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中共中央最近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统一战线巩固壮大的新要求,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新特点,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曾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知识分子工作是重要的统一战线工作,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是高级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了一大批非党知识分子和一定数量的有一定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对搞好高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高校统战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我国各民主党派组织比较齐全、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比较密集的地方,汇集着党外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中许多著名代表人物均来自高校。2007年7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贾庆林同志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了高校统战工作在整个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四大任务”,其中一大任务即是“认真做好物色培养工作,努力壮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统一战线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刘延东同志在工作报告中,也把“大力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统一战线各方面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作为重点要做好的六个方面的工作之一。可见,做好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
1、学历高、职称高,文化素质较好,年轻有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大都生在新中国,接受过社会主义的系统教育,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文化层次高,年富力强,眼界比较开阔,思维比较活跃,开拓进取精神强,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基础和基本素质好。
2、业务能力强,在教学科研方面独挡一面,工作积极进取。由于高校党外干部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技术职称,许多人都是教学和科研骨干或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是学科带头人。他们年富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取得了显著成绩。
3、社会交往和与海外联系广,视野开阔。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有不少有海外关系或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社会交往较广。他们与外界联系密切,信息灵通,容易接受新观念,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和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国际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
4、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参政议政。高校党外干部大多生活在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民主意识普遍较强,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反腐倡廉活动等要求比较强烈,并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他们热心高校事业发展,对于依法治校、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较高;同时,积极寻求参与国家事务的舞台,寻求表现自我、发挥作用的机会,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成为各党派开展工作和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主要力量。
三、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重视不够。从近几年看,高校的领导层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看到了高校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源头作用,但仍存在一些模糊观点,对如何抓好这项工作没有作为系统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体制机制不健全。从高校总体层面来说,缺乏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总体规划, ,存在着“顺其自然”、等待“自然成熟”的现象。组织和统战部门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等主要环节还缺乏制度规范和沟通协作机制。
3、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无党派人士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高校无党派知识分子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知名人士。但是, 但是,由于缺少有形的组织依托,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选拔工作与民主党派相比,在日常联系、组织活动、锻炼平台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困难。
四、对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的建议
1、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重视,加强领导,组织、统战工作部门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高校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溶合于全方位的校务工作之中,此项工作做好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校产等重大问题就能纳众人高策,迎刃而解。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认识,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工作,政治上安排,工作上使用,生活上照顾,给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出成绩,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示范效应,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学校改革中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改革的整体效果。
2、注重政治引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深入实际、与工农相结合,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祖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最根本的是夯实他们的政治思想基础,提高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继续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与我们党亲密合作,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
3、加强党外人士信息库建设,重点培养,合理分流。
通过信息库建设,做好党外人才储备工作,便于从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通盘考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真正把党外代表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去。
5、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外代表人士工作。
高校党委要把选拔培养党外干部纳入党委组织部门的议事日程,从建立制度和党外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上入手,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更具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如定期谈话制度、联系交友制度、跟踪考核制度等,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和管理,促使其尽快成熟成长。高校党委要形成制度,经常听取党外代表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
6、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安排的举荐工作,加大选拔培养力度。
积极举荐党外优秀人才,是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方面,统战部门要主动与组织部门沟通、联系,积极推荐党外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干部选拔的新方法、新举措,加在竞争性选拔的力度,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到领导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要把培养选拔党外后备干部作为学校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整体的一部分,纳入党委的工作计划,从物色培养对象到选拔使用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做到有计划、有重点。
7、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
