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的教案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2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学生接着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
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4.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
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④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⑤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
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三)
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作业: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例1、例2及练习一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
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2.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3.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4.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板书设计: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作业:教辅相关练习。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学情分析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3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3、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运用表面积和体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选择运用。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5、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分数乘法;
(2)长方体(一);
(3)分数除法;
(4)长方体(二);
(5)分数混合运算;
(6)百分数;
(7)统计;
(8)总复习。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同学由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但他们思维活跃。有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全班整体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因此,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13课时
(2)长方体(一); 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 7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六、辅导计划
1、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2、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3、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4、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4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3 = = ;学生2:3 = = = = )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 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先复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类。
2、教师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质数。
板书课题:找质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页的表格。)
2、学生 汇报,教师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个数(n) 拼成的长方形种数 n的因数
(1)让学生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3、教师提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4、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1、在1 4 7 10 11 15 17 18 21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完成课件练一练1、2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五、作业。
优化作业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长方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架)
师:这是老师家的书架,咱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8本书 ,拿2本放在下层书架上,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几本书了?(6本)
(3)师:像这样把多的移给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4)师:你还有什么方法?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书和下层书架上的书先合起来,再平均放在两层书架上,这样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师:像这种把几个不同的数先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的到相同的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5)师: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了吗?
生:一样多了。
师:都是几本?(6本)
师:它是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数?(或者: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这个数?)
生:用的是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像这样得到的数,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平均数。
师:所以6就是8和4的平均数。谁再来说说6是谁和谁的平均数?(生说)
(6)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师:老师又新增添了一层书架,第三层书架上有几本书了?
生:第三层书架上有3本书了.
师:用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求出这三层书架上书的本数的平均数吗?
师:请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注意摆时要一一对应。
摆完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
生:从8本书里拿出1个放在第二层4本书里,再从第一层拿出2本书放在第三层书里,这样他们每层就一样多了。
师:现在每层有几本书了?
生:现在每层有5本书了。
师:5就是8、4、3的什么数?
生:5就是8、4、3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先把三层书合起来,在平均分成3层。
师:你能有算式表示表示出来吗?
生:(8+4+3)÷3=5(本)(师板书)
师:8+4+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5表示什么?
(1) 找2-3人来汇报。
(2) 把这个算是各部分表示什么?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
2、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出示统计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小红收集了47个矿泉水瓶。小兰收集了33个矿泉水瓶。小亮收集了25个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跟我们今天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怎样求出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先独立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交流,再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汇报:
生:(47+33+25+35)÷4
=(80+60)÷4
=140÷4
=35(个)
答: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观察这个算式,哪部分体现了合?哪部分体现了分?哪个数是平均数?
生:47+33+25+35体现了合, ÷4体现了分, 35是平均数。
师:35是哪些数的平均数?
生:35是47、33、25、35平均数。
师: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吗?
师:你们怎么不用这种方法呢?
生:数太大不好操作。
师:好,老师把这种方法放到了上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放,学生体验一本一本的移比较麻烦)。
师小结:看起来,真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不方便。我们以后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
(2)师:老师把平均数也放到了统计图中,请你用这个平均数与这四位同学实际的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看情况,让学生小组交流)
生:小红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小兰和小亮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少;小明收集的个数与平均数同样多。
师:它是每个人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生:不是。
师:它只是反应了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平均数有了较深的认识,那我要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1、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生判断。)说说你的理由。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那么。。。。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小马过河的问题。
2、有一匹小马要过河,可是河上没有桥,河边有个告示牌:平均水深120厘米,请注意安全!小马想:我的身高是140厘米,比平均水深要高,一定能安全过河。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马能安全过河吗?和你的同伴讨论讨论。
学生们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小马能否安全过河是不确定的,小马听了你们的分析,一定会谨慎从事的,谢谢同学们。
3、在一次采摘活动中,小明摘了52个苹果,小刚摘了56个苹果,小红和小兰共摘了84个苹果,他们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苹果?(列 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五、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7
课题一:两个数的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理解公倍数、的概念。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的方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
2、求30和42的最大公约数。
二、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例1 及画好的数轴。
(1)学生口述4和6的倍数,投影显示在数轴上。
(2)观察并回答。
①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②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有无最大的?为什么?
