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调查报告

2022-1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职场调查报告》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场调查报告》。

职场调查报告

职场调查报告1

某网7月26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巴西对1731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工作中遭受歧视和偏见仍然是巴西人的困扰之一。

据巴西《圣保罗州报》24日报道,调查显示,半数巴西人称遭受过职场歧视,或者每天都在工作中经受某种偏见,比如由于职位等级低或者性格内向等原因。

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劳动法协调员若泽?卡洛斯?沃勒(JoséCarlos Wahle)表示,保证工作环境的无歧视性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企业都致力于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不牵涉到贪腐案中,但同时也应该注意自己员工的行为。”他说。

调查还显示,54%的企业没有职场歧视的投诉渠道。尽管如此,沃勒表示巴西的企业环境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职场歧视、偏见和骚扰等。

“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已经有企业有完整的调查和惩处职场歧视的机制,但还没有广泛应用,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沃勒说。

他还强调,如果遭受歧视和偏见的员工没有得到公司的帮助,可以申请离职并要求公司支付遣散费和赔偿费。“如果员工可以证明发生了什么,完全有权利要求公司赔偿。此外,歧视同事的员工也应该受到警告、停职甚至解雇,企业负责人也应该因为纵容歧视而受到惩戒。”沃勒说。

职场调查报告2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大脑受一些正面刺激后的情绪反应,或许化学家们还能分析出类似“多巴胺”的成份在人们快乐时迸发得更多。快乐是主观的,相对于幸福,快乐是轻快的,也是短暂的。

面对刚刚过去的一年,你快乐吗?你有多久没有感受过快乐的情绪了?快乐到底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某网站就“职场上,你还快乐吗?”这个话题进行了调查,得出一个结果——“超过一半的白领们并不快乐”。有56%的受访者表示,相比于20xx年,在20xx年里能让自己快乐的元素在减少。调查数据还显示,职业女性对于快乐的敏感度要高于职业男性。受危机影响,外企招聘需求缩水、开支节省、福利变少,这些因素都导致身在外企的员工快乐指数在降低。

最集中的不快乐:失业

从网友的倾诉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下白领最集中的不快乐就是没有工作。受危机影响,20xx年企业招聘量变少,职位需求数变少,裁员事件屡见报端,白领失业频频显现;除此之外, 20xx年610万的应届毕业生成为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洪流,让职场上的不快乐披上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毕业以来几个月,我找工作一直无果;上学时我依靠父母给钱生活,现在毕业了还要靠父母继续养着,我真觉得无地自容。”一位学生在论坛上留下了以上话语。

怨气最重的不快乐:无偿加班

针对加班问题的调查显示,有96%的受访者称平时工作日一直会加班,而每周加班超过8小时的人群占35%。关于加班的抱怨由来已久,经历了金融危机的一年,矛盾在加剧。某著名IT公司员工为了能保住饭碗不得不“自觉主动”地加班;某知名企业被员工讨要加班费……

网友们只要讨论到加班事宜,气氛就难免悲愤心酸起来。比如,“培训时间为什么不算加班时间?”、“老板不走自己没事也得留着加班”、“加了班却拿不到加班费……”等等,白领们忍无可忍,可为了守住一份工作,终需忍。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加班是有偿的,身负生存压力的人们还是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一项名为“如果老板给你5000元,让你春节加班七天,你干不干?”的投票数据显示,有75%的人会选择放弃过节而拿钱加班。网友“时间换空间”的观点很直接:“我缺钱,所以我会干。”当然也有部分人是理性的,网友“昵称不能缺”甚至做了细致数学公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月薪少于6600元的人,在春节加班7天拿5000元是可以接受的,而月薪高于这个数字的人就放弃吧。

最闹心的不快乐:病不起

裁员、降薪、暗无天日的加班等等诸多职场压力让白领们苦不堪言。前程无忧曾就白领健康问题做过调查,数据结果显示:68%的白领时不时会生病,而其中有近20%的人员健康状况很不乐观,一直“小毛小病”不断。有网友在论坛上发言:“每年的公司体检是最考验我的神经,体检表格上的‘异常’出现频率与年龄绝对成正比,脂肪肝、肾结石、颈椎扭曲变型、胃穿孔等一堆需要随访的毛病,让人有一下子老去了十年的感觉。”

眼下另一个普遍现象是“生病容易,看病难”,白领们纷纷表示这年头真的病不起——高昂的看病费用,请不出的病假,再加上因为病假而拖延的如山的工作,桩桩件件都让白领们闹心不已。网友“小白”请假做了个胃手术,带着瓶瓶罐罐的胃药回到公司后,面对她的是几百封待解决的邮件、堆积在办公桌上的高度惊人的文件纸张和贴满电脑屏的同事客户给她的黄帖留言,看到这些景象足以让她旧病复发。“小白”说:“我在请假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为了补上进度,我已经连续加了三天班,感觉比术前更加劳累。”名为“杜丘”的网友一篇“工作5年,我把健康献给了老板”的帖子呐喊出了众多白领的健康惨状。

最现实的不快乐:什么都涨,薪水没涨

20xx年,全国房价上涨明显,有媒体报道上海的房价在6个月内涨了50%,北京楼市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房价也都疯狂飙升到了历史制高点。房价之高,白领们连成为“房奴”的资格都丧失了。此外,在过去的一年中,食品消费、交通费、上网费、教育费、水电气费、房租、物业费等生活必需品支出都在上涨,而这些支出常被称为“刚性支出”。虽然看起来每一项支出上涨幅度不大,但累加的效果却是几何级数的增长。

在涨声一片中,唯独我们的薪水没有涨。近期就“新一年老板给你加了多少‘米’”的话题进行网上投票,有51%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新一年里加薪无望,另有17%的网友哀叹自己的薪水不升反降了。网友“天蓝”表示:“由于公司业绩不好,来年全体员工的工资都将会打9折。”网友“时间换空间”在论坛上写下这样的文字:“目前我一个人干四个人的活,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涨薪,就算涨也不会超过原来月薪的5%。”

快乐是需要买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把公司搬往城市边缘。于是白领们每天不得不赶往遥远的“乡下”上班,时间被大块大块地用在上下班路途上。借用网友“晴天和尚”的话:“每天两点一线,不是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我们被遗忘在了城乡交界处。”

抱怨归抱怨,生活仍然要继续,于是白领们通过网购来发泄这种与世隔绝的寂寞。小婴的公司在三年前搬到了城外,公司方圆5公里内别说购物街区,甚至连个问路的人都找不着。上“淘宝”挖宝成了小婴的每日必修课——鼠标在手,无奇不有。她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拆快递包裹的一刹那,在同事们纷纷围观比较、点评惊呼之时,让小婴感到生活原来还不是那么枯燥的两点一线,还是有些激动与心跳的,就算是用真金白银买来的也是值得。在搬到城外的一年时间里,小婴成为了淘宝上的一名钻石买家。

午休的幸福时光

白领们白天早早去公司上班,晚上又有数不清的加班,难得的中午午休时间变得尤为珍贵。“休息,是为了要走更长远的路”,适度的休息能调养身心、舒解压力、消除疲劳。据调查显示,有41%的白领会在午餐过后的午休时选择小睡一会儿;16%的白领则是选择其他的休闲娱乐方式,如上网阅读、看视频或是打游戏来放松自己。

Vivian是个书谜,家里的书可以装上几大箱子,但那都是她学生时代的战果。自从踏上工作岗位,Vivian就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逛书店,因此她对时下的网络文学抱以很高的热忱。利用午休时间,Vivian已经从网上阅读完了许多时下最热门的小说。“书还没有出版自己就已经看过了,很有成就感,同时既省钱又省时间,网络文学是伟大的!”这是Vivian的感叹。

美食的满足

“民以食为天”,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吃一顿好的,“打赏”一下自己的“五脏庙”,成为很多人“力所能及”的快乐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危机下与餐饮相关的产业依然欣欣向荣的原因之一。网友“灵灵”在论坛上留下这样的文字:“色香味俱佳的食物不仅让我的胃有饱足感,也给我的心灵带来满足,特别是在情绪不好的时候,美食的填充是我最大的安慰。如果能尝尽百味,体会个中不同,也不失为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快乐有时与钱无关

什么是扼杀我们快乐的元凶?是因为所赚的薪水难以满足自己需求,还是那位让你讨厌的同事天天与你纠缠?是日复一日重复的枯燥工作内容本身,抑或是周遭那些让你无法沉下心来的办公室是非?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教授在对发达国家人口与经济的研究中发现,体现为收入增加的财富积累并不必然导致快乐的增长;尽管在收入增加至某一门槛水平以前,比如后来被广泛认可的年收入8000美元,收入增加与快乐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是在跨过这一门槛之后,收入对快乐增长的影响将变得微乎其微。

前程无忧此次调查发现,让白领们在职场上不快乐的元凶有很多,46%的受访者表示造成工作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岗位不能体现自身价值”;21%的受访者表示高强度的工作或是高压力的工作使自己很不快乐;14.4%的受访者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而不快乐;仅有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快乐的主因是薪酬太低。由此可见,钱并不是影响我们快乐的主因,快乐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体验与感受,更多的人在追求工作的价值感与自身的成就感。

不丹总理吉格梅廷里说:“物质只是幸福和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能保证你以平和的心态与自然及他人融洽相处。”能以平和的心态与自然及他人融洽相处无疑是幸福与快乐的。我们的职场快乐于我们对工作的成就感与融洽人际关系的体会,快乐无疑是主观的。

好老板、好上司能让员工“快乐工作”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我们的邮箱里或是一些热门论坛中总会出现Google员工在工作、休息或是吃饭的照片。当一家公司能让员工带着自己心爱的宠物上班,能在午休时做着SPA,还能在累的时候就钻进太空舱放松,没有束缚、没有限制,更多的是开放、自由与舒畅,这样的公司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她能让她的员工“快乐工作”。

调查显示,现在的白领更期待“快乐工作”,因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快乐。于是那些能让员工有归属感、成就感、成长感的企业才是最受青睐的雇主,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才能享有快乐的感觉。数据显示,公司是否具备公平合理的激励政策、是否鼓励创新、是否有透明公开的晋升制度被白领们列为重要的指标。

导致我们工作快乐指数不高的另一大原因就是我们的上司。别怀疑,这是事实。当调查问起“上司或是老板哪些方面影响你的工作快乐指数”时,感同身受的职场人的苦水泛滥了:

“我的上司做决策总是变来变去,让我难以琢磨她的最终想法,这导致了她总是不满意我的工作。”

“上司太容易情绪化,他会把私人的坏情绪带入工作中,整个部门成天都要看他的脸色做事,连玩笑都不敢开。”

“我们老板总是怀疑员工会偷懒,于是她总是偷偷地站在员工后面,每隔5分钟便会问上一句‘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令人防不胜防也不胜其烦。”

“上司经常让我干些私事,我想拒绝他,但又怕他以后给我小鞋穿;而我不拒绝他,又实在是占用了自己太多的私人时间,特别是节假日,就更别想好好休息了。”

……

关于这样的“控诉”还有很多,根据统计数据发现:上司的个人性格与做事方式,会成为影响下属工作快乐的重要方面。

尾声——

有一天,我们发现周围的空气是浑浊的、噪音是难以忍受的、交通是拥堵的、物价是昂贵的、信息是垃圾的、人际关系是冷漠的、生存竞争是残酷的……这样的生活与我们内心的理想相去甚远,突然我们意识到想要追寻的幸福已成奢侈,那么至少让我们不要放弃快乐吧,因为那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基本意义,那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

职场调查报告3

临近“妇女节”,职场女性群体的就业情况再度受关注。显示,2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25%认为在晋升中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现状。这项调查全国样本为128576。

两成以上女性对自己能力缺乏信心

调查发现,61%的女性倾向于在自身与岗位匹配度达70%以上时进行求职申请,行动更保守。而男性这一比例仅为56%,他们更愿意冒险在匹配度低于70%时尝试机会。32%的女性无法判断自己下次升职所需的时间,男性仅为26%。男性对升职的预期更明确。21%的女性在职场上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同样的感受仅在13%的男性群体中出现。

女性获得晋升所用的时间更长

在对个体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晋升使用的时间进行调查发现,有59%的男性在两年内完成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次晋升,女性的这一比例则为49%,低于男性10个百分点。此外,尚有44%的女性表示截至目前自己从未获得过升职,而面对这一状况的男性比例仅为31%,比女性低出了1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在获得晋升的时间成本上,女性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然而获得晋升机会的比例却更小。

女性的职业规划注重个人价值增值

在晋升障碍的归因中,女性更倾向于做出“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选择,相比男性,她们也会更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尽管这样的表现使得女性看起来不够“自信”,但是也因此让女性在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时更审慎、更注重“修炼内功,稳中求进”。在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时,女性选择“不断提升,获得个人价值增值”的比例高于男性8个百分点。

此外,她们也更希望可以独当一面,接受更多工作挑战,对获得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的诉求也更强烈。男性则意在拓展职场人脉,积累资源、通过升职进阶领导层。

职场调查报告4

全球职业社交平台领英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跳槽频率显著高于美国,其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相比美国的56个月,几乎短了两年;中国职场人士的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比美国短半年之多。

现状

暂时不想找新工作的人数仅一成多

在前期调研中,领英针对中国四个经济发展圈(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的主要城市的职场人士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报告》显示,不同行业在职人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异。在中国,商业服务(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金融保险和互联网是在职时间平均最短、跳槽频次最高、员工流动性最大的三个行业。

互联网行业在美国也是在职时间较短的行业,而中国的在职时间仅为31个月,同美国45个月相比,短了一年多。相对而言,工业生产制造在中美两国均是在职时间最长的行业,但中国也仅为39个月,几乎相当于美国71个月平均在职时间的一半。

领英今年第三季度对中国职场人士的一项大规模调研显示,跳槽正在成为中国职场人士的一种习惯。其中,约20%的被调查者表示正在主动寻找下一个工作,这部分人被称为“主动求职者”;80%属于“被动求职者”,他们当中只有12%的人表示暂时对找新工作不感兴趣,53%的人愿意同招聘人员进行接触并商讨新的职业机会,另外13%的人则在自己的关系网内讨论求职机会。

原因

缺人才造成跳槽率居高不下

在分析中国职场高跳槽率的原因时,《报告》认为,人才需求旺盛、企业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等是中国职场跳槽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中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使得人才需求持续高涨。以互联网行业为例,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这三年,根据投资界披露出来的投融资数据中,有103家互联网、IT企业获得天使或者风险投资,融资额度达到240亿人民币。公开披露的企业通常仅占总体融资企业的不到10%。融资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吸引人才,搭建更强更大的团队。同时BAT等大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充人才数量,每家每年用于人才招聘的费用高达上亿元。此外,互联网对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加速,传统企业中的互联网人才需求也在大幅增加。

更重要的是,快节奏的宏观大环境下,很少企业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培养起有效的内部人才体系,大量人才通过外聘方式招募,引发人才跳槽潮。

国际著名猎头顾问克劳迪奥·费尔南德斯在哈佛接触到的70%至80%的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它们亟待建立完善的潜力评估体系,以吸引、激励、培养他们最优秀的人才。而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此外,在求职过程中,人才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职往往是在不充分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也为之后的快速跳槽埋下伏笔。

跳槽过程中,人才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帮助做出决定。中国的职场人士更多倾向于被动接受信息,而非主动寻找,因此所获得的信息源更多集中在公司和HR。他们往往会基于“自己对该公司和该职位的想象”做出了决定,之后很大程度发现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大到无法接受,便选择了用脚投票。在领英今年第三季度的焦点小组访谈中,有30%的白领曾有过这种经历。

追访

中国人跳槽最看重发展空间

中国职场如此频繁地跳槽,跳的到底是什么?哪些是中国职场人士最为看重的?

