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

时间:2019-05-12 08:2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

第一篇: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

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利用天气实况图、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风廓线雷达分析2011年4月17日影响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环流系统和中尺度影响系统配合较好,多普勒雷达观测到弓形回波和超级单体风暴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而风廓线雷达测得的温度及风向风速资料可以监测边界层能量堆积情况及水平风的垂直切变等现象,值得预报员关注,以提前做好预报预警工作。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天气预报;广东广州;南沙区

P41 A 1007-5739(2013)06-0239-02

2011年4月17日华南一次前汛期暴雨过程中,广东省内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强对流天气,给肇庆、佛山、广州等地造成一定损失。受雷雨大风及冰雹影响,广州市南沙区多处出现工棚倒塌、树木折断、农作物倒伏、电力中断、道路阻塞等现象。该文对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类似的极端灾害天气进行预报提供线索和思路[1-4]。强对流天气过程概况

2011年4月17日9:30开始,一个MCS系统自广西移向广东并不断发展,受其影响,广州市南沙区于13:00后出现历史罕见的14级以上雷雨大风、局部有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南沙区26个自动气象站中有13个录得8级以上雷雨大风,录得12级以上雷雨大风的自动站有6个,其中过程最大风力达42.5 m/s(14级)。南沙区珠江街录得直径达1.5 cm的冰雹,降雹起止时间为13:33—13:40。13:00—20:00全区共有9个自动站录得暴雨。

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2.1 环流形势分析

500 hPa形势场上,4月17日8:00中高纬地区维持准三槽两脊的形势,孟湾小槽不断东移为华南地区带来水汽,华南地区主要受槽前偏西气流影响;850 hPa形势场上,南岭山脉附近有一切变线,同时中南半岛到广东省一带的西南风也普遍有所加大,水气充沛,有利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和对流性天气的产生;地面形势场的冷锋(等压线1 012.5 hPa)位置与850 hPa切变线的位置配合较好,冷风前沿为偏南风,且地面变温场在广东省内大部分地区为正变温,这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触发机制。

2.2 雷达图分析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分析和制作雷暴大风临近预报的重要工具,回波区的形态以及雷达径向速度的特征均可为预报员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分析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发现4月17日广州市南沙区的强对流天气是由一个位于弓形回波中的超级单体造成的。超级单体是对流性风暴中危害极大的风暴单体,常产生龙卷、灾害性大风、大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现象,因而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一般的对流性风暴所产生的灾害[3-8]。

4月17日9:30风暴云团从广西进入肇庆,以约50 km/h的速度向东南偏东方向移动,约3 h后移出肇庆,在肇庆造成了39.3 m/s的最大阵风,伴随强降水和冰雹的灾害性天气。雷达回波图显示风暴云团具有后侧入流缺口、悬垂结构、有界弱回波区和中气旋等特征。12:30左右风暴云团进入佛山,强度图中心最大值65 dbz,速度图出现明显“牛眼”(强中气旋),最大径向速度>27 m/s。而后继续向东南偏东方向移动,12:54—13:18虽然速度图上中气旋有所减弱,但反射率因子图上最大强度仍可达62 dbz以上,最大径向速度仍>27 m/s。13:00开始弓形回波形成,且强度逐渐加强,13:18反射率因子强度进一步加强至71 dbz,中气旋依然存在,风暴云团逼近广州市南沙区。

4月17日13:00以后,雷达反射率进一步增强,由图1、2可知,该时间的雷达回波最大强度达74 dbz,这是由于弓形回波可以单独出现或作为线型波状回波(例如飑线回波带)的一部分,其形成后,相应的中尺度风场和对流结构特征将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大风时间的强度。在弓形回波的头部(认为弓形回波的南端强度最大处)南侧出现倒“V”型缺口。这是由于对流云中大冰雹、大水滴等大粒子对雷达回波的强衰减作用,雷达探测时电磁波不能穿透主要的大粒子(冰雹区),在大粒子(冰雹)区的后半部形成所谓的“V”型缺口。13:24的径向速度图中,出现典型的下击暴流特征:沿径向排列的、有正负度中心的速度偶,指向雷达的负速度位于靠近雷达中心一侧,而离开雷达的正速度位于远离雷达的一侧。13:25—13:46南沙区大部分自动站录得10级以上大风,13:33南沙气象探测基地观测到有冰雹。13:42径向速度图中的下击暴流形势减弱近乎消失。对流云团进一步东南移动,至13:48对流云团强度中心移出南沙区,进入东莞境内[9-10]。

