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师--新收获--新感悟
优秀教师演讲稿——我的学生我的爱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哪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散播着希望。”
在这神圣的三尺讲台上已经工作了十三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因为我爱当教师,我爱我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只可都不忘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因热,我懂得了教育孩子要从爱开始。课堂上,我对每一个孩子要求都很严格,因为我告诉我的学生,我宁愿你们现在因为我的批评而暂时记恨我,也不希望你们将来长大了,因为我的不管不问而恼恨我。课下我和他们打成一片,渐渐地,他们和我成为了朋友,还记得去年的平安夜,我成为办公室收到平安果最多的老师,哪一个个精心包装的平安果表达了孩子们对我的信任和喜爱。
每天简单重复的忙碌或许是我们遗忘了身边小事的影响,忙忙碌碌见错失了许多生动。今年正月十三,我在街上碰到三班的王清松和他的爸爸去配眼镜。他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学习程度不好,而且上课也爱捣乱。他爸爸问我在校的表现,我说:“清松平常上课的表现可以,虽然他的成绩不是特别优秀,不过他还是很知道用功的。”尽管说这话有点儿虚伪,因为正在假期,所以我没有说他的缺点。开学以后,一直到现在,数学课堂上,王清松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上课戴上眼镜,学习很认真,即使有时候还是想做点儿小动作,可是如果看到我注意到他,他立马坐好。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原来我们无意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性格,影响到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我深刻的体会到,成功的教育源于对孩子的理解,宽容和发自内心的爱,我知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行为上的神圣。
第二篇:新教师 新收获 新感悟
新教师 新收获 新感悟
李相宁
2010年8月27日——2010年10月10日
今天已经是十月十日了,十全十美的日子。十全十美是人们美好的梦想,想得到十全十美的日子。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否则就是天真,天真地以为。
可是多少次都是紧紧限于想想,然后转个身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忘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总是给自己找许多理由,一个字——忙。忙其实是一个十分可怕的字,从字的结构解析,便可以看出它的可憎。忙=心死,心无,空虚无聊。忙乱,才导致了腻生活。
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切就可以豁然开朗。事情多,梳理后找到工作方法,做好计划,然后有条不紊。一切有序,一点一点填满自己的内心,充斥的都是自信,都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跌入了天堂的另一端,斗志全无。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思变,就是反思。反思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生活。有什么不足,有什么可以借鉴,有什么可以学习应用。每一次反思就会使下一步走得更加稳健,更加有信心,更加神采飞扬。反思是一种冷静,反思是一种沉淀。
一 难忘上班第一天
现在翻翻日历,细数走过的那些美丽日子和那些激动人心的事情,渐渐模糊。我的QQ空间里面的日志,班主任工作日志1。
2010-8-28 星期六 雨
昨天2010年8月27日,初一新生分班。之前我虽然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是看到孩子们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紧张。心中牢记开会时学校领导嘱咐的一句话,新教师一定要自信。在广播站点完名字之后,我进入教室,从容地走上讲台,自我介绍,与学生做了短暂交流之后。点名,发放学生联系卡并强调填写要求……一切按照我提前写在工作笔记本上的工作事项进行。
