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上课新得体会(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08:0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诊断学上课新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诊断学上课新得体会》。

第一篇:中医诊断学上课新得体会

《中医诊断学》上课体会

上学期我担任了《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的教学,从头到尾一个人把整个课程上了一遍,真是应证了古人说“教然后知不足”这句话,上完《中医诊断学》这门课以后,我对这么课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诊法和辨证。诊法即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辨证即对所收集的病情资料作出判断, 得出证名的过程。所以说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比较散,所以学习记忆起来比较难。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强化专业思想,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这两部分教学中, 我都采用三环节教学法,即理论,操作,实训, 最后达到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的目的。

诊法的教学

第一个环节, 是理论讲授, 采用多媒体教学, 将大量图片、声音、文字、录像等融入到课件中, 克服以往枯燥的理论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比如望诊, 有大量临床图片, 并结合模型, 使病理表现一目了然。此外, 要重视临床技能的培养,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必须掌握好四诊的基本方法, 我们采用理论讲授并放映录像的方式, 如: 望舌的基本方法、伸舌姿势及切脉的基本方法等, 比单纯板书更易接受。第二环节, 是实际操作。首先示范, 按照理论讲授的内容相互操作,注意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如按

照望舌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互相望舌;按照切脉的基本方法, 相互诊脉, 教师指点。有疑问的随时举手示意。通过实际操作, 学生积极性很高。掌握基本方法后, 具体病象, 同样, 可运用三环节。如讲到病理脉象后, 学生进一步操作, 先体会脉率、节律等简单的脉象要素, 初步判断出每人脉象, 此时不强求辨脉准确, 逐步体会沉脉、滑脉等常见脉象特征。第三环节, 在实验室实训。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 利用舌诊仪、脉象采集仪体会舌诊、脉象客观化指标, 利用脉象训练仪体会多种病理脉象。最后学生填写实训报告。

诊法的教学,我感觉很重要,是判断一个证一个病最基本的信息,但是学生在学起来时就很吃力,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很多图片比较直观,实际上图片跟真实的舌脉象有差别的,一旦到了临床上,见到别人的舌脉象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图像的收集要在临床上去看,看得多了,自然在脑海里有深刻的印象。实验室的教学都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不大,希望能在实践中去提高。

辨证教学

第一环节, 理论讲授,因为本部分多为文字, 以讲解为主。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加强互动,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指出具有相似特征的证候间的区别, 达到理论知识的足够掌握。第二环节, 病例讨论,给出临床典型病例, 按照诊断思维的过程、方法, 判断证名。讨论要围绕辨证依据、辨证步骤、辨证分析、辨证结论四个方面进行。调动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我们对病例的处理不直接发表意见, 但

要作充分准备, 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运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通过病例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 在实验室实训,运用WF 文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平台, 输入病人信息及临床表现,得出辨证诊断、治法、方药, 使学生体会证素的含义及诊断的思维过程, 了解中医学术的发展。三环节教学法, 极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临床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提高学习兴趣,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增强价值感, 符合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

辨证这一块的内容是跟我们临床直接联系的,辨证如果学不好的话,可能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目前的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都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即使我们采用病例教学法教学,但是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过学生对病例教学的兴趣很高,因为病例毕竟是临床实践的内容,学生通过这些病例的分析知道怎么看病了。所以中医的生命在临床,学习中医必须多临证,哪怕是中基还是中诊。

第二篇: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王兆军

江苏省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223300)

摘要:中医诊断是中医工作者的必修课,验症识脉,辨证施治。但是以证为先还是以病为先,在现代学医人中,特别是受西医影响,多有迷惑。我随王绍和先生学习、侍诊二十余年,在中医诊断、临床方药、经典百家、内外各科收获颇丰,特别是中医诊断的学习,从要义精髓到警示典范,对我以后的从医生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今整理与示,是期望和同仁交流、和后学赏析。

