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六稳”落实“六保”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六稳”落实“六保”工作实施方案(1)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上下功夫,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机构
成立xx乡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 长:
第一副组长:
总 督 导:
副 组 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任副主任,xx、xx任办公室成员。
二、目标任务
(一)保居民就业
1.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业。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联合老表文化有限公司、江西康亦园有限公司、江西林耀有限公司、电商示范产业园等本土企业,通过回归农业、农村电商、自主创业等方式,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规模;用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
2.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重点抓好已脱贫但不够稳定、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工作。项目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困难群体劳动力,延长公益性岗位政策期限确保零就业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3.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加大就业信息的公开力度。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持续开展在线招聘,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全天候全覆盖服务模式推进在线办理就业服务和补贴申领。
(二)保基本民生
4.坚决做好政策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及时发放低保金、五保金、特困人员物价补贴等兜底政策资金。
5.加大临时救助力度。阶段性地提高临时救助筹资标准,对受疫情影响和因突发性、紧迫性问题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全面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政策,关心关注低收入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6.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防止返贫。巩固提升“十大扶贫政策”“两不愁、四保障”,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有序推进改水改厕、危房改造。鼓励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畜产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多措并举防止因疫致贫、返贫。
7.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建设完善村级卫生室,实现“医保村村通”;深入开展健康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抓好“老小”照护服务和妇幼健康工作;全面完成健康扶贫各项目标任务。
8.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推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关爱工作。
9.坚决打蠃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蠃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进一步优化全乡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督促企业落实环评要求、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稳定达标排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保市场主体
10.实施一、二、三产业增产增效行动。加强第一产业增产,保障粮食、“菜篮子”稳定;全力推进工业招商及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发展;全面推进亚行贷款“十里画廊”、养道小镇、新农村建设等全域旅游农旅项目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11.实施困难企业帮扶行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严格落实上级减税减负的扶持政策。加强对企业服务力度,通过协助企业对接银行、上级部门、税务部门等方式加快企业周转,降低破产风险。
12.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大力推广支持夜间经济、“宅经济”“云经济”等新型消费方式,拉动消费增长;大力推进消费扶贫,保持农村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推动服务类消费品下乡。
(四)保粮食能源安全
13.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整治耕地抛荒,压紧压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扩大早、中、晚稻的种植面积,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粮食应急保障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14.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支持马家柚、有机茶叶、虎杖药材、金线莲四个千亩基地做大做强;以市上现代农业示范园、颜家坊扶贫产业园、河坑移民“武功稻香”大米基地为重点,抓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加强农产品推广宣传、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15.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多类品种、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协同联动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优化电力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构建稳定灵活的电力供应安全保障体系。
(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6.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对接。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的督导,强化行业与供应铺上下游企业协调,加快推动产品市场内销供需对接。
17.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工程。加大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带动作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六)保基层运转
18.全力抓好收入增长。建立多元的税源体系,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规范纳税秩序,确保税收足额入库;抓好全乡的项目规划,建立完善的项目储备库,多方式、多渠道地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抓好土地开发,储备一批有开发价值的土地,有序加大土地出让活力,充分发挥土地财政的效益。
19.加大基层保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转移支付支持,持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居)、基本民生领域倾斜,做好教师工资保障工作,保障基层村居组织运转经费。
20.强化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有效保障全乡重要产业、重要工程、重大项目资金,确保机关部门正常运转、各项民生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2020年“六稳”落实“六保”工作实施方案(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上下功夫,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保居民就业
1.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十个一批”扩岗行动。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力度;国有企业今明两年招聘应届毕业生,招聘数量不低于新增岗位的50,不低于2019年;扩大社区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居、社区就业;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或继续升学深造。
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开展毕业年度、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
2.做好相关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回归农业、农村电商、自主创业等方式,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规模。