这时的我感觉就像还在教师考录的面试现场,现场面对着很多考官,自己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将早已准备好的自己展现出来。微笑,自信,成功。还有一点点回味考录教师成功的感觉,虽然现场没有鲜花和掌声。站在讲台上有点陶醉了,毕竟那曾经是我们新教师的战场和考场。现在讲台是主阵地,奋斗而来的主阵地。珍惜,感恩。
我看到在下面坐着的52名同学也是紧张不安,毕竟是一个新的班级,新的同学和班主任老师。他们紧张不安这一点我开始还没有想到。总是觉得孩子们脸上没有笑容,是不是对我这个学生嫩模样的班主任不信任。今天我想通了,因为今天我看到了他们的笑脸,他们彼此熟悉了,也熟悉我了。
今天学生联系卡有的同学没有带到学校,还有的没有按照填写要求去做。昨天我特意强调学生将我讲的重要内容记在笔记本上或者先记在纸上(后准备笔记本),提醒他们再出门时候要记得要拿的东西。强调的内容还是出现了,我有些生气,但是又觉得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理由。还是要给孩子们一些改错的机会。韩老师告诉我,他们忘带要记得“罚”他们,让他们长记性,否则开学后他们会忘记带课本、带作业……。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当我进行完自己工作笔记上的事项后,我会请教王老师、纪老师、韩老师,接下来还可以做什么。下午,窗外还下着雨,我问韩老师,军训下午在室内安排什么。韩老师说,请军官教学生合唱歌曲吧。然后我随即跟靳教官商量了一下。靳教官教了大家唱了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大家唱的都很好,声音洪亮,我在门口看着很开心。
上午将桌子搬到校操场自行车棚。轮到我们12班的时候雨下得有些大了,而我没有看窗外。只看到11班搬完了,就和教官一起安排学生按顺序搬桌子。出了教学楼的门才发现雨下的有一点点大了。学生们还是冒雨将桌子搬到了自行车棚。宋嵩是个瘦小的姑娘,还坚持送过去了。陈老师说,一看你就没经验,雨下的大你就不要搬,把孩子们淋坏了家长找你怎么办啊。一想到领导批评和家长们,再回头看看孩子们,我都想哭。我对孩子们说,把桌子放下,然后再回教室,老师帮你们排桌子。这件事情,我反思。做事情不够仔细,考虑不周到,一味蛮干。谢谢这位老师的提醒。我想,班主任一开始,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三中集体的温暖,老教师及时的提醒,新教师成长就是在平日的一点一滴中学习、积累。开会时校领导说过的,三中老师团结。
这两天家长的来电多,有家长为孩子请假,有因为军训服有窟窿要求更换,有的因为学生联系卡填写失误……所有的家长都会说“李老师给您添麻烦了”。真的让我体会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是寄托了极大的信任的。每一位孩子都是在家长用心血铺筑的坦途上成长。我由衷地感到责任之重。
校长说,现在的孩子体质达到两个极端——豆芽菜和小胖墩。上午军训晕倒了几个,下午又有同学晕倒了,原因说是没吃早饭或者吃少了。现在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度过了一个快乐休闲的小升初暑假,然后进行强度大的军事训练,加上天气变冷,小雨淅淅沥沥,真的扛不住。至于小胖墩们,站军姿时从队列侧面看看一群“抬头挺胸”的孩子们,肚子大大的圆圆的。军训迷彩T恤120的,军训裤都是4号三,5号三,大码。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的体重增加了。活动没多久就有孩子向我说,老师我腰疼。卫生室的张林林老师跟我说,现在孩子长得快,出现的问题就是骨节疼,肚子疼,……。问题多啊。
韩老师布臵班里同学写周记了,我问老师原因。韩老师说,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写作能力,又可以每天让他们上交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王老师和纪老师我还没有请教她们在军训期间有什么类似的好安排。我现在觉得,老师就是一只章鱼,爪子多,呵呵,开玩笑了。要想到做到的事情多,杂,更需要有条不紊。
新体会就是班主任工作繁杂,需要细心、耐心,对自己有信心。然后工作要有思路,俗话说,有思路才有出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时候,培训老师说,要做个有心人。有心人,不仅需要一腔热情,更需要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灵活周到的工作方法。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很自在,一切靠老师。现在角色转变了,自己站在了讲台上,成为一个班级的船长,掌舵人。翻《读者》的时候看到Thinkpad笔记本的广告,一艘大船,Thinkpad笔记本,航海日志,浩瀚的大海,思行统一。
直挂云帆济沧海。
洋洋洒洒写了这些,还有一些忘记了。流水账式的工作感想,积累,坚持。2010-8-28
二 我是班主任
我是112班的班主任,第一担任班主任,我是51个孩子的大家长。新奇之余,担心摁下葫芦浮起瓢,51多个孩子怎么协调一致?
