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研究阶段研究性报告
《美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研究》阶段研究性报告
目前,国内外都很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和研究。我国《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完整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选择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变得狭窄和贫乏。”据调查,有的一部分学生没有时间读,一部分是没有兴趣去读,而大多数学生是没有书可读,或不知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为了打造一个充满书香的“阅读校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07年4月我校语文课题组确立了“美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2007年10月,被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2007年12月进行了开题论证会。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我们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更新观念,揭开科研的神秘面纱。
实验伊始,参加实验的教师普通存在疑惑和缺乏自信的:我们都是一线的语文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考核,哪有时间搞什么“课题研究”?再说,自己都是普通教师与“课题研究人员”有太大的差距。
针对上述种种思想,课题组负责人经过细致周密的分析研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正确对待教学改革实验,明确该项改革实验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英国理论家斯坦豪斯的理论:“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究,都不得不承认教室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通过教有所成者的实例,使教师认识到:科研,不仅不会分散教师的精力,反而会引领教师有目的地教学、有意识地思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题研究,只是把“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去做。”既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帮助他们辩证地正视教改实验的实质,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
我们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反复解读、研讨,使教师们认识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决策,是不可逆转的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启发他们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坚定教改信念。消除了教师的心理障碍和思想压力,激发了教师实验的积极性。
二、开展问卷调查,建立课题研究的框架。
我们通过“学生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①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不强。②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③阅读的内容过于片面。④学生阅读的时间不能保证。所有这些,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扼杀了学生的读书欲望,阻碍了学生读书能力的形成。于是,亲近美文,增加学生在语文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整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必读书目、学生必读书目、家长必读书目。
(2)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的读书沙龙,营造开放、人文、和谐校园环境。
(3)创设让人渴望的阅读环境,整合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开展让人神往的读书活动,探索一套能激发师生与家长阅读热情的可操作性策略。
(4)充分挖掘地方阅读文化资源,编印校本教材,开展校本教研;
三、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人员的准备。
成立以校长为领导的美文诵读工程校级领导小组,学科骨干教师胡亚玲为副组长主抓此项工作,各语文教师为组员负责本班美文诵读工作。同时,成立专家顾问组,聘请教研室领导对实验方案进行评审、论证、指导。
学校对课题人员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定上优先考虑。这些优惠政策,大大激励了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改教研行列的积极性。
2、氛围的营造。创设令人神往的阅读环境
①改变传统的校园墙壁装饰,在走廊、教室张贴经典名句和学生自办的美文诵读手抄报,使这些不会说话的教育资源处处透出书的信息,让进入校园的每个人仿佛置身于书的世界之中。②开辟班级读书角,让学生随手能拿到书,开垦师生读书的乐土;同时开辟一个图书信息栏,信息栏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由发布的图书供求、置换信息……它能使学生随时了解读书动态,发现图书信息等。
③在校内红领巾广播中开辟美文欣赏栏目,使学生课前课后都沉浸在美妙的书声中。
其次进行广泛宣传,让美文诵读真正深入人心。
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给每位老师配发一本美文阅读书籍,使老师们边看边写批注,并展开讨论,使老师们充分感受到教育力量的重大,深切感受美文确实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使老师们首先接受并赞美“美文诵读”,才能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和热情。
②各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美文“美文诵读”的目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同时分发《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全面配合。在家长会上也可以请家长说感受,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能和孩子一起加入到“诵读”这一热潮中来。
3、资源的准备。
我们对学校图书室现有的图书资源进行了整理归类,补充一批新书,完善图书室借阅制度。
在财力方面使课题研究的经费有保障。为了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学校准备投入较充足的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外出学习、收集资料、开展活动的需要,在财力方面使课题研究的经费有保障,力争使课题研究能够达到一流水平。
四、加强课题管理,完善研讨制度。
1、制定了课题管理办法。
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实验教师必须严格按办法去做。在研究的进程中我们要求实验教师每月上交一份自己最满意的学习反思、,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每年撰写一篇论文。针对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校一律装订成集供教师学习和交流。对特别有推广价值的课题组在校园网上发布,达到资源的共享。课题组定期召开交流会,研究汇报会等,在活动中有时随机展出学习笔记和研究随笔。为了方便研究,学校规定课题研究小组,每月都要围绕主题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截至目前为止共开展活动三十余次。
2、规范建立科研档案。
为了课题研究积累资料和素材,我们对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购置了科研档案专柜,建立文本和电子档案,每位实验教师一个档案盒,课题组档案按卷及时归档,由专人负责,保证了科研原始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五、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保证科研质量。
1、坚持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学习时间确定。坚持每两周集体学习一次,利用课题组活动时间向全体语文教师宣传学习新一轮教改的理论,先后学习了文章《大量阅读,双轨运行》《驻足学生兴趣特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等文章。
学习形式多样。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考察相结合。课题组负责人在课题开题大会上作全面动员,并印发有关文件和材料供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组教师自发主动上网收集资料;学校组织课题组教师到屯溪、合肥等地观摩、考察。通过宣传和学习,课题组教师普遍认识到:《美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研究》是基础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反思和超越,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
2、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班级计划。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课题组制订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要求教师指导性和创造性地用好校本教材,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本课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及形式的安排、课程评价的方法等。