加大培训投入,拓宽培训渠道,依托社会主义学院等校外培训机构,定期对重点党外人才进行培训,加强对党外人才在政治理论素养方面的提升,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的主张及方略,为他们进入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的角色作好思想准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8、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做好服务,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
制定完善各级领导与代表性人物交友联系制度,从感情、言语上拉近距离,进而取得政治思想上的认同。通过建立和运用各类座谈会、通报会、谈心会、约谈等制度和形式,来保持与党外代表人物的联系沟通,创造提供一种平台和机会,让党外人士了解相关信息、方针政策,又能陈述看法和意见。要建立统战部门对重点部门、重点代表人物定期走(家)访制度,包括节日慰问,伤病探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理顺分配关系,探索出适合人才特点的激励机制,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激发与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
第二篇:党外干部考察工作流程图
党外干部考察工作流程图
组织部、统战部联席会议 拟定考察工作方案
风险①
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沟通,通知做好准备工作 深入考察了解情况提前三天发布考察预告进行个别谈话进行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核实情况与考察对象面谈形成考察材料报部领导或部务会成立联合考察组风险②风险③风险④风险⑤风险⑥风险⑦
权力运行风险表现:
风险①未按要求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沟通,未通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做好准备,造成考察时人员、资料不到位。
风险②未按要求提前发布考察预告,造成考察期间部分人员、考察对象所联系的群众代表不能按时到场。
风险③个别谈话所安排的对象不符合要求或不全面,影响到对考察对象相关情况有了解的公正性与全面性。
风险④实地考察未深入考察对象所负责的重点项目现场,或未深入听取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
风险⑤查阅资料、核实情况不细致,造成资料错误或错误未更正。
风险⑥未与考察对象面谈或流于形式,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不客观。
风险⑦考察材料带有主观偏见,或采用了不正确、不客观的材料,导致人事安排出现人岗不适现象甚至用人不当等错误。
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不能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对反映干部的重要问题,要认真核实,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再作结论。
2.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考察中,既要找考察对象上下左右的同志谈话,也要到考察对象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调查了解,还要了解干部的社会生活情况。
3.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干部。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先入为主,带着框框去评价干部,更不能带着个人感情去评价干部。
4.参与考察的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考察工作纪律,不得随意表态,对干部群众反映考察对象的意见和看法,应如实向组织反映,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外透露。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5.公开接收群众的监督,严格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正之风的干扰。
第三篇:党外干部调研材料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培养党外干部机制建设
问题研究
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安排一些德才兼备的党外人士担任适当的领导职务,并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关系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否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的问题。做好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管理使用工作,既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国家政治稳定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管理使用工作,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有关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加大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力度,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但在实际-1-
工作中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者说不到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一些基层领导同志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少同志在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上不到位,思维方式依然受传统的框架束缚,仍一些偏见和错误认识,如:“党内具备条件的人有的是,用不着到党外去找”。致使党外干部安排工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即使安排也大多是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工作薄弱。
2、选人面窄。由于许多党外干部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自己虽已列入 “后备干部名单 ”, 要想得到组织上最后的提拔重用,必须先入党。所以一些党外干部就不愿作党外后备干部而是争取入党以争取提拔,长此以往,必然对党外后备干部工作机制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党内个别同志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些对党外后备干部的不正确观念。一是认为共产党既然是执政党,再安排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是“多此一举”;二是认为党员干部还安排不完,哪能轮上党外干部;三是认为比较优秀的党外干部纷纷入了党,剩下的大都不够任职条件。其结果是党员干部与党外干部不能够很好的合作,并且党外的后备干部的推荐工作很难落实。因此,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就少,同时受习惯势力的束缚,在选拔干部时,视野狭窄,习惯于从党内找,出现
了“从极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而且影响了其他党外干部的积极性。
3、培训不力。在对党外干部的培养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培训力度不大的问题,专门针对党外干部的培训少,党外干部参加高层次理论学习培训的机会更少,致使党外干部得不到高层次的培训,影响了党外干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提高,使党外干部出现提拔难,学习提高也难的情况。几点建议
1、加强培养教育,制定党外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对已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领导干部和党外后备干部,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党外干部到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学习,继续办好党外干部理论培训班和专题学习班等。根据党外干部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党外干部进行轮岗或挂职锻炼。要按培养使用的方向,把基本素质好、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党外干部,放到基层单位或一定层次的领导岗位上压担子;对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要及时进行交流或轮岗锻炼。对党外干部的培养要注意从基础抓,把科级作为重点,通过培养使担任科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基本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与工作业务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知
识;基本掌握科学决策、行政管理等领导方法,在政治、业务素质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2、积极选拔。要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走群众路线,注意社会公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要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协、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推荐党外领导干部人选的作用。要注意从文教、卫生、政法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党外知识分子中选拔党外领导干部,对推荐上来的人选,要认真分析,做好考察,既要坚持条件,不降格以求,也要从实际出发,不求全责备。本部门没有合适人选的要通过交流选配方式解决,对能力强、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党外干部要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培养。要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工作方法,为党外领导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3、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掌握一批党外后备干部,保证其数量能始终满足领导班子调整的需要,为领导班子调整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党外后备干部已经具备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条件且工作需要的,要及时起用。对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外干部和党外后备干部,要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做好工作,使他们心情愉快地继续留在党外发挥作用。
