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08:2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

第一篇:《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

本来是想拟一个主题的,想了很久,却不知道该把重点放在哪上面,也就放弃了。高中时就知道王小波,从同学的书中看到几篇他的文章,当时就很喜欢。可能是他们认为我还小,当时不愿意给我看。这本书是我一直想看的,从图书馆借出来两次,第三次借的是类似于全集的文化笔记,也包括我的精神家园这一部。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津津有味。上面说的这和其中的一篇《摆脱童稚状态》有联系了。就是关于作者应该写什么样的书。毕竟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东西还是靠自己的意识决定的,而作者只要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很高兴的一点就是他一直站在艺术的角度,而不是装作艺术家。我一直相信艺术是源于生活,写文章也是,没必要搞得太严肃,也不用把文章写的晦涩难懂故作高深来显示自己多内涵。虽然王小波把小说看得比杂文重要,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杂文质量。李银河说王小波就像是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个诚实的小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他都是诚实的凭良心说话的,有什么说什么,和一些文人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现在入正题,书中也有关于杂文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杂文就是讲道理的,然而讲道理也是一门艺术。好的杂文就是把道理讲明讲透,看完后会让人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给人启发让人痛快。我相信我的精神家园就是这么一本杂文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深思,风格却又是黑色幽默的,让人一边笑一边思考,这并不代表抛弃了严肃,话题是严肃的,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叙述而已。王小波说过,他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他书中的人物始终都是笑着的,这是一种黑色幽默,可是他喜欢。我也喜欢。

这本书收集了多年来王小波在各类杂志上刊登的文章,我也相信,只有一天天生活的累积才能写出这么多精品。并不是在夸耀这本书怎样怎样,而是这本书包括了一个人不同阶段对不同事物的态。,如果让一个人一直写,想写出这种东西是不可能的,这是一段生活又一段生活的感悟。所以我们从这本书上也可以了解王小波是个怎样的人,追求智慧的、追求美的、理性的、追求自由平等的、有趣的、思想独立的、乐观的人。当然这些远不够形容他。

按照我的理解,我把本书分成四大区域。第一部分就是主要阐述了自己的女性观和两性观,对男同性恋的看法,传统中国婚姻观的影响和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以及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分析。而第二部分,则是写自己对小说写作的态度,当然包括写作方法、形式上的创新。他主张真正的好小说是经得起推敲的。第三部分是站在一个文化工作者的位置上主要针对传媒方面的想法,对一些中外电影手法和思想的评价,对其影响的分析和主题的看法。其中体现出了社会的浮躁等现象,当然提到的不仅仅是电影艺术。在这一点他主张欣赏文艺要用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第四部分是站在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上去谈我国的社会现在,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这主要属于社会文化的范围。也写了一些域外杂谈系列,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的描写体现整个民族的习性,也反映了他对这种差异的看法。虽然我知道对于这本书,分开描述会使得很多观点不容易安家,因为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贯穿整本书的,这只能等到详述后,在各段中提取了。

先说第一部分,我认为其中主要体现的平等自由、互相尊重、和理智这些观点,其在《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中重点提到了男女平等,是从心里尊重他们,而不是当成弱势群体来进行所谓的关怀照顾,现在我国的男女平等虽然进步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大不足;不可否认,这一点西方国家比我们做的好。这一点在后面几篇关于同性恋的文章,也提倡大家对弱势群体改善以前践踏的态度,也指明了现在国人一种对不想看见的事物采取忽略的心理。而且说出了男同性恋存在的合理性,这个群体的困扰,其在研究中也保持站在一个科学研究者的方位,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调查分析这种现象。这也体现了作者坚持了科学精神,而不是情绪化的,不理智的。在《有关给点气氛》《我看老三届》《驴和人的新寓言》《愚人节有感》几篇文章主要是呼吁大家保持理智,尤其是后两篇,用一种笑话的方式来嘲弄失去理智的人所做的愚蠢事迹,他是真正站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上的,这并不是套话,这几篇文章里的闹剧让人发笑,但当它成为现实,我们才知道失去智慧和理性是多么可笑和悲哀。在《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中,我觉得他主要想阐述的是自重,女性穿着要大方得体,也从男女平等角度上说明了女性自重的重要性,行为举止应与身份符合。其中也说到西方年轻的小姐鲜有化妆,因为青春靓丽,中年人化淡妆,这样大家都漂亮。而中国年轻的女孩们化妆,而中老年人却破罐子破摔,这样使得差距更大。我们的民族还是应该采取些措施来组织这种马太效应的,无论你是贫富差距,还是精神方面的。

第二部分,王小波主要是写了他对小说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和探索,我最喜欢的就是他那句用一生的时间来追求艺术。记得他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提到过最后我发现还是我在家里面写小说最适合我。他认为真正的好小说都是精心设计的,无论怎样去分析都是合理的。就如杜拉斯的《情人》,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无一不精。当然他也意识到一个人一辈子能写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就很不容易了,写一部好的小说是真的呕心沥血,并举了很多例子。很多人最优秀的作品就是成名作。还提及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这也是一部好小说,有人说他的小说有些不正派,我觉得恐怕是这批读者的思想有些污点吧。我认为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小说这种虚构的文学艺术,能不能不要把意识形态,政治因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上去,只是单纯的去欣赏小说的本身,才是简单的快乐的事情。再说到他对写作形式以及方法的不断求索,不创追求创新。在这里面王小波提到过很多次卡尔维诺,而且非常赞同他的不断改变和创新。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后面还提到了幽闭型小说,讽刺了这种小说一贯顾影自怜的风格,提倡大家从生活中学习,只有生活经历才能够让一个人成熟,才能让一个人写出来好的作品,期期艾艾的反倒让人生厌。就好比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天天搞得像心灵多么千疮百孔一样,真的让人很无语。又没有真的怎样,装给自己看,装给别人看,最终害得还是自己。最让人无语的还是一些人以把文学读者群体标准定低了,书中以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引发的争论为例。就像第一段说的,有些人可能不适合读一些书,是不是文学就不要发展,是有弱势群体,可是如果我们把弱势群体当作我们工作的标准,那文学还要发展吗?很多名著也都成了禁书了吧,难道我们还活在清朝吗?如果社会的一切领域都以弱势群体为标准,还谈发展干什么?这种谬论,不能看,看了真是够惹人生气。不过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中国的很多文化领域都没有层次,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现在的文化只有两种,一种是从小孩子到老人都能接触的,另一种就是国内人都不能接触的(除了部分精英人士)。这样既容易误导不成熟人的价值取向,也不能够满足成熟理性的人深层次人的需求。思想的火花有碰撞才有创新,大家都一样,是不行的。

