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待访录》有感

时间:2019-05-12 08:4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夷待访录》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夷待访录》有感》。

第一篇:《明夷待访录》有感

《明夷待访录》

主要内容:

《明夷待访录》共有21篇,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胥吏》、《奄宦上》、《奄宦下》。

该书指出帝王是唯一害民之贼,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恶。主张臣僚不应是皇帝剥削百姓的服役者,而应为天下,为万民。提倡社会应有公法来规范,反对以“一家之法”代替“万民之法。出现了责任内阁的因素,认为宰相既当责任内阁之权,而君主的职位不过是虚名。有了议会政治的萌芽思想,有一定的近代代议制的思想。其理想是祭酒,学官有权批评政治的得失。提出“工商皆本”,产生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市民政治学说。呼吁减轻军费负担,主张实行征兵制度,反对募兵制。为减轻农民的负担,主张减负税,提出“天下大公”,理想恢复井田制,主张“齐之”而“均之”的土地制度。

我的一些看法。。

无法否认,《明夷待访录》还是有它的时代局限和一些无法彻底摆脱的封建思想,但我还是相当欣赏作者和这部作品的。能跳出时代的漩涡,摆脱现实的围困,具备世人所不能看到的远见,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对于黄宗羲个人,正如方祖猷所概括的“犹闻老眼盼大壮,岂料余生终明夷”,理想的希望,失望,绝望而又不甘心于绝望的过程,构成了他一生的脉络。上千年的封建思想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到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更是到达巅峰,君主专制像无法摆脱的宿命般潜入在思想,文化,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世人已经无力对这个事实产生挣脱,疑惑的想法,更多的是选择了习惯。然而,在这种风雨如晦的日子里,黄宗羲痛定思痛,以犀利的笔锋直指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启蒙思想,完成了超越时代的《明夷待访录》。对解放思想,对后世的改革等产生了相当的历史影响力。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不仅表现在其伸张民权,主张民治和批判君专制方面,而且表现在主张人民议政权和监督权方面。他把这两项权利归之于学校。在他看来,学校既是培养知识分子的基地,又是评议朝政,实施舆论监督的场所。在这里,我想就这本书的《学校》篇谈谈我的一点肤浅的看法。学校在封建制度中的作用比任何一条法律条例都有用,一个政治体的稳固的最重要的就是能把制度和意识形态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因此,不得不承认的是,皇权稳固的脊梁骨就是——科举制。因此,学校的作用和影响力的巨大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代以下,天子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诋以为非”。当今社会也许没有了名义上的君主,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者说这种欲望。不要说远的,就说上大学填志愿,很多人都是随大流,现今“金融热”多少人没有考虑自身的兴趣,没有考虑自身的适合方向而击破脑袋钻进金融专业。就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没有人可以跳过任何一个层次到达更高的层次,我们不能跳过通过社会他人的肯定直接到达不顾周遭的看法而只相信自己,真正的自尊。我们的确要活在当下,但是我们更要有属于自己真正需要的当下。而现在的很多学校,也只是为了符合所谓的社会需要,盲目的扩大专业数量,夸大的宣传,最终搞得不伦不类,浪费社会资源,浪费人才资源。

黄宗羲提到“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志气;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其理想状态就是使学校能够提供那些并非局限于政治权利系统之内,因而视野更为广泛的社会主张以及治理方案,从而是政治权利系统在一个理性的社会环境中运作。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哪怕是在今天,似乎也难以到达这个层次。也许是一直崇尚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到现今胡总书记的“不折腾”,似乎中国人的思想里感性成分总是超越理性,导致中国社会如今的法不成法。政治权利系统在当今像万有引力一样,使包括学校在内的一切在它的磁场力运作。当然,学校不能脱离社会,但是在我心里学校是最纯洁的圣地,不该早早的被蒙蔽世俗。“学而优则仕”先优而仕?还是如今的为仕而优?当然能优已经也算是很欣慰的结果了。因此,我还是觉得学校要有其纯洁度,不能被社会世俗牵着鼻子走到悬崖口还在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

另外,《明夷待访录》中还强调,学校应具备治理天下的功能,主张把做学问和关注政治现实结合起来。现如今,有多少人上网之前会看一下新闻,关注政治现实?又有多少学校引导学生在用公正正义的视角来看待现如今这个有点奇怪的社会?哪怕是和大学生有关的,又有多少真正得到学校的重视并反思学校的社会责任呢?大学里,老师和学生是脱节的,多少老师可以真正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思考人生,看透社会?商业化已经进入了学校,学校日益成了商业组织,学生和老师之间是消费关系,老师和学校是雇佣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真的可以这样“单纯”吗?当然,很多学生自己也越来越宅,导致对这个社会缺乏该有的关心,总之,越想越堪忧啊!

