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务阶段语文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随想
参评类型:教学论文
科目:语文
作者姓名:刘玉平
作者单位:蕉溪中学
美在“人文”语文课堂
——《义务阶段语文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随想
关键词:人文课堂、人文精神
摘要:时代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堂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使课堂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现实的必然需要。作为目前中小学最主要的人文课程的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如何落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天地,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
我记起《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上2006年10号一位作者写的一篇语文随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中引用了蔡元培的一段话:“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塑,或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从蔡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担负着弘扬培育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铸造高尚健全人格的重任。那么,怎样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成为播撒美的事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人文”语文课堂。
一、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熏陶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如一部百科全书,它包容了人类的各种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的选文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化的传统,还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语文教材汇聚了世间万象,凝结着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具备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灰色教学”的阴影里,固守着“教师——课本”两大中心,将一篇篇原本优美的范文肢解得七零八落、了无生趣。为了一个十拿九稳的分数,毫不手软地拿起“标准化”的绳索,牢牢地捆绑住学生灵动的个性、多彩的思想。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呀,“横看成林侧成峰,1
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让课堂成为演绎课文的场所,语文和学生才能“双赢”——各自散发出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允许敞开心扉插上想象的翅膀即是“人文阅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人文内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如亲历亲受,静思揣摩,在教师的启迪下,感悟人生的价值观念,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综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整理如下:
《在山的那边》 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的信念。
《生命 生命》 珍惜生命,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 豁达,乐观,发奋,进取的精神境界。
《童 趣》 “天人合一”的思想“物外之趣”的审美情趣“明察秋毫”出典。
《理 想》 “慎言力行”的务实品格与积极进取的精神。
《行 道 树》 轻利重义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的整体主义精神。
《第一次真好》 勇于创造,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白兔和月亮》 “游于物之外”的超脱胸怀和闲适心态。
《落难的王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
《论语》十则 “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牧等。
《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诗歌五首》 汉乐府、乡愁诗等诗词文化及名人佚事、历史典故。
《化 石 吟》 原始文化及生生不息的变易思维。
《看云识天气》 有关天气的民间谚语。
《月亮上的足迹》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山 市》 封建迷信色彩的批判。
《风 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兄友弟恭的思想和封建等级伦理批判。
《羚羊木雕》 以和为贵,轻利重义,谦虚礼让的伦理观念。
《散 步》 父慈子孝、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世说新语》两则 尚贤选能,注重文事的性情和诚实守信的品德。
《郭沫若诗两首》 牛郎织女的传说。
《女娲造人》 有关“女娲”的经典介绍:《楚辞》《山海经》《淮南子》。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寻真向善求美、厚德载物的“仁爱”原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自强不息的美德。
《伤 仲 永》 “孝”“仁”及“养不教,父之过”的伦理文化。
《黄 河 颂》 黄河文化。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土地的誓言》 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九·一八”事件。
《木 兰 诗》 有关乐府、民歌、少数民族称谓知识,忠孝节义、不戚戚于富贵的质朴品质。《邓 稼 先》 百年来的民族情结,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介绍,成语“刮目相待”出典。
《社 戏》 江南乡村戏剧文化及风俗。
《安塞腰鼓》 陕北高原地域文化,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气魄。
《竹 影》 中国画高远的趣味。
《口 技》 民间传统艺术。
《登上地球之颠》 强烈的探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短文两篇》 《山海经》《列子》介绍,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珍 珠 鸟》 “天人合一”的思想,信赖、宽容的境界。
《班羚飞渡》 “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和舍生取义、自我牺牲、整体主义精神。
《华南虎》 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狼》 《聊斋志异》介绍,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文学作品是美的标本。在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引导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透视思想,通过对思想的发掘去更深刻地品味语言文字,熏陶感染,将作品的语言文字连同思想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真正做到文以明道,文以悟道。
二、在作文教学中激发人文精神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能力,更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的过程,不断用美的情操陶冶学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激发人文精神的过程。
1.关注社会生活,启迪人文思考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皆在其中,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与时代的脉搏连在一起,为生活艰辛而潸然泪下,为环境破坏而忧心忡忡,为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为信仰危机而振臂呼号,为英雄壮举而呐喊助威。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世界,那里风起云涌,时刻上演着或喜或悲,或忧或乐的“乐曲”。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后,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地投向这个多元化的“大海”,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都有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就有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评论大众话题,就能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道德信仰危机”“三农问题”等都是很好的大众话题。在教学中经常引入这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和折射的意蕴。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向熊猫泼硫酸”一事,就曾炒得沸沸扬扬,笔者曾将这一热点引入课堂,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谈自己的感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许多有见地有质感的观点,如:学历和道德水平成正比吗?
