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28分,)
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B.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C.燃烧前常将汽油喷成雾状,是为了使汽油分子变得更小,燃烧更充分
D.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太阳能供热
B.水车汲水灌溉
C.用液态氢气做燃料发射火箭
D.风力发电
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认识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用湿抹布盖灭
4.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C.将木材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D.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5.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酒精
D.煤
6.下列对火的控制与使用解释不科学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B.进入煤矿时不用火把照明,可用矿井专用手电筒照明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现场
D.用扇子扇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7.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只要发现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8.08年2月份我市高明段及鹤山段两地水域惊现多处不明来源的油污带.其中一处长约2公里的油污带给高明自来水厂吸水点造成影响.事发后,为确保整个中心城区近2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下列处理方法不可能的是()
A.立即停止向用户供水,直到环境部门认定饮用水源没有受到污染为止
B.立即用吸油毡覆盖数千平米受污江面吸附油污
C.向江中投入大理活性炭以吸附油污
D.把受污染的水全部抽干,然后集中处理
9.下列化学反应不能为人类提供热量的是()
A.煅烧石灰石
B.生石灰与水反应
C.焦炭不充分燃烧
D.呼吸作用、金属生锈等缓慢氧化
10.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白磷自燃
B.硫磺燃烧
C.火药爆炸
D.铁丝燃烧
11.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浓度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与其它三种方法不同的是()
A.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加工成粉末状
B.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
C.用煤炭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D.家庭用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煤
12.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纯净物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用石油可分馏出汽油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制得焦炭
1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B.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14.燃料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二、多选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12分,)
15.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目前我国已使用可燃冰来代替化石燃料以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废旧金属可回收再利用,但不包括被腐蚀的铁制品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B.温室效应会使土地沙漠化,对人类有害,我们应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C.候德榜为火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D.石油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17.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资源有限,而且不可再生,如果不顾国家利益乱采矿,金属元素就会被耗尽
B.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C.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汽油和煤焦油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D.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利用,可以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1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进入废弃矿井,火把照明
B.油锅着火,盖锅盖灭火
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D.架空柴火,火烧的更旺
三、填空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6分,)
19.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________;不充分燃烧的危害:________.
20.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24分,)
21.化石燃料天然气是当今使用的主要燃料之一,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通气前要先充满氮气,请解释原因.
22.以下是两位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所用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现象和产物完全相同)。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图中铜片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如图2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分析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验一的现象是________。
②实验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蜡烛熄灭,而外面的蜡烛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③图1装置中铜片上红磷和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与图2中的实验________(填“一”、“二“或“三”)探究的燃烧条件相同,通过该实验得到关于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_____。
23.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本实验说明:①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________等也能发生爆炸;②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___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五、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30分,)
24.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答出一种即可)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5.请对“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两种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你提出的两种猜想是:猜想一:________;猜想二:________.
(2)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
猜想二
26.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
(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________(填图1序号)。
(2)如图2所示,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