(3)归纳并板书。
①4 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②也可以用图来表示。
4的倍数 6的倍数
4 8 16 20 12 24 6 8 30
4 和6 的公倍数
(4)抽象、概括。
①什么是公倍数、?(让学生说)
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1页有关公倍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分别填写出6和8的倍数,再让学生说:两个圈交叉部分应该填什么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填好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并说明: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
(2)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
2 18 2 30
3 9 3 15
3 5
18=233
30=235
(3)观察、分析。
①18(或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②如果233(或235)再乘以2或3或5得到36、54、90(或60、90、150)都是18(或30)的什么?
③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35)
(4)归纳:18 和30 的里,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3和5)就可以了,所以18 和30 的是:
2335=90
(5)教学求的一般方法。
为了简便,我们通常用短除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写成下面的形式,求,如: 18 30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再怎样做就可以求出了?
(6)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4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解答后,点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然后集体订正。
(7)抽象、概括求的方法。
①谁能说说求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看第74页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讲讲为什么?
2.做练习十五的第4题,先让学生也按要求去做,再回答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及方法。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2、3题。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够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么?指名说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先独立思考,想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一: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二: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三: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活动三:试一试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活动四:练一练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361754714548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活动五:实践活动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9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意义。为了使学生经历循环小数产生的过程,透彻地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在教学时突出了下面两点: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理念,它是一个有趣的活动,同时暗含着数学问题。上课伊始,我创设了去动物园游玩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出新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
2.精心设计练习,注重知识拓展。
在新课结束后,设计了一组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既有考查循环小数的意义的判断题,又有考查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题,还有排列顺序、计算循环小数小数点后若干位数字的拓展题,这样的习题设计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小丽到动物乐园游玩时,被动物乐园知识窗中的信息吸引住了,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谁爬得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出新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列式计算。
师:你们知道如何计算蜘蛛和蜗牛爬行的速度吗?
(引导学生列式:73÷3,9.4÷11)
2.感受除不尽。
(1)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两名同学板演。
(2)观察思考,发现问题。
师:这两个算式能除得尽吗?为什么你这样认为?余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
预设生1:在73÷3这个算式里,商的小数部分不断商3,余数总是1,所以除不尽。
生2:在9.4÷11这个算式里,余数不断重复出现6和5,商不断重复出现5和4,也除不尽。
师:像这种重复不断出现的商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
3.认识循环小数。
(1)观察比较73÷3和9.4÷11的商,发现特点。
师:这两个算式的商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来吗?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指出:73÷3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数字3,得数可以用24.333…的形式表示,省略号表示后面的数字都是3;9.4÷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5和4,这个商可以写成0.85454…,省略号表示后面的数字依次是5和4。
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哪个数字或哪些数字在循环,在“…”之前要把重复的数字写两遍以上。
(2)请学生举例说明还有哪些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师:根据需要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把下面的循环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5.866…≈7.33…≈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结: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时,要明确省略号表示的是哪个数字,然后再进行四舍五入。
5.反馈训练,巩固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完成教材15页下面的例题。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选择其中的两道题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问题中讨论、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和怎样表示循环小数,才能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小数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汇报:
信息1: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kg的生活垃圾。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信息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
t,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3
t。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2.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
kg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思考后,老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
(1)学生列式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①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②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师生共同整理:
30.8÷(4×7)
30.8÷4÷7
=30.8÷28
=7.7÷7
=1.1(kg)
=1.1(kg)
(3)提炼方法。先说说综合算式中每步的数量关系,表示具体的意义;再引导观察两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两个数的积。
(4)同桌互相举例验证规律。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和思考,你发现什么?(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3.研究除、减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
t,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
t。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3-3.5÷5
=1.3-0.7
=0.6(t)
如果学生分步列式计算,试着引导列出综合算式,并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说明运算顺序,再算出结果。
4.探究小数混合运算顺序。
先说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下面算式的计算
(16.8+2.1)÷0.7
0.96÷(5.4÷0.9)
完成后学生汇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师引导思考:小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吗?
