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时间:2019-05-12 08:3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第一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心得体会

为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讲话精神,我校号召党员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教学.我通过学习感到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学习马克思主义不结合中国的实际也不行。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学原著,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都在原著中,只有学了原著才能真正判断什么是真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假马克思主义,不读原著很难学到真经。还有要选好、讲好和学好马列原著。权威性的马列经典著作读本,发挥导向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怎样选编。比如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著作,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以及党的若干重要决定,也应作为经典著作来学习,而且要立足于对当前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阐释,这样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体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使学习的历史感、时代感更强。还有要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学习马列经典著作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

我还在学习中认识到加强马列经典著作教学首先要突出“三抓”:一是抓精髓,找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二是抓问题,照应当代现实;三是抓学习体会撰写。同时,还要坚持“四重”。一要重思考,引导领导干部对原著内容进行揣摩和咀嚼,从思想层面加以感悟;二是重运用,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是重结合,学原著不是去照抄照搬理论教条,而是要生动活泼地运用于实践;四是重创新,学习马列经典原著的方式方法要有新探索。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6、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

7、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8、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9、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0、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1、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3、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4、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

15、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 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

16、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

―― 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

17、人是最名符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18、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做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19、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20、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彷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21、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2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23、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24、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25、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26、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27、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28、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29、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30、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31、生产力归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32、那时,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就让位于那种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33、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34、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35、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36、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给威·白拉克的信>》(1875年)

37、“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能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38、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中心问题,就是用延长工作日,或者提高生产率,增强劳动力的紧张程度等等办法,来增加这个无偿劳动。

――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39、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

――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40、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41、我已经说了,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42、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

43、如果说在文明时代的怀抱中科学曾经日益发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一再出现,那也不过是因为在积累财富方面的现代的一切积聚财富的成就不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罢了。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

44、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45、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46、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47、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 马克思《资本论》

48、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马克思《资本论》

49、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同样,富的程度不是由产品的绝对量来计量,而是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计量。

―― 马克思《资本论》

5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 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51、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 恩格斯《反杜林论》

52、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

―― 恩格斯《反杜林论》

53、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

――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

54、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

――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

55、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

56、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将使两性关系成为仅仅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须干预的纯粹私人关系。

――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

57、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

58、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59、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60、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

61、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

62、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无论老的或新的)的经验,使工人中一年比一年多的人清楚地看到了马克思这一学说的正确性。

――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

63、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

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64、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65、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66、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取粮食。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适应无产阶级的任务,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取得完全的胜利。

―― 列宁《论粮食税》

67、流转就是贸易自由,就是资本主义。它有助于克服小生产者的涣散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在这一限度内,流转对我们是有利的。

―― 列宁《论粮食税》

68、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

――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1920年)

69、你们当前的任务是建设,你们只有掌握了一切现代知识,善于把共产主义由背得烂熟的现成公式、意见、方案、指示和纲领变成能把你们的直接工作统一起来的活生生的东西,把共产主义变成你们实际工作的指针,那时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1920年)

70、你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共产主义者。青年团的任务就是要这样来安排自己的实际活动:使团员青年在学习、组织、团结和斗争的过程中把他们自己和那些以他们为带头人的人都培养成共产主义者。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1920年)

71、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1920年)

72、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

――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

73、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 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901年-1902年)

74、革命家的组织应当包括的首先是并且主要是以革命活动为职业的人(因此,我说是革命家组织,我指的是社会民主党人革命家)。既然这种组织的成员都有这种共同的特征,那么,工人同知识分子之间的任何区别也就应当完全消除,更不用说他们各种不同的职业之间的区别了。

―― 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901年-1902年)

75、地方报刊比中央报刊占优势,这既可以是贫乏的表现,也可以是富裕的表现。当运动还没有创造出从事大生产的力量时,当运动还拘泥于手工业方式,还几乎完全沉溺于“工厂生活琐事”中的时候,这就是贫乏的表现。而当运动已经完全能够执行全面揭露和全面鼓动的任务,因而除了中央机关报之外,还需要有许多地方机关报的时候,这就会是富裕的表现。

