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海底捞学习》读后感
《向海底捞学习》读后感
本月我看了这本餐饮圣经,在此之前也去海底捞实地用餐考察过,的确服务很好,员工状态激情很高,海底捞员工对职业的认同感,竟然远远高于MBA班的学生,海底捞有一万名员工,流失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远远低于中国餐饮业28.6%的平均流失率,海底捞的成功,就是在于它总是把顾客的幸福和员工的幸福作为赚钱的前提。海底捞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分享如下:
一、向海底捞学习服务细则:如何才能让顾客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心甘情愿地掏出来,海底捞人悟透了其中的精髓,他们明白服务有着无形而巨大的价值,能够让顾客更满意,使顾客感动,让产品增值,为企业创造无形的利润,很多人去海底捞吃饭,不是由于它的美味不可代替,而是它的服务。餐饮企业的生存与赢利主要靠两个支柱:一是出品,二是服务。出品是形,服务是魂。海底捞的张总认为,当时之所以能让顾客成为自己的忠实顾客,全靠自己的服务态度。当顾客需要服务的时候,尽量速度快一些;当顾客不满意的时候,就多赔点笑脸,只要有真诚的服务、有优质的服务,就不愁抓不住顾客的心。海底捞跟我们一样,所在的产业一点都不酷,就是火锅,既不是资源垄断行业,也不是高科技行业,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技术含量不高的餐饮民营企
业,海底捞的经营方式并不独特,就是一锅一锅卖、一店一店开、客人一桌一桌抓,到了海底捞就有一种家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止是源于火锅本身,更多的是来自海底捞人家的服务。另外海底捞不规定象“八颗牙的微笑”一样的微笑,而是‘激情+满足感==快乐’,这两条都满足了,员工自然就会快乐,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
二、向海底捞学习管理智慧。管理者也是有级别之分的:四流的管理者,自己全干,下属没事干;三流的管理者,自己干下属干,自己不干,下属也不干;二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全让下属干;一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拼命干。海底捞张总的管理智慧,看似草根其实却融合了儒家之仁----员工在公司找到自尊,法家之术---管理者在公司中强势而富有权谋,道家之无为----给一线员工足够的权限,让其自己管理自己。海底捞要求管理层迈开双腿,管理落地生根,走动式管理目的不在于走动,而在于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员工直接帮助,解决员工工作中的困难。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细节化,成就了今天的海底捞,企业不能没有制度,也不能有太多的制度,关键是就事论事地寻找最简单的方法,用最快捷的速度最有效地解决话题,一个电话能解决的问题,不要集中开会;开小会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开大会;口头能够解决的事情不要书面。
三、向海底捞学习团队精神。我们要学习海底捞,打造
团队的凝聚力,打造团队的粘合力,让团队成员相互帮助,各显神通;打造团队的影响力,让榜样拉着团队跑;打造团队的学习能力,让团队永远增值。而对于团队而言,什么最重要,答案很简单:协同。团队的协同力越大,生产效率越高,企业也就也有活力。在我们团队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员工之间的明争暗斗、各扫门前雪……,而海底捞有一套完善的晋升机制,企业为每一位员工都规划好了美好的职业前景,只要是诚实、勤奋的员工,就一定会被企业重视,其次,海底捞有完善的激励机制,所有员工只要提出对企业有利的建议,都会得到物质和精神嘉奖。另外,海底捞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提倡大家相互帮助,比如同时照面要把右手放胸口,弯腰鞠躬说:“您好,辛苦了!,对方要说,”“收到谢谢”。海底捞善用榜样激励团队成员,因为榜样是人的行动的参照,管理者最难的事,就是帮员工树立信心,要让员工知道所做的事是有希望的。
看完这本书,感觉到海底捞了不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太多了,海底捞是一家了不起的企业,张勇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海底捞所呈现的员工与企业的这种家与家人似的温情关系。海底捞这家餐饮企业和我们一样,不需要核心技术,就是靠着快乐员工创造出快乐生活,就像海底捞企业文化就十二字真经:平等、尊重、信任、分享、快乐、幸福,其次就是致力于将“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变成现实。
海底捞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让别人如何待你,你首先要如此待人,作为我们管理者,员工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你的行为反馈。我们要学习海底捞张总,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做到把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员工当成家里人,以家里人的地位对待员工,以尊重的态度礼遇员工,所以他得到了员工的心,员工以感恩的心投入工作,以超出顾客想象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心。所以,我们管理者今后要用诚心、贴心和细心,换来员工的舒心、安心和放心。海底捞的员工和我们一样,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即使这样,他们的工作热情依然很高,他们发自肺腑的笑着干活,我们要学习海底捞的“快乐哲学”,快乐使员工和公司都充满活力、激情四射。但愿我们马凯的员工今后在我们公司管理层的影响和带动下,所有员工在马凯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马凯餐饮发展的重要建设者!
