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学习体会
北师大学习体会
龙江县育英学校
雷咏梅
2015年1月10日—16日,我有幸参加了齐齐哈尔市骨干教师北师大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短短的7天培训,既有教育专家的报告,也有全国特级教师的优秀示范课以及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精湛的理论阐述,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每位专家的讲座,在言谈之中无不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探索生命的起源
教育的原点是爱
你见过一个非医学专业大学教授讲解剖腹产吗?你听过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经历千难万险的故事吗?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的专题讲座,实有醍醐灌顶之感。钱教授以全新的视角,从生命的起源而使人产生敬畏,由敬畏而生珍惜,从对生命的珍惜而使教师感到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教师必须爱孩子的充分且必要的理由。教授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打动人心灵的事例,使会场十分活跃,笑声、掌声阵阵响起。
大多数人一谈到教育,自然会想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训练”人、“塑造”人,钱教授认为这是外在方面的,教育更要关注人的生存及其意义,努力从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树立”人。它给人以道德,引领人成人;给人以知识,克服“盲干”“蛮干”。钱教授从生命的起源,以及现代医疗技术不能解决的胎腹死、出生障碍、先天缺陷等,让教师懂得每个人都是一条命,每条生命都太来之不易了!一名教师如果“不了解生命就不可能敬畏生命,不敬畏生命就不可能珍惜生命,不珍惜生命就不可能自觉地去呵护生命,不懂得呵护生命怎么可能爱孩子”的逻辑与道理。生命的来之不易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生命是爱的基础。教授告诫老师们,今生相见绝对是缘,老师和学生亦是如此。他说“不管学生是本校服务区域内外,孩子们为能遇到我们而“专程赶来”,千里迢迢异只为做你的学生!因为教育,我们和学生相遇而结缘,这就是教育缘,教育缘不是一面之交,而是很长日子的朝夕相伴——不但有“缘”,而且有“份”了——缘份,我们因为有缘份,我们会生爱!”。此刻,他还举了个英文单词,说出自己对教育一词的理解。教育的英文是“education”,他把它音译成“爱得开心”或“爱都开心”——只要有爱就会开心!孟子当年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大快乐之一,大概就源于此吧。老师们恍然大悟,原来教育的原点是爱!我们的教育需要用“心”来做,用心就是饱含了爱!
教授还在讲座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要承认每个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明白:没有哪个学生希望自己落后,摈弃: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拒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树立:五指有长短,做人要厚道,认定:教育就是个“来料加工”工作,牢记:“麻袋绣花,基础太差”道理。钱教授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在尊重生命的存在与差异前提下,努力发现各自生命的价值与潜能,让其充分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尊严,将其带到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去,引领其做个有人性的人、有信仰的人,做个人格健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数学老师和班主任老师,我很关注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我们也很提倡生命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旨在让每一名教师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得到最大发挥,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健康快乐成长。可现实更多呈现出的却是困惑我们的问题:学生苦学,教师苦教,校园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乐园。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追求离我们越来越远?钱教授的报告带领我们去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让我们对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原本是一种爱,在这种爱的驱使下,作为教师常常期望我们的学生都优秀。我们常常因学生的某些或大或小的失误而焦虑,不满甚至是指责。因为我们坚信这就是爱。可在这种爱的笼罩下,我们学生脸上失去的是笑容,心中增加的是厌倦。我们该反思我们的爱已经背离了我们的初衷,因为教育的个体存在差异。
听了钱教授的讲座,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明白了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全体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留学生的空间,以平等,宽容,厚道的态度,积极与学生一同健康成长!
