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更衣记》有感
浅谈《更衣记》中张爱玲的追求
《更衣记》是张爱玲声明燥热时所写的一篇关于近代服饰发展的散文。初读《更衣记》,感觉她在为服饰的发展作总结,编写小史,然而为何会取名《更衣记》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耐人寻味的。我想:“更衣”即穿衣,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做的日常小事,极具个性化,多样性,这正好契合了张爱玲的追求独特鲜明的创作个性。
张爱玲的特殊家庭文化渊源与其自身受教育情况,使她成为了穿衣的先锋派,认为时装具有追艳猎奇的效果。同时,张爱玲也是一个有名的爱用衣服来炫耀自己的人。所以,在以衣服为题材的作家中,张爱玲是个中高手。从《更衣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张爱玲就像一个研究服饰的专家。她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近代各种服饰的穿着搭配、颜色的要求、面料的等级、做工的繁复与过分的注重细节、产生的条件、设计的理念以及服饰中所蕴含的特殊的意义等等各个方面,像是一部穿衣辨色的鉴赏书。然而,她似乎又超越了服饰研究的专家,她注重穿衣的感觉。在《更衣记》中,她用不同时期的衣服穿在人们身上的感觉来写出服饰的变迁。比如: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的极度宽大的衫裤,将标准美女裹得失去了人的本身;百褶裙穿在身上是极度规律化,且对女人的教养是极为严苛的考验;1930年后改装的元宝领对人体产生了影响、铅笔一般瘦的裤脚妙在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等等,贴切传神的写出了服饰对人本身的束缚、限制与影响。古中国那种世代相传的衣服更是给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感觉。我想:这其中大概也记叙了张爱玲自己穿衣的感觉吧。由此可见,张爱玲是写衣服的个中高手。
读《更衣记》时,会联想到很多内容,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衣服对女人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悲哀苍凉的思想。
古中国的衣服像珠宝一样,没有时间的概念,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从上到下都追求着迂缓、安静、平稳的生活制度,忘了衣服原本的审美及发展规律。古中国的女人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苛的礼法下成了一尊衣架,在什么时节、什么场合、什么身份等方方面面对女人穿红着绿都有严苛的规定。在重重叠叠的衣服包裹下女人失去人的本质,即使标准的美女也会在衣服下面失去光华,而不是依靠衣装使自己变得更美,衣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是女人最为重视的事情。所以尽管不脱衣服都分不出她和她,如此沉重的过一辈子,她们也乐此不疲。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女人的知识、能力不断的发展,致使她们有了所谓的维权意识,身体不断的在变化,服饰也在不断的变化。然而,所有的一切也只不过是将繁复细致的修饰点缀品去掉,并没有真正发现自己的美。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反驳了刘备的“妻子如衣服”观点,女子的一往情深不是给了自己的丈夫,而是对衣服一往情深。这是希望激发女性的潜意识,让她们真正的认识自己。这里似乎透漏出淡淡的女权主义的思想,却也带着微不可查的苍凉。
《更衣记》除了从女性的视角来写出服饰的感觉以及服饰变迁蕴含的意义外,最主要的是用了比较的视角。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和现代巴黎的时装都被张爱玲拿来与中国的服装进行比较,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在服饰设计上的理念不同。西方的服装目的性很强,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实业,有几个大公司进行操作而影响整个西方服饰世界。然而,我们中国的裁缝似乎没有主张,跟着时代的要求,民众的心意进行设计衣服,无论繁复而细致的还是称出人的流线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张爱玲是倾向于中国这种服装设计理念的,也说明了她更喜欢这种小市民式的审美情趣,尊重世俗的生活。
然而,对于服装设计理念来说,张爱玲说“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由此可见,张爱玲虽然喜欢衣服,但只喜欢能够表现活泼精神的衣服。在《更衣记》的叙述中,张爱玲认为一个人在其他领域失败了,即使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服饰上来也未必会创造出精神的品味与个性的风采。对于她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不一定正确。也许是她所生活的时代环境造成的局限。总之,我认为这种观点太悲伤了。如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话,是可以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服饰的。但是,张爱玲所提出的服装设计要体现活泼的精神和新颖的思想的理念是服装设计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更衣记》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句子,比如说“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她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我想: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择衣服,穿上这样的衣服,久而久之,衣服便能传达我们身上的信息,体现我们的性格,而这些衣服的信息也对我们浸染,成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再比如,文章结尾处那位穿红着绿却洋洋自得的男士以及“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等都值得我们去深思。所以说,张爱玲的《更衣记》美的很纯粹,尽管有些地方没读懂。