班里共51名同学,女生21名,男生30名。一个月了,现在的我对每一个同学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一把钥匙解一把锁,对他们进行了必须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软硬兼施”。比如宋瑞祺,胖胖的小男孩,行动懒懒的,上课坐得最直、最端正,成绩稳定。对于他,就多督促,多鼓励,在节假日同他一起制定作息计划、学习计划。迟冰钰,文静、上进的女孩,学习基本上不用老师操心,认真、努力、主动。对于她,我是适时点拨,同她讲一讲优秀高中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经验,她自己心里会有自己的想法。
三 学为人师
遇到困扰,千方百计分析,找方法解决,从而摆脱困扰。需要动脑,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初入职场,除了踏实努力的进取之心,还要寻求有效的工作方法。学为人师。
对工作方法的感悟:工作方法不对,即使埋头苦干,也只会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想一想怎么办,然后再行动,会走得更加稳健,更加踏实,更加有效。
对待学生,多看看《细节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教师应该学会说话》等文章。记得在《教育文摘》上看到过一则小简讯,在国外,教育者教育学生是去做,而不是“禁止”,DO而不是DON’T。如果同样在教室里,在国外,你可能看到一个标语“请你把纸屑扔到垃圾桶”,在国内,你可能看到一个简短而有力的标语“禁止乱扔纸花”。“禁止”、“不得”、“不准”、“不许”„„,这些激起人们逆反心理的词汇总是被运用到教育当中。导致事倍功半。
除了外太空宇宙是最为复杂的领域外,就是我们的心灵。善于研究一个人的心理,然后理解这个人的外在行为。同时,也通过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来影响他的行为。所谓“心理战术”。教育学生,我觉得掌握一些先进的教育“法术”,才能达到魏书生老师说的“松、静、匀、乐”的教育境界。否则,忙得不可开交,觉得自己也再付出,收效甚微,只能挫败自己的工作热情。相反,如果工作得法,一切顺利,即便是遇到小挫折,也会乐观积极地找方法去解决,从而摆脱困扰。
工作方法从哪来?我总结了一下:求助。
求助人,所有的领导、同事就是老师,所有的学生也是“小老师”,所有的亲朋好友也是老师。求助同事,在平日的工作当中,即便不是拿出整块的时间用来讨论,一句话,一个微笑,听来,学来,看来的方法。一个集体温暖、团结,工作起来也轻松愉快。否则,紧张、沉闷,每个人都会乏力、无精打采、冷漠,对于学校、办公室、备课组、个人,健康无益。求助学生,他们会给我讲,老师,你应该„„,老师我们小学老师采用这个办法治理“调皮捣蛋”的学生,你可以试试。虽然他们说的小学教师的方法不一定适应现在的初中管理,我也是谢谢他们,然后借鉴到自己的班级管理当中。求助亲朋好友,朋友,家人,我都会想他们倾诉一些教育孩子的问题,他们会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调整工作情绪,改进工作方法,方方面面。
求助书,书中自有办法。网络流行语:办法总比困难多。8月份岗前培训后,开始工作之前,我下载了一本书,打印了出来A4纸才30页。《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程序》,谨遵医嘱。作者是何炳坤。第一章 初中一年级,先是预备周的工作,座位的调动,班干部的选择、任命和职责,„„。一一叮嘱十分到位,如“初中班长一般以女生担任为宜,男孩子难免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班长管不住自己,在班上的影响就不好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我,就这么一点一点的学,一点一点的照做。“生搬硬套”。
求助书,自己学的师范,然后教师考录系统的复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关注教育时事,关注基础教育。得益于教师考录,在师院图书馆现刊阅览室翻阅了大量的教育类刊物,《班主任之友》,《中小学管理》,《北京教育》,《天津教育》等等。借阅了许多书籍,开始从内心关注华师大的钟启泉,听他讲新课程改革;开始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学为人师,被一本书深深吸引《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宋运来主编的,考上教师后在当当网买了这本书,放在书桌上。“真诚是真谛,尊重是灵魂”,“赏学生之所长,除学生之所疑,宽学生之过”。书中所列教师的教育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等等,真的可以影响一个教师的职业健康,生活健康,如果,一一照做,生活得会很有品位,很有成就感,很幸福。书中100个习惯都跟着一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于永正,李镇西,于漪等等。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细细品味,句句箴言。在复印室领取历史试卷的时候,在三中图书馆转了转,李老师向我亲切地讲了书籍的情况。面对突飞猛进的年轻文化出版事业,三种图书馆的书的确挺少的,挺老的。但是毕竟是初中,不能要求学校动辄就是300万册,这不切实际。开发区可以借书的地方有三个,开发区图书馆、石油大学图书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至于科技大学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对外开放。开发区图书馆里面的书大多是畅销,几排书架,关于历史可以发现极少量比较专业的书,像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白寿彝的《中国通史》。教育理论的书籍,我们熟知的那些名字,像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陶行知,吕型伟„„。基本不见。书非借不能读也。老师可以买书,但是毕竟限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少之又少。另外两个图书馆也没去,但是估计也没有想要找的历史书籍和教育类,毕竟这两所学校没有历史学、教育学学科设置。
四 师生沟通
学生是一朵朵小花,只有你俯下身来,才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才能闻到花香,才能看到小花的摇曳之姿。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美。和学生在一起,简单,平静。因为他们有着星星一样的眸子,仿佛看一眼,心就获得了安宁。每天早上7点半车,到学校7点半,下午下班大约在5点。朝夕相处的人就是班里的学生。这是班主任独有的幸福。
我们的QQ群117417116。“112班雏鹰展翅QQ群”的建立为了方便联系,共享信息资料。QQ群是一个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好办法。在QQ群里经常发一些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写一些“寄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但可以群聊,还可以私聊,收效很大。利用QQ群和学生谈心,真的是“静静地,切忌喧哗”。因为有的学生见到老师很紧张,闭着嘴巴,很难打开沟通的门。相反,QQ群里,学生们一个个放开了。当然,QQ聊天毕竟代替不了面对面,面对面,除了语言信息外,通过表情、动作,老师可以更快的知晓面前这个学生的心理。
在群里,在QQ上看到了一群与我们80后不一样的90后。思维活跃,喜欢大胆前卫的事物。
QQ昵称和签名真实的反应了孩子们在虚拟网络里释放出来的不同个性。
一个学生的QQ昵称是秋天的小虫,她的签名是“就像秋天的小虫怀念夏天一样,我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多么心思细腻的小女生,稚嫩的心灵。