二、追随甄珍老师 走进文化氧吧 甄珍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执教于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她是全国唯一一位至今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在20余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甄老师致力教孩子一个字“雅”:班级环境高雅,男同学儒雅,女同学文雅,这是她和孩子们共同的追求。她将班级建设成为“文化氧吧”,带领孩子们在文化的氧吧尽情自由地呼吸,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次她给我们做了题为《做现代班主任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的报告。她以学生为本,秉承“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更优秀的人”这一理念,坚持“生活育人,文化育人”,为孩子们创设了和谐的心理环境、高雅的物质环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体现了教育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这一深刻内涵。
甄珍老师从环境、制度、活动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她的讲座除了带给我们一种精神、一种感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听了甄珍老师的报告,尤其是她带领孩子们“记住一个字,品读一本书,牢记一句话,聆听一盘曲,唱响一首歌,擎起一面旗,佩戴一枚班徽,成立一个编辑部,制作一个班级网页。”让我觉得甄老师的别具匠心和对学生全心全意的爱。今后我也要经常组织一些小小的活动,利用课间让孩子听优美的名曲,欣赏名著,以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提高孩子的审美观,使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尊重。
三、创设生动简约教学,追求时效性课堂 对于我们更多的困惑来自如何进一步走向专业化成长之路,王文丽、张立军、柏继明、徐长青这几位特级教师的精辟论述和灵动自然的公开课让我们看到课堂更为广阔的天地,让我们明白怎样与“反思”结缘,与“践行”攀亲。
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的小学语文教研员王文丽、张立军老师完美地诠释了她们所倡导的 “理想课堂”的理念:有人、有本、有情、有智、有法、他们的教学非常严谨,环环相套,丝丝入扣,目的明确,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他们的课堂并没有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但他们都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指导学生理解品味、积累语言文字,抓住行文空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补白,让本来不怎么生动的文章丰满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补白更深的体会文章的情感,把语文课上出了语文味。
柏继明校长的课收放自如,朴实高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数学带来的美感。在情境创设之后,她总是用这样的问句引发学生思考:“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办呢?”、“你有解决的办法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激发每一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当学生的多种答案充分展现出来之后,她再不慌不忙地引导学生辨析,“哪种办法更有说服力?”,“哪种办法又省事,又准确?” 对于学生的方法,柏校长不轻易做出判断,而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去感受,去领悟。通过比较,他们发现“这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问题随机应变。”这种由实践中得来的体验何其珍贵!这种体验甚至比他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重要!徐长青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徐老师都充满着激情,像一位艺术家,像一位在舞台上充满活力的演员。他时而和孩子们倾心交流、时而“故作茫然”地说:“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时而变换自己的声音模仿不同的人物、时而“愤怒”地拂袖而去,孩子们、听课老师们都沉浸在他的教学魅力中。此外,在教学中徐老师语言丰富且生动,评价到位而不越位,切实起到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引发互动、促进发展的作用。教师用语言对学生及时引领、巧妙提升,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也将听课老师的思绪紧紧牵连着。
他们的课堂教学处处体现出“简单、快乐”。徐老师说得好:做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创造孩子们喜爱的课堂,做简单的数学,这就是好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正是我们所致力追求的,它是自然朴素而充满激情的;它是真实、生动而关注差异的。好的课堂是鼓舞人心的,简单快乐,简单到不拒绝任何孩子的参与。
几天的学习,边聆听专家和名师的精彩报告,边思考以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从教二十余年后又一次“春天”的到来。这次培训把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燃得更旺,也让我懂得坚守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坚守一颗做人不浮躁的心,坚守对教育对学生的爱,也许今生无法达到教育家、名师的高度,但我坚信:坚守学习之路是充实厚重自己的最好办法。
第二篇:北师大学习体会
北师大学习体会
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们去北师大向教育专家学习的机会;给我们聆听他们教育精髓的机会;让我们感受他们教育热情的机会;让我们分享他们教育成果的机会。
一周的学习虽然很短暂,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充实的,因为每天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
马健教授是这些天培训以来我最喜欢的一位讲师,他的随和、大胆、个性、叛逆甚至还有一点点可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向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今天,他的讲座内容是:《心灵的光合作用—健康幸福之路》。坐在台下的我,深深被马健老师讲课的内容和他的讲课风格所吸引。马健老师用的都是我们身边最贴近生活的事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压力的释放和情绪的管理,台下无论有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员,全都听得入神、入迷。《心灵光合作用—健康与幸福之路》通过解读压力来源和生活事件,学习情绪与压力管理的内容、方法、技
巧和练习,介绍基本心理咨询常识,内容涉及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有效沟
通、幸福心理、阳光心态等内容。《心灵光合作用—健康与幸福之路》以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身态语言学、变态
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强化健康生活的理念,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使我们的生活快乐、精彩,工作顺利,保持宽容、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达到心灵光合作用之目的。
