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交流材料:“巧动”才能“撬动”——家校合作这路初初探(定稿)
“巧动”才能“撬动”
——上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落实家校共育初探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为了学校长足发展,为能达到“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更是为落实教育局开展家长学校的要求,2014年下学期学校制定了“三条主线抓教学”的发展思路,即抓教师、抓学生、抓家长。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之路,是上津中学绕不开的课题。
一、真抓实干是实现家校共育的前提
学校围绕郧西教育局提出的“三大内涵促发展”——即推进课堂自主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指南来强化学校管理。注重课堂改革,提升课堂效率;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营造积极竞争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活动,创造积极学习环境。学校开展了“星级学生评比”“感动校园人物”“寻找最美学生”等活动,把这些先进学生照片制成展板在校内展示;把每学期成绩居前列的,进步辐度比较大的学生和优秀学习小组制成展板在校门外展出,通过一系列举措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为了让家长看到学生在校的变化,让家长对子女在校能够放心,学校专门组织了“请家长进校园”活动:家长参观了其子女自己整理的床位、参观了学生就餐的食堂、在教室外近距离看子女课堂学习情况、同子女在学校食堂共同吃一次饭。虽然第一次每个班来的家长不是很多,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6年下学期七、八、九年级成绩大幅度上升,许多家长看到学校的变化,看到子女的成长,对学校的信心大增,慢慢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现在跑读生除了特殊情况的学生需要跑读外,连住在校门口的家长也愿意让学生在校住宿。
二、家长培训是实现家校共育的关键
家长到校人多了,对子女关注力度增强了,那么家长如何发力为子女的教育推波助澜呢?学校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始每半学期一次,由学校集中对家长进行培训;后来半年两次由年级主任对本年级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开大会不如开小会,开小会不如面对面开会。2015年下学期家长会由学校统一召开变成分班召开,由原来时间分散变成时间统一,每学期以郧西县两次同步检测后班级成绩分析为契机,召开两次家长会。校长包校,年级主任包年级,所有校委会成员包联班级,任课老师包人,各班以班主任为主导,召开家长培训。
1、分班培训,全员参与
开家长会前,各班充分做好开会准备,班主任把收集班级成绩优秀的、进步大、行为习惯好的、孝老爱亲的学生照片、视频制成幻灯片在班级播放。然后由家长代表谈谈个人家教经验,再让学生代表说话自己在家校努力下是如何成长的。班主任再针对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对于个别行1 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或个别学科存在问题的学生,会后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对家长进行个别指导。包联校委会干部全程跟踪监督落实,校长、年级主任在开会期间间插到各班进行指导。
2、阶段培训,指点迷津
现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学习的变化流行一句话,叫七年级不相上下,八年级七上八下,九年级天上地下。为此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进行专题培训。七年级进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培训;八年级进行防止早恋培训,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培训;九年进行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如何正确应对中考培训等。分阶段培训时,除了学校讲,家长谈经验,还在网上下载中国100强咨询专家管理心理学家鞠强教授的辅导视频对家长进行培训。
3、家校对接、个别指导
2016年下学期开学,教育局强力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强化学校立德树人的意识。“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是要全面优化育人机制,全面做实教师包联学生工作,最终实现对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及学生综合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导”“双赢”目标。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号召,落实该项工作。“师生成长共同体”记载本上每周登记学生读书积累、个人成长反思、体现学生在校一周表现的分数,包导教师每周要在记载本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为家长提出指导意见,家长每周也要在记载本上进行评价回复,学校通过成长共同体记载本这一平台实现了家校每周无缝对接,为家长制定教育子女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4、上门家访,重点突破