用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对吸纳省外贫困劳动力的给予跨省务工奖补。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切实抓好退役军人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3.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重点抓好已脱贫但不够稳定、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工作,支持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困难群体劳动力,延长公益性岗位政策期限。确保零就业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4.强化企业稳岗就业。适当放宽受疫情影响企业稳岗返还政策认定标准,对受疫情影响不裁员、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全额返还。
5.优化就业公共服务。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持续开展在线招聘,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全天候全覆盖服务模式。推进在线办理就业服务和补贴申领。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
二、保基本民生
6.适时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省定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人均每年x元提高到x元,xx区县低保、特困供养资金补助在原比例基础上再提高10。
7.加大临时救助力度。2020年阶段性提高临时救助筹资标准,加大对xx区县资金倾斜。对受疫情影响和因突发性、紧迫性问题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全面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政策,关心关注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8.阶段性加大价格临时补贴力度。今年x月至x月,阶段性加大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价格临时补贴力度,对相关优抚对象、保障对象,以及阶段性纳入保障范围内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在现行补贴标准基础上提高1倍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补贴金额与物价涨幅同比例变动。
9.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防止返贫。巩固提升“三保障”,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支持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复工复产。鼓励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畜产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多措并举防止因疫致贫、返贫。
10.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实现“医保村村通”。深入开展健康xx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抓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和妇幼健康工作。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各项目标任务。
11.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新开工建设x所左右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x万个。推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关爱工作。义务教育“大班额”控制在1以内。
12.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阶段性居住困难。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的老旧小区,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
13.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确保全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充分发挥生态云平台作用,督促企业落实环评要求、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稳定达标排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一革命四行动”。继续实施一批危废处置补短板投资工程包。
三、保市场主体
14.实施一二三产业“百千”增产增效行动。坚持抓两头带全局,以打通政策链、服务链、操作链等“三个链条”为突破口,以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增产增效为切入点,选取百个以上农业特色产业和企业、千个以上第二产业优势产业和企业、千个以上服务业重点产业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15.实施困难企业帮扶行动。用好进出口银行xx省分行x亿元外贸专项贷款。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外贸出口企业到期贷款不抽贷、不压贷,到期给予续贷。至今年x月底,对承租国有经营性房产的中小企业免收或减半收取房租,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上半年3个月租金。鼓励各类园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等载体带头减免承租的中小微企业房租;不动产出租方减免租金的可按规定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非国有房屋减免租金的可同等享受上述各项政策优惠。落实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下调、缓缴住房公积金等政策。
16.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设立首期x亿元贷款额度的xx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扩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担保费率。整合设立规模x亿元的省级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分担资金池,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对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金融机构,予以正向激励奖励。
17.帮助企业稳定市场。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保和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帮助企业稳住海外市场和订单。引导外贸企业线上洽谈接单。推动生产型出口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举办若干场大型“闽货华夏行”促销活动。举办“全福游、有全福”主题系列旅游营销活动。
18.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遴选公布一批数字经济“瞪羚”等创新企业清单,大力发展新零售、“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线上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平台型交易中心和平台经济品牌企业。扶持“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四、保粮食能源安全
19.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压紧压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全年粮播面积x万亩、总产量x万吨。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粮食应急保障水平。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调整优化粮食储备结构。
20.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推进x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x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升x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加强“菜篮子”基地建设,加强x万亩蔬菜田间管理。推进x个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项目落地投产,确保完成年存栏x万头目标。推动农产品主产区与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一品一策”对接销售。
