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
C
1.11
编号:
工程名称
XX新火车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施工单位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分部工程
基础、主体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工程
交底提要:
地下室剪力墙钢筋绑扎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1
材料要求
1.1.1
成型钢筋:各主筋、箍筋等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等应符合设计图纸规范及下料单的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锈蚀及油污。
1.1.2
铁丝:采用20号火烧丝。铁丝的切断长度应根据主筋直径确定,不应过短或过长。
1.1.3
垫块: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具。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塑料垫块,控制排距、间距用的竖向和水平梯子筋,各种拉钩、双F定位卡或撑杆等。
1.2
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绑钢筋工具式凳子、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油漆等。
1.3
作业条件
1.3.1
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模板位置控制线,并将混凝土接槎处的浮浆全部剔除到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
1.3.2
预留钢筋外面水泥浆等已清刷干净。
1.3.3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按部位、规格、种类标识清楚。
1.3.4
根据标识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1.3.5
钢筋外表面铁锈已清除干净,锈蚀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
1.3.6
外砖内模工程必须砌完外墙,并将绑扎钢筋处清理干净。
1.3.7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列出墙体各部位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百分比、错开长度及保护层厚度一览表及各种墙、柱的钢筋定距框一览表,张挂于作业面明处。
二、操作工艺
2.1
工艺流程
2.1.1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工艺流程
在顶板上弹墙体外皮线和模板控制线→调整竖向钢筋位置→接长竖向钢筋→绑竖向梯子筋→绑扎暗柱及门窗过梁钢筋→绑墙体水平钢筋→设置拉钩和垫块→设置墙体钢筋上口水平梯子筋→墙体钢筋验收。
2.2
在顶板上弹墙体外皮线和模板控制线
将墙根浮浆清理干净到露出石子,用墨斗在钢筋两侧弹出墙体外皮线和模板控制线。
2.3
调整竖向钢筋位置
根据墙体外皮线和墙体保护层厚度检查预埋筋的位置是否正确,竖向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位移时,应按1:6的比例将其调整到位。
2.4
接长竖向钢筋
预埋筋调整合适后,开始接长竖向钢筋。按照既定的连接方法连接竖向筋,当采用绑扎搭接时,搭接段绑扣不小于3个。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连接方法应符合相关施工工艺标准要求。
接长竖向钢筋时,应保证竖筋上端弯钩朝向正确。
竖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2.5
绑竖向梯子筋
根据预留钢筋上的水平控制线安装预制的竖向梯子筋,应保证方正、水平。一道墙设置2至3个竖向梯子筋为宜。
梯子筋如代替墙体竖向钢筋,应大于墙体竖向钢筋一个规格,梯子筋中控制墙厚度的横档钢筋的长度比墙厚小2mm,端头用无齿锯锯平后刷防锈漆,根据不同墙厚画出梯子筋一览表。
竖向梯子筋做法
2.6
绑扎暗柱及门窗过梁钢筋
2.6.1
暗柱钢筋绑扎:绑扎暗柱钢筋时先在暗柱竖筋上根据箍筋间距划出箍筋位置线,起步筋距地30mm(在每一根墙体水平筋下面)。将箍筋从上面套入暗柱,并按位置线顺序进行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相互错开。暗柱钢筋绑扎应方正,箍筋应水平,弯钩平直段应相互平行。
2.6.2
门窗过梁钢筋绑扎: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过梁箍筋两端各进入暗柱一个,第一个过梁箍筋距暗柱边50mm,顶层过梁入支座全部锚固长度范围内均要加设箍筋,间距为150mm。
2.7
绑墙体水平钢筋
2.7.1
暗柱和过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可以进行墙体水平筋绑扎。水平筋应绑在墙体竖向筋外侧,按竖向梯子筋的间距从下到上顺序进行绑扎,水平筋第一根起步筋距地应为50mm。
2.7.2
绑扎时将水平筋调整水平后,先与竖向梯子筋绑扎牢固,再与竖向立筋绑扎,注意将竖筋调整竖直。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绑扣采用顺扣时应交错进行,确保钢筋网绑扎稳固,不发生位移。
2.7.3
绑扎时水平筋的搭接长度及错开距离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2.7.4
墙筋在端部、角部的锚固长度、锚固方向应符合要求: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做成暗柱或加U形钢筋。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
剪力墙在转角处绑扎锚固方法
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e‘不能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
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求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构造箍筋。
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剪力墙钢筋与外砖墙连接:先绑外墙,绑内墙钢筋时,先将外墙预留的φ6拉结筋理顺,然后再与内墙钢筋搭接绑牢,内墙水平筋间距及锚固按专项工程图纸施工。
2.8
设置拉钩和垫块
2.8.1