刘明伟
2012-4-30
第二篇:向海底捞学习
向海底捞学习如果社会与公司的制度安排让普通劳动者无法享受到其本应有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这样的制度将无法持续
万科集团有个物业事业部。物业服务与地产开发十分不同,它是一个人力密集型行业。基层员工离职率高,是这个行业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上周保安员还主动为你拎购物袋开门,下周新来的就要找你盘查证件了,这显然会降低提供给客户的品质感。在万科,客户购买住宅产品时物业服务的提及率高达80%,但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上,物业服务员工的离职率却高达50%,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工作缺乏成就感,看不到职业发展方向;物质回报不如人意,看不到未来富足的道路。
社会的金字塔阶层结构,注定每个行业都有数量最多的“基层员工”,物业服务行业是个典型,餐饮业更是个典型。这些行业从业者大多数来自农村,多数只受过初中教育,上过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社会的、个人的原因,这些年轻人输在了起跑线上,很难享受到作为社会稀缺资源的幸福感、成就感。这并不是中国社会的特例,真正的企业家考虑问题往往更全面。他们明白,如果社会与公司的制度安排让普通劳动者无法享受到其本应有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这样的制度将无法持续。
不过,单个企业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是只能坐等整个国家经济环境和行业生态的进化?通常办法是多用亲情与温情打动基层员工,近似于一种软绵绵的洗脑方式。这种方法短期有效,但难以持久——因为人能被蛊惑一阵子,很难被蛊惑一辈子。
海底捞成功的奥秘在哪里?我以为黄铁鹰的总结重点在一段话:只给吃不给爱,是对待畜生;只给爱不给尊敬,是对待宠物;而人只给吃和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尊敬。什么是对人的尊敬?见老板鞠躬给领导鼓掌?那是对地位和权力的尊敬。对人的尊敬是信任。
一般餐馆里,顾客结账时不会同服务员谈打折优惠。为什么?谈了半天,那个忙得跳脚的服务员连是否能给个98折优惠也闪烁其词,因为她要看大堂经理脸色。这种折扣,给与不给,顾客与餐馆都双输——顾客找经理要到折扣,也不会念餐馆的好。
在海底捞,所有服务员都是经理。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员工是否是管理者并不取决于他是否管理别人。所有必须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标准进行决策,并对组织做出贡献的员工,实际上都在行使管理者的职责。显然,在海底捞的管理体系中,每一个基层服务员都是一个“管理者”,这对提升服务品质起到关键的影响,对公司至关重要。
每个员工都是管理者的餐馆,显然就具备了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一些餐馆使劲从海底捞挖人,试图抄海底捞的模式,却抄不出结果的真正原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复制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IBM前CEO沃森提出的原则:“就经营业绩来说,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远比技术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重要得多。”
几天前,一位万科物业事业部的同事在微博上写到:“顾问公司提出,人均管理面积如果过高,对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都没好处。认同!效率固然重要,但劳动密集型行业解决人的就业与稳定不也是社会责任吗!”