德育重于智育。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此举的真正动机何在?等等。学生讨论很热烈,它激发的是学生对社会进程中”危机”的深层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融入到作文选材中。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把学生的目光推向社会生活前台,去关乎“人”的思考,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考习惯。让“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
2.审视自我意识,张扬人文情怀
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和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我意识包括对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情操观念、人生目标等等的把握和认识。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应是水乳交融的一体,引导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作文的思想火花和人文意识就提升了。
在现今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崇尚名利,追求荣耀的急躁和浮动,使许多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在消失,人生目标的散漫使许多学生虚以待日、空乏无聊,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自我意识极为重要。要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灵,升华思想。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真正做到“以情动人”,“情动于中”。对于学生作文中显露的个性,要去倾心地呵护,密切地关注学生随时迸发出的个体性的思维火花,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并用尊重学生的民主教学思想火花去照耀自己的作文教学的路子,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境界崇高的学子的人文学科。
3.更新作文评价,让作文回归人性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一,评价的形式:变教师独自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或自由评,或小组评,或同伴评,或师生评,或综合评等等。特别是允许学生大胆评价老师的评语,意在能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改“一言堂”为“群英堂”,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根据“多元智力”学说,淡化统一评价,施行个性化评价已为众多老师所青睐。因为它能及时地捕捉学生富有个性的闪光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老师的人文关怀,体味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快乐,有助于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满怀信心地“更上一层楼”。这样学生习作时就会抒真情、写实感,自由表达,让作文回归了人性。
三、在语文实践中提升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不能被禁锢在课堂和课本这个小小的时空中,我们要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的发展需要的人文精神土壤上,加强社会实践。例如以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民歌民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名胜风物、古***俗、特色民居建筑等等民俗民间文化为内容的乡土文化寻根;以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都市中营业性单位店铺的命名、装饰特点、广告宣传用语、都市人们的习惯语言等等为内容的现代都市精神文化写真;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从报刊、书籍获取有关资料,利用互联网指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知识信息、查阅电子图书,讨论分析问题,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倾听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民生的发展,使身心从有限的课本中放飞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修养。
总之,“人文”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理想的课堂。它高度关照学生的生命,正视学生的生命生长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个性、独特体验、有效互动、真情交融、放飞理想„„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飞扬起的是一份份自信,收获到的是一次次成功,激荡着的是一回回期待。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份恒久于心中的语文课堂新境界吧。让“人文”语文课堂绽放动人的美!
