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孩子》(大全)
《爱告状的孩子》是一篇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今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很高兴,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悦悦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胡国傲又弄坏我的水彩笔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笔被拆得都散架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一诺说:“是啊,胡国傲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图画本给撕了!”开策说:“对,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还打过我!”子皓说:“他是坏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的!”
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以前的“恶行”,这让我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我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
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
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反思,怎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应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篇: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孩子》
《爱告状的孩子》是一篇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今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很高兴,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悦悦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胡国傲又弄坏我的水彩笔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笔被拆得都散架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一诺说:“是啊,胡国傲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图画本给撕了!”开策说:“对,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还打过我!”子皓说:“他是坏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的!”
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以前的“恶行”,这让我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我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
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
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反思,怎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应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篇:爱告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幼师随笔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也会发生各种状况,这就需要老师可以用正确的态度、方式方法来应对了。随着孩子们慢慢的长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尤其是升入大班以后,孩子们好像更加懂事了一些。口语表达能力渐渐地变强啦,经常会来和老师沟通,告诉老师一些自己的小秘密,还会关心老师的身体。让老师觉得分外温暖。
但是长大的过程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尤其是在最近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学会了“告状”,从孩子们早上的区域活动开始,老师的耳边就一直围绕着告状的声音:“老师,雯雯又踩我脚了!”、“老师老师,航航抢走了我的积木!”、“老师!乐乐总是打我!他是故意的!”。一开始,老师在听到这些告状的声音时,会出面了解孩子们争执的原因,帮他们弄清楚谁对谁错,然后教育一番。帮助他们化解矛盾。但是老师一次次的调解并没有使“告状”的现象有所消减,每天的告状声依然在继续。
我开始反思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错误,孩子们好像并没有认识到告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老师的帮忙调解反而让孩子们有了依赖性,于是每次遇到问题,第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告诉老师,让老师来为他“伸张正义”。于是,为了改变孩子们告状的问题,我决定用另一种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不再“告状”。
今天的户外活动中,浩浩又来和老师告状:“老师!硕硕刚才把我碰倒了!”。为了解决孩子们告状的问题,我把硕硕和浩浩叫了过来,让其他小朋友坐成圆圈。和小朋友们讲了浩浩告状的原因。然后对所有小朋友说:“孩子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你们长大了,大孩子是要学会自己去处理问题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老师希望你们能够自己来解决和朋友间的不愉快。”接着我对浩浩说:“浩浩,你说硕硕把你碰倒了,那你想一想,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呢?”浩浩想了想,歪着脑袋说:“如果硕硕是不小心的,我希望硕硕跟我道歉,这样我就可以原谅他了。”硕硕听了以后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以后会小心的,浩浩我们还是好朋友吗?”两个好伙伴对视了一下开心的笑了。其他小朋友也跟着高兴的鼓起了掌。
“你看,你们这不是能够解决的很好嘛?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不再求助于老师,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不会来和老师告状了对不对?”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对!我们能行!”
当看到孩子们既认识到了告状不是一件好事情,又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我感到非常欣慰。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总是有阴天也有阳光,而老师要用细心和耐心帮助孩子们驱逐成长中的小乌云,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
第四篇:爱帮助人的孩子的幼儿园教育随笔
大班的郭海诺,一直以来,以为是一个小女孩,说不定认识孩子,却和真人对不起号来,更甭提对孩子有所了解了,今天终于对孩子有了些许了解。孩子是一个爱帮助人的孩子。
这一段,由于幼儿园为了孩子的安全,尽量不让家长送孩子进活动室,所以,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大门口,有执勤老师送进大门里,高级部的孩子,自己进活动室,低级部的孩子还有执勤老师带队送到活动室,高级部的孩子从大门口进活动室要经过活动场地。
今天,我在大门口执勤,光顾和来园的家长、孩子打招呼,没注意旁边一位家长在大门口往场地上张望,一边扬手在招呼着,一边说:“还不快进教室”。我以为有什么事,忙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吗?”家长对我说:“没事,你看还在帮他班小朋友系书包带呢,还不进教室。”我一看,可不是咋的,场地上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蹲着,怀里抱着书包,一个孩子半蹲半跪在给怀里的书包系带,另外一个孩子在站着观看。当然,系书包带的是郭海诺,看来,几个孩子一起进了大门口,一个孩子的书包带开了,就发生了现在的一幕,我对家长说:“你真养了一个好孩子,爱帮助人。”家长高兴的笑了。我走过去表扬了孩子,孩子有点不好意思,书包带的搭扣断了,怪不得孩子在系呢,对小孩子来说,有点难度,我帮孩子系上了。
我拍拍郭海诺的肩膀,对其他孩子说:“我们都要向郭海诺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
第五篇:教育小故事 随笔 告状之后
告状之后......>>>>>>>故事描述
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班常常可以看到:自主游戏的时候,产生矛盾的小家伙们在教室的一角辩论、谈判,直到谈判结果双方都可以接受为止。然后,他们就向老师陈述谈判结果,例如图中的孩子谈判结果是:“我们说好了,他不再破坏我的作品,我也不会再咬他了。”我听后一般不会再多说什么,只是给予他们肯定,因为我觉得让小朋友自己解决的方式好过于老师的苦口婆心。就这样获得老师准许后小家伙们便继续愉快地置身游戏之中。
虽然谈判结果总是“双赢”,但是过程可不是闹着玩的,实力相当的孩子们常常谈得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实力悬殊的幼儿之间时常有女孩子委屈地梨花带雨,男孩子争论地面红耳赤这样的情况发生。实在争持不下的时候,我会干预其中,但不是替孩子们做决定,只是安抚他们冷静下来,就算如此,孩子们也往往能够坚持谈判出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故事追溯
这个自主解决矛盾的“传统”,来源于这样一次告状之后„„
一次区域活动的时候,我正在进行个别指导,小北和琳琳气冲冲地跑来告诉老师。“沈老师,他抢我筷子!”
