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沙尘天气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沙尘天气的成因、影响及治理对策
近年来,由于人口激增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等原因,致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异常、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众多的环境问题中,沙尘天气以其生成迅速,危害面广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沙尘天气是指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和温度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面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污染大气的天气现象。沙尘天气的发生需要3个必要条件:一是足够强劲的风力;二是低层大气处于垂直不稳定状态;三是大风经过的区域下垫面植被疏松,存在丰富的沙尘源
1.沙尘天气的分类
根据沙尘暴预警等级可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
1.1浮尘: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平均风速≤3米/秒时,尘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1.2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1.3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1.4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1.5特强沙尘暴: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现象。
另外:也有将特强沙尘暴称为黑风暴的说法,黑风暴是指瞬时风速≥25米/秒(10级)、能见度<50米的特强沙尘暴天气,是春季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内蒙古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的特点。生命史很短,从发生发展到消失不到12个小时。
2.沙尘天气的成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分析沙尘天气的成因。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自西向东,太行山脉自南向北构成环状,屏障在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北京地区春季是风沙天气的多发季节,据统计,1971~1998年 北京地区发生沙尘暴25次,扬沙355次,浮尘ll1。尤其是最近几年,北京地区春季多次发生严重的风沙天气,给北京市民的生产、生活、交通、市容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负面影响,风沙天气已严重地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流。
2.1环流特征分析
由于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因此这里主要分析春季大气环流特征
对于2000~2002年北方沙尘天气的多发年,环流形势的共同特点是:与常年相比极涡偏向亚洲一侧,或在东亚北部分裂一极涡中心。乌拉尔山附近为较强的高压脊,东亚大槽平均位置正常,强度比常年偏强。极地冷空气沿脊前西北气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乌拉尔山与东亚大槽之问的极锋锋区的经向度加大,亚洲北部锋区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多不稳定小槽发展,造成蒙古及内蒙古东部锋面气旋生成并强烈发展东移。这种环流形式和高度距平分布特点造成冷空气活动或槽脊活动比较频繁,有利于冷空气的南下并影响我国,对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条件。
2.2气候因素
一般来说,风力越大,地表越裸露、干燥疏松,沙尘天气就越严重,而地表植被和土壤状况又与前期的气候条件有关。北京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71.8毫米。北京季风性特征明显,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而其他季节空气较为干燥。
从北京观象台1998~200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的年降水量的距平百分比率、年、各季平均温度距平值以及年高于35℃的天数可以看出,2000~2002年的年降水量比常年少3~6成,年平均气温比常年高0.4~0.8℃。持续少雨,加之高温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土壤失熵严重,植被长势差。除此之外,前期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常年气温偏低,使得冻土层厚,导致解冻后疏松土层偏厚。这些气候特点和地表状况,再加上前面分析的环流形势和冷空气路径,均有利于2000~2002年北京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出现。
2.3植被覆盖和生态环境影响
今年来我国加大改善环境工程力度,采取广植草木、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达到固化土壤、减少冬春季裸地的目的。根据监测显示北京上游地区、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中东部和部分其他地区2003年春季的植被生长比2001年同期有很大的改善,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大。说明环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显著,北京周边的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北京地区内的植被覆盖面积也有所增加,这些都很大程度上起到预防沙尘暴发生的作用,也降低了上游沙尘暴对北京地区的威胁。
3.沙尘天气的利弊分析
3.1弊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3.1.1污染大气环境
沙尘暴天气,狂风裹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极其恶劣的能见度,凡是经过的地区空气变得浑浊,呛鼻迷眼,不仅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影响正常上班和工作,严重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等疾玻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内外空气含尘量,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数十倍。使一些密封不严的厂房和实验室无法开展工作。
3.1.2影响交通运输安全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中断航运、铁路、公路运输,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破损,甚至停运或脱轨等事故。