有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坐801或18路公交车回家。新奇有趣。在孩子眼里,我21,一群天真的孩子。班里翟小斐和管浩霖一直这样,下午问问我坐班车还是坐公交。出了进修的学校,被一群孩子拥着向前走,他们会跟我说很多,你一句,我一句,告状的也有。还有别的班的孩子举报我们班同学的动态。某某和哪个小混混有来往,某某同学在家如何,某某同学买零食,某某同学进商店了。在公交车上会遇到1-8班的同学,叽叽喳喳。我发现孩子们并不像我们估计得那么幼稚,他们有着较为成熟的想法,需要我们去倾听。问不是自己班里的孩子问题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答。这些孩子不再像我们当年那么羞涩,见到老师鼻子冒汗。他们开朗,大方,自信。
就如同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历史人物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所做作为一样。我们教师,成人,不能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生活,不能拿着我们的眼光,所思所想去估计。相反,社会变坏了,大人们正在接受考验呢,我们应该按照孩子的想法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先变成小孩子,才能做好小孩子的先生。8号坐车回家,遇到了8班的于曜宁和刘鲁宁,认识他们得益于翟小斐。基本上坐车回家就是他陪着,这是他的同学和邻居。巧的是我们三个都叫宁。于曜宁毕业于崇小和翟小斐一个班,刘鲁宁和翟小斐邻居。
于曜宁和刘鲁宁说的话,问他们一些事情,一个个像个小大人,对于这些事情一一回答,而且评价很客观。从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孩子有头脑。他们一番话实在让我刮目相看。从学校,到学习,再到老师,说了很多。然后一路上,三个孩子谈起了和我们公交车擦肩而过的车。他们对于车讯的了解让我哑口无言,无论是车的外观、性能,这些孩子扔到卖场稍加训练,绝对可以上场当一个汽车营销员。
现在信息时代,孩子们了解新鲜事物渠道多,新鲜事物多多了解。从手机,到MP5,再到PSP,还有五花八门的游戏。军事、历史、科技,诸多领域。各个都有自己的爱好。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孩子都自己的智能特长,学业智能,实践智能,社交智能等等。所以我们的评价手段、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真的要秉持新课程改革中的“发展性评价”这一评价观。变量尺子,改为照镜子。全面的衡量一个学生。
备考教师时,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理论,参加工作了以后,真正接触到了真实的孩子,震动不小。时代变了,孩子变了,教育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也要更新。这是换了一个角度,一个理想的角度。
当理想照进现实,还是会“危言耸听”地告诉每一位学生“初中的三年是关键的三年,只有一步一步努力,才能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考入理想的高中,为考入大学奠定基础”。老师们普遍反映孩子们不会学习,学习不扎实。高效课堂,多重达标要求着实给我们提出了挑战。
关于历史教学,翻翻初中课本,七年级上下,八年级上下,九年级上下。所有课文,三目,内容有趣,散。知道-掌握-理解-分析,四层次的能力,决定了教学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本浅的知识,学生可以自己掌握的,不用耗时太多。
集体备课时候,老师们达成共识,学生们一届比一届活跃,他们出招,教师们拆招应招。课堂是灵动的。
记得讲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坑里出现了随葬品多少的悬殊,你认为什么原因?课本给出的答案是: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而张智超说,“老师,我认为可能盗墓者偷了”。班里哄堂大笑。(因为张智超一直调皮捣蛋,同学们对他有偏见,有些瞧不起。此时的张智超同学也有哗众取宠的嫌疑。)我说,不要笑,这是个新鲜的见解,非常好。张智超同学的发散能力就很好,他想表达的意思是,盗墓者破坏了墓葬坑的原始面貌,是我们产生了误解,干扰了我们的判断。他对老师提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你们呢?也想一想。
然后被赞扬的张智超又举手补充,“可能那些随葬品坏了”。我说,对啊,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年代距今久远,随葬品可能被毁坏了。..在张智超被表扬后,其他同学也开始了积极思考。发现课堂的局面又回归了正常,笑过之后,他们也开始举手。回答的基本一致。我以为没有新鲜想法出现了,这时一个学生说,可能他很富,但是由于死的人和亲人关系不好,没有放多。
我表扬了他,然后我的脑袋里面想了很多。是什么让这个孩子产生了这个想法?是来自电视剧,还是真实的生活?这一点亲属亲疏让他铭记在心?
这三个新奇的答案我都记在了教案上。新课程改革说课堂资源来自多个方面,图书馆,科技馆,乡间田野,来自学生。学生真的是十分重要的课堂资源。51个脑子转一转,真的是群策群力。
有些同学对历史十分感兴趣,每个班都有,像10班管元涛,11班隋悦、王凌枫、高德宇他们的历史常识真的很丰富。作为学习冷专业历史的我很是欣慰啊。
历史不是死记硬背,我们通过文献和文物去感知真实的历史,最大限度靠近历史的真实。读史使人明智。怎样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喜欢历史课堂,使历史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探究历史中获得情感和素养提升,然后高效应对检测,是历史教学应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翻翻自己的岗前培训学习笔记,翻翻听魏书生老师讲座的笔记,翻翻听课笔记,不翻翻,不反思,不知道自己所走过的路。一个月了,渐渐适应了工作状态。
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嘱咐学生准备了记事本,却忽略了自己的记事本,比如,每天下班前写好第二天的工作小计划,每天早上细数一下这些小计划,一条一条的做。牢记有思路,有出路。历史教学,班级管理,注意细节。
第三篇:高级中学(2013)新教师 新希望.doc
教育信息
第 20期
2013年9月6日
新教师新希望
2013年9月3日,哈巴河县高级中学迎来了新一批的特岗教师。这些教师经过了自治区特岗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在培训中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的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技能。
我高级中学为检验本次特岗教师的培训结果,特进行专业考核和技能考察。首先对本年新入特岗教师根据不同科目进行了专业测试,并安排了说课项目,对教师技能进行了进一步考察。
经过考核和评委组的认定,均已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条件,他们年轻、积极、勤勉、有活力,相信他们一定会为哈巴河县的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编校):徐金生
第四篇:新教师新学期新建议
新教师新学期新建议
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2.课堂不妨适当“留白”;3.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4.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5.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6.上课决不“拖堂”;7.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8.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乐趣;9.经常梳理你的课堂;10.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11.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12.练好“三字一话”;13.跨学科听课