家校联合教育实施以来,家长参与由少变多,由表及里,但仍有一些家长不闻不问,为了避免“七年级开始跳,八年级往下掉,九年级不学了”这种现象,学校组织包导教师、班主任利用节假日对问题学生、欲缀学的学生生,成绩下滑学生的家庭进行走访。通过家访,了解了学生的变化的真实原因,掌握了该生家庭的第一手材料,拉近了师生与家校距离,为学生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一届九五班学生舒芊到九年级后成绩不断下滑,在今年清明长假其间我组织老师上门家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母亲跑了,父亲出门打工连自己都顾不住,平时由其奶奶照看,到学校交的生活费是她奶奶从低保中挤出来的,连住的土房子都是租别人的,门前道场杂草丛生,如果不是打听到她住这里,你绝对想不到这儿还住的有人家。通过攀谈,才知道其因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情绪,我们通过引导和后期持续走访与关注,今年中考上了绝对县一中线,现在正在郧西一中读书。
5、利用网络 全面覆盖
通过家长会培训以来,家长都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为学生成长推波助澜。在外面打工家长,这又如何实现对这些家长进行培训呢?学校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对家长进行网上培训,让家长不时为学生发些鼓励的语言、视频、录音和工作时的照片来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各个班级、年级组开会时把这些制成幻灯片为学生播放,班主任把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的场景,把一个个学生铿2 锵的誓言用手机录下来发给家长。通过网络交流,互相联动,外出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留守学生也时时能够感受到远在天边的父母的关注、关爱与鼓励,学习劲头也越来越足。
三、家长激励是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保障
家校联合教育机制实施以来,得到很多家长的支持,但仍有一些家长认为学生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对参加学校组织的家校联动活动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为此学校采取了系列措施来调动家长的参与力度。
首先是每次班级开家长会时,为学生发奖状时,让家长与子女同台领奖,班主任用手机照下来并把这些照片发在班级QQ或微信群,这些照片纷纷被家长转载,很多家长把这些照片制成视频作为在朋友圈炫耀的资本。8年级4班有一对亲姐妹子女共同读一个班,开家长会正好是他们的母亲来参会,上台领奖时,他们正好在一起,班主任把照片发到群中,被他们转载。我看到这位家长转载后别人的留言:“小姊妹俩把老姊妹俩领上将台了,看来父母教子有方呀”。这位母亲在后面回了一句“那是必须的”。
其次大力宣传家长助教活动,对予平时家长助教活动及时报道,如家长到校监考,家长到校陪读,家长同子女共同折被子等事件及时在秦楚网、郧西教育信息网,学校网站、班级群中进行宣传。
再次各个班对每个家长参加助教活动进行签到登记,每学期班级对家长的助教活动进行全面衡量,提出候选人,在每学期第二个家长会上进行公开选举,选出一名优秀家长,学校为他们发“优秀家长”荣誉证书,校长与优秀家长合影,并把优秀家长照片制成展板贴在学校大门口。
四、家校合作是实现家校共育的最终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今年我们拓宽了家校共育渠道,深层次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共育工作。
1、完善基础设施,成立家长委员会(1)、制订家校委员会工作章程
开学初,学校通过反复酝酿,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及制度,明确家长委员会的定位和宗旨,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章程,完善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和领导的产生和管理工作制度,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细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权力和义务,逐步建立科学规范、有效参与、有序开展的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2)、设立家校委员会办公场所
学校腾出办办公室,为家长委员会提供办公场地,精心为布置了家长委员会办公室文化;按置了电脑、打印机、饮水机;放了书柜、图书、家校活动的活页档案,为家委会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办公场所。
(3)、成立学校首届家长委员会
开学初以各班召开家长会为契机,各个班把所有家长详细信息收集起来,包括现住址、工作单位、工作职务、联系电话,便于学校进行沟通与联系。各3 班有家长推选6名班级家委会代表,一名主任,5名副主任组建成班级家长委员会,这几位代表一定是离校不远或到校方便的家长。各班一名主任和小学三名主任代表组建成学校家长委员会,在委员会上,根据推选和民主评议的方式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家校委员会教学监督主任、课程支持委员会主任、亲子阅读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校安全支持委员会主任、家校联谊基金会主任及各机构委员。在班级,年级、学校家委会成立时,面对面建QQ群、微信群,有效实现班级、年级、学校家长委员会之间的信息沟通。