《庙会》走了„„

这次三月十八回家,本该是我们八士的庙会的日子,热闹程度甚至可以超过新年。庙会走了,只留下一些记忆。妈妈爸爸吃饭的时候回忆道: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到了三月十八这天,他们可以把卖草干的钱作为那天的零用钱,可以花两分钱买盐水棒冰或者五分钱买水果棒冰,或者几分钱买更甘蔗啃啃„„妈妈说以前三月十八的时候,卖甘蔗卖瓜子菠萝的小摊头都摆到村口,现如今,别说是村口了,就连街上也冷冷清清了。在我记忆里的三月十八节场的时候,街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头,卖衣服的,卖零食的,卖水果的,卖玩具的,杂耍的„„人山人海,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虽然挤但是都不在乎,享受着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我记得我每次最喜欢套圈,虽然只是一些廉价的玻璃玩意儿,但是却特别有成就感。男生就比较喜欢打枪,看中了几枪,就可以拿到奖品。小孩子则喜欢拿着气球围在吹糖的摊头旁看手工艺人作出各种形状的糖画。还有男女老少都喜欢的耍猴,每次看那些猴子把耍猴人搞得快抓狂的样子,大家都会发出最率真最淳朴的笑声„„这些现在都不再有了。

现如今,这天,家家户户还是会留亲戚吃饭,但是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记得,以前到了三月十八这天,人家都会早就备好零钱,等着一些乞讨者的到来。从早到晚,来来往往,负责给钱这种事似乎都是小孩子包办的,一看见在邻居家门口了,就马上跑进自己家抽屉里拿几个钢板准备着。他们不是那种出卖可怜相博取同情,而是怀着一种祝福共同庆祝的心情来的,总是会遇到特别幽默有创意的。舞狮子的总是很受欢迎,有的是夫妻对唱“恭喜你老板大发财,年年赚个几百万„„”(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歌词)。有时候,遇上饭点,人家都会毫不吝啬的盛晚饭,加些菜给他们。真的,这些在那时候是最平常的事情,谁也不会觉得讨人厌。这次三月十八,我们都去奶奶家吃中饭,一整天都没有看见一个,大家的吃饭似乎也不热闹了。

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年,附近的许多村镇的庙会逐渐被取消,不再允许摆摊。为此,我很是伤感,查了一下庙会的历史,才发现,它的历史原来如此悠久。它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古老的社祭。历朝历代,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在民间不断被重视热爱,几千年的传统,不知道是什么理由,用如此残忍,绝对的方式切断了它的存在,它的发展。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种人文社会文化,难道不应该被保护吗?民间文化,的确有其乡村性,不够适应现在的经济文化发展,但是,百姓需要有这样的庙会来丰富这个日益冷漠日益封闭隔绝的社会生活。你说影响交通,那可以找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你说很多是伪劣产品,但是市场上所谓的国家安全认证的质量又如何?看见过吃庙会上的东西吃死人的吗?至少我是没看见。你说,影响卫生?那最多也就三天的问题,政府这几天收的管理费少吗?你说,取消庙会可以减轻百姓负担,可是庙会上的东西有这么昂贵的地步吗?真的很是想不通。百姓真正需要的,当地政府感受到了多少;百姓真正需要的,当地政府又以他们自己所谓的“为你们好”的理由阉割了百姓的需要。

民间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到底有多少可以留下?难道现在有的时候,你以各种你所谓的理由来取消,到时候,社会上刮起了一阵怀旧风,刮起了民间传统习俗风气,是不是要搞个仿真版庙会,还是过了几十年,城市化到一定程度,这些只能出现在老人的脑海里,然后对着晚辈说: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今天,街上多么热闹,有什么有什么„„还是靠几张所谓的照片来怀旧一下,考古一下民俗民风?

取舍,请手下留情!