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著名教育家布鲁巴克)。“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提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从教学实践看,提问对促进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有积极的作用。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可以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负责,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所以,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
2.课堂不妨适当“留白”: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在讲台上挥汗如雨,学生却抱怨节奏太快,容量太多。同时,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开始蔓延开来,教师也开始埋怨学生反应缓慢,浪费时间。面对此种情景,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如此的充实,是不是有点过犹不及?为什么不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呢?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更是学生发展自我的操练台。作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笔墨”触及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教师在课堂中沉默地等待,正是课堂中一份令学生想象不尽的“留白”。教师设定一个学习任务交给学生时,此刻,还给课堂一份“留白”。教师一言不发静静地等待,同时也要求学生保持沉默。也许从表面上看,课堂上一片静寂,学生作着思考状:或看着书本,或看着地面,甚或手里还玩儿着某样东西。这时,请教师不要着急,不要担心,时间在无声地流逝,也许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十分专注地思考,但起码保证了一部分学生静思的权利。教师的本质在于正视差异,正视这一点,就必须从教学行为上有所体现,提供一种发展的可能,让有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得以享受,继而用自己的学习体会去影响另一部分人。艺术上的“留白”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课堂的“留白”同样能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清思路的时间,给学生充分课堂练习和语言应用的机会。
3.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我们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家庭文化背景等种种不同,因此,在课堂上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接受新知识也有先后快慢之分,回答问题难免会出错。其实,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其心理和生理都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课堂上出错,才会有教师的解惑、点拔和引导,也会孕育出学生创新的火花。对待学生的发言错误,有的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者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或者叫发言错误的学生立即坐下,让优秀的学生来说出正确答案,或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不让学生经历实践并获得体验,这其实是阻碍学生迈向“对”的脚步。我们不仅要善待那些发言错误的学生,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错中开启智慧,培养能力,有时这反而成就了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
4.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认识与自律意识尚未成熟,出现错误行为在所难免,需要我们做好正确的教育引导工作,如果家长或老师忽视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不懂得批评的艺术,很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如今的孩子独生子女比较多,而且正处在自尊心强、感情脆弱的年龄,所以我们更要注意批评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场合,尊重其人格。不分场合地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做法是愚蠢的。人人都要面子,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也非常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愿意众目睽睽之下受到别人的批评。当众批评只能使学生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事实上却是对这个学生的自尊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决不能只有生硬的批评,一定要有真情实感的流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期待。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性。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轻微的责备,一个微笑的轻声细语的分析开导,一个轻轻的拍拍肩膀的动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教学也是同样,只有有风格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艺术美的境界。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育个性和特色,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情趣,教学风度等方面所显示出的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的综合。良好的教学风格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吸收前人的理论,他人的经验,还要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体验,以加深认识,准确把握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经验的源泉,也是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风格的主要途径。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师的影响最大,从时间上说,他将影响教师终生,从效果上说,他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影响教学形象。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主客观因素中的有利条件,促进优良的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提高。