2.3 风廓线资料分析

在一定的大气热力条件下,水平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强对流活动有重要影响,利用风廓线雷达可以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水平风资料,监测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及其发展。从图3可以看出,南沙区12:00—12:30在地面至3 700 m高度层次上存在明显偏南风与西北风的水平风垂直切变。13:01对流云团已经移近南沙区,3 000 m高度以上风速出现突增,由15 min以前的15 m/s直接加大到35 m/s左右,3 200~3 700 m高度风速维持在30 m/s以上。13:10在地面至2 400 m层次内风向风速不连续性非常明显。13:13在2 000 m以上风速随高度明显增大,最大风速(54 m/s)出现在3 000 m高度。13:25南沙区开始出现10级以上大风,从13:01已探测到高层的30 m/s以上大风来看,风廓线雷达对高空风动量下传至低层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提前时间约30 min。13:30大风进一步带动低空风速,300 m处风速比18 min前增大10 m/s。此外,12:00—13:10在地面至700 m层次上风向随高度顺时针转,表明:从地面到边界层低层有强烈的暖平流,结合其他的环境要素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

风廓线仪测得的温度随时间和高度的分布廓线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能提供一定依据,因为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往往会在边界层中出现不稳定层结和逆温等现象。

图4为2011年4月17日9:55—13:25温度垂直廓线分布图,其中横坐标代表温度,左侧纵坐标代表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同时间。从13:25的温度廓线可以明显看出边界层500 m范围以下出现了逆温。低空逆温层阻止了近地面空气中的暖湿气流向高层扩散,使能量大量聚集在边界层中。

从垂直温度分布情况来看,12:55—13:25,200 m以上虚温迅速增加2~3 ℃,这与暖平流的能量堆积有关。图5为4月17日的温度随时间—高度直方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温度对应的颜色,温度的高低以方块的颜色表示。该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沙区强对流过程发生前能量堆积的情况,9:30近地面层约300 m高度以下的温度较高,随着时间推移,高温区厚度逐渐增加,温度也逐渐上升;在13:30高度700 m以下都是29 ℃左右的高温区,堆积的能量达到最大。强对流过程结束后,能量释放,温度下降,且边界层温度达到最大值和下降与强降水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是一致的。

结语

(1)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明显,850 hPa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相配合,并出现了超级单体风暴,500 hPa引导气流使对流云团从西北向东南移动,造成这次强对流天气。

(2)此次强对流天气中,强风暴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十分明显,表现为: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弓形回波、后侧入流缺口、三体散射和径向速度图上的中气旋、中层径向辐合。超级单体是造成这次雷雨大风及冰雹的主要成因。

(3)从风廓线雷达资料可以看出,强对流发生前能通过水平风随高度的变化判断温度平流的大小,当低层存在明显的暖平流时能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积累不稳定能量,强降水发生前边界层中存在逆温现象及高温区域,这对强降水的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4)风廓线雷达对水平风速有很强的中尺度探测能力,当高空有动量下传的趋势时,预报员应该提前结合环境要素,判断雷雨大风的发生并提前做好预报预警。

参考文献

[1] 章国材,矫梅燕,李延香,等.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78.[2] 杨引明,陶祖钰.上海LA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初探[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18(2):155-160.[3] 陈元昭,彭勇刚,王明洁,等.深圳市高影响天气的风廓线雷达特征[J].广东气象,2010,32(3):12-16.[4] 黄静,李海鹰,吴嘉豪.用风廓线资料分析热带气旋“帕布”的风场结构[J].广东气象,2009,31(1):5-8.[5] 李厚伟,周静,胡端英,等.2007年一次强雷暴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及雷电防御[J].广东气象,2008,30(2):37-39.[6] 周乐明,肖明坤,涂建文.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J]广东气象,2004(3):11-12.[7] 陈荣,顾松山,黄延刚.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J].广东气象,2008,30(1):20-23.[8] 张涛,方翀,朱文剑,等.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2012,38(7):814-818.[9] 郭媚媚,赖天文,罗炽坤,等.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及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2,28(3):423-425.[10] 李银芳.长沙市一次强雷暴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J].广东气象,2008,30(1):47-49.阅读相关文档:2012—2013年冬季汉中异常低温分析 不同部位烟叶烘烤技术研究 台风“榴莲”的海温敏感性试验 2002—2011年11月抚顺市极端最低气温定量分析 阜阳市颍州区中低产田改良技术 潜江市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 苹果树体营养快速诊断定向追肥技术 镇沅县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普洱市化肥施用现状及对策 2012年兴国县缓控释肥肥效试验研究 普洱市有机肥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机无机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博乐市低肥力玉米肥料校正试验研究 纽翠绿腐植酸液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胶质芽孢杆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二篇:广州市南沙区投资优惠政策