对于第三部分,我想说的话就多了。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发表在《演艺圈》上的,讨论的方面也比较多,像是格调、媚雅、电影内容,追星癫狂等等。属于狭隘文化范畴。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当属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了,我想,王小波如果还活在这个世界,会怎样看待现在的娱乐圈。所谓推己及人就是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从不同人的利益点出发,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增加相处双方理解,让大家更加宽容。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极难实现的。先从电影说起,如《霸王别姬》《红高粱》等电影,都是挺好的片子,可是为什么这个剁了一根手指头,那个扒了一张皮,导演是和人体有仇吗?我明白这是一种表现方式,但是一定要这样吗?当然这和我国的人民有关,人家要求的是:让我笑吧,让我哭吧,让我感动吧,我们要求的却是让我受教育吧!从电影里读到什么还是靠观众自己的三观决定的。所以说片子的格调还是靠观众决定(前提当然是编剧和导演是认真的做了)。在《都市言情教育里的爱情》中王小波也说出了对待都市言情剧的态度,只能当作消遣,切忌推敲。这里面我还想提起推己及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发现我不太能看偶像剧了,偶尔看了几集也是把自己所有幼稚的东西,少女梦啊之类的全都翻出来,然后才能像个傻叉一样的让自己相信这狗血的剧情,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在这爱幻想,或者爱妄想的脑袋里一一成真了,也就相信了,可是看了几集之后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其实现在的偶像剧和一些言情剧就是把人的思维带入那一个圈子,观众就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我并不是在批判这些言情剧,毕竟给一些人梦想还是好的,如果没有一点调料,生活都是些现实的东西,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忍受的吧!就像有些人可能不需要理想,可是不能离了幻想妄想。当然我偶尔也会看一些脑残剧来放松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情绪是可以蒙蔽理智的,当然,这就是所谓理性中的感性。后面的明星与癫狂中会提到。我记得我小时候认为幼稚是个好词,甚至把之与单纯相等,现在想起来当时蠢的还真不轻,庆幸的是我已经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个傻叉。可能现在我仍然是,那要等以后我才能知道。当然现在我可以理解我八岁的大侄女为什么鄙视我三岁的小侄女。接下来谈谈关于格调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我国人民对于某些方面还是较敏感的,就像《茶花女》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妓女和一个坏东西的故事,还看什么看呀,把孩子带坏了。这就是放重点的问题。再说关于文体的事情,现在流行的是咆哮体,它还有羊羔体,凡客体,知音体等前辈。都只是一时笑料,还有一些网络红人,其实这是一种社会的浮躁,人们需要可以娱乐的东西,需要有人和事物让自己崇拜或者嘲弄,所以这些就应运而生。所以我们不能批判什么,也不想批判什么,更没资格批判什么。也正如我们不能说偶像剧幼稚一样,因为有人需要它,否则它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只是价值观的问题。说到人们对于娱乐的需要就要车上《明星与癫狂》了,我也相信大家其实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及自己所做的事的性质,区别就是有人能控制住自己,放松后癫狂后该干什么干什么,有的人不能而已,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属于前者的。大家都明白自己是消费者,所以明星癫狂是一种假象,可是大家是因为信仰缺失才会这样,找一个顺眼的人或者较为欣赏的人来追星,所以这又不算是个假象。我都被自己搞糊涂了。以上是小编为代价啊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

《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

作者:王小波

一、提到的相关书籍

王道乾译的《情人》、奥维德《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十日谈》、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图尼埃尔《少女与死》、王小波《黄金时代》《未来世界》、迪伦马特《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看不见的城市》、比尔·盖茨《未来之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乔治·奥威尔《1984》、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石屋藏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尤瑟纳尔《东方奇观》、莎士比亚《驯悍记》、海明威《钟为谁鸣》、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乌托邦》

二、读书笔录

1.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

2.如果硬要我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我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

3.《情人》片段“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4.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而不是用来看的。

5.美国一位老太太告诉我说,不读莎士比亚,不背弥尔顿,就根本不配写英文。

6.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

7.人有才能不叫艺术家,知道珍视自己的才能才叫艺术家呢。

8.学理科的不承认有牢不可破的囚笼,更不信有摆不脱的噩梦;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9.照我看,任何一个文明都该容许反讽的存在,这是一种解毒剂,可以防止人把事情干到没滋没味的程度。

10.所谓文学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混沌,大家带着各种丑恶的心态生活在其中。

11.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12.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就已经不战而胜了。

13.人不能总这样一本正经,偶尔看看别人扯淡,也是一种调剂。

14.国人总不肯承认自己傻过,仿佛这样就能使自己显得聪明;除此之外,还要以审美的态度看待自己过去的丑态。

15.文化有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各种书本的知识,另一种是各种暧昧的共识,以及各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氛围,一切尽在不言中。

16.罗素先生曾言,人人理应平等,但实际做不到,其中最特殊的就是知识的领域。

17.对电视观众来说,幸运的是,不是每天都是节日和大的纪念日,在这些日子里可以指望看点好节目。对电视台的编导来说,不幸的也是,不是每天都是节日和纪念日,那一天他们必须给观众找点节目。

18.门前空地虽是你自己的,但在别人的视线之中。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人,就怎么弄好了。

19.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20.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

21.让别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是一种魅力的自然景观,这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

22.中国人只重写成文字的历史,不重保存环境中的历史。

23.做成一件事,需要比呼吁更大的勇气和努力。要是你有这些勇气和精力,不妨动手去做。要是没这份勇气和精力,不如闭上嘴,省点唾沫,是厕所的墙壁保持清洁。当然,我还想到了,不管要做什么,都必须首先离开屁股下的马桶圈。这很重要。要是没想到这一点,就会误掉班机。

24.洋鬼子想问题:一个人住在某处,对周围的一切既有权利,也有义务。而在中国,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

25.假如一个人在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上都能感到做人的尊严,他就按一个有尊严人的标准来行事,像个君子。假如相反,他难免按无尊严人的方式行事,做出些小人的行径。

26.生活方式像一个去这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27.梦想虽不见得都是伟大事业的起点,但每种伟大的事业必定源于一种梦想。

28.伟大一族不是空想家,不是只会从众起哄的狂热分子,更不是连事情还没弄清就热血沸腾的青年。他们相信,任何美好的梦想都有可能成真——换言之,不能成真的梦想本身就是不美好的。假如事情没有做成,那是做得不得法;假如做成了,却不美好,倒像是一场噩梦,那是因为从开始就梦想的不对头。不管结局怎样,这条路总是存在的——必须准备梦想,准备为梦想工作。这种想法对不对,现在我没有把握。我有把握的只是:确实有这样的一族。

29.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罗素

30.生活对我来说,不是算草纸,可以说撕就撕。

31.人的成就、过失、美德和陋习,都不该用他的特殊来解释。

32.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对名人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并且在那上面做出成就,而不是仅仅对名人感兴趣。

33.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

34.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但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

35.罗苏先生曾说,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

三、观后感

开始

第三篇:《我的精神家园》的读书笔记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书笔记范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精神家园》的读书笔记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书笔记1

《我的精神家园》一书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有人曾这样说过:“《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睿智的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园,是使人忧伤的幽默。”读完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幸”这一部分内容。我从中得到了这样一个感悟: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书中写道:“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答案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是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的。毋庸置疑,好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一个人实现理想和目标。同时,我认为虽然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但并不起绝对作用。我坚信个人的努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追求,才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活得更有价值。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王小波说,人应该记住自己做过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这是提醒人们应该具备时时反醒的精神吧,我这样理解。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知识分子,在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多少少的失误。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反醒的精神,努力做到时时刻刻自省,不断改正错误。

古语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个知识分子,在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王小波还说,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选择幸福,实现理想,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一个知识分子,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有宏大的志向后,还有博大的胸怀。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多向他人学习了。毛泽东曾经豪迈地写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正沧桑。”其中抒发的正是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啊!他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也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联系在一起。

在现实社会中,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往往会摔跟斗。但是,命运就在我们的手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追求,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其实,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我的精神家园》的读书笔记2

自从跟着集体忙活着让全国人民都去喝茶的事,我已经很久没读书,也没写什么东西了。安古人的说法我早就变俗了,可我老师安慰我说劳动不俗,劳动很雅,只有劳动过读的书才会被真正吸收。我想读读《金瓶梅词话》不知道会不会吸收的`很好,但不能读马老的《资本论》,否则老想着找自己的剩余价值。

这些混帐玩笑话都是劳动之后读了王小波杂文“吸收”良好的后遗症。

五一节匆匆忙忙赶到宁波,没偷到预料中的闲情,另外几个城市的人照样跟踪操控。即使这样我居然还是能够读完一本随手抄到的《我的精神家园》,这都要感谢女友无边无际的加班。

实际上这本书的名字只是其中一篇小杂文的名字而已,看上去很严肃,实际上全不是那么回事——小波是少有的幽默智慧的作家。一部分杂文是讲电影的,一部分杂文是讲他在国外的一些片段,一部分杂文谈到了关于“尊严”的问题。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是他一点也不“文艺腔”,全是俏皮话,你一看就乐了,乐完了你觉得他怪损的,连你也骂了,接着你就反思了。

