害防治职责》,还制定了蕨基坡滑坡点警示牌,对灾点进行埋桩监测记录,(有灾点场景图15张,监测记录一本)。并要求村委进行地灾监测:晴天3天记录一次,雨天一天一次,降雨或暴雨天,每天至少三次。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乡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面广,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乡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四、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
2、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在农村民居选址时,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民切坡建房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3、建立地灾防治基金,把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4、规范工程建设活动。严格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在工程建设中违反了客观规律,如打石、取土、切坡、过量抽取地
下水、大量砍伐林木等,破坏山体的自然平衡,引发地质灾害险情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防止盲目施工而引发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总之,我乡对地灾防治工作下了大力,做了大量工作,及时按上级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人们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成绩是肯定的,不容质疑的,但离上级要求还很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灾的防治和监测工作,我们将以此为责任,努力承担、努力完善和做好其相关工作。
第三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
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分局安【2011】39号(关于转发公司《关于转发股份公司<转发铁道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本项目部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情况
本部所承建项目为鲁地拉水电站对外公路宾吗得隧道工程,该隧道全长1920m,位于金沙江右岸宾吗得滑坡处,地表滑坡及崩坡积松散堆积物厚度20m~53m,进、出口明线段洞脸处于高边坡施工,其岩石整体性较差,裂隙发育,裂隙间距一般10~20cm,最大50cm,宽度0.2~0.5cm,充填岩屑、岩粉,未胶结,裂面平直较光滑,可见延伸长度>10m;洞内岩体较破碎,断层交错裂隙发育,局部地下水渗漏严重,施工中易出现泥石流、滑坡、坍塌、掉块等地质灾害隐患;宾吗得老营地和出口钢筋厂临时生活营地周边属于原状坡,雨季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自项目开工以来,隧道因地质原因造成大小塌方约50余次,未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本部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项目部和外协队密切配合,周密 1
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公司和分局的各项工作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工区、外协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部门,实行防灾减灾责任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开展。
2、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有效防范地质灾害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2011年防泥石流和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充分做好动员工作。
3、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警示工作,提高大家防灾意识
为了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广大员工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施工现场悬挂张贴横幅标语,并发放各种宣传画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到部门、工区和施工作业队;按照鲁地拉水电站业主华电公司统一要求和部署,填制“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责任单位和负责人,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同时,根据业主单位预报的天气变化和水情变化情况,及时做好施工现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控、预防工作。并且按照施工特点开展了应急知识培训,组织地下洞室坍塌应急演练,参加培训和演练人数达70人以上。
4、认真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加强巡查排查工作,组织管理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场监测点设置24小时人员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同时,对宾吗得生活营地和出口钢筋厂临时生活营地组织专项检查,对居住人员进行撤离、搬迁至安全的么下营地,并对周边边坡排水沟检查、清理保证畅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宾吗得隧道已全线贯通,前期开挖和支护施工也全部结束,剩下的是混凝土衬砌施工,所有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工作基本到位,一些老营地居住人员均已搬至安全的生活营地。接下来我部将继续努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避免和减轻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和保障广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中国****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我市属××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全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3600余处,其中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控的重要灾害危险点714处。地质灾害以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大中型地面塌陷为主,具有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特征。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
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连续七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一、主要做法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气象等18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
2、编制防灾预案。市、县两级每年在汛前都认真组织编制了《防灾预案》,经同级政府批准后,下发到有关单位、乡镇执行。对全市已发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填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
3、开展科普宣传。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科普资料,出动宣传车到乡镇、村组进行巡回宣传,悬挂、张贴、刷写大型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4、加强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分别举办两次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学习班。市国土资源局以召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形式,侧重培训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县国土资源局以举办学习班形式,侧重培训县、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和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人员。
5、构建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按照市设中心、县设总站、乡设站、村设组的组织机构格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全市已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1529处,设立基层地质灾害监测点135处,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的监测人员达539人。
6、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入汛期后,市、县、乡监测点24小时有人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
7、健全规章制度。先后拟制定实施八项制度,即: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汛期危险点巡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预报、预警告示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奖罚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二、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范围大,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市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4、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许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有的些方随着采矿的延伸,长期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塌陷。有的地方因公路建设的大面积开挖,很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三、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第五篇:地质灾害防治2019年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防治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我市属××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全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3600余处,其中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控的重要灾害危险点714处。地质灾害以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大中型地面塌陷为主,具有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特征。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连续七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一、主要做法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气象等18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
2、编制防灾预案。市、县两级每年在汛前都认真组织编制了《防灾预案》,经同级政府批准后,下发到有关单位、乡镇执行。对全市已发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地质灾害防灾
工作明白卡”,发放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填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
3、开展科普宣传。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科普资料,出动宣传车到乡镇、村组进行巡回宣传,悬挂、张贴、刷写大型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4、加强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分别举办两次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学习班。市国土资源局以召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形式,侧重培训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县国土资源局以举办学习班形式,侧重培训县、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和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人员。
5、构建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按照市设中心、县设总站、乡设站、村设组的组织机构格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全市已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1529处,设立基层地质灾害监测点135处,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的监测人员达539人。
6、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
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入汛期后,市、县、乡监测点24小时有人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
7、健全规章制度。先后拟制定实施八项制度,即: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汛期危险点巡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预报、预警告示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奖罚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二、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范围大,所需投入的治
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市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4、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许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有的些方随着采矿的延伸,长期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塌陷。有的地方因公路建设的大面积开挖,很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三、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