关键词:中医诊断 要义 警示 典范

王绍和先生(1914-1996)出生于中医世家,六岁读私塾,十六岁随伯父王景和、家父王致和研习岐黄,五年后即悬壶两淮。二十六岁就读于镇江医政学院,民国36年当选为淮安县首届医师公会理事,同年代表淮安出席国民政府召开的江苏省中医师公会成立大会。解放后任地区医协会主任,1955年是南京中医进修学校(现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先生中医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由于研治乳糜尿、糖尿病有特殊贡献,先后荣获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省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我于70年代末随先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从经典名著到中药汤头都进行了系统的传授,特别先生是对于中医诊断的讲解和见解,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我走上临床以后,更加对中医诊断所具独特的辨思和达识,其诊断的重要性感受良多,体会颇深。现据侍诊记录整理如下,供同仁赏析。

诊断之析义

先生说,西医治病,首先确定病名、主用何药治疗,中医则不然,主要在观察疾病之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其徵象、舌、脉如何,虽未能确定其病名,但病之因由、传化,均已在医者胸中,而对症下药,往往效如桴鼓,有非意料所及者。此即中医在临证上使用的诊断方法,不同于西医的地方。

至於诊断两字之解释:在古文献上,诊,视也,验也,察也;视形候,验缘由,察是非也。史记扁鹊苍公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云翔按:北齐书马嗣明精医术,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断截也,引申之义为决断,断即裁决之意。由此可知,所谓诊断学者,就是医者掌握病人主诉,用肉眼观察所得,视之,候之,验之,占之,然后决断之,则疾病证候群之变化,病者生活环境之情状,天行时令之变迁,皆在医者之心目之中,一无遁情,以此施治,无有不愈者矣。

诊断之重要

先生临证时对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视。他认为治病必先识病,医者如对一病证,无精确之诊断,乱投方案,其效难必,设或差忒,生死如在反掌之间。所以俗说看病容易识病难,医者每遇一病症,有丰富的经验,详细的诊察,则虽其病情无论如何复杂,必能投著辄应。不然,医者读书虽多,临床的诊断经验不足,往往隔靴搔痒,治病很难见效。又如舟临大海,舵工无占候风色经验,彷徨失措,覆舟可虞。又所谓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如此医者治病,必致愤事。所以古语说学画纸费,学医人费,正是为这种医人而说的。

先生教导我们说,医生治病,犹如将之临敌。为将者,固须阅读兵书,然而能征惯战之将,未必全恃兵书。先生举例说:孟河名医费伯雄说,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岳忠武不深究阵局,以为阵而后战,本属常法,然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尤以临机应变为要;

赵括徒读父书,不知合变,卒有长平之败。医生治病,贵在灵活,病情千变,医术千变。所谓变,就是有诊断上的丰富的经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临床诊断之经验,等于阵地上的实际观察,不犹愈於纸上谈兵矣。

治病首贵诊断,是古今医家所公认的,但是医者对于诊断不能精密,草率从事,历来医家所引以为戒,苏联医家巴特金说,有正确的诊断,才有正确的治疗,诊断要达到正确,必不是鲁莽粗劣的医者所能完成这任务的。墨子说,必知疾之所自起焉,方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就是说要晓得疾之所自起,除了四诊之外,还必须注意到患者生活历史,(如既往、个人、婚姻、家族、女性的经带胎产等等),才能了解它的疾病起由。可见中医注重正确诊断,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已经具体而且全面了。

先贤之警示

先生在临床带教时,经常列举许多警言告诫我当时的草率。他说一般的医生,对于诊断忽略的很多,误人也多。公元的二世纪时,张仲景看到当时一般医生诊断忽略,他感慨地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管窥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他对诊断疏忽的医生,在他的伤寒序文里是一个当头棒喝。

王叔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扁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

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他这种说法,就是诊断不怕麻烦的意思。

公元六世纪的孙思邈。他更是仁心仁术,抱着恻隐之心,对于病人的关怀和爱护,是我们医家的模范,值得向他学习,他引张湛说: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惟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他深深感慨到医生对诊断上与疾病恰相反,所以向肇祸的医生,提出一个警告。