2、多种渠道引导,动员家委带头行动
发放工作手册 成立家长委员会后,如何让这些家长带头开展工作,这是成立前要考虑的首要事件。为此在家长委员会成立时,为他们每人发一本工作手册,对各职能机构如何开展、如何征集志愿者、注意事项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开会时利用办公室显示屏为他们一一讲解。
交换工作意见
学校主管家委会负责人平时与家委会主任委员不定时的见面或在QQ群里进行沟通,对予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同他交换意见,然后主任委员同各副主任委员进行商量,然后再群中宣传发动家长,本次七八年级考试家长监考就是各个委员在群中呼吁和宣传的。
召开议事会议
不定时召开常务委员会议,就某一事情进行商谈,时间不能过长,事件不能过多,因为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事,不能因为学校的事情引起家长的反感。
鼓动家委带头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开常务委员会或是家长会时,一定要强调各个职能机构要想落实家校共育工作,必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只说不做,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仅起不到教育自己子女的目的,而且还会阻碍家校共育工作的发展。
发挥子女能量 学生的反对直接影响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动员家长的前提是先动员学生,各个班在班会上宣传家长参与家校共育对学生产生的好处,让学生感到以家长到校参与家校工作为荣。各个班级凡是对家长参与家校共育活动的,每人每次给予个人班级周综合考评5分奖励。
班级引导家长 班主任不时在班级群里进行宣传,特别是有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的,班主任与家长提前沟通,说服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工作。
3、周密详实布置 职能机构落地开花
作为家长,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与生活状况,在召开家长委员会当天,带领他们走进餐厅、食堂、宿舍,走近教室、教师办公室,参观班级文化布置,查看了学生作业,也翻阅了教师教学常规,让家长切身体验校园积极向上的氛围,体会到教师的教学中的不易,更让家长看到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
1、教学支持委员会目前正在征集有经验的家长开展“知行讲坛”,主要是自己某一专业领域,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职业引领。先有课程支持委员会主任和各个班家委会主任在群里广泛宣传,动员家长选择适合与学生分享某一领域知识,先填表申报,由主任收集,学校审查,最后把安排好的讲座时间表发4 在家委会群里,到时间后学校专门组织全校学生集中听讲座。目前9.2班陈烨家长陈义根是养殖牛羊大户,他就养殖方面与学生分享话题《敬业与乐业》、7.4班李一谷家长李先林中学毕业后当兵,现在任职上津镇城镇建设与管理,他就他生活经历与学生分享《生活不易 应当努力》、6.2班张荣明家长张吉忠是上津卫生院医生就《卫生与健康教育》与学生分享、7.5班王榜家长熊英琼是上津变电所会计与学生分享的是《用电常识》,学校打算专门为他腾出时间开设“知行讲坛”。
2、家校监督委员会主任九二班学生薛银松家长薛代华积极宣传动员家长进入学校监考,他把家长志愿者详细信息收集后,统一发给学校,学校制出监考表,表册含主考和副考,主考是学校教师,副考是家长,表册中含有监考时间、监考班级、那个学生的家长、联系电话等,每一位家长只监考半天。安排好后表册发在家长群里。每个家长根据时间安排到校监考,到校家长在监考签字表中签字,中餐与晚餐在学生伙上与学生一同就餐。在这次七八年级同步测试中,每个家长准时参与,如果终途有事,家委会主任委员七四班学生李一谷家长李先林或薛代华会终途安排或临时顶替。这次监考巡视少了,这是因为,学生不敢睡觉、更不好意思抄,因为有家长监考,学生不希望为自己家长丢脸;教师没有玩手机现象,更不好意思打瞌睡,因为边上还有一个正在端详老师工作的监考家长。、成立家校联谊基金会的目的是支持家长委员会开展活动,如奖励每年在家校共育工作中杰出的家长、亲子阅读优秀的“书香家庭”,二是对困难、优秀学生进行爱心资助,三是支持学校教学工作,奖励在一年中各个班成绩有巨大进步、习惯逐渐养成的学生、奖励在家校共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除了爱心资助外,所有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旨在督促教师、学生、家长在家校共育中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实现家校共育的可持续发展,奖励时间在年末家长委员会扩大会议中进行。所有捐款由家校基金会保管,一人管帐,一人管钱,捐款数目、使用情况公开,捐款人和家长实时监督,使用资金先填表申请,经家委会主任审核后,在家长群中有所有家长表决,半数以上人通过后方能使用。资金一月一通报,一年一汇总,在学校家委会办公室内专设公开栏,供他们公示帐目。捐款对象是家长、教师或社会知名人土、或本校毕业的学生,作为学生家长的我带头捐款500元后,基金会主任七五班王榜家长熊英琼和八二班李檬家长李永学带头捐款1000、500元的影响下,家长纷纷捐款,有的家长在银行转帐,有的直接在网上转账,有的在微信中转账,都打到一个固定帐号上,把捐款的图片,汇总的数目表时时在家长群中公布,截止10月27日下午3点,捐款数目已经达到7500元。
4、学校安全支持委员会在各个委员、班主任的宣传下,小学部的家长也纷纷报名,每天一名教师,4名家长参与校门口护校,年龄不超过50岁,护校签字,小学部把护校家长安排到人到天。