现在这书不在我手上,我凭印象记得他说好莱坞电影说的很妙。大概是这样的观点:1、美国有好的文艺片。2、美国电影人为了赚钱太能不厌其烦的把一个路数拍烂。就像《镜花缘》里有个“直肠国”,吃下去什么拉出来的还这样,于是加点作料再吃,反复吃几遍拉出来的东西终于像拉出来的了这才完。这不是好莱坞电影吗?我一想《诸神之战》不就是吃了《阿凡达》拉出的吗?我可不做直肠国的食客。

我原来读小波的小说,一直觉得他最喜欢的作品应该是奥威尔的《1984》。实际上他热爱的是王道乾等翻译家的语言,他喜欢现代文学,无比推崇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还有图尼埃。他对小说创作的很多感受跟我这样的普通人很相近,你看过现代文学之后你很害怕,那些语言每一句都是无可挑剔的,但你就是再怎么有才华,一辈子也就能出一两个。

他还很推崇卡尔维诺,卡尔维诺对新千年文学做过演讲,他想写8个讲稿,完成5个就死了。现在剩下轻、快、精确、形象、繁复,恰好我的老师最近也在看卡尔维诺的这些讲稿,她现在对精确十分着迷,并迫使我也要精确。我下一本要读的书估计就是这个。

第四篇:我的精神家园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众人见解

闲读《我的精神家园》

我前阵子犯矫情。明明是在看电影、玩博客、逛网站、挂QQ,可非要在QQ的离开信息里面写上:“我在看书呢,有话说话”,以提醒自己别忘了看书,并且以示清高,获得一点自欺欺人的快感。于是终于有人问我,你在读什么?我赶紧回复道,王小波。继而她劈头盖脸地给我一句:你丫牛逼!——但我很敏感地意识到,她绝对不是在完全的夸我。但我又很快感觉到,她也并不是在完全的骂我,这种揶揄正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怪味儿东西,而我从中得出的结论便是:王小波已经差不多成了一个被神化的文化符号了。

现在的情况便是,不管你读没读过,读过多少王小波,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水平,并且很独特的文人代表。再加上李银河老师的那句话: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简直把王小波搞成一个完美的、光辉的时代偶像。以至于让我十分地想撞墙。我想王小波活着的话,可能会比较理性的,并同时带有几分自谦的惭愧,去接受最后一个称谓。至于前两个,我估计他会因为老婆的这句无比热辣的赞美而羞愤致死!如果王小波真是那前两种人的话,那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幸好他更多的时候只是以一个朴实的知识分子身份出现,而形同中人。这挺好。

我这两天读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趁热乎劲儿还没消,想在这里谈谈我对这本书和这个人的看法。这本书主要收录了王小波在96年写就的杂文,有一部分是95年和97年初写的,多数文章在杂志上得到发表,诸如《三联生活周刊》、《演艺圈》、《辽宁青年》等等,有几分专栏的感觉。依照编者的意思(他改动了很多文题),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对文学、文体的看法,对文艺的看法,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看法。在这里,我引用其中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说说我的看法。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有关贫穷》,这个题目很简洁,而且只涉及到话题。王小波的杂文题目大多是这个样子。而且你还可以看出,这个题目是关于思考的。我最喜欢王小波的地方,也是他的脑子,他的想法。至于他的文笔,只是简洁、通俗,且多用短句,毫无华丽动人之处,甚至谈不上优美清新。而这正是我其次喜欢他的地方,尽管他受过很高的教育,但始终保留着说人话的好习惯。而且我喜欢他所思考的主题,大多是社会性的,这让我觉得他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且有水平。

再看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他用了这样的引题:“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话很有点意思”。这个写法非常王小波,很随意,但是提出想法来了,继而展开他的陈述和批判。王小波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而且他的乐趣始终来源于平凡的生活,然后他开始讲故事了。他说了这样两个关于贫穷的故事。一个是他家以前有个老邻居,喜欢喜欢捡破烂、堆垃圾——他在这里面用了这么个俗语:拨拉拨拉东,拨拉拨拉西——多么生活化,我很喜欢;而且这位老邻居还积攒全家人的尿液,来浇韭菜,于是便说到这种骚味有多么浓烈,多么恐怖,以至于给他落下了什么样的病根。这段显然很有意思。

继而他开始发唠叨。说了一些这个老邻居的生活细节,引人发笑,然后又夹杂地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他使用了唯一的一次引论:罗素先生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样的讽刺生动有趣,谁都能听得懂,而且你可以设想,这句话肯定还没有说完,有后文——此外,你如果熟悉王小波的话,你会知道,他很是欣赏罗素,他最经常使用的引论大多都是罗素先生说的。除了议论,王小波还不忘出出“鬼点子”。他说这个老邻居把别人堆在楼道里的纸箱子捡回来,去卖废纸的时候还要往里面加水;他看不惯这种欺骗行为,建议用金属探针测测电阻,掺了水的,电阻肯定变小——这是王小波的一个特色,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是个理科生,很多文章都会利用这一点来生出点幽默。中文作家里面,少有理科生的(他用来写作的计算机软件是自己编的),少有过人的理性和逻辑的,更没有哪个人能在文章里搞出点科普门道的,除了王小波。这很难得。

这算是把一个故事讲完,开始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王小波下乡插队时的遇见的事儿——在这里我一定要停下来多一句嘴,可以说,正是知青下乡、文革时的那些苦难经历造就了现在的王小波,它是王小波所有写作的营养来源,也使他始终没有脱离了群众生活和底层社会,如果非要说王小波身上有什么时代烙印的话,那就是文革,就是知青下乡的经历——这个事儿是,他插队时有位外号“波美”的同学的父亲负责管理大粪场,这位大叔从各处收马桶,再把粪便卖给菜农;但大叔发现这些收马桶的人总往粪里兑水,于是想出个办法,用“波美比重计”测大粪的比重——更不用说了,这段显然特有意思,“波美”的简称也就这样成了他同学的外号。

你看看,这上面写了这么多贫穷生活的趣闻、细节,很闲散凌乱、漫不经心,但到了这里突然戛然而止。开始了结尾段,这段写得极为精彩,让我叹为观止!你可以发现他所有的铺叙都是有意义的,到这时候他才展开凌厉的议论,气势磅礴,下定义般的沉着有力,一句废话都没有!——而且你还会深深赞叹这个文人到底读过多少书,他竟然可以做到这么睿智,这么深刻,这么犀利,而又这么幽默,这么平和,这么冷峻!全段如下:

如果说贫穷是种生活方式,拣垃圾和挑大粪只是这种方式的契机。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细节加在一起,就叫做“文化”。有人说,任何文化都是好的,都必须尊重。就我们谈的这个例子来说,我觉得这解释不对。在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岛》里,有一位年轻人这么说他的穷父亲:“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地,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要是一辈子都这么兴冲冲地弄一堆垃圾、一桶屎,最后自己也会变成一堆垃圾,一桶屎。所以,我觉得总要想出些办法,别和垃圾、大粪直接打交道才对。

以上,就是王小波的这篇文章,以及我对他的文章(主要是杂文),他这个人的看法。显然还有不全的地方,那是因为他的书我还没有读全;所以,也不敢再兀自的枉加评论。在王小波为什么倍受推崇这个问题上,我想引用一下《三联生活周刊》王小峰的观点说明,“一来是在那个年代背景,像他这样的人确实没有;二来是现今中国也没有出现过像他这样的人,作品魅力与人格魅力合二为一。”

但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自己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我觉得这件事有点过了。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还没有哪个大文人能把小文字写得这么通俗,又这么好,有这么多人爱读,而且能读懂,王小波首先是大众的,其次才是精英的;二是,在王小波刚刚展现了他过人才华的时候,哪怕这种才华仅仅是露出了一点苗头,他就及时地死去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让人深感遗憾,继而使他在世时的所有作品得到放大,得以不朽。如果硬要说王小波这个人作为文人本身有多么多么的伟大,我只能说,他在精神气质上、个人操守上,有些鲁迅当年的遗风。至于水平,还到不了那个层次。这是实话。