3、开展令人愉悦的读书活动。探讨美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策略和途径。落实好“四个一”工程和“四五六”原则。
“四个一”工程包括:
①每周一次,由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指导、好书推荐、故事诵讲……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或集体交流。
②每月一次,要求学生填写阅读情况反馈表。每月举办了一次美文阅读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得读书知己。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流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我们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了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③每学年一次美文节,全员参与诵读美文。④每学期评选一次“美文诵读之星”。“四五六”原则。
“四”即“四个落实”:落实教师、落实学生、落实时间、落实读本; “五”即“五个结合”,将实施传统文化推广工程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与各科教育结合起来,与校园美育特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发挥学生特长结合起来;
“六”即“六个坚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坚持与家长沟通;坚持指导时不刻意讲解,只求朗朗上口;坚持常抓不懈、逐步深入;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采取实行多元化评价,以激励评价为主。学校专门在宣传栏开设一处“诵读状元榜”。收集学生诵读经典心得体会,编辑成册。同时还将诵读情况纳入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评价之中。
4、四大主题语文实践活动内容简介。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我们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了课题研究的空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我们开展了“生活在阅读海洋里”的大型系列活动。
(1)低年级开展“看我制作的小书签”活动,可以把书签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把书签设计成各种书的形状,可以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各班进行展评。
(2)中年级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讲故事比赛,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其潜存的能量。
(3)高年级开展“书海探索交流会”,各班级由语文教师组织,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者”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展示自己制作的“读书小报”,实现资源交流共享,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全校性美文诵读活动,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有精彩的表演,同学们在参与、欣赏的过程中既陶冶了情操,培养了集体荣誉感,更多地是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活水。
六、不断开拓创新,推进课题研究。
1、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美文阅读氛围越来越浓。
在学校定期更换校园文化墙内容,走廊上围绕“美文诵读”的校本课题主题,贴上读书类名人名言宣传板的基础上,单独设立“美育格言栏”,每月向学生推荐一句名人名言。
在教师中倡导阅读,鼓励表达。学校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2009年3月开设了“阳光书屋”,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全体教师集中到书屋进行阅读。
2008年9月,每周的教师会上增设“美文欣赏”时间。学习的可以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小文章,如:《谦和是一种防弹衣》《每天成功一小段》《细微之处不可轻视》……这些文章看似与教育教学无关,其实是提升教师的品位,提高教师的素养;也可以欣赏与教育教学关系密切的指导性短文,如:《学会赞美》《另起一行,都是第一》《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惩戒方式》……老师们享受一份份文化快餐的同时渗透“阅读”意识。
2、学习主角的变动,教师们课题研究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
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课题组的老师们已经不满足于作为“从属、附庸”,而是越来越认识到自身是科研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老师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科研活动,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我课题组王进、施晓枫、宋跃仙等老师先后结合科研实践,组织大家学习《用“大阅读”开启学生的心志》《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大家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3、阅读内容的充实。
实验之初,我们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将推荐书目作为我校各年级学生的阅读书目。如:《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中国历史故事》《爱的教育》《昆虫记》《三国演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实验老师发现,人教版配套的《同步阅读》不仅内容与课本联系紧密,与“中外名著”相比,文章更符合儿童的不同年龄层次。为此,课题组将12册《同步阅读》纳入“必读书目”。
背诵经典古诗文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背诵诗文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还能增强记忆力、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文字能力。此时,芜湖市编印了《古诗词助读》,正是《语文课程标准》必背80首古诗中的诗篇,我课题组成员一致通过将《古诗词助读》纳入“必读书目”。
4、阅读时间的调整。
实验之初,我校设立了每天二十分钟的阅读课,后来发现,这一形式,不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往往是学生刚刚进入阅读的兴奋期,阅读时间到了,影响了学生下面的课程学习。同时增加了师生的负担,也不符合课程设置的标准。因此,2008年9月,我们经过研讨、论证,确定了每周从语文写字、语文实践课中,挤出一节课,专门组织学生们的集中阅读或交流,更多的阅读,放在课外进行,与“语文作业”相融合。甚至寒、暑期,学校也布置了“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每天有读书记录和读书笔记。……
5、阅读评价的改革。
实验之初,我们主要通过学生每月上交一次《阅读情况记录表》的方式进行阅读评价,当大家感觉到表格式记录的不确定性、不科学性时,《拾贝集》应运而生,我们经过讨论,确定了《拾贝集》的版式设计内容,包括阅读的时间、地点、书名;“我喜欢的字词”“我喜欢的语段”“我想说”或“ 我想画”等内容,同时还有操作性很强的评价表,每月对学生的阅读记录进行检查、考评。《拾贝集》不只是数据的记录,而是成长的轨迹。在一片片闪光的“贝壳”中,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有效。
我校每学期期末评选一次“诵读之星”,在评价办法确定的基础上,目前,我们正策划更加面向全体学生,更加有激励作用的“美文诵读星级评价办法”。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6、美文阅读公开课的探索 为了进一步加强美文阅读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领导组的每一位教师向全校开设一节美文阅读公开课,这种新型课的执教对组内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既要有别于一般语文课的教学,又不能是纯技巧性的朗读激发的指导。为此,大家查阅资料,请教专家,集体备课,课前研讨,课后交流,力求寻找突破和不足,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经典散文赏析课、推荐书目读后感交流课、阅读情景再现课等几种崭新而成功的课例应运而生。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得以充分的体现,阅读兴趣得到大大的激发,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7、学生作品录音版、TV版的制作
为了打造校园特色文化,深化美文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购买了专业录音设备,对学生的朗读作品进行了录制,配以户外环境中的真实场景和PPT的精彩图片进行处理,制作成光盘,使得课题研究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大大增强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情景剧的表演赛
为了使得各年级学生推介书目的阅读达到真正的预设效果,并推动全体学生阅读课外书的热情,经校美文课题领导组的多次商讨,决定以年级为单位,以同一本推介书目或必读书目为剧本,举行全校情景剧的表演赛,这既可以加强全体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凝聚力,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体现美文课题研究的魅力,更是以一种竞技的形式催发学生的参与阅读、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之花的盛放。
七、课题研究的收获。
