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1
在师生互道感谢中,结束了《说声谢谢》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动情,从而以情导行。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说一声“谢谢”,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感谢。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了解社会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辛勤工作的人,在发现、体验中有所感悟,激发他们尊重并感谢劳动者(包括身边的人)的情感。学习参与社会,做有爱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并以良好的文明行为回报他人。
为了打开孩子的情感之门,课前我鼓励他们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从身边的人开始观察,发现哪些人关心帮助自己,为自己服务,他是怎样服务的,做好调查记录;课上,我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说起,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都对谁说过谢谢。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通过模拟实践去体验、感悟,多角度地换位思考,进而认识表示感谢的意义,学习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并表现在行动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会使用礼貌用语,并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孩子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设计了提前留心观察、小组合作交流、创设情境发现、小组合作竞答、模拟实践、现场采访、看录像辨析讨论,做感谢卡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动心”到“动情”再到准备“行动”,继而在音乐声中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深情的话语。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及时地发现问题,真诚地表示感谢,热烈地讨论,得出用行动表达的结论,整节课随处可见孩子们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着。在模拟实践中,孩子们细致入微的模拟表演,真正体现了由“动情”到“导行”这一教学环节中,说明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孩子们能观察得非常细致;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实践,他们能体会得十分到位。
不足: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因学生有些紧张,为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的略显紧张,后来学生放松了,教师才显得自如。作为教师应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每节课都应置于大目标下,对学生的回答,点点滴滴都及时给予恰当的、积极的评价。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2
今天,我讲了一节新课,学生们发言很积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孩子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氛围很浓。特别是原来有一些不爱发言的同学也举起了手,我真为他们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我采用了激励机制,表扬了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大家都开心极了,他们找到了学习中的`快乐。
在课堂中,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
1.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2.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有待于加强。
改进措施:
1.我们要让学生多看书,应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
2.要让学生说完整话,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3
《品德与社会》作为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教学以及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而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特别是实行“六环三步”教学模式以后,这种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搞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下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
首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学有目标,思路清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自行解决,进行个体汇报,也可以合作讨论进行解决问题,还可以参照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评析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实在不能自己解决,教师要进行点拨,帮助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讲一讲自己的所得、收获。此后,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剖析,情感进一步升华,最后鼓励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或参与者,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实施“六环三步”教学模式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从班集体的小事入手,紧紧抓住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4
《粮食是个宝》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粮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粮食与生活密切相关、缺其不可,从而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的道理,并能从自我做起。
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把本课分成了四大部分进行:
一、在上课伊始我用介绍好朋友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四个粮食的图片,并展开提问使学生们充分认识他们。此环节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但说得不太全面,而我对其牵引不够,有很多常见食品没有说出来。
二、我用小童话的形式引出了第二个环节“馒头的诞生”,并用馒头的口气采用请小朋友作旅行的方式配合课件图片向学生们介绍了馒头的诞生过程。此环节形象生动有趣很受学生的欢迎,但课后经过其他老师的点评和自己的反思觉得此处处理得过于简单,孩子们没能很深刻的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现在我想如果在介绍馒头诞生的某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因我我们是农村小学,对于种麦子并不陌生,孩子们可以说出父母的劳动过程,能更深刻的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三、在第三环节感受粮食的.重要的环节,我是以课件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世界各地区人们受灾的情形。但是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对于粮食不可缺少之一主题口的不紧密。我想如果创设一个假设的情境,逐天深入的让孩子们想象没有粮食会怎样,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四、在以上三个环节之后我安排了“议一议”,出示了课本上的练习图片,让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对不对?你是怎样想的?”。在此环节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很积极踊跃。但是,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很差,普通话也不太好。另外,对学生的回答作为教师的我指导和牵引得不够,另外,此环节用时太长,当然这主要是前两个环节设计的不太完美,很快就结束,所以我在最后环节多拖延了一些时间。
从上课的总体说我感觉我的优点是创新性强,利用二年级孩子的童心特点设计了童话的表达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课堂的积极性。而主要的不足就是在整体设计上重点突出的不够,致使学生最后思想的生成不深刻;另外我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不太好,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解决的不及时准确。
通过自己的多次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老师们的点评,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一节不太成功的课也许更能促使我们走向成功,它就是我成长的阶梯。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5