PS:在我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我知道了鲁迅;在我还是个有愤怒没办法的青春期少年的时候,我遇见了余杰;在我还是个忧伤的、骚闷的文学小青年的时候,我被许知远打中了;在我沦落成一个好吃懒做的大学生的时候,我拥抱了沈宏非;在我突然想做个清贫乐道的知识分子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王小波。就是这样。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有人说王小波的杂文不能在地铁和公交上看,因为会暴笑,容易让同车当成病态看待。偶然翻开王小波那篇著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尽管看过不少次,还是忍不住大笑。笑过之后觉得,文章立意浅显,文字也没有什么炫奇灿烂之处,惟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痛快淋漓。

王小波的杂文说来说去,不过是些自由主义的思想,名人名言老是拉罗素凑数,一说小说就是卡尔维诺、杜拉斯,一谈历史就是知青生活,有忆苦思甜的味道,既没有什么崇高悲壮的人物事迹感染人心,也缺乏深邃奥妙的哲学思辨,读过之后,最大的感觉是辛辣快意,如酷暑天喝一杯冰可乐,周身的畅意舒坦。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说王小波的风格乃至文字有什么新鲜出众,震慑古今的威力,我不能苟同。把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当成偶像顶礼膜拜,王小波如果还活着,自己都会觉得可笑,虽然也许会掩饰不住得意。但以王小波的性格,能否在这样的世界里获得生前的荣耀,实在值得怀疑。

王小波强调“有趣”,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未免格调过低,一定要载道,要有教益。文采飞扬,想像奇特,是一种风格;晦涩冷峭,幽深隐曲也是风格。可板着面孔,大义凛然,一副圣人教化四方的样子,我觉得那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部严肃的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即便是风格也算不上。一个女人如果看上去像一具干尸,即便有人告诉我她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女人,恐怕我也难以产生和她亲近的愿望。“有趣”不代表“低级趣味,但读者不能从中读出乐趣的文学作品,无论如何也算不上高级作品。

所以我们不用讨论家猪是不是会长獠牙,或者猪有没有口技的能力,说王小波没有带来哲学的思索。当你在种种画地为牢的规则里,忘记了做人的本能,被苦涩和压抑搞得郁郁寡欢,那我建议你有空看看《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重读一本好看的书》

“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

这是王小波在一篇小说里的话。李银河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和自由思想家。曾是一家人,又同是有学识有见地的知识分子,此评价肯定不会错的。只是,王小波逝去后,她虽继续勤奋地工作自由地生活,甚至最近也开了博客,恭列某网站“名博”前列,但公众视野背后的她,当是很难轻松面对没有王小波的日子吧。这是常人之情的揣度,不是窥探或恶意,毕竟突然间消失了可以对话的至亲至爱,那种痛,不是旁人能够体察的。幸而,她曾经拥有王小波这本好看的书,时时重温,多少能够有些慰籍与弥补。

王小波的书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大凡流行的书,一般来讲都是禁不住重读的,所以应该庆幸才是。

Yuwen写过一篇《重读“沉默的大多数”》,我一直留在自己的电脑文档里,其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大意是:隔段时间重读一本书,如果能有新的感受,证明这些年没有白吃饭。用文乎点的语言复述的话,其实就是当个人的人生阅历增加后,对作品的理解就会随之加深许多。所谓体验,就是有了体会的前提下才会得出验证后的结论。这是我的理解。

好几年前读王小波的小说时,也写过片断的读后感。之后又断续读过他的其他随笔和杂文,如今再集中地重读一遍,确实在以往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触。证明我确实没有白吃这几年的饭吧。

还是比较钦佩他的独立思考的态度,这从他选择什么话题下笔就能看出来。当这“热”那“热”一拨又一拨风起云涌的时候,王小波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可惜他过早地离世,否则对当今更胜一筹的娱乐热潮,定会写出更多犀利而深刻的评论。(李银河最近的博文以“想唱就唱”替“超女们”声援,可惜仍不及王小波当年的犀利。)

“特立独行”这个词儿,有时候是需要倒着理解的。因为假若全都众口一词,人云亦云,也就不存在独立思考了。其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曾经一度被许多人狂热追捧的王小波,说实话,恐怕还是没有多少人完全读懂其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包括到现在也是。我总觉得,当一个人被过高得吹捧至某个神圣的高度和位置时,也就意味着离真实越来越远了,如今出现的很多现象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想要真正读懂王小波,还是得去细品他的文字,而不必太理睬旁人的那些大呼小叫的胡言乱语。

王小波的意义,除了思想的独立,在我看来,再有就是文体的返璞归真。尤其是其中通俗如白话的遣词造句法,许多撷自生活细节的精妙比喻,都能让人在轻松阅读之后有所共鸣且有回味。如果也像别人那样,弄一堆术语名次,标榜这“主义”那“流派”的,除了影响接受以外,恐怕也传达不出多少思想的锋芒。当然,王小波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没有那样做,他是用讲故事的方法在写文章。

重读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进一步思考的过程。我应该庆幸,不曾错过这本好看的书。

“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

“人活着要有趣,人活着要明辨是非,但可悲的世人往往为了制造所谓的„有趣‟而丢掉是非。”

这些王小波写在文章里的句子,用来比照和解释当下层出不穷的娱乐热点,是多么恰当和精辟啊。

《难得明白》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拿起王小波的著作,原来接触过他的个把篇论文字,印象不错,但是现在热到这般地步,已经有“炒死人”之讥在报端出现。我不敢跟哄。

王小波当然很聪明(以至有人说,他没法不死,大概是人至清则无鱼而且无寿的意思),当然很有文学才华,当然也还有所积累,博闻强记。他也很幽默,很鬼。他的文风自成一路。但是这都不是我读他的作品的首要印象,首要印象是,这个人太明白了。

十多年前,北京市经济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企业需要一些“明白人”。什么是明白人呢?不知道最初提出这问题来时的所指,依我主观想法,提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当时糊涂人实在不少。而明白的意思就是不但读书,而且明理,或曰明白事理,能用书本上的知识廓清实际生活中的太多的糊涂,明白真实的而不是臆想的人生世界,如同毛泽东讲王明时讲的,需要明白打仗是会死人的,人是要吃饭的,路要一步一步走的。明白人拒绝自欺欺人和钻牛角尖,明白人拒绝指鹿为马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明白人拒绝用情绪哪怕是非常强烈和自称伟大的情绪代替事实、逻辑与常识,明白人绝对不会认为社会主义的草比资本主义的苗好,因为愈明白愈知道吃饭的必要性,明白人也不会相信背一句语录就能打赢乒乓球,哪怕世界冠军声称他的金牌是靠背语录赢来的。盖人们在发明和运用概念、发明和运用知识的时候也为自己设立了许多孽障,动不动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抽象的教条吓唬自己也吓唬旁人或迎合旁人,非把一个明白人训练成糊涂人才罢休。

文学界有没有糊涂人呢?我们看看王小波(以下简称王)明白在哪里就自明了。

要说王是够讽刺的。例如他把比利时的公共厕所说成是一个文化园地。他先说“假如我说我在那里看到了人文精神的讨论,你肯定不相信”(唉!)“但国外也有高层次的问题”,说那里的四壁上写着种族问题、环境问题、让世界充满爱、如今我有一个梦想、禁止核武器。王问道:“坐在马桶上去反对到底有没有效力”?他还说布鲁塞尔的那个厕所是个“世界性的正义论坛”,“很多留言要求打倒一批独裁者”。“这些留言都用了祈使句式,主要是促成做一些事的动机,但这些事到底是什么,由谁来做,通通没有说明。这就如我们的文化园地,总有人在呼吁着……要是你有这些勇气和精力,不如动手去做。”

认真读读这一段,人们就笑不出来了,除非是笑自己。

当然王也有片面性。呼吁,总也要人做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太耽于笼统的呼吁了?以致把呼吁变成一种文化姿态,变成一种做秀,变成一种清谈了呢?