《报告》指出,工作强度是最不被重视的指标,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工作那么累,每年却有大批的人才蜂拥而入;此外,企业国际化、企业品牌知名度、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职位职级也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而发展空间、工作内容、学习知识、工作氛围和薪酬福利则是最受重视的指标,其中发展空间排在了第一位。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变化节奏太快,职场人士面临不断的能力更新和成长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内部培养人才的体系,人才的内部成长往往面临瓶颈,此时就得通过跳槽来实现。

为此,《报告》建议国内企业建立、审视和优化自己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体系建立的难度在于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必须清晰,基于此需要有一个长期的人才需求计划,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此外,企业应在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基础上,突出发展空间、学习机会等重要维度,吸引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多渠道、多维度地展示企业的雇主品牌,增加公司和职位等重要的软性信息的透明度,如工作氛围、企业文化等,减少应聘方与受聘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此后的人才流失。

职场调查报告5

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向今日早报独家发布《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择业规律、起薪状况与职业适应调查报告》,这是该校首次大规模地对毕业生开展的跟踪调查。

据悉,该报告调查对象为该校已落实工作的9000名XX届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博毕业生。调查从20xx年1月开始,采用无记名问卷填写形式,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和回收,实际有效问卷1560份。

调查耗时长达半年,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起薪、择业规律、职业适应能力三方面内容。经过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8项基本结论,勾勒出大学生初入职场状况。

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凭借什么来定位呢?

这份针对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的调查结论显示,学历对起薪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另外,性别、地域、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类型都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重要因素。

不同专业,起薪差距相当大。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毕业研究生,计算机学院起薪都最高,分别达3716元和6158元,起薪最低的分别是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XX元、环资学院毕业研究生2175元。可见不同行业、不同学历带来的起薪差距也比较显着。目前而言,it行业的毕业生起薪6158元高居榜首,且遥遥领先。

从性别上看,男性与女性起薪差别不大。本科毕业生男女起薪差距为520元,毕业研究生男女起薪差距为826元。在事业单位或者当公务员,男女工作收入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就业,起薪差别会比较大。

受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2元,毕业研究生中,硕士生为3721元,博士生为3765元。本科毕业生与毕业研究生相差1000元左右。但是,通过数据也发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针对这种现象,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分析认为,本科生阶段学生接受的一般都是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针对社会上的产业或行业知识所学不多,入职后上手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因此相应的薪酬会低一些。

“硕士研究生对一个行业算是已经入门了,而且去企业的多,薪酬比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研究生目前看来薪水不是很高,但可以预期的是,它今后的增长曲线会更陡。”

金海燕说,博士毕业生起薪不是很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毕业后进高校、研究单位工作的比例最大,这些单位起薪一般都不如企业高,但随着资历加深,博士的科研提成等收入进来后,其薪酬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期望与实际薪酬差最高达1393元

求职前,你对月薪的期望值是多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薪酬期望还是偏高的。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参差不齐。以本科毕业生为例,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薪酬期望值较高,均值在4300元左右。信息学院、电气学院和外语学院次之;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最低,均值在2900元以下。

月薪期望值与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之间,材化学院、外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差距最大,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材化学院的毕业生以1393元差值位居第一;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较实际,月薪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差距在500元以下。

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金海燕告诉记者,有的学生在未出校门前,常常会把自己定位得很高。“主要是他们还不是很了解整个行业行情,或者高估自己的社会价值。”期望与实际薪酬差过高,会直接影响到对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发展为跳槽的动因。

职场调查报告6

近日专注出境自由行,中国年轻人出境游第一品牌——来来会联合备受职场年轻人欢迎的工作社交类app--脉脉共同发布了《XX职场年轻人出境游方式调查报告》。此次调查共设8个环节12个问题,覆盖了近百万职场年轻人,并从中抽取1400个样本进行统计。这些样本中女性占到了78%,63%受访者是踏入职场不满3年的“职场菜鸟”,而从事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人数比例为30%。

长假&小假,都要打着飞机去旅行

互联网行业作为节奏快、压力大的行业之一,“职场菜鸟”们所面对的压力剧增。而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放宽对国人的签证申请条件,年轻人想要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真正可以实现。XX年全年共有8个公众假期。在这些公众假期期间,68%的职场年轻人首选旅游作为减轻压力的方式,另有12%人选择看电影,10%会听音乐放松。

旅途减压 身心愉悦

在这些选择旅游作为减压方式的人群中54%认为旅游带来的愉悦感可以放松身心,有效减轻压力;以开阔眼界为目的的出境游人数占到42%;同时有3%的人认为在旅途中结交新朋友是非常有趣的事,这也是他们出游的原因。

“旅游是非常好的减压方式,尤其现在出国游的价格比国内游还便宜。我个人就经常利用小长假或者周末,飞去临近的韩国和新加坡。品尝美食放松心情,再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中,这样劳逸结合花钱不多的减压方式特别受欢迎,我身边的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参加调查的李小姐表示。

结伴玩耍占大多数

年轻人群体都希望在旅途中讲求释放个性,找寻真我,不喜欢被约束,所以他们是出境自由行的主要人群。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结伴自由行的人数高达71%,独自自由行也占到了22%,而通过传统的旅行社报团的只有7%。

热带海岛是主流,欧洲小镇也不错

在热情阳光照射下的细软沙滩上轻嘬饮料,静下心来捧上一本书细细研读或潜潜水游游泳…这种惬意悠然的度假体验被不少年轻人推崇。所以在目的地调查方面,热带海岛不出意外以49%票数占据首位;愿意体验欧洲小镇文化的选项达到36%;有10%心仪风情古堡;另有5%的人群选择了野外探险。

逃离城市,大自然生活令我返璞归真

在这5%选择野外探险为数不多的人群中,68%的人是因为“想在旅行中放松,找回城市里丢失的自己”而选择此项;不断挑战,超越自我也是现代职场年轻人的特点,因此有24%的用户选择此项原因是“想挑战极限,锻炼自己”;还有8%的用户是希望“体会旅行艰辛,给城市压力找个平衡点”

自由行参与感极强,才更体现价值

也许对于很多职场年轻人来说,出行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查看地图设计属于自己的独特行程;在茫茫互联网中搜索相关的攻略,通过这字里行间的分享,还未出发却已真切感受到旅途的美妙。这些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就是自由行的乐趣!强参与感为旅游注入了不一样的意义。因此在“我在多人旅行中,通常扮演的角色是:”这个问题上,41%受访者非常乐意做旅行总策划师,规划旅途的方方面面;在旅行中做参谋,为策划师出谋划策的人数位居第二,达到37%;20.5%的受访者很享受跟着他人走,来一趟不操心之旅。

公司出游,呼声最高

此次调查显示:高达76%的公司每年没有公司团队旅游。大多数职场年轻人呼吁公司团队出游,认为团队旅游不仅可以减轻员工压力,使员工更好的投入工作,更可以增强公司凝聚力,使团队氛围更轻松。据统计,“职场菜鸟”的带薪年假数在5-10天之间占48%;享受10天以上带薪年假的为34%的人群;而带薪年假不足5天的人群占18% 。

同时,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公司出游目的地仍然为热带海岛,此比例为42%;野外探险的比例上升至10%。

针对此现象,来来会考虑到创业公司团建难,而年轻员工非常需要这样的出游,专门推出为创业公司团建定制补贴的outing新线路产品。通过游戏的方式,齐聚员工心愿,借助来来会团建,使出国outing更加容易。

职场调查报告7

摘要:

通过对幼儿教师职场状态的调查,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状态,引起人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关注,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

幼儿教师、职场状态、专业性

教师的职场状态,主要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期间的教育、教学、教研、学习、培训及家园联系的状貌特征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态。20xx年12月,我们对四平市6个县区11所幼儿园,包括公办园、民办园、处于改制中(由企业幼儿园改制为公办幼儿园)幼儿园的师资状况、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培训进修、家园联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占75。7%。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师资状况

调查显示:在编教师198人,持证上岗的144人,保育员23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81人(幼师专业53人),高中学历的51人,初中学历的8人,大专以上学历181人〔其中幼师专业53人);教龄在五年以下的29人,6—的74人,16—的50人,20年以上的77人;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108人,小教一级的教师92人,小教二级的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县、区级骨干教师20人,园级骨干教师17人。由此可见:

(1)持证上岗的教师占在编教师的.72。7%;

(2)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但是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非师范类的教师尚占有一定比例;

(3)教师以中青年骨干居多。

(二)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20道题,这些题目是对教师职场状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1、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

(1)热爱幼教事业、愿意终身从事幼儿教育,是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从业的坚定信念。幼儿教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并且对工作本身充满乐趣和信心,这表明幼儿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的热爱。“幼教工作是一项比妈妈疼爱孩子更细心、更耐心的工作,是充满爱的事业。”这是幼儿教师们对幼儿教育最基本的看法。有了对幼儿教育事业这样崇高的认识以及整个社会教师地位的总体提升,他们才能希望终身从事幼教工作。由此也反映出,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可敬的奉献精神。

(2)认为工作很辛苦,精神压力大。其中24。5%的教师感觉异常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很多教师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8到10小时;二是工作量大;三是25岁至39岁之间的教师多数都是各个幼儿园的“顶梁柱”,他们经常上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工作任务比较多;四是幼儿教师的地位尚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幼儿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有加,但幼儿教师是教师中弱群体这一事实,一时还难以改变。他们没有自己专门的职称系列,走的是小教系列,这不免使人感觉有些不专业;而且幼儿教师工作劳累、工资低。这很容易导致一些人对幼儿教师职业另眼相看,认为幼儿教师是一个非常容易从事的职业。

从上述分析看,幼儿教师对幼教职业是满意的,但是希望幼儿教师的地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2、对教材把握程度

我们以省编幼儿教材为蓝本,在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的教材里各选一课,共四题,教师任选一题,只要能表述出该课的具体内容即可。这对任何一位任课老师来说,都不应该是困难的事情。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此题,调查教师对教材把握的情况。从调查的情况看,能完整表述的教师占22%,能简单表述的教师占19%,只能表述纲目的教师占22%,完全表述错误的教师占32%,没有答题的教师占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能完整表述课文者并不多,后两项的人数超过了前两项的人数。如果说初步表述课文还可以完成教学,那么表中的后两项就很难胜任教学,而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对教材生疏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是因为:

(1)有的幼儿园并没有完全使用省编教材。课程改革中,幼儿教师能够直接投人进去的莫过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课改使用的统编教材,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针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科学地融进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习的内容以及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方法,受到了广大幼儿教师的欢迎。但是,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中需要的教具,有的没有及时配套。幼儿课程很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的,寓教于乐,玩中学,乐中学,没有教具万万不能的。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只好根据提示,自制教具。条件好的幼儿园,寻求使用其它更方便的配套教材,统编教材不能不用,配套教材又舍不得放手;而条件不好的幼儿园,只好尽力而为,使用统编教材,又不能完全体现其新理念。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个别幼儿园采用了小学一年级教材。这样的情况尤其以民办园居多,他们迎合家长的要求,把小学课程搬进了幼儿园,至使省统编教材无法使用。调查中,有45%的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3、家园联系谈论的话题

调查结果依次是:学习一日常表现一能力表现一思想品德一兴趣爱好一心理健康一家园差异一卫生条件。从调查结果排序,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是家长普遍非常关心的事情;其次才是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表现;能力的培养又次之;品德排在第四位;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家园差异,几乎被忽视了;卫生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因为在孩子如何学习这个间题上,教师与家长在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1)关于学习。在学习问题上,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孩子每日在幼儿园中学到什么知识。教师则认为,知识确实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家长过于注重幼儿学前教育中拼音和计算方面的能力,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等,对孩子的成长实际是不利的。儿童幼年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期,每一个敏感期都是接受某种教育和知识学习的最佳时期,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节律性和阶段性特征违背规律,该学不学或者堰苗助长都是不可取的。

(2)关于教学。很多家长会用自己的观念去影响甚至干扰教师。如果教师没有按照家长的意图施教,家长就不能理解,对教师失去信任,甚至提出转园。令人惊叹的是,教师已经意识到家长的一些要求是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也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因素、“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阎和让幼儿从1背到100完全是两回事,但是还是违心的去迎合家长,甚至很少同家长谈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性。幼儿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并不想因此失去生源,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虽然,每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有时还是不能说“不!”于是,有的教师感叹“做一名幼儿教师容易,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难!”因为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界环境的配合。

家园异步,容易导致教师对工作产生厌倦感。调查显示,有两种情况是教师对幼教工作厌倦的主要因素:一是家长不配合,二是与自己理想相悖。其中前者占整个有效问卷的73%。

4,学习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教师有机会参加学习,而且幼儿园给予的学习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幼儿园不仅能安排时间让将近一半的教师外出学习,而且一部分教师的学习费用还能报销,这一点甚至超乎了我们的想象。除此之外,教师们能经常自学,调查统计,幼儿教师常看的杂志有《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还有《幼儿简笔石酷、《幼儿主题活动课程》、心营养科兰黔、份儿成长故事》,个别教师读过檬特梭利教育》和拗儿教育心理黔等书籍。尽管如此,这并不能表示培训和学习的效果尽如人意。从前面教师把握教材的程度可以看出,结果并不乐观。为什么这样的学习仍不能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除了前面的分析之外,至少还应该有以下几个因素:

(1)学习的内容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就是说所学知识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与工作的关联不够紧密或者帮助不大。

(2)教师参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应付的过程。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没有真正把应该掌握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等学到手,敷衍了事,或者半途而废。

二、几点建议

1、依法治教,科学管理。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佚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锄,依据傲师资格条锄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人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淤,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幼儿教育的投人,在业务上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和支持,为幼儿教师的工作、进修创造更好的条件。要使幼儿教师职业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待遇上得到实惠,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幼儿园(FIr)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本园的骨干教师,使那些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教师成为本园(所)的学科带头人,以促进幼儿园(Flr)的健康发展。

