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论文集

2021-09-25 13: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论文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论文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正文: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如何使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

教学中,教师由于多种原因,在文本细读上是做得不够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细读上是存在不少问题的。①有的教师还不会细读文本。他们一般都按照教学参考书建议去进行解读教材,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研读文本。②有的教师不能独立细读文本。在我们老师身边充斥着许多教学参考资料,有文字的,如教学参考书、教学设计,有音像的,这个更多,只要在百度一下,许多资料都跳出来,供你参考。我们都知道,这么多的资料对老师来说是双刃剑。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般读者静下心来去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在没有独立细读文本前就参考许多资料,就会使自己在文本前迷失自我,也迷失学生。

(二)轻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了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这样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减少了。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认识感受与作者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去感悟,应允许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正确的理解和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自身的体验和交流,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忽视了语言的积累。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心往往文章的理解分析倾斜,严重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很少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其次,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时间分配上,比例严重失调。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在“理解”,只要理解了,就能自然而然会运用,但真正积累下来的不多,会灵活运用的就更少了。

(四)对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运用。

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于是,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课堂上“小组讨论”蔚然成风,所以稍不注意,就会流为形式主义。课堂上,也不管问题有没有讨论价值,不管时机是否成熟,不管时间是否充裕,教师一声令下,学生立刻前后左右就近组合,迅速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开始有模有样的探究。几分钟之后又是一声令下,合作学习状态便戛然而止,每个学生迅速回位,准备汇报。整个过程中,既看不到合作的必要,也感觉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协作,把合作学习简单地处理成讨论会,表面的热闹掩盖了实际的无知和滥竽充数,小组合作探究成了课堂上的装饰性道具。

(五)无必要的活动太多。

在现实中教学,一些教师的设计活动却有粉饰门面之嫌。或为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或只以新奇的形式取悦学生,唱一段、舞一曲、演一出,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这些活动已经脱离了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尽管表象上师生、生生之间都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异常炽热,但最终也只能是一出无意义的“闹剧”,因为40分钟的课堂被花样繁多的活动分割得七零八落,阅读教学失去自我,成为了表演的舞台。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持续时间不长,好奇,喜欢新鲜、生动、具体的事物,不喜欢抽象的概念、定理,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我们希望能够探索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迅速而持续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与素质。具体策略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有效提问,感悟文本。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1)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王老师就是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组织教学,从大处着眼,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他紧扣文本,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最后至不“纹丝不动”的后果,对话剥笋似的不断深入,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体现了王老师精湛的阅读教学艺术和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三)巧用评价,激活阅读。

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于永正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四)读练结合,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低段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比如可以看动画说,用词语说,想象说,联系实际生活说等等。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一个环节里,我进行了两个拓展训练:①出示海底世界画面,说说小鱼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②如果你看到了一种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把问题引申到实际生活中。高段的练笔形式多样,如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等,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练笔。

“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总结、实践、尝试改进,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

新课改的以后,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为了使全体教师能领会新课程思想,迅速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意识转变,使新课程培训上一个新台阶,我校通过远程培训,网上观看新课改的录像讲座,我们进一步走入了新课程,从中获取了许多课改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科学教育中的三生教育

一、课堂中的教育

例如,讲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将观察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从而领悟到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如果我们破坏了动物生活的环境,会给动物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使学生明白,如果破坏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同样也会受到威胁,生命也会终止,所以我们就应树立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获取了生存的知识,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要关心自然。

