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21年开展学习教育情况报告
关于2021年开展学习教育情况报告范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市委、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精神,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要求落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力求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谋篇布局又准又快
(一)制定方案全面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我局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及时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文件支撑。
(二)深入推进学习动员。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精神,研究安排工作任务,对大数据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系统动员部署。学习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动员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动员我局党员干部切实提高思想站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教育各项部署中来。
(三)充分发挥宣传平台作用。有效发挥各类宣传平台作用,深入宣传上级党组织最新精神,及时反映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以微信群、QQ群等为载体,宣传党史学习教育重大意义,以鲜活的形式增强宣传效果,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跟党走、感党恩”。
二、严格对标对表,学习开展有力有序
(一)“以上率下”领学。狠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表,以党史脉络主线为题设立了专题学习,截止目前,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3次党史学习教育,局领导作了专题党课交流发言,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良好范围。同时,开展专题党课进行学习教育。通过上党课的形式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上的四个历史时期,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机关走深走实。
(二)“创新形式”活学。局机关创新学习形式,灵活综合开展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宣讲等学习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分时段分专题安排5期读书班活动,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历史文化特别是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使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党在初心使命指引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谈心谈话。每位党员干部立足本职,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认真对标对表检视不足、盘点收获,撰写发言材料,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三)“线上平台”促学。利用“学习强国APP”开展党史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史并测试,引领局机关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利用“XX干部网络学院”开展党史学习,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网络专题培训,深刻领会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时间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三、坚持效果导向,办实事开新局走深走实
局机关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XXX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砥砺初心使命,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和实际成效。
(一)抓规划、建应用,加快推进XXXX建设。一是完成XXX新型XXXX顶层设计。我区新型XXXX顶层设计方案委托XX公司负责编制,按照“XXX”总体框架,规划建设XXXX项目XX个,估算投资XX亿元,现已完成“XX”、XXX等项目投资XX亿元。二是统筹管理XXXXXX项目。明确XXXXX局作为XXXX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对全区XXXXXX目进行把关,所有XXXX建设项目没有XXX意见一律不得提交区政府常务会研究。三是实施一批XX城市建设项目。投资XX亿元完成了XX项目,现已整合XXX家单位视频资源,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视频资源共享机制。完成了XXXXXXXXXXX,在行政服务中心、医院、学校等XX个单位安装智能体温及人脸识别设备,提高了我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投资XXX万元完成了XXXX平台建设,实现集通信、视频和调度于一体,形成统一指挥调度、交通管控。另外,XX、“XXX”项目、XXX平台、XX一张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四是加快推进XXXXXXXXXXXXXX。
(二)抓数据、强汇聚,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一是保质保量完成“XXX”工作。按照“XXX”实施方案,在XXXX局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区组织召开“XXX”工作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做好系统XXXX和XXXX的具体工作要求,目前全区信息系统XXXX和XXXX已顺利完成。二是打破“数据孤岛”,探索建立XXXX。启动XXXX建设,重点聚焦自然人和法人数据库建设,目前已XXX条。三是建成XXXX中心。该中心由XXXX牵头,XXXX具体承建,汇聚了XXXX等能源宏观数据以及用户侧明细数据,实现了XX的共享应用。四是XXXX助力全区XX。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区组织建设XX平台,在所有XXXX实现了数据共享,并利用智能手段,实现企业复工复产备案“不见面”。
(三)抓平台、打基础,助推数字经济发展。一是夯XXX上平台基础。我区高度重视数据中心建设,已成功引进XX的“XX”项目,XX一期投资XX亿元建设的“XX”项目已竣工投产,将面向企业等社会公众客户提供机架机柜等基础设施租赁服务和云服务。与XX数据中心和XX大数据产业园共同构成全国首个运营级“XXX”数据中心。二是引进XX服务平台。引进并培育XXXX服务云平台,为我区XX提供大数据支持。开展知识产权XXXX平台建设,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大数据保障。三是积极搭建XXXX平台。已建成XXX,在内部设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公共检测平台、化工品交易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体系;XXXXX创新产业园拟打造“XXXX”布局,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无人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一步,局机关将在区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目标方向,紧扣党史学习教育阶段要求、步骤安排、必学内容、规定动作,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坚持不达标不放过、不见效不松手,切实把党中央、市委和区委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部署要求从严从实从细落到实处,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第二篇:开展廉政教育学习会议情况报告
开展廉政教育学习会议情况报告
根据总公司纪委工作安排,结合学习《走出思想误区 落实八项规定》文件精神,党支部于8月26日召开全体党、职工代表为主的廉政教育学习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全处党员廉政观念,促进工作落实,现将学习讨论情况汇报如下:
会议由书记主持,并发表了讲话,指出贯彻学习《走出思想误区 落实八项规定》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党治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会议上还宣传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先后查处通报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也使全体党员和职工代表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转变工作作风和廉政自律的决心。
会议上书记还指出要转变日渐形成的不良习气,就一定要践行《走出思想误区 落实八项规定》文件精神,改进平日工作作风:1.消除“一阵风”误区。须知,这“风”不仅要继续吹,还要不断借群众监督之力加以“曝晒”,让任何偏离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原形毕露。
2.消除“事不关已”误区。“八项规定”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上级带头遵守诚然理所应当,但并不意味着“无职无权”的普通干部,处“江湖之远”的基层干部党员就可以游离在规定之外。遵守“八项规定”
是每一位党员干部职责所系,不论职级和岗位。
会议上,处长做了发言:要消除“小事一桩”的误区。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上下班迟到早退、工作期间玩游戏、午餐饮酒等是“小事”。须知,若因恶小而为之,长此以往将成大害。所以全处党员认真遵守“八项规定”保持党员先进性,廉洁性。
通过发言,与会党员热烈讨论,从中受益颇多。通过这次会议,党支部制定出整改措施:
一.抓好学习宣传,统一全处思想
把学习宣传当作一项日常工作来抓,班子成员实行联系挂点,深入联系营业窗口进行宣传辅导,引导基层党员和职工准确把握“八项规定”和《廉政准则》精神实质。
二.严格教育管理,强化廉洁意识
坚持不懈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执行“八项规定”和《廉政准则》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利用反面案例,有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
三.完善配套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走出思想误区 落实八项规定》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有针对性地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党支部
8月26日
第三篇:调研报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石井中学党支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调研报告