这是王小波的一个特点,他不会被你的泰山压顶的气概所压倒。你说得再好,他要从操作的层面考虑考虑。他提出,不论解决什么高层次问题,首先,你要离开你的马桶盖——而我们曾经怎样地耽于坐在马桶盖上的清议。

王说:“假如你遇到一种可疑的说法,这种说法对自己又过于有利,这种说法准不对,因为它是编出来自己骗自己的!”完全对。用王蒙(以下简称蒙,以区别哪些是客观介绍,哪些是蒙在发挥。)的习惯说法就是“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凡把困难的任务说的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者,皆不可信。”

从王身上,我深深感到我们的一些同行包括本人的一大缺陷可能是缺少自然科学方面的应有训练,动不动就那么情绪化模糊化姿态化直至表演化。一个自然科学家要是这种脾气,准保一事无成——说不定他不得不改行写呼吁性散文杂文和文学短评。

明白人总是宁可相信常识相信理性,而不愿意相信大而无当的牛皮。王称这种牛皮癖为“极端体验”——恰如唐朝崇拜李白至极的李赤之喜欢往粪坑里跳。救出来还要跳,最后丧了命。王说:“我这个庸人又有种见解,太平年月比乱世要好。这两种时代的区别比新鲜空气与臭屎之间的区别还要大。”他居然这样俗话俗说,蒙为他捏一把汗。他的一篇文章题名为“救世情结与白日梦”。对于“瞎浪漫”、“意淫全世界”说了很不客气的话。这里插一句:王的亲人和至友称他为“浪漫骑士”,其实他是很反对“瞎浪漫”的,他的观点其实是非浪漫的。当某一种“瞎浪漫”的语言氛围成了气候成了“现实”以后,一个敢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讲常识讲逻辑的人反而显得特立独行,乃至相当“浪漫”相当“不现实”了。是的,当林彪说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的时候,如果你说不是,那就不仅是浪漫而且是提着脑袋冒险了。当一九五八年亩产八十万斤红薯的任务势如破竹地压下来的时候,一个生产队长提出他这个队的指标是亩产三千斤,他也就成了浪漫骑士乃至金刚烈士了。

王提到萧伯纳剧本中的一个年轻角色,说这个活宝什么专长都没有,但是自称能够“明辨是非”。王说:“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王说他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不要做一个什么学问都没有但是专门“明辨是非”的人。说得何等好!不下功夫去做认知判断,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去做价值判断,小说还没有逐字逐句读完,就抓住片言只语把这个小说家贬得一文不值,就意气用事地臭骂,或者就神呀圣呀地捧,这种文风学风是何等荒唐,又何等流行呀!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特定历史条件下“明辨是非”的赌博性有关,明辨完了,就要站队,队站对了终生受用无穷,队站错了不知道倒多大霉乃至倒一辈子霉。这种明辨是非的刺激性与吸引力还与中国的文化的泛道德化传统有关,德育第一,选拔人才也是以德为主。王指出,国人在对待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领域的问题时用的是双重标准,对外国人用的是科学与艺术的标准,而对国人,用的是单一的道德标准。单一道德标准使许多人无法说话,因为谁也不愿意出言不同不妥就背上不道德的恶名。蒙认为我们从来重视的是价值判断而不是知识积累,价值判断出大效益,而知识积累只能杯水车薪地起作用。)

何况这种明辨是非(常常是专门教给别人特别是有专长的人明辨是非)的行家里手明辨的并不仅仅是是非。如果仅仅说是己是而人非那就该谢天谢地,太宽大了。问题是专门明辨是非的人特别擅长论证“非”就是不道德的,谁非谁就十恶不赦,就该死。王在《论战与道德》文中指出,我们的许多争论争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好谁坏,包括谁是“资产阶级”。蒙按,这意味着,我们不但擅长明辨是非而且擅长诛心。我们常常明辨一个人主张某种观点就是为了升官;或者反过来主张另一种观点就是为了准备卖国当汉奸;反正主张什么观点都是为了争权夺利。这样观点之争知识之争动辄变成狗屎之争。王也说,你只要关心文化方面的事情,就会介入了论战的某一方,那么,自身也就不得清白了。他说他明知这样不对,但也顾不得许多。蒙说真是呀,谈到某种文化讨论时立即就有友人告我:“不要去淌混水”,我没有听这话至今后悔莫及。

王说:“现在,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认为,讨论问题的正当方式是把对方说成反动派、毒蛇,并且设法去捉他们的奸:然而假如是有关谁好谁坏的争论……就会得到这种结果”;王认为现在虽然没有搞起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但人们还是在那里争谁好谁坏,在这方面,人们并没有进步。这可说的够尖锐的。王认为当是非之争进一步变为好坏之争后,“每一句辩驳都会加深恶意,”“假如你有权力,就给对方组织处理,就让对方头破血流;什么都没有的也会恫吓检举。”真是一语中的!王以他亲眼所见的事实证明,人如果一味强调自己的道德优势,就会不满足于仅仅在言辞上压倒对手,而会难以压住采取行动的欲望,例如在反右时和文革时,都有知识分子去捉右派或对立面的奸;知识分子到了这种时候都会变得十分“凶蛮”……他的这一亲身经验,也许胜过一打学院式的空对空论证。看看随时可见的与人为恶与出口伤人吧,对于同行的那种凶蛮的敌意,难道能表现出自己的本事?更不要说伟大了。有几个读者因为一个学人骂倒了旁人就膜拜在这个文风凶恶的老弟脚下呢?什么时候我们能有善意的、公正客观的、心平气和的、相互取长补短的文明的讨论呢?

王批评了作者把自己的动机“神圣化”、再把自己的作品神圣化、再把自己也神圣化的现象。王说,这样一来,“他就像天兄下凡的杨秀清”。王还以同样的思路论证了“哲人王”的可怕。王明白地指出,别的行业,竞争的是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哪怕是竞争关系多,路子野,花招花式,蒙注),“唯独在文化界赌的是人品:爱国心、羞耻心。照我看来,这有点像赌命,甚至比赌命还严重!”“假设文化领域里一切论争都是道德之争神圣之争,那么争论的结果就应该出人命。”他说得何等惨痛!何等明晰!何等透彻!他也一语道破了那种动不动把某种概念学理、与主张该种概念学理的人神圣化的糊涂人的危险。

在文学上立论不易,任何一种论点都可以说是相对意义上的,略略一绝对化,它就成了谬论。王对于神圣化的批评也是如此。蒙牢记一些朋友的论点,不能由于警惕糊涂人的行动而限制思想的丰富,糊涂人也不会绝对糊涂,而是某一点或几点聪明,总体糊涂。如果反对一切神圣化,也就等于把反神圣化神圣化。但王确是抓到了一定条件下的现实问题的穴位。抓到了我们的文艺论争动不动烂泥化狗屎化的要害。那么我们以此来检验一下王自己的评论如何?