21.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多类品种、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协同联动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天然气供需平衡调度。有序提升煤炭储备规模。增强油气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优化电力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构建稳定灵活的电力供应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2.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固链行动。加快构建我省产业链自主配套体系,培育形成x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加强电子信息行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加快推动“xx”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设立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加强石化下游塑料加工、纺织、鞋服、家装等产品市场内销供需对接。大力培育5G、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23.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工程。加大“三个一百”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培育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x家以上。大力培育产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配套企业上线“金服云”平台,对接“快服贷”产品。
24.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等产业链短板,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集群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共建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加快建设省创新研究院和省创新实验室,推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制。
25.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围绕龙头品牌带动、科学规划布局、产业集约发展、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十大专项,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步伐。重点推进首批x家试点园区标准化建设,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产业。创新工业(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
26.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全面推进“云招商”、“云签约”,抓好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相关工作,做好“98”投洽会、“518”海丝博览会境外客商资源维护,办好“618”创交会云上展会。
六、保基层运转
27.加大基层保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转移支付支持。持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基本民生领域倾斜。做好教师工资保障工作。保障基层村居组织运转经费。
28.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进度。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切实缓解基层财政资金压力。
29.强化支出保障与约束。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足额保障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各项支出。完善财政风险防范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
七、畅通产业、市场、经济社会循环
30.畅通产业循环。分级分类协调解决企业对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等多方需求,切实疏导和打通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堵点。实施打通外贸全链条发展十大行动。推进“丝路海运”、“数字丝路”等八大工程。
31.畅通市场循环。加快推动居住、商业、医疗、文化、旅游、康养等行业复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鼓励社会与个人创新创业。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推动形成市场供需的良性互动。
32.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坚决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兜紧“米袋子”、丰富“菜篮子”。下大力气解决好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八、激活消费需求
33.重振线下消费信心。落实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系列政策,鼓励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五一黄金周之前出台消费券政策。开展“消费季”促消费活动,积极发展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打造地标性商圈。推动传统消费行业调整营销方式、产品供给等。
34.积极培育新兴消费。培育壮大生鲜电商、物流直配、网络诊疗、线上教育、数字娱乐等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热点。推进名优特农产品网络营销。对利用电商平台实现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奖励。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大现代信息技术和绿色环保商品消费。科学引导居民理性扩大健康类消费。
35.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出口企业参加“闽货华夏行”等国内重点展会。搭建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平台商、线上营销大V的合作平台,鼓励出口企业在知名电商平台打造xx出口产品内销专区。引导优质外贸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加大对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投保的支持力度。
九、扩大有效投资
36.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落实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18条措施,组织实施一批数字基础设施示范应用工程,重点推进华为鲲鹏超算中心等52个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投资动能。
37.强化重大项目攻坚。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要素全流程保障,优化施工组织,千方百计推进交通、能源、市政、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厦门新机场、福州机场二期等今年计划新开工的554个重大项目尽快开工。进一步梳理百项重大工程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继续组织实施补短板投资工程包。
38.加强资金保障。用好国家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政策,有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落实好今年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进一步做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准备,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及时转下达或分解下达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加快实施500项省重点技改项目。用好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
39.加快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围绕科技创新、城乡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保障等领域,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组织一批央企、民企和外企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转化为开工项目。建立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专班,“点对点”精准服务。
十、加强组织保障
40.抓好政策落实。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通过一体化政务平台、网上办事大厅、惠企政策“掌上知”等渠道,拓展政策知晓度和申办便利度。储备一批重大政策,创新完善政策工具箱,确保政策跑在受困企业前面。
41.强化要素保障。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靠前服务,切实疏导和打通各种堵点断点,强化资金、用地、用林、用海、用工等要素保障,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为企业纾难解困。
42.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健全困难企业救助机制,要快速办理、快速协调,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在“六保”工作具体操作层面上要精准、便民、可操作,真正让企业和群众便捷享受“六保”各项惠民政策和服务。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43.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协调保障,实行“一个保、一个协调机制、一套工作方案”,抓紧抓实抓细具体工作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和协调推动力度,确保“六保”保得住、保得好。