二、实践中的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三生教育”价值观念,必须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发挥其教育的功效。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致力于课外实践,和学生共同交流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蚂蚁》一课,让学生到室外观察蚂蚁。首先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捕捉蚂蚁。怎样才能既捕捉到蚂蚁又不伤害到它呢?全班同学交流意见,发表各自看法:把羽毛或树叶放在蚂蚁出没的地方,待蚂蚁爬上去后,再将树叶上的蚂蚁放入瓶中;或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会列举出许多办法。使学生知道要珍爱小动物、珍爱生命。在这次课外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在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秘,认识周围环境。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关心他人,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接受教育。另外,学生在实践中熟悉环境,亲近环境,可以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三、生活中的教育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我们采取教学策略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知识的学习,然后再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他们乐观坚定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例如,讲授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时,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天气既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处,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好处有哪些方面,负面影响有哪些方面。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举例说明天气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把“三生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认为天气对生活是有影响的,有雾就不能开车,看不清东西;有雨时,室外不能上体育课,出行时要带好雨伞和渔具;有风时就会冷,要多穿衣服,而且走路比较困难;同时天气的情况也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等。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认识生活,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树立主体的生活观。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三生教育”与科学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德育教育的需要相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三生教育”提升到一定的实践高度,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以便自觉指导行动。实施“三生教育”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数学课堂融入三生教育创新

“三生教育”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校园,吹进了学生们的世界,吹进了教师的心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成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还是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实现由枯燥乏味的“知识课堂”向充满生机的“生命课堂”的转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渗透生命教育

数学是潜在美很强的学科,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数学的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捕捉和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感受、体验以至探索数学美,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创造数学美搭建桥梁。

如在教学“图形与变换”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花、枫叶、蜘蛛、鲸鱼、螃蟹、蝴蝶、脸谱、中国结、建筑物等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图片,配上柔美的轻音乐,让学生感受这一幅幅图案,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和谐。然后和学生一起认识对称性对于人,不仅仅是外在的美,也是健康和生存的需要:如果只有一只眼睛,人的视野不仅变小、对于目标的距离判断也不精确,而且对物体的立体形状的认知会发生扭曲。如果一只耳朵失聪,对于声源的定位就会不准确。左右手脚的对称,才能行动便利,配合默契。借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才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与珍贵,感受到生命活动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美好。学生在感受生命之美,欣赏生命之美的同时学习情绪高涨,探索欲望增强。生命教育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教会学生感恩,是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是生命得以完善的重要途径。有了生命,我们才有可能拥有一切;心存感恩,才能感知生活施予我们的恩泽,才能感知这个世界充满爱心。感恩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树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理念,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把感恩教育融入于课堂教学中,如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祖冲之的圆周率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数学。做出家庭年收入变化的条形图;让学生抽样调查统计知道父母生日的总数占所调查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和父母知道孩子生日总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调查所在班级纯粹花在父母自己身上的支出与纯粹花在孩子身上的支出统计图;结合旱情统计出水龙头1分钟内的漏水情况,说一说怎样做到节约用水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统计,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所学的相关数学知识,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学会感恩。生活中拥有感恩的心,才会使你拥有更多的幸福。

生命教育是人生的终身教育。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过程,教学中把关爱生命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只有当数学课堂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相联系、相沟通,同学生的生命发展相联系,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呈现灵动的生命状态,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的和谐,学生的学习才会真正的快乐。

二、渗透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各种潜能,增强人的生存能力,以适应世界和平时代的发展及变化,核心是指导学生“学会生存”。数学教学应注重展望学生生命的生存需求,把“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永恒目标。数学教学不应仅仅着眼于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与交流等一系列与生存息息相关的技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结合学校的地震演习引入课题:抗震救灾中发现,遇难者常常死在门后,为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展开了大胆的猜想,接着我引导学生展开了以下的探究实践:1.小组合作:利用分发的七根筷子、橡皮筋等材料做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做得迅速;2.拉一拉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制作图形后拉一拉,切身体会到了三角形不易变形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他们不但悟出了“遇难者常常死在门后”的原因是由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还提出了地震逃生的重要原则“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我趁热打铁补充讲解了《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教学中适时教给学生生存技能,在这些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生存技能的培养,能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在应急状况下自救、自护和逃生能力得到增强,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渗透生活教育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找规律”。从低年级学生熟悉的联欢会的情景入手,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学生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排列规律,课后找找生活中的规律美并学会创造规律美;“排列组合”。从衣服的搭配入手,让学生借助连线的方式找出不同的穿法。还有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不重不漏地找出所有三位数;“优化”。从生活中的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等实例引入,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出最优方案,并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字编码”。选取生活中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探索数字编码的规律,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可以方便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类似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把这些问题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全身心的去攻克难题。真切感受到“生活无处不课堂,生活处处是数学,学好美妙数学,享受幸福生活。”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灵活、有趣,从而构建了和谐的数学课堂。