第二篇:《明夷待访录》读后感

黄宗羲的民主教育思想——读《明夷待访录·学校》有感

摘要: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富于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学校》一篇中,大致分为对学校职能的探讨、对教育对象的探讨、对教育内容的探讨、对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探讨、对尊师重教文化风气的探讨这几个方面。这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发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明夷待访录》;《学校》篇;教育思想

(一)《明夷待访录》简介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梨洲先生,是中国17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夷待访录》成书于康熙二年四月,是黄宗羲启蒙思想的光辉代表作,被称为“一部划时代的民主主义思想专著”。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学校》一篇中,针对当时科举腐朽、学校流弊重生的社会现象,对学校职能、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具有启迪意义的观点与改革举措。他提出“公其是非于学校”,强调学校对国家政事的监督功能;提出教育内容应当包括经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体现广泛、实用的特点;提出“力学致知”、“学贵适用”、“学贵独创”等教学思想。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论断体现出了独树一帜的民主教育思想观点。

(二)《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教育思想的探析

1.对学校职能的探讨

学校的传统职能是“养士”,“学校,所以养士也。”在我国古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养士”,也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学校传统的基本职能是“养士”,但决不仅仅是“养士”,“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春秋时,郑国相子产保留乡校,使人民得以“清议”,监督国家各项政策,促使国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黄宗羲也特别重视学校的作用,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认 为学校除培养知识分子之外,也应当被定位为指导政治、引导舆论的场所,使之有参政议政之功能。然而在君主专制社会,不仅普通民众,即使一般士人也没有评论政治得失之自由。更难言监督君权及国家行政权之权利。“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掘以为非。” 黄宗羲则提出了与此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天 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必使治天下之具出于学校”,“公其是非于学校”。在君主专制社会里,这样的思想堪称振聋发聩、石破天惊。

这里,学校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还担负起了参与时政、针贬时弊的政治重任。这种思想,是对当时封建专制政权的大挑战,表达了黄宗羲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这与他一贯主张的民主、自由思想也是一致的。他期望以教育改良时政,以学校推动民主,在当时有着积极意义。

2.对教育对象的探讨

在受教育者的范围问题上,黄宗羲主张全民接受教育。“天子之子年至十五,则与大臣之子就学于太学,使知民之情伪。”“凡邑之生童,皆裹粮从学。离城烟火聚落之处士人众多者,亦置经师。民间童子十人以上,则以诸生之老而不仕者,充为蒙师。故郡邑无无师之士。” “学宫以外,凡在城在野寺观庵堂,大者改为书院,经师领之,小者改为小学,蒙师领之,以分处诸生受业。”这里体现的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大大扩展。此外,黄宗羲还提及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其寺产即隶于学,以赡诸生之贫者,”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能提出如此的带有一定义务教育色彩、并有一定公有思想的举措,实属难能可贵。

在对受教育者的选拔问题上,黄宗羲主张在普遍的受教育者之中选拔俊秀之才,途径也是考试:但他并不认为考试成绩是唯一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传统的科举取士存在巨大的弊病。

在《明夷待访录》其他章节与黄宗羲的其他论著中,他早已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传统科举取士存在的危害。譬如:传统科举选士制度束缚士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损害学术环境;八股文的考试方法,除了让学子们应对八股文的考试规范外,在学问的养成上毫无用处,败坏人才和学风;科举选士办法“严取宽用”,造成政府官员没有有效的监督,导致吏治腐败等等。黄宗羲提出了具体的补救措施,“每三年,学官送其俊秀于提学而考之,补博士弟子;送博士弟子于提学而考之,以解礼部,更不别遣考试官。发榜所遗之士,有平日优于学行者,学官咨于提学补入之。其弟子之罢黜,学官以生平定之。”主张考试落榜之人,结合平时优异成绩,可以进行补考;学生的去留,也决定于老师对其平日的考察。黄宗羲推崇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人才选拔方式,如果能加以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为国家行政机构输送更加优秀的血液的目的。

