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二)作业

2020-08-31 00: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二)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二)作业》。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二)

作业

1.【题文】填空。

(1)6.5里面有()个0.01。

(2)6.□9≈6,□里可以填()。

(3)大于2且小于3的一位小数有()个。

(4)在()里填上“>”“<”或“=”。

0.048kg○480g

7.07元○7元7分

290dm○0.29m

123kg○1.1t

2.【题文】选择。

(1)在下图中,用小数表示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

A.

0.07

B.0.007

C.0.08

D.0.008

(2)一个两位小数最高位是百位,百位上的数字是“2”,十分位上的数字也是“2”,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两位小数是()。

A.20.20

B.200.20

C.220.02

D.200.02

(3)下面的小数()的百分位“五入”后成为6.0。

A.5.865

B.5.944

C.5.995

D.6.055

(4)一个数先乘100,再除以1000,最后再除以100得到1.015,这个数是

()。

A.0.1015

B.10.15

C.101.5

D.1015

3.【题文】解答问题。

某修路队的修路工人

天修路

2600

米,照这样的速度,100

天可以修路多少千米?

【答案】

1.(1)650

(2)0、1、2、3、4

(3)9

(4)

<,=,>,<

2.(1)D

(2)

B

(3)C

(4)D

3.方法1:

2600÷10=260(米)

260×100=26000(米)

26000米=26千米

方法2:100÷10×2600=26000(米)

26000米=26千米

答:100

天可以修路26千米。

下载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二)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二)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

    复习课教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课教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中山路小学 刘燕 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新村小学 张占花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练习十三的第1一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加深......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和复习银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不是很大,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 1、创设情景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举例激活课堂。回顾知识,让学生体会......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课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不是很大,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网络,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依次采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引入环节,学生举例表现出关注生活,知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课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理解小数的意义。 3.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