2、深化教改,明确目标。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使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目前,我国正在通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共同制定一个中国仁岁一6岁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指南,将作为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基础。参照这个标准,将会明确3岁一6岁的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能做什么、应该能做到什么”,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帮助家庭、社会理解关于儿童发展应实现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加大统编教材力度,尽快配套完,贴近本地实际,方便教师使用。

3、加强培训,科学引领。要为幼儿教师的学习、进修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创造合作、交流的平台。可以组织专家讲学,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来开阔教师眼界。培训幼儿教师要有系列科学的教程,应该结合教育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要形成常态,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不要把学习培训看成是一时的活动,而要作为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

4、不断学习,贵在坚持。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或者中途转行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学习。现在,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已经很完备,其开设的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外,还有幼儿活动、幼儿卫生、儿歌、儿童文学、手工等等。音乐、美术课程,细化得更是照顾到幼儿的学习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从业的需要。既然决定从事这一职业,就应该及时充电。此外,还要深人学习(纲要),深人领会和进一步解读(纲要)中提出的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加强教学研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平时还应该多读一些国内外著名幼儿教育专家的论著,这对提升幼儿教师的理论水平大有裨益。幼儿教育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做得好不容易。

5、科学普及,提高素质。要积极开展幼儿教育科学化的普及活动。科普的对象应该是面对幼儿家长,包括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我们承认,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对知识重要性认识的普通提高,许多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是具有很高学历和文化水准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具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也不能否认,在幼儿教育科学化方面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仅仅有美好的愿望远远不够,还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而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乡镇和农村的家长,就更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职场调查报告8

长相平平的人一般会这样安慰自己:我虽然长得不如你,可我生活得比你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他们吃惊:漂亮的人不仅仅外表漂亮,还更有钱,更成功,也更容易相处。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那些他们认为最美的人比那些看上去并不漂亮的人的收入多了12%。即使长相平平的人,收入也比最美的人少7%.这些漂亮的人通过外表取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被认为更有帮助,二是他们更容易合作。

研究人员推断,由于美貌更容易帮人们在同事间建立合作关系,所以漂亮的人赚钱多。他们排除了这样一个可能:越成功的人越自私。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漂亮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更不自私。他们说,人们之所以更喜欢同漂亮的人合作,有个原因是人们认为他们更有帮助。研究显示,人们一向对漂亮的人做出更积极的判断,同时和他们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另外,39%的美男和美女被认为有帮助,只有16%的长相一般的人被认为有帮助,相貌丑陋的人的这一比率则降为6%。

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

像“丑女贝蒂”(美国热播电视剧的人物、由亚美莉卡·弗伦拉饰演)一样的女孩也有一个好消息:漂亮的人在工作中不能尽职时,美丽或帅气外表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长相不美的总是取得优势,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职场战略家凯萨琳·卡普塔表示:“职场成为了选美大赛,这令人非常不安。正如科学家所说,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我们把一些与长相无关的积极东西全加到他们头上。”

给丑员工的建议 长相是爹妈给的,我们很难改变,但长相平平的人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卡普塔为此提出5点建议:

1.包装自己:衣服能帮助别人重视你的表现。

2.强调特点:对你的外表要有自信,树立一个强势形象。

3.拥有自己的“标志”:不妨试一下U2乐队主唱波诺的太阳镜,让自己鹤立鸡群。

4.重视“软实力”:用你对事情的独到见解吸引人。

5.磨砺口才:有思想,擅长自我推销同样非常重要。

职场调查报告9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任仕达日前发布的中国人才市场报告显示,未来一年内,93%的企业表示将要面对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的问题,35%的企业认为这将对其正常运营造成极大挑战。据悉,很多公司在20xx年整年都有招聘需求,一方面是因为迫切需要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人员流失严重,而进入20xx年,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据了解,即使很多公司的福利待遇都还算不错,可还是留不住人。刚离职的小李表示:“在公司得不到重用,很难有升职的机会;且公司人事斗争十分复杂,自己对这一切都产生了厌倦。”

“职业忠诚感减弱、人际关系淡漠、代际冲突明显”成为当下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普遍遇到的难题。据调查,中国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相较5年前调查时大幅减弱,离职率翻倍增长。不少员工对工作充满了抱怨和不满情绪。

据了解,即使公司业绩上升、利润翻倍、企业扩张,但部分员工还是做好了抬脚走人的准备。据调查,超过三分之一员工正开始认真考虑离职,24~29岁的人中间有70%曾考虑离职;业绩最好的优秀人才已经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新职位,随着经济和就业环境的继续改善,企业面临着随时失去最有价值人才的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职场现象呢?

职业生涯的提升和基本薪酬是最受员工重视的要素。但是在绝大部分公司里,员工认为恰恰是这两方面缺乏公平和公正。

中国人才市场报告显示,有44%的员工认为所在企业不能合理地应对人才问题,48%的员工评价公司对人力资本的挑战能力一般或较差,45%的员工对其直属主管的评价是一般或较差。近五分之一的员工坦言公司从未采取任何措施来体察他们的心情和满意度。

职场中层管理者对下属关心不够,尤其是中层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的代际冲突,成为员工忠诚度不够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有这种离职意向的雇员大部分集中在16岁到24岁的年龄层,比例达到了39%。

有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无论是金融、酒店、服务等等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中层管理者稀缺的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敢想敢做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不少在中层人才选拔上依然沿用了这一标准。经历过艰苦奋斗和默默承受、一心拼业绩的企业管理者对下属的要求依然保持了过去的创业风格,要求员工在恶劣的职场环境下拼搏和隐忍。

更年轻一代的员工并不认同这一价值观。代际冲突出现在职场。

今年,90后开始正式步入职场,相较70后、80后,他们有更多的自我主张。对于公司,他们要求更多,耐心更少。更加注重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会迅速退出以谋求下一个更好的机会。

“现在的工人太现实了,旁边新开一个厂,工资比我们每月高100元。一下四十几个工人就全过去了。我这边再长200元薪水,工人又全回来了。”

这是在南方不难见到的场景。低龄化的工人,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吸引度不够的环境,甚至一百块钱都成为工人离开的理由。

但是薪水,却并非留住员工唯一的办法。

调查显示,能够不断激发员工兴趣、提供及时认可和制定与外部竞争市场协调一致的激励方案,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职场调查报告10

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人对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职场谎言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八成白领曾说过职场谎言,更有两成受访者认为职场上难找到可靠的人。

据悉,该调查为期两周,共有6000多名京、沪、穗、深等城市的职场白领参与。

虽然有一半受访者不赞成职场谎言,但仍有八成人承认自己曾迫于职场规则说谎。

“公司要表彰先进,我也跟风投票,其实对候选人根本不了解。”在广州某房产公司任职的黄先生说,职场谎言是一把保护伞,利己不损人,说也无妨。“你不投票,或提出否决候选人?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调查中,有四成受访者赞同黄先生观点,认为职场身不由己,有不得不说的谎言。

数据显示,仅三成白领在职场中“更愿意听真话”,而近五成人表示要不要讲“真话”,要“视情况而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有近六成职场人对现在的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近两成人对领导和同事信任感较差,认为职场难找“贴心人”,断定职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尽管如此,仍有三成受访者渴望获得职场友情。

职场调查报告11

20xx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子课题“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的压力状况。20xx年8月份,课题组赶赴某国营大型矿业集团公司,对井下工人、社区人员、下岗员工、一般职员、教师、医生、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等十余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46场座谈会和大量个别访谈后,获得参与者反馈调查问卷1408份,累计8545种压力。经过对数据统计处理,结合访谈和测评的内容,课题组最终将这8000余项压力总结归纳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10个方面89种引起压力的事件,涉及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20xx年开始,这10种因素89项压力源在全国不同省市继续进行检验。4年时间,调查人群已经涉及企业员工、医疗卫生人员、教育工作者、农民、公务员等十几个职业群体共7999人。

蓝领和白领:经济压力并不总是第一位的

在各类工人九类压力源排序中,矿工把职业发展排在首位,然后是住房问题、工作特征。国企职工的排列是工作特征、社会环境和职业发展,而住房问题排在三甲之后。火车司机则将社会环境排列第一,然后是工作特征和职业发展。

如果将工人、农民、农民工简单归类为蓝领,将教师、医生、机关工作者等归为白领,则可以看到白领和蓝领人群对压力源的排序是不同的。教师跟工人的排序正好颠倒过来,他们认为教学条件是最为主要的压力源。现在的老师多少都有倦怠感,觉得从事这个职业非常辛苦,没有什么前景,整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没有创造性。学生也越来越不好带,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谈恋爱了,中学生则更不得了,老师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正面教育也无法沟通。老师的倦怠感非常严重。许多老师本身又是孩子家长,他们带着情绪回到家里面对自己孩子时,情绪表达有时会非常负面,所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蓝领工人则把经济收入放在压力源的首位,第二、第三位的压力源则是社会环境安全感缺乏和住房条件较差等。一个国营企业就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社会,在岗职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对压力源的排序基本相同,仔细分析后还可以看到,下岗待业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的压力源排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他们大多将经济压力放在第一位。这也就是说,有工作岗位和没有工作岗位的人,在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时是不一样的。

有位国营企业工人,收入倒算稳定,但妻子下岗以后,家庭就变得困难,孩子正在上大学,每年学费和每月花费,都让这位硬汉子一筹莫展,妻子因为经常生病下岗,家庭的压力就更大,虽然妻子看病有医保,但自己的支出日积月累也是不小数字,近两年身体状况还在每况愈下。眼看儿子将要毕业,同班同学都有了着落,而自己的孩子还在吊着,一般的工作孩子不愿去,好工作自己又没门路。在一次心理健康讲座的讨论中,这位硬汉子流下一腔热泪。自己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职称,能有个稳定工作也就罢了,但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孩子又顶不上,实在让人心焦。他说,目前最大压力就是经济压力。

农民和农民工:更需要平等和基本安全感

对照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民工对压力源的排序,可以看到两种排序完全不存在一致性。虽然城市社区居民中包括有下岗职工、残疾人员、退休职工等所谓城市弱势群体,但城市里的弱势群体跟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或者到城里打工的农民相比较,所面对的生活压力还是不同的。对社区的居民来讲,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还有一点精神上的追求,需要有多一点点的个人发展空间。而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远离了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整天感受到他人的白眼和歧视,内心的人际压力和内部冲突非常强烈。他们更需要人与人的平等和基本的安全感。

农民则更多地把与当地村干部的关系和冲突排在压力源的首位。虽然土地承包了,但是各种各样的收费、集资摊派等等,都由乡村干部直接向农民收取,如果乡村干部自己假公济私、只唯上不唯下、不与农民谋福利,那么农民与他们之间的冲突就会相当强烈。

有位来自西部农村的女士,因为不满足于当地的穷苦生活,初中毕业后来到北京打工,认识了一位餐馆老板,尽管年龄大她20岁,但是老板的热情和真诚,却让这位农民女工备感亲切,感受到了家庭般温暖,不顾家人反对,就与这位离异的老板结了婚。生活十年之后,女工依然像以前一样勤劳,承担了许多家务和餐馆业务,由于老板的管理方式老套,逐渐不得不把餐馆让位于老板娘来打理。老板退居二线后,老板娘大展宏图。但不久以后,因为公司业务拓展,老板娘与老板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情分越来越薄。有很多男性向老板娘抛出橄榄枝,但她却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老板这边也逐渐担心起来,变得多心。老板娘白天应酬业务,晚上还得细心应付丈夫。老板娘虽然心中感恩,却也滋味复杂,长期以往,情绪压抑,渐感郁闷。农民要融入这个城市需要付出很多代价,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让这位女士伤透了脑筋。

学生群体:学业压力始终是第一位

中学生的应激事件压力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压力源的排序为学习压力、异性交往、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其中学习压力位于首位,第二位是异性交往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学里,异性交往是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压力源。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生活事件,如贫富差距、官员腐败事件等,也都被中学生认为是影响他们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压力源。在北京一所很好的中学,有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他们的钱包里平常就带有上千元,买东西和吃东西都很随便。这当然对于那些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的老百姓家的孩子会产生很大影响。

从年级角度看,中学所有六个年级的学生,始终都将学习压力源放于第一位,而异性交往压力到初三时开始变得明显起来,成为第三四位的压力源,到了高中年级时,已经处于第二三位的重要压力源了。

有一位初二女生,因为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来寻求帮助。她说上初中以后,突出印象就是作业特别多。用她的话说,同学之间根本没有时间聊天,自己住校,和父母平常交流少,周末回到家,怕惹父母不高兴,净挑好人好事向父母汇报,长此以往,父母实际上对孩子根本不知情。五一长假时,父母心疼孩子,想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只能硬着头皮帮孩子做一天作业,才给孩子换个喘息的机会。在校期间,孩子觉得实在苦闷,想对宿舍好友谈谈心事,但由于她成绩很好,好像她把老师同学热情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室友都对她敬而远之。没办法只能和男孩交朋友,慢慢对班长男生有了好感,本来就招人嫉妒,这又惹了**,老师也对她改了看法,因此常常神情紧张。其根本因素还在于学习压力太大,因为老师家长无形的加压,形成一种紧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自然要寻找情感释放,男女由好感发展至恋情也就成了必然。但由于年龄、时机都不成熟,不免会有顾虑担心,后来就形成了复杂冲突的心灵困境,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当然这还只是“优等生”的困惑,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压力估计只会更强。

科研人员群体:工作和生活冲突非常严重

我国科研人员的压力源大致归为五类,即“工作与生活相冲突的压力源”、“工作直接相关压力源”、“个人经济收支压力源”、“子女教养及家庭生活周期压力源”、“人际关系矛盾压力源”等。工作与生活冲突对科研人员来说非常严重,他们经常长时间工作,工作对于一些人来说已变得非常单调,似乎只有工作,没有了个人生活。他们内心还是渴望有更多的娱乐休闲和家庭生活。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太大,难以找到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所以这种冲突给许多科研人员造成了心理困惑。为完成任务超时工作,承担责任重大的科研项目,承担过多科研任务,缺少休闲娱乐、缺乏体育锻炼,作息时间不规律,工作中与科研无关的应酬过多,科研工作与家庭生活相冲突,过度吸烟、酗酒。而且,大多4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子女也都到了要考虑小升初、初升高(中考)或者高考的年龄阶段,子女教育的压力开始突出起来,也对科研人员造成了很多困扰。