《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个主题《吃穿住话古今》中的一个话题。本课通过讲述“食”,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学时,我就从现实生活出发,了解了现代社会的“食”之后,再追根寻源,引发学生对于人类在几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这样一来,就拉近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不会显得很脱节。
二、活动多样,发现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特点,在品社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时设计了四个活动:食背后的故事、追溯古代饮食文化,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宣传、介绍中华食文化;同时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关的图片,穿针引线,使得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共同探究学习的和谐氛围中。
三、探究历史,体验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讲述的是离学生生活久远的时代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历史的呢?在这里,我也渗透探究历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这课中,教材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载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成语、图片、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
四、课后留白,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对话文本。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留有许多弹性空间。它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再加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为学生留有一定空间,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在上完《吃穿住话古今》这课后,我请学生自己去探究我国的饮食礼仪,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我想下节课一定能上得更贴近学生,更能走进历史!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后,还是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本节课内容教学内容从走近远古时代到中外饮食的比较,内容很多,跨度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项内容都想深入挖掘,导致课堂教学教学时间不够充裕,虽然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兴致,多感官的参与过程中,但孩子参与的时间还是不够多,今后设计要注重让学生随时有话可说,不仅仅是一名“看客”。;教师语言的组织上还不够精炼;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精确;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在今后教学中要《白话文·》注意这方面问题。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6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可以说是“百易其稿”,要上好一节课真非易事。这篇课文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就因为太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觉得司空见惯,对课文的内容无动于衷,不能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如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主动去帮助他人,就成了这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执教《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后,积累了自己的几点心得,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中的“大爱”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授课时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令世人哀痛的汶川地震,一是令世人为之惊喜的北京奥运。这两件事可以说是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我抓住这两件大事,紧紧联系课文,以助人的角度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当学生看到汶川地震的视频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助人场景时,有的学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当学生看到在包括自己的无数人的帮助下,灾区的孩子已重返课堂学习的温馨画面时,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当看到北京奥运会上辛勤忙碌而又快乐的志愿者时,当听到看到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自愿者的`话语时,当看到悉尼的“志愿者林”时,学生体会到了助人是得到世人普遍为之称颂的高尚行为。能让自己更快乐、生活得更有意义。并发自肺腑地说出了“我长大了也要当志愿者”的动人话语,让人深深感到祖国后继有人。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重组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并产生了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的愿望。
二、联系生活中的“小我”拨动学生的心弦
有了关于汶川地震中的“大爱”的铺垫,学生的情绪已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我适时引导学生去回顾生活中助人的事情,启发学生用心体会从中获得的快乐。“运动会上,我受伤了,是××扶着去医务室。”“我的邻居是一位独居的老奶奶,我经常去和老奶奶说说话,给老奶奶解闷。”……课堂上是如此温馨、快乐,学生们进一步深深地体会到了帮助助人的快乐,及被别人帮助时从中获得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原来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助人还能让社会美好。
三、创设体验活动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遗漏课题,让学生帮着寻找。”在课堂上,我又设置了一个小游戏:“给笑脸贴鼻子。”而游戏者必须在全体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让学生一次次地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从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中获得的快乐。学生兴趣盎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淡化完美,追求真实;淡化说教,追求无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拓展教材探索空间;发掘教学个性内涵;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教学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宽容互动的师生关系,这就是品德课所追求的境界。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7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8
《走近残疾人》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5课中的第一个内容。本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感受残疾人面对困难时的那种顽强不屈的意志,激发学生尊重残疾人、理解残疾人,从而能够愿意主动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本节课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残疾人,我设计了三个体验活动,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将这三个活动逐一进行(也可分组——每个小组领取任务后,分别展开体验,同时进行能够节省时间,但是那样的话很可能给孩子一种做游戏的.感觉,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在不自觉中使这节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游戏课从而失去了我们设计这几个环节的本来意义)。