万科文化提倡平等、契约、分享、包容,其核心是“尊重人”,我们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也尊重员工的选择权利。人才是万科最重要的资本,27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汇聚人才的道路。但从海底捞的管理案例中,我看到,这家后起之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中,仍有许多值得万科尤其万科物业借鉴学习的地方。
第三篇:向海底捞学习九个方面
向海底捞学习九个方面
百宴技为先、修得方成艺——马涛!关注:美食新元素——马涛、分享酒店餐饮管理智慧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或查看历史信息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搜公众号:matao858018输入美食新元素并查找添加或者——登陆QQ44415314管理是学不到的!
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行业状况、发展阶段、老板因素、员工、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
但却可以借鉴!
海底捞以“变态”服务致胜,作为服务型企业而言,虽然不能照搬照抄,但海底捞的一些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方法及创新却是可以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尤其在服务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不管是服务型企业还是其它类型的企业,以服务致胜的海底捞都有其值得学习之处。1组织基因决定组织未来
海底捞的组织基因是什么?
“用双手改变命运”!
正是基于这样的组织基因,才决定了海底捞那独特的企业文化——“变态”的服务,也正因为有“变态”的服务,才会有海底捞的今天。所以说组织基因决定组织未来。
海底捞员工入职培训第一天的第一句话就是:双手改变命运。
成为海底捞的正式员工,要宣誓:
我愿意努力工作,因为我盼望明天会更好;
我愿意尊重每一位同事,因为我也需要大家的关心;
我愿意真诚,因为我需要问心无愧;
我愿意虚心接受意见,因为我们太需要成功;
我坚信,只要付出总有回报。
对于一个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改变命运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勤奋。别人不能干的,我能干,别人不能吃的苦,我能吃,因为对于这些朴实的人而言,其实,人生没有太多的选择机会,唯一的资本就是吃苦耐劳,而且“吃苦耐劳”已经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这样一个理念:勤劳能够致富
当然,谁都会去兜售梦想,但要让对方相信才是关键。他们用鲜活的事实告诉那些海底捞的员工:他们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所以,只要勤奋、好学,都能够复制他们的成功。
不管是对于高知还是对于朴实的没什么文化的人来说,只要是人,都需要梦想,一个企业需要给员工造梦,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干劲,这样的组织才有活力。同时,梦想不能离他们太远,你得让他们看得见、听得着,你得有案例,否则就是“忽悠”。
立理念、树榜样,对一个企业而言至关重要!2员工幸福才是第一生产力
葛优在《天下无贼》里有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也许,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人才的幸福才是第一生产力,因为有了员工的幸福,才会产生高效的生产力。
而这种幸福源于员工需求的不断被满足。养而不爱,是养猪;爱而不敬,是养狗。人最难养,初了满足基本的吃喝以外,还需要被尊重。无疑,海底捞做到了。
比如基本的生理需求:给员工提供好的住宿。什么是好的住宿,就是比行业其它人做的要好,当别人住地下室的时候,张勇给他们租了高档公寓的集体宿舍。
比如安全需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根据工作表现能够劳有所得;只要好好干,不用担心失业,而且工作到一定期限,离职会有离职金。
比如社交需求:领班以上的,公司会给其父母发工资,通过这种关爱,告诉其农村的父母,我在外面混的还好,家里人也长面子。以及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在海底捞,通过集体宿舍、工会等,构建的其实是他们在陌生城市的第二个家。
比如尊重需求:诸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在海底捞,只要你努力工作,必能得到公平晋升,必能像袁华强一样,能够享受出门有专车的待遇。
比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公司免费送高管去读MBA,实现其人生价值及梦想。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不断的、有节奏的去满足的不同岗位员工的要求。而不是对所有员工都一视同仁。满足基层员工的幸福很容易,但满足管理层的就很难,除了高薪,更要辅以尊重和信任。
幸福能够留住人才,能够吸引人才,更能够产生高效的生产力。
对于自农村的服务人员来说,其骨子里有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朴实与真诚、感恩与感动,你对他好,他必有回报。
服务行业一线才是最关键,因为从顾客进店到离店,至始至终都是在跟服务人员打交道,如果员工自己都干的不爽,你觉得他的服务会好嘛?