3.1.3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特强沙尘暴的破坏力可以跟台风相比,它能摧毁建筑物,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狂风和恶的能见度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人的生命安全。
3.1.4造成当年农牧业减产
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所到之处使农作物和牧草根系外露,刮走种子和幼苗,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当年农牧业减产。
3.1.5加剧沙漠化、荒漠化
沙尘暴会使沙漠向边缘地区扩张,造成广大地区地表层土壤风蚀,使大片农田、草原、草场林地沙化,加剧了我国的荒漠化,特别是在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已是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当地牧民只好迁移,寻找新的居住地。
3.2利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
沙尘暴可称得上是我国现今最重大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因为大风加上浓密沙尘,其危害非同一般。大风除了大面积迅速刮蚀农田沃土,吹失吹死种子、幼苗和瓜果花朵等之外,还大面积沙埋农田、牧场和干旱地区的生命线--水渠和坎儿井。强沙尘暴发生时交通事故大量增加,飞机、火车、汽车常被迫停运。可是,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
3.2.1沙尘暴能有效中和酸雨
我国北方工业和车辆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数量决不比常降酸雨的南方许多大城市少,可是北方一般并没有酸雨发生。这就是因为北方的沙尘天气要比南方出现的次数多得多,而沙尘中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它们能有效地中和酸雨。
3.2.2沙尘天气给我国制造了厚厚的黄土高原
随着地质学上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起,阻隔了南方印度洋上来的夏季风深入内陆,中亚地区降水量减少,气候日趋干燥。干燥地区夜冷昼热,岩石逐渐被风化成为沙粒,形成沙源。同时青藏高原使东亚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分支,绕过高原的北支西风急流正好把由地面风化成的、刮到高空的粉沙细粒输送到东部地区,从而形成了我国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240万年堆积起来的黄土高原其实还是一个自然环境和气候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因为百米厚的黄土层从上到下并非均一,而是黄色和褐色(或黑色)土层交互叠置。黄土层表示气候干旱;褐土层表示气候暖湿,说明当时的地面有茂密的植被,生成了腐殖质等有机物的结果。
3.2.3沙尘是有利于成云致雨的凝结核
据观测,沙尘颗粒并非圆形,而是表面凹凸不平,这样十分有利水汽在其上凝结、上升而成云。
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虽然年雨量多在50毫米以下,气候极为干旱,但是天上云量并不少。例如年雨量仅16毫米的吐鲁番,年平均总云量却高达4.4成(北京也不过4.8成),即天空平均44%被云所遮,沙尘天气最多的春季更高达55%左右。虽然这种云多是四五千米以上的薄薄高云,但对地面干旱高温总还有一定的缓和作用。
4.沙尘天气的治理
治理沙尘暴,应从沙尘暴的形成因素入手。沙尘暴是天气过程和地面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目前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只能通过保持和调整生态系统的平衡来慢慢减少其发生的次数和强度。
一是遏制沙源。遏制沙源是人类所能采取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没有了沙源,再大的风也不会形成沙尘天气,故在沙源地以及在沙尘暴经过的地区.都应积极开展这项工作,减少沿途沙尘的补充。二是尽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举措,种草、种树、恢复植被,以保护水土,净化空气,形成良性循环。三是营造防护林带,阻止沙漠扩大化和风沙侵入城市,逐渐 降低沙尘暴强度。四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气候条件。五是要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广泛开展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及爱我家园的科普教育活动,严禁乱砍滥伐、乱采滥挖及 滥垦等各种违法活动,以法律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六是科学地进行城市建设与资源开发.保护生态平衡。七是加大对沙尘暴研究的投入,争取准确监测、预报,及时掌握其动态,将损失降到最小。
第二篇: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国内当前医疗纠纷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医患关系紧张,医闹、恶性伤医案件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作者从事医疗纠纷处理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医患矛盾双方的无奈和困惑。本文从不同角度探析医疗纠纷的成因,从而认清医患关系症结所在,全面把握我国医疗纠纷现状。以期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纠纷对策
一、医疗纠纷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媒体舆论导向。很多医疗纠纷病人在与医院对抗时,非常愿意将媒体拉进来,作为向医院施压的有效手段。在纠纷病人眼中,媒体的影响力巨大,不管医院诊疗行为有无过错,媒体舆论一旦介入,将是满城风雨。因此在医疗纠纷产生后,病人倾向于求助媒体而非法院。媒体记者介入医疗纠纷,更易将纠纷病人一方视为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背景,从而容易做出片面性的错误舆论导向。这就意味着医疗纠纷在医学鉴定或司法判决前,媒体的报道很难体现公正权威、合理合法,这种报道反而极易走向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的歧途。不当的媒体舆论夸大了医疗纠纷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不尊重医学客观事实,加剧了紧张的医患纠纷形势。
2.社会风序良俗的变化。随着我国法制的发展,大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加上媒体错误的舆论导向,导致医患信任感的丧失,引发医疗纠纷。在一些地域的群众意识当中,如果人死在医院,又向医院要不回来一些经济赔偿,被视为无能的表现。这些意识和观念的变化,加剧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因素