《更衣记》以假设开头,引出对服饰的回忆,接着写了各个时代的服饰的感觉并进行分析,读了它,你可以清晰的明白近代服饰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所以,如果你想学习如何鉴赏衣服,我觉得张爱玲的《更衣记》会领你入门。
第二篇:更衣记读后感
(更衣记读后感)——衣架下的窥探
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其实我们并不是很陌生,她犀利精辟的语句,往往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功效。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挖掘事物本质的起源;用其精辟的语言,揭露社会的现实;凭其冷酷的作风,流露内心的狂想与不羁。仅是如此瞟一眼,便让人印象深刻。
《更衣记》,在未深入了解文章时,对于题目的理解就是可能写女人频繁的更换衣物来展现自己的美态。读完整后,写的主旨是通过更替的时代,瞬息万变的政局,窥探衣着的变化,冷眼看待这个社会······
社会就是大熔炉,锻炼不同的百宝瓶,瓶颈上不同的雕饰是每一个人所谓的个性吧。光是衣装的的转变满足不了作者的视角,服饰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的动荡。“更衣”,“更”即变更,指的是中国现代服装风潮的演变。文章以时代背景为线索,写衣香鬓影的世俗繁复与风情,详尽而不失风趣的调侃,犀利而不缺乏理性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的便是“盛妆下的素颜”。然而不管你的外形如何千变万化,都离不了你的本性——时代背景,政制时事与衣妆服饰每每相互关联。从作者的文章中就有很多体现的,时代背景的烙印通过时装的转变而委婉表达自己,如:“政治与家庭制度的缺点突然被揭穿;一向心平气和的古国从来没有如此骚动过。在那竭斯底里的气氛里,„元宝领‟这东西产生了”,“头重脚轻,无均衡的性质正象征了那个时代”,“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沙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拌赶上去的时装,也同样地千变万化”,你能明白吗?“政治上,对内对外陆续发生的不幸事件使民众灰了心。青年人的理想总有支持不了的一天,时装开始紧缩”,现实与时装巧妙地链接,吐露青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服饰的联系。
服装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后文对于男女不同服饰的解说,透露着双方难以独立分离而又相互缠绵的关系。在社会的炼炉里,没有一个能做到所谓的“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境界。对于社会,可能有太多的无奈愤慨亦或时激情,革命,然而作为卑微的一份子,在观察之余,显得冷清,残酷。
在张爱玲的言辞中,我体会到更多的语言巧妙之处,同时,我想说的,同样是女性,在有些方面有着致命的共同点。女人对服装难以言喻的迷恋之情,缺少的便是张爱玲那样对于服装若轻若重的态度,冷静客观的对待,生活中的我们是对于服饰的狂热,因此文中写道: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吧”,实际上没有比一年一度晒衣裳的场景更能展示一个普通女人与服装的关系了。那本是烦琐的家务,却偏偏让我们乐此不疲,就好像:“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然而“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置身于缤纷衣袂中的女人亦或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女对于服装的莫名之心,非女性不能体味快乐亦或悲哀。悲哀什么?快乐什么?一切又显得虚无缥缈,衣裳上的灰尘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回忆里是樟脑味道的香,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思绪的展开,回忆的弥漫,带领我在盛世下感受当时的环境。
当然我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血雨腥风,在作者的笔触中让我印象深刻并且引起我自己思考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章中提到的:“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以铁生锈喻名字被玷污,刻薄清醒的灵魂载在这个句子上。女人要相处中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自然更是伤风败俗。是世俗人眼里无法容忍的女性悲哀,也是社会悲剧的局限。女人与名声的生死相依,与服装的缠绵悱恻,与世俗的争论不休。如大观园的女人又该以何种姿态与社会相依相偎?衣服点缀了人,把人分成了所谓的三六九等,同时却也是累赘了中国的女性。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是否能绑住一个真实的灵魂?有可能又是一个个的行尸走肉,衣架下的你是否如喇叭裤般得夸大悬浮?男性与女性的不等,西方的渗透,从中
透露的又是怎样的点点滴滴?