陈无择也说,凡诊须认取二十四字名状,与关前一分相符,推说症状,与病者相应,使无差忒,庶可依源治疗。

先生还举例日本汉医,对于诊断病人之精详,亦值得学习。汉医高階枳圆说,诊病有四因,六证,十二候,三诊,七视。四因者,谓外因、内因,内外别因,内外合因;六证者,谓初、中、终、顺、险、逆;十二候者,谓寒热,虚实、浅深、缓急,平间,常变;三诊者,谓持脉,按腹,审禀;七视者,为问原,寻证,望色,观形,听声,嗅气,谛习。盖此五法,三十二则,乃和汉往圣先贤之遗训。而吾门之所历验,苟审诊病源证候者,不可不精究焉。所以研究诊断学术,诚能如此之详细明析,即可以辨别疾病之原因,病位之表里,病情之

寒热,病体之虚实,治法之标本缓急等,如指诸掌,判断病症,预计疗效,并非难事。

经典之范例

王绍和先生在临证中,还经常举例验证古代中医诊断的进步范例。他说医生诊断,要根据证候,但所有证候,必须经过慎密的研究,所谓掌握主诉,正是说应该很好掌握着证候的意思,而要想很好的掌握证候,就必须对证候有足够的认识,所谓认识证候,就是辨证。

医圣张仲景,重视主诉症状,也重视他觉症状。章次公先生曾举出数例: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五)

淋家不可发汗,疮家虽身痛,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汗家重发汗,心恍惚,心乱,小便已,心疼,(以上均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证溏者,不可与服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既往症)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现在症)此为热入血室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解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主诉)舌上乾燥,(他觉的)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同上)

诸亡血虚家,不可与服瓜蒂散。(同上)

病胁下,素看痞,连在脐旁(既往病)痛引少腹,入阴筋者,(现在病)此名脏结,死。(同上)

上面所举的,一是注重病人平时的嗜好,而且发现酒客不喜甜食之嗜;二是所谓淋家、疮家、衄家、汗家,以及诸亡血虚家等说法,不一定完全是现在症,有些可能是既往症;三是病人旧证溏,是专指既往症;四是既往症和现在症并举;五是在主诉以外,尤重视他觉的舌诊,先生说,舌燥且乾,谓视之无液也,然则温病之视省舌苔,以察津液者,仲师已逗其端倪矣,所以后世重舌苔,何尝不发源于仲景呢,足见仲景的诊断,非常精密,而记录的朴实详明,更令人惊异。

先生说仲景除重视现症状外,更注意他觉症状。章次公先生亦曾举四例,如: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心下痞,按之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少阴病恶寒而倦。(辨少阴病脉证第十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者。(便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这里的手叉自冒心,心下痞,按之濡,恶寒而倦,都是配合他觉的诊断而观察的,尤其在病人自言我不结胸,而少腹按之痛,不按,大概是不痛的。更证明仲景随时留意腹证,他觉症状之有无,并不完全凭主诉来决定,这正是仲景的伟大处,和一般医家草率从事者,大

有不同。

此外,王焘在《外台秘要》黄胆门中,有在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明之韩天爵、陶節庵等重视风土时令,对于病人的生活环境,有所考验,对于诊断的范围,逐渐广泛而展开;韩懋对疾诊断记录,更臻宏备,它称为六法兼施,和现在的病历,有些差不多;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所言先议病,后用药,对于治疗疾病,在临床上,须注意病家既往症,及现在证候,此与现在医学诊察病人的形式,尤近一致,它在寓意草中,开宗明义便说,从上古以至今时,一代又一代之医,虽神圣贤明,分量不同,然必不能受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也,故治病必先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罔之且通神,不识病,则岐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