第二篇:2020年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落实“六稳”
“六保”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上下功夫,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保居民就业
1.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十个一批”扩岗行动。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力度;国有企业今明两年招聘应届毕业生,招聘数量不低于新增岗位的50,不低于2019年;扩大社区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居、社区就业;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或继续升学深造。
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开展毕业、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
2.做好相关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回归农业、农村电商、自主创业等方式,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规模。
用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对吸纳省外贫困劳动力的给予跨省务工奖补。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切实抓好退役军人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3.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重点抓好已脱贫但不够稳定、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工作,支持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困难群体劳动力,延长公益性岗位政策期限。确保零就业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4.强化企业稳岗就业。适当放宽受疫情影响企业稳岗返还政策认定标准,对受疫情影响不裁员、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企业及其职工上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全额返还。
5.优化就业公共服务。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持续开展在线招聘,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全天候全覆盖服务模式。推进在线办理就业服务和补贴申领。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
二、保基本民生
6.适时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省定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人均每年x元提高到x元,xx区县低保、特困供养资金补助在原比例基础上再提高10。
7.加大临时救助力度。2020年阶段性提高临时救助筹资标准,加大对xx区县资金倾斜。对受疫情影响和因突发性、紧迫性问题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全面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政策,关心关注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8.阶段性加大价格临时补贴力度。今年x月至x月,阶段性加大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价格临时补贴力度,对相关优抚对象、保障对象,以及阶段性纳入保障范围内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在现行补贴标准基础上提高1倍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补贴金额与物价涨幅同比例变动。
9.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防止返贫。巩固提升“三保障”,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支持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复工复产。鼓励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畜产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多措并举防止因疫致贫、返贫。
10.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实现“医保村村通”。深入开展健康xx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抓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和妇幼健康工作。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各项目标任务。
11.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新开工建设x所左右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x万个。推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关爱工作。义务教育“大班额”控制在1以内。
12.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阶段性居住困难。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的老旧小区,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
13.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确保全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充分发挥生态云平台作用,督促企业落实环评要求、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稳定达标排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一革命四行动”。继续实施一批危废处置补短板投资工程包。
三、保市场主体
14.实施一二三产业“百千”增产增效行动。坚持抓两头带全局,以打通政策链、服务链、操作链等“三个链条”为突破口,以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增产增效为切入点,选取百个以上农业特色产业和企业、千个以上第二产业优势产业和企业、千个以上服务业重点产业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15.实施困难企业帮扶行动。用好进出口银行xx省分行x亿元外贸专项贷款。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外贸出口企业到期贷款不抽贷、不压贷,到期给予续贷。至今年x月底,对承租国有经营性房产的中小企业免收或减半收取房租,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上半年3个月租金。鼓励各类园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等载体带头减免承租的中小微企业房租;不动产出租方减免租金的可按规定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非国有房屋减免租金的可同等享受上述各项政策优惠。落实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下调、缓缴住房公积金等政策。
16.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设立首期x亿元贷款额度的xx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扩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担保费率。整合设立规模x亿元的省级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分担资金池,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对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金融机构,予以正向激励奖励。
17.帮助企业稳定市场。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保和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帮助企业稳住海外市场和订单。引导外贸企业线上洽谈接单。推动生产型出口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举办若干场大型“闽货华夏行”促销活动。举办“全福游、有全福”主题系列旅游营销活动。
18.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遴选公布一批数字经济“瞪羚”等创新企业清单,大力发展新零售、“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线上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平台型交易中心和平台经济品牌企业。扶持“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四、保粮食能源安全
19.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压紧压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全年粮播面积x万亩、总产量x万吨。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粮食应急保障水平。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调整优化粮食储备结构。