―― 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901年-1902年)

76、我们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

―― 列宁《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1923年)

77、可见,恩格斯的这个公式,对那些以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消灭现存经济规律和创造新经济规律的人们,决不是有利的。恰恰相反,这个公式所要求的不是消灭经济规律,而是认识它们和善于运用它们。

――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78、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应用新的规律或多或少是顺利的 与此不同,在经济学领域中,发现和应用那些触犯社会衰朽力量的利益的新规律,却要遇到这些为量的极强烈的反抗。

――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79、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80、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81、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82、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83、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84、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

――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

85、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

86、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

87、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

88、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

89、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90、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91、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92、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93、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94、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95、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96、因为这样,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97、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98、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99、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100、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1、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2、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3、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4、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5、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6、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7、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108、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09、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0、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1、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3、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4、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5、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6、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7、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19、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20、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

――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79年)

121、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79年)

122、党要管党内纪律的问题,法律范围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政府管。党干预太多,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 邓小平《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

123、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 邓小平《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

12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12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12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127、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128、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129、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2004年)

1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

131、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

1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

1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

134、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

135、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

1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

137、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38、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3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2、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4、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5、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6、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7、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49、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50、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51、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53、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54、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5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56、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第三篇: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有感

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有感

班级:统计0901班姓名:伍璐璐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战斗历程。150多年来,它从蛰居世界一隅、只是众多社会主流派的一种,一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最有生命力、最强大的科学思想体系。因此,学习一些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历史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工人运动的高涨和各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文明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恩格斯因而写下了《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一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它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费尔巴哈论》的中心是详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关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全书正文共分四章和一个结束语,我选读了第二章。第二章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评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次对其哲学的理论来源及产生所作的科学阐发,也是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它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实践论》是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全文以实践观念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反应论。该文论述的主要思想有:第一,马克思主

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第二,第一次鲜明地指出了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地特征。第三,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批判了哲学史上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片面性。同时指出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理解这种统一是产生“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这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第四,阐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指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实践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全党,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又写作了《矛盾论》。该文在综述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的情况,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及其在辨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六大问题和一个结论。

一、两种宇宙观。

二、矛盾的普遍性。

三、矛盾的特殊性。

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是全书的总结,指出了研究矛盾辨证法主要是为了反对和防止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矛盾论》是毛泽东的又一哲学代表作品,在哲学史上,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系

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同时该书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成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成功典范。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对实践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名字为世人所熟知,马克思的学说已经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思想体系,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如此深刻睿智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此强有力地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如此密切地贴近人类社会的实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则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说的:“只要产生它的环境尚未被超越,它是永远不会被超越的。”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著作导读考试题目整理

1《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就是不断进行理论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不断理论创新的结果?○

创新的产物《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发展也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创新的另一方法,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④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十分注重吸收科学研究的成果,从而发展自己的理论。⑤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方法是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和革命斗争形势进行研究分析,并在实践中推进理论的发展。⑥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围绕《共产党宣言》进行了很多理论创新,有力的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辨析,从总体上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走向社会主义。正确,但是条件很严格,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开放的姿态,不可以闭关锁国,在革命时期要积极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建设时期要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创造的生产力。后来社会主义运动证明了马恩观点的正确性。

辨析.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因为在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不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有原始社会。只是到了许多年之后,摩尔根才发现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结构,真正弄清了原始氏族的本质及其和部落的关系。马恩对这一发现极为重视,并进行了研究,对上述名言加了注释“这里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并对原始社会的发现情况作了说明,这样使这句名言更加完善。大体说来,《宣言》为我们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启示。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对此我们智能主动适应和积极参与,而不能袖手旁观或畏缩不前。其次,由资产阶级开始并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快速发展和不停变革的特征,为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第三,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更加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如何抵御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对我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的负面影响 已成为非常严峻和紧迫的任务。

辨析,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显然是说他们把实践只理解为自然,甚至还不是人的自然。实践在历史领域更是被扑朔迷离的意识现象所掩盖,因此,解释实践的意义也更为重要。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对实践的不理解使他们最终不能发现历史的本质的运动的规律。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他们还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就必然从理论上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他们在这个问题上重新陷入唯心史观。