刘英健教授的《小学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级教师彭香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顾谨玉老师的《小学思品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报告中提出“深入理解教材”与“创造性使用教材”,并用案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听专家的报告是一种享受,他们循循善诱,列举大量的案例,贴近我们的日常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指明方向。一节课要上得有深度,有广度,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的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必须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基于教材,研究教材,又不能拘泥与教材,受教材的过度束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创新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从有效走向高效。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开阔自己的视野
6月24日下午,听了刘存宝教授的《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刘教授列举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2000~2003年政府重大教育法规、发展战略、改革报告、统计报告等国家级最新文献资料,极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的知识。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的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种学习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应积极的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要推动它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
在学习之余,我们又参观了《中国科技馆》,丰富的馆藏、较强的互动性让我们大开眼界。通过趣味性、科学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动手探究,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这和我们科技中心的理念如此相似,我感觉这里就是一个“放大版”的科技中心。
这次培训,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诠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教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地反思,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的。
第三篇:北师大学习体会
赴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得
2015年初的这个寒假,对于我来说,与以往完全不同,具有特殊意义。在这个寒假当中,我有幸能够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赴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与这么多领导和前辈教师一同学习,这对于我这样一名踏入工作岗位仅一年多的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而且,从未出过省的我,也可以有机会一睹首都北京的风采。
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向往来到北京,来到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北京师范大学,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培训第一天,在培训班班主任的主持下举行了开班仪式。之后,为期四天的培训学习正式开始。第一天上午为我们讲课指导的专家是王磊教授,她所讲授的课题是《基于“高端备课”模式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发展》。标题一出,我立马被“高端备课”这四个字所吸引,急切地想了解什么样的备课才算得上是高端备课。或许是由于王教授作为北师大化学系化学教育研究室主任,她所举的实例皆是出自化学科目。但不得不承认,高端备课模式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尤其是理科类学科。王教授语言精练,解释清晰,常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便是教授所说: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为教知识而教,只为所教知识而备课。却鲜有人思考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这个知识,掌握了这个知识又有什么用处。教师尚且如此思维,更何况学生。而高端备课就是基于这种思维,让学生敢想,敢说,由已学知识思考未知问题,由问题最根源的本身存在原因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应用于未知问题。另外,在高端备课的讲解过程中,王教授同样提到了在进行学情分析时,要找准学生对于将要接受的新知识的已知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对于学生所形成的大脑当中的基于记忆的一些简单类比的方法,是非常可怕的。这两点是令我印象深刻并冲击巨大的观点。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确是只为了教学知识而备课却从不问原因,我们的学生也只是在这种模式下被练成了只会类比,只会凭记忆来解决问题的“机器人”。可怕,更可悲。是时候该采取新型备课模式,教学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了。
下午,正当我还沉浸在王教授的“高端备课”中,想要回校后将其付诸实践的时候,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部副主任吴琼吴主任《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的讲座将我拉回了现实,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吴主任在讲座中同样提到了备课。她例举的是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很惭愧,虽已工作一年多,却是第一次听闻像于漪老师,李希贵校长等人的成就与事迹。于漪老师的备课方法,正是通过对比,反思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不足。既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又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反思,创新和实践是教育工作者所一直追求,必不可少的品质。另外,在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方面,吴主任引用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的话:走内涵式综合改革之路,主张回归课程本位,“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提到借鉴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教研经验时,吴主任指出切忌生搬硬套,丝毫不加改动地全部照搬。而必须结合自己所在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依据学生的特性来将外来经验加以内化,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开辟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教研之路。这一点令我马上联想到上午王教授所讲的“高端备课”。它的实施也必将以一种适合于当地学情的形式才能发挥作用,否则,不加思考的搬用只是白白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接下来,吴主任讲到好课的标准时:学生学得快,收获多,并且感觉快乐。此标准理念首次颠覆了我脑海当中关于好课的评定标准。类似于各种表演课,排练课等花瓶课程,简直不能与此标准有丝毫联系。另外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吴主任在讲到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由此给各位老师出示的一道判断学生心里的测试题。吴主任的讲解,让我切实的体会了一次心理学的奥妙无穷与强大魅力。看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确实需要多用心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这对于教师来讲,必将会是非常受用的。