20.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推进x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x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升x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加强“菜篮子”基地建设,加强x万亩蔬菜田间管理。推进x个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项目落地投产,确保完成年存栏x万头目标。推动农产品主产区与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一品一策”对接销售。
21.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多类品种、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协同联动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天然气供需平衡调度。有序提升煤炭储备规模。增强油气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优化电力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构建稳定灵活的电力供应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2.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固链行动。加快构建我省产业链自主配套体系,培育形成x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加强电子信息行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加快推动“xx”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设立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加强石化下游塑料加工、纺织、鞋服、家装等产品市场内销供需对接。大力培育5G、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23.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工程。加大“三个一百”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培育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x家以上。大力培育产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配套企业上线“金服云”平台,对接“快服贷”产品。
24.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等产业链短板,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集群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共建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加快建设省创新研究院和省创新实验室,推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制。
25.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围绕龙头品牌带动、科学规划布局、产业集约发展、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十大专项,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步伐。重点推进首批x家试点园区标准化建设,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产业。创新工业(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
26.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全面推进“云招商”、“云签约”,抓好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相关工作,做好“98”投洽会、“518”海丝博览会境外客商资源维护,办好“618”创交会云上展会。
六、保基层运转
27.加大基层保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转移支付支持。持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基本民生领域倾斜。做好教师工资保障工作。保障基层村居组织运转经费。
28.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进度。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切实缓解基层财政资金压力。
29.强化支出保障与约束。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足额保障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各项支出。完善财政风险防范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
七、畅通产业、市场、经济社会循环
30.畅通产业循环。分级分类协调解决企业对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等多方需求,切实疏导和打通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堵点。实施打通外贸全链条发展十大行动。推进“丝路海运”、“数字丝路”等八大工程。
31.畅通市场循环。加快推动居住、商业、医疗、文化、旅游、康养等行业复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鼓励社会与个人创新创业。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推动形成市场供需的良性互动。
32.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坚决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兜紧“米袋子”、丰富“菜篮子”。下大力气解决好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八、激活消费需求
33.重振线下消费信心。落实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系列政策,鼓励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五一黄金周之前出台消费券政策。开展“消费季”促消费活动,积极发展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打造地标性商圈。推动传统消费行业调整营销方式、产品供给等。
34.积极培育新兴消费。培育壮大生鲜电商、物流直配、网络诊疗、线上教育、数字娱乐等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热点。推进名优特农产品网络营销。对利用电商平台实现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奖励。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大现代信息技术和绿色环保商品消费。科学引导居民理性扩大健康类消费。
35.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出口企业参加“闽货华夏行”等国内重点展会。搭建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平台商、线上营销大V的合作平台,鼓励出口企业在知名电商平台打造xx出口产品内销专区。引导优质外贸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加大对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投保的支持力度。
九、扩大有效投资
36.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落实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18条措施,组织实施一批数字基础设施示范应用工程,重点推进华为鲲鹏超算中心等52个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投资动能。
37.强化重大项目攻坚。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要素全流程保障,优化施工组织,千方百计推进交通、能源、市政、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xx机场、xx机场二期等今年计划新开工的xx个重大项目尽快开工。进一步梳理百项重大工程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继续组织实施补短板投资工程包。
38.加强资金保障。用好国家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政策,有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落实好今年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进一步做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准备,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及时转下达或分解下达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加快实施500项省重点技改项目。用好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
39.加快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围绕科技创新、城乡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保障等领域,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组织一批央企、民企和外企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转化为开工项目。建立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专班,“点对点”精准服务。