5、亲子阅读这在农村是个短板,目前委员会,各年级、各班级家长委员会正在不断宣传,希望通过他们的宣传不断增加家长参与的人数,从而为学校各5 项家校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三、后期家校共育工作愿景
1、提倡教师进一步家访 家访是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的手段,是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学校通过引导让各位教师认识到把家访当成提高自身修养、反思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契机。
2、强化网上家校共育 网上家长学校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无缝对接,体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最优整合,是利用现代化手段推进家校合作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造创条件,积极推动网上家长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做好家校合作工作。
3、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依靠各级家长委员会,创新思路和举措,利用家校联谊基金完善奖励机制,积极调动家长广泛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长的自身特长和优势,共同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家长志愿者服务、学生研学活动、校外亲子活动等方面有所突破。
4、发挥家长蝴蝶效应 要以专家团队、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广泛开展基于家长自身需求的菜单式培训和指导,使各级家长委员会成为家庭教育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依靠家长委员会这一机构,依托家长学校这一形式,积极引领和组织面向全体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不断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专业水平,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
上津镇中开展家校联合教育以来,校园校貌、师生状态、教学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2016年我校九年级获得了全县中考三等奖,七年级成绩处于全县第5位,2017年下学期七、八年级分别处于全县第4位、第3位,九年级中考获三等奖,下学期七八年级第一次同步测试中七八年级分别位于全县第8位和第2位。要想土地不长草,必须种上庄稼,要想学生思想不变质,必须抢占学生思想阵地,而家校合力教育正是占领这一阵地的法宝,上津镇中将一如既往撬动家长,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之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一个精彩的舞台,为上津镇中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篇:学校家校合作总结
学校家校合作总结
一、前言
1、班主任沟通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而所谓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目前、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但面对的家长、家庭也更复杂了,现在的家长职业多样,文化层度、个人修养、心理差异都很大,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复杂、深远的。班主任只有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心桥”,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让每一位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2、沟通现状 作为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忙忙碌碌中却很少与孩子好好沟通。有时,面对孩子,我们很惭愧,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孩子,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只是把他们当作学习的工具,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场景一:教室里,老师趁下课10分钟在讲台旁整理着作业本,按惯例老师清点着本子的数量,座位上一位学生紧张地看着老师,欲言又止,这时老师清点完毕,大声询问谁没交作业,那位学生低着头慢慢走过来,原来他把本子落在家里了,可是孩子怕老师,大概想如果老师不查本子或许可以混过去。难道向老师承认自己小小的过失就这么难吗? 我曾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沟通有意见,孩子们讨厌老师喋喋不休的唠叨,讨厌用责怪的语气批评,更讨厌命令式的说教,有4位孩子甚至对老师的沟通有抵触情绪。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师与孩子、家长走得这么远呢?