3.对教育内容的探讨

黄宗羲在民主、自由思想的指引下,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与他这一开放先进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的,他主张学校的讲学应与议政相结合。“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郡县朔望,大会一邑之缙绅士子。„„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机构,还应是参与议政、监督政府的场所,所以教师的职能也就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了,而应讲学、议政同时融合进行。这样可以促使师生乃至全体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真正做到“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重视经学、史学、诗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多方面的学习。在他设计的学校体系中,各级各类学校,除经师开经学之外,还特别开设兵法、历算、医学、射术各科,并各有学官教授。“其下有《五经》师,兵法、历算、医、射各有师,皆听学官自择。”“士之学行成者,非主六曹(兵曹、刑曹、工曹、礼曹、户曹、吏曹)之事。”黄宗羲的思想,开了近代学校设置自然科学的先河,这也与黄宗羲“经世致用”思想一脉相承。黄宗羲自己就研究了地理、数学、几何和中西历等自然科学科目,他的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富有实用性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以服务于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国防业为目的。

4.对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探讨

黄宗羲在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选拔上,提出了民主推选。“郡县学官,毋得出自选除;郡县公议,请名儒。自布衣以至宰相之谢事者,皆可当其任,不拘已仕未仕也。”同时,学生也有罢免郡县学官的权利,“其人稍有干于清议,则诸生得共起而易之,日:‘是不可以为吾师也。”’在整个教师的选择、罢免过程中,学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处处体现学生的意愿,时时让学生作主。这种由学生民主推选教师的制度的确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事教师职业、担任教育行政干部的人,必须是学识渊博、修身成德的人。“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择名儒以提督学政。”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学生成材的领路人,是学校教育的施教主体;教师的学识、品德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能养什么样的“士”。黄宗羲对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儒”“大儒”“名儒”的要求,既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中对教师学识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教师品德的要求。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修身成德,是教育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

5.对尊师重教的探讨 黄宗羲关于教育的以上思想,皆可反映出他本人尊师重教这一根本态度,《学校》中也有相关内容的阐述。“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其以薄书期会,不至者罚之。”可见其对讲学集会的重视。“天予之子年至十五,则与大臣之子就学于太学,使知民之情伪。”“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黄宗羲认为,天子与平民一样,受教育都是极其必要的;而对老师,不论富贵贫贱,包括天子、郡县官在内,都应万分敬重。尊师重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尊师重教,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管国家实行何种制度,尊师重教都是一个国家、社会保持活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三)《明夷待访录》中教育思想的启示

在科教兴国的当今时代,了解、吸取黄宗羲积极的教育思想,无疑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大有裨益。

1.对当代学校职能的启示

在我国古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养士”,也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直至今日,为国家培养人才仍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能。在高等教育、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牢记学校这一从古至今不变的宗旨,把办学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结合起来,让学校成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基地;而与此同时,学校中的受教育者,也应当清醒的把握这一成才目标,只有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能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此外,黄宗羲还非常重视学校的议政功能。这种强化学校议政职能的思想和举措,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之先河。毋庸置疑,黄宗羲这种积极的、领先于时代的民主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也极具启迪,一方面,我们要发扬民主,促进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这是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在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也具有较为明显的现实意义,时政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辨别社会是非的能力,把握社会形势,能思考国内外大事,由此针砭时弊,真正成为为国家所需的人才。

2.关于受教育对象

根据黄宗羲的观点,接受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普遍性的、全民性的,任何人都应当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社会,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然而,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山区、农村依然因为贫困而不能得以落实,几乎在每个高校都有一些贫困学生需要社会的帮助,近年来社会中凸现出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等等都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推进问题的解决,如:对普遍落后的农村、山区,国家可以免除各种费用,且提供人力、物资支援,可以动用社会募捐;对个别贫困生,我们可以采用“心连心,手拉手”的“一对一”资助,保证贫困学生和富裕学生一样受到教育。只有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全体民众的整体素质,民主才能真正实行,社会才能稳步、持续的发展。

受教育者的选拔问题也是黄宗羲所关注的,选拔与评价受教育者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考试一种。在我们当今的教育实践中,考试不仅依然是用来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普遍手段,也是各行各业选拔合格与优秀人才的最常用途径。但是,想要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与知识、技能、创新水平,不能单纯依赖考试,必须与考生平日的言、行、德及具体处事能力相结合,用比较合理的、全面的综合结构成绩来评价。

3.对当代教育内容的启示

黄宗羲提出“公其是非于学校”,将社会现实与学校教育紧密地联结起来。这一点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深有启迪,我们的教学不应是纯粹象牙塔内的“两耳不闻窝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是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校自由、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高国家决策的科学性。