中西之特点

先生在解放前曾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医学院学习西医,所以对西医也有基本认识。

他说西医诊断,注重物质之各种检查,专在发病部分寻其实质变化,忽略人之整体,以为病在是矣,甚至如果离开他们,医生便不能十分自信地做出准确诊断。而于人身总体之机能传变,一若如风马牛不相及者,于是治疗对象,集中于病原体之消减,寻到病源,使用特效药,有效时间极迅速,然有不易找到病原者,一极普通之病情,而往往无法治疗,不明原因,竟束手无策,而委为不治者。

然而中医诊断注意病之证候群,发生如何病变,应用何药治疗,往往有未经确定病名,而在症候上病变现象可治疗而愈者,类似者不一而足,在广大农村中,无完善病理检查之设备,无法或不易检查,而中医能有明确证候之诊断,不问其病原菌究属为何种,即可施以治疗,故中医之诊断,因有其常处而傲立于世。

但最新的科学的检查,并不是不必要,科学借鉴,乃是拓展了中医的四诊,丰富了中医的学术,相得益彰,不若个别孤僻思想,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也是不对的。现在这些新的检查方法,发掘了向来不知的疾病及其症状,促进了疾病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中许多非常重要,做中医的也不可偏废对其学习和使用。

作者简介:

王兆军——副主任中医师 业务专长:中医肾病、妇科、乳糜尿、糖尿病等

历任:淮阴县乳糜尿专科医院院长

淮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淮阴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淮安市淮阴区疾控中心主任 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兼省名家流派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兼中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性学会理事,淮安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淮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淮安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淮安市科协委员,淮安市科普专家讲师团成员,淮阴区政协委员,淮阴区科协常委,淮阴区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

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江苏省首届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 淮安市中医学术技术带头人

淮安市“533”工程首批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淮安市劳动模范 荣立淮安市政府三等功

淮阴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称号 江苏省性学会科技三等奖一项,江苏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一项 淮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等奖各一项 淮阴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三篇,主编医学专著三部,副主编医学专著二部。

第三篇: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体会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体会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诊法合参是 指将望、闻、问、切四诊并用,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病证结合是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诊察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借助于实验诊断或仪器检测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从定性到定量,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研制、引用了一些用于诊断的仪器,如脉象仪、舌诊仪、腹诊仪等,使部分诊断手段得以客观化;在运用声学、光学、电学、磁学等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方面使中医远程诊断得以实现,以上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苗头。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还有诊断的分析思维。因此,学习中医诊断学必须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四篇:中医美容上课体会

中医美容上课体会

学习完中医美容,让我对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两点在运用现代中医治疗损美性疾病和美容养生保健方面更可以体现得尤为重要同时颇具特色。

有人说穿衣打扮要根据TOP原则,即时间time,场合occasion,地点place,我倒觉得其实中医治疗也早有一个TOP原则:因时制宜time,因地制宜outside,因人制宜person.,真的很厉害。

一、因人制宜

课上老师用许多诊疗的病案向我们反复强调了一种治病思路:“体质辩证”的重要性,我想这一点所体现的正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吧。

引用书上的概念: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也就是说体质是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通过观察这些差异性,我们可以辨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不同体质所感疾病有着明显的体质差异性,因此医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有时觉得通过辨识体质有一种“了解患者过去和预知未来身体概况”的神奇作用。

个人比较喜欢①辨体质→②识体质 → ③调体质→④ 驭体质 的这样一种治疗思路。

1.通过中医的“四诊合参”达到“辨体质”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以为体质是单一的,每个人只有一种体质如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后来才知道个体的体质具有复杂性,兼夹性,大部分人的体质都是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兼夹体质,如阳虚夹痰湿,阴虚夹血瘀等,在辩证的过程中,很是考验医者的中医基本功。

2.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不同体质所具备的特点,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病情发展走向等,做到“识体质”。这一点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是很切合的。这要求医者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综合学科知识。

