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推进基层协商工作会讲稿
今天,我们召开*市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和党的*大、*届*中全会精神以及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全面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力推进全市基层协商建设。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是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必然要求。
强调:“协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切实加强基层协商建设,有序引导群众参与协商,能够逐步增强群众的协商意识,培育协商精神,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协商制度,加快推进基层政治建设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二)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是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渠道。
强调:“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把政协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使政协协商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县市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运用协商这一政协“看家本领”,为基层协商注入政协元素,促进基层协商的规范化程序化,扩大群众参与渠道,有利于提高基层协商质量、促进基层建设;推动政协委员下沉到基层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运用协商方式开展基层治理,弥补了政协在基层工作上的不足,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协参与国家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三)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是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现实需要。
指出:“协商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的真谛。”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基层社会的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利益选择更加多样,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有利于扩大基层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巩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紧扣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全市基层协商建设
(一)始终把牢正确方向。
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推进基层协商建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协商的正确方向。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协商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党w统一领导、政协组织搭台、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协商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大限度保证协商结果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最大限度把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最大限度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要坚持依法依规协商。始终坚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组织开展协商活动,理清协商与基层自治的关系,既要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又要防止超越法律界限越俎代庖,确保工作开展于法有据、合法合规。
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协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积极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使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过程,成为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统一搭建协商平台。
要围绕推进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工作思路,依托现有的“政协委员之家”“委员服务联络处”“委员活动小组”“委员工作室”等,在乡(镇)、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统一标准搭建“协商在基层”常态化协商议事平台,分层级建立协商议事会议,设立协商议事室,作为基层协商议事的基本场所。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在行业协会、村(居)民小组、居民小区搭建协商议事点或流动协商议事平台,畅通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连接的渠道,建立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新阵地。
(三)充分发挥政协优势。
在推动基层协商建设方面,人民政协作为协商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组织协商上具有运行模式完善、实践经验丰富、委员分布广泛、专家力量集中、协调各方便利等优势。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以党的*届*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找准找实专门协商机构与重要治理平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切实发挥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形式的效能,通过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发展,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同社会治理相结合,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效能。
(四)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要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围绕“协调关系、凝聚共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把提质增效贯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全过程。一要提高协商质量。通过分层级举办协商专题培训班,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乡(镇)、村(社区)干部、政协委员的业务培训,大力推进协商能力建设。要建立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适时邀请相关专家参加协商活动,现场宣传政策、解疑释惑,为协商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智力支持,提高协商的说服力、认可度。
二要把准协商重点。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推进市委*战略实施、打好三大攻坚战、维护和谐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等全市重大战略部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点、热点、难点和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行广泛协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来加强和改进工作,使基层党wzf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加合乎实际、顺乎民意。
三要用好协商成果。畅通基层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意见建议进入基层党wzf决策程序的渠道,探索和创新基层“协商于决策之前”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把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建立建全协商承诺事项交办制度、限时反馈制度、跟踪督查制度,确保协商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健全完善协商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要求,对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如何协商等方面完善制度机制。在协商主体方面,要坚持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商的原则,充分考虑议题类型、涉及范围、复杂程度和参与对象的广泛性、代表性,合理化组建协商议事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参与基层协商的积极性,使得各协商主体通过协商取得“最大公约数”。在协商内容方面,要聚焦当地党政中心工作的大事、改革发展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注重选择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开展协商。在协商形式方面,要注重协商形式与协商内容相匹配,灵活运用会议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民情恳谈协商等多种形式,实现面对面沟通协商、线上线下互动协商、场内场外联动协商,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来商量的秩序和氛围。在协商程序方面,要从确立协商议题、确定协商主体、开展协商调研、组织协商讨论、转化协商成果等方面,制定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确保协商活动规范有序、务实高效开展。
三、强化统筹推进,全力打造*市“协商在基层”特色品牌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各县市委要提高政治站位,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切实把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员、经费、场所等方面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党w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掌握协商理论,熟悉协商工作方法,把握协商工作规律,努力成为推动基层协商建设的积极组织者、有力促进者、自觉实践者,通过推进基层协商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县市政协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牵头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制定工作方案、协商规则、工作流程等,指导各乡(镇)、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基层协商活动。
(二)广泛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推动委员履职工作下沉,组织委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一线,密切与各界群众的联系,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宣传政策、解疑释感,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关注民生、多办实事,倡导协商精神、培育协商文化,夯实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群众基础。要加强对各类协商议事会议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其组织开展协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敢于协商、乐于协商、勤于协商”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全市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营造基层协商浓厚氛围。
(三)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依托职能优势、组织优势、智力优势和渠道优势,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扎实抓好工作推进和具体指导,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要健全完善市、县市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联席会议和挂点联系县市、乡(镇)制度,定期听取各县市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及时掌握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广典型经验,指导推动全市“协商在基层”工作有力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