石井中学党支部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研讨活动中,为了理清教育发展思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教育各项工作,我校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各自的分工,确定了调研课题,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交流等方式,寻计问策,广征民意,查找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我校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对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整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是白云区教育改革之年。10月30日,白云区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近年来的教育工作成绩,全面谋划部署了今后五年教育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加快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五年白云区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教育教学以区为主,社会事务属地负责,全区统筹,分片管理”的新教育管理体制,突出了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工作的统筹作用,确立了教育发展的硬指标,并在教育工作思路上有所创新。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石井中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改制后,石井中学由区局直管下放到西部片区管理,也许有些人会问:那我们石井中学还有什么地位优势呢?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时期,石井中学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当急之务,石井中学就是要如11月9日在白云区中小学校长会议上唐文贵局长所说的,一是领会精神,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三是加强管理,提高素质,确保各项奋斗目标顺利实现。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石井中学坚决贯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思想高度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教育局的全面统筹上来,统一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保障政令畅通,全面拥护改革。
千变万变,对学校而言,协调持续发展教育不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变。因此,在教育改革之时石井中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学校教育科学发展,所思所想,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调研发现石井中学有如下优势:教学常规工作的扎实、新课程推进工作的积极、校本培训工作的强化。
1、教学常规工作扎实。
在常规的落实上,石井中学重点抓教师的备批辅考析研。要求教师把落实好常规看成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学期,石中不仅抓常规的完成情况,而且重在要看实质:(1)看资料的查阅,查备课中知识内容的覆盖面;(2)备课中对考试精神的贯穿情况;(3)作业布置是否与备课内容相配套,有没有分层;(4)测试数量是否适度,是否有自己的更为针对性的测试卷;(5)批改试卷的质量怎样,主要是改了多少;(6)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否适度,是否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在校时间里能否基本做完,检查是不是扎扎实实地落实了。
2、新课程推进工作的积极。
石井中学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启动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坚持“以校为本,研训一体” 的原则,落实课标,创办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始终把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的实效性放在首位,每学年踏踏实实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立足校本,扎实教研,有序训练,研讯结合,着力提高新课程实施实效:(1)以课例为载体,聚焦课堂,增强实效;(2)关注中考,开展多层次培训指导。
3、校本培训工作的强化。
长期以来,石井中学以校为本,研训一体,转变理念。学校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加强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种培训,促进队伍的建设、素质的提高和发展:(1)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开展;(2)了解新课程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同成长;(3)请进来,专家讲座辅导,明确新课程方向;(4)走出去,培养骨干,传授经验,促进新课程快速发展。
4、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开展,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石井中学要求学校骨干教师 “六留心”:(1)留心当前新课程推进的热点和前沿动态;(2)留心教育专家的教学专著;(3)留心实验区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4)留心省、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学观摩与评比活动;(5)留心网上的典型案例、课件、及论文;(6)留心组内每一位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取得的进步,并以骨干教师考核的形式,促进骨干教师更好、更快地走进新课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校教育的发展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阻碍现代教育推进的思想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教学思想守旧。
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2、部分教师对新教材尚未吃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有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材,没有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去整合教材,对教材没有取舍,对教材没有开发,对教材没有拓展,拿了教参随手一翻,走马观花地,匆匆忙忙地靠以前的一些经验走进了课堂,“空枪上阵”。
3、部分教师对学生不太放心。
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对学生不太放心,于是一堂课讲讲讲,讲了四十五分钟,没有留白。动机是善良的,但是行为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在课程实施上,没有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三、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报告要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在石井中学开展之后,石井中学结合2009年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的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统筹协调,明确重点,保障教育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规范管理,为全区教育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加快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提出如下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加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和指导,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新课程的研究和培训,指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实施课程的能力。
二是落实课堂教学。始终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不动摇,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和谐性的研究。在这个主阵地上,建议从两个方向努力:
(一)在精细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能。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习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设计自主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2)设计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3)创设成功机会,给予成功满足;(4)适当开展各种竞赛,保持群体学习热情。
(二)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强化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实效。建议学习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1)“让说”:杜郎口的“10+35”时间模式,每节课老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说。(2)让学生“会说”:杜郎口的“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预习课上,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3)让学生“敢说”: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展示”环节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展示课上,就是学生的定向学习,通过预习他有了定向,就知道了自己应该去学什么,也保证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性,可以有准备来展示。(张梅玲语)(4)用课堂评价保证学生“说”。标准之一就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百分比;之二是学生展示(学习)的深度;之三是学习的效度。杜郎口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充分展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形成自信、自主和自强等品质。石井中学计划从下半学期开始一直到下一个学期,深入开展“学科周”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时间周期为一周(或二周),由教研组组长组织负责,教务处协助,具体内容有:(1)本学科教师本周的课公示,并向全校教师开放,教务处与教研组长带动全校教师走进课堂听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时间在下午第四节课,课后要及时评课,并做好记录。(2)课件汇总:由教研组组长负责,将本学科本学期的课件按年级汇总。教务处和科教组在学期末组织评比。(3)讲座:在下午第四节课面向学生开展知识讲座(讲座后打印讲稿或课件交教务处)。(4)学生学科知识竞赛:在某年级或某学段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竞赛。
2009年11月15日