有位四十左右的副教授,在一个大学工作。由于先是在基层工作,然后进入高等院校,好不容易留在京城工作,刚刚稳定下来,马上就体验到了压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同事很多已经是教授了,而且著作等身了。为了写篇有影响的论文,他几乎用上了所有业余时间,明明知道锻炼娱乐很重要,但根本没有时间。还要孩子接送,课程教学,研究生论文指导,科研经费申请,同时担任系副主任,还有许多会议要开,根本没时间去参加学校所组织的任何消遣娱乐活动。茶慢慢浓起来了,烟雾也逐渐弥漫起来,为的是晚上妻儿安睡之时,他还能保持一份清醒。长期保持每天工作时间12、13小时以上,本来还算健壮的他,慢慢头顶秃了,肚子鼓了,谁见他都直言“你有点老了”。

另有一位35岁的年轻研究员,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目前已经是“百人计划”重量级科学家了,算是科研界的“贵族”与“骄子”。经费倒是充足,机会也很多,但他也能意识到,国家的科研经费不是白拿的,到时间得出活。好在他善于安排,善于开发资源,颇有开放意识。课题组专门有秘书组织安排各种行政事务,科研工作基本保证每周6天,研究生的数量也控制在3-5人之内,周日绝不会客做学问,而是外出购物游玩或是打球锻炼。家庭生活中,孩子还小,家里雇个亲戚来做保姆。对于目前的工作压力,他说因为年轻和细致安排,基本还能承受,但是、以后,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就很难说了。

职场调查报告12

春节临近,对大多数职场人而言,这是难得休息的假日,同时也是一系列开销集中支出的日子。随着物价水平每年上涨,以及职场人近几年里身份的变化与春节消费观念的更新,春节消费的金额与用途等都有了不一样的呈现。前程无忧旗下精英职业发展平台--无忧精英网近期面向职场精英人群(工作两年,年薪十万以上)开展了“职场人春节开销大调查”。

此次调研的参与人数达到7528人,男女比例持平。受访人群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岁-35岁,占比79.76%。工作年限3-5年的职场精英达到54.32%,6-9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也达到28.47%的占比。

外出旅行成春节开销大户,职场人观念更新换代

在职场精英春节主要的开销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想象,7528名受访者中,有50%的人把主要的开销用于旅行、外出,以前公认的开销大头,比如给孩子压岁钱、孝敬父母的开销则退居至二三位。

一方面,春节从特有的节日氛围里脱离,回家团圆的传统观念在当代职场人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7天的长假一年只有两次,并且不少岗位春节期间工作量较少,可以方便的请到年休假,更易于安排行程较长的远途旅行,都使得选择外出旅行放松身心成了节日的首选安排。当然压岁钱与孝顺金依然在春节开销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多数职场精英准备了3000元-10000元不等的孝顺金,而在孩子的压岁钱上的支出也平均在1000元-3000元不等。

不同于一线城市旅行外出的开销占了首位,像福州、西安、合肥等二三线城市在春节的支出上压岁钱与父母的孝顺金要远超过旅行开销,而且个人娱乐消费购物等占比紧随其后。

婚姻状态影响春节开销,已婚已育职场人开销压力大

职场精英们春节期间开销的金额,主要集中在5千元-2万元之间,其中开销在5千-1万的有34.9%,开销在1-2万的有28.6%,其次是开销在5千元以下的占15.1%,2-3万或3万以上的则都不到一成。

数据同时显示,单身的受访者与已婚的受访者,在春节开销方面区别十分明显。在受访的单身职场精英里,5千-1万元档的开销占比最高,为42.5%,1-2万元档的占比其次,为32.2%。

而已婚的受访者则开销明显高些,5千-1万元档占比28.2%, 1-2万档的则有45%的比例,另外开销在2-3万或3万以上两档的则多数是已婚精英。不论是全家出游,还是给双方亲朋拜年,家庭的开销都远远高于单身个人的开销。

此次调研中,我们还关注了年终奖是否够春节开销的问题。56.1%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提供的年终奖不够春节的开销,27.6%的受访者表示年终奖与春节开销基本持平,仅16.3%的精英年终奖可以覆盖春节期间的开销。同时,职场精英们也表示年终奖还是在分担春节高额的开销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职场精英们春节的开销体现了现代职场人的生活观念,过节的方式也由全家团聚,开始转向去远方看看,钱和时间成为春节过得好不好的最大影响因素。考虑到春节前后也是跳槽的高发时期,企业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关注到员工的需求,从而起到员工保留和激励的作用。

职场调查报告13

一年一度的3。15来临,在职场中,求职被骗现象屡见不鲜。在人才网的“3。15职场骗局大调查”中,76%的职场人遭遇过求职骗局。其中4成人是在走出校园以后求职时被骗,还有3成是在第二次求职时被骗。56%的人认为求职心切加上粗心大意是求职被骗的主要原因。

接受本次调查的人中,男性占总人数的66%,女性占34%。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人为53%,三年以上的为47%。学历方面,大专学历的为42%,本科的为39%,研究生及以上的为19%。

76%的职场人遭遇过求职骗局

在“你遭遇过求职骗局吗?”这一题中,有76%的人表示曾经遭遇过求职骗局,有16%的人表示没有遭遇过此类事件,另有8%的人表示不清楚有没有遇到过。

很多受访者表示,正是自己的侥幸心理,觉得求职骗局不会刚好就落到自己头上,一时的疏忽大意才会上当受骗。

人才网职场专家指出,春季是一年中求职招聘的第一个高峰期,心情急切的求职者们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面对骗子花样百出的行骗手段,如果不提高防范意识,很容易被骗。

求职心切粗心大意是受骗主因

在“你受骗的原因是?”这一题中,“求职心切,粗心大意”是被选最多次的选项,有56%的人选择了这项;其次是“骗子手段高明”,有26%的人选择了这项;选择“从不靠谱的求职渠道获取信息”和“轻信陌生人,被骗上当”这两项的人,分别有18%和15%;还有8%的人选择的是“轻信熟人/朋友,侥幸心理”。

人才网职场专家强调,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置装费的招工单位,求职者要提高警惕,先核实招聘单位信息,防止被骗。同时,要正确选择求职渠道,要到正规的招聘网站注册投递简历,或者到有规模的招聘会现场求职。不要轻易相信手机短信、微博、社区网站的招聘信息,一定核实清楚再去求职。除此之外,求职者不要被诱人的薪资待遇所迷惑,远高于行业平均薪资水平的招聘本身就存在陷阱。

对于被骗时间的调查显示,18%的人表示在自己还在校期间就曾经遭遇过求职骗局;还有45%是在刚毕业找工作时,由于经验的缺乏所以上当受骗;另有37%的人表示在第二次求职时由于粗心大意遭遇了求职骗局。

求职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近半数选择维权

在“遭遇求职骗局以后,你会为维权吗”这一项调查中,有44%的人选择维权。在去年的人才网3。15求职调查中,还只有20%的求职者会选择维权,仅仅一年以后,选择维权的人数就翻了一翻,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而在“你会采取哪些维权措施”一题中,“上网吐槽,总结经验,警示后人”仍然是选择最多的,有48%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另有32%的人选择向劳动部门举报,选择这一项的人数也较去年有上涨;另有20%的人选择到派出所报案。

人才网职场专家表示,在职场中,普通的求职者、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因此更应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现在求职陷阱很多,求职者屡屡被骗,这通常是因为求职者找工作心切、一心希望被录用而忽略安全因素造成的。在面对着众多求职信息时,求职者一定要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以甄别。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多方了解招聘信息

在“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遭遇骗局?”这一多选题中,有71%的人选择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一选项也是被选率最高的,看来大家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还是加强自身的防骗意识比较靠谱;“多方了解招聘企业信息”、“选择正规求职渠道”也是被选率较高的选项,分别有50%和49%的人选择这两项;另有39%和18%的人分别选择了“劳动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和“媒体加大相关报道”。

人才网的就业指导专家表示,收取保证金、提供虚假职位信息、假借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以招聘为名推销产品……求职陷阱无处不在,招数也层出不穷。求职者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从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多放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被表面诱人的高新所吸引,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远离求职骗局。

职场调查报告14

3月,绕不开和女性有关的话题。记者18日获悉,智联招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就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20xx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查共收集南通地区有效样本2139份,报告通过统计方法对女性职场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发现女性职业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引起社会、企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视和思考,共同推动女性职业生涯快速发展。

家庭投入时间比男性高15%

调查显示,平均而言,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而投入工作的时间比男性少9%。

未婚女性、男性的每周工作时长,分别为47。6小时、52小时;每天投入家庭的时间为1。7小时、1。5小时。数据显示,在步入婚姻后,已婚女性的每周工作时长为46。1小时,工作时间上并未太多改变,但投入家庭的时间却增加至2。6小时,已婚男性每周工作时长为50。4小时,每天投入家庭时长为2小时。

求职首要考虑“上下班方便”

调查发现,35。9%的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无形中放弃了更大范围的工作机会选择。女性对通勤因素的重视既是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更是方便顾及家庭的权衡。

3月8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楼举办的三八专场招聘会中,记者就发现,不少女性选择工作的首要是上班地点、薪资待遇。这一点,在此次的调查样本种,也有体现。调查显示,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

尽管在工作、生活中投入的精力并不少,但现实中,女性收入情况并不乐观,更低的薪酬凸显了性别职业选择的分化,更是女性进阶管理层的不足。

调查发现,整体来看,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而在普通职员阶段,这一差异并不明显。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专家从所处岗位和所处职位级别进行解析。从女性和男性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看,确实存在明显的性别职业优势领域,女性主要从事与客户和财务有关的业务,其中行政/后勤/文秘、销售、财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是女性“四大岗位”。而男性优势岗位是技术、生产加工,尤其在“技术岗位”,男性占比最高且二者差距最大。运营、设计、市场/公关、产品等则属于更加中性的岗位。

接受现状,也要奋起直追

调查显示,个人收入用于在家庭日常花销中,女性占73。3%,男性占66。7%;休闲娱乐、旅游方面,女性占31%,男性占21。7%;个人学习进修上,女性占22。2%,男性占16。0%。此外,男性个人收入花费占比较高的,则在房贷/车贷、孩子抚养/教育、社交/人情消费等方面。

调查显示,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5%,同时女性的收入除了更多地参与到了提高生活品质和家庭长远发展外,对个人学习进修的投入也多于男性。这一“慷慨”投入,让女性对未来职业规划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的职业状态:不断提升,获得个人价值的增值、独当一面,接受更多工作挑战、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职场调查报告15

3.8妇女节当天,智联招聘发布《20xx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主要是由于进阶管理层的不足。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在晋升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而35.9%的被访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仅5%被访女性认为“嫁得好”是成功标志。

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

此次抽样问卷调查中,智联招聘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就业者进行调查,共收到10万余份有效样本。报告显示,从女性进入职场,选择展现传统性别印象之外的角色起,注定要面临工作和家庭投入两全的问题,尤其在女性步入婚姻组建家庭后,问题更加凸显。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从女性所处的婚姻状况看,未婚女性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考虑有成长和上下班方便的比例基本接近,而已婚女性对上下班方便的诉求更加强烈。上下班方便意味着每天通勤时间可控或用时更短。

以婚姻作为分水岭,尽管一定程度上已婚男性和女性每周投入工作的时长较未婚前都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稳定,男性略高于女性9%。对女性而言,每天投入工作的时间并没有变化,却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顾及家庭,这意味着在一天有限的时间内,女性要做和所能做的事情更多,分秒必争,与时间展开较量。报告称,平均而言,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而投入工作的时间比男性少9%;35.9%的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无形中放弃了更大范围的工作机会选择。

女性月平均收入低于男性22%

整体来看,女性月平均收入为6589元,男性为8006元,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在普通职员阶段,男性女性收入分别为5752元和5530元,这一差异并不明显。这说明在职业起步阶段,女性和男性基本可以获得相同的待遇。随着更多男性跻身管理岗位,薪水获得提升,而更多女性仍然停留在基础岗位,男女收入的落差逐步显现。调查显示,73.8%的职场人认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为男性。

在探究阻碍女性晋升的原因中,调查发现,公司提供的晋升机会有限、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仍是职场人群普遍存在的阻碍。区别在于,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最大障碍,也是最难以解决的因素。就女性自身而言,即使要面临因婚育使得职场受损的情况,也要减少这一焦虑,不要过早产生退缩放弃的心理。人力资源专家建议,从社会角度,如何让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而不是让女性自身通过遭受职场的区别对待或是被迫离开来完成,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是亟待探索的。此外,针对女性在职场中比男性更强烈的职业规划不清、缺乏职业上的指导和帮助,更易出现职业倦怠、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更多的不自信等困惑,需要社会和企业,尤其是企业,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成功女性的标准是什么

成功女性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52.0%的女性认为在其所处的领域有一定成就;49.3%的女性认为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44.1%的女性认为拥有受人尊敬的人格魅力;39.3%的女性认为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28.3%的女性认为关爱自己,且能够关爱身边的人;23.5%的女性认为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地位;20.1%的人认为要传播正向的价值观;16.0%的女性认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此外,网传的“工作好不如嫁得好”这一观念,在被访者中,仅有5.4%的被访者认为“嫁给一位优秀的伴侣”是成功女性的标准之一,位列最后。

职场调查报告

职场调查报告1

有了宝宝后,年纪越来越大的职场女性开始回归家庭,做起了全职太太。

近日,河南商报联合某网站做出调查,截至昨晚9点,146人参与投票。其中四成职场女性当妈妈后,自愿弃业回家。

六成已婚职场女性承受着来自家庭、工作的双重压力,如果经济允许,她们中的多数人也愿意回归家庭,做全职主妇。

当然,做全职太太也是有条件的,按照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理财专家推算出,在郑州,如果要供房养车,老公月入7000元才能基本保证太太全职在家。

有宝宝后

四成职场女性回归家庭

大学毕业后,陈玉洁在一家银行上班,前程不错,待遇也不错,但有宝宝后,她自愿回归家庭做起了全职太太。

昨天,河南商报联合某网站做了一个小规模的调查,调查显示,在有了宝宝之后,像陈玉洁一样,四成多的职场女性回归家庭,做起了全职太太。

但多数全职太太是出于被动的选择,为抚育年幼子女而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太太回家的最大契机;另外,丈夫在事业爬坡的关键阶段,需要女性回家起到稳定剂的作用,这是做全职太太的第二个重要理由;真正主动选择不就业的全职太太只占极小比例。

在没有辞职之前,由于工作繁忙,家庭工作两头顾,压力重重,下班回到家,陈玉洁经常对着家人,尤其是哭闹的孩子发脾气,“造成孩子一看到我回家就非常害怕,节假日也难得有空带孩子出去玩,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成了问题”。

如今,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太太的陈玉洁,每天都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说,从一个孩子妈妈的角度来看,放弃工作,自己带孩子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可以避免老人带孩子的溺爱问题,避免保姆阿姨只重喂养,不重养育的情况,还可以适时适度地根据孩子的特点实行早教,更好着手引导孩子有个更好的性格。