3.根据不同体质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达到调理体质,达到从源头上治

疗疾病即“调体质”的目的。

讲到这个治疗方法,有个让我感触倍深例子。

以前自己长痘总以为是上焦积热,每每地用清热寒凉之品,一开始还是有效果的,但是痘痘一时消下去了,不久后又长了起来,再用那些清热药,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觉得服用后有大大的不适感,体现在胃肠功能和肾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很是后悔无奈。后来发现我是上热下寒体质,岭南人的特殊体质类型之一。典型特征:上热下寒,冰火两重天。怕寒,怕热,怕滋腻。怕寒:久服清热寒凉之品,耗伤阳气,下元虚冷,冬日更甚,常四肢不温。怕热:怕上火,下元之火虚而跃上,稍吃辛热之品,极易引动虚火上炎。怕滋腻:岭南地区湿热偏重,人多伤湿,气机困阻,阳气不运化水液,若服滋腻之品,愈是滋腻愈惧湿滞。

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注意强调“引火归元”。温固下元,才能清泄中上而不伤正,讲求协调平衡,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按着这样一种思路,我给自己制定了治疗方案,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脸上的痘痘好像消下去了,身体状况有所好转,感觉生活是那么地美好。

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调治方案,这需要医者不断地总结,发现,掌握针灸、方药技术。

4.“驭体质”主要是指尊重自身体质的特点,在充分了解自身体质特点的同时,通过针灸,药物,膳食,运动等治疗引导身体向优势方面发展,健康不生病,让自身体质发挥其独特的美丽并且驾驭这样一种美丽。体质没有好与不好,只有与自身协不协调。

讲到体质之美,都说爱美是人的天性,这个我相信。对于美,在以前只是一个很笼统的印象:健康,阳光,自然,漂亮。在学习中医美容的过程当中,让我对于美和如何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美是形神协调和天人合一。即人体自身的形神协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美是有先天之美如父母赋予的容貌五官,也有后天之美如后天修养的体形体态,生活习惯,心理状态,谈吐气质等。胖有胖的美,瘦有瘦的美,高可以很美,矮也可以很美,任何一种美都是建立在体质美得基础上所以,要美,更要学会“驭体质”。

二、因时制宜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合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四时之气与人的密切关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气甚至一天不同的时辰,人体内的环境都会随之改变。充分地利用四时,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治疗疾病,运用药膳、针灸调理自身,会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好的疗效。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去调理自身,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这样一种观点。我想要运用好这一点,需要医者熟悉五运六气特点,四时变更等,才可以发挥更好地作用。

三、因地制宜 这里的“地”是指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状态、氛围风气等外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日益的破坏,社会压力与日俱增,人类自身欲望不断膨胀,精神食粮却是日益低迷化,娱乐化。暴饮暴食,通宵达旦,不良情绪,过度依赖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习惯渐渐地引发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肥胖,痤疮,失眠,便秘,月经不调,慢性胃炎等,让人们不得不更加注重自身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纵使社会环境压力山大,周遭诱惑不断,但人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疏导自身,以良好的姿态去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祛除诱因,引导患者洁身自好,梳理情绪,积极面对社会环境是高明的医者所要想到的。

我知道要真正运用好这个TOP原则,成为一名好医生。这对于我来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五篇:新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我理解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党员教师要做学习型老师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是肩负一项工作、从事一项事业的骨干力量,切实加强学习,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成为“学习型”教师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一是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厚积薄发,无论学业,还是事业,大抵如此。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学习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是增加内涵的重要渠道,是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方式,是一项有益于提高自己观察社会与思考人生的智力锻炼。此外,还要从历史中学、从他人中学、从实践中学,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我们如果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很可能会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深入细致、入心入脑,而不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二、党员教师要做实干型老师

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干事体现了一种责任,干成事体现了一种能力,评价一个教师行不行,除了德的表现外,主要看他肯不肯干事,能不能干成事。那么,“实干”从何而来呢?首先,既要敬业又要精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好岗位,还是一般岗位,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作为一名教师,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利用讲台唱好戏。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就干好一行,任何岗位都可以使你大显身手,任何舞台都能够让你展示风采。精业,就是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熟练自如,另一方面,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履行职责,敬岗爱业,勤奋扎实。与对工作充满激情和渴望紧密联系的,是每一个教师对自身定位的理性态度。对自身准确定位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地了解自我和形成合理的期望值。即对自己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对待名利得失上保持淡泊的心态,有“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也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的境界。再次,既要认真负责又要开拓创新。