1.医疗纠纷解决体制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调处需要。在当前的医患纠纷中,普遍存在着大闹大赔,不闹不陪的怪现象。究其原因,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严重滞后,医患协商和行政调解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医疗诉讼程序复杂,费力耗时、成本费用高昂,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更倾向于求助于私力救济,认为医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2.政府相关部门对恶性医闹事件处置不力。尽管公安部委联合下发了多个严厉打击医闹的通知,在过分强调和谐观念的大环境下,政府相关部门过度贯彻和谐而纵容了大部分医闹行为。公安部门的不作为,使医院在面对医闹时更多的是无奈,最后只有一赔了之,这助长了不良的医闹风气。
(三)医疗环节因素
1.医患沟通。相关关资料显示,我国高达90%的医疗纠纷起因于医患沟通不足[1]。良好的医患沟通对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由于患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一切对疾病的认识都来源于主治医师的讲解,包括对愈后效果。某些医师对病人盲目乐观的诱导,会给病人造成较高的期望值,如果实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病人的预期效果,在病人心理上产生巨大落差,造成心理失衡,从而与医院发生纠纷。
对于对医学有一知半解病人,需要更加充分的医患沟通,因为病人对医疗有一定的个人认识,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容易对医生的日常诊疗行为产生疑问,甚至误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解释沟通,很容易招致患者的投诉和不满。
2.服务细节。绝大多数医疗投诉产生于医疗服务细节,病人对医疗服务细节不满和抱怨的积累会直接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医疗服务细节中,小到挂号拿药,大到手术护理,如果医务工作人员态度傲慢、冷漠和不负责任,都会招致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医疗行为是一种风险性行为,极小的细节失误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比如由于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注射药物时,未仔细核对病人信息,把张三的药注射到李四身上,医生做手术时把左腿弄成了右腿等。细节决定成败,很多纠纷大发生就是医疗服务细节出了问题。
3.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核心制度医疗制度未落到实处,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导致医疗纠纷致赔偿的直接原因 [2]。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未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不及时书写病历,未贯彻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不及时,病人信息查对不仔细等,都会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4.病案管理。不规范的病历书写和混乱的病案管理也会引发医疗纠纷,比如由于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将病人信息弄错,导致病人出院后无法正常医疗保险的报销或给病人造成其他麻烦,因医生乱开诊断证明而将医院卷入他人间的纠纷当中,病历因保管不善丢失或损毁导致诉讼中败诉等。病人原始病历具有证据效力,病历内容记录错误或被涂抹、篡改都会引起不利后果,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制度因素
1.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医疗保障制度存在过于强调职业和身份界限、医疗保险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保险覆盖面不广等制度缺陷,将人群分为三六九等,不同的劳动者享受不同的医疗待遇,医疗保险资源分配失衡,行业间、部门间、城乡间的差别悬殊,导致供大于求的一边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另一边却面对着看病难、吃药难的困窘,加上一些地域和群体医疗保障的缺失,一些人群根本享受不到国家医疗保险待遇。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如遇重大疾病,则可能导致整个家庭脱富致贫,甚至到无法维持日常家庭开销的地步。此类家庭中如有愈后不能自理的病人,对家庭来说将会是沉重的灾难,加上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病人本人和家庭都将陷入无尽的绝望和无奈。病人因看病花光了所有的钱,在离开医院就意味着生活都将无法维持的绝望时,最后不得已将责任转嫁给医院,因为赖在医院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医药制度不合理。由于国家财力所限,1954年出台了一项医药加成的政策,该政策已实施六十多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医药加成政策促进了公立医院的发展,但目前该政策已经发展为以药养医的现状,成为公立医院一项主要的收入来源。医院靠药增加收入,医生开处方提成,偏离了医疗服务的宗旨,医药加成政策加重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损害了医生的良好形象,增加了医疗纠纷,同时也影响到了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患者因素
1.病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病人入院前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在愈后效果不佳时,病人内心会产生巨大落差,认为看病付出了高昂的医疗费,而没有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便要求医院退回医疗费或补偿相关经济损失。另外,一些医师盲目乐观的诱导,也会给病人心理上营造很高的期望值。一旦实际治疗效果没有达到病人心理上期望值,病人便认为上了医生的当,从而产生受骗心理,当医患信任感消失殆尽是,纠纷由此产生。
2.病人医疗知识欠缺。由于病人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缺乏科学的认识,一旦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其他风险,便把全部不良后果归结于是医院的医疗事故,这需要医务人员提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不可预知的可能性[3]。手术后病情恶化可能导致病人及家属心理失衡,是导致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二、医疗纠纷对策
(一)完善相关制度