广州市南沙区投资优惠政策

(1)“五免五减半”。对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其投资经营期在15年以上,从获利起可以享受“五免五减半”政策(即头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两免三减半”。外商投资的生产性企业(含带项目在成片土地上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一免二减半”。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及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的资金由总行拨入的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经金融机构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其经营业务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从开始获利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两类企业减税。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上海为二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新办高新(先进)技术企业,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从投产起,二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之日起,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核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认定先进技术企业,在享受“二免三减半”后,经税务机关核定,可在第六至八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单晶硅片)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

(7)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的外商而有来源于区内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外,都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资金、设备条件优惠或者转让技术先进的,经政府批准,可给予更多的减征或免征优惠。

(8)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免征地方所得税。

(9)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额的所得税。

(10)外商投资者从其投资者将从企业中分得的税后利润再投资于企业和开发区其它企业,期限在5年以上的,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的40%。如再投资举办、扩建的企业属产品出口或者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全部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税款。

(11)外商投资企业在区内新建或购买的房屋,自落成或购买之日起,免征房产税三年,高新技术企业免征房产税五年。

(12)外商投资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建筑用建筑材料以及安装、加固机器所需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1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其产品内外销比例除涉及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管理的以外,可自行确定产品内外销比例。

(1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设备技术、工艺水平先进或投资额较大的外商投资项目,给予优惠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15)设立南沙风险投资公司,对重大外商生产性项目试行股权投资。经区建设指挥部批准,可由风险投资公司作部分出资,按外商要求兴建专用厂房,持有该项目一定股权,待该项目运营成熟后以一定价格退出。

http://www.xiexiebang.com/zjgl/newsdetail.asp?id=5354

第三篇:广州市南沙新区发展战略要点分析

【http:///beijingjfapiao/ 北京开发票】

广州市南沙新区发展战略要点分析背景概况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首次提出要规划建设广州南沙新区,作为加强粤港澳合作的重要载体,并将南沙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为推动南沙新区成为新龙头,加快引领大珠三角一体化的进程,重塑南沙新区的定位,优化调整其规划与战略布局,各级政府也正在对南沙新区的发展规划进行战略研究。本次主要提出几点个人观点,为南沙新区的发展战略研究抛砖引玉。2 三个创新定位南沙新区

2.1区域创新

南沙区毗邻港澳、位于大珠三角经济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是广佛经济圈和珠三角西翼城市群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也是联结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以南沙港区为中心半径60公里以内包括了广州、佛山、深圳、珠海、澳门、东莞、中山等14个大中城市,半径100公里内覆盖了整个珠三角的城市经济圈。可以说,南沙区在大珠三角发展的格局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只有天津滨海新区的地理区域可与之媲美。因此,在对南沙新区的定位中,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从整个大区域的资源配置来考虑,使其不仅作为大珠三角地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同时也成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毕业论文

2.2政策创新

市场经济要求解放思想,为保证南沙新区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就需要赋予南沙新区更多的权利,势必需要在制度、政策方面创新,对其进行调整。目前,上海已有类似的经验,例如上海实行了船舶登记试点,并争取到了相关免税政策。由于开放登记国对船舶的经营管理不予干涉,税收低,在成本上十分有利于船舶所有人,世界上80%市场所用的船舶登记在国外,国内船企的很多船舶登记地也在国外,这带来了税收外流等负面效应。南沙新区应利用区位优势加大与港澳地区的合作,联合港澳向中央共同申请优惠政策,在制度上实现创新,进而提出更高定位。

2.3功能创新

按照新一轮国家的发展战略,南沙整个区域的规划功能布局都要实现全面的优化调整,对其功能定位也要实现创新。从交通功能分析,南沙新区应从过去以南沙港区为中心构建高快速道路和快速轨道,转变为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为目标,打造区域交通中心和综合衔接换乘枢纽;从产业功能分析,应积极引导区域职能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信息产业,利于产业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并加强交通枢纽与信息技术的合作,构建快速交通和快速信息化的“双快”网络,进一步强化南沙新区作为珠三角地区中心的地位。八大要素突出发展战略