一个人只有自己幸福了,他才能把幸福带给别人!3塑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大街上做火锅的很多,凭什么海底捞这么火?
做餐饮,无非5要素:口味、价钱、环境、服务、以及便利性。同时餐饮又是个低门槛低技术行业,没有啥独特不可复制的东西。如果从竞争的角度考虑,口味、价钱、环境等都是基础性条件,你能做到的,竞争对手也能做到,唯一的竞争性条件,就只剩下服务了。好的服务是没有标准的,但有比较,你只要比对手做的好,你就赢了。在商场及战场的今天,相对优势往往就是绝对优势。可以说服务就是海底捞的核心科技。
海底捞卖的不是火锅,是那种让顾客当爷的感觉!
什么是爷?就是历史剧里的土财主,到哪里都有人伺候。
当你在排队等候的时候,有人给你擦皮鞋、修指甲油,还能免费的好吃好喝好玩的先供着;在吃的时候,有人给你打下手,就差喂你吃;手机放桌上,给你专门的手机塑料套包起来,以免弄脏弄湿;当你去洗手间的时候,还有人给你挤压洗手液;当你吃完的时候,还有得送…还有那无处不在的笑脸;
这就是海底捞的服务,想你所想,急你所急,让你感动;
这用钱是买不来的,但去海底捞你可以体验!
做企业,有时候必须好好想想你的竞争优势在哪?行业的痛点及机会点又在哪?4信任员工,充分放权
永远不要只雇员工的双手,更要雇员工的脑子。特别是服务行业,好的服务一定不是靠手,而是靠心。
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同样有篇文章,讲的是丽思·卡尔顿是如何创造出忠诚顾客人均120万美元的终身消费的?只不过上次讲的是酒店服务业,而这次讲的是餐饮服务业。
其实,背后的真理殊途同归。首先是高投入、超高工作满意度的员工,其次是企业充分信任这些员工,并放权。因为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做到“我能及时对客人表达和未表达的愿望及需求做出反应”、“我的到了足够的授权为我们的客人提供独特难忘和个人化的体验”,也只有做到上述两点,才有可能创造出‘终生顾客’。
在海底捞,员工有给顾客打折的权力、免单的权力、送菜的权力以及其它赠送其它小物品的权力等。总之,为了让顾客满意,员工可以超越流程及制度。
当然,在放权的同时,也会有配套的监察机制,否则权力容易被滥用,或者说免单、打折、送菜带来不了顾客的超过满意度,从而难以创造出忠诚顾客。
超高工作满意度,源于组织的信任及放权!5公平的竞争机制
什么样的人最需要公平?弱势群体!
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处于不公平的境地,所以他们渴望公平,这样他们才有更多的出人头地的机会。在海底捞,晋升不按资历和学历,只按能力;而且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晋升空间。
像也一些人都是没有学历,通过自己努力,不断得到提升的人。在海底捞,大部分都是底层劳动者,他们“用双手改变命运”的欲望比谁都强烈,勤劳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是自己做不过别人,那就怨不得别人了。
尤其,对于服务行业而言,人才评价机制一定要简单,就是简单的“能不能干”,能干的提拔和奖励,这样大家都没有怨言。企业的公平感就解决了,企业的人才梯度建设问题也就解决了。
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才机制建设至关重要,而人才机制建设中,如何创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及公平的晋升标准很考验企业的软实力。6一个领袖,一个主义
在组织建设中,最成功的一定是政党。纵观历史上所有政党,基本都秉承“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原则思想。这样才能高度保持组织的凝聚力及战斗力。对于商业组织而言,也需要这样。
高效的执行团队绝对源于高度的思想统一,对领导者思想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可,他说什么就信什么,然后把领袖意志落实到实处。
企业领袖都擅长把个人意志转变为组织意志
当然,这种绝对的权威有其岗位本身所赋予的权力之外,还在于领导者本人的魅力,比如切实的关心员工。在海底捞有一个不成文的企业文化,那就是:领导骂你说明是重视你,骂你,你才能进步。也许对于高知而言,我们是很难接受领导的打骂的,但对于这些服务人员而言,他们坚信着“打是亲,骂是爱”这样朴实的人情关系理念。比如,送你去进修、逼迫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比如,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你真正发自内心对员工好,员工都是能够感受的到的;而不像大多数服务行业的老板,嘴上一套,行为一套,骨子里瞧不起自己的员工,觉得这些人都是没思想、没文化的人,很多做的都是表面的工作。其实,人都是用心感知这个世界和人的,和文化及受教育程度没多大关系。
领袖的气质最关键的在于:以行践言!