第一天就学到了如此多的知识,心里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培训第二天上午为我们讲座的是北京教育频道特约专家刘茗教授。刘教授的主题是《教师专业成长》。从刘教授那里,我学到了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刘教授列举了范跑跑,叶治平校长,杨红樱老师的事例。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学生观:就是要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乏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另外,刘教授同样提到了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提到山东泰安附小倡导的三轻轻,三弯腰,以及依据人体生物节律而制定的考试多次的模式,让我的知识面大增。在提到教学的时候,刘教授特别强调有声语言,音调,面部表情甚至目光的重要性。虽然以前并不知晓这些理论,但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确是这样做的,内心还是感到很开心宽慰的。当然,还有更多的理论需要去学习,去领悟。
北京东城教育研修学院院长,特级教师王佩霞带给我们题为《点击课堂教学提问,聚焦课堂教学实效》的报告,重点论述提问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提问。王教授擅于举例,且例例精致。通过例子反映当今课堂提问的现状,并以此提出方法策略。最后,王教授的八个字“了解学生,以定教学”让我受益匪浅。
吴松年教授的《有效教学新思维》和曹志祥教授的《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两位教授均以诙谐幽默的讲课风格令人称赞。曹教授的见解更是独到,分析得环环相扣,万分透彻,思路异常清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讲演能力。曹教授也说过,他所讲是与当今教育思想相差20年的先进思想。我很认真地从头听到了尾。在介绍誓师大会,倒计时等激励学生的一些学校行为时,他并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令我触动极大“教育方法千万种,无所谓好与坏,只有适合不适合”。我国基础教育基本概况就是事业规模大,人多,发展过快而引起一系列问题。所有的改革都离不开基数大这一现实因素,也是各项改革措施实施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培训的最后一天,王立军教授为我们作了题为《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的讲座。以前我只听过性格决定命运,而王教授所讲的“性格决定选择”,更加透彻了性格对于选择的影响,才是进而决定命运的原因。王教授对于课堂,提出典型的案例,没有真正静下来。回想自己所教班级的课堂,有的班级的课堂确实处于混乱之中。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班级并不十分奏效。这或许正应了“了解学生,以学定教”这句话。冯新瑞教授重点讲解了我们多数学校中并不起眼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要用心努力,所在的每一门课程都可以大放光彩。
为期四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还意犹未尽的我们很快便要踏上归途。回望这四天所学,与名师大家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教诲,全都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先进理论。同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不足需要改进。我想这次学习经历必定成为我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引,不时地提醒自己更多地审视自我,努力具备深度的思考、阳光的心态和操作的策略,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快乐行走。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对这几天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将其与我们学校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应用于实践当中。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篇:北师大学习体会
北 师 大 学习体 会
陇东学院附中李兴邦
2013年7月20至30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庆阳市高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学习,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理念的最佳充电器、加油站。在 为 期 10天的学习时间里,使我亲身体验了北京这座美丽城市的生活方式;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教育局领导、感谢学校领导,是你们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谢谢你们!下面把我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想与同行们一道交流和分享。
一、培训情况介绍。
此次培训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分为听专家、教授专题讲座、参观名校两个阶段。
(一)、专题讲座:聆听了14位专家教授收放自如、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或诙谐幽默、或慷慨激昂、或严谨紧密的精彩讲座。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为我们开讲《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报告,主要讲述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办学体制改革、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省级统筹3-
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也要求教师把观念陈旧,语言陈腐,方法单调,行为刻板,暮气沉沉,索然寡味,与学生形成深深的“代沟”的思想抛开。北师大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保存为我们讲《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动向与趋势》时他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国际视角,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介绍了发达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做法和经验,系统地阐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思考。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助理教研员、心理学博士赵希斌作了《高效与有趣的教学》报告,赵老师用亲切、平和的语调,流畅、干净的语言,用缜密的理论搭配实际的案例,向我们一一阐释了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职业态度、个人素质、专业基础、教学组织,本人对其中的职业态度和个人素质这两项素质的印象尤为深刻。等等。每一堂专题讲座、专家教授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时时赢得学员们热烈的掌声,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了大“家”的风范,更深深懂得书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二)、实地参观了北大、清华两所各具特色的名校,这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很浓,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理念、学习专栏、文化长廊等都在整个校园里展现,一进入校园,就好象进入了知识的海洋、花的世界。校内外卫生整洁,无论你走到哪一个角落都很难看到一张纸屑、一个脚-4-
印;等等。这两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管理水平,使来者无不为之赞叹!
