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大载体凝聚党建促脱贫攻坚新优势的实践探索
创新三大载体凝聚党建促脱贫攻坚新优势的实践探索
创新“三大载体”凝聚党建促脱贫攻坚新优势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xx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唱响“党建领航·决胜脱贫”主旋律,创新“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模式、“三项帮联”活动、“四四二”扶志点评党日活动等三大载体,强化党组织脱贫攻坚的牵引力,汇聚贫困户“能脱贫”的带动力,激发贫困户“想脱贫”的内动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全方位组织保障,形成党建促脱贫攻坚新优势。
一、背景与动因
xx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集中连片扶贫特困区。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摘帽,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目前,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XXX户17XXX人,贫困发生率XX.X%,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二是群众思想保守,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部分群众在长年贫困的重压之下,丧失了搏击贫困的信心和勇气,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三是抓党建促脱贫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抓手。表现在村级党组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不会干、干不好、成效差的问题较为突出。针对以上问题,xx县以“党建领航、决胜脱贫”为主题,在实践中探索构建起“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模式、“三项帮联”活动、“四四二”扶志点评党日活动等三大载体,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工作优势,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动力,增添了活力,激发了创造力。xx县抓党建促脱贫的创新做法先后被《新华社内参选编》《中央新闻联播》《国务院扶贫办工作简报》《xx日报》、《xx新闻联播》《xx电视台“今日点击”》《陕组信息》《xx先锋》《xx日报》《宝组信息》等主流媒体报道,受到广泛关注。
二、做法与实践
(一)推行“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模式,强化党组织脱贫攻坚的牵引力。一是把脉定向,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围绕制定脱贫攻坚规划、拟定产业发展思路,推行村党支部“三个一”工作法,即:开展一次深入调研。找准制约本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和潜在优势,扬长补短拟定产业脱贫规划;开展一次可研论证。邀请农技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帮扶部门等,对产业脱贫规划进行全面论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开展一次意愿对接。逐户走访征求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坚持“一户一策”,在既定思路下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产业脱贫计划,找准脱贫路子。常丰镇佛堂寺村根据本地花类资源丰富,蜜源期长、流蜜量大的独特优势,制定了中蜂养殖产业发展规划。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中蜂养殖合作社,动员XXX户贫困群众入社,全村中蜂养殖由原来的233箱发展到2500箱。二是优化服务,合作社搭建产业桥梁。立足于改变以往发展产业单家独户、小打小闹、即产即销的旧轨,采取党支部领办、介入、引导等方式,率先把产业大户、技术能手、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为群众开展产前良种提供、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协议销售三项服务,实行统一规划用地、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标准、统一产品标识“四统一”操作规范,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同时,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鼓励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入股,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实现投资、投地、投劳叠加受益,增强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能力和信心。酒房镇以xx秦绿蔬菜有限公司、xx天之源蔬菜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注册成立“绿麟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务工1200余人次,带动全镇发展蔬菜XX.X万亩,实现年产值2XXX万元,人均增收1XX元。三是抱团经营,互助组凝聚发展合力。由村党支部牵线搭桥,专业合作社中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等牵头,组织产业类型相同、居住相近的贫困户,每十户左右建立一个互助组,通过信息共享、劳力互帮、技术互学、销售互带,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同步建立互助组组长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评选优秀互助组组长XXX名,发放奖金50余万元。县财政担保贴息,撬动银行贷款3XXX万元,解决了XXX户贫困户缺资金难题。全县共组建养殖、种植、劳务各类产业互助组XXX个,覆盖农村贫困人口4XXX户13XXX人,发展蔬菜、核桃、药材等39000余亩,秦川牛4245头,布尔羊8466只,土蜂7267箱。
(二)“三项活动”帮带联促,汇聚贫困户“能脱贫”的带动力。通过帮、带、领等措施,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1+2+X”党员致富帮带活动。由每名党员脱贫致富示范户结对帮扶2名贫困党员,带动5-XXX户贫困群众,签订帮带协议,开展帮扶承诺,从产业谋划、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等多个方面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XXX人,与贫困党员和群众结成帮带对子1XXX个。二是深化以“县级领导联镇、县级部门联村、党员干部联户”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创三促”活动。全县XXX名县级领导联系包抓7个镇,XXX个县级部门和XXX个村结成对子,建立“5321”干群结对帮扶体系,1XXX名机关党员干部定点包抓1XXX户贫困户。从县级部门抽调350余名优秀干部,组建工作队驻村扶贫,选派XXX名优秀后备干部担任贫困村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同时,全面推行民情日记、公开承诺、跟踪督办和考核评价机制,将帮扶实绩与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相挂钩,有效夯实了党员干部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责任。三是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开展以“把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示范户、把脱贫致富示范户中的能人培养成党员,党员带头脱贫、带领群众共同脱贫”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活动,形成致富一人、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县委每年表彰命名一批“党员脱贫致富示范户”,激励先进、树立典型。
(三)开展“四四二”扶志点评党日活动,激发贫困户“想脱贫”的内动力。针对部分群众“慵懒散、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实际,村党支部每季度开展一次以“四四二”为内容的扶志点评党日活动,通过推行捆绑式、对比式、激励式、示范式四种点评方式,进一步夯实帮扶党员、干部责任,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基地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拔掉思想“穷根”。坚持因户因人施策,采取“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晒一晒”四类点评方法,做到精准点评,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引导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设置脱贫攻坚“红黑”两榜:在集中点评的基础上,每季度设立脱贫攻坚“红黑”榜,“红榜”重点宣传变化最大贫困户、党员脱贫致富示范户的典型事迹和脱贫成效。“黑榜”重点曝光思想转变不大、脱贫成效不明显的贫困群众,让其脸红心跳,知耻而后勇。目前,全县XXX个贫困村开展点评活动124场次,XXX户贫困户通过点评找到了自己的致富门路,全县贫困群众比拼争先、勤劳致富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成效与反响
一是村党组织引领发展的功能得到彰显。“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党建促脱贫模式,为村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搭建了载体和平台,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找到了现实路径。光伏农业、无公害蔬菜、药材种植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入驻,专业合作社、产业互助蓬勃兴起,为全县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村级党组织抓党建促脱贫中存在的思路不广、办法不多,基层干部不会干、干不好、成效差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二是党员干部骨干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三联三创三促”、“1+2+X”等结对帮扶机制和民情日记、公开承诺、跟踪督办等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抓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了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形成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工作格局。佛堂寺村党员马德军得知村上成立中蜂养殖合作社后,主动返乡开展技术指导,他说:“党支部给村里谋划了这样的好产业,我身为一名老党员责不旁贷,看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我心里比摇出的蜜还甜。”
三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通过党建产业示范基地、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的示范引领,县镇村干部的结对帮扶,使贫困群众对各项扶贫政策掌握更为全面,发展思路更为清晰。同时,开展扶贫扶志点评活动,找准了群众“思想致贫”的根源所在,通过点评、公示,使贫困群众的价值观、荣辱观得到有效转变,在全县形成了不等不靠,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被晒在“黑榜”的紫石崖村贫困群众杨天军,通过点评帮扶,彻底改掉了游手好闲的陋习,新建苹果、核桃园4亩,套种土豆3亩,有了自己长短结合的致富产业。
四是抓党建促脱贫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抓,在工作载体和抓手的设计上,始终坚持紧贴农村基层实际,统筹考虑谋划,避免党建与扶贫“两张皮”。探索推行的“党建领航、决胜脱贫”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在工作实践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把“扶志点评”党日活动这一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初步形成了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