3.1功能布局战略

功能布局在整个南沙新区的发展中,是所有发展战略的基础。南沙新区的功能应实现“适宜、错位、互补”。“适宜”是指区域的功能布局应与区域区位、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等相适应;“错位”是避免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功能重叠,引起不必要的竞争;“互补”是指南沙新区的功能应能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实现对接,取长补短,促进协调发展。例如在港口货物运输上,南沙可以实现与香港地区的错位、互补。广州港目前以内贸和散货运输为主,集装箱七成左右是内贸货物,未来,南沙港货源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内地广阔市场,包括武广高铁等铁路枢纽、水水联运以及广州航空港带来的货源。

3.2交通规划战略

【http:///fapiaozixun/北京开发票】

【http:///beijingjfapiao/ 北京开发票】

南沙新区处于广州最南端,由于区域的空间距离与广州中心区较远,如何实现广州中心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对南沙的有效辐射,在交通布局的发展战略中应注重“衔接”和“提速”。

“衔接”是指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资源的利用管理,通过充分利用南沙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衔接。从战略上考虑,应将南沙新区打造成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因此南沙应积极参与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跨江距离短、通道预留情况理想、土地征拆成本低廉等优势条件,重点推进珠江东西两岸跨江通道、高速公路、国家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在南沙区内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对接,并积极争取和协调区域交通设施在南沙区内站点的设置,避免仅为区域交通提供过境通廊的不利情况。同时,通过高快速道路和水路交通网络联合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香港机场、珠海机场、澳门机场,打造集合海陆空交通方式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构筑以南沙为中心辐射珠三角的区域客运枢纽。

“提速”是指交通运作的效率,通过交通的提速,从而实现南沙新区发展的提速。道路的“提速”,要完善高等级路网的规划布局,加快南沙新区与广州中心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联系,实现广州交通总体战略中提出的“构筑广州市域1小时生活圈和珠三角2小时生活圈”的目标。轨道交通的“提速”,以城际铁路对外、城市轨道对内为思路,加快推进中南莞城际、肇顺南城际以及广州地铁15号环线的建设,并加强重要节点的衔接功能,达到轨道提速、换乘提速、疏解提速。

【http:///fapiaozixun/北京开发票】

第四篇:高效广州市南沙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广州市南沙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行政执法主体

一、法定行政机关

广州市南沙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三条“合营各方签订的合营协议、合同、章程,应报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以下称审查批准机关)审查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第六条“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

“三定规定”文号:《关于印发南沙区经济贸易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穗南编字[2006]12号)

广州市南沙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行政执法依据

广州市南沙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行政执法行为(共10项)

行政许可行为(共1项)

属广州市南沙区审批权限内的外资企业财产、权益对外抵押、转让的审批和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广州市南沙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其他行政执法行为:(共9项)

一、加工贸易业务(合同)的审核、批准;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审核及批准证的发放

法律依据:

《关于印发<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9]外经贸发第314号)第四条 经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必须同先报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负责管理全国的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工作。

第五条“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审批本地区的加工贸易业务,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授予部分地(市)和县(市)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加工贸易审批权,但需事先报外经贸部备案。”

第九条“开展进口原料属于国家对加工贸易进口实行总量平衡管理的棉花、食糖、植物油、羊毛、天然橡胶、原油和成品油等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由经营企业(包括原部委总公司及其子公司)注册地省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审批,各省级审批机关不得将审批权下放。其它加工贸易业务由经营企业(包括原部委总公司及其子公司)注册地的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审批。”

第十四条“《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格式见附2)是海关等部门据以办理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相关手续的有效证明文件。对能够按规定提交各项证明文件和材料,且确有加工复出口能力的经营企业,由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审核签发《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并加盖加工贸易业务审批专用章。”

第十七条:“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在审批时,必须认真审核《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的有效期为一年。”

二、属广州市南沙区审批权限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及其变更、延期、中止、终止的审批、撤销及处罚

法律依据:

《关于承包经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规定》第五条第五款“承包经营合同及其变更、延期、中止、终止均须经合营企业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七条第二款“今后凡实行承包经营的合营企业及承包者隐瞒真实情况,不申请办理审批登记手续的,一经发现,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依法对合营企业及承包者予以处罚”

三、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重要事项变更的批准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十四条“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经审批机构批准后生效,其修改时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七条“中外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协商同意对合作

企业合同作重大变更的,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十条“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4、《广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审批管理规定》第十六条“外商投资企业的合资、合作合同或章程变更的,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经企业董事会通过并作出决议后,报原审批的受委托机关批准。„„”