当然,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所提供的学习内容也应该是更加丰富的。经学、史学和诗文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这些领域的学习对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拓展眼界,培养人文与道德素养具有重大意义。而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当今时代更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在科教兴国的现代社会,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研究与创新,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提升探究水平,从而带动科学研究领域的突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驱动力。

4.对当代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选拔与培养的启示 根据黄宗羲的看法,在我们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大量学校的学生都已经拥有了评议教师教学水平与职业道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他们的反馈成为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有些学校甚至开始采取学生选择教师上岗、学生罢免教师的措施,相对于教师上岗终身制、教育行政干部任命制,这种制度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不过,在这种制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必须避免使积极的民主转化成消极的无政府主义的混乱和为所欲为。

《明夷待访录·学校》中主张对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学识、品德高要求,且民主推选,在当今教育实践中依然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当今的中国社会也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来提升教师团队与教育行政管理团队的质量:第一,对教师要做好岗前培训,确保上岗教师在知识结构、职业素养等方面技术过硬;第二,对在岗教师要做好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坚决辞退,确保在岗教师保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第三,教育行政干部的任用,应该从教师队伍中选拔,确保教育实践符合教育客观规律,加大成功的可能性;第四,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师生享有选举学校负责人、教育行政干部的权利,同时享有因其品行不正而随时将其罢免的权利,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5.对尊师重教风气培养的启示

在黄宗羲眼中,尊师重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尊师重教,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管国家实行何种制度,尊师重教都是一个国家、社会保持活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真正落实尊师重教,需要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水平与社会保障待遇,需要建立和完善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法规与政策,需要形成更加成熟与多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教育、尊重教师职业与每一个教师的理念,从而逐渐形成全民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尊师重教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也唯有做好尊师重教,教育的未来发展才有更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黄宗羲著.李伟译注.明夷待访录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8.[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杨勇.《明夷待访录》教育思想散论——以《学校》篇为中心[J].文教资料,2011(27):105-107.[4]高维英.论黄宗羲的民主教育思想[J].文教资料,2008(7):89-91.[5]马鹏娟.黄宗羲《学校》中的主要教育思想[J].中国西部科技,2006(36):2-3.[6]叶正茂,陈岗.蒙昧中的民主之光——《学校》主要教育思想及启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290-292.

第三篇:有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作者不同意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条线索作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而坚持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主体来论述中国近代史。作者认为,在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正是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才把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给予内外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作者认为,就连戊戌变法这场由社会上层演出的历史剧当中,“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始终环绕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

作者评论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时指出,拜上帝会的创立“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农民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尽管宗教迷信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但这在当时对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是起了作用的。本书列举史实说明,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并未因为外国侵略者与自己共同信仰一个上帝,就放弃了爱国主义的立场或麻痹了斗志,他们与清朝政府的对外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坚决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严禁鸦片,最后,“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一切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力量。

本书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评价。作者认为,戊戌维新基本上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尽管维新派敌视农民革命,只主张改良,但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维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帜。他们对国势危急的大声疾呼,对改革主张的有力的宣传,“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本书还给予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及其同志们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他们提出的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又专门叙述了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并指出在当时条件下,“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社会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正是打击了站在它背后的帝国主义。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作者在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作者着墨不多,笔锋上凝聚着的鲜明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三次革命高潮悲壮地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1981年初版到1997年再版,作者始终坚持了他在探讨中国近代史发基本规律时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了他在表述中国近代史发展基本规律时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意见。虽然有些具体的结论在学术界还有很多的讨论,但是他在研究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指导原则还是让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们引为参考。

纵观《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为宗旨,以历史唯物论研究中国近代史,富于创见,颇具影响,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得到学术界一至很高的评价。该书系统地叙述叙述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记述和分析了一百年来中国几个革命高潮和曲折历程。作者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经过了两千多年基本上停滞的封建社会以 后,社会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动荡和变动。

作者认为如果把每次革命高潮时期和在它以前的准备时期合并起来,那就可以把1840-1919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二个是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第三个是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1901—1912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时期;第四个是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年),这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酝酿的时期。

我相信读者们按着这条清晰的路线去了解那段历史一定不会觉得枯燥,而那些一件件一桩桩悲痛的事件都让每一位爱国人士都深感沉重,悲痛不已。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主要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这些都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思想文化的沉闷,各级政府的腐败,为后来鸦片战争的爆发埋下了导火索。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五口通商和买办阶级的产生以及租界的出现。