语文教学中的三生教育

一、明确目标,渗透“三生教育”理念,陶冶学生情操

“三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语文教育中的“三生教育”理念渗透,应根据课文目标而定。新课标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具有典型性的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语言作品。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课文的“三生教育”目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张冠李戴。例如教学《纪念白求恩》一课时,要让学生学习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们从心底深处生出对白求恩精神的敬畏之感。文体的不同,提出的目标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三生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入其中。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使“三生教育”理念渗透其中,从而受到多种语言环境的熏陶和感染。

二、注重体验,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理念渗透,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将“三生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会设疑、质疑,学会探究、发现,激励学生从多角度、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从而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直言:“那个愚公真是太愚了,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移山耗时耗力,还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在学生提出他的观点后,我因势利导,并不全盘否定。启发学生课后去做社会实践调查,了解身边占地建设的情况,体验生活,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正他们的生存、生活航向。

三、审时度势,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生活技能

不断开发和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三生教育”教育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教师更应审时度势,在课堂上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三生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中。例如教学《清兵卫与葫芦》一文,当讲到清兵卫父亲对其斥骂且将心爱的葫芦一个个砸碎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现在自己的家长像清兵卫的父亲那样,你该怎么做?”通过组织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而我则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清兵卫,着实令我钦佩和担忧,钦佩的是他的执著以及面对改变时的适应能力,但更令我担忧的是他的懦弱与屈服,虽然父母的主意很重要,但也要依自身情况而定,别人越否定你,你得坚持、不放弃,让大家瞧瞧你的成功。同时教育学生更应和家长好好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理念。四、营造氛围,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理念也可借助各种媒介,营造“三生教育”氛围。如在教学《废墟的召唤》一文时,将圆明园以前完好的图像与损坏后的图像进行比较,并插入背景资料的介绍,由召唤引发学生的思考,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教学《南京大屠杀》时,播放相关影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讲述抗日题材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青蓝工程学习资料

探究三生教育中爱的价值观

一、生存之爱

生命一旦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是其发展下去的一个必要条件。“三生教育”的生存教育不仅要教会每个人生存的能力,而且让每个人明白生存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不会生存就不能让生命鲜活,就更谈不上去完善生命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生活。具体地说,生存是人的本能,一个社会的素质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会学习、会生存、会生活的下一代。生存教育帮助我们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更好地生存,体会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在劳动、工作中,不断地去创新,这就是生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真诚的友爱之心,生存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必须学会交流、学会理解、相互合作。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生存,在生存中体会生命的存在,领悟生命的真谛。生存不是刻意去理解为对生命的演变,在生存的过程中,我们体会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形式多变的情景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生。我们通过简单的生存技能,获得了生存的工具和手段,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通过不同的生存工具和手段又创造了适应我们生存的外界环境。因此,我们热爱劳动,我们彼此合作,共同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起推动作用的还是对生存的友爱之情,我们并不因为生存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而否定生命,以一颗友爱之心对待生存困境所带来的一切不顺心,不畏惧,不气馁,勇敢地通过生存脚步一步步去完满自己的生命之花。