委托依据:《广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审批管理规定》第六条 “市政府在国务院授权和国家、省有关部门规定的审批权限范围内,委托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的管理委员会和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受委托机关)按属地管理原则审批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不含3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和允许类外商投资企业项目。”

四、属广州市南沙区审批权限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质押或担保合同的审批和撤销

法律依据: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若干规定》第六条“经企业其他投资者同意,缴付出资的投资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的有关规定,通过签订质押合同并经审批机关批准将其已缴付出资部分形成的股权质押给质权人。投资者不得质押未缴付出资部分的股权。投资者不得将其股权质押给本企业”。

五、属广州市南沙区审批权限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特别清算的审批和撤销

法律依据:

《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第三条第二款“企业不能自行组织清算委员会进行清算或者依照普通清算的规定进行清算出现严重障碍的,企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等权力机构(以下简称企业权力机构)、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可以向企业审批机关申请进行特别清算。企业审批机关批准进行特别清算的,依照本办法关于特别清算的规定办理。”

六、计算机联网监管企业加工贸易审批、监管

法律依据:

关于印发《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企业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外经贸贸发

[2001]594号)第四条:“对联网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外经贸部门对联网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业务取消合同审批,只审定联网企业的加工贸易资格、业务范围和加工生产能力。”

第六条:“外经贸主管部门收到联网企业申请后,对非国家禁止开展的加工贸易业务,应予批准,签发《联网监管企业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

第七条:“海关凭外经贸主管部门签发的《联网监管企业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为联网企业建立加工贸易电子帐册,实施联网监管。”

第九条:“联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扩大加工贸易业务范围的,新增部分须按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到外经贸主管部门、海关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应跟踪了解联网企业的加工贸易业务开展情况,并要求联网企业定期(半年或一年)书面报告有关核销情况。”

七、广州市南沙区外商投资企业年检

法律依据:

《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联合年检的通知》(原外经贸部[1996]外经贸发第773号)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在全国外资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根据国家对外

商投资企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以下简称联合年检各部门)决定自1997年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台港澳侨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出资、生产经营、财务、外汇、进出口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联合年检。”

第四条:“联合年检各部门收到企业报送的年检报告书和提交纳材料后依法分别验审,对不符合年检要求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通知其它联合年检各部门。”

八、境外企业承包工程合同(协议)审核

法律依据:

《广州市对外国、华侨、港澳企业承包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 我方单位利用留成外汇或贷款外汇,委托持有承包工程许可证的客商进行承包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使用外汇审批手续,签订承包工程合同(协议)。合同(协议)须经我方单位的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广州市对外开放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外经贸委)或其他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审批。”

九、外商投资统计调查

法律依据:

《外商投资统计制度》第十七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外商投资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提供统计资料,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揭发和检举统计工作中违法违规的行为。”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人员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或拒报、迟报统计数据情节严重的,由所在部门依法给予或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并由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会同统计局予以通报批评。外商投资企业有上述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提请同级统计局予以警告,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未经外商投资统计负责部门批准自行编制、发布外商投资统计报表和自行公布外商投资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统计局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篇: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摘要: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列举了国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雾霾影响和治理过程,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多项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静稳天气;大气气溶胶

引言

雾霾是秋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同为视程障碍物,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差别。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霾是排放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是大气污染所导致。两者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通常在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之为雾,小于80%时称之为霾,80%~90%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1]。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当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不仅有“积极”参与的云雾滴的作用,还有气溶胶粒子的贡献,且其中的细粒子排放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因此雾霾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气象问题,更是环境问题。

2013年1-10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雾霾强度历史少见。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造成呼吸系统和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或取消,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2013年雾霾天气的特点、出现原因、目前对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2013年雾霾天气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雾霾天气特点

1.雾霾日数多

雾霾是气象部门的常规观测项目,根据历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显示,2013年我国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1月和10月的月平均雾霾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1月,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4天;10月达4.7天,偏多2.3天(图1A、1B)。雾霾日数偏多在我国东北、华北、黄淮、江淮等中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以省会城市为例,1月合肥雾霾日数达30天、南京和杭州均为29天,几乎整月都被雾霾笼罩;北京雾霾日数有2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3.6天,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图1A 1961-2013年1月全国月平均雾霾日数变化