1、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初步形成。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老师们逐渐体验到研究的快乐。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促进教师具备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
课题组胡亚玲老师在《浅谈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同时科研能力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
2、《美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研究》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拥护,教师的工作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教学中出现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写作和阅读能力提高等现象使他们喜不自禁,这样的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
3、教师在活动中初见成果。课题组组长朱彤彤校长和笔者撰写的中期报告、阶段性研究报告分别获得了省级教科研论文的一、二等奖、芜湖市的一等奖;笔者撰写的阶段性报告报告获得了省级教科研论文的三等奖等奖、芜湖市的一等奖;课题组教师撰写了多篇活动课案例、指导课案例、总结性论文;多篇论文、案例在市、区活动中获奖或观摩。如第三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电教论文、教育叙事、教学设计评比,省第十届陶研论文评比,市第十一届、十二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区小学语文教师古诗文诵读比赛等。我校三位教师的文章被国家级刊物《安徽教育论坛》《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知研究》发表,她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
4、实施“美文阅读”工程,虽然所涉及的仅仅是一点点文学经典,还远远不是语言文化的全部,只能说是冰山一角,但培育了学生热爱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增加了学生在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学生通过阅读美文,不仅领略到了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学生通过诵读美文后不仅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5、《美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研究》充溢着无拘无束的氛围,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修养,让学生沐浴在书香世界里,让学生由读好书开始,享受读书好的乐趣,最后形成好读书的习惯。“与美文为友,为人生奠基。”
6、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了空间,它在更大范围上、更深层次上更直接有效地满足了学生实现自我的愿望。所以在本次学习活动中,学生们把对成功的渴望,化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带着感情、迷恋和执着投入到研究学习中来。
7、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初见成果。我校柳志祥、李胜超、应澄粲、王帆、宋子航、张璐、芮雪、陈燕钊、丁元晨、谢慧莹、刘熙正、刘凌峰、李博文等五十余人次分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芜湖市教育局、镜湖区教育局、安徽省关工委、学少部主办的各项比赛中获奖。这些比赛包括:第三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小学生数学日记征集评比、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评比、“弘扬红岩精神、争做红岩传人”征文比赛、“迎奥运,促和谐”中小学征文、九里香溪“我心中的绿色生活”全市少儿征文比赛、2008市首届“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等。
我校季言作品《凤》、毛璐作品《含羞草》、李胜超《行星家族的烦心事》、王雅楠《芜湖长江大桥》、李博文《风是云的脚》等习作还分别在《小学生导读》《作文大王》上刊登。
八、研究过程中所遇到技术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存在不足)
1、阅读时间不足与课程设置限制的矛盾。
2、家长对于阅读实验的支持力度不一。
3、教学任务重,工作量较大,时间仓促,各类资料总结整理不足,有些尚未整理完全。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更加注重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九、下阶段工作。
1、继续重视宣传,得到更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更多地在专家引领下,更多地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搭建更多的组内沟通的平台。
3、更好地使“语文与文化”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和提高,有力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工作。
4、在期末评价办法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订“美文诵读星级评价办法”,使评价进一步起到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作用。
5、召开专题论文研讨会。
6、编辑师生优秀作品。
7、整理资料,归类存档。
8、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塘镇蒸北中学张伶俐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存在两种倾向;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存在两种倾向:第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特点,人为强化语文政治因素;第二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突出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挑战传统语文教学,大胆走进新课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当前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范读品读大胆说话自主与多样化的作业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我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训练:
一、让朗读焕发迷人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要求学生充分的读书,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初中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渡环节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朗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
1、教师尽量运用真情范读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学生在听音像材料的时候,他会觉的那很好,可是离他很远,没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只有范读。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老师首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就会被文章的美 1
景所陶醉,就会被文章的优美语言所吸引。他们不由自主的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范读能在无形中指导学生的朗读,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2、教师尽量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要通过丰富的材料、生动的剖析、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一边在头脑中浮想鲁提辖和镇关西的精神风貌,然后指导他们哪些该读重音,指导他们如何把握语速,指导他们如何读出气势和感情,经过指导,教室里沸腾起来,读着读着,他们有的推出拳头,有的拍手叫好,有的神情严肃,一拳比一拳更猛,一句比一句读得更有气势。一遍一遍的朗读,学生们读来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通过朗读,学生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辉形象。
3、教师创设情境,提倡开放性朗读
在新视听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图像、音乐有一种格外的亲近。我们可以在朗读教学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为他的个性化的朗读增加色彩。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现欲。例如: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主题朗诵会等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之间的统一,对学生的朗读都要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让朗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抒发性情的舞台。例如,在教学诗歌时,就安排诗歌朗诵比赛,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就要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领悟诗的感情,更好感受人物形象。