六成职场女性

承受家庭工作双重压力

被调查的职场女性中,67%的已婚女性“整天在工作与家庭间忙碌,心力交瘁”,如果经济情况允许,她们中多数人表示,也愿意回归家庭,做全职主妇。

即使是两头忙,还是有不少女性,需要工作来充实或证明自己。

有了宝宝后的刘女士说,以前觉得放弃工作没什么大不了,但事到临头却发现其实非常难以割舍,毕竟是打拼了多年才做到的职位,就这么放弃真的不甘心。

其实,她不愿意做“全职太太”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愿做一个完全没收入,要靠老公养活的女人,她骨子里认定女人经济上不独立,就会影响家庭地位。更担心做了两年家庭妇女后,会跟这个社会脱节,再难融入。

调查显示,近六成全职太太对目前生活很满意,四成全职太太觉得没了工作“不充实,没有成就感”、“与社会脱节,很不自信”。

八成老公希望老婆回归家庭

昨天,在被调查的已婚男性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有八成人赞成女性成为全职太太。

他们认为,全职太太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可以全身心地照顾家庭孩子,并可以分担老公的压力,支持老公全身心投入工作。

持反对意见的男性觉得:目前社会状况下,全职太太未必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经济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经济上依赖男人的女人将长时间地生活在不安或不确定中。最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未必用得着全身心投入,但是得有所作为。

老公每月赚5000元以上 老婆才能安心做全职太太

要做“全职太太”需要一个十分关键的前提:那就是老公能独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昨天,郑州一位理财专家算了一笔家庭开支账,想让老婆安心在家做全职太太,老公的工资就得能支付以下开支。

结论

算笔账:

假如吕先生家有购房贷款,有私人汽车供养

20xx年初购得某套房产,房屋面积112平方米,总房价52万元,首付27万元,贷款期限,月供1550多元;

小轿车油费、保险费、停车费、保险、违章罚款平均每月1500元左右;

子女花销1200元(包括学杂费、饮食、营养等);

全家饮食花销1200元;

物业管理、水、电、气、电话、手机、上网费用650元;

其他开支(包括日杂品、医疗、交际、旅游等)1000元。

上述开支共7100元

也就是说,吕先生月收入至少7100元才能保证家庭收支平衡,基本保证太太全职在家。

假如家庭无房贷、无私人汽车,月收入扣除房贷、小轿车费用,另增加交通费用200元,至少需要4250元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以上只是一个最基本的估算。如果你希望生活得更有安全感,那么每月至少保证有1/3的收入用于存款。

支招

全职太太可开网店等创造价值

当然,如果想让生活质量更好一点,全职太太还可以参与投资。

郑州惠尔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讲师袁晓黎说,除了每天生活重点是围着老公和孩子转外,全职太太也要有自己的交际圈,不要和社会发展脱节。

比如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做网店、派送促销、销售、电话访问、社会调查、家教等。

比如开网店,袁晓黎说,多数女性回归家庭后,将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吃的、用的都淘最实惠、最实用的,很多妈妈们便将自己喜欢的推介给他人。

因为她们对孩子的爱超过任何人,并投入其中,而网店的自由性很强,有的妈妈们便在网上开起宝宝服装店、宝宝用品店。

职场调查报告2

近日专注出境自由行,中国年轻人出境游第一品牌——来来会联合备受职场年轻人欢迎的工作社交类app--脉脉共同发布了《XX职场年轻人出境游方式调查报告》。此次调查共设8个环节12个问题,覆盖了近百万职场年轻人,并从中抽取1400个样本进行统计。这些样本中女性占到了78%,63%受访者是踏入职场不满3年的“职场菜鸟”,而从事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人数比例为30%。

长假&小假,都要打着飞机去旅行

互联网行业作为节奏快、压力大的行业之一,“职场菜鸟”们所面对的压力剧增。而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放宽对国人的签证申请条件,年轻人想要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真正可以实现。XX年全年共有8个公众假期。在这些公众假期期间,68%的职场年轻人首选旅游作为减轻压力的方式,另有12%人选择看电影,10%会听音乐放松。

旅途减压 身心愉悦

在这些选择旅游作为减压方式的人群中54%认为旅游带来的愉悦感可以放松身心,有效减轻压力;以开阔眼界为目的的出境游人数占到42%;同时有3%的人认为在旅途中结交新朋友是非常有趣的事,这也是他们出游的原因。

“旅游是非常好的减压方式,尤其现在出国游的价格比国内游还便宜。我个人就经常利用小长假或者周末,飞去临近的韩国和新加坡。品尝美食放松心情,再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中,这样劳逸结合花钱不多的减压方式特别受欢迎,我身边的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参加调查的李小姐表示。

结伴玩耍占大多数

年轻人群体都希望在旅途中讲求释放个性,找寻真我,不喜欢被约束,所以他们是出境自由行的主要人群。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结伴自由行的人数高达71%,独自自由行也占到了22%,而通过传统的旅行社报团的只有7%。

热带海岛是主流,欧洲小镇也不错

在热情阳光照射下的细软沙滩上轻嘬饮料,静下心来捧上一本书细细研读或潜潜水游游泳…这种惬意悠然的度假体验被不少年轻人推崇。所以在目的地调查方面,热带海岛不出意外以49%票数占据首位;愿意体验欧洲小镇文化的选项达到36%;有10%心仪风情古堡;另有5%的人群选择了野外探险。

逃离城市,大自然生活令我返璞归真

在这5%选择野外探险为数不多的人群中,68%的人是因为“想在旅行中放松,找回城市里丢失的自己”而选择此项;不断挑战,超越自我也是现代职场年轻人的特点,因此有24%的用户选择此项原因是“想挑战极限,锻炼自己”;还有8%的用户是希望“体会旅行艰辛,给城市压力找个平衡点”

自由行参与感极强,才更体现价值

也许对于很多职场年轻人来说,出行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查看地图设计属于自己的独特行程;在茫茫互联网中搜索相关的攻略,通过这字里行间的分享,还未出发却已真切感受到旅途的美妙。这些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就是自由行的乐趣!强参与感为旅游注入了不一样的意义。因此在“我在多人旅行中,通常扮演的角色是:”这个问题上,41%受访者非常乐意做旅行总策划师,规划旅途的方方面面;在旅行中做参谋,为策划师出谋划策的人数位居第二,达到37%;20.5%的受访者很享受跟着他人走,来一趟不操心之旅。

公司出游,呼声最高

此次调查显示:高达76%的公司每年没有公司团队旅游。大多数职场年轻人呼吁公司团队出游,认为团队旅游不仅可以减轻员工压力,使员工更好的投入工作,更可以增强公司凝聚力,使团队氛围更轻松。据统计,“职场菜鸟”的带薪年假数在5-10天之间占48%;享受10天以上带薪年假的为34%的人群;而带薪年假不足5天的人群占18% 。

同时,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公司出游目的地仍然为热带海岛,此比例为42%;野外探险的比例上升至10%。

针对此现象,来来会考虑到创业公司团建难,而年轻员工非常需要这样的出游,专门推出为创业公司团建定制补贴的outing新线路产品。通过游戏的方式,齐聚员工心愿,借助来来会团建,使出国outing更加容易。

职场调查报告3

一年一度的3。15来临,在职场中,求职被骗现象屡见不鲜。在人才网的“3。15职场骗局大调查”中,76%的职场人遭遇过求职骗局。其中4成人是在走出校园以后求职时被骗,还有3成是在第二次求职时被骗。56%的人认为求职心切加上粗心大意是求职被骗的主要原因。

接受本次调查的人中,男性占总人数的66%,女性占34%。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人为53%,三年以上的为47%。学历方面,大专学历的为42%,本科的为39%,研究生及以上的为19%。

76%的职场人遭遇过求职骗局

在“你遭遇过求职骗局吗?”这一题中,有76%的人表示曾经遭遇过求职骗局,有16%的人表示没有遭遇过此类事件,另有8%的人表示不清楚有没有遇到过。

很多受访者表示,正是自己的侥幸心理,觉得求职骗局不会刚好就落到自己头上,一时的疏忽大意才会上当受骗。

人才网职场专家指出,春季是一年中求职招聘的第一个高峰期,心情急切的求职者们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面对骗子花样百出的行骗手段,如果不提高防范意识,很容易被骗。

求职心切粗心大意是受骗主因

在“你受骗的原因是?”这一题中,“求职心切,粗心大意”是被选最多次的选项,有56%的人选择了这项;其次是“骗子手段高明”,有26%的人选择了这项;选择“从不靠谱的求职渠道获取信息”和“轻信陌生人,被骗上当”这两项的人,分别有18%和15%;还有8%的人选择的是“轻信熟人/朋友,侥幸心理”。

人才网职场专家强调,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置装费的招工单位,求职者要提高警惕,先核实招聘单位信息,防止被骗。同时,要正确选择求职渠道,要到正规的招聘网站注册投递简历,或者到有规模的招聘会现场求职。不要轻易相信手机短信、微博、社区网站的招聘信息,一定核实清楚再去求职。除此之外,求职者不要被诱人的薪资待遇所迷惑,远高于行业平均薪资水平的招聘本身就存在陷阱。

对于被骗时间的调查显示,18%的人表示在自己还在校期间就曾经遭遇过求职骗局;还有45%是在刚毕业找工作时,由于经验的缺乏所以上当受骗;另有37%的人表示在第二次求职时由于粗心大意遭遇了求职骗局。

求职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近半数选择维权

在“遭遇求职骗局以后,你会为维权吗”这一项调查中,有44%的人选择维权。在去年的人才网3。15求职调查中,还只有20%的求职者会选择维权,仅仅一年以后,选择维权的人数就翻了一翻,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而在“你会采取哪些维权措施”一题中,“上网吐槽,总结经验,警示后人”仍然是选择最多的,有48%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另有32%的人选择向劳动部门举报,选择这一项的人数也较去年有上涨;另有20%的人选择到派出所报案。

人才网职场专家表示,在职场中,普通的求职者、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因此更应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现在求职陷阱很多,求职者屡屡被骗,这通常是因为求职者找工作心切、一心希望被录用而忽略安全因素造成的。在面对着众多求职信息时,求职者一定要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以甄别。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多方了解招聘信息

在“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遭遇骗局?”这一多选题中,有71%的人选择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一选项也是被选率最高的,看来大家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还是加强自身的防骗意识比较靠谱;“多方了解招聘企业信息”、“选择正规求职渠道”也是被选率较高的选项,分别有50%和49%的人选择这两项;另有39%和18%的人分别选择了“劳动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和“媒体加大相关报道”。

人才网的就业指导专家表示,收取保证金、提供虚假职位信息、假借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以招聘为名推销产品……求职陷阱无处不在,招数也层出不穷。求职者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从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多放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被表面诱人的高新所吸引,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远离求职骗局。

职场调查报告4

近日,智联招聘西安女性职场现状调查出炉,结果显示,婚育阶段成为她们晋升的最大阻碍。20xx年,智联招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针对西安地区的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就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形成《20xx西安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报告对女性职场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从个人及家庭背景、职业选择、职业困境、职业理想与规划等方面对不同女性进行全方位阐述。

女性在工作中时间投入不如男性 更加注重家庭

西安地区女性更加关注家庭生活,在对家庭的投入时常高于男性15%;而男性则在工作投入时间高于女性11.7%。从对工作的付出时间而言,相对的回报则是男女在职场中饭升职机会的体现。

从业至今的升职情况看来,西安地区有58.9%的男性从业至今有过升职晋升,而女性则为46.4%,这表示过半数的职业女性从业至今从未升过职。

西安女性月平均收入5613元 男性8003元

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上下班方便意味着每天通勤时间可控或用时更短。部分女性表示,上下班方便可以更省时间,让自己睡眠充足,保证进入办公室仍然保持精神,是一种追求舒适生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体现。

与此同时,女性上下班方便也意味着有着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首要考虑上下班方便无形中让女性在选择工作机会时的半径缩小,可能会丧失更多潜在优秀机会。

整体来看,西安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30%。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女性的月平均收入为5613元,男性8003元,男性高于女性43%。

更多男性跻身管理岗位

从女性和男性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看,确实存在明显的性别职业优势领域,女性主要从事与客户和财务有关的业务,其中行政、后勤、文秘、销售、财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是女性的几大岗位。而男性优势岗位是技术、生产加工,尤其在“技术岗位”,男性占比最高且二者差距最大。

在起步阶段,女性和男性基本可以获得相同的待遇,却在整体上收入不均。从职级角度,意味着更多的男性跻身管理岗位,薪水获得了提升,而更多的女性仍然停留在基础岗位。

调查中,76.3%的职场人认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为男性,73.1%认为所在部门中,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大部分是男性。

婚育阶段是女性晋升最大障碍

什么阻碍了西安职场女性的晋升呢?调查发现,公司提升的晋升机会有限、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是职场人群普遍存在的阻碍。区别在于,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最大障碍,也是最难以解决的因素。而男性则更多的集中在“论资排辈,不重能力”、“任人唯亲”等职场不良现象。

此外,女性在职场中比男性更多存在职业规划不清,缺乏职业上的指导和帮助更易出现职业倦怠、对自己能力表现出更多的不自信等困惑,需要社会和企业,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智联招聘西安分公司市场公关部李欣告诉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这次调查报告主要是发现女性职业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引起社会、企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视和思考,共同帮助女性顺利跨越职业发展障碍,推动女性职业生涯快速发展。

职场调查报告5

3月,绕不开和女性有关的话题。记者18日获悉,智联招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就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20xx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查共收集南通地区有效样本2139份,报告通过统计方法对女性职场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发现女性职业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引起社会、企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视和思考,共同推动女性职业生涯快速发展。

家庭投入时间比男性高15%

调查显示,平均而言,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而投入工作的时间比男性少9%。

未婚女性、男性的每周工作时长,分别为47。6小时、52小时;每天投入家庭的时间为1。7小时、1。5小时。数据显示,在步入婚姻后,已婚女性的每周工作时长为46。1小时,工作时间上并未太多改变,但投入家庭的时间却增加至2。6小时,已婚男性每周工作时长为50。4小时,每天投入家庭时长为2小时。

求职首要考虑“上下班方便”

调查发现,35。9%的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无形中放弃了更大范围的工作机会选择。女性对通勤因素的重视既是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更是方便顾及家庭的权衡。

3月8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楼举办的三八专场招聘会中,记者就发现,不少女性选择工作的首要是上班地点、薪资待遇。这一点,在此次的调查样本种,也有体现。调查显示,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

尽管在工作、生活中投入的精力并不少,但现实中,女性收入情况并不乐观,更低的薪酬凸显了性别职业选择的分化,更是女性进阶管理层的不足。

调查发现,整体来看,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而在普通职员阶段,这一差异并不明显。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专家从所处岗位和所处职位级别进行解析。从女性和男性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看,确实存在明显的性别职业优势领域,女性主要从事与客户和财务有关的业务,其中行政/后勤/文秘、销售、财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是女性“四大岗位”。而男性优势岗位是技术、生产加工,尤其在“技术岗位”,男性占比最高且二者差距最大。运营、设计、市场/公关、产品等则属于更加中性的岗位。