王显然不是老好人,不是没有锋芒,不是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但是他的最刻薄的说法也不是针对哪一个具体人或具体圈子,他的评论里绝无人身攻击。更重要的是,他争的是个明白,争的是一个不要犯傻不要愚昧不要自欺欺人的问题;争的不是一个爱国一个卖国,一个高洁一个龌龊,一个圣者一个丧家走狗,一个上流一个下流或不上不下的流,也不是争我是英雄你是痞子(有一篇文章居然题名《我是英雄我怕谁》,如果是“我是痞子我怕谁”,那口气倒是像,哪怕是做秀的痞子。如果是英雄,这“凶蛮”的口气像么?)。王进行的是智愚之辨,明暗之辨,通会通达通顺与矫情糊涂迷信专钻死胡同的专横之辨。王特别喜爱引用罗素的话,大意是人本来是生来平等的,但人的智力是有高有低的,这就是最大的不平等,这就是问题之所在。王幽默说,聪明人比笨人不但智力优越,而且能享受到更多的精神的幸福,所以笨人对于聪明人是非常嫉妒的。笨人总是要想法使聪明人与他一样地笨。一种办法是用棍子打聪明人的头,但这会把聪明者的脑子打出来,这并非初衷。因此更常用的办法是当聪明人和笨人争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说笨人有理而聪明人无理——最后使聪明人也笨得与笨人拉平,也就天下太平了。

蒙对此还有一点发挥,不但说聪明人错了,而且要说聪明人不道德。在我们这里,某些人认为过于聪明就是狡滑、善变、不忠不孝、不可靠、可能今后叛变的同义语。一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另一面是愚忠愚直愚孝,傻子精神直至傻子(气)功。谁敢承认自己聪明?谁敢练聪明功?文革当中有多少人(还有知识分子呢)以大学没毕业,不能使用任何外语来证明自己尚可救药,来求一个高抬贵手。我的天!泛道德论的另一面就是尚愚尚笨而弃智贬智疑智的倾向。

而王对自己的智力充满信心,他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中说:“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他认为文化遗产固然应该尊重。更应该尊重这些遗产的来源——就是活人的智慧。是活人的智慧让人保有无限的希望。他提倡好好地用智,他说:“人类侥幸拥有了智慧,就应该善用它。”他说得多朴素多真诚多实在,他在求大家,再不要以愚昧糊涂蛮不讲理为荣,不要以聪明文明明白为耻了!看到这样的话蒙都想哭!他的其他文字中也流露着一个聪明人的自信,但止于此。他从来没有表示过叫卖过自己的道德优势,没有把自己看作圣者、英雄、救世者、伟人、教主、哲人王,也就没有把与自己意见不和的人看成流氓地痞汉奸卖国贼车匪路霸妖魔丑八怪。而且,这一点很重要,说完了自己有才能他就自嘲道:“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太棒了,一个人能这样开明地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深信不疑的长处,对待自己的破釜沉舟的选择(要知道他为了写作辞去了那么体面的职务),也对待别人对他的尚未认可;他还对什么不能合情合理地开明地对待呢?注意,蒙的经验是,不要和丝毫没有幽默感的人交往,不要和从不自嘲的人合作,那种人是危险的,一旦他不再是你的朋友,他也许就会反目成仇,怒目横眉,偏激执拗。而像王小波这样,即使他也有比较激烈乃至不无偏颇的论点——如对于国学对于《红楼梦》——但他的自嘲已经留下了讨论的余地,留下了他自己再前进一步的余地,他给人类的具有无限希望的活的智慧留下了空间,留下了伸缩施展的地盘。他不会把自己也把旁人封死,他不会宣布自己已经到了头:你即使与他意见相左、如不承认他有文学才能至少他也不可能宣布你是坏蛋仇敌。

这里又牵扯到一个王喜欢讲的词儿,那就是趣味。人应该尽可能地聪明和有趣,我不知道我概括的王的这个基本命题是否准确。这里趣味不仅是娱乐,(在中文里娱乐两字或是与休息、懈怠、消费、顽皮、玩世不恭、玩物丧志等一些词联系在一起)蒙认为趣味是一种对于人性的肯定与尊重,是对于此岸而不仅是终极的彼岸、对于人间世、对于生命的亲和与爱惜,是对于自己也对于他者的善意、和善、和平。趣味是一种活力,一种对于活生生的人生与世界的兴趣、叫做津津有味,是一种美丽的光泽,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欲望,是一种健康的身心状态。一点趣味也感不到,这样的人甚至连吃饭也不可思议。我们无法要求一个一脸路线斗争一肚子阴谋诡计的人有趣,我们也无法要求一个盖世太保一个刽子手太有趣味。自圣的结果往往使一个当初满有趣味的人变得干瘪乏味不近人情还动不动怒气冲冲苦大仇深起来——用王的话来说动不动与人家赌起命,用蒙的说话是亡起命来。王认为开初孔子是满有趣味的,后来被解释得生气全无——这当然不是创见而差不多是许多学人的共识——孔学的这个发展过程就很给明白人以教益,也不免使孔夫子的同胞与徒子徒孙痛心。岂止是孔子,多少活生生的真理被我们的笨师爷生生搞得僵死无救,搞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所以毛泽东提起党八股来,也有些咬牙切齿。

所以,王在谈到近年我国的“文化热”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前两次文化热还有点正经,后一次最不行,主要在发牢骚,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态度不对,知识分子自己态度也不正,还有就是文化这种门庭决不容痞子插足。这使王联想起了《水浒传》中插翅虎雷横所受到的奚落。王说,如此看来,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还有点党同伐异(!)的意思。但王不愿意把另一些人想得太坏,所以王说这次讨论的文化原来就是一种操守(名节,蒙注),叫人不要受物欲玷污,如同唐僧不要与蝎子精睡觉失了元阳。王进一步指出文化要有多方面的货色,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例如你可以去佛罗伦萨看看,看看人家的文化果实(蒙按那可不仅仅是唐僧坐怀不乱的功夫),王说,把文化说成一种操守,就如把蔬菜只说成一种——胡萝卜;“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下一次就要说蔬菜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王因此呼吁(他也不是不呼吁):“我希望别再热了。”

也许事情远远没有这样糟,也许这只是王的内心恐惧,杞人忧天?但愿如此。只怕是真吃不上丰富多彩的蔬菜的时候也就都不吭气了。

我们知道难得糊涂了。看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我深感难得明白,明白最难得。什么叫明白呢?第一很实在,书本联系现实,理论联系经验,不是云端空谈,不是空对空,模糊对模糊;第二尊重常识和理性,不是一煽就热,也不是你热我就热,不生文化传染病。第三他有所比较,知古通今,学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得过华、洋学位,英语棒。于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明明被他批驳了也还在若无其事地夸他。叫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货比三家,真伪立见,想用几个大而无当的好词或洋词或港台词蒙住唬住王小波,没有那么容易。第四他深入浅出,朴素鲜活,几句话说明一个道理,不用发功,不用念咒,不用做秀表演豪迈悲壮孤独一个人与全世界全中国血战到底。第五,他虽在智力上自视甚高,但绝对不把自己当成高人一等的特殊材料制成的精英、救世主;更不用说是像挂在嘴上的“圣者”了。用陈建功当年的一句话就是他绝对“不装××。”这最后一点尤其表现在他的小说里,他的小说没有任何说教气炫耀味,更没有天兄下界诸神退位的杨秀清式包装。看了他的小说不是像看完有些人的小说那样,你主要是会怀疑作者他是否当真那么伟大。而看了王的小说,你怀疑的是他王小波“真有那么坏吗?”这里的坏并不是说他写的内容多么堕落下流,而是他写的那样天真本色率性顽皮还动不动撒点野,搞点恶作剧,不无一种“痞”味儿,完全达不到坐如弓立如松五讲四美的规范与我乃精英也的酸溜溜风采。如果说你在某些人的作品中常常看到感到假面的阻隔,那么他的小说使你觉得他常常戴起鬼脸。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与那个已被批倒批臭的有相似处。但是他有学问呀,他不嘲笑智力和知识,不嘲笑理性和学习,所以他的遭遇好得多。看来,读书是能防身的,能不苦读也乎?

而我当然是一个正人君子,我的小说里绝对没有王小波那种天花乱坠的那话这话儿。我认为与他的议论相比,他的小说未免太顽童化了。所以我就不在这篇文字里再提他的小说,免得再和一名王某绑到一块儿,就是说我不能连累王小波。反之亦成立。

虽然带有广告气,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六月第一次、次月就印第二次的《我的精神家园》一书封底上的一段话还是真的,我认可:“那些连他的随笔都没有读过的人真是错过了……”

如果想忠于自己的信仰,这本书会给你勇气,但基础是建立在你与他有同等信仰之上的,我不敢说自己所想与他何其相似,但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在王小波这里得到了最直白最充分的体现,他说出来,并且一步步地在做,并不是喊口号似的挠痒痒,而且不矜夸,只是以一个探路者,一个前手的身份鼓励我们.小波离开我们马上要10年了,如今能坚持他这条路的人有几个呢?