二、让说话闪亮登场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话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造学生说的机遇,安排学生说话的空间,让说话在语文课堂中闪亮登场,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大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么,说话应该怎样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呢?我做了一点小尝试:
1、坚持课前“3分钟”讲演
讲演的要求是人人参与,按座号轮流上台演讲,每课一人,讲演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讲故事,说见闻,谈感受,评社会,议他人,演小品,校园生活,家庭经历,社会现象都可以成为说话的内容。
2、回答问题,大胆说话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往往根据文本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或两个问题,在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看法,要尽量的让学生多说,要尽量让多个学生说,要尽量的让学生评议,老师万万不能越俎代庖.,让说话匆匆而过。这样的回答,既能使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又能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3、探讨问题,对话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三个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积极探讨,研究问题,这样,在小组合作形式的组织下,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问题,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各抒己见,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他们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领悟了作品的感情。例如,我在教<<在山的那一边>>时,让学生讨论”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深刻意思时,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是心中的大海和山,有的说是努力和信念,有的说是意志和美好的境界,有的说是克服困难和达到理想境界,当我再一次要求学生品读第二部分时,大多数学生们能坚定的说∶山比喻困难,海比喻理想,只要努力克服困难,就能实现美好理想.在愉快的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领悟了作品的感情。在探讨问题中持之以恒的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既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品味语言,模仿创作
新课程语文教学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词汇训练,新课堂的语文课堂常常有这样一个环节: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词、句、段、背下来,然后试着模仿说一段话。这样,学生在领悟语言的魅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带动了作文教学,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有
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我在教<在山的那一边时>要求学生说说你喜欢的语句,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有位学生说了喜欢“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经过讲评之后,我说:你们一定也有类似的经历,你们能否运用拟人手法,说上几句话呢?同学们开始努力回忆,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发了言,他们能够体会到个人的主观感情能使大自然的一切受到感染,把事物赋予人的感情和思想,这就是拟人,他们知道了,悲伤时能感觉草木也会沮丧落泪,快乐时能感受小鸟也会放声歌唱,一下子又联想到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以后的作文实践中,我惊喜的看到了许多拟人的句子,这些都应感谢平时的模仿语言训练。
三、让作业丰富多彩
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业训练应该像课堂教学一样,来一场真正的革命,使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在作业布置上常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完成具有选择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作业布置内容具有实践性。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因此,设计作业也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增强实践性。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例如:学习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怎样有限的?水污染又是如何严重的?请你拿出具体的资料和事例来证明。经过师生讨论,确定以“资料查询”和“社会采访”两种方式完成作业。资料查询组重点通过查阅书刊、报纸,上网、看录像等途径搜集资料来证明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的严重;
“社会采访”组,在家长的协助下,分头采访环保局、自来水公司和城镇居民,亲身体验生活,感受水污染的状况。学生分头行动,一周后分组交流。分组交流结束后,我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面对水资源如此匮乏,水污染如此严重的严峻现实,我们是否坐以待毙?于是又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开始了:走上街头,义务宣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给全国人大写建议信:严肃立法,保护水资源。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生活中,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看待生活,关注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完成作业的自主性更强,作业效果之佳不言而喻。
3、设计作业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告诉我们:作业也不应只是单
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注重朗读,提倡说话,开放作业,将会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进实践,迈向成功。
第三篇:经典诵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
《经典诵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问题提出
1、经典诵读:21世纪国际母语课程改革的共识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际和新兴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而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母语课程,它的改革普遍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阅读是母语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这次国际化的母语课程改革中各国逐渐达成一个共识——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母语素养和民族母语素质的必由之路。因而许多国家都将阅读经典列入本国课程标准等正式文件并作出明确的规定。
2、经典诵读: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根本。
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不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现代教育,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新生代渐渐远离了独立思考能力、评价能力和深度思想,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呢?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读诵经典从儿童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1995年初春,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等9位文化界名人,也在全国政协会上紧急呼吁:‚赶快建一个幼年古典教育学校。‛1998年中国青基会开始组织实施‚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1999年春节,江泽民同志出席‚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号召大家多学经典诗文,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王财贵教授也在认定各民族文化的相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全盘化西论‛。