小结: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回答第(1)题,集体补充。
(2)指名两位学生板演(2)、(3)题,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五、拓展提升
根据下面的式子,写出综合算式。
1.32+1.48=2.8
7.92÷1.32=6
2.8÷0.25=11.2
8.2+6=14.2
14.2×2.5=35.5
综合算式:(1.32+1.48)÷0.25
综合算式:(8.2+7.92÷1.32)×2.5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其他问题吗?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2、4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理解,形成认知。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练习巩固,验证理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炼出计算的顺序,从分步到综合,过程清晰,层次清楚。
不足之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运算的顺序,对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其次,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运算的顺序后,对算理的运用还缺少更多的练习。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算理的教学,还要兼顾技能的形成、提高。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1
教学内容
《除法估算》选自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P51的内容。
教学思路
小学数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知识也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除法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时,设计围绕从学生刚经历的秋游活动来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发现估算的题材、自主探索以感知估算的价值、小组合作来交流估算的策略、尝试解题来总结估算的方法、实践运用以提高估算的能力。
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除法计算)、直接经验(秋游的感受)和现实世界(生活中的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2、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估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秋游场景引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后,出示秋游时拍的照片,询问学生当时的心情,一下就让学生回想起秋游那天的情景,因那天是远足秋游,学生对步行印象极深。在导入新课前,就提供路程和时间,让学生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复习,求出同学们步行每小时大约行多少米。接着让学生把计时的单位改小,继续求每分钟的步行速度,便于我们判断走得比较快还是慢。此时顺利进入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教学中。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行探究。
1、关于所需车辆的计算:
师:同学们走的速度很快呢,是玩的心情很迫切吧!怪不得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不坐车呢?大家想知道原因吗?”
(1)出示题目并讲述:老师联系车子的时候只有中型客车,每辆车子可以坐44人,而我们四年级参加秋游活动的学生一共有235人。现在只有5辆车子可以用,你们认为够吗?
(2)学生自己思考解答后交流。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的结果。(交流情况)
生1:我觉得不够。因为235÷44≈6(辆),要6辆车子才可以。现在只有5辆,所以不够。
(240)(40)
生2:我认为够了。235÷44,235的近似数取200,235÷44≈5(辆)。
(200)(40)
生3:我认为是不够的,老师还没有算在里面呢。
生4:老师,我用小数做的行吗?
师:当然可以了。你课外知识真丰富!请你说说看。
生4:我用235÷44≈5.3,把结果求近似数就是约等于5,所以我觉得5辆车就够了。
生5: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能把后面的直接去掉,应该要向前面进一。
生6:我同意生5的观点,5辆是不够的。我是这样想的:一辆车可以坐44人,那么5辆车大约可以坐44×5≈200(人),而200人<235人,多出来的人就坐不下了,要用6辆车才够。
师:是啊,多出来的人怎么办呢?不去了吗?
师:我看,问题主要是在生1和生2的两种解法中 235,也就是被除数的取近似数出现了分歧,那先来解决除数取近似数是怎样统一的?
生7:只要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十数。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生都摇头表示没有)。问题是被除数到底该怎么考虑求近似数呢?在现实生活中来考虑这个问题,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
生齐:生1说的那种。
生2:我现在想想应该是不够的,刚才没有仔细考虑。
师:那就是说,被除数取近似数时,要考虑尽量和原来的数接近。
生8:老师,那230也接近235的,为什么要取240呢?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9:因为240÷40是整数6,计算方便,算得快。
师: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9:因为我想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师:这个方法真妙啊!把除数的近似数求出来后,用乘法口诀来想,找个最接近被除数的,把它取作被除数的近似数。你真会动脑筋!
师:(小结)我们用估计的方法求出了5辆车是不够的,所以决定远足秋游,还能观赏沿途风光呢,倒也是一举多得。
2.关于缆车票价的估算(出示缆车图)
(1) 理解价格表
师:到了坐缆车的地方,同学们可兴奋了。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了这张价格表呢?你能看懂它吗?(指名学生发言)
生10:大人坐缆车上山要20元,上山、下山一起要30元。
生11:大人光上山不下山是20元。儿童的票价是大人的一半。
师:两人说得都很棒,生11补充得更好,那按价格表的说明,同学们每人应该付多少钱呢?
生12:(口答)30÷2=15(元)
师:老师要负责付同学们的费用了。请大家帮忙算一下:一个人的票价是15元,我们班级有58名同学参加秋游,那么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3:我们小组认为老师要付15×58≈1200(元)
(20)(60)
生14:我们小组认为老师只要付15×58≈900(元)
(60)
师:怎么一下就相差了300元?该听谁的呢?
生15:我们小组是列竖式计算的,其实只要15×58=870(元)
师:同样是估算,相差300元,这里就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况,估算目的是计算快速,但也要注意准确。大家想知道事实上老师付了多少钱吗?
(学生纷纷猜测)
生16:老师,我想您付的钱应该比870元少。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16:因为我想集体乘坐应该可以优惠的,很多地方集体购票都可以打折的。
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的确如你所料,老师实际上付了775元。
(生恍然,纷纷点头。)
师:58个同学乘坐缆车,总共用了775元,你能算算自己用了约多少钱吗?