自问:你是这个企业的领袖吗?你有领袖的魅力与气质吗?员工是真心实意的跟着你,还是生活所迫?7传统人情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
管理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人情原乡,讲究的是人际关系,在乡讲家族,在外讲老乡,出门靠朋友;古代的晋商、徽商也曾创造了商界传奇,尤其是晋商,绵延繁荣达500年之久,商路踪迹遍布全国和近邻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从晋商中产生的金融机构票号,执晚清中国金融牛耳百余年,号称“汇通天下”,即使当下,也有蜚声国际的浙商,温州人更是被赋予“东方犹太人”之称。而现代企业管理是个舶来品,是工业化之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产物,有其固有的文化土壤,核心是围绕制度、流程、标准化而构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体系。
对于现代的餐饮服务而言,其即传承了古有的师徒传帮带制,同时在管理运营上又必须与时代接轨,采用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制度,尽可能的让运营管理做到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做到快速的复制扩张,以麦当劳与肯德基为代表的西式餐饮就是凭此在全球迅速扩张的,这也是张勇的担心,也是张勇认为海底捞危机重重的原因。因为当店少的时候,他自己能够亲自搭理,店多了,人治的问题就出来了,很多服务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或者说是运营管理上的不足才是服务连锁企业的天花板,在这点上,深有体会。因曾服务的一家美容连锁企业也面临这个难题。运营管理跟不上,但市场扩张步伐又大,最终导致企业问题百出。
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与生俱来的创新性就是其必备的,所以,所有管理的创新都是实践的创新。比如,在海底捞,对服务的考核,既有制度上的考核,但更多的是人为主观的考核。同时定性的主观考核也不是上级说了算,他们也琢磨出了一套验证流程和标准,比如抽查和神秘访客以对各店的考核进行复查,同时还有越级投诉机制等。
比如如何考核一个管理者对人的培养能力?这里就不仅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那一套,更多的是师徒传帮带机制和现代管理二者的融合与创新。首先店长和小区经理是一体的师徒关系,这样能保证服务品质以及文化传承;但在具体考核上又有总指标和一些细分指标,这里又做到了客观;最后,这些考核还不算,还有总部及其它平行小区经理或大区经理的考评。海底捞的干部把这些考评,称为21座大山。
又比如服务业常用的现场检查、审核、和指导,当然这些检查既有一套标准的检查指标,但更多的是检查者以往的经验,因为这些管理者就是从这些基层岗位做起来的,你做的好不好,他比谁都清楚。比如,不考核利润,考核顾客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干部培养。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而言,这些能考核吗?在海底捞,这些都可以。
诸如此,就是管理创新。
在管理的世界里,没有黑猫与白猫,也没有非黑即白!管理是实践的艺术!8打造学习型组织
也许很多人会说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学习不学习无关重要,只要高效执行即可。但是,高效执行从何而已,源于觉悟,觉悟从何而来,源于不断的自我学习。当然从根本上来说,打造学习型组织,不在于具体的学习方式和活动,而在于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月刊,是员工的天地,更是企业管理心得的经验总结,同时也应该是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的阵地,很多企业文化内刊流于形式。
逼着管理层去学,经常指定一些书给员工读,还要求写工作日记、学电脑。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从底层做起来的,而不需要空降兵,因为他们好学,虽然没有大学发的文凭,但有社会发的文凭,同时拥有能力和文化双文凭。
在海底捞,用制度强迫干部走出去同外界接触,比如,店经理以上的干部,必须要到外面吃饭;每周要同客户吃一次饭,同客人交朋友、同客人一起玩;小区经理都要读MBA,大区经理都要读EMBA,而这些费用都是公司出。
作为服务业,因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越没文化的人越好学,越好学的人越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不归路。9鼓励创新
