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4.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在朗读感悟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复习旧知,回忆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二、研读课文
交流自主学习卡中提出的问题: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一个志向?
〔交流汇报后,板书:中华不振〕
三、精读课文
体味语言
正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才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学生默读课文,并且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师生交流汇报〕
(一)研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课文处处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特别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发生的那一幕。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发生在那里的事?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第一句。
2.从“热闹非凡〞这个词,你体会到外国人占据的是个怎样的地方?
3.指名继续读第二句话。师述:这就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就是灯红酒绿的租界,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
(二)研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1、默读第八自然段,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并且把看到的画面读给大家听。
2、出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办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办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这一鲜明的比照一定刺痛了你的心,指名读。
3、出示“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办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办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你看到那个可恶的巡警了么?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
4、除了这些,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让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紧握的拳头最想干什么?
5、敢不敢惩办呢?播放背景资料,感受中华不振。
6、从租界回来以后,人们经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会沉思些什么?
出示图片,了解周恩来一生为国家所做出的奉献。
出示图片,了解我们今天的中国。
三、总结提升
出示小练笔: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答复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