3、经典诵读: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中国文化经典源远流长。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状况,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首,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论语》中有很多句子早已被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4、经典诵读: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心灵最清澈的时代。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不会忘记,即使当时似懂非懂,长大后会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和人生经验的日趋丰富,自然而然地进行批判、分析、贯通融汇,自觉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陈越光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座谈会上说:‚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年代都背些什么东西呢?有人说‘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这话有点极端。但有的老师让孩子背课文连标点符号都一块儿背则是事实。至于各种广告语、影视剧台词、流行歌曲,甚至一些文化垃圾充塞孩子们的大脑,更是严峻的现实。记忆力的黄金年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也需要‘抢救’。‘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是孩子记忆力的抢救工程。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二)研究现状述评
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在我国的教育界日趋如火如荼。既有1998年启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遍及29个省市的100万孩子,受其影响的成年人超过500万人,也有台湾地区的‚读经‛和东南亚地区、北美华人地区的‚读经‛活动。同时,关于经典诵读的实践与课题研究风起云涌:在诵读内容的研究上,有玉林市的‚校本课程开发:诵读国中文化经典研究‛、石家庄市的‚把经典名篇引入课堂研究‛等;在经典诵读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上,有山东省的‚小学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南昌市的‚‘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研究‛、重庆市的‚诵读传统经典,促进小学生品德养成研究‚等;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有华东师大的‚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研究‛、浙江省的‚诵读教学与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研究‛、丹东市的‚经典诵读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研究‛等;在经典诵读与学生综合发展上,有广东省的‚开设经典古籍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研究‛、莱西市‚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乳山市的‚开展经典诵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另一方面,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加强了研究,既涉及到‚注提实验‛、培养生活情趣、开发生活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化等策略与语文素养的关系,还涉及到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研究,崔峦、巢宗祺等学者对语文素养的涵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这些研究涉及的层面较为广泛。第一、在开展经典诵读的效果上,一致认为能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培养气质,滋养人生;能促进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能立体地开发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专注力、记忆力、自制力提高);亲子共读能促进了亲子相长等;王财贵教授用‚九个认定‛来评价经典诵读的效果。第二、在诵读内容上涉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大学》《论语》《中庸》,唐诗宋词,名篇美文等;种观点认为应由易到难逐篇全部诵读;另一种观点是摘取其中精华编制校本教材进行诵读。第四、在诵读形式上,一种观点认为应‚自吟、自解、自背、自用‛采用‚不求甚解‛和‚直面经典‛的方式重在反复诵读,博学强记,儿童不必懂,也不用考虑兴趣,背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诵读要坚持赏识为主、受益优先原则,在一系列有趣、持久、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李视建还总结出‚两个落实、三条原则、五项措施‛和‚一听二看三读四抄五赛‛的有效方法以及‚三线结合‛开展诵读活动。
上述研究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还不太令人满意:一是‚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程度不够;二是‚经典诵读‛对小学生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不够;三是‚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有哪些影响尚较为朦胧。因此,我们提出了‚经典诵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三)、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兴趣,诵读经典,无疑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探索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方法,进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3、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探索诵读传统经典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及其影响,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4、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校园特色文化的建立,以及品牌学校的打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3—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因为鉴赏的审美功能同道德教范、右脑的开发,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在他们心中会产生四大效应:第一,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心中会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第三,培养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教学的内容是‚传统经典‛,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传统经典‛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应表述为: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组织和实施学生课内外阅读、写作教学,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是否达到课程标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验证阅读、写作这两个最基本的语文技能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中规定的阅读写作内容、阅读写作水准、以及阅读写作评价的基本尺度等是否适当。
三、理论依据
1、经典诵读教育的‚反刍‛理论: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它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它的关键点是诵读成诵。
诵读诵读,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关键的原则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这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重要的诵读教育原则至今仍然有用。因为,还在人们比较年轻的时候,是人们机械记忆发展比较好的时候,也是外界刺激相对较少的时候,抓住这一时机,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让他们接触一些人类最为优异的典籍,给学生们从小建构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是现代教育所承载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在学生们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必须提醒,当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学习了不少国学经典以后,我们成人最为需要的是一份等待——这是一份美丽的等待,这是一份需要战略眼光的等待,这是一份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心血的等待。
当我们联系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来认识与把握这种等待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动物生长中的反刍原理可以引进我们国学经典诵读的理论基础,因为反刍原理告诉我们,预先吃下去的一些食物,在其胃里慢慢蠕动、消化,最后将会逐渐地转化为它所需要的养料;白酒酿造的原理也可以引入国学经典诵读,因为白酒酿造原理告诉我们,醇香的白酒,往往都是人们等待多年以后才能品味的。