第四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报告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报告
按照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xx县坚持从严从实要求,采取“四个突出”工作举措,扎实抓好“两学一做”,推进党内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一是突出责任落实,强化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一岗双责”,承担起做好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深化推行“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时序管理法”,将“两学一做”的主体责任细化实化具体化,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重要内容,按照“年初谋划科学定责、季度报告监督尽责、半年研判对标晒责、述职评议问责”,形成“两学一做”责任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促使各级党组织把学习教育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二是突出形式多样,丰富学做内涵。党的根基在基层,党的机体细胞是党员,抓好抓实“两学一做”,要聚焦基层党员学习教育。针对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青年党员群体,采用党建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党建论坛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实行“智能式”的教育,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发送至信息终端,让党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思想在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覆盖面在全体党员内迅速普及;针对文化水平偏低、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党员群体,尤其是农村、老年和贫困地区党员采取“引领式”的党内教育,由各级党组织在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时,引领此类党员群体自觉参与到“两学一做”中来;针对那些居住分散、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体采取录制精品课程、开办电视栏目、编制乡土材料等方式进行“送学式”教育,使每名基层党员都能及时的开展“两学一做”,真正读懂、学会、悟透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
三是突出抓常抓细,推进常态长效。坚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将“两学一做”制度化,融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党工作大局开展好学习教育,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带头讲党课、带头学习,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广大党员要主动参与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立足工作岗位、履职尽责,时刻铭记党员身份,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
四是突出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坚持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学习,检验实效。严格“挂号督办制”,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等问题,补足精神之钙、扫除行为之垢、强化担当之责,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取得长足进步。
第五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专题授课辅导报告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授课报告
(撒哈拉秀才精心拟制
2020.09.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多次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并要求加强对历史的学习教育与研究应用。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今天,我主要从准确把握“四史”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四史”的重要价值、积极抓好“四史”的学习教育等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交流学习。
一、准确把握“四史”的科学内涵
说到学习“四史”,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四史”。“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期间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又面临什么样的新任务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中国共产党也遭遇过历史挫折,但都能正视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变得更加正确、更加强大,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新中国的历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创立、建设、发展的,等等。2020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己任,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逐步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推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引领新中国走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到现在是40多年的时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洞察,党中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抓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以经济体系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快速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有效抵御了“苏东剧变”对我国的负面冲击,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加强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司法体制综合改革,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防和军队改革,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社会主义500年。
中国共产党一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最强大的引领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与苏联社会主义等进步力量一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有生力量,是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民、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摆脱了模仿苏联模式的传统思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谷。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二、深刻理解“四史”的重要价值
历史与实践证明,贯彻落实好“四史”的学习教育,对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对批判错误思潮,理清历史脉络;对汲取治国理政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开展主题教育;对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四史”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更加明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明晰中国共产党如何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使我们更加不忘初心使命,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一)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基础
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与时俱进,避免走入误区的保证。通过学习“四史”,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遭受重大挑战,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重塑世界,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趋势明显。“危机”之中,有危有机,如何利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要命题。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其中树立正确历史观,就是要求在认识国际形势的同时,还要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擅长总结历史经验,从“四史”中准确地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从而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准确指南。
1.1949年3月,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总结回顾了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的历史,认为由于敌强我弱,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乡村,且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行之有效的。而经过三大战役,敌我力量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党的工作重心也应转变。因此党中央决定之后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2.1956年9月党的八大报告指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改革开放,乃至现今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他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论从史出”,这是党中央再次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求变,而做出的新时代重要研判。
总之,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便于每一个党员深入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学习“四史”是解读世界、读懂中国的依据和方法。