6.上课决不“拖堂”:
教师拖堂的教学效果不好。通过观察及来自学生的大量反应表明,下课铃响之后,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还尽情地表现自己,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早已飞到了窗外。要么在交头接耳,要么关书待发,即便是正襟危坐,也是心思烦闷,甚至还会心中嘀咕:怎么还不下课!此时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学生无心接受,当然,更谈不上对教师所授内容积极反应。教师拖堂会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拖堂,使学生的大脑没有正常的课间休息,产生疲倦,在加上学生的反感情绪,便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拖堂还直接延误了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准备,这样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如果上一堂课教师为了多讲一点,而影响到下一堂课的教学,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肯定是不利的。对于教师而言,不管你有多少理由,有多少善意的想法,都不要剥夺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时,老师最后一句话话音刚落,然后从容地走出教室,那才是真正的潇洒!这样的老师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
7.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
“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劳动现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满足和发展个人的多方面的智力需要”(苏霍姆林斯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及进一步升华所必需的手段,同时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设计、布置、完成及评价课外作业,能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教师通过对作业的对错批改,一方面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有关信息,把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修正教学行为,确保后续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输出信息后,从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中得到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以使自己刚产生的认识得到确定,从而促进知识的接收和强化,或及时矫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变换思给方式或理解角度,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因此,对错的这种批改方式有助于师生双方了解和分析教学成败的原因,便于调整教学目标、进度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进行认真地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挑选出来,把那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陈旧过时的作业砍掉,力求少而精,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量轻。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8.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乐趣:
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为什么孩子们看到作业时不是一脸的喜悦而是一种无奈甚至抵触呢?反思我们的作业,不难发现:作业形式单一,多机械重复;内容单调,学科之间割裂;作业多为老师“命令式”、“大锅饭式”等等。这严重挫伤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教师应在布置作业时,积极地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潜力得到充分地挖掘,由此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9.经常梳理你的课堂:
梳理课堂,就是针对传统教研中“无准备,无主题,无反思”的三种课堂现象提出来的。教师们不应该只讲究活动形式的翻新,对于课堂中的观察目标、教学细节、探究反思等也要做得十分认真,使梳理课堂成为校本教研的必要环节之一,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每天面对的不是学术资料、观点争鸣和理论走向,而是背景迥异的学生,课堂上讲的是原理公式、字词句文,课外做的是备课、改作业、辅导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校本教研中梳理出来的“小课题”虽然微观而琐碎,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否认的。所以,教师要十分重视梳理自己的课堂。
10.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
“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教学需要创新,创新能给课堂注入活力”(特级教师薄俊生)。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教学与众不同,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很多孜孜以求、锐意革新的优秀教师、教育名家不断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和推陈出新,有的教学内容甚至已经被名师们雕饰到近乎完美的地步。要想“与众不同”,要想“耳目一新”,谈何容易。那么,如何达到这种教学的境界?这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因为,课堂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重复的。课堂是展示教师创造力的场所,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工作上的机械性与思想上的惰性,使自己的课堂每天都有自己的东西,一点一滴地产生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智慧。