2、《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素养的理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四、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的对象:、湖北省大冶市新街小学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培养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兴趣的研究。
2、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传统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3、研究如何把传统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研究《千人诵读》校本课程及教材的开发和完善。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兴趣,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传统经典文章或诗词,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
2、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寻求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3、研究如何把学习传统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4、将教师们的经典诵读教案编辑成《经典诵读课程教案集》,继续完善《千人诵读》这套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六、课题研究的经费保证和制度保证
(一)课题研究的经费保证
学校保证课题研究经费,在业务培训、课程资源整合、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保证经费的落实。
(二)课题研究的制度保证
本课题将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实行上级领导分级管理,并通过课题简报、课题组例会、课题成果定期自检、课题网站建设和维护等形式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性与实效性。在整个研究进程中,课题组领导将定期了解和总结进展情况,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计划,确定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进程。实验教师认真负责、努力攻关,确保研究计划按期完成。
(三)课题研究的资料保证 我校拥有3.5万册藏书量的图书室,拥有312台电脑,建有校园网及网站,可以随时共享最新教育资源。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具体操作过程
1.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1)确定研究主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2)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3)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学习有关文献资料。2.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元月—2011年4月)(1)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2)研讨经常化,解决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3)中期成果汇报,建立以及开展教育教学论坛。(4)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调整工作计划。3.结题鉴定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1)根据调整后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进行课题的研究。(2)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教师研究论文、案例等。
(3)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方法
1、基本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动追踪法、交流讨论法、个案调查法、资料查询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A、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书面材料分析,了解有关情况。B、实践研究法: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C、行动追踪法:调查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实践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生活中的自主积累方式进行跟踪、记录以及有关数据的对比。D、个案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设重点观察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在取得面上的经验的基础着重分析‚点‛的经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以及存在的问题。
E、资料查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探寻有效的积累和运用策略。F、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进行动态分析,对三个变量作出客观的分析,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2、主要研究手段:
具体通过分年段进行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策略实施,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案例分析等手段观察、比较研究结果,总结出有效的积累与运用策略。
A、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理论指导实践,从教学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
B、发挥各个学校优势与个人优势,发挥个人和全体成员的合作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实践跟踪调查、网络资源和电子图书查找所需资料
第四篇: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江苏省邳州市新桥中学黄传洲
【摘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新形势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培养全面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分别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阅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几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素养、兴趣培养、阅读、学习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此形势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综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首要的要做到老师角色的转变,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此,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以往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学力和学习方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等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师深刻学习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摒弃了,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彻底的改变,从所谓的师道尊严转变成学生的好伙伴。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和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完成我们共同的任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和指导者,而绝不是课堂中的命令者。教师只有真正转变了观念,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了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充满感情的话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同样的三句话,“你必须怎么样”、“你要应该怎么样”、“你应该这样”。学生听了对于每个同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不一样的感觉中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不同的,那么课堂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努力学习,提高技能,课堂上能胜
任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外做学生的知心人、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美的课堂,才能完成我的目标和任务。
二、激发、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上巧用教学艺术,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艰辛的劳动,而是一种快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只是一种徒劳,随之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兴趣还是要靠我们老师去培养,靠老师去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那么怎么去培养兴趣呢?
