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范文
一、目的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及对外交流的需要,全面提高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促进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特设置建筑学专业学位。
二、学位分级及授予对象
建筑学专业学位分建筑学学士、建筑学硕士两级。
(一)学士学位
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下列水平者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
1、掌握必备的建筑设计的方法与理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了解中外建筑的历史和理论、美学理论、了解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与建筑内外环境的相关性理论。
2、掌握必备的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知识,以及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了解有关的建筑经济知识与我国现行的建筑法规,了解我国现订的基本建设程序以及从工程立项到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了解与建筑师从业有关的法律、条令和规定。
3、具有从事实际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群体、卓体、局部、细部设计)所需的能力;具有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具有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表达能力,了解建筑师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职责;了解组织协调各工种的基本做法和要求。
4、掌握正确的调研方法,并具有从事建筑专业调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学位
高等学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毕业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下列水平者,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
1、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理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了解中外建筑的历史,理解有关的建筑理论、美学理论、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与建筑内外环境的相关性理论。
2、掌握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熟悉有关的建筑经济知识和我国现行的建筑法规。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以及从工程立项到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了解建筑师从业的有关法律、条令和规定。
3、具有独立从事中等复杂程度实际工程的建筑设计能力;具有进行建筑群体、单体、局部、细部设计所需的工作能力;具有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的设计、操作能力;具有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表达能力。
4、掌握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的有关知识,具有组织及协调各工种所需的基本能力。
5、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本专业主要是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或从事工程设计方面的专题论文。
三、学位授予
(一)学士学位
建筑学学士学位,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其建筑学专业(本科)已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合格证书》并在评估合格有效期内的高等学校授予。
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在评估合格有效期内.其建筑学专业不再行使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未获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其建筑学专业已有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仍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行使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二)硕士学位
建筑学硕士学位,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已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评估合格证书》并在评估合格有效期内的高等学校授予。
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授子权的高等学校,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点仍保留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已获建筑学硕士学位者,不再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已获工学硕士学位者,亦不再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
未获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已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仍可按《学位条例》有关规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关于建筑学专业学位的授予,不再另行制定实施办法,各学位授予单位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其他规定:
(一)建筑学专业学位的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制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发给。
(二)建筑学专业学位具有专业资格的证明效力,与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相互衔接,在注册建筑师考试资格的审核中,对建筑设计实务经历的要求,应视申请者所获学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方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建设部及有关部门商定。
(三)在我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符合《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本方案规定水平者,可参照《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授子建筑学专业学位。
第二篇: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
一年级专业课表
课程名称 Title of Courses 课程类型Type 学分 Credits 建筑设计初步 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必修 Required Course 16 素描 Sketch 必修 Required Course 12 建筑力学I Building Mechanics I 必修 Required Course 2 建筑构造I Building Construction I 必修 Required Course 2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I Theory I:
Architecture Design 必修 Required Course 9 建筑制图 Architectural Drawing 必修 Required Course 2 建筑学概论 Conspectus of
Architecture 必修 Required Course 1 二年级专业课表
课程名称 Title of Courses 课程类型 Type 学分Credits 建筑设计I Architectural Design I 必修Required
Course 16
水彩及水粉 Water Color & Gouache 必修Required
Painting Course 6 建筑力学Ⅱ Building Mechanics II 必修Required
Course 3
建筑构造Ⅱ Building Construction II 必修Required
Course 2
建筑设计理论Ⅱ Theory II: 必修Requir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 2 建筑材料 Building Materials0 建筑结构 Building Structure0 美育与艺术欣赏I Aesthetics of Art I0 三年级专业课表
课程名称 Title of Courses 课程类型 Type 学分 Credits 建筑设计Ⅱ Architectural Design II 必修Required
Course 16
建筑构造 Ⅲ Building Construction 必修Required
III Course 2 建筑设备 Building Equipments 必修Required
Course 3
建筑物理I Building Physics I 必修Required
Course 2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 Principles of 必修Required 1
Public Building Design
中国建筑史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外国建筑史I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I
中大跨建筑结构 Structure of Large Span Building
建筑电工 Building electrical Course 必修Required
Course 必修Required
Course 限选Selective
Course 限选Selective4 2 engineering
Course
创造学 Creation Theories美学与艺术欣赏Ⅱ Aesthetics of Art
II
四年级专业课表
课程名称 Title of Courses 课程类型 Type 建筑设计 Ⅲ Architectural Design 必修Required
III Course 城市规划原理 Principle of Urban 必修Required
Planning Course 古典亭榭及小品设计 Chinese Classic 限选Selective
Pavilions & Urban Furniture Design Course
环境绿化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限选Selective
Course 建筑物理Ⅱ Building Physics II 必修Required
Course
外国建筑史Ⅱ History of World 必修Required
Architecture II Course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Principle of
Housing Design
专业外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必修Required
Course 建筑画 Architectural Painting 限选Selective
Course
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Ecology
学分 Credits 16
第三篇:中南财大审计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设置审计硕士专业学位。
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Auditing,英文简称为MAud。
三、审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
四、审计硕士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审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以审计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审计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审计组织、培养单位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情景模拟等方法。
五、审计硕士培养过程须突出审计实践导向,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确保实践训练质量。实践或顶岗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审计硕士专任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审计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构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七、学位论文须强化应用导向,要与审计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审计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审计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采用政策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灵活多样,答辩成员中应有审计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审计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审计硕士专业学位与审计类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
十、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第四篇: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
十七、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二、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MTA。
三、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四、旅游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
五、旅游管理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旅游管理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旅游管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旅游管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旅游管理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旅游管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旅游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专题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政策研究或项目设计研究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与旅游管理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第五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36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奋斗。
