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记录片《永远的雷锋》后的一些感想
记录片《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影片《永远的雷锋》最近播出,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雷锋作为我们中国几代人广为传颂的时代偶像,再次引起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第一次知道雷锋好像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好像还有一幅插图,那一张图片在我以后生活得很多个场合里出现过,我至今还是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后来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一个更真是的雷锋,许多人说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甘心做干革命的螺丝钉,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不断地被人传诵,被赞扬,以至于我常常幻想有天自己也能像雷锋那样。再后来我才真正知道奉献的真正含义,便开始高山仰止了,把奉献当作一种习惯真的是很难的。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奉献当作一种习惯。我习惯了父母的爱,因为自己是弱小者,在我发脾气的背后总是依靠父母的包容,我任性,因为自己太相信父母对我无限纵容,后来我就变得这样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了,雷锋把我甩开了一大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如果雷锋活着,他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阳光的年纪。
雷锋的经历很普通,他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后来被钢铁厂招收为工人,后来成了部队的一名列兵,和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高富帅,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伙子的平凡经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作家为他立传。和今天的许多年轻人相比,他又极其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一米五七的小个头,被师傅宠爱,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充满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
雷锋原名叫雷正兴,还在小学时他就很有想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放弃了继续升学初中的机会,回乡当农民。他先是帮助乡里征收公粮,后来到乡里做了通讯员。雷正兴在望城县委大院工作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青春气息的雷正兴,他总是县委大院抢眼的小男生,不仅是因为他干活勤快,眼里有活而且还因为他虽然一个人生活,衣着总是干净利落,还有些洋气。虽然没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因为白色的衣服非常漂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厂里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被子拿出去盖水泥。
第二篇:观看雷锋记录片心得体会
观看雷锋记录片心得体会
按照党委和青年组的安排,3月5日下午党员和青年组员工观看了雷锋纪录片和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看后觉得只有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只有保持良好心态不计得失,才能把好事做得更持久。
“雷锋”精神是一种力量,正是这种不灭的精神源泉,激励着许多人勇往直前,成为楷模。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胜任本职工作,把工作做到最好。要学习雷锋精神:
一、钉子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做一颗“钉子”,丢掉浮夸和浮躁,做好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哪里需要帮助那里就有他。作为物业管理部门,更要做好工作,为商场经营服务,为大厦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学习雷锋的学习精神
雷锋酷爱读书,他经常认真读书,每一篇文章他都仔细地品味,并每天写日记。他热爱学习,知道只有学习才能进步,才能使思想得到升华,要像雷锋一样多学习多思考。
四、学习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
雷锋勤俭节约的精神也是值得歌颂的。他从不乱花钱,把钱用在需要的地方。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忽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也要向雷锋一样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也正是目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倡导的。
五、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
乐于助人是雷锋的优秀品质,帮助他人时毫不犹豫,他做的好事不计其数,正像他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那种工作,都要努力学习,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有困难的人。把雷锋精神更好的继承、传承和发扬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第三篇:观看记录片
观看记录片《张丽莉》有感
李忠兰
这部记录片共分四集。第一集《壮举》、第二集《生命》、第三集《成长》、第四集《师魂》。分别讲述了张丽莉在危急时刻挺身救学生的壮举;张丽莉重伤后的抢救过程及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和社会影响;张丽莉的成长历程;张丽莉崇高师德、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真善美的人生品格,反映了英雄成长的沃土和时代对于一种崇高精神的呼唤与共鸣。
该片通过一个个平凡而生动的故事讲述,使张丽莉的精神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张丽莉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
在张丽莉身受重伤尚有意识之时,她首先问到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们受伤没有?”当她得知自己失去双腿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还能站在讲台上吗?”当她被推上为她举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会场时,说了这样一段开场白:
“因为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伸出援助之手,我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我醒来后,我也曾经痛哭流涕过,但最终我还是选择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因为我还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这一切对我来说便足够了!”
这是一位多么坚强,多么无私的教师啊!
张丽莉的事迹,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师德内涵,她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她的英雄壮举将永远激励我,向张丽莉学习,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四篇:雷锋记录片观后感
雷锋记录片观后感
三月雷锋月,在铜陵学院电气系党支部的号召下,高燕老师、方旭玲老师积极组织了全系的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于2012年3月14日下午两点许观看了《雷锋记录片》的活动,内心感触颇深,雷锋的电影、雷锋的事迹,我们从小知道的就知道不少。雷锋离去了,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伤悲、惋惜,带给乔安山的却是一辈子沉重的包袱。谁都记住了雷锋,他用短短22年的生命向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道道德指标、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人们都惦记着他、崇拜着他。可那个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乔安山呢?他却是用一辈子延续雷锋的精神,用他的一生来向世人诠释何谓雷锋精神,向世人宣告雷锋离开了我们,但雷锋精神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在雷锋离开我们半个世纪的今天,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人郭明义,以30年理想信念的默默坚守,为人们展示了雷锋精神的深度和广度。他把助人为乐当作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带起一股股爱心洪流让人们看到,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雷锋精神仍是这个时代最强劲的气息。他像雷锋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千万人心中的道德楷模,责任“做好事献爱心是最大的幸福” 这是巧合。雷锋和他,都在鞍钢矿山上过班,都在部队当过兵。而他们的入伍介
绍人,又是同一位老政委。这是必然。他以雷锋为榜样,从雷锋精神中汲取营养,全心全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记录片记录了这样一幕,2012年2月10日下午1点50分,正在工作岗位上的郭明义接到海城男子杜兴龙的电话,他患有重度贫血的妻子临产时大出血,“婴儿恐怕保不住,急需血小板止血!”“请A型血爱心队员,火速到鞍山市中心血站,献血小板,抢救高危产妇!!”1点59分,郭明义发出第一条微博。40多分钟后郭明义赶到血站,这里已经挤满了前来献血的志愿者,“我是A型血,抽我的吧!”经过检验,28岁的刘东博第一个躺在采血机旁,为产妇高艳荣捐献了一个单位的A型血小板。4个小时后,郭明义在微博上发出一条“母子平安”的信息,让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抱着顺利降生的女儿,38岁的杜兴龙流下热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雷锋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它都会带给我们新的诠释,但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始终不变的,也正是我们这个物质性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更是我们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所需要的。的确,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雷锋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像乔安山和郭明义那样的活雷锋,告诉着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第五篇:观看记录片《旗帜》心得
鲜红党旗上永远铭刻人民利益
——观看记录片《旗帜》有感 8月4日社区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旗帜》。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我们的祖国从鸦片战争开始经历的屈辱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我们伟大的党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夺取民族解放。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迎来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新局面。这些影像在我的脑中萦绕,感慨万千。
历史是最忠诚的记录者。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30年跌宕起伏的建设岁月,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共产党人燃烧激情、无私奉献,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谱写为人民服务的篇章。32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条战线党徽闪耀、党旗飘扬,奏响为人民谋利益的凯歌。90年始终如一,中国共产党这90年,是一个政党为了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90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一定会深切体会到党为人民做出的努力。我们会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信我们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王虹力
20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