1.建立高效、公信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我国交通事故纠纷数量远比医疗纠纷数量多,而交通事故纠纷双方的矛盾显然没有医患双方矛盾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有一个高效、公信的责任认定机制,而在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当中就没有这样一个快速高效的责任认定机制,这也与医疗纠纷本身性质有关。医疗纠纷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复杂、索赔金额高、处理困难等特点,医患双方责任认定的难度很大,耗时长,且认定费用相对要高。目前,涉及医疗纠纷责任认定的技术鉴定有两个:一是医疗事故鉴定,因新侵权法的出台,这种鉴定已经很少人做;二是医疗技术司法鉴定,但该技术鉴定耗时长,费用高,程序复杂。以上两种鉴定都是法院审判的依据,鉴定程序的复杂性和耗时性,增加了诉讼的难度和期限。一般医疗纠纷发生后,因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公信力较低,诉讼程序的复杂耗时、成本较高等原因,患方更倾向于私力救济途径—-医闹。如果在处理医疗纠纷当中,有这么一个高效、公信的医患责任认定机制,那么医疗纠纷也可以像交通事故纠纷一样快速有效的划清双方责任,纠纷很快化解。然而,医疗纠纷的认定难度大、专业性强、成本高,即使有这样一个快速认定机制,因其费用高昂,患方也未必乐于接受和选择这种责任认定途径。因此,高效、公信的医疗纠纷责任认定建立还应具备两个制度方面的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消除患者经济方面的障碍。二是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将医疗纠纷责任机制的认定机构、认定程序、法律效力等内容写进法律,并规定该责任认定为医疗纠纷解决的必经环节。
2.取消医药加价政策补贴。以药养医现状是滋生医药腐败的土壤,取消药品加成势在必行。取消医药加价后导致的公立医院收入的减少可以通过多种合理途径弥补,首先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其次提高医院综合服务类项目的收费,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的价值。
(二)加大对恶性医闹行为的处罚力度。尽管国家相关部委多次联合下发通知,严厉打击医闹行为,但部分地方政府部门过分追求和谐维稳,避免信访矛头转向自身,对医闹行为采取容忍,委曲求全,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医闹的发展。想要遏制医闹,杜绝恶性伤医案件的发生,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医闹采取零容忍,医闹不是合法的维权行为,而是扰乱公共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在维护公共治安秩序层面上,必须严厉制止,不能为了维稳就一味妥协,不能怕热火烧身就行政不作为。只有落实好医闹严打政策,真正实现医闹“见光死”的良好局面,才能有效规范医疗纠纷走合法途径解决。
(三)规范媒体行为
媒体舆论的影响范围广,对社会大众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失实的报道严重干扰了医疗纠纷的依法解决,阻碍了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医疗纠纷中,应当尽快建立医疗纠纷报道审查制度和医疗纠纷报道失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范媒体报道行为。使媒体在医疗纠纷报道中,客观、公正、全面的记述医疗纠纷详细情况,合理、合法的分析医患双方存在的问题,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全面的看清医疗责任和医闹的界限,从而营造出健康的社会氛围,有效缓解当前紧张的因患者关系。
(四)规范医疗行为,注重细节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遵守临床操作规范。违规的诊疗行为是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直接原因,必然会引发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遵守临床操作规范,杜绝医疗伤害的发生。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工作时必须遵守的规范性文件,是诊疗行为合理性、科学性、正当性、规范性的制度保障。
2.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医患关系建立的重要途径。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应当懂得怎样去与病人沟通,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较高的语言艺术能力必不可少,学会耐心的倾听病人对病痛的诉说,然后善意的病人,关心病人,用关切的语言温暖病人,逐步建立起病人对医生的良好印象和信心。充分的医患沟通可以建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履行告知义务和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的
重要环节,通过医患沟通可以普及患者医学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促进医患配合的默契程度。应把医患沟通纳入医疗质量范围进行管理[4],建立医院沟通制度。
3.规范病历书写,加强病案管理。病历是病人就医之间形成的医疗文书,除了医学研究价值外病历还具有证据效力,医疗纠纷发生后病历往往成为病人攻击医院的主要对象。病历应当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这就要求医生规范的书写病历,及时完成患者知情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书的签署工作,如实记录病人的诊疗过程,提高病案质量。另外,医疗机构负有妥善保管病历的义务和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应当强化法律意识,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历借阅和复印行为,充分履行保密义务。
4.提升医疗服务细节管理。医疗服务细节管理贯穿于诊疗全过程,关注医疗服务细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可有效提高病人就医的满意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心理、文化和环境以及家庭等因素,对人们身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并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因而,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必须更加细腻,呵护人性,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结束语
当前国内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某些单位和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相关社会体制出了问题。只有革新社会体制,改善社会风气,不断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医患互相信任和尊重,才能打破医患关系的僵局,彻底廓清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献:
[1] 左建军.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0,10(7):124-125.[2] 金庆芬.医疗纠纷现状调查与医疗纠纷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3] 黄桂珍.沟通在减少医疗纠纷总的作用[J].医学文选,2004,23(5):663-664.[4] 邵金花,孙伟,陈芬.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6):381-383
第三篇:论述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治理对策
