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迹塘镇完全小学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一)学习压力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有两种现象:一是恐惧,二是厌学。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但学生的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在咨询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每当考试来临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厌学则是目前中小学生>学习活动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
来自心理咨询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要求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青少年中近三分之一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一份来自“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课题研究组的调查报告也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
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不明显,压力大48.52%
同学之间竞争太激烈,学习氛围紧张18.25%
某门课程难以学会,自信心丧失63.48%
睡眠严重不足,考前焦虑78%
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太高,总怕父母失望33.56%
不能适应老师的授课方法14%
老师对我有成见,偏心5.55%
缺乏明确的目标,觉得学习的意义并不大13.93%
个人性格有缺陷,不能很好的融入班集体,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及其它6.5%
(二)教育缺失
1989年月日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一是学术性通行证,二是职业性通行证,三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这三张通行证实质上是一张心理素质性的通行证。会议通过了“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体系要进行以下一些重点转移:①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②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③学会算术学习,促进对学习的爱好,以便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④强调个人的发展:自知、自尊、自信;⑤促进人际关系,支持年轻人发展与他人联系的能力等等。这些转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向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现实中,对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把心理问题简单化的归于学生的品行问题。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三)家庭影响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家庭。在咨询中我们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与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
(四)社会环境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急功近利的社会急躁情绪的感染,影视作品追求享乐、崇尚暴力的不当宣传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