4、组织、统战部门要密切配合。组织部门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组织部门要按照现行干部管理
体制,做好党外干部任职前的考察,认真征求统战部门的意见,并负责综合呈报党委讨论。统战部门要发挥经常联系党外人士的优势,积极物色、精心培养、认真推荐、热情服务,主动做好党外干部工作。对领导班子中党外干部进行换届中调整时,统战部门参与考察。党外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要给党外干部创造发展空间,给他们压担子、压任务,不断提高他们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工作中,三个部门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互相支持,密切联合,协调一致,加强检查,抓好落实。
总之,党外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外干部工作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外干部队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而要使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须从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入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则,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而为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四篇:党外干部学习体会
党外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杨宜霏
市委统战部高度重视和关心党外干部的培养,为培养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专门组织全市党外干部到党校参加培训。本人十分荣幸参加了此次培训班的学习。市委领导和党校老师精心备课,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教学风格严谨,讲课深入浅出。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组织上对我们的重视和关心,使我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理论学习,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振奋了精神,并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发挥党外干部的先进性,有了明确的方向。作为一名党外干部,如何才能很好的完成我们的职责,不负人民的希望和党的重托。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先进是行动先进的基础。每一名党外干部都要注意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特别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社会建设发展结合起来,自觉运用科学理论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始终保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学习是干部修养的永恒课题。在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识,资历不等于能力,资格不等于资本”。我们必须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精神境界。要学习理论,提高理论素养。提高理论素养,最根本的就是要善学、善思、善用。在学习中要坚持讲政治,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市委的领导。要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先进理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开创事业新局面。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行政管理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行政管理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三、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这些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与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的落实上。每个干部所从事的工作虽然不完全一样,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管理的、有事务的。无论表现形式多么不同,表现出来的先锋模范性质是一样的。首先,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常言说:“小中见大”,说的就是通过一件件小事能观察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操守。其次,要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工作的创造性。要善于打破陈规陋习,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大胆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再次,要认真研究工作规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善于发掘工作中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始终关注影响本职岗位中那些关系全局、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的超前性的实践课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指导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本职工作的水平,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修养,廉洁奉公,树立党外干部良好形象。当前,影响干部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素,努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树立党外干部良好形象。一是讲学习。就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具备政治坚定、理论成熟、业务精通的基本素质。二是求团结。就是要注重搞好单位团结,维护集体荣誉,具备胸襟开阔、敢于批评、勇于自纠的政治胸怀。三是重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具备心贴群众、深入基层、踏实工作的实干作风。四是倡廉政。就是要廉洁自律,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慎言,具备用权为民、洁身自爱、艰苦奋斗的清廉品德。
总之,这次由市委统战部安排的全市党外干部的党校学习活动是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次创新的作法;是新形势下倡导和建设学习型机关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是有利于加快我市领导干部建设的一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水平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感情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人生观、世界观也有了深刻的变化。我将以这次党校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和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实践,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为我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篇:党外干部管理制度
党外干部管理制度
1、建立党外干部联系卡、党外后备干部名册,通过电话往来、上门互访等形式,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2、根据党外干部的培养成长情况,积极推荐符合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党外干部,并制定党外干部培训规划;
3、每年对党外干部进行一次考核,到所在单位走访座谈,调查了解党外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听取党外干部的工作汇报,征求所在单位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
4、每年重点研究一次对党外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确定培训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分类别、有重点地进行培训。培训前提出具体要求,培训结束后,汇报学习收获和体会;
5、按对口联系单位,建立党外干部联络员名单,及时听取意见、建议和反映。
党外后备干部管理制度
1、建立党外后备干部名单,把政治素质好、有较好群众基础和业务能力强的党外人士列入党外干部人才库。
2、建立20名副科级以上党外后备干部名单,实行滚动式动态管理,保持常数。每年考核1次,及时掌握党外后备干部的表现,并视其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充实。
3、有意识地选留一些愿意留在党外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不断充实后备名单。
4、对党外后备干部进行分类选配:一是培养在某个阶层和方面有较大影响的,可作为旗帜性、代表性人物后备人选;二是培养在某个专业和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具有一定专业选诣和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政治安排后备干部人选;三是选拔一批即有专门知识,又有经营管理及执法监督等方面能力和水平的为适应实职安排需要的后备干部人选。
5、加强与组织部门的配合,在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做到共同安排部署,共同培训考察,形成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