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3分)
1.(3分)看拼音,写词语
huǎng
rán
dà
wù
zhāng
guān
lǐ
dài
hú
lún
tūn
z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4分)选词填空。
逝世
去世
追悼
吊唁
爱戴
爱抚
伯父________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________他。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________的人,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________呢?
3.(12分)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张冠李戴
________生________死
南________北________
生________活________
装________作________
________三________四
自________自________
4.(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模模________
恍然________
囫囵________
5.(2分)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知作者周晔,是________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________的几件事。
6.(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弄错了事。________
7.(1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8.(4分)读拼音写词语
zhuī
dào
diào
yàn
shì
shì
hú
lún
tūn
z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3分)选词填空。
爱戴
爱抚
爱护
①妈妈________地为我梳理头发。
②王老师工作非常负责,深受同学们的________。
③我们要________校园的一草一木。
10.(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地接受。________
11.(9分)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________,绍兴人。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我国________的奠基人,________的旗手。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部作品,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12.(3分)按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选择词语填空。
①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________(纪念
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②“哦!”我________(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③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________(愁容满面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3.(3分)照样子写词语。
清清楚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7分)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________先生________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________没留心________踩在碎玻璃上________玻璃片插进脚底了________疼得厉害________回不了家啦
15.(1分)漫步句子关。
青山是不会老的。
反问句:________
16.(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②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17.(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他深更半夜写文章。
②他干完活。
18.(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
②我年纪还小。
19.(3分)写出反义词
清楚—________
羞愧—________
马虎—________
20.(5分)扩句。
①爸爸跑。
②伯父掏钱。
21.(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乘凉。蓝黑色的天空中布满了星星,它们一闪一闪地眨巴着眼睛。美丽的月亮娘娘也爬上了树梢,把柔和的银光洒向大地。多美好的夜晚呀!
我们一边乘凉,一边聊天。不知怎的,话题转到了居民小组长王阿婆身上。王阿婆今年五十多岁,人略发胖,她的眼睛里充满着慈爱,使人一看就觉得可敬可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________
美好________
聊天________
慈爱________
(2)写出以上这段话所指明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要素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人物:________
事情的起因:________
(3)找出描写夏夜景色的语句,用“________”划下来。
(4)找出描写王阿婆形象的语句,用曲线划下来。
(5)用“一边……一边”造句
22.(4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把整个枣子吞咽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________
②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比喻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________
③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________
④形容顿时醒悟过来。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36分)
23.(19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两个饥饿的人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就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身上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联系上下文理解“恩赐”的意思。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遥远的________
遥远的________
无尽的________
无尽的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前后两对饥饿的人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4)从前后两对饥饿的人的不同中,你想到了什么?
24.(17分)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鲁迅与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他(经常
常常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恶毒
凶恶),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护
热爱
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
浪费
消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圈出文中括号内确切的词语。
(经常
常常
曾经)________说过
环境多么________(恶劣
恶毒
凶恶)
(爱护
热爱
爱惜)________自己的时间
(耗费
浪费
消费)________别人的时间
(2)在第三第四小节中用“________”划出能概括全节意思的句子。
(3)理解句中词语,按要求答题。
A“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的意思是________
①用上“更”,说明以前没抓紧,晚年以后,活在世上时间不多了,所以更要抓紧。
②用“更”说明晚年鲁迅的时间不够用,所以要更抓紧。
③用上“更”,说明鲁迅以前抓得紧,晚年比以前抓得还要紧,突出鲁迅一贯抓紧时间。
B“哪里有天才?”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①不知道哪里有天才。
②世上没有天才。
③到哪里去找天才。
(4)第3小节写鲁迅抓紧时间“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这一节中有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鲁迅的事,请简单介绍一件。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3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1-2、21-3、21-4、21-5、22-1、二、阅读题
(共2题;共36分)
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