论述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治理对策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重要的金融机构,其快速发展带动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良贷款的问题。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良贷款问题急需解决。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贷款人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信用社的原因。对于不良贷款,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将其解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原因解决策略
一、前言
近期以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建设也取得了进步,支付手段也更加的快捷方便,改善了当前的经营状况。不仅仅是资金实力比以前增长了很多,而且信贷能力也大大提高,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还是出现种种问题,不良贷款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发展以及生存。
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一)区县经济发展薄弱,贷款承担的风险会比较大。农村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农业自古以来就是靠天来定的,容易受到天气、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个人的规模比较小,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除此之外,农作物的收益时间会比较的漫长,资金周转不会很及时,因此就会形成所谓的不良贷款。
(二)政府的政策影响。为了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让人们进入小康社会,政府一般会向一些人群发放贷款。这固然是好事,但是也是有利有弊,这样的贷款没有有效的抵押及担保,倘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亏损,那么就会形成不良贷款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认为这是国家给的补助,是国家奖励给自己的,不用归还。各地政府也采取各种手段来通过信用社向农民以及当地的企业贷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收成不好或者企业运转不正常,导致亏损,部分贷款是有去无回,所以造成了不良贷款。
(三)由于大多数的农民学识不是很高,故导致他们的信用意识降低,因此出现了借新还旧的现象。还有就是借贷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他们为了避免不良贷款现象的发生,他们便鼓励那些贷款的人员办理借新还旧的业务。他们这样做不仅仅是欺骗了自己和客户,更是欺骗了国家对他的信任,掩盖了事实的真相,违背了国家和政府的意愿,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信贷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素质问题。在信用社工作的人员比较少,因此他们的能力不能够胜任信用社的业务。他们每个人管理的客户人数比较多,因此就会忽略一些问题,造成管理的松散。他们管理的人数较多,所以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就会忘记到期的催收工作,还有就是他们的业务能力以及技能的掌握比较缺乏,只有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目标。
(五)这些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没有职业道德,缺乏敬业精神,对于借贷后的管理工作不认真负责,贷款到期不能够及时的催促他们还款,抵押物也不能够及时处置。借贷人员自身的原因,他们有些人员会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对信用社进行诈骗的行为,这些都会引起不良贷款。
三、解决不良贷款的相关对策
(一)对于信用社信贷人员队伍的建设,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在这个贷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员,因此对于他们的选拔要严格,防止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员进入信贷机构。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那些专业的信贷人员与刚刚入职的信贷人员的交流以及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整体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素养,对于比较有效的清收方法和经验要进行宣传和推广。
(二)对于信贷人员也要实施一些激励制度,一方面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增加一下他们的收入。为了体现能者多劳,信用社逐步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奖励和惩罚分别处理,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于请收不良贷款的工作人员实行奖励制度,对于出现不良贷款的工作人员实行惩罚并且加大对其的监测,信用社定期开展内部交流会议,将奖惩结果公布于每一个人。
(三)政府对于这样不良贷款现象的约束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作者还是应该出台很多的规定的,这样就会改善当代的社会信用环境。出台相关的规定也有助于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就可以避免不良贷款,如今的信用社的征信管理经验比以前丰富许多,因此在以后的信贷工作应当积极的使用政府出台的征信系统。
(四)清收不良贷款
1.不良贷款的影响极其的不好,我们应该下大力气进行清收。在贷款的过程中,信贷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与客户直接进行交流的人员,所以说他们自己的认知对于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不良贷款对于信贷人员的业务是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所以说这些信贷人员为了利益和自己的荣誉就将贷款的分类模糊化,造成了隐形的不良贷款。为了防止不良贷款的出现,我们应该划分好贷款的分类,做好不良贷款的清收行动。
2.通过一些手段来清收追回不良贷款。现在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要依法办事,对于顽固分子我们依然要依法收贷或者以其他的措施来进行收回贷款。对于那些无法寻找到的人员要通过村委会或借款人亲戚等渠道催收。
参考文献
[1] 李小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财会通讯,2010(9):37-39.[2] 成永前.浅谈企业融资问题及融资策略.现代商业,2011(8):20-22.[3] 王爱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1):10-13.