教师应该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找出课堂45分钟教育的最佳方案,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猜测、操作、分析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课堂每天都是新的,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生气勃勃的主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点滴做起,从“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做起,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我们的课堂渐渐精彩起来、魅力起来。“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若因小而不为,只顾标新立异,革故鼎新,无异于临渊羡鱼,一事无成。“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变如此,行之贵日新。”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功之路,都是由无数个“一点点”铺就的。只要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就会一点点改变,在不知不觉中驶向理想的彼岸。
7.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对教师而言,这句话可以改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教师长年如一日地站在课堂上,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他不去思考,那么就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韩昌黎集?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弃除糟粕,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只有掌握了思考这个有力的工具,在工作与实践中架一道亮丽的彩虹,方能兼顾理念的验证和扩充,使得实践经验增长。如果我们从开始教书那一天起就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又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总结与提升,那我们肯定能够做出成绩来。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勇于思考,善于思考。他们思考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学生的未来朝向,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可以说,名师终身秉持“思索,继续不断的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的精神,深悟“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的精义,坚守“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信仰。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永远牢记:有了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有善于思考的学生。反之,没有了善于思考的老师,也就不会有善于思考的学生。
8.习惯“研究”自己:
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应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并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这里的思考首先指对自己的“研究”,即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时,“研究”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研究”就是即直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也通过别人来反思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那么,教师如和研究自己呢?我认为教师研究自己,首要的是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前瞻性?自己有没有更高的教育追求?教育责任感、使命感是否到位?学识积累是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是否与时具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否适应学生?自己是否做到及时总结教学得失、不断充实和完善呢?自己的教学艺术教育机智是否形成独特的风格?自己的教育智慧能否从容的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在前进的时代激流中能否始终做到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在学生与同事心中自己是否值得他们尊敬的爱戴?反思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也是研究过程、弥补过程、提升过程。理论在反思中学习,品质在反思中提升,知识在反思中丰富,技能在反思中产生,不足在反思中补充,形象在反思中树立,地位在反思中奠定。一线教师离开了教学反思必将一事无成。严肃对待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是一种教育使命的召唤。通过反思制定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教育智慧,促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成长和发展,这是一个教师的最大心愿。研究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自己周身的事物,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最好处努力,向最坏处着想:研究自己,就是要从不足之处努力,就是要能够承受失败的打击,能够遭遇挫折的打击,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教训,在失败中不断成长。9.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特级教师孙双金)。学无止境,教无终法。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师更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涓涓不息的清澈甘甜之水,润泽求知若渴的幼小心田。作为教师则应积极地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活动,通过教学讲座和名师课例的光盘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的观摩和学习,或教师之间经常探讨交流、实践研究、归纳总结,以此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
10.读书要“品”书:
何谓“品”?曾国藩读史之法可谓深领其会。他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读罢,大喜,得之矣!”这就是读书之人每每能进入书中之情节,自然会深得体会。时至今日,读书人又有“吞”、“啃”、“品”之法。不吞,无以求其广博;不啃,无以致其精微;不品,无以得其精神。教师只有通过“品”书才能达到为知、为已、为人的读书境界。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这是教师提高水平和自身素养的基础。为已,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
