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素养与能力拓展:「作」我爱北京 部编版

2020-10-28 18: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素养与能力拓展:「作」我爱北京 部编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素养与能力拓展:「作」我爱北京 部编版》。

我爱北京

“酒糟鼻子赤红脸儿,光着膀子大裤衩儿。脚下一双趿拉板儿,茉莉花茶来一碗儿。灯下残局还有缓儿,动动脑筋不偷懒儿。黑白对弈真出彩儿,赢了半盒儿小烟卷儿。你问神仙都在哪儿,胡同儿里边儿四合院儿。虽然只剩铺盖卷儿,不愿费心钻钱眼儿。南腔北调几个胆儿,几个老外几个色儿。北京方言北京范儿,不卷舌头儿不露脸儿。

上面是一则北京方言顺口溜儿,大声读一读,相信你一定能发现它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张嘴必带“儿”的“范儿”。这种说话方式不仅在顺口溜儿里常见,更是北京老百姓口头语中的“常客”。“儿话音”代表着北京的语言文化,据考证,北京人说儿化音已有近300年历史了。你对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有什么印象呢?我们今天一起用笔写写我们心目中的北京吧!

今天我们要用自己的笔写一写我们的首都——

北京,怎样才能写好一个地方呢?关键要抓住以下两点。

一、抓住特色: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写文章、介绍一个事物,一定要有表现力。作为写作对象的事物往往是涵盖许多方面的,可能是它的外形特征,如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也可能是它背后的内涵,比如它的史、传说、小故事,它的影响力,与它相关的伟人等。那么在这方方面面中,我们该如何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来表现呢?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要抓住特色。抓住特色,就是在写作对象的方方面面中,抓住最有表现力,或给人画面感最强,或联想

最丰富,或情感最震撼、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来重点描写,从而突出你想表现的事物和主题。

我们都知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也是历史名城,北京有许多建筑、习俗等,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传达着十分动人的文化。那么写北京城,我们应抓住北京的历史、文化特点。如下面这段汪曾祺先生对国子监两棵古树的描写:

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给这段时间作证的,有两棵老树:一棵树,一棵柏树。一在彝伦堂前,一在大成殿阶下。据说,这都是元朝的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

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的。柏树至今仍颇顽健,老干横枝,婆娑弄碧,看样子还能再活个几百年。那棵槐树,约有北方常用二号洗衣绿盆粗细,稀稀疏疏地披着几根细瘦的枝条,干枯僵直,全无一点生气,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很难断定它是否还活着。传说它老早就已经死过一次,死了几十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又活了。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这年正赶上是慈宁太后的六十“万寿”,嗬,这是大喜事!于是皇上、大臣赋诗作记,还给老槐树画了像,全都刻在石头上,着实热闹了一通。这些石碑,至今犹在。

——汪曾祺《国子监》

作者写这两棵老树,并没有局限于写它的形貌,而是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槐树和柏树都位于国子监,槐树是元代第一位国子监祭酒手植的,而柏树经历了“死而复生”,还是在慈宁太后的大寿时!这些是这两棵古树背后蕴涵的历史文化意义,是其它的大树所不具备的,是这两棵树的独特之处。作者抓住这两点写,既将这两棵树写得端凝而传奇,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抓住特点的写法,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为了加深印象,我们还可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学学怎么抓住历史文化特点写事物:

一个城市即便尚未臻于完美,人们也依旧会喜欢它,还要留恋其旁的山峦、河流。即使人们很少去游览,有关那些胜地的古老故事也会使整个城市生活充满活力。北京城距西山十至十五里,西山越向远处越显高峻,上有数百年的古庙,从汩汩山泉中流出的清澈溪水,一直流淌进城中的太液池。香山狩猎公园占地面积广大,以其白塔、古树和岩石而著名,据说