3、探究沟通障碍的原因(1)家长对教育工作的不理解;(2)教育者沟通的耐心不够;(3)紧张的生活节奏成了沟通的障碍; 我们怎么做才能做到有效沟通,让师生和谐、家校和谐。
二、班主任沟通方式的再认识 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友好合作关系。我校会定期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次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同时也利用家长会或其他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其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和提高。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例外,重新审视家校沟通这门学问。
1、传统沟通方式 作为班主任我无时不刻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个别交流。可以是面谈,也可以打电话。当学生犯了错误后,与他促膝相谈的总是班主任,在孩子的座位旁、教室的走廊上、办公室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惑。每天放学,趁来接孩子回家的机会,家长也会与老师聊上几句,问问孩子在学校的近况,告知孩子在家的表现。随意地聊天,拉近了老师与家长、孩子的距离。当然也有家长在适当时候来学校拜访,与老师就孩子最近的状况做个别交流。除此之外,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也是学生、家长、老师沟通的好平台。
2、信息化沟通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为密切了,学校各班级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便于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
三、班主任有效沟通的实践
1、用心呵护——有效个别交流 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效果,和学生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情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建设和谐班级。特别是对待班级的一些特殊孩子,其实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特殊的家庭,特殊的生活经历。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关心与爱心,尊重他们,用有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我个人认为事件发生后,老师并没有严厉的批评孩子,而是宽容地与孩子沟通,用心去呵护,相信孩子,最终保护了孩子,这种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2、家长会——有效家校沟通 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学校抓好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形式多样,有校长培训,有家长经验介绍,学生才艺表演,家长评议学校工作、家长开放日等,就如我们一年级,新生报到前一天,校领导向每位家长介绍了每班的班主任,告诉家长学生入学常规,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自己的孩子在校的情况。偶尔也会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我们还请家长来参加家长开放日,观摩老师上课,检查学校的教学常规,观看学生才艺表演和师生互动节目。没过多久,秋假到了,学校组织了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班主任既是老师,又像是家长的朋友,亲密地像似一家人。当然更多的家长会,是老师把学校一学期的活动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希望家长配合之处与家长做沟通。因为有了形式多样的联
第三篇:家校合作新模式 提升亲子交流成效
家校合作新模式 提升亲子交流成效
摘 要:根据目前的家校合作的方式,我们提出在现代学校的家校合作教育中,发挥家长义工组织---“家谊会”的作用,实行以部分主流家长带动其他家长,促进学生与家长心理和谐健康发展,提升亲子交流的成效。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有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谊会;亲子活动;新模式
一、目前家校教育的分析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仅靠学校单方面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言:“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直言:“家校有效的合作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现”。上述情况说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家校合作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把家长和其他有识之士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已是大势所趋。
二、创新家校合作形式,建立家长义工组织--“家谊会”
我国许多学校有“家长委员会”,能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固然好,但是,有些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每班只一个代表,而“家长委员”又只在被邀请或有问题时才来学校,这种只考虑学校单方面的要求,处处以学校为中心的“家校合作”使家长感觉是“配角”,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的兴趣。这样的家校合作,是很难达到家校联手,密切合作和谐发展的。
新时期的家校合作,如何创新,使家校合作走上更高的层次甚至从正式的组织上进行合作,我们认为,在现代学校的家校合教育中,应该组织“家长义工”,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发挥家长义工的作用,维护家长的教育参与权,沟通家庭学校双方意见,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让广大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既要教育孩子,还要教育家长,促进学生与家长心理和谐健康发展,提升亲子交流的成效,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有其重大的意义。
三、发挥家长义工作用,提升亲子交流的成效
实践中,家长义工是主动支持、协助、帮助、学校的主流家长组织,与学校是同一阵线,而不是以往某些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是监督、质询,站在学校的侧面或对立面,互相设防。
家长义工可以组织各种活动,给孩子和家长提供一个适合良好团体心理发展的空间和氛围,让学生在亲情的带动下学会沟通、了解、感恩和交友、互相影响,模仿式学习,不但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改变心理上的以自私、陕隘、嫉妒、自卑、厌烦、内向、懦弱等不健康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家长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吸取家庭教育的经验。达到“家长义工”活动促进学生和家长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目前家长义工开展的活动内容有:
①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送贺卡、祝福等感恩活动,创设符合“给予者”与“受者”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使学生和家长的团体心理在和谐的教育气氛中得到发展。