我想我会努力跟着他走的,并且希望能走得更远.有的时候总是感觉象两个人在思考一样,一个是哲人的小波,关注于社会问题,关注于社会的剖析,就是我的精神家园这本书里面的杂文一样。一个象是诗人小波,纯情的浪漫,象孩子一样看着这个世界。

我们都是喜欢王小波的人......沉默的大多数,代表了王小波的幽默,调侃和真挚灼见的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初读此书,是在值夜班的时候,阅读会意越多,困倦就越被笑谈赶走,我们读了太多的一本真经的说教,旁门左道的观点,惊诧的回眸、多电击一样的有感处,既有思想又能表达出来,引导一群人从混混峨峨中睁开眼来,原来世界可以是这样解释的。所以,人的个别论点,将虚幻的世界更加朴素迷离。

书快看完了。断断续续,印象中个别短文看得没意思,因为描述的观点现在已经习惯了。但是大部分仍然有趣。那些十年前写的文章,经过时间的清洗,还是吸引人。有些可能会长时间发射光芒。比如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肉身应该已经不在,偶然进入王小波的视野,成就了对方。

这光芒是可喜,也是可悲。

我们的精神家园呢?

他可以做自己生活的浪漫骑士,让自己就那么旁若无人地思考起来,不管不顾地。

曾几何时,你有过那么多的或偏激或滑稽或睿智的灵感,可是你遗失了自我。之后,那些你自以为傲的观点就这么渐行渐远了。

可是,他没有,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了自己的温馨家园,谈笑风生,好不快哉。

如果,可以,请暂停一下你忙碌又盲目的生活,给自己一片心灵的净土,肆意挥洒自己的灵感,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我想,我愿意。在与小波一起精神旅行的过程中,你会蠢蠢欲动,不仅仅因为里头思想的畅游,更因为那对这个世界独到而清醒的认识。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和这个存在的世界。这几天读了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有相见恨晚的感慨。见了一面还想见第二面。所以又找来他相关的书来看。

第一感觉是肯定是韩寒借鉴了王小波的行文语言。若能在那会看韩寒的书时就看上了他的书,那该会多好。也会提前成熟。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喜欢他小说天马行空,仰慕他特立独行(自愧所不能)。赞扬他激情浪漫(他写给李银河情书的语言就是个显证,与其外表截然相反。情书大意是“五线谱是偶来的,你也是偶来的,但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还有说他与李银河像两个小孩,围绕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缸,一点一点地品尝它,看看里面有多甜。真是天真浪漫呀)

王小波特立独行,也许他写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他当时所处环境的限制,以猪自喻吧。他很有个性,超个性。后来采取辩证的思维想想,特立独行又受人喜欢的人,肯定是个有实力的人,否则不可能这么“放肆、嚣张”,口不遮拦。果不其然,不仅文章写得好,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师从王道乾先生和查良铮先生。他的遗传基因优良,父亲是个逻辑学家。而且理科学得好,编程高手。试想,若一个人没有实力,只是为了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我看此人会招来唾沫一堆。他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也许在其精神之美的巅峰时期去世,投胎的另一个生命里,就能够活在最美的生活里。

见了第一面,还想见第二面。我觉得理由正如李银河所说,“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让毫无相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首先证明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他在世界文学之林创造出了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青年的心灵。”

尽管他有以上众多的优点,我很庆幸自己能读上他的书,也很自喜能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对于他的观点,我没有照单全收。

“个人尊严”的自由人文主义观点,我暂且不能接受。虽然我喜欢自由,但生活在这个国度,有其不得不留有余地的限制。自由只能在能力范围和法制之内。确实,乃至现在春运都是一个难解的社会难题,连胡主席都要相关部门要灵活地处理春运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平民占了大部分。很多民工要回家团聚。铁路需要建设不足,实质乃供不应求。导致买票难,即使买到了票,还要遭受车厢拥挤,空气密不透风的罪,上厕所也难。他说面对此景只提到安全问题和铁路建设问题就是没提到个人尊严。几百号人挤以个车厢,几十人挤厕所触犯了人的尊严。这种悲天悯人的呼吁确实相当的好,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那还不是和孔孟先生一样,也只是提出一个理性的社会价值观,让人们去遵守。自己都无法为此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大概不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者就不会深入思考的原因吧,只能蜻蜓点水),还反对古人之见。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不错能够不走寻常路,反孔孟之说揪出其不合理性,此做法很好,相当的好。但又反过来说,辩证的说,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没有永恒的事物,只有永恒的发展。孔孟之说只是构建了他们私人之见的理想国,还需要后人不断地对其继承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今的和谐社会就是变化发展的古人丰富的政治构想。但若是他就不会挤进去且浑然无知。算你牛,你是精英,有钱坐飞机。飞机坐飞机可是相当的体面,也是很能体现个人尊严的。那有精挑细选的美丽空姐,与火车的乘务员可没得比呀。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有钱就能有尊严(说的绝对了点)。我没钱,还没坐过飞机呀,挤着坐火车咧。也许一张机票的价格就是一个民工一个月的工资,你说若一个农民工为了尊严去坐飞机回家,那也太正如孟子说无耻,无耻矣(套用王小波蛮喜欢用的词)。家里还有大大小小的人等着民工的钱过年呀。那也太不现实了吧。都不能解决温饱,还谈尊严,这是不现实,极右的作法。这不也触及到了王小波多讨厌的那个时期的做法吗?这也是平民无法做到的,只能见利忘义。

现在商场人挤人呀,若有钱直接去名牌店挑几件,还能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呀,就不用遭白眼了。谁不喜欢高质量的生活呀。多体面,多有尊严呀。没办法,现正出金融危机影响下,挣钱难,还是先保证基本需要再说吧,至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先缓缓啦。哲学上不是说,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基础哪有质的飞跃,还是得渐进的。先从社会主义再过渡到共产主义吧。的确,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只有个人有尊严才能搭建起国家和社会的尊严。

还好,并没有因为他对中国古代儒家批判,而影响我对儒学的看法。幸好,我也有思想,思想自由吧。

王小波的另类,其对自由的追求也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恣意调侃中带着一股纯正的严肃》

小波的这本书,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首先很想说说为什么会开始读起这本书。记得这本书是2010年协会的Christmas Party里面随机交换礼物时,抽到了BX准备的这份礼物——精装的《我的精神家园》(我真是很感激)。当我打开书看到标题的时候,刚好非常爱书的Y也在身边,连称“这是本好书!这是本好书!”于是我就开始了此书的旅程。

读了这本书,我才第一次认识了王小波,也才第一次知道到他是李银河这位社会性和性学专家的爱人。我早些关注过李银河的文章,觉得谈国人的性学,她是权威。如今看到他们是一家人,真觉得是才华遇上了才华。后来知道王小波逝世后,是李银河整理了他的文字,出版了《王小波全集》,也正是这次整理,引起了文学届的一段“王小波文学热”,也更加觉得到他们俩感情的深厚了。

这本集子收录整理了小波从93年到97年逝世前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以及给其他书写的序和跋。

初读这本书,我觉得读他的文字,口感不是很好。一板一眼的论述方式,实打实、一是一二是二地讲自己的思维逻辑,然后还带点文革时语言的味道,一谈人物就是某某先生,真让我觉得吃力。不得不感叹,十五年之间,文字的味道和思想已经差了那么遥远。

但是读到前半段偏中间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变了态度,并不自主地喜欢上了他这质朴真诚并略带调侃幽默的语言方式,而且这文字的背后还会带着内在的严肃,在嬉笑之后来上一句总结,让人不绝冥思片刻,回味无穷,也让人再次回望这例子,再次冥想这句子。(然后我就马上上微博分享这精妙的概况文字了)。