参考书目如下: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7月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旬刊2006年10月号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开发课外课程资源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宁阳二十四中 王见
一、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代中小学生是在消费大众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使得他们思想苍白,情感干瘪,人文匮乏。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警示,要把学生的眼光引向广阔的文化领域,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和实践中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帮助他们打下一点精神的底子、文化的底子,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我们确立本课题,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的基本方式,使书本知识和课外的体验相互得到印证、启发和补充,激发对语文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将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升教师的素质,并且有助于教师用多元智能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目标完成情况
1、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改变
研究与实践使语文教师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课程观从单一教科书向完整的课程意识转变;育人方式观由封闭向开放的、主动活泼发展的方向转变。教学中更加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教师的教学方式明显改善
教学重心由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教师以学生为本位、以开放生成为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如:设置疑问、创设情境、鼓励想象,激发学习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3、探索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探索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实际从事人文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三、具体内容和实践效果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教育对应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言,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充分开发、积极利用课外资源。课外资源在这里主要指课文以外的资源。具体而言,我们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鼓励学生探究、积累。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以人为本,以文为本,引导学生认真体验感悟,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材内容具有时代特点,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团结协作、自主自立、热爱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思想情感因素。我们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质疑文本,积极开发课文以外的资源。学完一篇课文,我们一般要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体验或者展开联想思考与课文中心相关的现象。课上经常会问:“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你联想到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如: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喜悦、美好和永恒。学习《丑小鸭》一文,学生从中悟到身处逆境中要固守的品质:忍耐、坚持和自信。当学生被文本感动时,就自然受到了熏染。也只有立足文本、关注人本的教学,才不会使我们的语文课迷失方向。
2、广泛开展阅读活动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人文教育重在熏陶,广泛开展阅读活动是最好的手段。学生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完成人文素养的自我教育和培养。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如果折合成天算的话,初中学生每天阅读应不少于2000字。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人文素养。我们注意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和爱心、关注人类命运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经常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鲁迅、巴金、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等人对话,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几年来,我们向学生推荐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如:《繁星〃春水》、《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学生阅读文选》、《神笔阅读与作文》系列丛书、《情感读本》等。我们每周利用 90 分钟阅读课时间,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把语文课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独立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随时做好读书笔记,及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有时组织比赛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优秀作品朗读比赛,读书笔记展览活动。三年下来,学生读书笔记多达八万字。我们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关爱生命,热爱自然,懂得珍惜亲情、友情,知道尊重、理解别人,用向上、健康的心态去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
我们还让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经典诗文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比如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见贤思贤”、“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正是这些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曾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让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就是让他们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从小学会做人,陶冶完美人格,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3.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故事会、辩论会、名人专访、社会调查、创建文学社、创办社刊校报等。我们创办了“清泉”文学社,经常组织征文比赛,有一些已经结集出版。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4.是鼓励学生实际从事人文活动,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我们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平常事中养成不平常的良好习惯,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在一些传统的节日中,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我经常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时的教育孩子们去了解这些节日的文化知识,体会节日当中的传统
美德。一些重要纪念日我们也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然后把经过写在周记上。让学生把爱送给老人,送给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让爱的种子撒播开,让学生学会了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如:母亲节到了,我们就让学生为母亲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然后记下来,全班交流。教师节到了,我们鼓励学生为老师倒一杯水,引导学生搜集歌颂教师的文章,举办朗诵比赛。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教育学生对周围的一切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将来学有所成时应当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及其它人文景观,促成学生感受人文精神。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制订是有其人文意义的。学生办刊、演出、讨论、调查访问、查引资料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更是一个重要的人文素养的积累过程。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能认真“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就意味着对他人意见或研究成果的充分尊重;学生对于自己“成功”的表现形式——成果,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这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尊重和关注他人成果的心理转换过程。这是唤起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综合性学习也是积累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每次活动,教材均设计出了活动目标、教师准备、活动指导、活动建议等内容,为我们顺利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就是我”,我们要求每个同学作自我介绍,并向同学们推荐自己。这个活动促使每个同学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尊重打下基础。下册一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成长的烦恼”,我们让学生想成长的烦恼,说成长的烦恼,写成长的烦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其它的活动