图1B 1961-2013年10月全国月平均雾霾日数变化

与往年比,在雾霾日数中霾的增加尤为明显。我国年均霾日数为9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增长迅速较快,年均值在12~20天,明显超过常年平均(图2);而2013年1-10月全国平均霾日数已达26天。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能见度逐年下降,从上世纪60年代为近26公里,下降至近十年为平均22公里左右。

图2 1961-2012年全国年均霾日数变化

2.覆盖范围广

据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13年1-10月,全国有20个省(区、市)出现持续性雾霾。1月份平均每天雾霾覆盖范围有71.6万平方公里,其中1月22日达222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中东部地区;10月20-22日,北方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过程,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影响范围约40.8万平方公里,大部地区都为雾霾所覆盖(图3A、3B)。

图3A FY-2E气象卫星2013年1月22日大雾监测图

图3B FY-2E气象卫星2013年10月21日大雾监测图

3.强度大

2013年1月,在全国2400余个气象观测站中,能见度小于等于1000米、500米、200米的站次数分别达到8233站次、5218站次和3374站次,分别为近7年平均值的2.7倍、2.6倍和2.5倍。环保部门数据显示[2],对第一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1月份总体超标天数达68.4%,其中严重污染占10.0%,重度污染20.2%,中度污染13.5%,轻度污染24.7%;PM2.5的平均超标率为68.9%,月均浓度为130微克/立方米(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最大日均值达766微克/立方米。10月份,总体超标天数为47.8%,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到61.7%;哈尔滨10月19日至23日连续5天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21日PM2.5小时浓度一度达到1000微克/立方米。

4.影响程度重

雾霾天气导致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月份,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医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其中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偏多,且表现出明显的过敏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干咳、痰多、憋气、气短等。雾霾天气还给航空、道路交通带来严重影响,1月17日济南机场因雾霾取消航班近70架次,1月29日北京首都机场因雾霾取消航班49架次;1月13日雾霾天气造成沪昆高速16辆车连环相撞,2人死亡。10月20—22日东北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时,哈尔滨宣布全市中小学停课两天,这是国内城市首次因雾霾天气发布停课的强制性行政命令;哈尔滨机场400余架次航班取消,近5万人出行受影响;吉林长春部分中小学、职业学校取消课间操;辽宁省内京哈、丹阜、沈海等多条高速部分路段封闭。

(二)雾霾天气成因分析

2013年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是有利于雾霾产生的气象条件和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不断增加的污染物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静稳天气多,有利于形成雾霾

静稳天气是指当大范围近地面大气层持续或超过24小时出现气压场较均匀、静风或风速较小的天气。在静稳天气条件下,湍流受到抑制,特别是当逆温层出现时,低空中的水汽和颗粒物不易扩散,极易形成雾霾天气。

静稳天气在秋冬季更易出现。2013年1月大气环流异常而导致静稳天气偏多,为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1月份,西北利亚地区冷高压异常偏弱,北半球西风指数较常年明显偏大,表明高空西风分量较强,环流比较平直,纬向型环流较弱,不利于引导极地冷空气进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值较常年偏小1~5hpa(百帕),处于弱气压梯度区,地面风速不大,垂直和水平方向扰动小,静风和小风天气多,形成持续静稳天气。气象资料分析表明,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的频率较常年明显偏多,其中华东地区为56.5%、华南57.3%、西南 6 63.7%,而华北地区高达64.5%,与2006年并列为近10年最高。加之南方暖湿气流相对较强,上述地区近地面空气湿度大,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

2.我国大气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形成雾霾

我国大气气溶胶浓度在世界范围来说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催生雾霾天气的形成。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主要包括沙尘、碳(有机碳和黑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海盐等六大类[3]。我国各地大气气溶胶有不同的时空分布特点。冬季北方地区燃煤采暖、春秋季农村地区秸秆焚烧都会造成碳气溶胶的浓度明显增加;春季,西部地区受沙尘天气影响,以沙尘气溶胶为主。我国华北地区工业相对比较发达,排放的二氧化硫较多,由于气温高可加速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所以夏季华北地区硫酸盐气溶胶浓度较其他季节和地区都高。因城市汽车使用量大大高于农村,所以城市中硝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浓度大大高于农村[3]。气溶胶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2.5微米以下的称为PM2.5.Aaron利用Terra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得到全球PM2.5浓度分布[4],结果表明全球大部分地区年均PM2.5浓度 <10微克/立方米,而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则达到60-90微克/立方米,部分地区甚至 >100微克/立方米,明显处于较高水平;我国PM10的浓度也远高于欧美地区[5]。近年来,由于煤炭消耗量和机动车数量增长等因素,我国气溶胶浓度不断上升,1995年到2012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由1.89×107t(吨)增加到2.12×107t[6]。