这本书谈的问题,涉猎很广。

前面有对女权主义、女性美、同性恋方面的思考。这当然是受了爱人李银河的影响,好几篇文章都是为她爱人的新书写的序、跋,或者评价。

在《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一问中,小波谈了很多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在当今较为开放的现在,我们身边能看到了很多男同和女拉拉,但是更多的还是调侃式的异样目光,和朋友间略带戏谑的玩笑,这可是二十世纪的第十个年头。但在1993年前后淡这个话题,小波和银河算不上先驱,也算个启蒙人。在他看来,“我对同性恋的处境是同情的”,“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总让人敬重”,“但是同性恋圈子中的性乱确实让人不喜欢的”。“我认为社会应该给同性恋者一种保障,保护他们的正当权宜,比如结婚。”“我是一个异性恋者,我的狭义经验是:能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体面地出去吃饭,在自己家里不受干扰地做爱比较好。至于在街头巷尾随意勾个性伴(性乱),然后在隔肮脏地方瞎弄几下是不好的。”“当然,现在的同性恋很难得到这样的条件,但是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他们争取的目标。”我大篇引述他的话,是想让大家对同性恋有更加客观和包容的认识,也给同性恋们更多争取权益的目标和洁身自好的警示。最为一个异性恋者,我相信即使在这个社会和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对同性恋采取偏见、歧视和胆怯的态度。这篇文章应该能给社会的两方面人很多的借鉴!

随后的书中有很多他自己谈写作的文章,比如他对小说艺术的理解、对文体格调的理解、自己写作的目的,和自己的作品如《怀疑三部曲》的序和后记。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读小说的人,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国外的短片小说看怕了,因为太多只能看到了故事的表面,看不到深层的含义。同时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一直觉得瞎编的故事有什么值得看呢?但是看了小波的《小说的艺术》,我也似乎能明白为什么有这么人爱写小说,又为什么有这多人爱读小说了。他说道,“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些无中生有的才能”。而“昆德拉则说,看小说的人要想开心,要能够欣赏虚构,并已能宽容虚构的东西”。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说,小说比的就是虚构的能力,一方要有才能,一方又懂得欣赏,这才是小说这种艺术的魅力所在。正说着,他提到好多次杜拉斯的《情人》,评价颇高,看来要领会好的小说,可以从它开始。

书中有好多文字也聊到了电影。作为一个在美带过一段时间的“学生”,他似乎也很喜欢评价一下好莱坞的电影是如何的套路化、商业化,然后也时而说说中国为什么会没有科幻片(“一是缺少科学知识,二是没有想象力”),再谈谈老片重拍时,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地位(作为编导,“要么如尸位素餐地鬼混着”,照搬原稿,或被指怎么模仿地这么差;“要么你是不称职或者不敬业的编导”,改编地不深,被指一点新意都没有)。然后说说那个年代,爱情片、都市言情片的娇柔,与混杂太多政治和理想而遮掩了爱情的主题。

书中的后三分之一聊的最多的是他在美国和欧洲的所见所感,由小事引起的思索,但有关乎到了环境、尊严、贫穷、历史和饮食。

我很喜欢他谈历史和北京的几篇文章。在《北京风情》中,他对比了欧洲对古建筑的保护和重视力度,又说到北京现在拆完了城墙,也就剩几个门了。他说到“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没有了宏伟的城墙、寂寞的城楼,北京城是一座没有了历史的城市。”“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让人觉得“自己不是属于一代人,而是属于一族人”;“能见到故人所见,感动故人所感”,我也觉得,这种感觉才是真正的历史感。

在《君子的尊严》里,他谈到了中国的君子风范,也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异议:“中国的君子不言利,忍让不争,动口不动手,独善其身。但这样就容易没有了尊严。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空间要自己来捍卫——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我觉得人还是要有点尊严,否则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这也让这些以“君子”为追求目标的人,多了一份瞠目和自省。

合上这本书,仔细想想为什么我这次读得这么深,大概是因为作为杂文集,王小波给我提供了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从小事引发思索,以小见大思考艺术、生活和社会问题和道德,这种逻辑方式我不曾学会,这些问题我之前也不曾在脑海中想过。

这是自刘瑜之后,另一个让我对社会、道德,特别是性和艺术带来很多思考的书,王小波的朴实真诚,以及调侃后的严肃让我感动。我就是我喜欢并如此推崇他和这本《我的精神家园》的原因吧!

第五篇: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在《一只独立独行的猪》中写到他插队时遇见的一直脾气怪异的猪,它从不在圈里安静的吃食或和其他猪们打闹,最后甚至跑出生产队,变成一只野猪。

我确实那样欣赏它。反抗了人类施加的束缚,它选择生活在废弃的稻谷地理,白天它可以放肆地去大野食,晚上在地理看星星。

如此惬意,如果我懂猪的思想,我定会从它满意的哼声里,了解它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热爱。

我的精神家园,也诞生在一片自然里。

在我还馄饨无知时,郑渊洁的《红沙发音乐城》为我的精神家园塑造第一块基石。那是一个藏在沙发后的小人国的音乐世界。从此,我的世界有了色彩斑斓的童话和不绝如缕的音乐。

曹文轩的草房子为我的精神家园构造了结实的框架。我让我的灵魂飞过千山万水,在那水草丰美的油麻地和桑桑,秃鹤相遇,纸月为我歌唱,朱二麻子横肉的脸上满是笑意······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我的精神家园安上门窗。我看到车水马龙的洛阳,去往风沙漫天的敦煌,恍惚间,都江堰还继续着千年的流淌·······

我的精神家园是由书籍构成的,书籍是我精神家园的砖瓦和房梁。

我的精神家园是我失意时痛哭流涕的依靠,得意时谆谆劝诫的警示;是外出时无所不知的同路者,是归家时灯下温柔述说的枕边人。

这是我像燕子一样一点一滴用唾液和稻草筑起来的世界。

却不得不道一声“可惜”!因为我正与它渐行渐远。

我如今的家园里,没有了王小波,史铁生。只有语文和数学迎接我。我从“秦孝公据西汉之固拥雍州之地。”的读书声醒来,在“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的背书声中昏昏欲睡,此时此刻,我多想回到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应该在王小波笔下的泥水洛阳,飞雪长安里。李靖在公共浴室和波斯人抽着大麻烟,红拂在洛阳城的大街上闲逛,虬髯客偶尔打一双草鞋,练习着天下无敌的剑术·······

这是我精神的空间,这是我精神的家园,这是我一生坚守之所在。

下载《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精神家园》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精神家园

    宜章七中——我的精神家园 谷正华宜章七中,建校百年,历来是路东片学子们向往的地方。 一九**年,那年我刚满十岁,就从南塘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到了赤石完全小学校读四年级。一......

    我的精神家园

    文学院汉教三班 *** 周一涵 我的精神家园 最近,我的精神,或者说心情,都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累。 最近,头发干枯分叉,一直掉一直掉。在寝室洗澡时我总是冷冷地看着......

    书 我的精神家园(本站推荐)

    书,我的精神家园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屈子祠镇的何文英,三毛在书里说,她有两样东西不借,牙刷和书,万不得已,牙刷拿去。我也很爱书,没有人向我借牙刷,借书的倒是有一些......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岳麓区含浦镇联丰小学陈添玉 《我的精神家园》一书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有人曾这样说过:“《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睿智的诗意......

    我的精神家园书评

    《我的精神家园》书评《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杂文作品的精选,这些作品内容深刻而幽默、思维独特,带给读者精神上极大的乐趣。只有读了这种作品,人才能知道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人......

    我的精神家园档

    我的精神家园 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我今晚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精神家园。为什么起这个名字,这来自于我喜欢的作家王小波的一本书,这本......

    书海,我的精神家园

    书海,我的精神家园 冥冥之中,注定要和书结下一段姻缘。 之所以是姻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缘,我想其中大概一定是有某种温暖特别的情愫绵延在我们之间,亘古永恒。少时读《红楼》,尚不......

    精神家园

    哲学家认为,“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够独立思考。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作为一个亘古弥新的哲学命题一直在困惑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