接受现状,也要奋起直追

调查显示,个人收入用于在家庭日常花销中,女性占73。3%,男性占66。7%;休闲娱乐、旅游方面,女性占31%,男性占21。7%;个人学习进修上,女性占22。2%,男性占16。0%。此外,男性个人收入花费占比较高的,则在房贷/车贷、孩子抚养/教育、社交/人情消费等方面。

调查显示,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5%,同时女性的收入除了更多地参与到了提高生活品质和家庭长远发展外,对个人学习进修的投入也多于男性。这一“慷慨”投入,让女性对未来职业规划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的职业状态:不断提升,获得个人价值的增值、独当一面,接受更多工作挑战、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职场调查报告6

调查背景:

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工作倦怠的危机。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始自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1976)等人,当时主要基于那些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人们的经历,因为这些职业属于情绪性工作(emotional work),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长年精力耗损,工作热诚容易逐渐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抱持负面态度的症候。随着职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惊发现,诸多职场人士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为此,于3月进行“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总体为中国的所有企业,以网上100万会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邮件、电话邀请等方式邀请调查对象参加调查。

调查目的:

1、进一步了解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基本状况,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2、通过对内在规律的深入挖掘,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方向引导。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从“情感衰竭状态”、“玩世不恭状态”、“个人成就感状态”三个维度展开,以便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现今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共16道题目。

数据基本情况:

截止4月2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697份。调查对象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基本能够反映目前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的基本情况。调查有效样本几乎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整体来看,以中东部样本企业居多,前五名地区分别是广东(29.4%);北京(12.6%);浙江(6%);福建(5.3%);上海(4.9%),上述地区所收集的有效样本占总体的63%。

从有效样本的性别来看,参与调查的男性占总样本的40.6%,参与调查的女性占总样本的59.4%,

从有效样本的教育程度来看,主要是以本科学历人群为主,占总样本的60.5%;其次是大专学历的人群,达20.4%;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有15.1%。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性质来看,主要是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提供了工作倦怠状况的信息,这两性质企业分别占总样本的48.8%、25.3%;国有企业也占了一定比例,占总样本的15%;涉及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和其它性质的企业较少。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规模来看,主要以中小型企业(101-500人)为主,占总样本的32.5%;小型企业(100人以下)的也占有较大比例,有20.6%,近五分之一之多。

从有效样本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电子o通讯业、房地产o建筑业、教育o培训o咨询业、计算机(软件o硬件)业和其它行业为主,分别占总样本的27%;9.4%;8.9%;6.7%;5.9%。

第二部分: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倦怠程度堪忧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我们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情感衰竭状态

所谓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职场人士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有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深感筋疲力竭,表现出中度情绪衰竭;仅有12%的职场人士情感衰竭程度较低或没有。

2、玩世不恭状态

所谓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休申请等。调查结果显示,28%的职场人士对待工作表现出严重的玩世不恭状态,48%的职场人士中度的玩世不恭。由此可见,近三份之二的职场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持有怀疑的态度,与刚入职场时热心程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3、个人成就感状态

所谓个人成就感减低是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职场人士对自身评价较高,充分肯定自己对工作和公司的价值贡献,并且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仅有4%左右的人士对现有工作表示成就感不强。一个人在工作是否较高的成就感,直接决定工作效率和效果,在三项维度中,本项维度反应的效果最为理想。

4、总体情况

为了对被调查者的工作倦怠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还分别以同时出现工作倦怠中的一项指标、二项指标和三项指标为标准来衡量工作倦怠的严重程度,对被调查者进行分析。

我们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一项指标”作为轻微工作倦怠的标准,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二项指标”作为中度工作倦怠的标准、“出现工作倦怠中三项指标”作为严重工作倦怠的标准。

调查数据表明,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轻度的工作倦怠;有近43.2%的被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10.8%的被调查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也就是说,在我们身边的10人当中将有1位人出现严重的工作倦怠现象,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注:在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时候,我们以平均分是否超过3分作为衡量工作倦怠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角度进行所有相关的分析。

二、男性的工作倦怠比例与程度要高于女性

从调查数据表明,有22%的男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而只有17%的女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虽然女性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低于男性,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项状态上表现出来的工作倦怠程度均比男性高。因此,出现工作倦怠情况的女性群体症状较出现工作倦怠的男性群体严重。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三、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出现工作倦怠的人群比例呈现倒u型分布。如,高中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均不足10%.而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人群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则较高,分别为17%和16%.

经过多年大学扩招,本专科学历已成为用人单位基本入职要求,加之,如今大学缺乏职场教育,导致了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四、三资企业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三资企业的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18.5%;其次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为16.6%;国有企业为16.2%;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15.8%.纵观不同性质的企业,工作倦怠状态均高于15%,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所有行业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都非常高,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五、企业中市场部人员的工作倦怠现象最严重

我们对企业内容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出,市场部人员中有28.5%的人工作倦怠较高,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研发人员(25%);客服人员(22.2%);采购人员(20%);人力资源人员(15.5%);财务人员(14.2%);而行政人员工作倦怠程度最轻,为12.5%。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认为,只要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存在工作倦怠高发的问题。而市场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沟通交流最为频繁。

六、高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位居前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级专业人员的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21%,接下来依次是高层管理人员(20.05%)、一般工作人员(17.29%)、中级专业人员(15.38%)、中层管理人员相对较低,为13%.一般而言,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与员工是否充分发挥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级专业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其职业发展空间已进入“瓶颈”,相对较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七、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达24.26%,其次是25到35岁人群为21.94%;35岁至45岁是13.1%,在收集的所有数据中反映出,45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工作倦怠现象。随着80后逐渐成为当今职场的主流群体,其特有的群体性格特征,导致35以下的人群的'工作倦怠程度高达20%以上。

八、安徽职场人士工作最倦怠

数据显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是的安徽(36%),其次依次为福建(30.7%),湖南(29.4%),内蒙古(25.5%)上海(23.3%),河南(23%),北京(22.5%),山东(20.8%),湖北(18%),重庆(16.6%),广东(15.9%),倦怠程度最低的是浙江,仅为(11.1%)。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动率较低,企业中的员工不能像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里经常接受不同的工作挑战,工作倦怠状况较易产生。

九、印刷、石化、计算机三个行业工作倦怠最严重

数据显示,“印刷、包装”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45%.

各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印刷。包装(45%),石油。化工(30%),计算机(硬件。软件)(27.5%),生物制药(27.2%),物流。运输(26.6%),贸易。进出口(25%),旅游餐饮(25%),互联网。电子商务(23.8%),电子。通讯(22.7%),汽车。摩托车(20.6%),纺织品业(18.7%),教育。咨询。培训(18.1%),家电业(15.7%),金融。证券。投资(15.3%),房地产。建筑(15.2%),传媒。广告与医疗。保健。卫生服务(10%)。

据了解,在繁重的工作强度下,员工极易产生工作倦怠。而通过对接受调查人群的后期采访,发现印刷、石化、计算机行业员工工作强大最大,并且加班现象尤为突出。

调查说明:

“工作倦怠现状”调查采用网上自愿匿名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不能代表所有人群,对于上网比例较少的人群不具备代表性。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过滤不合理数据,但是仍然有可能包含了某些精心制作的假造数据。调查采集样本的分布并非十分均匀(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和发达省份),对某些参加者较少的地区或者行业,本调查数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意义。

职场调查报告7

3.8妇女节当天,智联招聘发布《20xx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主要是由于进阶管理层的不足。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在晋升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而35.9%的被访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仅5%被访女性认为“嫁得好”是成功标志。

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

此次抽样问卷调查中,智联招聘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就业者进行调查,共收到10万余份有效样本。报告显示,从女性进入职场,选择展现传统性别印象之外的角色起,注定要面临工作和家庭投入两全的问题,尤其在女性步入婚姻组建家庭后,问题更加凸显。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从女性所处的婚姻状况看,未婚女性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考虑有成长和上下班方便的比例基本接近,而已婚女性对上下班方便的诉求更加强烈。上下班方便意味着每天通勤时间可控或用时更短。

以婚姻作为分水岭,尽管一定程度上已婚男性和女性每周投入工作的时长较未婚前都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稳定,男性略高于女性9%。对女性而言,每天投入工作的时间并没有变化,却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顾及家庭,这意味着在一天有限的时间内,女性要做和所能做的事情更多,分秒必争,与时间展开较量。报告称,平均而言,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而投入工作的时间比男性少9%;35.9%的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无形中放弃了更大范围的工作机会选择。

女性月平均收入低于男性22%

整体来看,女性月平均收入为6589元,男性为8006元,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在普通职员阶段,男性女性收入分别为5752元和5530元,这一差异并不明显。这说明在职业起步阶段,女性和男性基本可以获得相同的待遇。随着更多男性跻身管理岗位,薪水获得提升,而更多女性仍然停留在基础岗位,男女收入的落差逐步显现。调查显示,73.8%的职场人认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为男性。

在探究阻碍女性晋升的原因中,调查发现,公司提供的晋升机会有限、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仍是职场人群普遍存在的阻碍。区别在于,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最大障碍,也是最难以解决的因素。就女性自身而言,即使要面临因婚育使得职场受损的情况,也要减少这一焦虑,不要过早产生退缩放弃的心理。人力资源专家建议,从社会角度,如何让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而不是让女性自身通过遭受职场的区别对待或是被迫离开来完成,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是亟待探索的。此外,针对女性在职场中比男性更强烈的职业规划不清、缺乏职业上的指导和帮助,更易出现职业倦怠、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更多的不自信等困惑,需要社会和企业,尤其是企业,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成功女性的标准是什么

成功女性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52.0%的女性认为在其所处的领域有一定成就;49.3%的女性认为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44.1%的女性认为拥有受人尊敬的人格魅力;39.3%的女性认为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28.3%的女性认为关爱自己,且能够关爱身边的人;23.5%的女性认为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地位;20.1%的人认为要传播正向的价值观;16.0%的女性认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此外,网传的“工作好不如嫁得好”这一观念,在被访者中,仅有5.4%的被访者认为“嫁给一位优秀的伴侣”是成功女性的标准之一,位列最后。

职场调查报告8

长相平平的人一般会这样安慰自己:我虽然长得不如你,可我生活得比你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他们吃惊:漂亮的人不仅仅外表漂亮,还更有钱,更成功,也更容易相处。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那些他们认为最美的人比那些看上去并不漂亮的人的收入多了12%。即使长相平平的人,收入也比最美的人少7%.这些漂亮的人通过外表取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被认为更有帮助,二是他们更容易合作。

研究人员推断,由于美貌更容易帮人们在同事间建立合作关系,所以漂亮的人赚钱多。他们排除了这样一个可能:越成功的人越自私。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漂亮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更不自私。他们说,人们之所以更喜欢同漂亮的人合作,有个原因是人们认为他们更有帮助。研究显示,人们一向对漂亮的人做出更积极的判断,同时和他们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另外,39%的美男和美女被认为有帮助,只有16%的长相一般的人被认为有帮助,相貌丑陋的人的这一比率则降为6%。

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

像“丑女贝蒂”(美国热播电视剧的人物、由亚美莉卡·弗伦拉饰演)一样的女孩也有一个好消息:漂亮的人在工作中不能尽职时,美丽或帅气外表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长相不美的总是取得优势,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职场战略家凯萨琳·卡普塔表示:“职场成为了选美大赛,这令人非常不安。正如科学家所说,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我们把一些与长相无关的积极东西全加到他们头上。”

给丑员工的建议 长相是爹妈给的,我们很难改变,但长相平平的人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卡普塔为此提出5点建议:

1.包装自己:衣服能帮助别人重视你的表现。

2.强调特点:对你的外表要有自信,树立一个强势形象。

3.拥有自己的“标志”:不妨试一下U2乐队主唱波诺的太阳镜,让自己鹤立鸡群。

4.重视“软实力”:用你对事情的独到见解吸引人。

5.磨砺口才:有思想,擅长自我推销同样非常重要。

职场调查报告9

国内权威职介平台今天发布“90、95后职场私密调查报告”,直言那些让人看不懂的职场“新鲜人”,其实已经成为职场的生力军,他们的所思所想代表着当下白领的最新动向。

本次调查针对百度贴吧100个重点高校、职场吧近100万毕业生及职场新人。从职场态度、福利待遇、企业文化、职业选择多个角度切入,试图全面剖析这一人群的特点。

90、95后们眼高手不低,期待承担公司核心业务智联招聘与贴吧调研数据表明,大部分90后职场新人自信能直接参与公司“核心业务”,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接受上司安排的“打杂”“跑腿”指派。在回答“你认为初入职场可以担当什么样的工作”时,48%的90后表示希望承担“公司核心业务”,33%的人表示接受“正常的工作安排”,19%的人希望接受“简单易完成的工作”。在回答“你是否可以接受除工作之外的‘打杂’”时,52%的人表示“愿意接受”,38%的人表示“看具体情况而定”,另有10%的人则予以拒绝。

厌恶“马屁精”,不惧“心机婊”90后虽然厌恶“马屁精”,但自信足够机灵能接受任何“人际挑战”。在回答“你最无法接受什么类型的同事”时,48%的人回答“讨好上级型”,30%的人回答“倚老卖老型”,13%的人反感“死板僵化型”。而在面对办公室复杂的人际挑战时,64%的人表示会“跃跃欲试,渴望在人际沟通中历练自己”,28%的人表示“不主动参与,但若涉及到自己,也不会退缩”,8%的人表示“排斥办公室争斗,尽可能减少沟通交流”。

软福利>硬福利调研显示,相比五险一金等“硬性福利”,90后更重视弹性工作制、年假、班车等“软性福利”。32%的人在择业过程中最看重五险一金,35%的人表示最看重弹性工作制,23%的人最看重年薪。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创”在回答“未来你是否有独自创业的计划”时,58%的人表示“是”,25%的人表示“不是”,17%的人表示“没想过”。在回答“你对创业有什么准备或规划”时,63%的人表示“到大公司镀金并积累创业经验和人脉”,28%的人表示“启动资金到位就创业,边干边积累”,9%的人表示“没有准备和规划,听天由命”。

职场调查报告10

某网7月26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巴西对1731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工作中遭受歧视和偏见仍然是巴西人的困扰之一。

据巴西《圣保罗州报》24日报道,调查显示,半数巴西人称遭受过职场歧视,或者每天都在工作中经受某种偏见,比如由于职位等级低或者性格内向等原因。

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劳动法协调员若泽?卡洛斯?沃勒(JoséCarlos Wahle)表示,保证工作环境的无歧视性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企业都致力于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不牵涉到贪腐案中,但同时也应该注意自己员工的行为。”他说。