(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疑难问题,能对下级技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或基本达到主管技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检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临床检验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和培养方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础理论课学习时间半年,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
(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五)临床输血检验
(六)临床分子诊断学
四、课程体系设臵
(一)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 1.自然辩证法 18 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 3.英 语 144 12 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 70 5(二)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1.检验与临床 30 2 2.临床实验室管理 30 2
(三)专门课程
课程名称 1.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3.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30 2 4.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 外国语言学系 公共卫生学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5.临床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6.临床输血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四)公共选修课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1.科研方法 15 1 公共卫生学系 2.文献检索 15 1 图书馆 3.医学行为学 15 1 心理学系
(五)自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今日临床检验学》、《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临床微生物手册》(美国第七版)。
五、培养要求
(一)临床专业理论与诊疗技能训练(一年半)1.核心课程、专业英语学习及要求(半年)
临床检验诊断学核心课程及专业英语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核心课程考试合格可获得2学分,专业外语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2.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及要求(一年)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研究生通过培训,掌握本专业各种检测项目的基本实验诊断原理、方法与技巧,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果解释等;了解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培训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及相关科室小范围内轮转,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其进行定性考核,并填写转科考核表,考核合格者方可出科继续轮转。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应注重文献检索、搜集资料、数据处理、方法学评价、循证检验医学等临床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轮转全部结束最终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及撰写论文阶段。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
轮转专业包括临床检验学基础、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选择参加专业查房和巡诊的科室为内科、儿科、传染科、急诊科、普外科等。必要时可结合与检验项目有关的科室参加查房。三年共要求参加查房至少20次,参加科室巡诊4次。临床检验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
2.手工法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查,各项血液分析参数的应用及结果解释;自动血球计数仪校准、操作、保养和维护,血细胞直方图分析,临检血细胞分析的质控与作图,方法学评价。
3.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的变化;疟原虫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4.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5.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泌尿系疾病的尿液检查特点及鉴别诊断、尿妊娠试验。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乳糜尿检查,本周氏蛋白检查,Addis计数,含铁血黄素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自动尿液分析仪校准、结果分析、操作与保养,尿液自动分析仪应用及尿液质控、临床应用评价。
7.大便外观描述及显微镜检查,消化道疾病的粪便特点及鉴别诊断,大便潜血试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脑脊髓液外观、颜色、透明度、蛋白、糖、氯化物测定,细胞计数与分类,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脑脊髓液的鉴别诊断,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9.浆膜腔积液外观、颜色、比重、蛋白检查及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10.临床检验的国内外进展。临床血液学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骨髓涂片、各种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MICM分型理论及临床应用以及国内外血液学方法的新进展。
2.止血与血栓的理论,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稠度(全血及血浆粘度)测定、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小板粘附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凝血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各种生化标本(血、尿、脑脊髓液、体腔液)的采取,保存与处理。
2.各种生化试剂配制(称量、pH校正、配制、保存)。3.自动生化仪的操作、保养。
4.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
5.所有生化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7.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9.生化质控图绘制X、SD、CV计算,生化室内及室间质评指标、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临床免疫实验室(1.5个月)
要求掌握:
1.免疫原及抗血清的制备,效价测定的方法;酶免实验、荧光免疫实验、凝集实验的原理,检测方法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
2.全自动酶标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3.速率散射比浊测定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4.免疫电泳技术。
5.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甲肝、丙肝、和戊肝病毒抗体测定。
6.甲胎蛋白(AFP)、梅毒血清学检测(RPR.TPHA)。
7.血清肥达氏反应、外裴氏反应、冷凝集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试验、囊虫抗体E1A法测定、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检测。弓型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CMV及EBV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8.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
9.肿瘤标志物的检测:CA15-3,CA19-9,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0.5个月)要求掌握:
1.PCR的理论及基因扩增仪的应用。
2.HBV-DNA,HCV-RNA,HPV-DNA等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各类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2.各种标本的采集、培养及检验程序(血、脑脊液、痰、尿、便、胆汁、脓汁、胸腹水、分泌物)。
3.各类细菌检查的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4.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
5.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6.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体液抗生素浓度与杀菌水平。
7.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与评价、各种染色方法。8.各种培养基制备。9.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0.血培养仪、CO2培养箱及厌氧培养的操作。11.细菌鉴定仪的使用。输血科(2个月,其中血站1个月)要求掌握:
1.临床输血检验的工作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 2.临床常规输血检验,抗人球蛋白介质和酶介质配血。3.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4.红细胞血型的发生及相关理论。
5.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及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6.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7.献血员的健康筛查、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
8.采血技术和血液保存。
(二)考核
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要求,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转科总平均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不合格者不能申请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具有两年检验科工作经历的人员,经考核合格,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可缩短半年。
(三)培养方向专门研修(一年)1.专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及要求
专门课程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专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可获得2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临床教学实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参与临床教学工作时间累计不能少于三个月,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研究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可获得1学分。
六、导师职责与指导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坚持导师具体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小组一般由3—5人(含导师)组成,成员应为研究生培养所需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主管技师。指导小组由教研室和导师共同研究提出成员名
单。
七、科研训练
研究生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病例或临床检验诊断方法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该病例报告应与应用医学检验方法进行实验诊断或评价有关。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
八、毕业考核
(一)考核内容:
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理论、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其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按二级学科命题,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扎实、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二)考核标准:
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三)考核方式:
由本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成立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5-7名具有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技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3-5名)组成。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可获得4学分,考核在第六学期开始前完成。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延期毕业。
九、学位论文
课程考试不及格,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及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并延期毕业。
(一)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
(二)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三)学位论文应体现出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