(二)学习“四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理清历史脉络的必然要求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否定人民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试图以乱史而达到社会主义改旗易帜之目的”。就其表现而言,主要有: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攻击和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颠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打着学术的旗号,以片面或虚假的资料,来达到抹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的;等。新时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等极尽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小则侵蚀共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大则威胁“两个维护”。与此同时,一些“低级红”“高级黑”言论更具伪装和欺骗性。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涌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势在必行。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以“四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将发人警醒的历史案例与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结合起来,为党员干部提供明辨是非和养正气、祛邪气的良药。
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并提出了科学评判历史人物的“六个不能”: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并认为其“晚年的错误有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任何简单或者以偏概全的评价都是对历史的亵渎。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学习“四史”就是批判虚无、澄清谬误的利器。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学习教育;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的学习教育;对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的学习教育,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和锻炼党员和群众正确的历史观。在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生存空间。
(三)学习“四史”是汲取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成熟的政党必将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进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革新中壮大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有着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
早在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重大历史问题首次作出了系统总结。这是全党首次系统地学习了党史。这次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三十二年来的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进行反复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决议》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动力。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鲜明主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积贫积弱到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这不仅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要有完善的党内集中教育制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长效化。
在党的近百年创业史中,有过挫折,有过苦难,但是党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保证了大方向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正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慧源泉。
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保证人民健康,我党始终把防疫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亲自调查研究血吸虫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力量,赢得了抗血吸虫病战役的胜利。历史的进程总是惊人的相似。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在华夏大地肆虐,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惜牺牲经济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赢来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也推动了我国公共医疗卫生防疫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党一贯的、鲜明的特征。
(四)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以党内自我教育,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党员群众的精气神。理想信念在于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坚定追求,也在于回首过往,这就是学习“四史”的意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及,“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正所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支撑他们前仆后继、勇敢牺牲的是理想信念,是初心与使命。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是我们党从最初的几十名党员成长为拥有9000万党员大党的关键,也是我们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为中华民族书写千秋伟业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糖衣炮弹”面前,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失去了党性,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为人民为金银,患上了“软骨病”。因此必须常态化用科学的理论为共产党人“补钙”,用“四史”为共产党人强骨,避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式化、口号化。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提出: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学习“四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党员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的方法。为在“四史”的学习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应真正做到“四坚”,即:
1.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弄清楚了我们从哪里来、怎么走来、又往哪里去,我们会发现党的制胜法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初心,是每一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2.坚持斗争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深水区,留下来的问题都是“硬骨头”,共产党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敢于担当作为。
3.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历史与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行得通的,这是我们的自信与底气所在。而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4.坚决自我革命,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鼓起“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将工作实际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以刮骨疗伤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从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党的领导,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学习党在伟大实践中的经验,在历史中检视自己,才能守初心、担使命,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五)学习“四史”是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的应有之义
党史的主题色是红色。学习“四史”就是为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无不蕴藏着伟大的爱国精神与革命精神。
发掘好红色文化资源,更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和社会探索创新学习形式的重要资源。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生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网络教学,在历史的现场,讲述“四史”,更能入眼、入心、入脑。
就学习而言,“四史”进入学校思政课堂是深入贯彻学习“四史”的重要一环。作为思政课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向学生们宣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在思政课堂中,注意讲好红色故事、中国故事,以生动的案例打动人,以多彩的形式亲近人,以深刻的教训教育人,以巨大的成就鼓舞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使青少年学子在心悦诚服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真正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基础。在“四史”入思政课堂中,需适应各阶段学生发展特点,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增添新时代的新元素,探索信息时代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长期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往往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和平崛起之路不仅需要强劲的经济与科技实力,还应在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中提升话语权,拥有与之匹配的哲学社会科学实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以及一大批关于党史新资料的披露,党史研究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显学”。学习“四史”更应该研究好“四史”,不断为“四史”的学习教育提供新材料、新成果、新论据。“四史”不一定由中国人来学习研究,但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四史”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这是关系到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国家贡献智慧的大事。