三、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对教师来说,就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生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且师生关系应是世界上很纯洁的不掺杂人情世故的关系教师要把爱心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用平等心对待学生,典型的词句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里的蹲下并非身体蹲下这种外在姿态,而是“心灵的蹲下”,可这并不容易作到。由始以来,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教师应高高在上,学生要尊敬老师,服从老师等。现实中有几个老师能真正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平等关系呢?但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建立一种信任的平等关系,很多棘手问题会应刃而解,可能你体罚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通过深入的谈心,师生彼此理解,不但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交心还令师生关系更近一步。师生间的年龄差异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一致,这时老师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心理解他们,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出病症,以便对症下药.尊重学生.老师在盛怒之下也许会把握不住情绪而出现过激行为,如语言上的 “你真厚脸皮”,”就你这样的永远不会有出息”等,将犯错学生孤立起来等行为,这些都会令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可能使他们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遇到这种情形,老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毕竟学生还是有待成长的小孩,同时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一个人,老师如果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理智的采取一些和缓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帮助的。

四、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至今,有部分教师仍以少数学生升学为目的,灌输死知识,教出来的少数所谓“优等生”,高分低能,离开了学校,很难适应社会。班上其他大部分学生,不是老师眼里升学的对象,因学习感到困难无人帮助而失去自信心,逐步放弃学业以致辍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而易见,应试教育教出来的“好学生”可以说素质不高,即使能对社会产生一些作用,也只是少部分,却荒废了大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校既没学到知识,更谈不上发展能力,这完全违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也失去了义务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全体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全面检测和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学生的技能发展,安排各种实验操作、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总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党员,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各项工作。从做人、做事、做老师三个方面做起:一要塌实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因此,我们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第二要用心做事。我要树立起“学生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第三要当好教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社会要进步,事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工作的特点,加强自身修养,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并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输送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工作。

党员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1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在本职岗位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教师的先进性呢?

1、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技术,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提高政治素养和教育理念,更新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和旧观念,自觉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考试,大收集整理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教师必须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2、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要抱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家长的好参谋,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中力争做出最大的贡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要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4、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5、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和思想道德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点,改革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加强学科学中斩德育渗透,要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高手,成为学生思想成长方面的导师。

6、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

总而言之,作为党员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投身于“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下载中医诊断学上课新得体会(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诊断学上课新得体会(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得体会

    心得体会 罗艺 首先,很感谢南江中学给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各方面都不够成熟的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很开心能够成为南江中学的一份子,在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其......

    中医诊断学讲稿

    目 录 目 录 ................................................................................................................................................ 1......

    《中医诊断学》歌诀

    一、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二、......

    中医诊断学学习心得

    中医诊断学学习心得 对中医的向往始于年幼尚未懂事的时候。有一次年少无知,一脚踏入奶奶刚烧好的洗澡水里,傻孩子还不会自己把腿抽出来,就只会在那边哭,等奶奶发现赶过来时,我的......

    中医诊断学教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学教案 授课时间: 9月11日,周一,第6,7节题目: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诊断”“诊法”“诊病”“辨证”及“病”“证”“症”的含义。 2.理解中医诊断......

    翻译新得体会

    翻译心得体会 在大学期间我们已经学了几个学期的翻译,确实也学到不少东西,可谓是受益匪浅!翻译是一门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它囊括了全方位的知识和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你......

    听课新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教师:陈发丽 2016年3月24日,我有幸随镇宁县教育局组织的语文学会成员到简嘎乡中心学校参加语文“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期间我聆听了四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整......

    新得体会 4

    心得体会 来到跃达建筑7月有余,我感觉到了一家发展前景辉煌、企业文化优秀、工作氛围愉悦的大公司的非凡魅力。我想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员工,都会感到无比荣幸。我为自己身在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