二、前景展望:
我豪情满怀,在今后工作闲暇之余,不妨寻几本书来读,借以娱情充实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尽快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开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立足本职、专注事业、致力教研,早日成长为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有强度的专业型、发展性教师。
北师大学习之旅虽然非常的短暂,但对我的影响却是永久的,不仅收获多,而且启发很大,感受很深。我要把学到的方法理论等整理出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和同事们一起学习研究。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和认识,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再一次,感谢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感谢领导给我机会去学习,谢谢大家!
2013-08-31
第五篇:北师大汕头市中学校长教育理论创新研修班学习体会
北师大汕头市中学校长教育理论创新研修班学习体会
汕头市珠厦中学 陈培明
2009年11月19日至12月19日,在区教育局和苏局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地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汕头市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来自汕头市的52名校长参加了此次培训,这是我市实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加快“人才强教、人才强校工程”建设的又一实际举措。郭大钦副市长、市委组织部李学同部长、卢壁辉副部长、市教育局黄晖阳局长、胡冬副局长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开学和结业典礼,郭副市长与李部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市教育局黄晖阳局长还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第一次参加规格如此之大,级别如此之高的培训学习,我从教育名家权威那里汲取了中国教育当前的先进、科学、实效的思想与信息,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在这种启迪下被同化、激活和拓宽。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里,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这其中有新知、有解疑、有感慨,也有困惑后的启示,丰富的收获还有待今后慢慢消化,现在仅就一些肤浅体会作初步总结。
一、培训情况介绍
此次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实地考察。聆听了专家学者报告38场。这38场报告主要阐述的是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教师管理和新课程理念,以及学校品牌的建设等等。在研修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培训中心有关教育专家学者和知名学校校长的讲座,其中有国家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中科院士、数学家王梓坤、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著名教育学家劳凯声,清华大学校长谢维和等等,内容包括“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回到原点看人”、“和谐社会与成功校长”、“加强学生学习的管理”、“校长的角色、职责和使命”、“德育的功能原则与方法”、“ 构建学习性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学校品牌建设专题研究”、“打造有魅力的学校”等等,理论学习专题突出了以理论学习为重点,加强了对校长们的理性思考以及宏观思维能力的提高,指导性、针对性、方向性、实效性强。专题报告有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专题;校长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专题;校长观念与管理者的影响力分析专题;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专题;管理体制的转换与校长素质要求专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安全专题;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专题;素质教育与特色学校专题;这些专题报告几乎涉及到了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授的报告给我们带了了很多全新的理念,针对性强,实效性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学习期间参观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中,北京八中等学校,领略到名校风采,感悟到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是对我办学理念的一次洗礼,是对我教育及管理行为的一次规范和鞭策。
二、培训的几点感受 第一,要重视理论学习
1、校长要把自己打造成“学习型校长”
专家、知名校长一路精彩的讲座所讲的管理艺术、方法或优秀案例等在我们的管理实践中也常有运用,有的甚至做的很好,但是我们没有去总结、提炼,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没有找到它的理论依据,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所在,也就没有把它当成是方法,更没有看成是管理的艺术。原因是我们的理论水平低,好多正确的管理方法已经实践,但不是在教育理论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进行的,因而也就不是系统的科学的。当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大事,也是难事,它的难就难在缺乏氛围,缺失校长的亲自引领。因此,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校长必须学习提高。这种学习提高必须是自觉的,不是强制的,是经常的,不是一时的。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与名校长名校的差距就是“校长的学习”。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校长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北京实验二小李烈校长说:“这种学习就是要广读书、交高人、善反思、重实践。我们要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老师学、向学生学、向网络学、向兄弟学校学,同时合理利用工作、交往、反思、观察、交流、实践等时机有效学习,不断开阔眼界,使学习真正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
