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当前疫情防控中所暴露的不足之处亟待弥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全民慈善热情被充分激发。这场疫情是前所未有的国难,全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令人感佩,但防控疫情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实践已检验和暴露当前工作中的诸多不足。正如湖北省纪委监委通告提及湖北红会的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三重一大”规定、信息发布错误等问题;又是正值春节长假且赶上为了防疫而延长假期,加上简单粗暴的封村封路,生产、物流复工困难;还有医学专家对于如“儿童不易感”、“病毒能人传人”等公众关注问题的不同表态引起不小的争议。
对此笔者认为,针对当下在疫情防控中所暴露的难点、堵点与痛点,足以引以为戒,为此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建立疫情物资捐赠社会选择机制。在全民共同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不宜局限于几家官方慈善组织接收捐赠,而是要尽快取消限制,只要依法登记、有救灾应急宗旨的慈善组织都可接收物资捐赠。方能加快培育更多应急类慈善主体,让社会公众有更多选择权,推动官方慈善组织在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同时要完善疫情捐赠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在疫情、物资等公开信息的发布,收集疫情信息后的动态防控地图等方面,都可以让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也有助于让公众更好地配合防控,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自己并切断病毒的传播渠道。
其次,要建立疫情严重地区协同合作机制。地方政府要联合同级民政部门指导成立疫情严重地区慈善组织协同合作平台,吸纳当地有专业应急能力和疫情防控经验的慈善组织、企业、个人等参与到整个疫情应对体系中来。例如武汉防控指挥部就指派医药物流公司九州通协助武汉红十字会分装物资,从而让拥有信息化系统与精准匹配机制的电商平台和物流服务担任更重要角色。
再者,专家作为沟通的桥梁要有受众思维。在同一个时间点面对同样的数据,如何理解如何分析,以及如何向公众表达,对专家群体来讲是一门值得认真琢磨的学问。比如专家发言时不要太惜字如金,让人揣摩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而是多一些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公布疫情信息不但要谨慎,更要提醒公众注意未知风险、注意卫生常识不会造成负面后果。卫健部门也需尽快明确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科学使用医疗防控物资的标准。如居家者不必戴口罩,而不直接进入病房,也没必要佩戴kn95口罩。故而普通人群不必争抢、囤积口罩特别是高等级防护口罩,避免浪费紧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