到了太平天国的兴起,洪秀全等人利用被“修饰”过的上帝和人民的迷信号召农民起义,拜上帝会(附:我之前看了一本名叫《中国历史之谜》的书,书中否认了拜上帝会的存在,认为只是后人的误解,因为在太平天国的文献和与太平天国交战的清朝官吏的奏报及书信上没有出现“拜上帝会”字样,对此不知老师有何看法?)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民革命纵然取得了推翻一个旧的封建皇朝的胜利,但是胜利的果实却总是为地主阶级用这样那样方法所窃取。洪秀全等人上台后,官民制度两种化,引起了极大的不满。新起的皇朝仍然是地主阶级的政权,农民仍然处于封建的压迫下。

在作者看来,太平天国的城市政策带有致命的弱点,他们所设计的整个社会由废除剥削制度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组成的方案,也就很明显的不过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来的社会制度事实上从未真正实行过,也不可能真正实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的灭亡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仅靠农民起义的弊端,因为虽然他们富于社会经验,见多识广,更多 权变和机灵,但是他们也往往把无组织性、无纪律性、流寇主义、单纯破坏性这些坏东西带进了农民革命队伍,阻碍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再后来,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但以本人的浅见,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当时社会和国民素质还不足以推行资本主义,这其中需要一个类似君主立宪的过渡阶段,而那时的中国不得不处在了一个不土不洋的尴尬阶段。而且当时许多遗留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比如清末的土地兼并问题、西方列强政治经济上的侵略和压迫等等。他在遗嘱内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倘若一直走下去必定会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不幸的是最终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夺走,更是将中国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正如作者所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没有把任何社会现象都归结于阶级问题,或者只是用阶被级根源来解释,也没有把把任何社会矛盾都说成是敌对阶级之间,或这个阶级和那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当时旧的阶级虽然衰落,但仍然存在,新的阶级虽然已经兴起,但尚未取得胜利;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更使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所以绝对不能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简单化、公式化。作者着墨不多,用事实再现了那段悲痛耻辱的历史,着力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无形中激起了读者对民族英雄的钦佩敬慕之情和对卖国贼的愤怒不满。

这么多次的革命最终都悲壮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苦苦地挣扎,救国之路该怎么走?强国之路又该如何?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深思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用大量的史实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让中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巧妙地化解各种危机,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

第四篇:有感

观摩内蒙古自治区初中地理、历史教师基本功竞赛有感

我有幸参加了九月六号在通辽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初中地理、历史教师基本功竞赛。来自内蒙各位精英选手进行现场讲课。这是一次优质课的评比,更是一次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大展示,这次学习使我受益颇多,现结合活动内容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这些年一直倡导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核心要以学生为本。纵观比赛,参赛教师对课堂的掌控都非常出色,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讨论、竞赛、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高效学习。

二、教学形式

参赛教师的课堂设计突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语言设计、导入手段、教学环节设置、学案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等多方面有了很大改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新课的导入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参赛教师们的导入方式可谓都匠心心独到,如老师在讲《地势和地形》一课时,用拼图游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同样在讲《地势和地形》时,有导游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等,尽管导入方法各有不同,但课堂效果都很不错,很值得借鉴学习,更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

一课时的内容或多或少存在某种联系,老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知识的联系,打破常规,呈现给学生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设计教学各环节,使知识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地理这一学科的实用性更加突出。本次比赛很多老师运用了学案进行教学。“学案”是教师为开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引导下完成的一系列问题探究、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学案教学就是依据学案来实施教学活动的创新教育过程。学案的科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深层次的思考。

所有参赛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与以往相比,课件的制作有了很大进步,从以前的单纯ppt课件制作,到现在的多元课件的展示,体现出教师的教辅技术的提高。地理教学运用课件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添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结合学案教学成为教学的有效补充。我记忆最深刻的的就是有一位老师讲解各地形分布时设计了小组利用填图动画进行比赛,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另外很多教师在课上还交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记忆各省级行政单位利用顺口溜,各省轮廓图利用形象记忆法,五大地形抽象的用三角形、梯形等图形记忆法,令学生耳目一新。虽然有多媒体地图,但有的老师还是利用手绘图,绘图的过程也是学生记忆的过程,我觉得很好。