在进行体验残疾疾人这一环节时,同学们的配合非常好,完成的比较顺利。三个体验活动中,我感觉让学生体验肢体有残疾时学生的体会最深刻。因为前面两个活动我采用的是请同学来体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的。而这次的活动,要求所有的同学都亲自参加体验,当他们用双手将自己上衣的拉链轻轻松松就拉开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我问他们是什么感觉的时候——“太简单了”、“轻松极了”、“小意思”……这些词脱口而出。但是当我让他们将左手背到身后,只用右手将拉链再拉上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再去说上面说过的词语了,只见他们有的用牙咬;有的一只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有的同位之间在互相帮忙……等我再问他们感觉怎么样时,他们的回答变成了——“太难了”、“真不容易”、“我可受不了”……我想,他们已经真正的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也能体会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情时,需要付出比我们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整堂课完成下来,我感觉同学们与老师的配合比较融洽,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完善。如:某些环节的衔接还不是那么连贯,对于同学们回答完问题时的评价、借助孩子们的回答及时补充、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等方面,自己说得还是过于多,应该再多给孩子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9
教材分析
《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感激家长,体会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并做到“不会的事情学者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学情分析
现在,大多数家庭孩子少,他们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呵护和关心,觉得家长养育自己是应该的。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这样的倾向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骄纵、意志薄弱、依赖性较强、缺乏责任感的人。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我们要及时教育学生,教会他们学会感激,增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责任心 。
教学目标
感受父母生活的辛劳,明白自己有责任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
情感目标:
体谅家长的难处,激起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行为目标:
学会关心父母,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父母,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1
《走近残疾人》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5课中的第一个内容。本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感受残疾人面对困难时的那种顽强不屈的意志,激发学生尊重残疾人、理解残疾人,从而能够愿意主动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本节课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残疾人,我设计了三个体验活动,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将这三个活动逐一进行(也可分组——每个小组领取任务后,分别展开体验,同时进行能够节省时间,但是那样的话很可能给孩子一种做游戏的感觉,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在不自觉中使这节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游戏课从而失去了我们设计这几个环节的本来意义)。
在进行体验残疾疾人这一环节时,同学们的配合非常好,完成的比较顺利。三个体验活动中,我感觉让学生体验肢体有残疾时学生的体会最深刻。因为前面两个活动我采用的是请同学来体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的。而这次的活动,要求所有的同学都亲自参加体验,当他们用双手将自己上衣的拉链轻轻松松就拉开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我问他们是什么感觉的时候——“太简单了”、“轻松极了”、“小意思”……这些词脱口而出。但是当我让他们将左手背到身后,只用右手将拉链再拉上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再去说上面说过的词语了,只见他们有的用牙咬;有的一只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有的同位之间在互相帮忙……等我再问他们感觉怎么样时,他们的回答变成了——“太难了”、“真不容易”、“我可受不了”……我想,他们已经真正的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也能体会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情时,需要付出比我们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整堂课完成下来,我感觉同学们与老师的配合比较融洽,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完善。如:某些环节的衔接还不是那么连贯,对于同学们回答完问题时的评价、借助孩子们的回答及时补充、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等方面,自己说得还是过于多,应该再多给孩子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2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可以说是“百易其稿”,要上好一节课真非易事。这篇课文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就因为太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觉得司空见惯,对课文的内容无动于衷,不能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如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主动去帮助他人,就成了这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执教《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后,积累了自己的几点心得,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中的“大爱”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授课时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令世人哀痛的汶川地震,一是令世人为之惊喜的北京奥运。这两件事可以说是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我抓住这两件大事,紧紧联系课文,以助人的角度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当学生看到汶川地震的视频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助人场景时,有的学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当学生看到在包括自己的无数人的帮助下,灾区的孩子已重返课堂学习的温馨画面时,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当看到北京奥运会上辛勤忙碌而又快乐的志愿者时,当听到看到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自愿者的话语时,当看到悉尼的“志愿者林”时,学生体会到了助人是得到世人普遍为之称颂的高尚行为。能让自己更快乐、生活得更有意义。并发自肺腑地说出了“我长大了也要当志愿者”的动人话语,让人深深感到祖国后继有人。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重组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并产生了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的愿望。
二、联系生活中的“小我”拨动学生的心弦
有了关于汶川地震中的“大爱”的铺垫,学生的情绪已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我适时引导学生去回顾生活中助人的事情,启发学生用心体会从中获得的快乐。“运动会上,我受伤了,是××扶着去医务室。”“我的邻居是一位独居的老奶奶,我经常去和老奶奶说说话,给老奶奶解闷。”……课堂上是如此温馨、快乐,学生们进一步深深地体会到了帮助助人的快乐,及被别人帮助时从中获得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原来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助人还能让社会美好。
三、创设体验活动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遗漏课题,让学生帮着寻找。”在课堂上,我又设置了一个小游戏:“给笑脸贴鼻子。”而游戏者必须在全体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让学生一次次地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从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中获得的快乐。学生兴趣盎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淡化完美,追求真实;淡化说教,追求无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拓展教材探索空间;发掘教学个性内涵;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教学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宽容互动的师生关系,这就是品德课所追求的境界。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3