大量研究表明,气溶胶中PM10和PM2.5的浓度与能见度密切相关。有研究证明,济南能见度与PM10、PM2.5 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2、-0.694[7],当PM10、PM2.5浓度上升时,能见度将明显下降。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和吸收效应,并由于散射作用减小了目标物与天空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而造成。大气气溶胶中,起散射作用的主要是粒径为0.1-1微米的细粒子,对光的吸收效应几乎全部是由黑碳和含有黑碳的颗粒所引起[8]。由此可见,气溶胶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非常大,我国气溶胶浓度高是雾霾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而冬季北方地区采暖燃煤释放的大量黑碳则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3.雾霾天气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加剧雾霾发展

大气中污染物和雾霾相互影响和作用,其主要媒介是气溶胶[9]。雾霾中污染物的加入显著改变了气溶胶浓度,可促进水汽凝结,形成更多的云雾滴,水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又有利于雾区的抬升和扩展;另一方面,云雾滴和气溶胶的增加将更多的太阳辐射反射、散射回大气中,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地面气温下降,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加,造成每日正常排放和转化的气溶胶粒子更易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能见度进一步降低。由此可见,气溶胶的增多通过影响近地面层动力和热力场,对雾霾的发展起正反馈作用[10]。

4.气溶胶二次反应导致污染物浓度增高

气溶胶按照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气溶胶和二次气溶胶。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源排入大气中,其中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气溶胶通过化学反应和气粒转化过程,形成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新的比较稳定的颗粒,即二次气溶胶。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大气中二次气溶胶对PM2.5浓度的贡献很大,大气污染物中有近5成的颗粒物来自于二次反应[11]。二次气溶胶参与形成更多的云(雾)滴,使本已严重的大气污染状况变得更为复杂,雾霾天气更严重。

二、雾霾是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的常见现象,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防治大气污染取得较好效果

雾霾天气在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大气污染,陆续消除雾霾危害,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排放到空气中的大量工业废气、燃煤烟尘以及逐渐增加的汽车尾气都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当近地面大气层出现逆温时会导致污染物无法扩散,如果逆温层维持较长时期,污染物出现长时间堆积,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毒性更大的物质,就有可能导致恶性大气污染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930年,比利时发生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重要的工业区,该地处于狭窄的盆地中。当年 的12月1日至15日,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在其持续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越积越厚。第3天开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一周内就有60多人死亡。1948年,美国的多诺拉出现类似事件。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山谷中的一个小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该镇持续出现大雾和逆温层现象,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1952年,英国出现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12月5日至8日,伦敦上空维持逆温层,高压中心控制下一连数日无风,大雾笼罩城市,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等污染物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之后的两个多月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饱受雾霾危害之后,发达国家陆续开始治理雾霾的探索,通过各种立法和行政手段,严格整治污染源头。伦敦烟雾事件直接推动了英国治理空气污染法案的出台。1956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了《空气清净法案》,并大力推行。法案规定伦敦城内的电厂全部关闭,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提高烟囱高度疏散大气污染物等。1974年通过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从空气到土地和水域的保护条款。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扩建绿地也是伦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一系列法案和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伦敦大气污染程度大幅下降,逐步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美国1955年、1963年和1967年分别通过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和《空气质量法》,之后又三次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构筑起保证清洁空气的长效机制。

德国在环保方面重在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来防治雾霾天气。在40个城市中设立了“环保区域”,只允许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驶入,规定了大型锅炉和工业设施排放标准严格加以监管。

三、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治理雾霾天气,防治大气污染

当前,我国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将会继续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治理雾霾天气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

2012年,环境保护部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订[12],将PM2.5纳入其中,迈出PM2.5监测和发布的第一步。PM2.5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传输距离远;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气管、支气管,甚至进入肺泡中,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雾霾作为有害物质的载体,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就是PM2.5。我国新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空气质量。

中国气象局加强了雾霾天气的监测预警工作。2013年1月,中央气象台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修订,将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浓度列为预警的重要指标,使霾预警不仅仅反映大气视程条件变化,更体现了空气污染程度和大气成分的状态。9月2日起,中央气象台每日发布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图4)。

图4 全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3],这是继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三部委于2012年12月5日联合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之后,中国出台的第二个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