调查还显示,54%的企业没有职场歧视的投诉渠道。尽管如此,沃勒表示巴西的企业环境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职场歧视、偏见和骚扰等。

“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已经有企业有完整的调查和惩处职场歧视的机制,但还没有广泛应用,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沃勒说。

他还强调,如果遭受歧视和偏见的员工没有得到公司的帮助,可以申请离职并要求公司支付遣散费和赔偿费。“如果员工可以证明发生了什么,完全有权利要求公司赔偿。此外,歧视同事的员工也应该受到警告、停职甚至解雇,企业负责人也应该因为纵容歧视而受到惩戒。”沃勒说。

职场调查报告11

临近三八妇女节,职场女性的就业话题再度受到关注。智联招聘6日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超两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性别歧视严重。此外,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为女性。

在就业中,性别歧视普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存在歧视

智联招聘6日发布的这份报告主题为“20xx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主要针对一些女性在职场中的就业、升职等问题展开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128576份,其中,调查对象中57%为男性,43%为女性。

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歧视,其中,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59%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性别歧视。仅有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完全不存在性别歧视。

相较而言,男性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没有女性严重。调查显示,超七成男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此外,只有5%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不存在性别歧视。

高学历女性会遭歧视么?——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

在就业过程中,高学历女性会被歧视么?上述调查指出,从学历角度看,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

调查显示,在拥有高中或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2%、18%、28%,但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3%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值得注意的是,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超九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甚至严重的性别歧视。

此外,调查也显示,拥有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男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4%、13%、14%、18%。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歧视

有观点认为,在职场发展中,女性遭受到的性别歧视也让人担忧,特别是女性在面临晋升领导岗位的问题上,性别歧视的问题尤为凸显。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根据调查显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有25%的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此外,仅有3%的女性认为在晋升中不存在性别歧视。

调查也显示,有74%的男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18%的男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认为在晋升中不存在歧视的男性比例仅为5%。

职场女性晋升难么?——超四成女性到目前为止尚未升过职

该报告还对个体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晋升使用的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男性在两年内完成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次晋升,女性这一比例则为49%,低于男性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尚有44%的女性表示截至目前自己从未获得过升职,而面对这一状况的男性比例仅为31%,比女性低出了13个百分点。

调查据此分析,在获得晋升的时间成本上,女性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然而获得晋升机会的比例却更小。

女领导多么?——女性领导占比不到三成

当前,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越来越多,不过,相比众多男性领导,她们还只是少数。上述调查也发现,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表示领导为女性。

对此,调查指出,这表明,目前领导层中性别分布严重失衡,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那么,男性领导为何多于女性领导呢?对此,调查分析,基于同男性天然的生理差别和受深厚的男权社会意识的影响,女性在迈向领导岗位的路途上,总是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障碍和困境。

调查还指出,人们总是对女性能否担负起领导的责任而持怀疑态度,而相对而言,女性本身在这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自信,即使是已经身处高位的女性,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更多,其背后付出的努力也更多。

职场调查报告15

七成人月收入低于5000元

通过最近几年的数据统计,中国职场人总体薪资水平为:70%的职场人月薪在5000元以下,5000元成为白领和蓝领的分界线,而月薪8000是半数职场人心中的期望值。有19.7%的人从没涨过薪资。

受益于国家产业大环境,餐饮业、IT互联网业、传播与文化业、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是涨薪超快的行业。

超半数蓝领有辞职的打算

57.2%的蓝领有辞职打算,55.7%的蓝领辞职是因为不满当下的工作,想寻找新的机会,对于广大蓝领而言,这是一个无比严峻的现状。辞职容易,但寻找新的机会不易,获取职位信息很关键。互联网+O2O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蓝领职位需求也大大增加。20xx年蓝领职位需求现状较乐观,司机/交通服务需求最多,增长比例达602.4%,其次是洗车工、发型师和美体师,需求增长比例均在300%以上。发型师、月嫂、美容师缺口比例最大,均在50%以上,其中发型师缺口达63.1%。

房贷之下被生活重压

随着一二线房地产市场价格飙升,职场人买房显得愈加艰难,一线城市中,近6成职场人选择租房住,职场人的房租支出,按城市线级形成了三个梯队:三线城市每月平均房租693.33元,500元以下的比例最高;二线城市平均房租905.86元,500-1000元比例最高;一线城市平均房租1280.37元,1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特别是在20xx元以上,一线城市比例远远高于二三线城市。

除了租房,买房后的房贷也是职场人面临的一大居住成本压力:一线城市职场人每月的房贷远远高于二三线。每月房贷在4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0.0%,遥遥领先,可谓“一枝独秀”。

高压之下,超过70%的职场人平时的娱乐方式为玩手机,远远领先于看电影的比例,而在男性玩游戏的比例最高,女性逛街的比例最高。

职场人的钱都去哪了?

52%的人在餐饮支出是其最大,其次是房租/房贷和服装。10个人中,有4个月光族。超六成职场人储蓄比例不足年收入的30%。与此同时,大城市虽然压力最大,却是存款比例最高的地方。

3个职场人,一个是单身

通过调查数据统计,职场人单身一族的比例达33.0%。从性别看,男性的单身比例达34.3%,比女性高3.7%,而26-30岁“大龄单身”人群达27.9%,一线城市的单身比例达到40.0%,远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三线城市的单身比例最低。

其中广州的单身一族尤其多,其次是福州、深圳和上海。然而北京的单身一族比例并不高,34.9%,在TOP10城市位居第八。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进步,“新”职场人趋向“晚育”。准备在30岁以上生育的比例为39.9%, 23岁以下的比例仅占5.3%。男性相对准备“晚育”的更多,30岁以后占比47.7%,女性大多准备在26-29岁生育,占比55.0%。而在生二胎问题上,男性要比女性更加想要,超过10%。

逃离北上广,一个难以逾越的话题

城市对于人的归属意味越来越重,“择一城终老”的美好大概是每一个人都心之所向的。当人们选择一座城时他们在选择什么?较高的收入、更多的机会、开放的环境、美丽的风景……每一个都足以成为理由,然而,这些都败给了一个若有若无又根深蒂固的东西:习惯。48.1%因为习惯了这个城市而选择在此工作、生活。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北上广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社会福利,更交通的便利。但离开的首要原因并不是因为雾霾,交通,而是房价太高,其次是落户难,这些是每一个在一线城市打拼过的人最大的痛点,想在一线城市拼得一番事业,挣得一个安定的家实在太难。

职场关键词:90后成长,80后奋斗,70后忙碌

22.3%的人选择了迷茫,迅速发展的经济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普通大众如何迅速适应并找准自己的方向实属不易。位列第二梯队的关键词是成长、平淡和奋斗。忙碌和苦逼也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写照。

90后是当下最鲜活的一股生命力,最能代表他们的词是“成长”,然而年轻的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迷茫,他们觉得孤独,但也寻求改变。80后正处于人生的“立”之年,他们忙着打拼事业、组建家庭,他们的词典里只有一个词“奋斗”。70后已步入人生的稳定阶段,他们是最“忙碌”的一群人,勇敢地扛起“责任”的大旗,同时在他们眼里人生平淡,但也难免焦虑。

职场调查报告12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了,职场女性的话题也再次受到关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经济领域,以知识、创新、体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经济模式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大的表演舞台。

诚然,也使得当今的职场女性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女性就业率高达73%的中国。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相夫教子是义务;在企业里她们是职员是领导,尽心尽职是责任,同时还需要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20xx年,全面放开二胎,承担生育责任让女性在职场上进退维谷,而事实上,女性还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被认可、升迁阻碍等问题,更有职业黄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两难。

总结下来这就是当前女性在职场中备受偏见的现状:

1、大龄女青年不受待见

2、女性工资低于男性

3、因怀孕而影响晋升

4、女性年龄上处于劣势

5、女性刻板印象,难以改变

6、社会舆论容易将某位女性的错误都上升为群体缺陷

下面我们来结合大数据来看看,调查报告指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超两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性别歧视严重。此外,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为女性。

在就业中,性别歧视普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存在歧视

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比男性高出近8%。而27%的男性则认为就业中几乎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比女性高出9%。

高学历女性会遭歧视么?——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

在就业过程中,高学历女性会被歧视么?上述调查指出,从学历角度看,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

调查显示,在拥有高中或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2%、18%、28%,但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3%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值得注意的是,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超九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甚至严重的性别歧视。

此外,调查也显示,拥有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男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4%、13%、14%、18%。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歧视

在职场发展中,女性遭受到的性别歧视同样让人担忧,特别是女性在面临晋升领导岗位的问题上,性别歧视的问题尤为凸显。数据显示,有25%的女性认为当前的晋升状况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仅为18%。此外,还有26%的男性认为晋升中不存在性别歧视现象,高出女性7%。可见,女性感受到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比过去更为严重了。

职场女性晋升难么?——超四成女性到目前为止尚未升过职

该报告还对个体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晋升使用的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男性在两年内完成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次晋升,女性这一比例则为49%,低于男性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尚有44%的女性表示截至目前自己从未获得过升职,而面对这一状况的男性比例仅为31%,比女性低出了13个百分点。

相较20xx年我们的调查数据,20xx年的职场性别歧视现象仍不容乐观,从实际情况看,这一现象在短期内仍很难消除。就业和晋升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女性在职场中最易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婚育阶段的女性 ,深受其困扰。

女领导多么?——女性领导占比不到三成

当前,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越来越多,不过,相比众多男性领导,她们还只是少数。上述调查也发现,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表示领导为女性。对此,调查指出,这表明,目前领导层中性别分布严重失衡,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那么,男性领导为何多于女性领导呢?对此,调查分析,基于同男性天然的生理差别和受深厚的男权社会意识的影响,女性在迈向领导岗位的路途上,总是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障碍和困境。

从特质上看,男性领导更多的表现出刚毅果断,而女性领导则更容易展现自己包容理解的一面。不过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性别,他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验等也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当尽量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对待女性领导,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不可否认,性别也确实是凸显女性领导价值和优势的部分原因,人们期待女性领导通过其特有的柔性特质,为团队/集体带来更为包容、和谐的氛围。

相较于20xx年的评判标准,20xx年社会对成功女性的特征有了新的看法,我们希望这些成功的女性能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分享,去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影响更多的群体。

职场调查报告13

摘要:

通过对幼儿教师职场状态的调查,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状态,引起人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关注,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

幼儿教师、职场状态、专业性

教师的职场状态,主要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期间的教育、教学、教研、学习、培训及家园联系的状貌特征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态。20xx年12月,我们对四平市6个县区11所幼儿园,包括公办园、民办园、处于改制中(由企业幼儿园改制为公办幼儿园)幼儿园的师资状况、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培训进修、家园联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占75。7%。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师资状况

调查显示:在编教师198人,持证上岗的144人,保育员23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81人(幼师专业53人),高中学历的51人,初中学历的8人,大专以上学历181人〔其中幼师专业53人);教龄在五年以下的29人,6—的74人,16—的50人,20年以上的77人;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108人,小教一级的教师92人,小教二级的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县、区级骨干教师20人,园级骨干教师17人。由此可见:

(1)持证上岗的教师占在编教师的72。7%;

(2)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但是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非师范类的教师尚占有一定比例;

(3)教师以中青年骨干居多。

(二)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20道题,这些题目是对教师职场状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1、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

(1)热爱幼教事业、愿意终身从事幼儿教育,是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从业的坚定信念。幼儿教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并且对工作本身充满乐趣和信心,这表明幼儿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的热爱。“幼教工作是一项比妈妈疼爱孩子更细心、更耐心的工作,是充满爱的事业。”这是幼儿教师们对幼儿教育最基本的看法。有了对幼儿教育事业这样崇高的认识以及整个社会教师地位的总体提升,他们才能希望终身从事幼教工作。由此也反映出,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可敬的奉献精神。

(2)认为工作很辛苦,精神压力大。其中24。5%的教师感觉异常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很多教师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8到10小时;二是工作量大;三是25岁至39岁之间的教师多数都是各个幼儿园的“顶梁柱”,他们经常上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工作任务比较多;四是幼儿教师的地位尚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幼儿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有加,但幼儿教师是教师中弱群体这一事实,一时还难以改变。他们没有自己专门的职称系列,走的是小教系列,这不免使人感觉有些不专业;而且幼儿教师工作劳累、工资低。这很容易导致一些人对幼儿教师职业另眼相看,认为幼儿教师是一个非常容易从事的职业。

从上述分析看,幼儿教师对幼教职业是满意的,但是希望幼儿教师的地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2、对教材把握程度

我们以省编幼儿教材为蓝本,在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的教材里各选一课,共四题,教师任选一题,只要能表述出该课的具体内容即可。这对任何一位任课老师来说,都不应该是困难的事情。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此题,调查教师对教材把握的情况。从调查的情况看,能完整表述的教师占22%,能简单表述的教师占19%,只能表述纲目的教师占22%,完全表述错误的教师占32%,没有答题的教师占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能完整表述课文者并不多,后两项的人数超过了前两项的人数。如果说初步表述课文还可以完成教学,那么表中的后两项就很难胜任教学,而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对教材生疏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是因为:

(1)有的幼儿园并没有完全使用省编教材。课程改革中,幼儿教师能够直接投人进去的莫过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课改使用的统编教材,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针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科学地融进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习的内容以及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方法,受到了广大幼儿教师的欢迎。但是,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中需要的教具,有的没有及时配套。幼儿课程很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的,寓教于乐,玩中学,乐中学,没有教具万万不能的。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只好根据提示,自制教具。条件好的幼儿园,寻求使用其它更方便的配套教材,统编教材不能不用,配套教材又舍不得放手;而条件不好的幼儿园,只好尽力而为,使用统编教材,又不能完全体现其新理念。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个别幼儿园采用了小学一年级教材。这样的情况尤其以民办园居多,他们迎合家长的要求,把小学课程搬进了幼儿园,至使省统编教材无法使用。调查中,有45%的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3、家园联系谈论的话题

调查结果依次是:学习一日常表现一能力表现一思想品德一兴趣爱好一心理健康一家园差异一卫生条件。从调查结果排序,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是家长普遍非常关心的事情;其次才是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表现;能力的培养又次之;品德排在第四位;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家园差异,几乎被忽视了;卫生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因为在孩子如何学习这个间题上,教师与家长在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1)关于学习。在学习问题上,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孩子每日在幼儿园中学到什么知识。教师则认为,知识确实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家长过于注重幼儿学前教育中拼音和计算方面的能力,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等,对孩子的成长实际是不利的。儿童幼年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期,每一个敏感期都是接受某种教育和知识学习的最佳时期,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节律性和阶段性特征违背规律,该学不学或者堰苗助长都是不可取的。