三、教学基本功

参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很扎实。本次比赛特别考察了教师的板图板画能力,很多教师的板书设计简洁美观,教学教态自然、极具亲和力。从讲课中明显感觉到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独到。

四、赛后的思考

这次观摩让我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比赛很精彩,专家的点评也很中肯很犀利。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

1.创设教学情景的有效性。利用情景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但情景的选择是否得当,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这对授课教师对课程的把握提出很高的要求。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比赛中所有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应该简单明了,课件制作的不能华丽,这样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过多的使用课件而忽略其他的教学手段。课件的使用还要服务于课程内容。

4.地理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文化素养,为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总之,这次活动对我们初中地理教师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比赛中,我们汲取经验,发现不足,尤其使我们受益匪浅。新课程下地理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希望我们今后能够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让地理课堂更具活力,更加精彩!

第五篇:有感

——读《天蓝色的彼岸》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的寓言。

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了一个叫啊瑟的幽灵,啊瑟带着哈里偷偷地溜回了人间,向亲人好友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我看完后不由泪流满面,书里单纯清晰温暖的文字唤起了我心中最美好纯洁的感情。它告诉我:学会关爱和珍惜生命。

安妮宝贝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生死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将决定他们如何面对生存。

小男孩哈里死了,可是他无法去天蓝色的彼岸,因为他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对他的姐姐说一声:“对不起,我爱你,姐姐。”哈里死前与姐姐发生了纠葛,他出门前对姐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等着吧!如果哪一天我死了,你会后悔的!所以,为了对姐姐表达歉意和爱意,哈里用尽了身上最后一丝力气,但他满足了,他微笑着飞向了天蓝色的彼岸。

既然现在我们都活着,为什么不好好对待生命,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呢?在心里对那些爱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的每一个人说声谢谢。

开始哈里曾一度自私地认为没有了自己,别人都会为自己难过一生而怀念自己,这样该多么光荣啊。后来他见过他的同学父母和姐姐以后,他明白了这是多么的自私,让别人悲痛一生吗?不。如果你爱他们,就不该看着他们难过,既然自己已经虚脱了,就该圆满地离开了,而他们也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生命是美丽的、无私的、纯洁的。因为生命中有了爱的存在,人与人才能走得更近,世界才会更美好。如果一个人活着却没有爱,他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与快乐!

既然我们的生命中有了爱和其他美好的事物,我还能看不开生死?安妮宝贝说: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要珍惜生命,但别畏惧死。衡阳11.3火灾事故中的官兵们,为了保护藏羚羊的人们,等等,他们面对死亡镇定自若,毫不退缩,他们的生命就不是终结,而是一种开始。

想想,看看天上的云,有什么不可以呢?珍惜生命的每一秒,让生命留下我们的辉煌,那么死又有何惧?

死,永远是个忌讳的话题,但只要有了爱的填充,就会是美好的。就像小男孩哈里一样,他是幸福安详地飞向了天蓝色的彼岸,飞向了另一个起点。

读了《天蓝色的彼岸》一文,我真的很感动,它呈送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动与最伟大的爱,在人性的启示中感悟生存和死亡。

下载《明夷待访录》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夷待访录》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9有感

    一二九纪念 1935年12月9日,一个令人痛心,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了,当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听到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后,他们像雄......

    有感(范文大全)

    你会用英语安慰人吗? 来源: 解怡的日志 1. Pull yourself together. 振作起来。 2. Keep your chin up. 别灰心。 3. Don't let it get you down. It will be over with......

    有感.doc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百度搜藏 人人网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腾讯朋友 更多... 百度分享 作文首页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单元作文 | 英语作文 | 小考作文 | 中......

    《分享快乐》有感

    《分享快乐》有感 这虽然只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但它所蕴涵的中心意思绝对不会比一本书少。 人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开心、快乐,如果说得不到快乐的话,那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

    地震有感

    地震有感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中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全国十几个省市都感到了余震的晃动。在地震中死亡的人数达到了6万多人。在这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中......

    集有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读完《毛选》,《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 一......

    读书有感[最终定稿]

    最近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郎台》、沈从文的《边诚》和曹禺的《雷雨》。四本书风格迥义,共同点是结果都以悲剧收场。 《老人与海》中老人注定是个......

    读书有感

    观“第三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的心得体会 三合镇中心小学 徐欧亚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