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惕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新表现
近年来,党中央扎实推进“八项规定”,狠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但在某些领域,如基层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有了新的表现。
扶贫工作中绝大多数干部都能扎实工作,扶贫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西部某省,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被扶贫领域的“痕迹管理”不时困扰,甚至影响了正常生产生活。有的基层干部每周去一次“结对子”的贫困户家里填表,与帮扶对象合影存照,以证明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贫困户对此有看法,有的甚至看到对口干部来了,马上关门闭户。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扶贫成为全国上下的大事,这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政治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但一些干部戴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帽子搞扶贫,则会损害扶贫工作形象,助长了图虚名、务虚功,损害了干群关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浪费了基层资源,增加了干部负担,消磨了工作积极性,削弱了群众认同感,损害了队伍形象,必须坚决反对。为此,领导干部要带头整改,要深入一线,扎实调查研究,掌握科学的管理考核方式,祛除“书面留痕迹”“纸上作业”。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了切实为基层减负的一系列务实管用举措,鲜明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这个通知干货满满,指导性非常强,各级干部须将之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要解决老问题,也要察觉新问题;既要解决显性问题,也要解决隐性问题;既要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想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再“翻身”,唯有持之以恒抓下去!
第二篇:警惕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新表现
近年来,党中央扎实推进“八项规定”,狠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但在某些领域,如基层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有了新的表现。
扶贫工作中绝大多数干部都能扎实工作,扶贫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西部某省,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被扶贫领域的“痕迹管理”不时困扰,甚至影响了正常生产生活。有的基层干部每周去一次“结对子”的贫困户家里填表,与帮扶对象合影存照,以证明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贫困户对此有看法,有的甚至看到对口干部来了,马上关门闭户。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扶贫成为全国上下的大事,这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政治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但一些干部戴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帽子搞扶贫,则会损害扶贫工作形象,助长了图虚名、务虚功,损害了干群关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浪费了基层资源,增加了干部负担,消磨了工作积极性,削弱了群众认同感,损害了队伍形象,必须坚决反对。为此,领导干部要带头整改,要深入一线,扎实调查研究,掌握科学的管理考核方式,祛除“书面留痕迹”“纸上作业”。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了切实为基层减负的一系列务实管用举措,鲜明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这个通知干货满满,指导性非常强,各级干部须将之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要解决老问题,也要察觉新问题;既要解决显性问题,也要解决隐性问题;既要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想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再“翻身”,唯有持之以恒抓下去!
第三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
表现一:调研----现场成秀场
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表现二:窗口----“管卡压”变“推绕拖”
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表现三:项目----“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表现四:会议----一个接一个,没有时间抓落实
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表现五:文风----照抄照搬,抄袭拼凑
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表现六:决策----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表现七:政绩----兵马未动,经验已出
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表现八:履职----他人的“责任状”,自己的“免责单”
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表现九:默然----知情不报,听之任之
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表现十:表态----虚多时少,阳奉阴违
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习近平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在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
第四篇:浅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 值得警惕》
浅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 值得
警惕》
浅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
近日,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作出了重要指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下来,我也认真拜读了新华社这篇,对里面列出的10种老问题新表现有一些共鸣,结合基层工作的所见所知所悟,对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是“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现象。我们现在的一些为民服务的窗口,一些为单位服务的权力部门,服务的效力大打折扣。有些偏远点的老百姓,大老远赶来,可能就是因为业务工作人员的临时有事,把他们一天都耽误了事还没办成;一些乡镇街道的工作人员去部门办事,也可能因为业务人员的开会或临时有事,一半天、一天耗在等待上可是事还是没办成;一些本来在很好解决的一些小问题就把资料打回去叫别人重新做好了再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二是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材料”落实“材料”现象。现在一些地方开会,就把从上面开会带回来的材料照念,而不是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讲,有目的性的贯彻落实,用会议贯彻会议,到头来会一开,完全不知道讲的什么,也没人有把他放在心上来落实到行动上。一些地方写实施方案,完全按照上级部门的实施方案改个标题,内容改几个字就行,完全没有结合本级、本辖区的实际情况来写,在做起事情来就是敷衍了事,盲目应付。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最后的结果就是假大空,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三是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知,态度默然。这一点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一些干部对违规整酒不劝阻,对违规建房不制止,怕得罪人,怕以后工作不好开展,以一种听之任知的态度任由事态的发展。
第五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
——习近平批了10种表现
这次习近平批示中再次点名10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明确说“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
一是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四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五是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六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七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八是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九是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
十是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