如“感受自然”、“我爱我家”、“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等,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极好的活动材料。我们在教学中都认真把握这些教学机会,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每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不断发展。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人文素养的积累有别于语文教学中其他方面的积累如语言积累等。因为人文素养本身是无形的,它表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是一种需要较长时期才能见效的积累;而语言积累则可以以具体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相比之下“见效”较快。
四、项目特色创新点
本课题立足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其创新点在于以下两方面:
1、从开发课外资源的视角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学生了解人文知识,参与各种人文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同时提升。
五、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为了训练某个知识点而省略,为了多做一套题而简化。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如何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引导广大中小学师生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总之,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第三篇:新建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的吸收有用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应通过科学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落实阅读检查,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感受快乐,享受成功。
1、利用“故事会”,培养阅读兴趣。是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经常结合口语秀比
赛和课本剧比赛,召开各式各样的“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的输入转化为说的形式输出。
2、开展“介绍会”,激发阅读兴趣。我班每天利用5分钟时间由学生登台向大家
介绍自己所读课外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简要内容,并且交流了读书经验,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力及胆量。
3、举办“朗读会”,扩大阅读面。在英语课上适时开展朗读比赛,可以是师生比,也可以是男女生对抗,总之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4、展览优秀读书笔记,享受成功喜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 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好读书中读好书,在读好书中领悟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茁壮成长。
第四篇: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最值得人们珍藏的,不是她的经济发达和人均生活水平有多高,也不是绮丽的风光和家用小汽车,而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文精神。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比较缺乏。据一家权威机构最近的调查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总体达标率仅为7.5%,这种现状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警惕和深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从小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要求非常有限或处于较低层次;从学校方面看,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人文素质的教育,造成学生人文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文明修养程度较低;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来看,教师侧重理论、学生侧重书本,而且是侧重少数几门“主科”,而蕴含了丰厚人文资源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则被边缘化,长期处于“副课”的地位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不仅占据了大量的课时,而且这三门课的作业也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学生有限的一点课余时间不是忙补习,就是上网吧,根本无暇充实人文知识。
根据目前高中学生选科的情况来看,都是先选理科,后选文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体、音、美。在课时分配上,各学科之间呈现出鲜明的主次地位,这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等级化,这种等级化的结果,必然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以及各类知识间的平衡,也会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并导致群体偏科现象,即将所有学生的精力集中导向少数学科,构成群体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缺陷。从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的倾向,大多学校注重数理训练,热衷于各种竞赛培优班,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即使是语文,尽管课时并不少,但社会普遍认为它是一门“软”学科,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
如此看来,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否则高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如何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提几点粗浅的想法,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熏陶 长期以来,工具性主宰了语文课堂,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了重新界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践也证明:语文在实施人文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人文精神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
在语文学科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树立文化语文观念。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就能打破传统的语文观念,进一步提升语文的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分量、通过文化积淀实施人文教育。语文不是单纯的关于语言和文学和文字的学科。它是以汉民族语言为载体和学习对象的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只注重工具性训练是没有灵魂的语文教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全面渗透文化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是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作用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要切实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要充分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兴趣和爱好。要借助文学作品激情育情,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细腻而丰沛,健康而真挚,成为性情中人。要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思考人生和生命意义,通过文学了解人道主义和人性,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这样,语文教学就实现了由单纯注重工具主义向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并重的转移。
二、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
历史教育处境悲惨,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历史教育正在越来越被自然科学的教育所同化,从“精讲多练”到“少讲多练”再到“以练代讲”,本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成了一个个枯燥无味的一问一答。这样的训练榨干了历史学科的人文奶汁,使历史学习味同嚼蜡。