列式:775÷58 ≈
生解答后交流:除数58的近似数是60,被除数考虑能被60整除,而又接近775,所以求近似数是780。师板书:775÷58 ≈ 13(元)
三、提供数据信息,鼓励学生自选解题。
在学生掌握了除法估算的方法以后,出示一组信息,让学生选择其中对于自己想了解的情况有用的数据,进行计算解答,并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反思:
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同学们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识的活动之中。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在实践后的体会如下: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方法。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分数小数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尝试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探讨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写有试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学习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1、出示黄豆营养成分含量资料图,说一说黄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占黄豆总量的百分之几?
2、在250克黄豆中,各种成分各占多少克?让学生列式计算。针对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怎样把百份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3、师生探讨怎样把百份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4、练习:
(1)把160%、0.8%化成分数和小数。
(2)出示70页第1题的表格,练习分数、小数、百分数间的互化。
(3)做第2题,练习用百分数、小数、分数表示统一个数量。
(4)提供各班级人数,编写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并自己解答。
三、课堂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蛋白质的含量
百分数
↗↙ ↘↖
分数 ←→ 小数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3
教材分析
质数与合数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引入质数合数两个新概念。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质数合数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指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有18个学生要参加表演,表演节目分组排演,老师准备将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分一分,试试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怎样分合适?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基本有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1.直观操作。用圆片代表人,操作演示。
2.除法计算。如18÷ 2 = 9,将18人平均分成2组,每组9人。
3.分解因式。18=1×18=2×9=3×6。
三、交流反馈,深入研究
学生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和理解。研究出6种结果:
1人一组,可分18组;
2人一组,可分9组;
3人一组,可分6组;
6人一组,可分3组;
9人一组,可分2组;
18人一组,可分1组。
通过小组交流得出,如何分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表演相声可2人一组,若表演课本剧6人一组比较合适,如果表演舞蹈,可以9人一组,分成2组等等。
师:同学们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解决分组问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新知,归纳概念
师:如果参加表演的人数是13人,按同样的要求则有几种分法?
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都只能是:一种是一人一组,分成13组,另一种只能是13人一组,而学生又觉得这两种分法都不是很合适。于是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将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就有多种分法,而将13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就只有两种呢?通过观察思考发现18可以写成18=1×18=2×9=3×6,而13只能写成13=1×13或者13=13×1,也就是说18的因数有多个,而13的因数只有两个。那么在整数中是否还有这样的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呢?
师:有一类整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在数学中我们称它为质数。另一类整数,它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合数(出示课题)。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两个数中,18是合数,而13是质数。你能根据合数和质数的特征举例说说质数和合数吗?
五梳理知识,理解概念
1.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质数和合数,请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学生互相说概念。)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质数,下面来做个小游戏。每个学生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学号。
师:你的学号如果是50以内的质数,请你起立。
(学号是50以内质数的学生起立。)
集体订正:站错的同学,明确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是质数。
师:请你们将50以内的质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师:你的学号如果是50以内的合数,请你起立。
(学号是50以内合数的学生起立。)
随机采访: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拿的学号为什么是合数?
师(询问学号是1的同学):你为什么两次都没起立?
生:因为我的学号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引导学生理解1没有2个不同的因数。)
(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什么?以其中一个为例,说出判断过程。
3.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时,需要把它的所有约数都找出来吗?为什么?
交流明确:除2外,2的倍数都是合数;
3的倍数都是合数,但3本身除外;
5的倍数都是合数,但不包括5。……
小结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合数,可以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去判断,有时还可以用7、11……去判断。
4.找出50~100的质数(分组找数,提炼方法)
分组找质数:五个组分别研究51~60的数、61~70的数、71~80的数、81~90的数、91~100的数。
板演找到的质数:53、59;61、67;71、73、79;83、89;97。
集体订正:有不同意见的学生用色笔勾划指正,形成25个质数。
小结方法:同学们运用“排除”的方法,筛选出了100以内的质数。
5.师:这些数我们都会判断了,下面我们来判断两个较大的数好不好?
(依次出现20xx,…)
生: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肯定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这个数是合数。
(依次出现3214675,…)
生:依据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师:不管它还有几个因数,只要再举出一个,就足以证明它是一个合数了。
6.判断下列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1725,219,364,39。
师:如果按照因数的个数分类,0除外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呢?
(学生分类,出示如下的集合图。)
六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举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质数和合数。
做一做
1.36块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积木,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体?