二、生活之爱

“三生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每个人正确的生活态度,告诉人们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每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幸福。我们现在停留在对生活的一种“无知”状态,不能真正意识到我们正在处于生活的这样一种状态,所以没有过多地去体会和珍惜。生活是生命在生存的基础上的更完美的演绎,拥有了生命,我们就拥有了资本通过生存去生活中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理想也是一定意义上的一种对生活的答复。但是,我们更多的人不能明白生命首先是要活着,然后才能追求更高的目标。都想也都应该过有尊严的生活、过体面的生活,这是每个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的最高境界。但是我们也应该在恬淡平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就是一部电视剧,每个人都是电视剧里的那个主演。两者实质上的不同是,生活并不是像电视剧一样可以评各种奖项,我们的生活,由我们自己主宰,最后需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肯定和责任。或许会有人问,我们应该怎么去热爱生活。每一分每一秒,我们时时刻刻在体验生活,用我们的生命去担当,不抱怨生活中的琐碎,不畏惧生活给的考验,不敷衍生活赋予的责任,更不能随便给自己的生活下一个固定的意义。因为人生的轨迹一直变化,不会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到永远。有很多可能性和机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变化。从来不会有人一直处于低谷,一直生活贫穷,当然也不会有人一直富裕,一直处于巅峰,起起伏伏的生活更充满了对生命的可塑性以及对生存的挑战性。我们应该无条件地热爱我们的生活,这样等同于热爱我们自己,热爱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让我们更接近于本身的美与善。

三、爱之启示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理想可能会被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所磨砺,挺过去的就能够成功,没办法坚持下去的可能会被淘汰,更多时候会被名利物质所鼓动或迷惑,我们难免会迷茫或者彷徨。在做出选择时候可能会存在错误的判断,甚至摈弃我们宝贵的一些品质,比如真诚、友爱、同情和善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爱的真实情感,那么将成为一种可怕的生物,根本不能称之为人。一个人拥有了生命,这是最基本的,通过生存实现本身的意义并不难,难的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实现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我们要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用爱升华自己的内在灵魂,用爱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在生活中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挫折,心中有爱自然有力量,突破极限,发挥潜力,圆满自己的人生。

音乐教育视野中的三生教育论文

一、“三生教育”的概念

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成长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懵懂,是其性格和知识塑造的最好时期,因此学校在此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对其未来健康成长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教育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关体系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它与我国政府长久以来提倡的“生态中国”、“可持续发展”相符合,是与当下形式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学校的重视。生存教育也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与社会生存和生命保护的相关内容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生存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存态度,同时通过相关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们的生存能力。

二、现阶段初中音乐视野教育中“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在其教育方式中恰当地引入“三生教育”是十分必要且切合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是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在语言所无法企及的高度来对人们进行相关内容的传递,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洗涤灵魂、净化心灵,这与“三生教育”的教育目的不谋而合。因此,在初中音乐视野教育中恰当地引入“三生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同时也能很好地对学生的生命、生活和生存进行相关的教育,初中音乐视野教育中的乐器教育和歌唱训练都能够很好地促进和完善当代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结构,通过情感的调整最终达到一种陶冶情操的目的,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在现代音乐视野教育中恰当地引入“三生教育”的新式教育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健康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当今社会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还有很多学校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其进行艺术教育和“三生教育”,导致现阶段很多孩子只是单纯的学习的工具,没有相应的生存技能,对生命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应该予以改进,保证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全方位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语文课堂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

一、运用课文资源,教育学生掌握生存知识,重视生存环境

生存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最为具体,生存教育中提到的“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等同于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价值观、环境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反映环境教育的课文有许多,如反映人类对战胜自然充满信心与向往的《青山不老》,反映人类借助自然环境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映人类对自然热爱之情的《草原》,反映人类对自然贡献的《燕子专列》,反映人类对自然充分认识的《只有一个地球》,反映人类对自然充分赞赏的《花钟》《秋天的雨》等。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感受自然,逐步形成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运用课文资源,对学生进行直面挫折教育

直面挫折是生存教育内容中的一个生存技能。常言道:“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因而,教师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直面挫折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教师可生动地讲述名人爱迪生、开普勒及诺贝尔的成功事迹,教导学生学习他们不因遇到困难、挫折就丧失信心、精神,而是在逆境中凭着顽强、坚毅的品格认真钻研,为人类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三、运用课文资源,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目标