比较一下中日两国对同一内容设置的考题即不难发现我们在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失。如对“甲午战争”这一内容,我国的教师一般设题为: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和教科书上规定的条条。我们强调的是知识,极少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日本的教师却这样设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见张寿卿《历史题该怎么考》)。
如果说上述分析出于一个政治家之口,我们都还好理解。而它偏偏出于一个高中生之手,这就使我们的老师汗颜了。历史学科中的众多人文因素未被发现,未被开掘,作为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事。
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当前的历史教材,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往往已使历史教师无从招架。如何从繁杂的历史知识中脱身,增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必须精心处理教材,大胆取舍。线索性的知识用年表、简述即可,把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实加以放大、特写、渲染,将历史人物与事件说充分。千方百计还历史真面目,设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历史之间产生思想共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真正了解历史并产生热诚的感情;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感悟到那些蕴藏在人文知识中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宽广仁厚的传统美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洗涤,领悟人文精神的真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扩大课堂内存。历史教材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即历史材料非常丰富。要精心处理教材,扩充材料,妥善处理教历史中智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应多多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一是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历史教学软件,通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等比传统历史教学更有吸引力的手段,向学生再现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从而强化史实,强化情境教学效果。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历史章节体系,简化历史内容,为历史的人文教育节省大量可供利用的时间。
三、促进思想品德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贯彻人文素养教育也有其内在的优势: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文素质中占首要地位,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其学科理论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其教学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理应站在品德教育的前沿,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契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促进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着眼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规范,提高人文素养。一个人的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起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的作用,就不能“以本为本”,脱离他们的实际。在教学中,就应摒弃长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从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发展,锻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在授课中就应把目光从以书本为中心转向中学生日益扩展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烦恼,解决他们的困惑,为学生适应现实世界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能面对社会、面对未来。优化课堂氛围,营造良性沟通,构建平等课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体现价值,增强学生人文意识。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讲解,学会和他人的良性沟通,正是人文素养的良好体现,也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爱国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革新评价机制,达到知行的有机统一,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中,卷面分数是唯一的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往往一个卷面很好的学生可能在真正面对同类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心怀胆怯。这种情况的广泛存在,使得我们同龄青少年在与西方国家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知行的不统一还会给成长中的个体造成潜移默化的恶性影响,从小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作风,会使人丢失掉忠诚、宽容、诚实、守信等一系列的美德,根据“蝴蝶效应”学说,若干年后我们就会看到由此带来的可怕后果,即整个社会道德的全面滑坡乃至沦丧。我们教师担负的不仅仅是学生在校几年的发展,而是他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甚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必须为他的一生负责,必须为社会负责。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之际,应大胆革新评价体制,避免改革轰轰烈烈,最后还是看一个分数的结局。评价机制可由多种因素构成,卷面的考察可作为了解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决非唯一的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我们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熏陶,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促进思想品德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使人文学科的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进而为塑造国民精神和民族品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令人欣喜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全国上下倍加重视人文教育。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充分展示我们民族的大智慧,大力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人文之光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第五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小学英语)
依我所见,“人文性”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把所学知识尽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尽量使所学知识融入真实的的生活情境,尽力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在此,我就一个具体教学片段来做分析。
教学内容:Meeting new people 学时安排:1学时(40分钟)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勇于表达,对新人新事都特别好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new classmate her name his 等单词,并以朋友话题,运用所学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朋友。
(2)能运用句型“This is...”介绍自己身边的人或物;能运用句型“My/Her/His name’s...”介绍自己或朋友的姓名。
2.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态度;在认识新朋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多交朋友的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His/her name’s...。
难点:语法知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
1,出示Listen and enjoy 栏目的图片,请学生边看图片边听录音。听完后,教师可以微笑者和学生握手,说“Nice to meet you”,通过握手和问候的动作让学生明白该句的意思。重复几遍,让全班跟读并模仿,营造一个相对逼真的环境,导入本课主题。
2,呈现“listen and say”图片,向学生介绍并提问。1)Who are they? 2)Who’s the girl? 播放录音,然后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S: She’s Kitty’s new classmate.T:What’s her name? S:Jill.T:Yes.Her name’s Jill.由此对话引出her。然后用her造句。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his。然后加入my your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单词的含义。
4,Talk about:学生用学到的句子互相介绍自己朋友。
5,课后作业:请学生在《练习册》Task第一部分的表格的Name栏写下自己朋友的姓名,在表格的其它栏填写朋友的信息。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