第四篇: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也会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程度高存在的社会、个人等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政府形象。
关键词:公务员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公务员无疑成为当下大学生追捧的一份理想职业。2007年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与录取比例就达到42:1。据湖北人事网统计,2009年4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6万名考生参加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可见,公务员考试都称得上中国第一考。但是,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并没得到改善。2007年9月,中国第一家公务员心理健康网为温州市龙湾区公务员开展心理辅导,调查结果显示40%的公务员倦怠感明显。2008年1月,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发布也显示出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显示,重庆市公务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在平常老百姓之下。[1]
这种“围城”内外两重天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公务员作为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行政绩效和政府形象,公务员产生的职业倦怠若不及时采取系统性的干预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内涵及现状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974)参照一本名《A Burn—Out Case》的小说,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认为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衰竭时,职业倦怠现象就会产生。此后,众多学者对职业倦怠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其中最值得引用的是Maslach的三维度理论模型对其做的操作定义。Maslach(1981)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emo*9鄄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或非人性化(deperson*9鄄alization)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 d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2]随着对工作倦怠研究的深入,为了适用于广泛的职业群体,工作倦怠的概念被扩展为:工作倦怠是对工作中持续不断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压力的长期反应,它包括衰竭(ex*9鄄haustion)、工作怠慢(cynicism)以及专业无效能感(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三个维度。
根据对工作倦怠的一般定义,笔者认为公务员职业倦怠是指公务员在长期周旋于工作和人际关系下产生的压力,逐渐形成的情绪衰竭、工作怠慢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一组综合症状群,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和心理。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情绪衰竭
公务员情绪衰竭通常表现出疲惫感、焦躁易怒、缺乏耐心、敏感紧张等症状。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与无助感,对生活冷漠悲观甚至与周围的环境变得紧张,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等。2007年首部《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调查的结果显示,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31.2%感觉太累,1.6%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3]
(二)工作怠慢
公务员的工作怠慢一般表现在工作态度消极,对自身所任的职务时常感到厌倦,压力大,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不满;在对待服务对象或者服务事项上长期用缺乏热情方式或态度来回应,漠不关心,一拖再拖;在对待工作发展方向上十分迷茫,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总之,公务员的工作怠慢会使个体与工作对象关系变得紧张,同时使个体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降低工作绩效。
(三)个人成就感低落
公务员倘若处于职业倦怠状态,感到与现实相距甚远,就会对工作的贡献和自身工作能力表示怀疑。公务员自我效能降低的后果直接导致“第三种状态”的出现。“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从政道德,思想庸俗、不务公事,只图权大、权多,不想或少想责任;有的干部事业心不强,心浮气躁、无心作为,世故圆滑、暮气渐长;有的工作能力不适应需要,无力作为、庸碌无为,怕事、避事,不敢抓不敢管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缺乏精神动力,小富即安、浮华浪费,居功自傲、不思进取;有的甚至信奉‘潜规则’,热衷于拉拉扯扯,巧言令色,欺上瞒下。”[4]
二、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感的原因分析
虽然政府部门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是随着公务员职业倦怠人数的增加,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体因素
职业倦怠不仅与外部的环境有关,它还与个体的特征有很大的关联性。对于自身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1.人格特征。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研究分析(见图1),神经质或者情绪性特征对职业倦怠产生直接的影响;潜在精神特质对职业倦怠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它通过外—内倾特征对职业倦怠产生间接影响;外—内倾特征对职业倦怠的直接影响显著。但是,在招考国家公务员时,并没有把心理素质纳入一项指标去考核,笔试优异的考生上岗之后却往往不能适应。习惯性焦虑,遇到刺激易于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的人,比情绪反应较轻微、情绪稳定、善于自我控制的人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另外孤独、固执、倔强而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的人,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个人期望。期望值高的个体,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容易体验到情绪衰竭这一维度,而且一旦期望落空,就会随之出现工作怠慢应对方式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公务员也不例外,如果公