汕头市教育黄晖阳局长说指出,校长必须从四方面善于学习和思考。第一、针对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第二、针对学生及其群体的时代特征;第三、针对社会文化的前沿走向 ;第四、针对自己的情趣和特长取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有思想、有素质、开拓进取的校长,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为办好教育而思、为学校发展而谋,充分发挥核心、主导作用,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凝聚教师。而要做好这些工作,校长必须勤于学习,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学习,要把学习当作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必需。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名校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看书读报学习,听课参观学习,校际交流学习。当然不仅自己学习,还要引导全校教职工学习,创设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气氛,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2、校长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育专家。
教育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才能优质高效,立于不败之地。“以教科研为先导,向教科研要质量,靠教科研求发展”是学校立教之本。另外校长不能只注重让教师搞科研,自己只当“击鼓手”。这样既不能有效地切准教育走向,也失去应有的指挥力,鼓动力。校长工作千头万绪,然而,寻找课题、切入课题、研究课题,探索教育走向,寻求成功教育的理论及依据,是校长治校、兴校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为校长,要提高管校施政的能力,提高实施教育科研的能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的审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率先勤奋学习。去学习政治法规,管理思想,教育理论。其次,要舍得在教师学习上投资,组织和引导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精心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实施学校的教育品牌战略,教育特色战略,科研兴校战略,使学校抢占教育制高点,形成学校教育文化,使学校可持续发展。
京城的学习氛围让我永远不能忘怀,在公共汽车上或者在地铁上,不管是年轻还是年长的,不论是男还是女的,一上到车上就抱着一本书看,像王梓坤院士都80多岁,还坚持每天4个小时读书,就连北京秀水街商业街的服务员,也都会用三种外国语言和外国朋友讨价还价,让我震撼。我一回到汕头,就开始安排每周两个晚上到书店读书,真的感觉非常不错。
第二、理论学习重在领悟
给我们上课的各位教授自持一家,各成体系,理论知识引述多,并多为前沿信息,时感有些深奥,从他们的字里话中努力琢磨,才能慢慢有所收获。沃建中教授讲课时说过:“悟”是触类旁通的本领,是一个人依靠已知知识与实践经验把握未知知识与探索规律之自觉性。通常所说“触类旁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由此,我体会“自悟”是一种学习与实践的能力,是在己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识的体会、认识与理解的过程,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研修班学习与实践考察十分紧张,再加上气候和生活的有些不适应,总觉得听课后无法及时消化,这大概是读书自悟还不够精透所致吧。
陈丽教授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着实说明校长在办学中的重要性。当前的校长们整天陷入“行政旋涡”之中,无数日常琐事使他们的行为机械化,造成思想停滞,没有时间与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一名副职,我们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自身的长期实践和探索中去。副校长要定好位:“要辅、要符、不要负、不要浮”,真正做好正职的助手,摆正位置,为正职分忧;做事全身心地投入,尽量让对方满意;份内的事一定要做好,份外的事尽量提供帮助;守住自己的底线,为校长的高位思考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第三、在管理策略上,倡导战略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楚江亭做了题为《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报告,他讲授学校管理模式,思得模式在学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所谓战略管理,即是学校的规划。所谓的“战略管理” 是指以未来为基点(3-5年)、为寻求或维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筹划或谋略;当前,许多学校教育规划虚得太多,规划的制定往往是校长一人制定,或是学校领导班子制定,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畅通,因此,在落实规划上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采用思得模式来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学校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新认识学校的外部状况(PEST分析)、社区资源(社区图),在社区图上清楚的标明学校相邻的街道,社区、企业、资源,以便被学校所利用;查找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SWOT分析);查找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树)等方式,发现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明确未来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中心任务,确定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或困难,以及所需投入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等等,其次,广泛征求学校所在社区、学校人员的意见,即深入所服务的对象征求其意见,特别是听取弱势群体的声音,广泛了解教师员工等的建议;归纳和明确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草拟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提出学校发展展望和目标,以及各的计划;第三,将多种方式收集来的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梳理,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前期进行系统分析,分门别类地加以概括,并呈现给参与制定的每一个成员;第四,明确制定会议的目标和活动程序,即确定会议安排、活动程序、基本要求等; 第五,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描画学校发展展望,建立共同愿景(远景),确定目标、任务陈述、行动计划、评价方案等等; 第六,撰写、讨论并报批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SIDR模式的运用,SIDR 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是校长成长的一条路径;注重自上而下、从实际出发;是学校发展理念的更新;是学校与社区、社会联系的有效方法;能充分调动社区、学校的积极性;改变学校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关注弱势群体。