首先,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语言上的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一种快乐下学到知识,已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轻松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做到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巧用教育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大胆的探索创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毫无感到拘谨的情况下轻松的学到自己应该学到的东西。反之,何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次,感情和心灵上的沟通,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是并存的。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一种温情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参与我们的教学,才能成为课堂中真正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给予其鼓励,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爱,那种爱一旦被学生感受到,那么对于学生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对于学生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求知的兴趣。那么课堂效果以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想而知。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说:“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阅读能拓宽知识面,能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广泛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时局限于课堂上的阅读,还要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涉及到本科内容的课外读物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课外进行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一篇优秀的作品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启迪,学生能徜徉在其情节和优美的语言中体会到愉悦的心情,慢慢能达到与作者的共鸣,慢慢地达到忘我的境地,仿佛如临其中。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诗歌、散文、戏剧、名言警句之外,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连环画,漫画也要涉及其中。学
生完成阅读后适当引导学生背诵优美片段,抄写优美词语,并试着去写。在引导学生学会怎么选择积累内容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值得积累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自主积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完之后要求同学们写写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然每位同学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教师指导的同时要给予其鼓励很赞许的目光,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多阅读,广阅读,学生才能心中有物,才能逐步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良好习惯的养成培根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其实,语文学习的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从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比如字要认真的写,文章要有表情的朗读,并认真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文要好好的做。就拿写作来说,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经常收集信息及趣闻的习惯,经常搜集名言、格言、谚语的习惯,阅读其他文章有写随笔的习惯,熟记优美词语的习惯,先写题纲后作文并有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等。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经常参加小组辩论或者演讲比赛,经常讲完一篇课文之后,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表达下课文情节,主动与别人交流,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性活动,借助节假日去光荣院去探望老人或者外出踏青,回来描述下其中的过程,以及所见所闻写一篇小短文,或者描写下沿途的景色等等,这些良好习惯养成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总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容提要】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综合素养的诠释:语文综合素养重在综合。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凡具本学段应当具有的语文素养,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洽。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关 键 词】语文素养提高培养课程语感
冰山模型把语文素养分为了三个层次,即操作层、实施层和基础层。操作层是显露在外的,而实施层和基础层是隐形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要完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扎实实施层和基础层,作为未来的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并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从“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这在以往的有关语文课程的文件中是没有的,其意义是长远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有它的意义所在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
(一)语感的作用与地位
值得提出的是在论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时,《语文课程标准》还使用了“培养语感”这一个概念,把“培养语感”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在“总目标”
第七条中也设定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目标。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它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什么异同?概括地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这是一种能力。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且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具体说,一个人在听话时,如能通过快速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体验,比较准确把握对方言语的要点,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情,甚至能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说明他有较强的语感;阅读一篇文章,如能灵敏地捕捉到文章的意境,也说明有着很强的语感。一个人如有很强的语感,说话时能做到得体自然,富于感染;写文章时能做到文从字眼,准确达意。就组成要素来说,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构成。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准确而以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
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语用感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的敏感。就发展过程语感由许多不同的层次构成。儿童入学之前,他们在日常的口头言语实际中自然形成的语感,是一些言语的感性经验,属于较低层次。入学以后,他们除继续学习口头言语外,开始学习书面言语,学习语法规则及其它语文知识,并用之于听说读写实践,这样就逐渐获得了语言的理性经验,语感也就进入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认为,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言语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又以语感为基础,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交流,可见语感能力的基础。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可见语文能力的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的语感能力为标志。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培养和追求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本途经,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它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
(二)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语感是一种言语感受经验,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的运用和严格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它既需要通过阅读,写作和有声语言的环境来积累语言经验,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需要联系生活经验去比较揣摩语言文字,提高语言修养来获得理性知识,它是既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又伴随着很强的理性认识的语言感受形式。现代心理学认为:语感是在大脑层上建立的相应的巩固的言语动力定型。在言语活动反复练习与实践过程中,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因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作用而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发生。这种自动化的形式,就是我们说的“直觉”也即“语感”。所以,语感是人们言语实践的产物,换言之,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具体地说,语感培养的方法有:
1、联系生活,获取语感
生活经验是语感活动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不能成为信号,因而也就不易获取具体的语感。叶圣陶是这样描述语感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做“语感”。他提出了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因此,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各语言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所经历的生活,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深切的语感。
2、诵读揣摩,形成语感
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意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
可靠性,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口耳眼三种器官协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增强语感。朱自清认为,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我国传统语文学习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揣摩,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的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创造完全的人格。”我们要在充分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代语言学习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多读典范课文,对精彩段落,精粹诗文一定要熟读成诵,潜心揣摩。既要把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还要探究一些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领会,关键词语的把握,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义的分析等,经过反复揣摩、思考、比较,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涵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细微差别,这才符合语感的学习心理。通过诵读揣摩,得其意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叶圣陶说:“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那么,熟读成诵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的言语习惯养成了,语言修养加强了,语感也就具备了。