务员个人的决策行为没能得到实现,在协商中没有获得任何权力,那么个体将很容易感觉自己没有施展的空间,从而会采取消极的工作态度,不再关心工作的贡献,最终产生对职业倦怠。
(二)工作量因素
在工作特征方面,工作要求的数量是与工作倦怠有重要关系的变量。根据Moore(2000)模型研究发现,在工作过载、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缺乏自主、以及缺少报酬等几个预测变量中,只有工作量对工作衰竭的标准路径系数是0.28(p<0.01),其他几个变量的路径系数相对较小[5]。这表明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尤其是情绪衰竭这一维度。工作超负荷也是影响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近些年来,精简机构、裁减人员是行政改革的重点,无所事事的状况有所减少,公务员的工作任务比以前加重了。公务员经常要直接面对群众,解决很多突发事件和大量的经常性程序工作,面对工作量过多的情况,这需要公务员很强的耐心和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但往往公务员感到无法在规定的有限时间里去完成工作量,更无法确保质量的好坏。工作超负荷以及工作的单调无疑导致个体对工作失去积极性,干好干坏一个样,从而产生工作倦怠感,尤其是对情绪衰竭和工作怠慢的影响比较大。
(三)组织因素
在我国行政环境中,一般采用科层制的组织形式。科层制的组织形式作为现代社会组织工具理性化最直接的体现,有着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各个层级被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标准化。公务员工作在庞大的科层制组织中,墨守成规,按程序办事,长期从事这种程序所控制且单调的工作,必然会使在科层制组织中人感到个人成就感低落。同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公务员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例如,公务员的考核形式化,考核过程大多是例行公事,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缺乏跟踪反馈,很难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考核结果也很难使被考核者信服。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制度也不够完善,目前只存在行政内部救济,司法救济还排除在外,同时救济主体独立性不强,救济程序缺乏透明度和参与性,从而致使公务员的奖惩、任免及相关制度也大打折扣,公务员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工作怠慢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综合症状。
(四)社会因素
一方面,现实就业竞争激烈的困境,使得公务员的群体性竞争越发激烈。在2008年中央机关招录公务员中,审核通过的报名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的平均值达到了空前的60∶1,这种类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场面充分说明了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6]这种激烈的竞争对于原有的公务员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警钟,为了保证自身的既得利益,从而压力倍增。而新加入的公务员在新的环境中易受到挤压或孤立。此外,另一方面,社会对公务员的期望已远远超出公务员工作能力的范围,往往让公务员表现出工作怠慢甚至在长期的压力下发觉个人专业的无成效感的现象。公务员一旦达不到公众的期望,就会受到指责,而对于如何为公务员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加强心理调适和心理训练,保持心理健康等缺乏关注。
三、预防和缓解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路径
(一)加大对公务员心理的关注
目前,西方一些大型企业之中,已有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心理援助的“心灵导师”,但我国公共行政部门长期以来对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笔者建议,政府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公务员自我排解压力的培训力度,在提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的同时,使公务员了解自身的心理特性,懂得与其他人沟通与协作,掌握自我调适的简易方法,降低职业倦怠程度。同时,也可以导入“员工帮助计划”(EAP)援助,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接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化解公务员的工作压力,解除公务员的心理负担,提高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行政效率。
除此之外,社会对公务员应该给予应有的支持和理解。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但也由于公务员的能力和时间有限,时常不能满足社会过高的期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更应该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表现出对公务员的体谅,从而缓解公务员的职业倦怠。
(二)优化组织层面的行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为我们克服组织局限性、优化组织行为和加强民主管理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打破原来科层制自上而下的权力模式,加强公务员对组织决策的参与性,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组织运作只有综合个体人格特征,才能使公务员在组织中找到个人成就感,从而避免了职业倦怠的产生。
同时,完善人事制度对降低公务员职业倦怠有着很大的关联。笔者认为,公务员的招录可以借鉴一些优秀企业的方法,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试方式来考察报考人员的综合能力,如情境模拟、角色练习等,以此对人才进行测评和选拔。其次,在考虑公务员选拔晋升时,公务员考核应根据德、能、勤、绩、廉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标准要量化。
(三)协调工作与个体关系
虽然大量研究表明有许多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与工作倦怠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但是从一开始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所指的就不是单纯的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情境的互动关系。对于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不应仅仅局限于公务员个人,而应从公务员个体与组织的关系入手。根据Leiter和Maslach(2001)提出匹配—不匹配模型,认为工作倦怠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一种非建设性关系,并不是临床上的紊乱,并非工作或个人本身单方面原因产生工作倦怠,而是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差距越大,越易产生工作倦怠[2],笔者建议,组织与公务员个体应该建立信息流平台,经常沟通,充分利用团队解决问题。组织对公务员所做的努力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例如财政回报以及提升前景等,降低公务员职业倦怠。