打败对手最有效的策略,往往来自一线的创造;一线的创新,才是真正能够有效改善实际工作、落地实施的创新;因为其创新的初衷就是因为遇到了问题,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才有了创新优化。
在海底捞,鼓励创新,并以员工的名字命名一项创新,这种精神上的鼓励比物质鼓励作用更大。创新和成就感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及参与到组织运营管理者中,改善、优化日常的工作。
海底捞的豆花架、方便上菜的万能架、小酒精炉、给小孩使用的隔热碗,能够将豆花一次性分成35块的切割豆花工具、在门口等座区安装插座、在擦鞋处准备502、以及在洗漱处准备一次性牙刷、吃火锅时给顾客准备的手机塑料袋…
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海底捞的独特竞争力。
第四篇:向海底捞学习服务心得体会
《向海底捞学习》读后感向海底捞学习服务心得体会在拿到这本书之前,只是听说过海底捞的服务很棒;员工对所从事的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精神面貌好、工作状态、工作激情很高等等等等,但一直没有直观的感受,在仔细阅读了《向海底捞学习》这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一个小小的海底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文不名到声名鹊起,他们靠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服务,他们的团队精神,还有他们对管理的独到理解。在此我将其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分享如下:
一、向海底捞学习服务细则:如何才能让顾客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心甘情愿地掏出来,海底捞人悟透了其中的精髓,他们明白服务有着无形而巨大的价值,能够让顾客更满意,使顾客感动,让产品增值,为企业创造无形的利润,很多人去海底捞吃饭,不是由于它的美味不可代替,而是它的服务。而象我们酒店行业的生存与赢利主要靠两个支柱:一是出品,二是服务。出品是形,服务是魂。海底捞的张总认为,当时之所以能让顾客成为自己的忠实顾客,全靠自己的服务态度。当顾客需要服务的时候,尽量速度快一些;当顾客不满意的时候,就多赔点笑脸,只要有真诚的服务、有优质的服务,就不愁抓不住顾客的心。海底捞跟我们一样,所在的产业一点都不酷,就是火锅,既不是资源垄断行业,也不是高科技行业,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技术含量不高的餐饮民营企业,海底捞的经营方式并不独特,就是一锅一锅卖、一店一店开、客人一桌一桌抓,到了海底捞就有一种家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止是源于火锅本身,更多的是来自海底捞人家的服务。另外海底捞不规定象“八颗牙的微笑”一样的微笑,而是‘激情+满足感==快乐’,这两条都满足了,员工自然就会快乐,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
二、向海底捞学习管理智慧。管理者也是有级别之分的:四流的管理者,自己全干,下属没事干;三流的管理者,自己干下属干,自己不干,下属也不干;二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全让下属干;一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拼命干。海底捞张总的管理智慧,看似草根其实却融合了儒家之仁----员工在公司找到自尊,法家之术---管理者在公司中强势而富有权谋,道家之无为----给一线员工足够的权限,让其自己管理自己。海底捞要求管理层迈开双腿,管理落地生根,走动式管理目的不在于走动,而在于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员工直接帮助,解决员工工作中的困难。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细节化,成就了今天的海底捞,企业不能没有制度,也不能有太多的制度,关键是就事论事地寻找最简单的方法,用最快捷的速度最有效地解决话题,一个电话能解决的问题,不要集中开会;开小会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开大会;口头能够解决的事情不要书面。