11.“嫉妒”是一种进步:
“见贤思齐焉”(孔子)。嫉妒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是对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种忌恨,是对无意或有意竞争者的一种仇恨心。嫉妒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是竞争的异化。教师所应有的“嫉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而产生的仇恨心理”。这里的“嫉妒”只是个形象的说法,它实质上是指老师的进取心;当周围的同事超过自己时,这个“嫉妒心”不是怂勇自己去恶意打击、报复、中伤他人,而是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将“嫉妒”转化为具有建设性的动力和热情。这种“嫉妒”对于老师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它可以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并非什么坏事。教师有了这种“嫉妒心”就会不断地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以此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并且在这种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取得进步。同时,教师又能通过这种好胜心,促进自己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这种“嫉妒”需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好胜心过强,就会发展成真正的嫉妒心理,看到别人超过自己就不服气,心里就觉得不舒服,甚至怨恨别人。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这种“嫉妒”就要学会见贤思齐。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思想纯正的人,一个能积极进取的人,当他发现有人比自己做得好,比自己有能力时,从不去考虑别人是否超过了自己,或对别人心生不满,而是从别人的成绩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所在,从而振作精神,向人家学习。这样,便有可能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下,迸发出创造性,赶上或超过曾经比自己强的人。这就是古人说的见贤思齐。
12.练好“三字一话”:
“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这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教学的基本功。教育学生写好字,教师首先应该自己写好字,这是为人师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写一手好字,既可以丰富为人师表的内容,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富有审美形象的精神境界,它好比无声音乐的流响,是心灵的倾吐,是生命情意的传递。当然,书写不只是对字体的较为熟悉及对书写工具的充分利用,而应是书写者性情、修养、精神境界的自然流露。如果这一情感是积极的,并长时期地处于稳定状态,学生就会对该位老师的授课倍感兴趣。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能够努力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标准之一。
13.教师,不妨跨学科听课: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按照纵向学科体系进行教学的,这种分科教学相沿成习,已成为一种思维和行为定势,教师和学生都很少考虑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其结果必然禁锢和封闭了思维的发展。思维的触须朝纵向延伸可以是无穷远的,但没有横向拓展的意识和习惯,这是目前学生发散思维薄弱,创造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跨学科听课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有助于各科教师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教师根据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取他科之“石”,攻本科之“玉”,因此,跨学科听课也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听课方式。
第五篇:新课程新教师新角色
新课程新教师新角色
“燃烧的蜡烛”、“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光荣的称号赞颂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也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更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期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对教师的光荣美喻似乎已经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了。教师角色也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反思传统的教师角色,才能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方面有实际的转变。
1、教师要做学习者。
随着新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只有进行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教师要做班集体的领导者。
学生的学习是在班级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条件下进行的,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正式的领导者,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班集体活动中也担负着领导者的责任。
3、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导可以是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要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们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激励,学生在各个方面遇到困难时,教师并不是拖着学生走,而是不断地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4、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构建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一道去寻求真理,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新课程、新教师、新角色。让我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祖国未来的花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