拉钩设置:双排钢筋在水平筋绑扎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间距设置拉钩,以固定双排钢筋的骨架间距。拉钩呈梅花形设置,应卡在钢筋的十字交叉点上。注意用扳手将拉钩弯钩角度调整到1350,并应注意拉钩设置后不应改变钢筋排距。
2.8.2
设置垫块:在墙体水平筋外侧应绑上塑料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垫块间距1m左右,梅花形布置。注意钢筋保护层垫块不要绑在钢筋十字交叉点上。
2.8.3
双F卡:可采用双F卡代替拉钩和保护层垫块,还能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可用φ10~φ14钢筋制作,支撑如顶模板,要按墙厚减2mm,用无齿锯锯平并刷防锈漆,间距1m左右,梅花形布置。
保护层用双F卡
2.9
设置墙体钢筋上口水平梯子筋
对绑扎完成的钢筋板墙进行调整,并在上口距混凝土面150mm处设置水平梯子筋,以控制竖向筋的位置和固定伸出筋的间距,水平梯子筋应与竖筋固定牢靠。同时在模板上口加扁铁与水平梯子筋一起控制墙体竖向钢筋的位置。
2.10
墙体钢筋验收
对墙体钢筋进行自检。对不到位处进行修整,并将墙角内杂物清理干净,报请工长和质检员验收。
三、质量标准
3.1
主控项目
3.1.1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1.2
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应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及相应机械连接标准的规定抽取钢筋接头试件作力学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弯钩朝向正确。
3.2
一般项目
3.2.1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2.2
钢筋网片和骨架绑扎缺口、松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量的5%,且不应集中。
3.2.3
钢筋的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箍筋加密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
3.2.4
钢筋及预埋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3.2.4
钢筋及预埋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2.4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排距
±5
箍筋、构造筋间距
焊接
±1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绑扎
±20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
+3,0
受力钢筋保护层
±3
尺量检查
四、成品保护
4.1
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4.2
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的位置正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4.3
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4.4
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改动及切割钢筋。
4.5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顶部主筋钢筋位移,在墙模板顶端部位设置水平定位筋,并在其上再绑扎不少于两道水平筋。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墙体绑扎钢筋时应搭设工具式高凳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
5.2
下层伸出的墙体钢筋和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或焊接。如果下层伸出的钢筋位移较大时,应征得设计同意按1:6进行调整。
5.3
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认真学习图纸,在拐角、十字节点、墙端、连梁等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4
箍筋的抗震加密、接头加密。
六、质量记录
6.1
钢筋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6.2
钢筋分项工程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6.3
钢筋原材力学性能复试报告
6.4
钢筋连接接头试验报告
6.5
焊条、焊剂出厂合格证
6.6
钢筋接头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七、安全注意事项
7.1
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7.2
现场人工断料,所用工具必须牢固,掌錾子和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或朝向无人区。
7.3
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7.4
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7.5
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m以上,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7.6
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
7.7
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架或安全网。绑扎时挂好安全带。
7.8
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m以下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7.9
吊运短钢筋应使用吊笼,吊运超长钢筋应加横担,捆绑钢筋应使用钢丝绳千斤头,双条绑扎,禁止用单条千斤头或绳索绑吊。
7.10
吊运在楼层搬运、绑扎钢筋,应注意不要靠近和碰撞电线。并注意与裸体电线的安全距离(1kv以下≥4m,1-10kv≥6m)。
7.11
夜间施工灯光要充足,不准把灯具挂在竖起的钢筋上或其他金属构件上,导线应架空。
交底人
被交底人
复核人
交底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