语文教材本来就是以生活教育为主的人文教育,大多数课文都是反映生活教育的文章。所以,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应把生活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如在讲授《穷人》时,可让学生了解外国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人生命运,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总的来说,语文教材中有关生活教育的主题很多,在语文课堂渗透生活教育,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把语文知识和生活知识联系起来,把语文技能和生活技能联系起来。在语文课中学会生活,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享受幸福的生活。总之,只有在“三生教育”的基本要求下,更新观念,创新教法,才能引领学生善待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三生教育内容。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著作的语句,然后导入打字系统,让学生在练习打字的过程中输入这些优秀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反映的一些关于成长、生命的思考。

在网络“搜索引擎”的实践练习中,可以出具一些搜索的主题,如“活着”图片搜索,教育学生明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而且属于所有关心你的人,珍爱生命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在“自然灾害”的搜索中,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要防患于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

在讲述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等内容时,除了让学生理解它的概念和实质,还要让他们认识到编制计算机病毒程序和入侵他人网络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要让学生建立起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专题网站制作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保护动物网站的制作中提升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爱动物和自然的思想。制作网站的主题可设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让学生上网搜索资料。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有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才能切实保护自己,不被毒品危害。

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三生教育。

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素质在各个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途径和保证。在电子小报兴趣小组中,可以以“校园文明”“心理健康”等主题让学生进行设计比赛,学生设计完后,利用投影、橱窗公开展示作品,使全校师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绿色、文明、健康、卫生的重要性,从而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兴趣小组中,可以结合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制作贺卡,通过电子邮件给教师、父母送去节日的祝福。在活动中,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体验了感恩,知道了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生活。

三、教师在“言传身教”中渗透三生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即学生具有模仿、接近、趋向教师的自然倾向。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用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信息技术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生活感悟告诉学生,网络是虚幻的,不要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要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服务我们,不要让网络控制我们。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三生”教育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从而造就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进而促成了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要的潜在人才。

小学三生教育的实践思路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是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教育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其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立足点,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才。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实施“三生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的“三生教育”。在小学阶段实施“三生教育”,需从强化课堂教学、突出实践活动、注重文化育人等三个方面入手:强化课堂教学。省教育厅集中力量编写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云南省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供各级各类学校使用。要求各校要以适当的方式开设“三生教育”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保证必要的学时,进行灵活的考核评价,给予一定的学分,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要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中与“三生教育”有紧密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课堂中时刻以“三生教育”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突出实践活动。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注重文化育人。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比较优势和特色创新为核心,以培育优良的校风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要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意识。作为一名教师,育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意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我认为对学生来说,物质贫困固然可怕,但是精神贫困更为可怕。物质贫困使孩子上不了学,政府及各方面社会力量都在资助,但是精神贫困却是只有自身才能解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三生教育”,使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目标;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实施“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培养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教育自身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需要,同时也是顺应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教育的根本目的相辅相成,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优化人的发展的有效举措。

生命、生活、生存——时代共同的主题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生活观,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促进我们的身的健康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对我们的培养上来是实现一个质的突破。

“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现实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欲恐迟迟归”,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曾经承载了母亲的多少痛苦,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曾经寄托了父母多少的希望,生活教育在另一方面让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的同时,更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它教会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曾经给我们帮助或是现在正在帮助我们的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社会,对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或者是无心冒犯我们的人,海纳百川,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必将为我们的人生开辟一条宽阔而平坦的道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裴多菲生存的价值,他把它的精神寄托于自由,用忠诚的心对黑暗的社会说:“我要自由,还我自由” 生活教育同时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当今社会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各国的文化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起来,在日益激烈的社会与人才竞争面前,生活教育教会我们应该以正确的人生观、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未来,人生的价值不该知识学习一门知识,更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份工工作而学一门知识,面对日益的各中竞争,我们应该有为社会进步而努力,为时代进步而努力,为人类进步而努力的决心,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时代、人类的共同进步而努力!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它需要我们诚心对待,用心去感悟生活的意义,生活是种方向,也是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存是一个人生命的继续,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关键。学会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安全感。“三生教育”教我们要学会生存,体味存在的魅力!生命、生存、生活,对我们来说,生命是根本,没有生命,谈何生存呢?而生存是关键,没有了生存作基础,生活不可能称其为生活了。生活也恰恰是我们拥有生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方向和目标。生命为前提和根本,生存为基础和关键,生活为方向和目标