然而,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衣服构造女性的殿堂,一幅盛世下的镇定剂,清醒地无声地诉说着对于人生、对于服饰的看法······衣服装饰的了你的外在,点缀不了你的精神,对于这个“贴身的环境“我们太过于执着,难道是因为对于无法改变的这个”外在的环境“而存取内心的安稳?住在衣服里,有人可以对于现实充耳不闻,有人可以通过衣服的标新立异而寻求解脱,有人通过衣服表达现实的冷清,住在不同的衣服里,感受不同的环境,思绪的沉淀,灵魂的升华或者沉沦。男女的分离对立,是不是从中也在流露着作者对于现实中的男女观的不认同通过对于服饰的差异来表达?
卑微如女人: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很让人会心解颐。是女性的劣根性还是女性注定的命运?在让我们对于爱情幻想的同时,活生生地撕裂爱的城堡,充斥的还是一缕清醒,一丝理智。有时候,感到最多还是矛盾,让我想到一种关系:对立统一。现实与理想,女人与男人,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结尾是点睛之笔,“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有时候随心所欲的轻松比衣饰更迷人。率性而为比外在的固定让人感到惬意。这是怎样的心态呢?一种偷窥的本能,一种雕刻的悬浮,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衣架下的是奴隶还是天使,是相框固定了我们的微笑,还是我们的微笑只是在相框瞬间的停留?
第三篇:读《学记》有感
读《学记》有感 走上讲坛至今,总有一些问题令我时时困惑: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有时陷入到老师累、学生怨、家长责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我们的老师怎么了?为什么再也没有了昔日大家从容讲学的风范,而是“鞠躬尽瘁,病而后已”?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全体渴求知识的眼神,而多的是疲倦哀怨的目光甚至是抵触对立的情绪?
这一切,在认真阅读《学记》之后,我找到了答案。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早已认识到了这一切,因何我们至今仍迟迟未能觉悟?
《学记》以微言写大义、千字略略有余的文章论述了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可以与实际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供人思考的内容。目前自己有些内容读得还不够通透,作为一名教师,我选择与自己的教学时间关联紧密、感触最深的两点来谈。实在不深,实在不新,只能算作对这精深理论的浅易注脚。
《学记》第10则在谈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主要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们走,引导而不逼迫,这样师生间就会融洽和谐;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但不施加压力,多鼓励而不压抑,学生学起来就感到容易;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而不代替他们做出结论,启发而不详尽讲解,学生就会用心思考。做到了这三点,就称得上善于启发诱导了。
而对于师生间最终的双向效果,《学记》第14则中也有表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而教育效果却双倍,并且会把功劳全部归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苦但效果却只有一半,并且还怨恨老师。
反观我们的教学,大多也就呈现为这两种状态,因此也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一部分老师,他们在教学中所做的就是“道”、“强”、“牵”的工作。他们都是旨在教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乐学”。因此,在他们的教学中,老师所起到的是引导、激励、启发的作用,他们致力于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法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学生有了对知识的渴求、乐于学习的动力,又掌握了适宜的方法,一切自然迎刃而解,所以,就会达到“和易以思”、就会达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的最佳效果;这样,师生之间是融洽和谐的、是民主自由的,学生自然也会“从而庸之”。
而我们一部分老师,所做的就是文中所说的“牵”“抑”“达”的工作。我们以“学生还小”为理由,理所应当地牵着、拖着学生、甚至是代替学生走路;我们以“严师出高徒”为理由,冠冕堂皇地逼着学生学,甚至千方百计动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抢占学生一切学习时间,还要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我是为了你们好啊”;我们以“学生不会”为理由,简单机械地给他们记答案,只是把自己的东西、甚至只是教参上现成的东西灌给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任何求知的渴望、没有任何入门的兴趣、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没有任何合适的方法,而只是如机器般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然而,学生毕竟不是机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会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屡屡与师长对抗的问题学生、叛逆学生,也会有另一部分学生则成为泯灭个性的、只知盲从的人。前者固然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在我们当前的集体教育中,这样的学生必定会影响我们的整个教育效果。然而,后者呢?不是更加可悲而可怕吗?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成为了在沉默中泯灭自我的人,他们的一生将会何其悲哀?我们民族的希望又在何方呢?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学生能不怨、不怒吗?所以结果自然是“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了,这怪不得学生,换作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也会这样的。
幸而,我们身边还有无数真正的名师;幸而,我们有道尽世间一切真理的先人。只要我们认真去拜读,认真读书,认真读人,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们的教育也一定会日臻完美的。
读《学记》,常读常新,永读永获。《学记》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慢慢研读。有人说,中国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理论空间中“集体失语”,只有西方教育理论在“独白”,这令人感慨。以我浅见的视野,不知道《学记》是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通用读本,但我相信,它一定是!