第五篇:保育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保育员是幼儿园重要工种之一,在幼儿园扮演着生活照料者、教育者等多种角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生活习惯、个性、情感等各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现实工作中的大部分保育员对工作有着消极逃避的心理,对职业生活感到厌倦。此课题研究,希望可以了解保育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保育员职业倦怠的对策,提高保育员工作效率。
关键词:保育员 职业倦怠 原因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44-01 保育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1.1 保育员职业动机不强,兴趣不浓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保育员保育动机不强,他们对于保育员这份职业没有很高的兴趣,对幼儿保育工作缺乏干劲。在这样一种职业倦怠的状态下,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不强,缺少干劲。
1.2 保育员自我效能感较差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保育员,往往相信自己的角色在儿童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相信自己具有积极有效地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一般能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保育员认为保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对自己的保育能力和对儿童的影响力信心不足,对幼儿的期望也比较低,在工作中容易感到烦躁、焦虑和紧张不安,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根据观察和访谈记录发现,存在职业倦怠的保育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都比较差,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保育员形成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社会期望低,家长不关注保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转换,他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很多家长甚至抱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家长们对幼儿教育抱有强烈的期待和重视,并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对于保育,家长们却不怎么关注,甚至认为保育员就是保姆、打扫卫生的,长期下来家长和保育员之间就难免产生或轻或重的矛盾和摩擦,长此以往,也就诱发了保育员的职业倦怠。
1.4 保育员待遇低,认可度差
在保育员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产生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尽管保育员的工资待遇与以前相比已经上涨了许多,但与其他职业相比还是偏低的。据调查了解,保育员的收入水平一般比幼儿教师低50%左右,可是由于保育员每天的保育工作量却很大,而工资却较低,从而导致职业倦怠。保育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保育员专业化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和保育员的理论和技能,才能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趋势,才能在实践中采取适宜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来施加相应的保育和教育,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进一步提高,保育员在工作中才能发挥自身的功能,达到共同保育和教育幼儿园的目的。所以说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丰富和提高,对于提高保育员的自身素质,对于提高保教质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保育员首先得形成正确的保育观,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如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婴幼儿心理发展知识、婴幼儿教育基础知识等等;此外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园本培训,与同事之间进行心得交流,相互观摩,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2 提高保育员的的社会地位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怀,关注保育员工作价值的体现。提高保育员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保育员工作价值被认可的一种体现,国家应该加大对保育员的投入、支持力度。只要保育员的待遇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会随之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减少保育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此外幼儿园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全面认识保育员及其重要性,彻底改变幼儿的健康就是能吃能睡不生病想法,透彻了解保育员的工作性质,明确知道保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完成,更应该关注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保育员的社会地位。
2.3 规范管理保育员,建立奖惩制度
幼儿园的不当的管理方式是形成保育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保育员的保教主体地位,重视保育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满足保育员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真正发挥保育员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其次,幼儿园应该加强民主管理,充分体现对保育员的人文关怀,给他们提供参与幼儿园管理决策的机会,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后,建立保育员奖惩激励制度,创建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保育员评价机制,使每一位保育员把“一切从幼儿出发”作为自己工作的方针,时刻督促自己的工作。
此外幼儿园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全面认识保育员及其重要性,彻底改变幼儿的健康就是能吃能睡不生病想法,对于保育员的工作性质有深层的理解,明确知道保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生活的安排和养护、身体的保育和护理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达成,更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关注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保育员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