十、加强组织保障
40.抓好政策落实。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通过一体化政务平台、网上办事大厅、惠企政策“掌上知”等渠道,拓展政策知晓度和申办便利度。储备一批重大政策,创新完善政策工具箱,确保政策跑在受困企业前面。
41.强化要素保障。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靠前服务,切实疏导和打通各种堵点断点,强化资金、用地、用林、用海、用工等要素保障,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为企业纾难解困。
42.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健全困难企业救助机制,要快速办理、快速协调,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在“六保”工作具体操作层面上要精准、便民、可操作,真正让企业和群众便捷享受“六保”各项惠民政策和服务。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43.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协调保障,实行“一个保、一个协调机制、一套工作方案”,抓紧抓实抓细具体工作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和协调推动力度,确保“六保”保得住、保得好。
第三篇:扶贫办“六保六稳”工作落实情况
“六保、六稳”工作落实情况
2020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收官之年,为扎实做好
“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们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结合工作实际,做到“稳就业,保就业,稳增收,保贫困户基本民生”。
一是开发公益岗位、扶贫特岗,稳就业。
制定下发了《双辽市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健全公益岗位实名制管理台账,按照“谁开发、谁管理”原则,合理确定数量,签订用工协议,强化公益岗位人员责任意识、职责意识,做到人岗相适、履职尽责。开发临时性岗位34个,安置贫困劳动力34人,分别安置在劳动力信息采集、疫情防控、村屯保洁和护林岗位;开发扶贫特岗597名,签订3个月用工协议,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已全部上岗。二是科学设置就业岗位,保就业。
针对贫困人口年龄偏大、劳动力偏弱的实际,有针对性设置保洁员、护林员、防疫巡察员、护青员、护路员、护理员、光伏管理员和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等岗位,已安置贫困劳动力2127名,月工资200至800元不等。形成长期和临时性公益岗位结合设置的助力脱贫方式,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
三是建立防贫保障体系,保基本民生。
坚持摘帽不摘政策。制定脱贫退出巩固提升方案,凿实教育、医疗、保险、民政、住房、饮水等保障兜底措施,确保贫困户吃穿不愁,生活有保障。紧盯“三个一万人”,落实措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措。针对剩余未脱贫人口多数为无劳动能力的实际情况,强化包保帮扶措施。在原包保人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市级领导和乡科级干部包保,逐户落实帮扶措施,“一户一策”,“滴灌式”帮扶。将未脱贫人口人均5000元投入的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春天米业。同时,市本级财政和慈善捐赠每人追加1980元,总入股资金44万元,签订协议,每年每人分红1100元。坚持摘帽不摘责任。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督战作战指挥部,下设“四个不摘”主要责任落实工作、住房安全工作、饮水安全工作、“三个一万人”脱贫、减贫、防贫工作、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和医疗健康扶贫工作6个作战室。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贫困群众基本民生有保障。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继续由省市县乡村五级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等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确保包保帮扶工作全覆盖。坚持摘帽不摘监管。针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等特殊情况,在确保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全面落实“防贫保”保险政策,确保农民群众在遭遇重大疾病或突发事故后依然有保障。
四是开展“雨露计划”专项工作,保技能。
开展2020年春季雨露计划专项工作,经贫困家庭申报、乡镇初审、市扶贫办复审程序,2020年春季共补助贫困家庭子女288人。下发补助资金43.2万元。通过政策扶持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初、高中毕业后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比例逐步提高,提高人口素质,创业就业能力得到提升,贫困家庭工资性收入占比明显提高,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增收、脱贫的目标。第四篇:“六稳”“六保”工作执行落实情况报告
“六稳”“六保”工作执行落实情况报告(1)
住建局
一、主要做法
(一)全力决胜脱贫攻坚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机关单位应派尽派xx人;按照县级组织要求,派驻x名机关事业干部到村任职党组书记;扎实开展以购代捐、孝老敬亲工作。结合各村实际,制定详细扶贫计划级帮扶措施。
(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今年是我县大干城建献礼之年。我局负责实施的重点项目共xx项,其中续建x项,新建x项。其中续建工程回迁安置项目,主体全部完工。除临街外已全部选房安置。xx回迁户已领取钥匙,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外配套工程施工,其余x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紧张推进。新建项目xx街、xx街已开工,其余工程正在办理前期相关手续。
(三)完成危房改造工作
今年,上级下达我县危房改造任务共计xxx户,在安全住房逐户大排查中新增危房改造任务xxx户,2019年整改户xxx户,共计xxxx户。x月xx日按省住建和城乡建设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厅关于《2020年xx省农村危房改造逐户排查工作方案》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经请示县委、县政府后于x月xx日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十项清零”工作誓师大会。同时,县委、县政府就危房清零工作分别同13个乡镇、办事处党委主要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细化了任务,倒排了工期,确保人人头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
(四)做好房地产市场的建设
今年受疫情影响,按照省级、市、县复工复产要求我县房地产市场在x月底陆续开工。目前全县xx家房地产行已全面开工,有序推进。
二、取得的成效
(一)重点工程方面
按照县委、县政府既定的目标要求及城市建设指挥部要求。定期组织召开重点工程项目推进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深入解决,保证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
(二)危房改造方面
截止2020年x月x日前已经完成了对全县x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56845户非贫困户农村住房逐户排查全覆盖和安全认定全覆盖工作。截止目前,我县的危房改造户已经全部开工,完工xxxx户,我局将加大力度,帮助贫困户在施工黄金期,加快施工进度,确保x月底危房改造户全部入住。
(三)房地产方面
目前全县建筑业已全部复工复产。群众就业稳定、经济指标递增。为全县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工程方面
续建工程部分征迁有一定难度;新建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推进速度。
(二)由于危房改造方面
今年年初至x月份,受疫情的影响,致使开工滞后,加之春季雨水较多,材料运不进,造成了危房改造户施工进度慢。
四、工作建议
1.加大和相关部门协调,加快各项重点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2.随时发现、随时汇报施工现场影响工程推进的问题,确保解决在第一时间。
“六稳”“六保”工作执行落实情况报告(2)
粮食中心
一、主要做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委部署要求加强“六稳”“六保”工作,我单位专门成立“六稳”“六保”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取得的成效
我县现有储备粮xxx万斤,应急供应网点xx个,应急加工企业x个,应急配送中心x个。
三、存在的问题
1、我县现有县级储备粮xxx万斤,距离上级下达的储备指标xxxxx万斤还差xxx万斤。
2、成品粮油储备未建立。
3、国有粮食企业收购资金缺乏,贷款难。
四、工作建议
1、抓好粮食收购。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规范各类粮食企业收购行为,发挥国有购销企业的主导作用,做到价格低时不拒收,价格高时不囤积,维护良好的收购市场秩序。
2、要夯实储备基础。县储备粮油规模要择机充实到位,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必须按如数落实。