辨析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唯物史观额一个著名命题。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从而剥掉了宗教神秘的外衣。但是,人的本质并不像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起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天生就具有本质的,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在形成人的本质中的作用,从自然的人出发就必然导致抽象人的结果。结果马克思实践理论的建立,人的本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7、论述,《提纲》的实践意义:马克思在《提纲》中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原理,事隔一个半世纪,任然对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①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原理,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只有时间才是检验和证明真理的原理,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实践的革命性原理,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深层次问题的钥匙。⑤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真理,解释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于不断从时间中创新。⑥哲学的立足点的原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和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现状社会。⑦改造世界是哲学的根本任务的原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成为一门治理与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科学

简答,运用《提纲》原理指导实践应注意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①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正确处理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②要在社会主义改革中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体制转轨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实践创新与正确实践的关系④要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正确处理好社会实践主体的责任和利益的关系⑤要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正确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

简答,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和学说局限性: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②在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为唯物史观的形成迈出了有意义的第一步;对未来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积极因素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历史局限性:①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②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他们仅仅视为同情的对象;不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

辨析,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宜的:正确,“生产状况”指的是英国刚刚有大工业,法国还没有;阶级状况是指没有完全从劳动群众中分化出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开展。

1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是指?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②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简答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预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④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⑤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消亡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对恩格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书名的理解:此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对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做了系统的论述。从这本书,可以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及其基本内容,体会恩格斯是怎么样以历史为线索,把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过程。,恩格斯用用这个做书名,简明的概括了书的中心内容。

对终结的理解:一种普遍的认为是:终结是结束,完结的意思,且大多数参考书都是这么认为的;还有一种理解是:终结是出路的意思。如果把“终结”一词理解成结束、完结,那么书名的意思就变成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结束”。由题可知,这本著作应该是只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怎样结束的。这就与这本著作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不相符,也没什么联系。如果把“终结”理解为出路,一切就顺理成章了。“出路”一词不仅把这本著作的中心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紧密联系起来,而且指出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怎么办?》思想建1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2 工人阶级政党的主要内容: ○3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从外部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理论○ 无产阶级政党要培养工人4群众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领导他们进行政治斗争。○ 无产阶级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革命家组织作为领导核心

15.简答,对列宁思想建党原理的创新:第一,思想建党理论的创新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党建理论的创新。②第二,思想建党理论内容的创新。把马克思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结合,以创新的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思想建党方法上的创新:坚持理论灌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16.马尔托夫危害和精神实质:和列宁思想的分歧在于作为一个党员要不要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两者之间存在原则性的分歧是:建立一个什么样党的问题:它混淆了政党和阶级的区别它无法使党在吸收党员时区别空谈家和实际工作者最后,它的思想是自相矛盾的。

17.列宁从哪些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1.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2.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部队3,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其他一切群众组织的领导者4.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5.工人阶级政党必须有全党共同遵循的统一纪律6.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加强同本阶级群众的联系

18.论述,列宁对党的先进性理论的丰富发展:①党的先进性在于当时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起来的②党的先进性在于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党的先进性在于党有严格的纪律④党的先进性在于当时有组织的而且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部队⑤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高度重视党员质量⑥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善于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⑦执政党的先进性在于能够有效地领导经济建设

19.列宁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几点贡献构建了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理论体系对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了初步思考尝试从动态考察党的先进性

20.为什么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说“使用物成为商品,只是因为他们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但是,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并转化为多少社会劳动,则是由各个私人劳动者竞争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价值规律也就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这一“铁的规律”支配着一切商品生产者的言行、动机和目的。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在价值规律这个商品经济社会的基础上,又派生了供求规律、价格规律、竞争规律等等这些商品经济条件下特有的规律。

21.论述,《资本论》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人的存在的意义为最终目标的发展观。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和崇高的目标马克思把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归结于人的劳动,体现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以人为本的精神。马克思描绘了人类走向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前景