②通过家长义工组织的亲子活动,提升亲子交流的成效,让家长在活动中感受亲情、与孩子沟通,与其他家长沟通、互相交流,容易发现家庭教育上的偏差,从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家校、和谐社会;有利于劈开家家户户互相设防,互不沟通的坚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家长与教师合作,实施团康活动、体验式教育,在娱乐游戏活动中磨练团队精神,培养个人和团队面临挑战时的信心和勇气,并检验参与者的管理技能、促进家长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开展家长义工活动的原则
①目标一致。家校合作,必须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目标。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义工主席团会议、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一起商讨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家校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②循序渐进。在家长义工发展的过程,要选择素质好的几位家长,并由家长从中选出一位为该班的家长义工主席,通过他们逐步的联络部分志同道合的家长,组成班级家长义工。开始不要强求全班家长都参与,有多少人就多少人,逐步的扩大。让素质好的主流家长组织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成效,吸引其他家长的参与。
③开展活动。没有活动,所有组织就如同虚设,要充分发挥家长义工这个由家长成立的关心、支持、帮助学校的义务民间组织的作用,并通过家长义工开展的各类校内外亲子活动,教育活动的成果,吸引其他家长的参与,使家长义工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壮大,组织更健全。
在全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历史时期,学校对教育的整个进程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是非专业性的教育,需要在学校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具有生活化和情境性的特点,家长群体蕴藏着许多学校所不能拥有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学校所不易捕捉到的教育时机,学校管理尤其是班级管理,应积极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家校合作教育中,学校要起到教育主导者、服务者和资源利用者的角色,第一?的教师更要好好履行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发挥家长义工主流家长的作用,提升亲子交流的成效,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结成伙伴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2011.
第四篇:内初班学校家校沟通现状及改进措施
内初班学校家校沟通现状及改进措施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张云龙
新疆区内初中班(以下简称内初班),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为了让广大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同样享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资源,不断缩小边远贫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保证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内地新疆高中班有较高质量的生源而举办的。内初班参照内高班的办班模式,采取全日制教学模式,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内初班没有寒假,实行学生暑假探亲制度,每年暑假由办班学校和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全接送本校本区学生返乡和返校。
从2004年秋季开始,内初班已开办十余年来,各办班城市和学校坚持“严、爱、细”的管理原则,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内学办的规定,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教育教学管理办法。为保证内初班学生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党和政府为内初班学生按人均七千元,拨付了专项经费,从校服、被褥到书本学习用品均由学校统一配备;学校单独建立了学生清真食堂,制订了食谱,做到营养丰富、科学搭配;办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像孩子父母一样关心内初班学生的生活,学生生病了,老师们送药送饭、陪伴在他们左右;各办班学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放在首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学生潜力,发现学生各类特长进行针对性培养;正是内初 班学校各族老师无私的关爱,细致入微的管理,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在学校学生们在身心健康、学习能力、思想品德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十几年的实践表明内初班的举办无疑是成功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内初班学校建在相对较发达的城市,远离内初班学生家庭,家校沟通不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了教育效果,如何加强内初班的家校沟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办班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内初班学校家校沟通现状
1、面谈沟通无机会。空间上家校距离远,乌鲁木齐内初班学生主要来自喀什地区,大约1500公里远意味着家长无法经常到学校校访、教师也无法及时家访。自治区教育厅内地新疆学生办公室规定,家长一个学期可以来学校探视一次,但是限于家庭条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无法来乌鲁木齐孩子,即使来了,按照现在各学校的维稳安保规定,家长不能进入学校,在食堂或接待室和孩子时间也很短。而家长接待日一般是星期日,恰好又都是教师休息日,不是特别需要,教师和家长基本不会见面。
每年暑假,办班学校组织教师送学生回家是一年之中唯一一次可以家访的机会,但由于近年来暴空袭击频发态势,各学校为避免送学生教师发生不测,都取消了家访要求,再加上送学生教师人数有限,即使有机会家访,覆盖面也不会太大。
2、电话沟通听不懂。初班学生80%以上是农牧民子女,学生家长运用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差,虽然大部分家长都有电话,打电话也很 方便,但家长与学校教师沟通存在语言障碍,通过学生翻译,有时学生会因为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敢如实转达,直接通话又互相听不懂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有时还会造成误会,反而影响对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
3、委托他人效果差。在办学过程中,办班学校老师也探索了许多家校沟通的办法,对于大多数不懂国家通用语言的住在农村的家长,委托中间人代卫转达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这个中间人一般是家长信任的懂国语的亲戚或孩子小学的教师,老师把一些信息要求告诉这个中间人,让他代为转达,但由于这个中间人的理解水平不同、责任心不同,经常出现传达不准确、反馈不及时等,效果不佳。