是乾隆皇帝的猎鹿场所,其中还建有许多富家别墅,如今要到此处,从西直门乘车只需半小时。玉泉山上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白塔,在阳光下灿烂夺目。颐和园中的万寿山也总是遥遥相对,依稀可见。北京城内的小溪都源于西边山中,其中有一些虽污浊滞缓,但玉泉山的泉水却清得令人难以置信,凉得让人无法入浴,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玉石般翠绿晶莹,因而其山得名为玉泉山。

——林语堂《老北京的精神》

在这一段中,作者写北京的山峦、河流,抓住“那些胜地的古老故事”的特点来写,写西山有古庙,香山狩猎公园曾是乾隆的猎鹿场所,写玉泉山的得名,无不令人印象深刻,心向往之。抓住历史文化特点写老城北京,是不是很给力呀?

二、以小见大:小事物见大气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可以从一个很小的事件或很小的细节中感知到事物深刻的内涵,或是从一个事物的局部情形,察知它的整体。比如,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你突然看见一片黄叶悠然飘下,从这一片叶子中,你会感知到,秋天来了;又比如,在暴雨天气里,一个城市的交通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走在马路上,你的鞋子不会从里到外都湿透,那么从它应对暴雨的排水系统的效率,你就能够感知到这个城市的先进与文明。这些都是以小见大。

生活中如此,写作中也如此。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抓住写作对象的一个很小的点,进行恰如其分地描写、阐释,使这个小点能够传达出极丰富的内涵,或从这个局部中能推想整体,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例如:

在古老的时代,迷信的人们曾经以为天上的某一颗星,就是地上的某一个人生命的象征,这个人一死,那颗星也就陨落了。这种想法自然荒唐愚昧。后来,又有人觉得以星星象征人的生命,未免太迷离惝恍,虚无缥渺了,就转而想到以地面上的灯光来象征人的生命。那时,有些人家生了个男婴,就到祠堂去挂上一盏灯,表示一个生命降临到地面上来了;封建社会歧视妇女,女婴可

没有这个权利。不少妇女从小到大,对此愤愤不平,在她们扬眉吐气的时候,也就总是要把自己譬喻为能够发出光芒的一盏灯。义和团运动中,天津的许多妇女战士,就各各按其身分,以“灯”来作为自己一群的绰号,这也就是“红灯照”、“黄灯照”、“蓝灯照”这些名称的由来了。

——秦牧《长街灯语》

在这个文段中,作者通过写在祠堂中挂灯这样一个细小的传统行为,表现过去男婴女婴遭遇的不同,传达出从前的社会男女不平等这一普遍性的存在,便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例如:我曾住过这么一条胡同,门口一排高大的槐树,当家里海棠花开放得最繁

盛的日子,胡

同里的槐树,绿叶子也铺了。太阳正当顶的时候,在槐树下,发出叮当叮当的响音,那是卖食物的小贩,在手上敲着两个小铜碟子,两种叮当的声音,一种卖凉食的表示。你听到这种声音,你就会知道北国春暖了,穿着软绸的夹衫,走出了大门,便看到满天空的柳花,飘着絮影。不但是胡里,就是走上大街,这柳花也满空飘飘地追逐着你,这给予人的印象是多么深刻。苏州城是山明水媚之乡,当春来时,你能在街上遇着柳花吗?

——张恨水《北平的春天》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海棠花开得繁盛、小贩敲起了表示卖凉食的小铜碟子,天空飘满柳花这些极细微的事情来表现发生在北平的一件大事——春暖了,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同学们,你们领略到这种写法的魅力了吗?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建筑样式,你一定去过胡同吧,你印象中的胡同是怎样的呢?胡同会让你想到些什么呢?你有把这些想法写下来过吗?今天的范文赏析,我们一起品读一段当代著名散文家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看看他眼中的胡同与我们眼中的有何不同。

胡同文化(节选)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

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名家写北京的文段,你是不是也有些技痒,要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呀?选取你所了解的北京城名胜、或仅仅是一个角落,一条街道,查查资料,问问老人,写一写你所知道的北京吧!不少于500字。

下载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素养与能力拓展:「作」我爱北京 部编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素养与能力拓展:「作」我爱北京 部编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