三、积极抓好“四史”的学习教育
(一)确立学习“四史”的基本目标
学习“四史”也不是无的放矢,而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一是要从“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二是要从“四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三是要从“四史”中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
(二)掌握学习“四史”的方法手段
全面把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的讲话精神,一是要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把“四史”学习同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就是要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全党要“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不断创新我们的学习制度、形式和方法,把我们党百年来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和红色资源作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讲活历史故事,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党的革命基因在血脉中传承,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活在党员干部的心中,使全党的学习教育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党员干部;三是要把“四史”学习与研究现实问题、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能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其中前面三部历史是和中国直接相关的,最后一部,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有所区别,表达的内容有所侧重,但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三)落实学习“四史”的核心要求
一是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就是过去,它可能是实存的,也可能是被记载或重构的。历史至少是文字记载的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也是如此,其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
国家都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学习教育,首先是要学习其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一五”计划等;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WTO等。
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其特色、有其“知识”,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可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以1949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走向多种形态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历史。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二是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形成“一条一条”、“一面一面”的,就构成“一部一部”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在人类从民族史进入到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高标准”,那“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经验,当然也有不少教训。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苏联建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比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不能随着时代与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导致体制僵化而又无力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国家解体的悲剧。这被认为是20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现代国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也犯过错误,在探索中也有过失误,但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正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的关键。这样的学习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有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三是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虽然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但党历来高度重视精神力量与精神建党。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精神建设与党共同发展,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一种独特政治优势。如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
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代孕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一道构成共产党的、国家的精神谱系,要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阐释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如果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么历史精神则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近期调研考察中,他又提到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等。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是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比较而言,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四史”的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学习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学习教育中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首先,历史是连续的,不是简单的“断代”史。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结合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通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要更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等被历史证明的事实、被事实证明的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新观点新论断。其次,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通过学习教育,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再次,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通过学习教育,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最后,历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并非是当下现实性。虽然目前世界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与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然落后。特别是,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如果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确立、巩固并用好这些历史观,那就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在学习教育中,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能够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抓好“十四五”规划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历史方法、历史智慧、历史经验,破解发展难点、民生痛点、治理堵点,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人民城市治理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最核心的要求,也是其落脚点。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新时代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既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切实有效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关键是要深刻把握学习“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实践要求,从而在走心中入心,在学思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们学习“四史”,既要学习历史知识、历史理论,更要学好、用好历史思维与历史方法。这也正是学习“四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逃避今日的困难与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书写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
谢谢大家,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