3、健全应急网络。建立完善县级调控粮应急保障网络体系,重点提升改造一个县级应急加工企业,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应急供应网点,在县城每三万人口建立一个应急供应网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全县人民口粮安全。
“六稳”“六保”工作执行落实情况报告(3)
审计局
今年以来,xx市审计局坚持把“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情况作为必审内容,嵌入所有审计项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积极推动“六稳”“六保”落地见效。
促进财政加强管理。在实施本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中,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财政资金存放效益、深化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等审计建议。根据审计建议,市政府出台《xx市市级财政性资金竞争性存放考评实施办法》,规范财政资金存放管理,防范财政资金存放风险,提高财政资金存放效益;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通知》,明确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加强财政专户收入和支出管理,严格社保基金存放管理。
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坚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落实专项审计,关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和创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稳岗补贴、社保减免、减免税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中小企业发展、创业就业等优惠政策开展审计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市人社局根据审计建议,向中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xx万元,为xx户企业申报稳岗补贴资金xxx万元,惠及职工xxxxxx人;市税务局为xxx户企业减免税费xxxx万元,为xx户企业办理延期纳税申请。
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对固始县开展扶贫专项审计,揭示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不规范、违规领取扶贫资金等x个方面存在的xx个问题,向固始县纪委监委移交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农村低保、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危房改造补助等5类问题事项。该县通过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将未脱贫重度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取消xxx人的低保待遇,追回冒领的养老金和违规领取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建立学籍。在全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专项审计中,督促市教体局落实xx名在园贫困幼儿享受国家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关注国家粮食安全。积极开展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和单位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审计调查国家级粮食储备库,检查国家粮食收购、存储、销售、出库等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粮食储备和保障职能的履行情况,配合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运转调度情况等。认真梳理粮食系统存在的风险点,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实施国家粮食战略,积极开展收储制度改革,切实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贡献审计力量。
第五篇:xx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工作推进情况
鼓楼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
任务工作情况的汇报
鼓楼区人民政府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了《鼓楼区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切实做好“六稳”工作,严格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扛稳扛牢各项工作责任,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定不移扩大投资
(一)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等战略机遇,2020年全区共谋划重点项目106个,纳入市“7610”重点项目49个,截止9月底,完成投资35亿元,占目标的98%。为确保州桥遗址顺利发掘,我区全力推进该项目范围内的征收工作,在奖励期20天内全面完成了征收任务,并实现了无信访和谐征收,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早日实现城墙贯通,全区广大干部积极主动作为,涉及1500多户居民,近11万㎡的房屋全部提前实现签约、交房“双清零”,小南门至宋门段仅用18天完成征收任务,再一次创下了鼓楼区征收新速度。(二)补齐民生短板,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鼓楼区以破解民生“八需八难”为抓手,积极落实好问题清单和民生实事任务台账,切实做好民生工作。2019年,争取中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92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21个,2020年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2亿元对2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两年来,共改造老旧小区42个,受益群众近16000多户,此项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创新招商模式,不断为加快发展积蓄动能。
坚持主要领导招商制度,全面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全区共招共引、财税分成、招商联动新模式,强力推进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市外资金41.8亿元人民币,占市下目标任务的88.9%。,完成进出口总额3795万元人民币,占市下目标任务的81%。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占市下目标任务的93%。二、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一)扩大文化旅游消费。
积极实施文旅强区战略,全面落实应对疫情文旅奖补政策。以开封府、包公祠、延庆观、大相国寺景区综合提升为核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拉长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产品,投资3.5亿元的开封府二期、投资35亿元的大相国寺片区改造提升等一批文旅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以余店村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创意农业,打造精品特色民宿,建成余店美食街和艺术馆,余店村被评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功举办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今年以来,节会期间我区各景点接待游客29.9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167.92万元。(二)打造夜经济品牌。
以鼓楼夜市升级改造为抓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鼓楼商圈总体业态布局,努力发展旅游经济、夜经济。目前就鼓楼夜市进行升级改造已与上市公司河南集英索克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快探索夜市市场化管理的步伐,做强鼓楼夜市品牌。着力培育书店街—鼓楼—马道街,城墙公园、包公湖景区周边等夜间消费集聚区,推出翟俊杰艺术馆、二夹弦博物馆等一批夜间公共场馆,通过策划一批夜间文旅消费主题活动,做精夜间演艺,促进夜经济消费。三、精准施策保市场主体
(一)“政策+落实”激发市场活力。
全面落实积极的财税政策,实施减免房租、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尤其针对疫情影响,实施阶段性减免房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中小微企业凡租用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一律1个月房租免收、2个月房租减半,累计减免租金20.04万元。我区部分商务楼宇、商场虽为私营企业,仍按照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政策执行,其中振河商贸城针对486家普通租户给予减免一个月房租、第二个月房租给予30%优惠;万博广场对106家普通租户给予减免一个半月房租的优惠。(二)“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