三、向海底捞学习团队精神。我们要学习海底捞,打造团队的凝聚力,打造团队的粘合力,让团队成员相互帮助,各显神通;打造团队的影响力,让榜样拉着团队跑;打造团队的学习能力,让团队永远增值。而对于团队而言,什么最重要,答案很简单:协同。团队的协同力越大,生产效率越高,企业也就也有活力。在我们团队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员工之间的明争暗斗、各扫门前雪„„,而海底捞有一套完善的晋升机制,企业为每一位员工都规划好了美好的职业前景,只要是诚实、勤奋的员工,就一定会被企业重视,其次,海底捞有完善的激励机制,所有员工只要提出对企业有利的建议,都会得到物质和精神嘉奖。另外,海底捞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提倡大家相互帮助,比如同时照面要把右手放胸口,弯腰鞠躬说:“您好,辛苦了!”,对方要说,“收到谢谢”。海底捞善用榜样激励团队成员,因为榜样是人的行动的参照,管理者最难的事,就是帮员工树立信心,要让员工知道所做的事是有希望的。看完这本书,感觉到海底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太多了,海底捞是一家了不起的企业,张勇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海底捞所呈现的员工与企业的这种家与家人似的温情关系。海底捞这家餐饮企业不需要核心技术,就是靠着快乐员工创造出快乐生活,就像海底捞企业文化就十二字真经:平等、尊重、信任、分享、快乐、幸福,其次就是致力于将“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变成现实。所以,我们管理者今后要用诚心、贴心和细心,换来员工的舒心、安心和放心。海底捞的员工工作热情依然很高,他们发自肺腑的笑着干活,我们要学习海底捞的“快乐哲学”,快乐使员工和公司都充满活力、激情四射。
第五篇:“海底捞”读后感
挖掘“主观能动性”的财富
——《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 首先,感谢部门领导能够组织这次学习,让我能够接触到这么好的一本书。事实上,在读这本书之前,“海底捞”对于我也并不是很陌生。这一国内企业界的奇葩,餐饮管理的神话,早就如雷贯耳。这次的学习真的是让自己更加了解了海底捞,以至于能够真正的引起自己的共鸣和些许表层的思考。
思考是从这本书的题目开始---海底捞你学不会。开始真的很纳闷,一个做火锅的到底有怎样的神通,能够让作者敢这样口出“狂言”。不过看完书的内容之后,不禁感慨:海底捞确实让人学不会啊!书中也不止一遍的提到:同样是做餐饮的海底捞的同行们,有的学习海底捞为客户擦皮鞋;有的学习海底捞为客户 打折;有的干脆把海底捞的员工以优厚的待遇挖走。但海底捞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事情既然发生了就一定有他的原因,张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学不会的海底捞一定有着某种必然的原因。
这其中的真正奥妙究竟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让同行们争先学习习近平半个世纪的企业——日本丰田。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随着日本制造业以低成本、高质量、高竞争力冲击世界各国经济的时候。一个制造业教科书般的管理模式:丰田生产方式(简称TPS)被世界所学习。今天的海底捞不正是国内餐饮业的丰田么?
众所周知,TPS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准时化生产,另一个是自働化。准时化生产是完成订单,减少时间和人工成本的根本保证。是要求,也是一种管理的目标。而精髓的一个词是自働化。我一开始接触TPS的时候以为这个词的意思与自动相同,还有那么几次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働化”写成“自动化”。“働”这个字其实是丰田在做企业管理的时候特定的一个汉字。这个字是有运动的动加了一个人字组成。这其中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个人认为这是丰田生产
方式的表观精髓部分。而真正的精髓就是怎么让人动起来,和如何让人动起来。
书中有些部分也写到了,海底捞的行业特点以及海底捞把这个特点抓牢做好。我并没有对这个部分有太大的关注。我认为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找准自己行业的特点是每个企业必须做,而并非海底捞的差异化特点。
大野耐一说过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大脑,我们不应该只雇佣了他们的双手。
怎样能够给让员工动起来,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智慧,我想海底捞做到了,丰田也做到了。这其中,应该怎样放权,怎样给员工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要靠制度,更要靠文化。中国企业当下面对的怎样提升竞争力的问题。质量与成本,企业转型,做成熟。
下一步要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