2.有一个五位数,万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千位上的数比最小的合数多1;百位上的数是10以内最大的素数;十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两个连续质数的积。(这个数字是15726)
3.妈妈给萌萌买了相同几个的几盒糖,付了40元,售货员找给她4元钱,你知道她买了几盒吗?
七课后小结
师:通过以上这些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质数和合数掌握的真是不错!老师把今天所学到的知识一一展示在了黑板上,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生: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还有1。
学会了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4
教学要求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3×6或者32×6
=9×6=9×6
=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5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系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较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1、例1突出探索规律时的数学活动。
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始。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
第一次游戏,先框出数表左端的两个数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移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理解十分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行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突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的水平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行的游戏和探索规律构筑了平台。
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提高: 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 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 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验,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 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如果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比较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数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个数,在几次操作活动中都有这一体会。发现的规律要用自己的语言,顺着填的表格,从左到右概括地讲述。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看着表格讲述比较方便,关系清楚,也有助记忆。
“试一试”增加了数表里的数(从10个变成15个),“练一练”把数表换成正方形图案连成的花边。要求利用例题里的规律,说出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发现的规律。还要注意的是,“试一试”直接说出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练一练”直接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它们都没有问“平移多少次”。这是因为平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思考的中间数量。
2、例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
例2的素材是在墙面上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4块花色瓷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贴在墙面任意一个位置,称为一种贴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图案在墙面上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显然,图案在墙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移动,还可以在同一列上、下移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移动,还是从上往下移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基础,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
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验。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思考。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移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移动,比例1稍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
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 如果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如果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基础,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思考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相同,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第83页例
2、“练一练”,练习十五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运用分数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隐含条件单位“1”教学过程:
一、对比中探索新知:
1、理解数量关系:
谈话:我们东坝镇的青山小学是一所很美丽的校园,学校前面有一个漂亮了圆形花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花圃的情况。出示:青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48平方米的花圃,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2平方米,杜鹃花的面积占16平方米,其余是草坪。草坪的面积占多少平方米?知道求草坪面积的算法吗?谁来说说数量关系式?(指答)板书:花圃面积-月季花面积-杜鹃花面积=草坪面积/花圃面积-(月季花面积+-杜鹃花面积)=草坪面积
谈话:这是我们熟悉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我们就能列式算出草坪面积。
2、引出新课:
谈话:把题中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
出示:青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圃,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其余是草坪。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提问:和刚才的题目相比,这题有什么不同?(指答)
谈话:谁能解释“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这两句话的意义?(指答)
谈话:现在月季花的面积用1/4表示,杜鹃花的面积用1/3表示,(标出)那么花圃的总面积应该用哪个数表示呢?你是怎样想的?提问:现在求草坪面积还可以用这两个数量关系来列式吗?(指答,板书:1-1/4-1/
3、1-(1/4+1/3))
谈话: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象这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课题)
3、探索算法:
谈话:我想大家对加减混合运算肯定不陌生,通常这样的混合运算我们用递等式的格式计算,能算吗?谁愿意来试试?(指名板书)其他同学选择一道你喜欢的算式,在作业本上计算。
分析算法: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从左往右)然后怎样算?提问:它们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口答一下。(板书)
4、反思小结:
提问:解决了青山小学草坪面积的问题,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1、题中没有告诉花园面积,分析题中分数的意义,把花园面积看作单位1;
2、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二、练习深化:
1、练一练1:
提问:会算了吗?看到书上练一练1,谁来说说两题的运算顺序?(指答)谁来试试?(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做在作业本上。集体分析两道算式。
提问:还有不同算法吗?做对的举手。
小结:结合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2、练习十五第1题。
谈话:结合刚才**同学的提醒,我们再来练练看,把书翻到84页看到第1题。有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吗?(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左边右边各选一道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校对。
3、出示:昨天老师家买了一瓶牛奶,早餐喝了7/10,剩下的晚上喝完,晚上要喝这瓶牛奶的()/()。
提问:你能列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指答,板书)
提问: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这瓶牛奶的?结果要带单位吗?为什么?
4、练习十五第3题。
谈话:我们还有谁喜欢喝牛奶?**家也买了一瓶牛奶,我们来看看他家喝牛奶的情况。看到书上第3题。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认真阅读下面的问题。潘政能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吗?上来做做看,其他同学将两个问题解答在自己作业本上。
集体分析:
1、第一个问题还有其他列法吗?比较一下,哪种简便?
2、第一个问题结果带了单位“升”,要带吗?为什么?
3、老师发现第二题的列式和上面相似,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和上面一样吗?同桌交流一下。(板书:1升-7/10升=3/10升)提问:看着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本中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