(2)关于教学。很多家长会用自己的观念去影响甚至干扰教师。如果教师没有按照家长的意图施教,家长就不能理解,对教师失去信任,甚至提出转园。令人惊叹的是,教师已经意识到家长的一些要求是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也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因素、“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阎和让幼儿从1背到100完全是两回事,但是还是违心的去迎合家长,甚至很少同家长谈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性。幼儿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并不想因此失去生源,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虽然,每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有时还是不能说“不!”于是,有的教师感叹“做一名幼儿教师容易,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难!”因为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界环境的配合。

家园异步,容易导致教师对工作产生厌倦感。调查显示,有两种情况是教师对幼教工作厌倦的主要因素:一是家长不配合,二是与自己理想相悖。其中前者占整个有效问卷的73%。

4,学习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教师有机会参加学习,而且幼儿园给予的学习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幼儿园不仅能安排时间让将近一半的教师外出学习,而且一部分教师的学习费用还能报销,这一点甚至超乎了我们的想象。除此之外,教师们能经常自学,调查统计,幼儿教师常看的杂志有《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还有《幼儿简笔石酷、《幼儿主题活动课程》、心营养科兰黔、份儿成长故事》,个别教师读过檬特梭利教育》和拗儿教育心理黔等书籍。尽管如此,这并不能表示培训和学习的效果尽如人意。从前面教师把握教材的程度可以看出,结果并不乐观。为什么这样的学习仍不能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除了前面的分析之外,至少还应该有以下几个因素:

(1)学习的内容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就是说所学知识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与工作的关联不够紧密或者帮助不大。

(2)教师参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应付的过程。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没有真正把应该掌握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等学到手,敷衍了事,或者半途而废。

二、几点建议

1、依法治教,科学管理。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佚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锄,依据傲师资格条锄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人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淤,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幼儿教育的投人,在业务上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和支持,为幼儿教师的工作、进修创造更好的条件。要使幼儿教师职业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待遇上得到实惠,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幼儿园(FIr)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本园的骨干教师,使那些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教师成为本园(所)的学科带头人,以促进幼儿园(Flr)的健康发展。

2、深化教改,明确目标。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使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目前,我国正在通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共同制定一个中国仁岁一6岁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指南,将作为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基础。参照这个标准,将会明确3岁一6岁的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能做什么、应该能做到什么”,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帮助家庭、社会理解关于儿童发展应实现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加大统编教材力度,尽快配套完,贴近本地实际,方便教师使用。

3、加强培训,科学引领。要为幼儿教师的学习、进修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创造合作、交流的平台。可以组织专家讲学,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来开阔教师眼界。培训幼儿教师要有系列科学的教程,应该结合教育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要形成常态,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不要把学习培训看成是一时的活动,而要作为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

4、不断学习,贵在坚持。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或者中途转行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学习。现在,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已经很完备,其开设的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外,还有幼儿活动、幼儿卫生、儿歌、儿童文学、手工等等。音乐、美术课程,细化得更是照顾到幼儿的学习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从业的需要。既然决定从事这一职业,就应该及时充电。此外,还要深人学习(纲要),深人领会和进一步解读(纲要)中提出的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加强教学研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平时还应该多读一些国内外著名幼儿教育专家的论著,这对提升幼儿教师的理论水平大有裨益。幼儿教育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做得好不容易。

5、科学普及,提高素质。要积极开展幼儿教育科学化的普及活动。科普的对象应该是面对幼儿家长,包括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我们承认,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对知识重要性认识的普通提高,许多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是具有很高学历和文化水准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具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也不能否认,在幼儿教育科学化方面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仅仅有美好的愿望远远不够,还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而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乡镇和农村的家长,就更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职场调查报告14

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人对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职场谎言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八成白领曾说过职场谎言,更有两成受访者认为职场上难找到可靠的人。

据悉,该调查为期两周,共有6000多名京、沪、穗、深等城市的职场白领参与。

虽然有一半受访者不赞成职场谎言,但仍有八成人承认自己曾迫于职场规则说谎。

“公司要表彰先进,我也跟风投票,其实对候选人根本不了解。”在广州某房产公司任职的黄先生说,职场谎言是一把保护伞,利己不损人,说也无妨。“你不投票,或提出否决候选人?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调查中,有四成受访者赞同黄先生观点,认为职场身不由己,有不得不说的谎言。

数据显示,仅三成白领在职场中“更愿意听真话”,而近五成人表示要不要讲“真话”,要“视情况而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有近六成职场人对现在的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近两成人对领导和同事信任感较差,认为职场难找“贴心人”,断定职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尽管如此,仍有三成受访者渴望获得职场友情。

职场调查报告15

20xx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子课题“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的压力状况。20xx年8月份,课题组赶赴某国营大型矿业集团公司,对井下工人、社区人员、下岗员工、一般职员、教师、医生、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等十余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46场座谈会和大量个别访谈后,获得参与者反馈调查问卷1408份,累计8545种压力。经过对数据统计处理,结合访谈和测评的内容,课题组最终将这8000余项压力总结归纳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10个方面89种引起压力的事件,涉及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20xx年开始,这10种因素89项压力源在全国不同省市继续进行检验。4年时间,调查人群已经涉及企业员工、医疗卫生人员、教育工作者、农民、公务员等十几个职业群体共7999人。

蓝领和白领:经济压力并不总是第一位的

在各类工人九类压力源排序中,矿工把职业发展排在首位,然后是住房问题、工作特征。国企职工的排列是工作特征、社会环境和职业发展,而住房问题排在三甲之后。火车司机则将社会环境排列第一,然后是工作特征和职业发展。

如果将工人、农民、农民工简单归类为蓝领,将教师、医生、机关工作者等归为白领,则可以看到白领和蓝领人群对压力源的排序是不同的。教师跟工人的排序正好颠倒过来,他们认为教学条件是最为主要的压力源。现在的老师多少都有倦怠感,觉得从事这个职业非常辛苦,没有什么前景,整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没有创造性。学生也越来越不好带,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谈恋爱了,中学生则更不得了,老师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正面教育也无法沟通。老师的倦怠感非常严重。许多老师本身又是孩子家长,他们带着情绪回到家里面对自己孩子时,情绪表达有时会非常负面,所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蓝领工人则把经济收入放在压力源的首位,第二、第三位的压力源则是社会环境安全感缺乏和住房条件较差等。一个国营企业就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社会,在岗职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对压力源的排序基本相同,仔细分析后还可以看到,下岗待业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的压力源排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他们大多将经济压力放在第一位。这也就是说,有工作岗位和没有工作岗位的人,在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时是不一样的。

有位国营企业工人,收入倒算稳定,但妻子下岗以后,家庭就变得困难,孩子正在上大学,每年学费和每月花费,都让这位硬汉子一筹莫展,妻子因为经常生病下岗,家庭的压力就更大,虽然妻子看病有医保,但自己的支出日积月累也是不小数字,近两年身体状况还在每况愈下。眼看儿子将要毕业,同班同学都有了着落,而自己的孩子还在吊着,一般的工作孩子不愿去,好工作自己又没门路。在一次心理健康讲座的讨论中,这位硬汉子流下一腔热泪。自己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职称,能有个稳定工作也就罢了,但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孩子又顶不上,实在让人心焦。他说,目前最大压力就是经济压力。

农民和农民工:更需要平等和基本安全感

对照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民工对压力源的排序,可以看到两种排序完全不存在一致性。虽然城市社区居民中包括有下岗职工、残疾人员、退休职工等所谓城市弱势群体,但城市里的弱势群体跟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或者到城里打工的农民相比较,所面对的生活压力还是不同的。对社区的居民来讲,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还有一点精神上的追求,需要有多一点点的个人发展空间。而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远离了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整天感受到他人的白眼和歧视,内心的人际压力和内部冲突非常强烈。他们更需要人与人的平等和基本的安全感。

农民则更多地把与当地村干部的关系和冲突排在压力源的首位。虽然土地承包了,但是各种各样的收费、集资摊派等等,都由乡村干部直接向农民收取,如果乡村干部自己假公济私、只唯上不唯下、不与农民谋福利,那么农民与他们之间的冲突就会相当强烈。

有位来自西部农村的女士,因为不满足于当地的穷苦生活,初中毕业后来到北京打工,认识了一位餐馆老板,尽管年龄大她20岁,但是老板的热情和真诚,却让这位农民女工备感亲切,感受到了家庭般温暖,不顾家人反对,就与这位离异的老板结了婚。生活十年之后,女工依然像以前一样勤劳,承担了许多家务和餐馆业务,由于老板的管理方式老套,逐渐不得不把餐馆让位于老板娘来打理。老板退居二线后,老板娘大展宏图。但不久以后,因为公司业务拓展,老板娘与老板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情分越来越薄。有很多男性向老板娘抛出橄榄枝,但她却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老板这边也逐渐担心起来,变得多心。老板娘白天应酬业务,晚上还得细心应付丈夫。老板娘虽然心中感恩,却也滋味复杂,长期以往,情绪压抑,渐感郁闷。农民要融入这个城市需要付出很多代价,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让这位女士伤透了脑筋。

学生群体:学业压力始终是第一位

中学生的应激事件压力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压力源的排序为学习压力、异性交往、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其中学习压力位于首位,第二位是异性交往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学里,异性交往是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压力源。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生活事件,如贫富差距、官员腐败事件等,也都被中学生认为是影响他们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压力源。在北京一所很好的中学,有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他们的钱包里平常就带有上千元,买东西和吃东西都很随便。这当然对于那些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的老百姓家的孩子会产生很大影响。

从年级角度看,中学所有六个年级的学生,始终都将学习压力源放于第一位,而异性交往压力到初三时开始变得明显起来,成为第三四位的压力源,到了高中年级时,已经处于第二三位的重要压力源了。

有一位初二女生,因为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来寻求帮助。她说上初中以后,突出印象就是作业特别多。用她的话说,同学之间根本没有时间聊天,自己住校,和父母平常交流少,周末回到家,怕惹父母不高兴,净挑好人好事向父母汇报,长此以往,父母实际上对孩子根本不知情。五一长假时,父母心疼孩子,想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只能硬着头皮帮孩子做一天作业,才给孩子换个喘息的机会。在校期间,孩子觉得实在苦闷,想对宿舍好友谈谈心事,但由于她成绩很好,好像她把老师同学热情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室友都对她敬而远之。没办法只能和男孩交朋友,慢慢对班长男生有了好感,本来就招人嫉妒,这又惹了**,老师也对她改了看法,因此常常神情紧张。其根本因素还在于学习压力太大,因为老师家长无形的加压,形成一种紧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自然要寻找情感释放,男女由好感发展至恋情也就成了必然。但由于年龄、时机都不成熟,不免会有顾虑担心,后来就形成了复杂冲突的心灵困境,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当然这还只是“优等生”的困惑,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压力估计只会更强。

科研人员群体:工作和生活冲突非常严重

我国科研人员的压力源大致归为五类,即“工作与生活相冲突的压力源”、“工作直接相关压力源”、“个人经济收支压力源”、“子女教养及家庭生活周期压力源”、“人际关系矛盾压力源”等。工作与生活冲突对科研人员来说非常严重,他们经常长时间工作,工作对于一些人来说已变得非常单调,似乎只有工作,没有了个人生活。他们内心还是渴望有更多的娱乐休闲和家庭生活。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太大,难以找到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所以这种冲突给许多科研人员造成了心理困惑。为完成任务超时工作,承担责任重大的科研项目,承担过多科研任务,缺少休闲娱乐、缺乏体育锻炼,作息时间不规律,工作中与科研无关的应酬过多,科研工作与家庭生活相冲突,过度吸烟、酗酒。而且,大多4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子女也都到了要考虑小升初、初升高(中考)或者高考的年龄阶段,子女教育的压力开始突出起来,也对科研人员造成了很多困扰。

有位四十左右的副教授,在一个大学工作。由于先是在基层工作,然后进入高等院校,好不容易留在京城工作,刚刚稳定下来,马上就体验到了压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同事很多已经是教授了,而且著作等身了。为了写篇有影响的论文,他几乎用上了所有业余时间,明明知道锻炼娱乐很重要,但根本没有时间。还要孩子接送,课程教学,研究生论文指导,科研经费申请,同时担任系副主任,还有许多会议要开,根本没时间去参加学校所组织的任何消遣娱乐活动。茶慢慢浓起来了,烟雾也逐渐弥漫起来,为的是晚上妻儿安睡之时,他还能保持一份清醒。长期保持每天工作时间12、13小时以上,本来还算健壮的他,慢慢头顶秃了,肚子鼓了,谁见他都直言“你有点老了”。

另有一位35岁的年轻研究员,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目前已经是“百人计划”重量级科学家了,算是科研界的“贵族”与“骄子”。经费倒是充足,机会也很多,但他也能意识到,国家的科研经费不是白拿的,到时间得出活。好在他善于安排,善于开发资源,颇有开放意识。课题组专门有秘书组织安排各种行政事务,科研工作基本保证每周6天,研究生的数量也控制在3-5人之内,周日绝不会客做学问,而是外出购物游玩或是打球锻炼。家庭生活中,孩子还小,家里雇个亲戚来做保姆。对于目前的工作压力,他说因为年轻和细致安排,基本还能承受,但是15年、20年以后,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就很难说了。

下载职场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场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场快乐调查报告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大脑受一些正面刺激后的情绪反应,或许化学家们还能分析出类似“多巴胺”的成份在人们快乐时迸发得更多。快乐是主观的,相对于幸福,快乐是轻快的,也是短暂的。面......

    职场环境调查报告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毕业生职场环境调查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计算机科学系 年月日总结报告报告内容要求: (正标题用三号黑体,小标题用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内......

    广播电视编导职场调查报告

    广播电视编导职场调查报告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

    职场新人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职场新人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陆裕华李嘉怡张明杰陈志强 (苏州大学 215021) [摘要]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职场新人,这些职场新人的工作状况如何,他们有怎样的需求,又有怎样的......

    动漫专业职场就业调查报告五篇

    动漫专业职场就业调查报告 一、动漫专业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2000年初,当外界人士还不了解动画专业和动漫人才的时候,不少知情人士开始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动画专业方向。2011年,动画......

    关于通信公司员工职场压力调查报告

    关于通信公司员工职场压力调查报告 (2016年2月) 社会实践小组 1 一、本次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1.1调查背景 如今社会日新月异,各种岗位工作更是更迭不停,每一个公司都有着数十......

    XX年职场年轻人出境游方式调查报告

    XX年职场年轻人出境游方式调查报告近日专注出境自由行,中国年轻人出境游第一品牌——来来会联合备受职场年轻人欢迎的工作社交类app--脉脉共同发布了《XX职场年轻人出境游方......

    浙江大学生初入职场调查报告出炉

    栀子花开,又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季节。初入职场,第一份工作起薪应该是多少?定高了,担心没单位要;定低了,又觉得亏了。每一位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子,在选择职业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