10月16日,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区域性环境气象中心,主要负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气象的规划,区域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工作的组织、信息共享和业务指导;部署、指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气象重大应急联动联防等工作。

10月22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正式发布。为保障《应急预案》的实施,北京市成立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将空气重污染应急纳入全市应急体系统一管理。《应急预案》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级。根据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重污染应急措施,旨在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

近日,中国气象局和环境保护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具体行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此次合作旨在以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为重点,建立健全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合作与会商机制,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应急联动响应能力。

四、思考与建议

大气污染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治理污染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根本上消除重污染天气,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并制定长效的协同联动机制。

(一)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次修订进程,明确法律责任,加强有效执行

目前,我国已出台《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两个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虽然与单个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相比更具权威性、适用普遍性和连贯政策性,但仍不属于专门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行政法规,其效力等级充其量仅属于行政规章,无法保障司法机关的责任追究作用。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天气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1987年制定以来,分别在1995年和2000年作出两次修订,时至今日已过去十余年,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和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导致在解决大气污染方面已难有大作为。因此,针对日益严重的污染,加快该法的第三次修订进程迫在眉睫,从而能够在法律层面上严格控制工业、机动车、燃煤等污染源的排放,明确和细化政府、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新法出台之前,应贯彻落实现有法律制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部分地区片面的发展思路和畸形的发展模式,使得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充分有效的执 行,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环境保护执法撑腰,各级政府责无旁贷。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明确重点,加大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对监督缺位、执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为,监察机关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二)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雾霾天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燃煤、燃油以及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各种排放。对于燃煤源消减的关键是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逐步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淘汰中小型燃煤锅炉。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推行“煤改气”工程建设;鼓励北方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洁净煤。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的工程建设。减少燃油导致的污染物同时需要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大城市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升燃油品质,加快石油炼制企业的升级改造,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行为。除燃煤燃油外,污染物源还有油烟污染、秸秆燃烧等,应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强化无油烟净化设施及露天烧烤的环境监管;全面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利用等综合措施,加强秸秆燃烧监管。但对各种污染源做到有效控制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对能源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三)加强跨区域应急联防联控机制

我国区域性雾霾问题凸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区域内城市连片发展,受大气环流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受外来源的贡献率达30~40%,氮氧化物为12~20%,可吸入颗粒物为16~26%。大气无边界,对于雾霾天气背后的大气污染防控问题,区域联防联控是成本相对低、环境收益大的重要举措。因此,应当建立长期稳定的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尤其是大城市应与周边地区及上游省区实行联动减排、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立污染天气 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同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区域联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一旦出现严重雾霾并伴有静稳天气时,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立即启动区域联动的应急预案,防范和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出现,引导公众做好卫生防护,切实降低空气污染的危害。

(四)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民众减排意识

大气污染不仅仅来源于工业、汽车尾气、建筑工地等,也来自于日常生活。驱散雾霾,离不开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知识,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空气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积极宣传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舆论监督,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加强对雾霾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危害性研究,提高科学有效防控能力

在国家、地方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气溶胶和雾霾监测分析技术研发和系统建设,完善大气成分监测体系,改进雾霾数值预报模式,有效提升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大力开展雾霾天气形成的机理研究,及城市对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的作用和对雾霾形成发展消散的影响研究。加快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光化学烟雾的危害性、污染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开展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对策体系研究。加快工业污染防治技术、工业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等的研发与示范,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以科学研究为依据提高大气污染的防控能力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113-2010).2010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状况月报(2013年1月、2013年10月)

[3]张小曳.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12-16 [4]Van Donkelaar A,Martin,RV,Brauer M,et al.Global estimates of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s from satellite—based aerosol optical depth: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10,118:847 [5]张小曳,张养梅,曹国良.北京PM1中的化学组成及其控制对策思考[J].应用气象学报,2012,23(3):257-264 [6]环境保护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5年、2012年).[7]周学华,王哲,郝明途等.济南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4):755-763 [8]董雪玲.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J].资源产业,2004,6(5):50-53 [9]Gultepe I,Tardif R,Michaelides S C,et al.Fog research:A review of past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Pure Appl Geophys,2007,164(6-7):1121-1159 [10]贾星灿,郭学良.人为大气污染物对一次冬季浓雾形成发展的影响研究[J].大气科学,2013,36(5):995-1008 [11]刘煜,李维亮,周秀骥.夏季华北地区二次气溶胶的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35(增刊I):156-166 [12]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2012 [13]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2014年第一期 作者:孙瑾 缪宇鹏 张建忠)

下载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