4、书面沟通无反馈。我们在每年暑假前都会准备一封致学生家长信,让学生带回家去,读给家长。家长信只起到了单向传达学校对学生在暑假期间要求的作用,对征求家长反馈意见的部分大多是无用的信息。一是因为家长受限于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怕白纸黑字给学校提意见会累及孩子,带回来的大部分家长意见都是表扬的话,而问题意见建议基本没有,失去了有效的反馈。
二、我校进行的改进尝试
内初班孩子小学毕业,刚刚12、13岁就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直接用国语授课。很多学生是初次离开父母,初次听全汉语授课,生活学习都很不适应,有一些学生哭闹要回家,内初班学生流失多发生在初一年级。此时,如果家长能及时跟进配合,就会帮助学生更快的度过难关。这是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显得十分重要,沟通的好,家长信任学校,就会帮助学校做安抚劝慰孩子工作,沟通不好就可能 让家长认为孩子在陌生的学校受到了虐待,就会认同、支持孩子离开学校回家的想法,就会和学校的希望背道而驰。其他年级学生的问题虽不一样,但家校一致、配合施教一样重要。为更好地教育家长、动员家长、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在年级部设置维族德育干事。在年级部负责制管理模式下,在年级部增设一个维族德育干事岗位。精选政治素质强、教育水平高的维吾尔族教师担任,除协助年级主任处理德育工作事务外,主要承担配合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利用其熟悉年级学生情况、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背景以及语言优势,做好沟通过程的翻译工作及情感沟通工作。
为方便家校联系,我们还为每个年级部安装了一部长途固定电话,并对学生公布了联系电话号码。要求德育干事负责接家长电话,同时每学期至少主动给每个学生家长打电话一次,汇报学校的主要工作,以及学生在学校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理解支持。维族德育干事岗位的设立,极大的方便了维族家长和学校教师的交流,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2、建立家长探视预约制。我们在认真贯彻自治区教育厅内学办有关一学期探视一次学生的规定基础上,改变家长无序探视利的状况,在暑假前给学生发放探视预约登记表,让家长把探视时间做好计划,带回学校后由班主任、宿管部进行统计,通过德育干事和家长协调,把家长探视时间合理分配、不要让家长来探视时间过于集中,这样家长就会有更多时间和孩子相处。设法协调把重点学生家长探视时 间安排在非休息日,保证班主任、教师能有和家长面对面沟通时间。
3、每学期制作一张校园生活专题片。学校宣传中心,利用设备及时记录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艺术节、运动会、上课、锻炼等,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次出镜的机会,至少有一个镜头,制成光盘,暑假带回家里给家长和邻居们观看,起到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宣传学校的作用,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内初班政策的理解支持,对学校的理解支持。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适时建立班级家庭教育微信群。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质优价廉的国产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初班学生家长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我们要以班为单位,对学生家长使用微信情况进行调查,也可以利用暑假让学生教会家长使用手机微信,根据家长使有微信人数情况,适时建立微信群,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知识,学校工作信息,特别是学生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必要时可以请德育干事用维文向家长介绍情况,吸引家长关注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2、利用自治区家庭教育云平台,建立网络家长学校。以学校信息中心专业教师为主、维吾尔族德育干事配合,通过教会学生掌握下载相关手机APP,通过“小手拉大手”教会家长使用APP软件,登录网络家长学校,参加家庭教育知识学习,接受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加强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及时跟进 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让学生在离开家长的情况下,还能随时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关爱,从而增强战胜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勇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告慰父母,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内初班学校要承担起促进家校良好沟通的主要责任,才能使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中职学校家校合作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中山市立项课题
《中职学校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山市南朗教科文卫办 李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目前,家校合作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市各级教育部门,都是“一把手”抓德育,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会化大德育体系,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家校联手、社会协同,文化引领、教化育人”的育人格局,其中许多做法闪耀着创新的智慧之光,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让教师与每一个学生共结“心灵之约”。
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社会和家庭对中等职业教育也缺少应有的信任和理解。职业教育之本是实现技能培训与高位就业,而家校的教育合作恰恰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延伸,既能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能为家庭和社区提供高质量的智力和教育资源,并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民间教育资源提供便利。
综观国内外对于家校合作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部分,而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中职学生群体及其所处的职业化、社会化方面,缺少相关的研究和实施模式。此课题的研究,将能为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帮助。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从学校管理发展的趋势来看,通过个案调查和成因分析,为家长参与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将通过个案来分析,提出管理可行性的依据,促使家长参与的方向由低层次的被动参与活动转向高层次的合作管理活动。