3、强化训练,锻炼语感
语感作为一种高级的语言修养,要在严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才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语感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易到难,要求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首先,在语感实践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语感分析,加强语感训练的指导。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子,如内涵丰富的段落,流畅多变的句子,形成生动形象的词语,精当巧妙的标点等,向学生进行由形式到内容再到形式的分析,揭示其感情色彩,隐含意义和表达效果。其次,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以语感培养为主题,知识的练习要以应用性为主,如做辨析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的练习,分角色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意、练习、剖析课文语言特色的练习,这些都能使学生对书面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使语感得到锻炼。再次,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写语感随笔或日记、周记,这是一位特级教师所创造的。语感随笔是学生专门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笔记,是语感自我训练作业,它不仅要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语感),而且还要对语言感受进行分析。长期进行这种练习,必将使语感能力得到发展。
4、掌握规律,强化语感
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在语音感、语义感、语用感的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中获取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要坚持传授理法知识与训练语感能力相结合。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知识等语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必要条件。它为培养语感提供了理性经验,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和表达,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语感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升华。
用以上方法培养语感,是因为语感大致有下面几个要素构成:
A、感知描述性的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在大脑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并能自然的产生联想,想象活动;
B、阅读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字时,能迅速即引起感情的反响;
C、能较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
D、能体味语言文字的美;
E、凭借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有较强的辨析能力。
一个人上述几种能力很强,说明他已经具有敏锐的语感。语感敏锐的人,读到“春天”这样的词语,头脑中就会自然出现与下面的画面相类似的形象——朝阳里,初春的草丛中或树枝上冒出几片嫩绿的毛乎乎的叶子,上面滚动着几滴晶莹的露珠„„使人感到一种惊喜和一种振奋。语感敏锐的人能深切地感受到所读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感敏锐的人,对于运用得稍不恰当的词语虽可能一时说不清道理,但会立刻觉得不舒服,不协调,甚至如骨鲠在喉,非得设法换上更恰当的词语不可。因而,语感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这种能力和素养培养靠“架空分析”,靠字词“训诂”,靠“填括号”的所谓练习,靠“题海遨游”是没有什么用的,而要靠教师科学的,艺术的,充满感情的诱导,靠学生充分的阅读、品味,一定量的作文实践体验才可能获得。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语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在语感培养方式上,叶圣陶先生“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乃至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些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新的教学理念,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一样,‘单兵独进’的发展观是片面的缺乏系统观念的”,必然会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最终阻碍整体的发展,只有系统的整体协调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学生形成了如上述综合的语文素养,就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和教学效果就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和谐的“人的整体发展”中得以增强,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
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把语文文字包含的人文素养转化为我们的文化素养。当前,不管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的教师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形势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作为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当前的阅读教学正潜伏危机。在当代这样一个电话逐渐代替私人书信,电视日益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慢慢觉得,阅读似乎没有了什么意义。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怀疑,尤其对经典阅读的重视程序正在急剧下降,“阅读危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到意大利民族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但丁的《神曲》;提到日耳曼民族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歌德的诗歌剧作和贝多芬的音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经典。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悲哀,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同理,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时代性,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同时,必须加强经典性,提高课程的力量。
作为民族的共同语教育,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语言,文学都是民族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在语文学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语言文化,内涵非常复杂,大致说就是指以语文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体现为两种类型,即文学和典籍。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文学和典籍方面的修养,这是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养的必由之路,这问题又在于人的文学方面的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是内隐的,不像人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外化的对象化的,可以通过一个外在的表现来进行评价。也正是由于不易检测评价的原因,文学方面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不受重视。而旧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语文考试模式,更为“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不断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它的直接负面作用就导致我们少读经典,甚至不读经典,这对提高语文素养是致命的一击。
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无疑是个标本兼治的有力措施。
张隆华主编《语文教育学》中说:“阅读从认识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课文的意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借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从而发展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有:朗读、默读、视读。朗读又叫吟诵性阅读或品味性阅读。就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视觉、运动觉、听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默读,又叫潜语读,其特点是视觉反应文字迅速,发音器官动作轻快,声音微弱无听觉感受;大脑借助手的动作进行快速的信息加工。视读,又叫直接阅读或速读。其特点是,大脑对通过视觉反映的文字信息直接进行处理,口耳都不参与活动。三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一)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引导学生切实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3、努力使教学有新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4、注意感情的培养,以情激趣
5、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
6、通过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7、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
8、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1、设疑法,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疑惑想不通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及时启发他。
2、悬念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关切的心情变成学习的兴趣。
3、感染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兴趣。
4、激励法,心理学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5、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尽可能上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6、诱导法,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诱导,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
7、有得法,学习能够有所得,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8、间接法,利用与语文学习有关联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间接事物,来引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9、反馈法,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进步,获得的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10、竞赛法,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手段。四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主要有下列一些有效的做法:
1、建立教学常规,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回答„„每个老师制定的项目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2、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动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3、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音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
4、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培养的具体方法有:
1、提高自觉性
2、严格要求
3、反复训练
4、典型激发
5、教师的示范作用
以上原则性方法的运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有较多的体现。而且我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具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丰富的课堂和课后精神生活,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得到较好的体现,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