第四、学校发展再思考
1、核心在素质。
李学同部长在开学典礼上讲:“要珍惜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当一名成功校长是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的,要把教师和学生素质提高的使命视为已任。姚计海教授说过:“教育兴衰,系于教师。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办好学校,要求校长与教师确立共同的办学目标,达成广泛的办学共识,形成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在珠厦中学这个新办学校里,我是创办者,我深深地体会到,建设一支爱岗敬业、肯于钻研的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核心,只有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千方百计激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尽管角度有异,但本质是一致的——必须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素质,才是学校发展的硬道理。
2、发展在创新。
各级领导对本次教育理论创新研修班学员寄予厚望,学友们都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做校长(或副校长),江泽民同志曾讲过:“创新应该是我们民族的动力和灵魂”。当前的教育改革,是在探索中前进,是没有前人成功之鉴,创新就尤为重要了。
因此,校长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人才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研促教,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在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教育发展更是困难重重,步履艰难。我校是新办学校,面临着许多办学困难:生源差,教学环境、设备差,办学经费不足,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等等。但我们也要看到我校的优势:我校教职工团结,干群关系好,凝聚力强;我校的校风好,社会声誉好,教学质量高,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大。因此,我们要下决心利用我们的优势,兴利除弊,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努力拼搏,勤奋工作,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争取社会、家长对我校的支持。立足实际,以“质量立校”,敢于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才能为学校赢得发展空间,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
3、办学要有理念、有思想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领悟到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巨大作用。办学思想是校长的灵魂,决定学校办学的方向。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才会形成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达成思想认识上的统一,这样学校的发展才会步入良性循环,学校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特别是李烈校长在谈及学校特色生成时提到的“形成学校特色需要积淀”,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我知道坚守着一份教育梦想,执着的致力于在一种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去创造、积淀、提升学校特色,是一个充满了艰辛的历程,但为了教师、学生生命的发展,为了让我们享受到职业的幸福与自豪感,我们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要在成为智者、仁者、勇者的同时,拥有一份坚守的勇气和气魄!
4、办基础教育应重实质
国家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教授重点讲了教育的八个问题:第一是教育的地位、作用,党的政策。第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是教育结构的改革。第四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第五是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投入。第六是师资队伍建设。第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第八是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这八个问题的核心还是素质教育。清华大学谢维和校长谈到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新需求,第一、更加公平的基础教育;第二、更加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第三、更加多元化的基础教育;第四、更加有竞争力的基础教育;第五、更加开放的基础教育。通过学习,我深刻的领悟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等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达成理念共识的基础上,以一种高度重视的心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
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影响人一辈子的往往不是大事——教育要从细节入手;真正搞好素质教育必须从人的天性上着手!有这样一个例子:根据叶至善先生的回忆,“吕叔湘先生曾经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教育近乎农业生产,决非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是把原料经过设计好的工艺流程,做成合乎标准的成品。农业生产可不然,种下去的种子是有生命的,它们得自己长,人们所能做的是给它们适当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阳光、水分、肥料等等,帮助它们好好成长,以期获得好的收成”。叶圣陶先生“非常同意吕先生作的比喻,特地写了一篇短文,把这个比喻介绍给老师们,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作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败的”。
北师大校长班培训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才开始,做为校长的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以及肩负的责任,把学校带向发展之路,带向成功之路,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未来的高度,站在现实的角度,不断地为学校寻找新的起点,办“优质教育”是我们的责任,推进基础教育发展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有决心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
2010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