深化增值税改革,全面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有效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实施“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后,我区有2700多户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享受到税收优惠,1900多户10万元以下小规模纳税户享受免征政策,5700多户10万元以下个体户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同时,为辖区800多家中小微企业减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保资金共计3516.08万元,惠及约14000人。(三)“清欠+解困”助力企业发展。
积极组织拖欠账款排查统计工作,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情况。全面消除“零清偿”,10万元以下账款的已“清零”,2020年1-9月份,我区共清偿拖欠企业账款资金4559.93万元,偿还率100%,进一步促进了全区企业发展。四、聚焦关键保产业链供应链
(一)深化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
金明工业园区2017年11月由示范区移交给鼓楼管理,作为鼓楼区唯一一个工业园区,现有入驻企业93家,2019年园区纳税7638万元。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该园区“逐步腾退”的战略规划,我区正在详细摸排园区内低效益、低产出企业情况,分类制定腾退方案,科学有序进行腾退,同时有效整合闲置资源,盘活低效用地,借助国土空间修编机遇和产业集聚区“腾笼换鸟”“二次创业”等契机,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加快金明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实现高效集约发展。为进一步壮大发展产业链,我区在仙人庄规划了2100亩的河南数字化建筑产业园,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数字化建筑产业园,园区致力于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现入驻企业5家。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园区建成后,将为开封及周边地区未来建筑产业提供新引擎,(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不断建立健全链长制分级推进体系、议事协调体系、支撑服务体系,聚焦我区优势主导产业,选择数字化建筑产业园高创住工公司和筑新建材公司,医药产业园天地药业公司、康诺药业公司等具有龙头带动、较好产业基础、较大市场空间的产业链,建立主要领导负责链长制,按照一链一策一方案,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平稳运营。五、多措并举保居民就业
(一)加大援企稳岗力度。
一是积极走访联系辖区企业。为23家规上企业,148家规下企业提供帮助,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稳岗稳就业。二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辅导操作、真实场景培训等方式,目前已开展培训7个专业12场次,培训人员近706人。三是开展援企稳岗以工代训行动。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导致停工停产的中小微企业,组织开展以工代训的行动,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目前以工代训补贴资金申请的企业26家,共补贴资金120余万,惠及人员2700余人,有力保障了就业大局稳定。(二)加大招聘服务力度。
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专场招聘会。全面动员辖区企业积极参加“2020届在汉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空中视频招聘会”和“2020招才引智专项行动”云招聘活动。另一方面搭建“线上+线下”求职供需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招聘,每日坚持线上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及国家各项惠企政策,目前共发布就业岗位2263个,累计阅读点击量28950人次。成功举办全市首场线下“汴”招英才·共创未来鼓楼区专场招聘会,招聘会当天共有61家用工企业参会,现场吸引1200余人次求职者参加,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19人。(三)加大重点就业群体保障。
对辖区内确因疫情失业的人员、无法就业的家庭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进行过渡性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2020年以来,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40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实名制录入377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88.7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名制录入34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7.25%;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六、筑牢底线保基本民生
(一)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前三季度累计为全区5742户城市低保对象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346.74万元,累计执行、发放物价补贴50.88万元。全区1500余户低收入家庭已入住保障房,累计发放廉租补贴资金20余万元。(二)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严格落实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政策,及时做好待遇调整的核算和补发工作。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至所有参保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可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1-9月份,全区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支出完成12598万元。(三)不断发展社会事业。
深入贯彻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拨付资金1046万元用于薄弱学校改造,拨付资金171万用于支持辖区学校基础设施维护及教学设备更新;拨付资金540万元用于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我区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累计支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资金5690万元,用于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完善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鼓楼区卫生计生监督所获得2020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先进单位。七、开源节流保基层运转
2020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突如其来的疫情,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加上减税降费减收效应持续释放,对我区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面对挑战,我区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做好保民生保运转工作。
(一)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聚焦7大领域、23个行业,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今年以来,我区通过深入学习研究上级政策,积极对上争取,目前全区已谋划专项资金、专项债、特别国债等项目82个,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50个,总投资40.6亿元。(二)千方百计壮大财力。
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强化税收征管,依法依规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治税,开展重点项目税收跟踪服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充分巩固去年税源核查成果,深入开展国有资产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我区闲置的国有资产、区属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土地房产和房屋出租出借等情况进行集中整治,确保收入应收尽收。(三)强化过“紧日子”思想。
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压缩非急需、非必须以及不具备开工条件的基建项目,压减一般性支出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和“三公”经费,挤出财力保障民生、保运转。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资产,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构和方式。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各种一般性支出,节用裕民,集中资金精准保障,把钱用在刀刃上。下一步,我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处理好“保、稳、进、蓄”关系,多施精准之策,多下服务之功,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