第四篇:读《学记》有感
读《学记》有感
在学校的倡导下,同事的耳濡目染下,终于拿起了《学记》这本小册子,起初读不懂,越读却越有滋味,感悟越深。它言简意赅,喻词生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教师的评价为:“三王四代为其师”,历代统治者对教师的评价都很高。因为教师是教人学习为政的,必须懂得治国安民的道理,培养具有治国平天下的统治者。在《学记》中明确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其目的在于把教师当做整个封建思想体系的代言人。《学记》一方面要求统治者对教师应予以及其崇高的地位和尊敬,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提出了特别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教学相长,要求教师受严格的训练,遵循教育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古人姑且如此,我们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教师,更具有新的责任。
一、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标志。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从而愿意积极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
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在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活力已经被激发的今天,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发扬中华民族敬业的优良传统,发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种强烈的使命感,做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就无时无刻应挂在心上,无时无刻应浮现在脑海里的问题,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决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要想使学生多学知识,学好知识,教师本身应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俗话说:“在深的水里才能摸到最好的鱼”。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
三、是培育健康的心灵,完善教师人格品质。教师要敢于解剖自我、了解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老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教师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师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教师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更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现在学校生活和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上。
《学记》它简明扼要的阐明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它着重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并从教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与教学的原则、方法,还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第五篇:读学记有感
读《学记》有感
静静地读过学记之后,里面所描述的学生、老师、学校,瞬间想到正作为学生的我、曾经的老师、学校以及将来要成为老师的另一角度的我。虽不甚解,但心有所悟。现就学生和老师角度淡淡浅薄的感想。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对长久以来的学生角色感触真切,自我检讨四失均占有,有时意识到自己学识浅薄就想一口吃成大胖子贪多,有时常找理由推脱、惰性泛滥,渐渐地学识不涨自然浅薄。一旦养成这样的不良习惯就会形成原地踏步的恶性循环。只有深刻地意识到错误,克制自己才能改掉恶习,正视自己、完善自己。但就发现问题而言,教师闻道在先,且教学经验丰富较学生自己更易发现问题,若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就能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中学时说的主科和副科、课上和课下、校内和校外,交换大脑的不同学习方式。课余仍要认真地复习课上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增长自己各方面的技能。课余时把该做的做妥当了,课上就能认真听讲好好学习了。学生自己若能自己安排调节自己的课余时间,就能使学习张弛有度、严肃、活泼而愉快。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能照本宣科,不能领悟学生学习的困惑之处,不能称之为一个好老师。"既了解 所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又洞悉学生资质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做一个合格教师。对这一点上我有深刻的体会,在补习班兼任老师的时候,自己备课时常常以为已经把所有知识点都弄明白了,但是第二天一上讲台,突然下面的学生一个劲的提问才忽然醒悟,发现自己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太不了解,造成了学生与老师脱节。课后仔细反思才后知后觉备课时不仅是让老师自己明白,同时也要预先想好学生会在哪儿产生困惑,并且事先想好如何解释。当然很多情况也不是难预料到的,这时就考验老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应急能力。“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准老师的我们要逐步学习的,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学习。就个人观点,年老的教师学生老师共同进步可能谈的要少,而对于年轻教师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于对学生的认识不仅要多从书籍资料中去补充,还要多从实践中去切实体会、理解、相处并磨合,才能达到真正的互相了解。才能达到兵家常说的知己知皮,百战不殆。对现在的我们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应该要多多实践、探索,实践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 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适当引导,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是简单告知答案。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应是对教师职责的写照。作为学生的我也不喜欢仅记忆乏味的答案,更享受探索答案的过程,所以也立志做一个授人以渔的老师。上面所描述的完美的师生关系将成为我一生的追求,不断地指导我的教师之路。
《学记》不愧是中国教育著作的经典,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