“不是,是她先把我夹的豆子倒翻!” “他抢走我的筷子!” “„„”
我对他们说:“你们先自己想一想吧,谁对谁错?”于是继续在区域中指导着,我指导完了想来教育小北和琳琳的时候,发现他们俩正严肃地辩论着,看着两个稚气未脱的小不点儿就事论事的大人模样,我不忍心打断他们,便在一旁默默地观察起来。
只见两个小家伙都眉头紧锁,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着,争论逐渐起了硝烟:“你到底为什么抢我筷子?”琳琳再三追问。
“要你管!”小北大声一吼,气势一下子压过了琳琳,琳琳停顿了一下,突然委屈得大哭起来,小北也沉默地低下了头。我正想着要不要介入,这个勇敢的小女孩就擦干了眼泪,准备继续一争高下,我刚跨出的脚又退了回去,继续观察他们。琳琳没有妥协,反而越挫越勇,还是继续质问小北:“你为什么要抢筷子?”小北保持他的气势依旧吼着:“要你管!”琳琳对于小北的回应似乎很不满,小北也不愿意示弱,他们重复着这两句话对话,谈判一时没有进展。
琳琳急了,嚷道:“我要告诉你妈妈!” 小北反驳:“你又不知道号码。” “我妈妈知道你妈妈的号码......” “我叫我妈妈换个号码,不告诉你。” “我爸爸知道......”
他们的争论转移到了电话号码这上面,争论了许久之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地进展,此时他们已经争论了将近10分钟。这两个小家伙会不会争论出一个结果来呢?我有点替他们两着急了。就在这时他们突然画风一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上:
“那你把我的豆子夹起来”,小北说。“你不能再抢我筷子。”琳琳也谈起来条件。“好”。小北爽快地打赢了。“说话算话,拉钩。”
两个小家伙终于解决了矛盾,解决的过程很坎坷,解决的结果很完美。我把这件事讲给了班级里的小朋友们听,并大力表扬他们两个,从此琳琳和小北变成了自主解决矛盾的好榜样,其他小朋友也很乐意模仿这种方法,这个“传统”就这样在班级里“传承”了下来。>>>>>>>些许思索
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的各种交往活动时,便会发生矛盾,班上“告状”现象也十分普遍,老师的介入也许能很快解决问题,但是幼儿也会因此形成依赖心理,使幼儿独立性无法提高,老师的工作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繁琐。因此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幼儿自主协商解决交往中的矛盾,在我们班从小班开始就尝试让幼儿用商量的语气向对方来表明自己的意思,从而来解决交往中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便可以引导幼儿合作分享来解决矛盾;上大班之后我打算在班级里为孩子们建立“和平之屋”,产生矛盾后就在“和平之屋中”解决,给孩子们一个和平解决矛盾的浓浓氛围,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孩子们用到更多的方法和智慧去化解矛盾。
心理学家认为随着儿童学会采纳别人的观点,会更好的控制和表达自己的行为,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儿童交往能力。幼儿之间发生矛盾之后,自主谈判、交流的过程中,会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和需要,从而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在幼儿自己解决矛盾的同时,老师要多宣传,多肯定那些解决矛盾成功的孩子,使其他孩子能够模仿其中的方法,建立自主处理事情的机制,真正提高独立解决矛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