当今社会,许多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一个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同时也有着一份无法抵挡的痛苦,人的生命来之不易,为那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就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重视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在需要我们关注的生命里,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它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下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重来,它绝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因此要做最好的自己。人生喜怒哀乐是人生的常事,一个失去了喜怒哀乐的人的人生是失败的,生命教育教会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人生的失败挫折,要有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珍惜生命珍惜拥有。生命本来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悲喜交加的过程,它让我们尝到了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有的人经受不了打击,承受不了它的负重,从而放弃了脆弱的生命。其实,面对生命,我们要不屈服、不放弃;面对灾害,要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在困难和挫折中,要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意识,展现生命的光辉。

生存是人的本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侵害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我们的素质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会学习、会生存、会生活的下一代。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追求,追求才能更好的生存,体会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存的意义就是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拥有实力,去让社会选拔和考验,学习就是为了生存,学无止境,这就诠释了世间的旧事物,总是不断的被新事物所代替。生存教育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我们树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较好地去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不同的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也就是对美好、对幸福、对快乐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美好、幸福和快乐,也有人认为简单、朴实、平淡就是美好、幸福和快乐……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我们不仅要适应生活,更要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教育教会我们在学习中,面对学习中的迷惑所带来的烦恼,面对考试中的失意,面对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矛盾,应该以积极从容的方式去面对。教会我们在面对挫折、失败、喜悦、成功时应该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努力过生活,自足最快乐!

生命、生存、生活。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生命是开端,生存是方法,生活是过程。只有开好头,掌握正确的方法,操作好过程,人的一生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所以,“三生教育”志在必行。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它!三生教育走进人们的世界,帮助我们正确面对生死问题,有效的促进我们的珍惜之情,珍惜之能力,珍惜之行为。培养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意识与能力,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负责.引领我们面对现实,拥有积极面对生活、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三生教育不尽然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美好,而且帮助我们意识到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磨难、痛苦与无奈的过程,帮助我们学会接受,正确对待和处理引起负面情感体验的能力,敢于正视并承受对生命的全部威胁以及不可以预料的不幸。

三生教育帮助我们学习希望。生活本身就是难以预料的,有许多意外遇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要我们在各种灾难面前,在各种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在寂寞孤独中,在各种艰难苦境中,在大病侵袭时,人能憧憬未来,人能看到希望,人能勇敢的走下去!

三生教育教会我们用自己的信仰面对生活,教会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品味生活,教会我们用感恩的心善待生活,教会我们用宽容开辟生活,教会我们用我们的价值度量生活。生命、生活、生存是我们永远共同的主题,是人们永远的主题,是时代进步的主题!

下载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论文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论文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 今天我讲的谈不上业务讲座,因为我也和大家一样,因为在学习中,只不过比在做的先学一步,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将我学到的有关科研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大家做以交流。也......

    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

    关于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安排意见 为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学改革的需要,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校决定在全镇各校广泛开展小课题研究,并制定如下安......

    小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一、什么是课题?小学教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和专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这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中小学教师所研究课题的内涵。首先,“课题”就是......

    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 一.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二.指导思想:为了让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

    2010年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二.指导思想:为了让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践行于教学实际中,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特制订此工作计划,2010年小......

    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五篇范文

    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今天我讲的谈不上业务讲座,因为我也和大家一样,也在学习中,只不过比在坐的先学一步,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将我学到的有关课题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大家做以交流......

    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精选多篇) 明光市城西小学:杨甫 任教学科:四年级 数学 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讲座文稿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 今天我讲的谈不上业务讲座,因为我也和大家一样,也在学习中,只不过先学一步,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将我学到的有关科研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大家做以交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