22.《资本论》的科学的方法论:抽象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辩证法

2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突出表现在《资本论》所阐述的如下原理: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血的研究对象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④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 产生并取得胜利的必然性,并预见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24.《资本论》的文风 :(一)用形象比喻阐释抽象概念----通俗易懂:通过类比,通俗地揭示抽象概念的实质;通过对比,清晰地点明不同的概念和特征的区别。

(二)用事实材料支撑逻辑结论---论据充分: 用事实论证自己的论点,材料翔实;用事实批驳论敌的谬误,入木三分

(三)用格言名句强调自己的观点---言简意赅1.引述格言表达自己坚定的立场2.运用名言强调自己阐述的内容

25.什么叫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权利。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劳动者直接参加劳动却不能占有劳动产品;而资本家不劳动却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资本表现为无偿占有他人的权利。这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即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不付出代价就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的规律,即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规律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26.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商品生产者直接占有自己的产品的权利,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和所有权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要占有别人劳动的产品就必须让渡自己的劳动产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交换,这就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这就是商品所有权的规律,即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原则。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读书报告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既继承了我们党70多年的优良传统,又吸收近年来相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知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本书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和江泽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言论、思想、讲话、报告进行导读、展开、深入。现在我有选择性地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恩格斯的《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大学生代表大会》)以及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展开阐述。

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从根本上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唯物主义划清界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标志。在我看来,篇幅不长的《提纲》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的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开始把实践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批判了就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由此看来,可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决定了时代赋予给它的历史使命便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用实践改造世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抓住任何锻炼自我的机会,努力投身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去。

恩格斯在《大学生代表大会》中,鼓励大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脑力劳动无产阶级”,相信也是当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就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自己扎实的知识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种专家和专门人才。在此不得不提出,在当代大学生中,争先当优的思潮的确存在。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大众,当然包括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根深蒂固,造就了一批批大学生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然而,他们的思想有由始至终地纯洁吗?恩格斯认为,大学生应当向工人学习,同工人结合。这是恩格斯晚年在指导青年运动,培养革命青年的实践中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我看来,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敏锐,具有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要培养大学生作为革命的主力军是势在必然的。同时,他们生存在一个虚拟的社会里,年少轻狂,缺少锻炼,在培养过程中与工人的结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与工人相结合,工人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可弥补大学生容易脱离实际,主观片面,缺乏革命坚定性的弱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学生更应该与工人结合,摒弃矫揉造作、骄傲自大,加强自身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

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反复指出:“学习共产主义,绝不仅仅只限于领会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领会一些共产主义口号,而是应当按共产主义的真正要求去行动。青年团应当把培养善于将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的一代青年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随着时代变迁,则需要开拓,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充满机遇,同时也充满威胁,这就要求共青团同时要教育广大青年必须在运用信息知识的时候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吸收,用创新的态度加以运用。但是,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的我们,缺乏对著作书本的学习,更别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容易助长自身的享乐主义思想,甚至完全与革命时期的革命家所倡导的勤劳奋斗精神背道而弛。责任应落在谁身上?

总结前人的经典理论与经验,结合现代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我们应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更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实践观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贯穿这整个探索的过程并且不断发挥着它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作为大学生的我,肩

负着着重大的责任。我会把我的责任感与求知欲、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努力把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贡献于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建设的每一个所及住处!

下载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8马克思主义原著著作选读习题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 三、问答题 1、 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 (1)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

    学习《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心得体会

    学习《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心得体会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

    马克思主义学习感想[精选]

    通过整整3天在马读会的学习,我初步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马克思的事迹。在第一天的辅导讲座中,钟国端老校长对我们说,他是过去一千年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他所编所写的《共产党宣......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00后的我对于马克思当然不陌生但我对他的了解不太多,只是简单在初中的历史课上了解过他的事迹。直到上了大学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课程之后才对......

    学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际上一些人断言“马克思主义终结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国内也有一些人产生了“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

    马克思主义学习感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想 经过一段时间对马哲的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 姓名:张振生 班级:理工11-1 学号:2211028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虽然对于我们理科的学生来说,马克......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