今天,我讲了一节新课,学生们发言很积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孩子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氛围很浓。特别是原来有一些不爱发言的同学也举起了手,我真为他们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我采用了激励机制,表扬了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大家都开心极了,他们找到了学习中的快乐。
在课堂中,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
1.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2.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有待于加强。
改进措施:
1.我们要让学生多看书,应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
2.要让学生说完整话,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4
《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个主题《吃穿住话古今》中的一个话题。本课通过讲述“食”,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学时,我就从现实生活出发,了解了现代社会的“食”之后,再追根寻源,引发学生对于人类在几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这样一来,就拉近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不会显得很脱节。
二、活动多样,发现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特点,在品社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时设计了四个活动:食背后的故事、追溯古代饮食文化,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宣传、介绍中华食文化;同时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关的图片,穿针引线,使得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共同探究学习的和谐氛围中。
三、探究历史,体验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讲述的是离学生生活久远的时代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历史的呢?在这里,我也渗透探究历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这课中,教材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载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成语、图片、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
四、课后留白,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对话文本。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留有许多弹性空间。它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再加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为学生留有一定空间,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在上完《吃穿住话古今》这课后,我请学生自己去探究我国的饮食礼仪,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我想下节课一定能上得更贴近学生,更能走进历史!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后,还是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本节课内容教学内容从走近远古时代到中外饮食的比较,内容很多,跨度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项内容都想深入挖掘,导致课堂教学教学时间不够充裕,虽然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兴致,多感官的参与过程中,但孩子参与的时间还是不够多,今后设计要注重让学生随时有话可说,不仅仅是一名“看客”。;教师语言的组织上还不够精炼;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精确;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问题。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5
教材分析
《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感激家长,体会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并做到“不会的`事情学者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学情分析
现在,大多数家庭孩子少,他们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呵护和关心,觉得家长养育自己是应该的。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这样的倾向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骄纵、意志薄弱、依赖性较强、缺乏责任感的人。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我们要及时教育学生,教会他们学会感激,增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责任心 。
教学目标
感受父母生活的辛劳,明白自己有责任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
情感目标:
体谅家长的难处,激起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行为目标:
学会关心父母,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父母,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6
《粮食是个宝》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粮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粮食与生活密切相关、缺其不可,从而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的道理,并能从自我做起。
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把本课分成了四大部分进行:
一、在上课伊始我用介绍好朋友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四个粮食的图片,并展开提问使学生们充分认识他们。此环节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但说得不太全面,而我对其牵引不够,有很多常见食品没有说出来。
二、我用小童话的形式引出了第二个环节“馒头的诞生”,并用馒头的口气采用请小朋友作旅行的方式配合课件图片向学生们介绍了馒头的诞生过程。此环节形象生动有趣很受学生的欢迎,但课后经过其他老师的点评和自己的反思觉得此处处理得过于简单,孩子们没能很深刻的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现在我想如果在介绍馒头诞生的某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因我我们是农村小学,对于种麦子并不陌生,孩子们可以说出父母的劳动过程,能更深刻的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三、在第三环节感受粮食的重要的环节,我是以课件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世界各地区人们受灾的情形。但是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对于粮食不可缺少之一主题口的不紧密。我想如果创设一个假设的情境,逐天深入的让孩子们想象没有粮食会怎样,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四、在以上三个环节之后我安排了“议一议”,出示了课本上的练习图片,让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对不对?你是怎样想的?”。在此环节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很积极踊跃。但是,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很差,普通话也不太好。另外,对学生的回答作为教师的我指导和牵引得不够,另外,此环节用时太长,当然这主要是前两个环节设计的不太完美,很快就结束,所以我在最后环节多拖延了一些时间。
从上课的总体说我感觉我的优点是创新性强,利用二年级孩子的童心特点设计了童话的表达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课堂的积极性。而主要的不足就是在整体设计上重点突出的不够,致使学生最后思想的生成不深刻;另外我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不太好,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解决的不及时准确。
通过自己的多次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老师们的点评,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一节不太成功的课也许更能促使我们走向成功,它就是我成长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