其次,从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来看,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家校双方对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上的和谐互动过程。根据发展性职业理论,职业选择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能给学生当好参谋,正确地引导学生择业、就业。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充分的与家庭合作,形成家校和谐的互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最后,在职业化的教学目标上,分析职业化教育的有关理论,探索促进家校双方职业技能水
因,寻觅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发展路向。
4、通过调查及有关理论的研究,抛砖引玉,尝试为中职学校家校合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教育部门开展家校合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五、课题研究思路:
1、通过对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个案调查和研究,分析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成因;
2、探讨改进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建议和发展路向;
3、研究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家校合作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发展空间。
六、研究方法与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密切与同类学校的联系,争取多一些专家的指导,课题组内部经常深入交流研究心得,按时完成阶段性的调研报告和相关论文,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和对策,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的验证和推广,及时进行小结、反思,形成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确立子课题,成立子课题实验研究小组。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国内外学校家庭教育的理论方面作全面的了解。
3、明确家校合作的内涵及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4、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的途径与常见形式。
5、归纳当前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模式。
第二阶段、调查及分析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
1、达成目标:利用工作中的资源和优势,对中山市中职学校的现状及其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再从家校联系的频率、家校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效能感及合作意识等维度,对其成效与现存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基于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反思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
2、调查方法:初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①抽取样本(选取中山地区典型的镇区职业中学)。②问卷调查(设定好有关问题及调查的指标)。③进入现场(间接进入与直接进入学校教师、学生
课题主持人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曾参加“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研究,所撰论文曾先后获一、二、三等奖。并被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计划重点课题组聘为“三结合德育创新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实验校调研组副组长(2004----2006)。担任南朗理工学校德育主任多年,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并且在时间上能够充分保证。主持人好学上进,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都有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关注国内外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已取得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其它课题组成员也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他们多数是年富力强、科研热情高、有思想、有经验的校级领导、学科组长及骨干班主任,有三位是中学高级教师,潜心教育,工作踏实,教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其中镇教办教研室的黄嘉宏副主任,他曾主持了中山市立项课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研究》并获中山市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工作务实,研究到位,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中有两位是现任南朗理工学校副校长,工作能力强,教科研成果丰富。他们都是我们完成这个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
课题人员的分工如下:
李岚:负责整个课题的组织领导,监控指导,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协调开展研究重点的规划、试验与实施。
黄嘉宏:协助主持人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并主要负责搜集国内外关于家校合作的有关理论及实践资料并整理与分析,研究家校合作的策略与模式。
王剑勤:从学校德育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合作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与影响,提出改进策略与家校合作的新思路。
王在富:从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学校采取的合作教育的措施、形式与内容,并组织相关的试验、模式推广与效果分析。
兰泽融:负责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
刘光华: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中职学校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对合作模式作深入探讨。
马绪牡:从班主任和家长的角度出发,研究家校共同认可的合作教育的方式、效果; 由于南朗镇对教育的超常规投入,历史必将翻开崭新的一页。镇教科文卫办各位领导一贯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积极鼓励各位教研员投身科研,因此这个课题可以得到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各项保障。我们相信,在教研室专家和教办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全体课题组成员一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